四级路设计总说明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9158771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级路设计总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级路设计总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级路设计总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说明书一、 工程概况福安市社口镇秀峰村环村道路工程是秀峰村内重要交通要道,起点在秀峰村301省道进村水泥路终点,路线沿山而上,途经中坂、上坂,终点在上坂与301省道旧路口。现有道路为下坂村内原有公路段,本次设计充分利用原有路段,全长1193.553米,路基宽度设计为4.5米,路面与路基同宽,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本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道路等级为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2、路面宽度为4.5米,其中左右行车道各1.74米,左右硬路肩各0.5米。3、旧路全线的曲线路段路基宽度均未加宽,本次拟对曲线路段路基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JTG D20-2006)规定的第一类加宽值进行加宽。4、旧路部份路段曲线半径小于15米,本次拟对曲线半径小于15米的路段进行局部移线改造至最小半径达15米以上。二、 任务依据1、秀峰村民委员会与*中设工程咨询*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2、1:2000数字地形图和外业测量数据; 3、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三、执行标准与规*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3、公路勘测规*(JTG C10-2007);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JTGB04-2010);5、公路路线设计规*(JTG D20-2006);6、公路路基设计规*(JTG D30-2015);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JTG D40-2011);8、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JTG C30-2015);9、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JTG C20-2011);1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JTG D81-2006);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1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JTG F71-2006)13、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14、其他相关标准与规*四、技术标准由于路线所经地形复杂陡峭,并且受到村庄建筑物的制约,要将其改造成等级公路的困难极大。应业主要求及考虑沿线村庄的交通需求,在尽量利用自然条件展线的基础上,对本公路进行设计为4.5米双车道、曲线加宽和部分急弯路段改造等措施改善该项目的通行条件。根据发包人要求,改造后的路面达到:需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段,水泥混凝土行车道路面宽度为3.5米,对应路段的路肩采用石渣填筑。本次设计指标采用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中规定的四级公路指标进行设计。五、测设简况根据设计合同要求,我公司和发包人以及相关单位的有关人员察看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讨论并征求发包人意见后最终确定具体建设方案。我公司2015年10月中旬组织项目组进场开展外业工作,并于2015年12月初完成了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工作。六、路线起讫点及路线主要控制点福安市社口镇秀峰村环村道路工程,起点在下坂进村水泥路口,设计起点桩号K0+000;终于上坂与301省道交叉口,设计终点桩号K1+193.533。本路段路线长1.193公里本路段主要控制点:秀峰村村委楼。七、路线概况(一)路线设计总原则1、平面选线的原则尽量利用自然条件展线,最小曲线半径15米。2、纵向设计的原则尽量利用自然条件的的竖向高程,并考虑到附近村民居民地的同行条件及挖方量。(二)、路线平面走向安市社口镇秀峰村环村道路工程是秀峰村内重要交通要道,起点在秀峰村301省道进村水泥路终点,桩号为K0+000,路线沿山而上,途经中坂、上坂,终点在上坂与301省道旧路口,终点桩号K1+193.533。本项目占地线为道路红线外偏1米,具体征地拆迁量以现场实际测量为准。(三)、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1、本项目采用GPS布设2个控制点,控制点坐标系统采用1954坐标系,投影带为3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20度,工程投影面高程为O.Om。2、控制点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四)、施工注意事项1、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GPS点、水准点GPS点的坐标和标高、水准点的标高是公路设计、监理、施工、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所以施工前应该对现有的GPS点进行复测校对,施工期间务必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措施保存好GPS点及水准点。