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虽有嘉肴导学案虽有嘉肴导学案一、自主预习,完成自测(一)预习步骤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有关作品;3、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4、反复地诵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二)预习检测1、文常填空。节选自(礼记集解)。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礼记,又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的选集。相传为西汉编撰。礼记和合称“三礼”。22、给加线红字注音。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不知其旨()教学相长()3、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嘉肴()旨()至道()是故()知困()自反()自强()兑命()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教学相长()4、练习一背诵课文。课文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试将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并朗读一下,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3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5、课文内容层次理解填空。(1)课文虽有嘉肴主要讨论了和的关系。2)将课文分为三层(用斜线标注)二、创设情境,文常导入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默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2、本文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运用什么方法论证4这一论点的?(二)班内展示,交流成果听读、诵读课文五、师生互动,讲解质疑(一)疏通文意虽()有嘉(好、美)肴,弗食(),不知其旨(甘美)也;译文:虽有至(达到极点)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译文:是故(所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译文: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省)也;译文:知困,然后能自强(勉励)也。译文: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兑(通“说”,指傅说)命曰:“学(教)学半。”译文:其()此之谓(说)乎?译文:(二)问题探究1、找出与“嘉肴”“弗食”“旨”相对应的词语。文章以“弗食”“嘉肴”开篇,有什么作用?62、分别找出与学、教相承接的词语。第二层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3、练习二对照注释,读懂课文,说说这篇短文给我们讲了怎样的道理。4、“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的一段话是否多余?7六、拓展延伸,扩大外延1、谈启示练习四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2、品语言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 3)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 4)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5)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学记83、学方法(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因材施教。七、当堂练习,达标测评(一)练习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相长(二)文言词句归类练习1、通假字:兑命曰()2、古今异义:虽有至道9()不知其旨也()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也()然后知不足()3、词类活用不知其旨也()不知其善也()4、一词多义学学半()学学半()其词之谓乎()不知其旨也()5、文言句式10弗食,不知其旨也。()其此之谓乎?()(三)理解默写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说理短文,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作比,继而引出“_”,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_”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四)根据提示背诵课文虽有,弗,不知其;虽有,弗,不知。是故学,教。知不足,;知困,。故曰:也。兑命曰:“。”其?八、学习评价九、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112、默写课文。参考答案预习检测1、学记小戴礼记礼仪论著戴圣周礼仪礼2、嘉肴(jiyo)自强(qing)兑命(yu)学学半(xio)不知其旨(zh)教学相长(zhng)3、嘉肴(好、美)旨(甘美)至道(达到极点)是故(所以)知困(不通,理解不了)自反(反省)自强(勉励)兑命(通“说”,指傅说)学学半(教)其此之谓乎(表示推测,大概;说)教学相长(增长,促进)4、(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12/ 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5、(1)教和学(2)/五、(一)疏通文意虽(即使)食(吃,品尝)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善(好处)译文: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然后(这样以后)译文: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困惑。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省。译文:知道了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13长(增长,促进)译文: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译文: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其(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恐怕)译文: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二)问题探究1、嘉肴至道;弗食弗学;旨善。以“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至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引出论述的问题,并进而论证论点,使文章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2、学知不足自反,教知困自强;“学然后知不足”承接上文“弗学,不知其善也”进一步展开议论,并引出下文“教学相长”的观点。3、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相铺相成的。144、不多余,通过引用兑命中“学学半。”的名言,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引用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六、1、谈启示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七、当堂练习,达标测评(一)1.虽:即使。食:动词,吃2.善:好,妙(处)3.自强:自我勉励。4.长:增长,促进。15(二)1、通假字:兑命曰(兑,通“说”,指傅说)2、古今异义: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主旨)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然后知不足(古义:这样以后。今义:然后)3、词类活用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一词多义学学半(音xio,教)学学半(向别人学习)其词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不知其旨也(它的)5、文言句式弗食,不知其旨也。(判断句)其此之谓乎?