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基础》复习大纲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1770576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学基础》复习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学基础》复习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学基础复习大纲绪论复习题: 什么是地学?其主要内涵是什么?(1)地学是地球科学的简称。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并预测其未来行为的唯一科学。是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2)地球系统内存在不同圈层(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基本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与地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3)是一门全球性的科学。 地球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范畴包括哪些?(1)探索地球本身::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壌圈等外部圈层,岩石圈(地壳)、地幔、地核等内部圈层。(2)探索地球外部:太阳系、银河系等。 地学在环境、生态学等学科中的基础地位?(1)地学基础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专业的基础课。(2)了解和研究地球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在六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中,地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地学 (地球科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地学的特点(研究对象的特点):(1)空间的广泛性与微观性(2)整体性与分异性(或差异性)(3)时间的漫长性与瞬间性(4)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与有序性(5)全球性地学的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法(2)仪器观测法(3)航空,航天和遥感技术(4)室内实验法(5)历史比较法(6)综合分析法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复习题: 哈勃定律(红移现象)星系远离地球的速度同它们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刚好成正比,这就是所谓哈勃定律。 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天体,包括受太阳引力作用而环绕其运转的其他天体在内的天体系统。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答:地球所在的恒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之外的其他星系称为河外星系。 地质作用答: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地球的自转答:地球绕其本身轴线的旋转运动,称为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答: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公转。 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星际物质的区别?答:可视宇宙是约150亿光年的范围,分布无数的天体,有的发光称恒星(太阳),有的不发光但环绕恒星运转称行星(地球),有的环绕行星运转称卫星(月球),还有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块体称星云,以及充满宇宙空间的极稀落的星际物质。 为什么恒星能发光?答:拥有巨大的质量是恒星能发光的基本原因。由于质量大,内部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导致进行由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以维持发光。恒星的温度愈高,向外辐射能量的电磁波波长愈短,因而颜色发蓝;相反,颜色发红。 太阳系的组成包括哪些?答:太阳系有9大行星:按照它们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太阳/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太阳系的基本特征?答:太阳系各成员尽管理化性状有很大差异,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 物质组成具有一致性。第二, 在星体结构上具有圈层特点。 现代研究者认为太阳系的起源是什么?答:现代研究者认为太阳系是从一个被称为太阳星云的气体和尘埃云中形成。 地球的外部和内部圈层?答: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莫霍面(平均地下33km)、地幔、 古登堡面(地下2900km)、地核(外核,内核)。 什么是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是指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绝对地质年代(同位素年龄的测定)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地质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年代地层单位和地质时代单位的区别与主要对应关系?根据地层层序和古生物种类可以把地层划分为若干大小不同的单位,这种划分地层的方法称为生物地层学方法,据此所划分的地层单位为年代地层单位,如宇(最大的地层单位)、界、系、统、阶、群、组、段等。其中,宇、界、系、统为国际通用的年代地层单位。阶、群、组、段等其他单位是地方性或区域性年代地层单位。组成地壳的全部地层(从最老到最新)所代表的时代称地质时代,不同级别的年代地层单位所代表的时代,称地质时代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相应,形成一个宇的地层所占的时间叫宇,形成一个界的地层所占的时间叫代,形成一个系的地层所占的时间叫纪,形成一个统的地层所占的时间叫世,形成一个阶的地层所占的时间称为期,其对应关系如下:年代地层单位 地质时代单位宇(Eonthem) 宙(Eon)界(Erathem) 代(Era)系(System) 纪(Period)统(Series) 世(Epoch) 地球的外部结构(一)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很不均匀,陆地多集中于北半球,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67.5%,而南半球陆地面积仅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32.5%。