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构建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2635391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0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构建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构建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构建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出主体活动,彰显优质高效,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构建研究”结题报告我们开始了“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构建研究”课题实验,在市区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敢于实践,积极探索,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了语文活动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模式以及评价策略,在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做出了有效的探索。为更清晰的反映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并使该项课题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现将该课题研究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时代的需要、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经济一体化、社会发展多元化的时代,需要更多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多样化的客观需求,就必须创新教育观念,变革教育实践,把对素质教育的追求落脚到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童心飞扬的乐园,个性张扬的天地。当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多重共鸣,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活跃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2新课程理念下课改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现行不少语文课堂仍存在注重整体划一,以统一标准来抹平学生个体认识差异,以教师个人意志作为课堂运行原则,漠视学生个体需要对课堂的影响作用,轻忽学生的主体地位,片面强调知识传授,不注重情感交流与能力培养等弊端。在这样一种课堂教学中,很容易形成干涩、生硬、低效的课堂局面。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构建成为众多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品位和境界的一种追求目标。3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课堂追求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主动、充分的发展,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4语文教学本身的复杂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三个维度”目标的统一)和文本内涵的丰富性、多义性以及知识体系的广博性、蕴藉性等特点,语文课上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现象屡见不鲜:或教学目标模糊涣散,胡打蛮干,随心所欲,不着边际;或脱离文本,转移目标,信口开河,率性而为此皆使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困扰人心,禁锢发展。因此,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构建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尽量减少语文课堂上的无效或低效劳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轻负高效”的语文教学之路,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历史和现实责任。二、概念的界定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构建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针对现行初中语文教学费时、低效,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个性等弊端,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的、主动参与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的身心在求知的同时主动、全面发展。概念的界定: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活动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效益。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领悟、探索、创新,让学生自主活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人。活动式。这里的“活动”主要指学生的课堂表现性行为,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在即课堂教学是以活动为载体的;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服务于“学”,教学相长。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主体性学习实践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实践活动强调一个“动”字,这里的“动”不是简单地看看书、写写字、讨论讨论等肢体和感官的动,它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计划、有方案、有过程、有方法、有结果、有评价的学习活动,它是充分利用感官搜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不断思维加工的学习活动。“高效的课堂教学”。“高效”即“高效率”和“高效益”。具体说来,“高效”至少应该有如下含义:一是教学行为的高效性。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表述、各种练习等,都要追求高效,都要看其有效性如何。二是教学目标与教学措施的契合度。各种教学措施的制定,都要服务和服从于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教学措施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越高,说明教学措施高效。三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意味着教学效率高。在这里,我们要重视教学目标达成的全面性,即达成多维目标与自主发展,仅有“双基”目标的高水平是不行的。所以“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的过程,是全面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高效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课堂交往与对话,重视“教”与“学”的和谐状态,旨在培养鲜活的、富有个性及创造力的人才。总之,“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 就是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追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在单位时间内收获最多的课堂。