如果这些点在路基施工*围内,则在征得监理同意后将这些点移至路基施工*围外的安全地区内,同时要考虑到便于今后放线、竣工验收,改移后的资料必须报监理认可后,才能进行施工。2、如果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发生*种原因必须变更起点、终点位置与标高时,应报请监理和施工指挥部解决。3、路线设计标高为中线标高。4、施工放线时应采用本文件所提供的GPS控制点或起闭于该控制点的导线点的坐标,恢复中线的资料应报请监理和施工指挥部验收认可。八、路基、路面设计(一)、路基1、路基设计原则结合现场勘测和调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采取经济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设计,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2、路基横断面布置一般路段路基宽4.5m,为双车道路基;曲线加宽采用一类加宽。路基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的高程,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3、路基的超高和加宽本项目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路段,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JTG D20-2006)表规定需设置超高并设置路面加宽。路基加宽取第一类加宽值加宽;路基超高绕道路中线旋转,正常路段路面横坡为2%,最大超高按6%控制。4、路基设计(1)、填方路基边坡设计根据土质情况考虑到边坡稳定性,当路肩外边缘与坡脚高差H8米时,边坡坡率为11.5。 在填方高度较大,按1:1.5放坡占地面积大或侵占河道以及可能出现不必要的拆迁时,可设置护肩等结构物以节省占地或减小拆迁。在原地面线横坡大于1:5的斜坡上填筑路堤时及新旧路基交界处,对原坡面应开挖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台阶应有2%4%的内倾横坡,以保证填土的稳定性。低填方路段设置边沟,以保证雨后积水的顺利排出。 (2)、挖方路基边坡设计充分研究路堑边坡的岩土性质及状态,针对性的分析各工点和挖方边坡的稳定性。在保证路基边坡长期稳定的同时,应兼顾节约用地原则,同时考虑边坡型式对周围环境景观的影响。边坡横断面型式应根据边坡岩土的自然属性、边坡高度、岩层产状、岩石破碎及松散程度及加固防护措施等综合考虑,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不采用单一的坡度,使边坡外型与周围地形地貌融为一体。为减少挖方及考虑实际岩土性质,土质挖方路段的边坡,8米以内的边坡坡率取1:0.5;弱风化或微风化石质挖方路段的边坡为10内取1:0.15,大于8米小于20米取0.30;强风化石质挖方路段8米内采用1:0.25,大于8米采用1:0.5,具体参见路基一般设计图。(3)、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路基挖方多为碎石土、岩石,质量可以满足筑路要求,全路段利用(清表土除外)路基挖方作为填料。 土方路基路基压实采用重型标准,路基填料最小强度(CBR)及路基压实度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5)中规定的要求。 路基填料强度和压实度要求 表2-4项目分类路面底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四级公路四级公路填方路基上路床030595下路床3080395上路堤80150394下路堤150以下292零填及路堑路床0305953080395注:本道路为水泥砼路面,压实度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填石路基A、填石路堤在施工前,应通过铺筑试验路段确定合适的填筑层厚、压实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标准。B、填石路堤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与重型压实机施工。C、填石路堤可采用与土质路堤相同的路堤断面形式。D、填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应采用强度大于30Mpa的不易风化的石料,码砌石块最小尺寸不应小于300mm,石块应规则。E、填高小于5m时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应不小于lm;填高512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l.5m。F、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宜采用施工参数(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边数、铺筑层厚等)与压实质量检测联台控制。G、填石路堤压实质量可以采用压实沉降差或孔隙率进行检测,孔隙率的检测应采用水袋法进行。H、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应用于路堤填筑。I、压实控制标准须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JTG D30-2004)中的有关规定。J、在填石路堤表面填筑土等其他材料时,填石料顶面应无明显孔隙、空洞。在其它填料填筑前,填石路堤最后一层的铺筑层厚应小于40cm,过渡层碎石料粒径应小于l5cm。(6)、路基土石方计算说明路基土石方计算表中计入了挖路槽、开挖台阶土石方及水沟流水截面部份的土石方开挖工程数量。土石方调配中考虑了四级公路土石方调配的松方系数,其中松土为1.11、普通土为1.05、硬土为1.00、石方为0.84。(二)、路面设计1、设计原则路面设计依据交通量、公路等级、交通组成等基础资料,考虑沿线气候、水文、地质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本着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及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原则,结合路基工程进行综合设计。