(二)陆地地形山地海拔大于500米的低山,1000米以上的中山,和35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海拔高程在600米以上,表面较为平坦或略有起伏,四周常有崖壁与较低的地形单元分界。丘陵-地表起伏不大,山峦林立的低矮地形。平原-地势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海拔高程在200米以下的称为低平原。盆地-四周是高原或山地,中央低平的地区,外形似盆而得名。(三)海底地形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以及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分界的过渡地带即岛弧与海沟。大洋盆地洋中脊(洋脊) 地球环境的圈层结构n一、地球环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地核n二、地球环境的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但三者的分布空间是渗透交织在一起。而且固体地球表面附近是三者分布最集中的地带。n三、地球内外圈层的过渡带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的一圈脆弱薄层,是由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的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土壤)所形成的一个圈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答:第一,产生了两极和赤道;第二,形成了昼夜的更替;第三,形成了地方时;第四,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第五,产生了潮汐摩擦阻力;第六,造成了地球整体自转同其局部运动的差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答:第一,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第三,昼夜长短的变化;第四,四季和五代的划分。 第二章 岩石圈复习题: 岩石圈一般指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坚硬岩石所组成的地球圈层之一,厚度约为70100km。 元素丰度化学元素在任何宇宙或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为元素的丰度。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单质和化合物,称为矿物。构成地壳的最主要的造岩矿物是硅酸盐类矿物。最常见的造岩矿物有: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 岩石岩石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各种地质作用的自然产物,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根据岩石的成因不同,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又称“水成岩”,是在地壳发展中,在地表或近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地壳中的原岩,无论是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的影响,其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导致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促使岩石性质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成为变质岩。 地球内力地球内力(内动力、内营力)是因地球的内能而产生的力。地球内部能源主要包括热能、重力能、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放射性元素蜕变时产生的放射性热能。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指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引起岩石圈的岩石发生变形、变位的机械作用,它反映在地表,表现为地形高低变化,海洋、陆地范围的改变,岩石产状的改变以及地震等。 构造运动基本形式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水平运动是指地壳在水平方向起主要作用的力,即与地面成切线方向的力作用下,地壳岩层所发生的运动。垂直运动-指地壳块体沿着地球半径方向发生的上升或下降的运动。 岩层常见接触关系整合接触:指岩层的新老关系递变十分清楚,即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地层时代连续),而且岩层之间基本相互平行。不整合接触:指岩层的时代不连续,有明显的岩层缺失现象。两套岩层中间存在着不连续面-不整合面。 地质构造经过地壳的构造运动,岩层或岩体的原有空间位置和形态发生改变,称为构造变形,构造变形的产物称为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皱和断裂。褶皱:是岩层在侧方挤压的作用下发生的波状弯曲的塑形变形。岩层若只发生一个弯曲,称为褶曲;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褶曲组合,叫做褶皱。是由岩层发生联系的移动而形成的构造行迹。褶皱的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断裂:指岩层或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当作用强度超过岩层或岩体的强度时,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所发生的变形。根据破裂岩石的相邻岩块相对位移的程度将断裂构造分节理、劈理和断层。 断层及分类断层指地壳表层中岩层破裂并沿破裂面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根据断层两盘的相互关系,可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等。正断层:指上盘相对下盘沿断裂面向下滑动的断层。逆断层:指上盘相对下盘沿断裂面向上滑动的断层。平移断层:指断层两盘顺断裂面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 地壳运动引起的环境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震、火山爆发、滑坡等。地震:是大地的快速震动,属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地球内能引起的地球内力,作用于地壳,当这种应力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发生断裂、错动,同时急剧地释放出所累积的能力,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成为地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用震级来表示。通常把3级以上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7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大地震。