其本质就是追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融为一体,使教学过程充满智慧,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个性充分张扬、思维高效互动的生命发展场,以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的目的,达到教育功效的最大化,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学生的发展反作用于教师自能发展,以师生自能发展的同构共生作为现代教育的美好愿景。三、研究依据和假设(一)研究依据1教育政策依据: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和教育部(包括原国家教委)历年来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政策要求等等。2“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思想:凯洛夫的教育思想是“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赞可夫的新教育思想是“学生为中心”、“多渠道教学”、“培养能力为重点”。新的教育思想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依据: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认为和谐的教育就是要把学生认知的过程和实践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技术的顶峰即师生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他强调,和谐是教育体系中一种指导思想,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它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4活动建构教学论:活动建构教学论是创新教育理论的核心主张,它是在借鉴和融合了“活动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经过比较广泛的创新教育实践的验证而提出的。“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是“活动建构”教学论的理论成果之一。5我国传统教育的“知行观”。荀子认为“行高于知”,陶行知指出“行是知之始”。我国传统教育一向注重活动是认知的前提,将实践看作能力发展的契机。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素养与能力是教育的共同追求。6创新教育理论。省教育厅张志勇研究员主持的“山东省中小学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历经10年探索形成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已经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他提出的“让学生在活动建构中自主发展”的观点,是我们研究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他认为,学生的发展过程是由学生自己主宰的,任何人都不能包办和代替,学生必须在活动建构中自主发展。其基本主张就是“因学定教、生活重建、多维互动、活动建构、动态生成”。他强调教学要注重“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综合建模”等基本阶段,注重从课堂教学的“效率度、开放度、新颖度、幸福度”评价课堂。7教育学依据: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8心理学依据:兴趣的有关原理。9生理学依据:生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心情愉快、精神饱满时,脑垂体就会使内分泌系统积极活动,血糖增加,新陈代谢联系易于建立,并能使旧的神经联系活动起来。(二)理论假设 1通过主体活动式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能够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与教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主动全面充分发展为目标,运用恰当、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实行内涵式的课堂教学,有可能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的、和谐高效的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的身心在求知的同时全面发展。四、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以本区不同学校同年级各班为对象,经过二年左右的跟踪实践研究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二)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案例法、经验总结法和观察法等为辅,结合日常工作有序进行。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课题研究,把研究工作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对各子课题的研究进行指导,监督。观察对照法:通过纵向对比,观察分析因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所取得的不同效果。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了解本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有关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资料,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状况、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个案研究法:围绕典型活动及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高效的教学措施。五、研究目标1探索一条适应语文学习规律的途径,构建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学规律,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研究有效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及行动策略,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确保有效,增加实效,力争高效”是本课题研究的行动口号。2开发学生的主体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语文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培养,语文学习活动是最能开发学生主体性潜力能的,通过研究,精心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等序列化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活动的空间,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展示青春风采,进而开发和发展他们的潜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3.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把本课题研究融入常规状态下的校本教研。围绕“有效和高效”认真开展一堂好课的说(说课)、讲(上课)、评(评课)、思(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活动,引导教师通过经常性地研究,自觉加强教学反思,努力提高有效课堂或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师自我察觉水平。4.大力加强高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研究。通过两年的研究,拟达到“三个提高”:一是努力提高教师教的效率。强化目标(整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和一节课的目标)意识,在单位时间(45分钟)内,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使课堂上的“劳动付出”与教学目标规定的“达标”效果成正比。二是努力提高学生学的效率。