2、技术标准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交通量按中型交通量进行计算,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为10年。3、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设计参数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参数表应力折减系数kr综合影响系数kc设计弯拉强度fcm(MPa)弯拉弹性模量Ec(MPa)最大温度梯度Tg1.001.004.5(Mpa)29000(Mpa)90(/m)4、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本路段自然气候划根据公路自然区划图为中湿区(6区),经路面结构组合计算,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为20cm水泥混凝土面层、平均厚度8cm5%水泥稳定碎石调平层。5、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1)、水泥混凝士路面面层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集料级配采用530mm连续级配,压碎指标值不大于15%,含泥量小于l%,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5%,硫化物及硫酸盐含不大于1%。细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符合规*级配,细度模数大于2.5。A、平面尺寸板块的平面尺寸划分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的规定,结合路基宽度、路面和构造物的布置、具体施工等布置板块,详见设计图。平交口*围内主线按正常板块布置,变宽段按异型板块进行人工摊铺,故不做设计图纸,数量已计入。B、接缝材料填缝材料应选用与混凝土粘结力强、回弹性好、能适应混凝土板收缩、不渗水、不溶于水、高温时不溢出、低温不脆裂和耐久性好的材料。以往使用的沥青、沥青混合物或乳化沥青等材料作为嵌缝料,这些材料粘结性、热稳定性、耐久性等技术性能都较差,不能满足本路段交通的要求,故采用QF-97IV型嵌缝料、F-9021高性能密封料和专用施工机械。胀缝板应选用能适应混凝土膨胀和收缩、施工时不变形、耐久性好的材料。(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5%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为:水泥:碎石=5:95(重量比)。集料级配对基层强度和耐久性影响较大,施工时应严格控制集料级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其级配组成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表的有关规定。6、旧水泥砼路面处理本路段旧水泥砼路面采用打裂压稳进行处理,对于旧路面破碎严重难以稳固的路段应挖除旧路面回填水稳碎石并压实。打裂压稳旧面板断裂块尺寸应控制在0.6m*0.6m1.0m*1.0m之间,板块打裂后采用多边形冲击压实机进行碾压,每冲压5遍、10遍、15遍、20遍后对标高进行测量,如两次之间的高程测量差值小于5mm,即可结束冲压。7、旧水泥砼路面打裂压稳后,6.5米路面除4.5旧水泥砼路面*围内外设置15cm后级配碎石垫层,具体详见路面结构设计图。8、路床顶面验收标准路床顶面验收需要实测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平整度、横坡以及边坡,然后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判定是否合格。 (三) 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1、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本工程在路面上均采用分散排水方式,路面水沿路线纵坡和路面横坡进入路基排水沟,排至路基之外。道路边沟一般路段设置0.30.3m矩形水沟。2、路基排水设计沿线地势起伏大,排水沟坡度也比较大,路面水能很快排离路幅*围至路基外,对路基影响比较小,因此路基稳定性比较好。路基排水系统设计以不破坏原有自然排水系统为原则,充分利用涵洞以及沿河地理条件优势设计排水系统,靠山一侧设置边沟、排水沟接入涵洞,沿河一侧仅挖方及离河较远路段设置边沟、排水沟,其余路段正常排水即可。(五)、路面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开工前,应作好各项准备工作,熟悉设计图纸和设计要求。2、各种路用材料需进行各项技术指标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堆料场应加遮盖,以防雨水淋湿。3、路面开工前,应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公路无机结合料试验规程、公路集料试验规程、公路石料试验规程、公路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公路路面基层施技术规*等对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混凝土先进行室内配合比设计及有关试验,进一步确定各混合料的配合比、压实度等,经确认后方可用于施工中,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4、水泥混凝土路面达到设计强度后方能开放交通。基层的养生不得少于七天。养生期间应禁止一切车辆通行。5、在不利季节和不利时间进行路面施工时,应做好各种保护措施,严禁在雨中施工或雨后立即施工。6、施工中应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JTG D40-2011)的规定设置横向接缝。