地震对地面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来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烈度。烈度通常分为12级,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土壤地质条件等有关。根据震源的深度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70km)、中源地震(70大于震源的深度震源深度300km)、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 火山喷发的形式有三种熔透式、裂隙式和中心式。 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是受太阳能和重力的驱动而发生,并同过大气、水及生物作用和运动实现,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冰川、风的作用、波浪的作用。外力总用的总趋势是力求夷平高地,填平洼地。 风化作用岩石圈深部的物质接近或出露地表后,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发生巨变,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及生物作用下,岩石和矿物在原地发生崩解、破碎、分解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过程,这个过程称为风化作用。根据作用于岩石的因素和作用的结果,风化过程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风化壳残积物和土壤在大陆表层构成一层不连续的薄壳,称为风化壳。 重力作用及类型指岩石圈表面的各种土层、风化岩石碎屑、基岩、松散沉积物等由于自身的重量,并在各种外因所促成的条件下产生的运动过程,又称“坡面过程。根据坡面的构造不同、形态分异、坡面上堆积物的厚度和成分的差异,重力作用下的岩石圈物质运动有崩塌、滑动、蠕动等类型。21 与其他外力作用相比,重力作用下岩石圈物质运动的特殊性首先,重力作用的对象是一种固体或半固体物质的,这些物体本身即是动力优势作用的对象。其次,作用于坡面物质上的力,除重力及重力引起的摩擦力外,还有疏松岩石颗粒之间以及松散岩石与底层未风化基岩之间的内聚力。22 不同类型的重力地貌崩塌形成的地貌最突出的就是倒石堆。滑动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是滑坡。23 作用于岩石圈的水力包括三方面:一是水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动力,属于水的物理作用力;二是水作为溶剂的溶解力,属水的化学动力;三是含砂砾水流在运动过程中的磨蚀力。24 地表流水及作用地表流水分为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三大类。流水三种作用力即侵蚀、搬运与堆积。25 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一、流域内要具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提供物源;二、暴雨和洪流,提供动力;三是陡峻的山坡或谷坡,提供外因。26 三角洲分类根据三角洲的成因、形态及作用力的相对强弱,三角洲可分为河流型(如黄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波浪型(如长江三角洲)、潮汐型(如恒河三角洲)。27 河流阶地原先河谷的谷底,由于河流下切侵蚀而相对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顺河谷分布于两侧,即河流阶地。28 喀斯特(岩溶)发育的条件一要有可溶性岩石;二岩石要透水;三水要有侵蚀性;四水具有流动性。29 黄土沟间地貌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第三章 大气圈复习题: 大气连续包围地球的气态物质称为大气。 大气的气体成分大气中,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结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氧;其次氩、二氧化碳,以及其他一些稀有气体。 大气的垂直结构根据温度的垂直运动情况,可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对流层:是地球大气中最低的一层。云、雾、雨、雪等主要大气现象都出现在此层。特点:一、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二、垂直对流运动强;三、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平流层:对流层顶之上,高度在1755km之间。特点:一、气温分布受地面影响小;二、平流层内垂直对流运动很小;三是大气透明度较高。 气象要素气温: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气压:空气是有重量的,它施加于地面的压力称为气压。风:大气的水平运动。湿度:空气中存在的水汽数量,用以表示大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一是经过色散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 蒸发与凝结蒸发:液态水转化为水汽的过程叫蒸发。蒸发过程的发生,取决于实际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二者对比关系。影响蒸发的主要因子:水源、热源、饱和差、风速与湍流扩散程度。凝结:水汽由气态变为液体的过程称为凝结。凝华:水汽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一般条件是:一是有凝结核或凝华核的存在;二是大气中水汽要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 降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称为降水。根据气流上升的特点降水分为三种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人工降雨就是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地补充某些形成降水所必须的条件,促使云滴迅速凝结并合增大,形成降水。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指大气圈内空气作不同规模运动的总称,是形成各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海陆间的热力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季节变化。 天气及天气系统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是由大气的物理属性和大气的运动过程决定的。天气系统:通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气团指在广大空间,存在着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气旋与反气旋气旋: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是由于锋面上或密度不同的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进一步发展形成的。