通过教师的教与学习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掌握高效学习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能力,激发起学习的热情,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和学生自我诊断、自我觉察、自我矫正的能力,尽量减少低效或无效劳动。让每一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都能完成预设的学业目标,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规定的时间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这是衡量高效课堂的标准。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求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主导、中介及决定因素等,力求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主体活动式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形成我区语文教学的品牌特色。六、基本原则1.人本性原则。突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树立“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师生的发展,为了师生的一切发展”的意识,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鼓励教学创新或推陈出新。2.发展性原则。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导向等有效功能,注重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主体,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3.开放性原则。不同学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情,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很难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穷尽可能发生的一切。所以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创设民主的有利于学生创新性和主体性发展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无压迫的、热情无被动的、独立探索无散漫的积极心态去主动参与学习,参与活动;活动是开放的,课前、课内、课外语文学习活动密切联系,并由课内走向课外,架起课内课外的立交桥,使语文学习的天地更加广阔;评价应是开放的,要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留有一定的空间,搞好自我反思,不搞“一刀切”和硬性规定。 4.活动性原则。主体活动式课堂是以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为中心,突出其活动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彩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有效的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发学生做深层次的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语文学习的效果,没有一定的形式规范就不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它必须在教师的有序主导下进行,教师应精心设计多种恰当的活动和活动的次序,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教学合一。5.创新性原则。 教师应适时的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适当灵活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要有创新性,要打破传统的模式,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精心设计出有利于主体发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意义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素质的发展。七、实施时间及步骤(一)研究时间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预计用二年的时间,分三个阶段完成。(二)研究阶段及步骤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1.12011.3)准备阶段1调查了解各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弊端表现及其成因,确定课题选题,撰写课题实施方案。2学习相关理论,邀请专家论证课题,调查分析,撰写开题报告。3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学习,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研究方法。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学习相关理论,邀请专家作讲座,进行问卷调查,提出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初步设想。2按课题实施方案组织研究,不断完善方案。3认真分析数据,收集实验资料,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策略,提炼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及案例,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4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完成各子课题的实验,写好研究报告4撰写中期报告,召开课题研讨会。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收集整理本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分类整理课题研究过程资料,初步形成全区语文教学的品牌特色。2撰写总结性研究报告。3召开课题研究总结会。4提交研究成果,申请课题鉴定,总结推广课题研究成果。研究过程本课题研究首先是进行课题设计论证,然后撰写课题实施方案,通过课题立项后,按计划分步骤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依照“整体设计,专题落实,分步实施及时调节,逐步深入”的策略组织实施。实验周期为二年。我们课题组在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一、组建课题组,科学研究针对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改革的需求,我们从全区选取了一些骨干教师组建课题组,积极地投身于课题的研究中。课题组成员通过讨论、学习发现,只有开展初中语文主体式高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才能使学生愉快的参与到课堂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提高。制定了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研究方案。我们根据课题方案进行研究,力争使课题研究规范化、科学化。课题组在每个学期都制定课题计划,实验教师根据计划进行科学的研究。课题负责人做好各项科研档案的整理与管理工作。我们课题组鼓励教师撰写优质教学案例、经验点滴、教学反思等,并将各种实验资料分类装订、入档。同时,我们课题组坚持例会制度。每月坚持召开课题组研究例会,交流汇报课题开展情况,总结反思,布置下一步的新任务。二、加强学习,观念提升自确立课题以来,我们课题组不定时的进行分散、集中学习。我们认真学习了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如古代教育的“知行观”, 现代教学论,西方的活动理论,语文课程标准等,并对人民教育山东教育沂蒙教育等杂志进行学习与参考,研究如何设计学习活动,如何构建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模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我们借鉴国内学校同类课题的研究成果,充分借助网络资源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共同的研讨、学习、借鉴,及时调整各班实验进展。