(倒装句,宾语前置)16(三)理解默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教学相长20虽有嘉肴导学案教师版导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引用说理,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导学重点:17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 学习类比、引用说理,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导学难点:1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2学习类比、引用说理。学习方法:朗读法、交流法导学课时:3课时导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学要点:1.自主预习,预习检测组合作,探究问题一、自主预习,完成自测(一)预习步骤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有关作品;3、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184、反复地诵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二)预习检测1、文常填空。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2、给加线红字注音。嘉肴(jiyo)自强(qing)兑命(yu)学学半(xio)不知其旨(zh)教学相长(zhng)3、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嘉肴(好、美)旨(甘美)至道(达到极点)是故(所以)知困(不通,理解不了)自反(反省)自强(勉励)兑命(通“说”,指傅说)学学半(教)19其此之谓乎(表示推测,大概;说)教学相长(增长,促进)4、练习一背诵课文。课文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试将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并朗读一下,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5、课文内容层次理解填空。(1)课文虽有嘉肴主要讨论了教和学的关系。2)将课文分为三层(用斜线标注)/二、创设情境,文常导入古人常读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明确:“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20庸。“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虽有嘉肴就出自“五经”中的礼记学记篇。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默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2、本文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运用什么方法论证这一论点的?导学反思:第二课时导学要点:疏通文意问题探究(二)班内展示,交流成果听读、诵读课文21五、师生互动,讲解质疑(一)疏通文意虽(即使)有嘉(好、美)肴,弗食(吃,品尝),不知其旨(甘美)也;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虽有至(达到极点)道,弗学,不知其善(好处)也。译文: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是故(所以)学然后(这样以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译文: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困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省)也;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省。知困,然后能自强(勉励)也。译文:知道了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以后22才能自我勉励。故曰:教学相长(增长,促进)也。译文: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通“说”,指傅说)命曰:“学(教)学半。”译文: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其(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恐怕)此之谓(说)乎?译文: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二)问题探究背景资料: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探究:1、找出与“嘉肴”“弗食”“旨”相对应的词语。文章以“弗食”“嘉肴”开篇,有什么作用?嘉肴至道;弗食弗学;旨善。以23“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至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引出论述的问题,并进而论证论点,使文章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2、分别找出与学、教相承接的词语。第二层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学知不足自反,教知困自强;“学然后知不足”承接上文“弗学,不知其善也”进一步展开议论,并引出下文“教学相长”的观点。3、练习二对照注释,读懂课文,说说这篇短文给我们讲了怎样的道理。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相铺相成的。4、“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的一段话是否多余?不多余,通过引用兑命中“学学半。”的名言,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引用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24力。小结:文章运用类比方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语言特点: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导学反思:第三课时导学要点:25拓展延伸达标测评六、拓展延伸,扩大外延1、谈启示练习四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2、品语言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 3)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4)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26尊然后民知敬学。( 5)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学记3、学方法(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因材施教。七、当堂练习,达标测评(一)练习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相长参考答案:1.虽:即使。食:动词,吃2.善:27好,妙(处)3.自强:自我勉励。4.长:增长,促进。(二)文言词句归类练习1、通假字:兑命曰(兑,通“说”,指傅说)2、古今异义: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主旨)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然后知不足(古义:这样以后。今义:然后)3、词类活用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一词多义学学半(音xio,教)学学半(向别人学习)其词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不知其旨也(它的)285、文言句式弗食,不知其旨也。(判断句)其此之谓乎?(倒装句,宾语前置)(三)理解默写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说理短文,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作比,继而引出“_”,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_”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明确: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教学相长(四)根据提示背诵课文虽有,弗,不知其;虽有,弗,不知。是故学,教。知不足,;知困,。故曰:也。兑命曰:“。”其?八、学习评价九、课后作业291、背诵课文;2、默写课文。导学反思:3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