7、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路面的使用功能至关重要,但抗滑修复十分困难,应在施工时一次性作好。路面应作拉毛和拉槽复合处理,槽宽35mm,深24mm,间距1525mm。8、为保证路面面层施工的连续性和路面平整度、减少移机作业,建议采用摊铺机一次过桥,包括所有水泥混凝土路面。9、灌缝材料施工时应先采用切缝机清楚按接缝中夹杂的砂石、凝结的泥浆等,再使用压力大于O.5MPa的压力水和压缩空气彻底清除接缝中的尘土及其他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缝壁检查以擦不出灰尘为灌缝标准。灌缝材料应按规定比例将两组分材料按1h灌缝量混拌均匀后使用。10、旧路面打裂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施工前请仔细阅读本项目所有施工图图纸,并对施工现场仔细了解,高程点和坐标点均需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2)、破裂前,先划分施工段,将施工路段划分为路面完好路段、路面出现裂缝或折断路段、路面严重损坏路段,分别经行冲压。(3)、对沿线设施采取保护措施,以免造成破坏。(4)、当路面破损严重,破裂板失去嵌固且不稳固,应挖除旧路面,回填水稳层。(5)、对已冲击路段,准备好防雨工具,防止下雨对其破坏。(6)、做好沿线所需必要的施工标志牌及车辆避让警示牌,且要专职安全原全过程进行安全管理。九、沿线自然地理条件本项目位于福安市社口镇秀峰村内,路线所处位置总体上以重丘,低山为主。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丘陵沟谷地段、气候暖热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0,据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1500-19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4%,其中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6%,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根据现场踏勘,水流量大小与大气降水、上游支流补给影响较大。十、涵洞 设计标准:(1) 设计荷载:公路-II级;(2) 设计洪水频率:1/25;(3) 设计安全等级:三级;(4) 环境类别:II类环境;(5) 设计基准期:100年;(6) 设计使用年限:30年2、材料:圆管涵管节采用C30钢筋砼预制,管基采用C15砼,洞口翼墙、端墙及直墙均采用C15片石砼,圆管涵的洞口铺砌、急流槽采用M10浆砌MU40片石;帽石均采用C20砼现浇;直墙洞口采用C20片石砼;洞外铺砌及改沟铺砌一般采用M10浆砌MU40片石或C15片石砼。地基承载力不足则采用砂砾进行换填。3、设计要点结构采用海特公司涵洞辅助设计系统PCV*7.2进行设计。4、施工要点1)、布置图中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是指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的天然容许承载力,如现场发现涵底标高与设计出入较大,请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及时处理。2)、各种形式的涵洞施工均按相应部颁标准图的施工要求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有关条文办理。特别是基坑开挖后,要注意防排水,保证地基的稳定,以减少因地基泡水软化后引起大量的换填砂砾(级配碎石)数量。3)、涵洞基底*围内换填砂砾等,要求与前后路基同时分层夯实、压实,压实度要达到96%以上;清表后天然地基土应充分碾压(夯)实,压实度要达到规*要求;具体实施按有关图纸办理。4)、开挖基坑至涵洞基础底标高,整平夯实后再施工涵洞基础及涵身。钢筋砼盖板涵台背采用透水性材料回填。5)、涵洞设计有C30钢筋台(墩)帽,台身与台帽接触面在台身施工时须预埋钢筋,让预埋钢筋伸入台(墩)帽,同时台(墩)身顶面须拉毛,保证台(墩)身与台(墩)帽的连接。6)、开挖基坑至涵洞基础底标高,整平夯实后再施工涵洞基础及涵身。采用整体式基础时,除特殊规定外,涵底铺砌采用20厘米厚,并与基础材料一致,必须与基础一起同时浇注保证其整体式,使其支撑台身的效果更为明显。7)、进出口八字墙处的横隔墙至洞身处的洞口铺砌与洞底铺砌等厚度,除设计图有特殊的规定外,均采用40厘米厚;洞外铺砌除特殊规定外,其余均采用M10浆砌片石,厚度采用30厘米;改沟除特殊规定外,其余均采用M10浆砌片石,采用30厘米厚,铺砌高度及长度按设计图中的设计进行施工。8)、在基础顶面以上的涵身结构外侧须全断面涂热沥青两层,每层厚11.5毫米。9)、洞身在顺水流方向应根据地形、地基土壤情况,每隔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含基础)。沉降缝缝宽12厘米,缝内填沥青麻絮。10)、凡是采用填石抬高的地基涵洞,压实度应满足填石路基要求, 涵台台身的沉降缝沿涵长方向每隔4-6m设置一道。11)、施工过程中,当洞顶覆土厚度小于0.5米时,涵顶及涵两侧填土在两倍孔径*围内必须采取人工方法分层夯实,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当洞顶覆土厚度在0.51米时,涵顶可通过施工车辆,但压路机必须采用静压。12)、涵洞顶上及涵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围内的填土须分层对称夯实,在涵身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方可进行。要求分层对称回填夯实,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机筑高一次压实,也不得只在一侧夯填,须两侧对称进行。每一压实层松铺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度达到96%以上。应采用砂砾、砂石、稳定土(石灰或水泥土)等填料。13)、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旋转成型的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向水泥制管厂订制。