同时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聆听了省内外的课堂教学专家的理论讲座,学习一些教学名家的思想,学习一些活动教学的新理念,如研读了郭元详教授的论课堂生活的重建、郑金洲教授重构课堂等书籍,增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我们还实行了“青蓝工程”。即年轻的教师与老教师组成“师徒结对”,通过师傅的帮扶、带领,促使徒弟教学水平、改革能力的不断提高。经过不断的学习,通过座谈、讨论、思考,我们的教师转变了思想观念,对课题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主体活动式”课堂教学重在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学生主体学习兴趣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的,通过听、说、读、写、思、做等有序有效的课堂主体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即通过课题研究,创设一种师生平等、学生人格和个性得到尊重的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改变以知识传授和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建立民主化思想指导下的以学生主体为中心、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在自主、丰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于是,我们决定从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活动化入手研究,挖掘利用课内课外语文资源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条件和活动策略,精心设计多元互动、有序有效的有利于主体发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意义与自我的双向建构,化解教学的重难点,优化语文的教育教学,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明确了实验的切入点以后,为了使实验少走弯路,更有针对性,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走进学生中间,深入课堂听课,了解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寻找提高效益的对策。经过调查调研,我们发现,当前课堂教学的情况,基本仍停留在“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的模式上,其表现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特别是动手能力、质疑提问、释疑解难的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记忆,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发展等。于是根据调查情况形成了调查报告语文高效课堂构建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区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建设前期调查报告,提出了当下在高效课堂构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亟待改进的地方,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为即将进行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与依据。(详见附件一:语文高效课堂构建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区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建设前期调查报告)三、调研反馈,反思提升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在教研室领导的支持下,及时的对课题研究的现状进行调研。在深入课堂听课中,找寻影响课堂效率提高的因素。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了解的学生的呼声。学生不喜欢老师的古板教条、不喜欢课堂的沉闷、不喜欢教师的照本宣科等。在各位老师的实践中也发现了学生喜欢生动有趣的课堂,喜欢丰富多彩的课前、课堂活动,喜欢老师鼓励表扬等。我们教师根据反馈加强理论学习,不断调整我们的研究进程与策略,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语文主体活动的内容、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通过撰写教学案例、论文、研讨、反思等形式及时总结经验,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四、群策群力,推进研究自从确立了此课题,教研室领导高度重视,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为我们的研究指引方向。各位老师也努力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继承、借鉴、发扬、创新的道路上前行。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精心的设计课堂活动形式、内容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开展的专题研讨会中,实验教师根据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反应,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献计献策,及时的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在“同课异构”中,感受到了同样的课程、不一样的课堂内容与活动组织所展现的别样的风采。从学生灿烂的笑脸中也体会到了,适当的活动与恰当的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语文学习的信心和决心。这样的课堂活动就更有效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实验的结果通过近两年多的研究实验,在领导的重视和全体实验教师的努力下,本课题对课题实验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构建了各课型“主体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关键在课堂。经过多次学习、讨论,我们逐渐认识到构建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这种“动”不是盲动,是有一定的组织,一定的程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实践活动,这种“动”既有外在的实践与交流活动,更有着内在的思维活动。因此,我们找准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让学生以活动的方式参与课堂学习,构建高效的课堂学习活动。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我们课题组积极致力于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积极构建了具有我区特色的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教学策略,逐步探索并完善了操作性强的精读课、略读课、写作课、复习课、讲评课的课堂操作基本流程、操作要领,明确提出了各课型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要求,并根据模式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各课型的典型教学案例,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了实验教师设计的、具体可操作的课堂自主学习活动方案(详见附件二: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自主学习活动方案集锦)。这个策略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中理解教材、提高语文素养方面作了有效的探索。2012年4月,全区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模式推广会”在第22中举行,四位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市教科研中心的庞云龙老师、兰山区教科室郭士丰主任等专家领导出席了研讨会,对会上展示的课堂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各课型教学模式I精读课基本流程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整体把握精读品析交流展示总结拓展 操作要领 1.明确目标:在了解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体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基本内容,实现三维目标兼顾并有所侧重。教师对下一步的学习应提出明确的要求。2.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市编同步或自主学习活动方案等自主学习课文。教师要提前布置学习任务或编拟下发自主学习活动方案,明确要求学习内容及达到的程度。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加以解决。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可进行必要的跟踪、调控和诱导,但不能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3.整体把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自做、自评、互评等学习活动了解其自学成果,通过学生自读感悟、教师引读指导等活动,促进他们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从宏观上明确文章的思路、结构、写法特点、感情基调、文章主旨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4.精读品析:围绕既定的学习目标,对课文的精要语段、重点内容或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精心研读,深入探究,在分析、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个人无法完成的问题,各学习小组深入探究,合作学习、合作攻关。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集小组成员的智慧,解决有一定难度或是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因此,每次合作都要有其必要性,合作的问题一定不要出示学生不假思索就能答出的简单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5. 交流展示:学生先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阅读感受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各学习小组推荐出有代表性的成果,在班内汇报、展示和交流。这一环节既是学生充分表达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尽情展示个人风采的过程,又是检验各学习小组集体智慧及合作学习效果的过程,也是多维互动、互相启迪、思维碰撞、成果共享的过程。这一环节教师要指导、点拨到位,对学生智慧的成果要充分地肯定,激励学生多样化的展示交流,但同时要求学生展示的是经过小组合作、老师点拨而得到的学习成果,避免课堂的喧嚣和学习的形式化,使课堂成为思维场、情感场、活动场。同时,对准确的、有创见的发言及时地表扬激励,对有明显偏差的观点应及时点拨纠正,既要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也要防止无原则的肯定。对于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点拨,而不能一味的放手给学生,以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6. 总结拓展:学生就本课的学习内容给自己的表现、收获等进行总结、归纳,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或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适当安排必要的训练或活动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情感的拓展迁移。是否需要拓展迁移,需视教材内容、课堂容量而定;教师要围绕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拓展训练或活动的内容。 II略读课基本流程 明确目标个性阅读展示交流总结反思 操作说明 1.明确目标:明确阅读的范围、要求和应达到的学习目标。阅读篇目以教材略读课文、“课标”推荐篇目及教师推荐篇目为主。 2.个性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兴趣自主阅读,用时一般30分钟左右。 3.展示交流:就自己的阅读成果先在组内交流讨论,然后班内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明确的评价。 4.总结反思:学生就本课的阅读内容、感悟体验等进行归纳、总结、反思、评价。 III写作课基本流程 投放题目写前指导自主写作合作交流佳作赏析反思提升 操作要领 1.投放题目:教师在作文前一周或更长时间投放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做好素材搜集等作文前的准备工作。作文题目要灵活多样,并尽量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 2.写前指导:明确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要求,师生共同讨论写作思路,教师指导不宜过细,一般安排5分钟左右。 3.自主写作:学生独立作文,并力求在45分钟之内成文。 4.合作交流:学习小组内互相批阅、交流,并推荐出优秀习作,以备班内交流展示。 5.佳作赏析:各小组展示佳作,并说出推荐理由,班内欣赏点评。 6.反思提升: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教师对本次作文加以指导点评。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的成功及不足之处,写出自我反思,明确努力方向。IV复习课基本流程概括导入认定目标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归纳总结操作要领1. 概括导入:总结概括,直入课题。导言不宜过多,简明、扼要的概括激起学生的回忆和联想即可。 2.认定目标:指导学生认定复习目标,确立自己的个体目标,思考复习策略。 3.自主探究:以足够的时间保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时还要适当地辅之以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帮助学生初步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另外要注意适当引导学生扩大思维空间,加强知识系统的纵横联系,以使系统更加完善。4.合作研讨:投放练习研讨练习-探求问题纠错释疑。练习题设计力求精当,针对性要强,侧重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通过学生间的探究交流来自我完善认识,并结合教师的引导剖析,培养能力。对于疑难问题先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思维过程,然后教师再进行点拨释疑,达成共识。 (1)对采集到的错误信息,设问导思,实现对认识上的纠错和知识的完善。 (2)对采集到的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设境探究,实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 (3)归类梳理,深度剖析,传授解题方法、技巧,明确有关规范要求。 5.归纳提升:学生自己对做题中运用的方法进行总结、领悟,教师辅之以适当的点拨引导以强化记忆,深化认识并最终实现能够灵活运用。V.讲评课操作流程考情解读,总体评析合作研讨,自主纠错归类剖析,认知规律补偿练习,完善认识操作要领1. 考情解读,总体评析:客观、简要介绍总体成绩及其分布情况,归类概括出问题比较集中的试题,总结分析考试暴漏出来的共性问题,重在引导学生找准失分点及失分原因。 2.合作研讨,自主纠错:自主纠错,发现问题,小组合作,研讨释疑。 3.归类剖析,认知规律:归类梳理,深度剖析,加强生生、师生间的合作学习,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努力让学生在自主理解领悟的基础上总结方法、规律。