14)、管基混凝土可分为两次浇筑。先筑管底以下部分,此时应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坐浆混凝土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筑管底以上部分,并应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及管基混凝土与管壁的结合。15)、管节采用对头拼接,管节间的缝隙用浸过沥青的麻絮填塞,外面用涂满热沥青的油毛毡圈裹两道。16)、施工时,应注意沿线居民出行安全,做到文明施工,保持环境清洁,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并注意环境保护,对破坏的植被应予恢复。17)、圆管涵上有重车经过时,填土高度至少50cm以上。18)、涵洞均设置为正交,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改沟,引水至涵洞洞口。二、强制条文执行情况(一).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1、桥涵结构的设计对不同的作用采用不同的代表值,符合第4.1.2条规定;2、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效应组合,符合第4.1.6条规定;(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1、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ck和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tk按第3.1.3条规定取用,符合第3.1.3条规定。2、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和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按第3.1.4条规定取用,符合第3.1.4条规定。3、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fsk和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fpk,分别按表3.2.2-1和表3.2.2-2表采用,符合第3.2.2条规定。4、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sd和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sd,按表3.2.3-1采用;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pd和抗压强度设计值fpd按表3.2.3-2采用,符合第3.2.3条规定。5、普通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缘或管道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小于钢筋公称直径,且不小于表9.1.1的规定。符合第9.1.1条规定。6、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符合第9.1.12条。7、钢筋混凝土梁的箍筋直径和最小配筋百分率符合第9.4.1条。(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JTGD63-2007)1、基础计算采用海特软件,其计算结果符合第1.0.5、1.0.6条规定。 2、涵洞砼强度等级的选用符合第5.2.2-1条规定。(四).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JTG D61-2005)。1、公路圬工桥涵结构物所使用的材料最低强度等级符合第3.2.1条规定;2、公路圬工桥涵结构物所使用的材料的设计指标符合第3.3条规定。 (五)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GB/T 50476-2008)1、配筋混凝土结构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符合第3.4.4条规定;2、材料与保护层厚度满足4.3.2条规定。十一、路线交叉本路段平面交叉未进行详细设计,在施工时根据现场情况接顺。十二、环境保护(一)、公路选线:路线选线坚持地质选线、环保选线的原则,尽量绕避不良地质灾害区,减少高填深挖路段,降低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对于沿线的环境敏感点争取避让。(二)、排水防护:通过设置路基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与桥梁、涵洞一起构成完善的公路综合排水系统,避免给周围带来不必要的水资料污染。(三)、施工时注意事项1、水土保持与生态平衡路基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地表水冲刷,注意防护路堤坡脚,排洪涵洞流水应引入河道,避免冲毁农田。2、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施工机械的应用时间应作合理安排,噪声级高的作业安排在白天施工,离居民点、学校等敏感区较近的场地尽量避免夜间自22点至凌晨6时作业。对能固定使用的机械如拌合机、轧石机、锯木机及发电机等安置在距居民点100米以外的场地。3、对大气污染的防治施工期间对大气影响的主要污染源是挖土、运土、水泥拌和的扬尘、汽车尾气等。应加强对易散物资的管理,凡是易散物资不露天堆放,堆场上要加覆盖,堆料场应在常年风向的下侧,对易燃有味的油料和材料要妥善保存。4、为保证环保措施的落实,应指定专人负责有关环保事宜,同时经常与环保部门的联系。在工程施工完成后,督促施工单位清理施工现场,整洁道路及周围环境。5、未尽事宜请参照本次设计期内规*执行。若现场与施工图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反映设计人员。.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