同时,在对部分问题的纠错中适当拓展,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扩大思维空间。4.补偿练习,完善认识:补偿习题设计针对性要强,难度应当适当有所提高,以使学生能对所获取的新知进一步完善认识,灵活运用。 操作要求1切实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2坚持 “五个贯彻始终”: 即情感教育贯彻始终,文化育人贯彻始终,探究体验贯彻始终,展示交流贯彻始终,习惯养成贯彻始终。3切忌生搬硬套。以上各课型教学的环节只是给教师课堂教学提供的基本遵循,至于每节课要进行几个环节,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灵活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要注重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要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调控能力,确保每一环节高质量完成。尤其是展示学习成果环节,要求学生展示的是经过老师点拨、小组合作而得到的学习成果,要避免课堂的喧嚣和学习的形式化,使课堂成为思维场、情感场、活动场。4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习惯、自能质疑问难的习惯、自能合作互助的习惯、自能总结反思的习惯等,要坚持训练,严格要求。5科学地规划好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划分以6个左右为宜,每个小组6至8人为宜,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职责,组长是学习小组的灵魂人物,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小组成员搭配要优劣兼顾。教师要及时进行过程调控、指导、评价和引导。6重视预习。课前教师需提前投放自学任务或导学提纲,以确保学生充分利用晨读、自习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在充分阅读、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自学任务或导学提纲至少应包括字词、文学知识等基础知识,对文章内容、写作思路、表现手法、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的理解,对文章语言的品味及写作艺术的初步鉴赏等,以确保学生自学时有基本的遵循和必要的目标导向。7.安排要明确,要求要具体。为避免形式上的热闹,交流讨论的盲目性,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学习活动时,要做到了五个明确:明确学习任务:把学习内容明确地告诉小组长,让他把学习任务分解到组内成员身上。明确方法:告诉小组长如何展开学习,查看哪些资源,采用哪些方法,避免学生盲目学习。明确要求:告诉小组学习成果的形成形式,答案的呈现方式。明确成果展示形式:小组以什么形式展示成果,可以明确人数及形式。明确评价激励形式: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是自我评价还是他人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更有针对性,效率才能更高。 8. 评价主体多元化。激励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肯定与认可。在课堂评价中,除传统的教师评价外,还应增加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自评是小组内,组长根据预习和合作交流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互评是学生展示交流后,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如朗读完某一文段后,其他组的成员加以点评;师评是教师对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的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一堂课结束,评出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小组长,每月一表彰。有效的激励评价方式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情绪高涨、兴致盎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各课型教学案例小石潭记教学案例(精读课)明确目标1.谈话导入:你遇到过不顺心的事吗?你是如何排解心中的不快的?(生自由发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记,看看作者是如何排解心中的不快的。2.明确目标 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自主学习 根据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自由朗读读课文,正音,读准。2听录音,注意节奏,体会语气、语调,读顺。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懂。疑难问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加以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标记,准备全班交流。整体把握 了解自学成果,检查朗读情况、文意疏通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情况。 精读品析 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思考一下问题,小组长组织交流,选一至两处深入分析。1.这是一个的小石潭(填词填句皆可),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句。提示:【景物描写的基本手法:抓住特征,多用修辞,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写作手法。】2跳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感情的词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一乐一忧)是否矛盾?展示交流1对以上讨论的问题,每个小组选一代表发言,分析不透彻的地方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应给予补充。2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理解。总结拓展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2试背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3古代很多文人都写过这种写景抒情的诗文,你能否写出几句,并加以赏析。 杨修之死教学案例(略读课)明确目标1.故事导入:由讲述三国演义人物故事引入对课文的学习2. 明确学习目标:复述故事,理清思路。 赏析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征。 通过这篇文章,获得一些启示。个性阅读 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兴趣自主阅读,要求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 积累文学常常识。2自主解决生字词。3自读课文,复述文中的故事。 4结合故事内容了解课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5理清文章思路。展示交流 1讲述故事。由组长组织组员讲述课文中的小故事。顺序可与课文相同,也可以自己商定一个最合理的顺序。2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曹操)3研究本文的写作顺序,中间的六个小故事顺序能否颠倒,说说理由。 4深层探究, 你对曹操厚葬杨修一事怎么看?你还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吗? 你对杨修和曹操这样的人是怎么看的? (分析评价人物的基本方法:注意前后联系,把人物放在具体的背景下进行评价。)总结反思 1看图配文。看课文中的原图,每人旁写一句话,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 2假如你遇上不如意的上司,你打算如何做?写作课案例投放题目教师(热情的态度、洋溢的语言):同学们,你们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来到一个新的集体。在这个新集体里,同学们要共同生活、学习三年,这是我们的缘份。此时此刻,你一定希望早点了解班里每个同学的“子丑寅卯”,也希望自己能被大家尽快地认识和接受。现在老师非常愿意做个沟通者,和大家一起用“我”自由之笔,写“我”自得之见,抒“我”自然之情,显“我”自在之趣,力求做到“我以我手写我心”,把“真实精彩独特的自己”诉诸于文,以文会友。请同学们以“我”为话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好不好?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份关于检测自己意志力和性格气质的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取走这份资料。以帮助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这一方面的情况,可以写这方面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准备,多向其他人征求建议,争取写出“真自我”来。写前指导 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东西是怎么一回事?无非是把所见所闻的感受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了有条有理的形式,用书面语气固定下来。”我们想想“我”是自己最熟悉的,最了解的。所以只要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自己,完全可以像做菜那样做出有特殊风味的自家的特色菜,奉献给大家。学生要想好了写自己的哪方面的内容,可以想写自己的名字,可以想写自己的爱好,可以想写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可以想写别人眼中的自己,总之,都想写与众不同的真正的自己。1、拟题是否可以别出心裁?可以小组讨论出一些题目。2、写作文的形式要有自己的创意。3、通过比较生动的语言展现出真实的,富有个性、充满朝气的自我。自主写作组织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和需要能找到释放点,学生课堂作文体验十分愉快。合作交流以已经划分的6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有感情的朗读展示,其他小组成员速记作文评价,小组内交流,互相批阅,写出组评,并推荐出优秀习作,以备班内交流展示。 佳作品析1作文题目耳目一新:她(他)是谁?、这个年龄的我有点怪我是家里的“开心果”、勤奋让我如此美丽我是个“小气鬼”、阳光女孩、我的代码名字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你眼里的我我长得很黑、泪水,我唐诗宋词,我不变的兴趣2内容、语言富有个性,流露真情实感。生一:题目:我的“自白书”我就是那个游戏机前显身手,溜冰场上展雄姿的小英雄;我就是那个上课时一会儿到美国,一会儿又上月球的一流梦想家;我就是那个当老师突然闯进教室的时候,倒拿着书本也能读的天才;我就是那个常常点燃老师愤怒之火的打火机;我就是那个上闯天庭下闯龙宫,却总也逃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孙猴儿。”生二:题目:粗心的我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咦,没有叉叉呀?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儿!这儿!这么多字竟然看不见,亏你还是班长!”老师突然大叫一声。我连忙眯起两只加起来才1.0的眼睛“扫描”了一下。啊,原来是一道填图题!生三:题目:我一道风景线我们家老少爷们中就数我人最瘦,气力最小,胆子也最小,因此,被大家看作一棵“盆景”,人家看我性格平和,其实,这丝毫掩饰不住我那性格中的“猴性”与“邪劲”3、写作形式创新:一生用诗歌来写作,勇气可嘉;一生用书信体写作:写给自己的情书;五生用小标题写作;一生还用数学公式:已知 求证:我不是个坏小孩 本次作文全班4/5习作为优秀,其中2/5的习作为满分1/5的作文为良好,老师可请每位学生在作文上画小插图,再将全班的作文装订成册,在班级后墙上展览。反思提升师生共同研讨这篇作文的得与失。1本次作文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冲动,给学生自信、愉快的写作空间,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作文亦然;“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巴金”。2在拟题、写作内容、写作时间等方面都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3选择学生最喜欢的切合他们实际的文题。文题选得好,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诱其打开记忆的仓库,把自己看的、听的、说的、玩的都倾吐出来。有了这种写作愿望,才能思接千载,心游方向,浮想联翩,就会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理可论,因为写自己,学生才有得写了。4引导学生重视写作之本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培养情感,训练思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作文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应用。5教师打破作文课的常规教学模式,寓文于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作文方式取得良好效果。作文过程中需要情感的投入,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教师要想方设法的激发学生酝酿情感渲泄的需要,写作技巧的需要。6对于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字一句,教师都要肯定,以赢学生对于写作短时间的势能为长久性功能。复习模式案例概括导入资治通鉴中的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导入,说明在古代巧于进谏,善于纳谏才能称之为是贤臣名君。本节课所复习的三篇文言文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他们都属于中考文言文的重要篇目,他们有共同的特点,都是臣向君“谏”,但谏的形式、方式又有所不同。认定目标师生根据复习内容特点,确立课堂复习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情,适当变通,确立自己的个体目标和个性复习策略目标一:积累掌握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三课的基础知识以及三课“谏”的区别。目标二:深入学习文章的写作主旨以及写作特色,能灵活运用分析知识点,学以致用。目标三:能够运用以事设喻的方法委婉地向他人提出规劝,并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学会正确地与人相处。自主探究这一环节要充分体现和发挥组的作用,建立以组长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组内分工、职责明确,为下一步的大展示做好准备。时间安排为10分钟以上,在这一环节老师的作用是充分的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准备的情况,在学生大展示的时候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巧妙点拨。合作研讨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实行等级练习,分层讨论,避免了单纯知识的罗列,而把夯实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情感三者结合起来,能将三课的基础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概括,学生对文章通过辩论、研讨、比较等方式表达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相信学生能够以古喻今、旁征博引,以生动的事例完成对情感价值观的解读。导学案的内容要指向整个学习过程,测评的结果要充分发挥组的评价机制,当堂反馈。归纳提升1、师生根据复习内容和导学案的有机结合,及时归纳总结学生的掌握情况,加强重点问题的研讨和指导,充分发挥了学习小组的集体力量,效果比较好。2、学生的复习内容广泛又有重点,有总结又有突破,既有知识的积累又有方法的指导,同学们掌握情况令人满意。3、导学案运用适时、适量、适合学生的学情。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的合作交流、教师的适时点拨和节奏的把握都能给予方法上的合理指导。 讲评课教学案例考情解读,总体评价教师首先要做好试卷统计工作。主要包括知识点分布的统计;考查题目类型、数量和占分比例的统计;考试结果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的得分率的统计;学生出错的类型及人数的统计。学生需要何种帮助,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有典型错误或优点的同学名字应作记录,以利于课堂上双向多向交流。这样,在讲评时,哪些内容该精讲,哪些内容该少谈,哪些该重点讲,就能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分析出错原因,教师能够从中了解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讲评时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对大部分学生要提出表扬,对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要委婉的、不点名的提出要求和希望。合作研讨,自主纠错具体操作时可先明确讨论的目标。让学生先找出自己没做对的题目,然后几个人一组合作学习(四人或六人)。如果别人错的题目,你做对了,那么你就可以当小老师,把这道题正确的做法与思路讲给同学听,直至他们听懂为止,四个人轮流着来;如果有的题目四个人都错了,那么可以选择自己思考或请教老师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小组成员合作学习,能达到优劣互补,取长补短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组内成员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也有倾听别人想法的机会,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与别人合作、交流、探讨的能力。归纳剖析,认知规律学生找到自己出错的题目,通过和参考答案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研讨,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之处,并及时红笔改正,并认真思考为什么错了。一定要找到这种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来,结合文本,再对试题做进一步“挖掘”.要提倡一题多解,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启发学生从中归纳出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在很多人眼里语文试题的解答都是比较死板的,其实不然,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是最能体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点。补偿练习,完善认识试卷讲评课不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全按部就班地讲,而应有选择,有侧重。否则既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又难有成效。巩固练习时一种很好的方法,学生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大可能一次讲评后他们就完全掌握。因此,每次讲评后,要求学生对错题加以订正,做好错误记录,建立错误档案,并注明正确答案及解题思路,以便学生在下次考试前有的放矢,及时复习。教师还要选出试卷中出错率较高的问题和知识点,把几条题目进行重组综合,或者充分利用课后习题、同步探究、练习册给学生创造一个“再练习”“再提高”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解题的积极性,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二、精心设计语文活动,坚持活动推进策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偌大的中国到处是学习汉语的课堂,电视、广播、电影、戏曲、招牌、广告、报纸、杂志、日常的交流电话、书信、电子邮件等学习语文的渠道通向四面八方。能力的形成靠活动。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自觉参与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所以实验中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知识发展及学习活动本身的基本规律,开展了系列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自我。(一)开展“六个一”活动。实验中我们主要抓了“六个一”:每日一句成语、一句格言,每日练字20字(下发米子格练字纸),每天一篇日记,每周一首古诗,每周一篇时文。以上活动有的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的作为作业来完成,均在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开展这类活动不注重形式,不过分要求,重在引导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督促鼓励长期坚持,以期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提高。(二)精心研究课前语文活动,形成了七九年级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序列化训练设计。课前活动是课堂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课前语文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发现,课前两分钟常常被教师忽视。有的教师铃响后进教室,学生课前无所事事,这样忽略了课前的交流时间,不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有的教师强行占用学生休息时间,进行听写或检查背诵课上工作,直接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直接在课前三分钟上课,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厌倦感和疲惫感,对于铃响后的课堂也起到了反作用。而教学实践证明,目的明确、循序渐进的语文课前活动,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还有助于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和沟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课题组在实验之初,充分认识到开展课前活动的意义,在课题实验中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提出了适合学生实际的课前语文活动序列化训练思路。这个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结合单元主题,结合课文内容,结合师生实际,结合已有的语文课程资源,利用上课铃响前教师正式上课之前三分钟时间,开展语文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古诗词背诵,论语三字经等经典名著解读与学习,成语、名言佳句、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新闻发布,美文推荐,讲故事,小演讲,读书成果展示等,也可以搞与本课有关的歌曲或短片欣赏从七年级上学期开始,三年的读写听说思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训练,但在每个学期各有侧重,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活动设计量,按单元学习课时设计,每课时设计一次活动。设计活动时,不是只安排活动,而要有活动设计的目的,活动形式,活动指导,开展活动所需的有关材料等。经过课题组一学年的努力,我们一边实验一边探索,根据课文内容、单元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了六册课前三分钟序列化活动,这个活动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原则,符合学生实际,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参见附件二: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序列化训练设计)。(三)适时开展课堂语文活动,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陈旧的传统教法沿袭下来的一般课堂活动,如简单的机械性的提问、听写、朗读、板演等,已满足不了当代中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