反气旋:占有三度空间,但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水平空气涡旋。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与联系气候天气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从时间上来讲,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时或者某一短时间内大气中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综合。天气过程是大气中的短期过程。而气候则是指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期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它不仅包括该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而且还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气候的形成因子一辐射因子;二环流因子;三下垫面因素。 气候变化的原因一、 太阳活动;二大气环流;三、天文与地质因素;四、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一、改变大气化学组成与气候效应;二、改变下垫面性质与气候效应;三、热污染。 城市气候特征五岛效应一、 城市浑浊岛效应;二、城市热岛效应;三、城市干岛和湿岛效应;四、城市雨岛效应;五、城市与郊区环流。第四章 水圈复习题: 水圈地球上的水以气、液、固三态存在于大气圈、海洋、陆地水体、土壤和岩石孔隙以及生物体中,构成了相互联系和贯通的圈层,称为水圈。 水循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水循环的基本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水的大循环、小循环大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全球性水循环称为大循环或外循环;其特点:主要通过蒸发和降水两大环节在大气与海洋和大气与陆地之间进行垂向交换。小循环:仅仅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大气之间,或路面与陆地上空大气之间的水循环,称为小循环或内循环。 水量平衡原理对于任一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的差额必等于该区域(或水体)蓄水量的变化值,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看收支平衡,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水量平衡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水循环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地球上水循环能持续不断进行的基本前提。通用水量平衡方程为I-Q=ds/dt I为水量收入项,Q为水量支出项,s为蓄水量,t为时间。 海洋的构成按地理位置和水文特征,可将海洋区分为“洋”和“海”。“洋”是世界海洋中心部分和主体部分,是远离大陆的,深度大,面积广,不受大陆影响,具有稳定理化性质、潮汐系统以及强大洋流系统的水域。“海”是毗邻于大陆的,深度浅,面积小,兼受大洋和大陆的影响,理化性质较不稳定,潮汐现象明显,具有独立海流系统的水域。 海水运动的系统海水运动的系统有:海水周期性涨落的潮汐运动、洋流运动、波浪运动、混合运动。潮汐:是海水的周期性涨落运动,通常把白天涨的潮称为“潮”,把晚上涨的潮称为“汐”,合成“潮汐”。潮汐运动是由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所产生的。 海流与洋流海流:指在天文、水文、气象因素或重力作用下,海洋中的水团沿某一方向的水平运动。这种水平运动一般可以分为海流和潮流。海流按照形成的动力条件可以分为:密度流、坡度流、风海流和漂流、补偿流、上升流与下降流。 河系常年性的和间歇性的河流共同形成了河系。河系包括一条干流、若干条支流及其支流的支流。直接注入干流的河流为一级支流。两天大小差不多的河流汇合时,通常按照河流的水量、长度、流域面积、河谷的地质年代来确定干流和支流。河源:河流的起点称为河源;河口:河流的入海口(入湖处、或注入其他河流处)称为河口。河长:自河源至河口的距离为河长。河网密度:流域内干、支流的总长与流域的面积之比。 河流水情要素:水位:指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基准面的高程。基准面有两种,一是绝对基准面,一是测站基准面。河流的水位主要是由河流的水量控制。水位过程线:水位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线。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称为流量。 河流水量的补给河流水量的补给条件既于流域气候有关,也与流域下垫面的性质和结构有关。河流水量补给源可分为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混合水源三类补给源。其中,地表水补给源又可分为雨水补给、融雪水补给、永久积雪或冰川融水补给、湖泊补给、沼泽水补给等。 河流径流径流:沿地面和地下水运动着的水流,称为径流。径流是引起河流、湖泊、沼泽等陆地水体变化的直接因素。按照径流存在的空间位置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沿地表运动的水流。地下径流:降水所下渗的那一部分水量在地下水运动着的水流。汇流:不同径流汇集河道,并向河流出口断面运动的过程,称为流域汇流。 径流相关概念径流总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径流模数指流域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径流量。径流深度指某一时段内径流总量平均分布于全流域面积上多得到的水层厚度。模比系数某一时段的径流值与同一时段平均径流值之比。径流系数为某一时段径流深与同一时段内降雨量之比。径流的形成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可概括为五个阶段:降水过程、流域蓄渗过程、坡地漫流过程、河网集流过程和地下径流过程。 湖泊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天然蓄水洼地,是湖盆、湖水以及水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按照湖盆的成因分类,湖泊可以分为:构造湖、火山口湖、侵蚀湖、河成湖、海成湖、冰成湖、堰塞湖。按照湖水补排关系分类,可以分为:吞吐湖、闭口湖。按湖泊与海洋的沟通状况分类,可以分为:外流湖、内流湖。按照湖水矿化度来分,可以分为咸水湖、淡水湖。 湖水运动的基本形式基本形式:具有周期性的升降波动和非周期性的水平流动。 水库一般由拦河坝、输水建筑物和溢洪道三部分组成。拦河坝:主要起抬高水位、拦蓄水量的作用;输水建筑物:专供取水或放水用,即引水发电、灌溉、放空水库等;溢洪道:又称泄洪建筑物,供宣泄洪水、防洪调节及保证水库安全之用。 水库特征库容与特征水位死库容与死水位:水库在调蓄过程中有一个设计最低水位,该水位称死水位。其以下的库容不用用以调节水量,称为死库容。兴利库容与正常高水位:为满足灌溉、发电等需要而设计的库容,称为兴利库容。兴利库容相应的水位称为正常高水位,或设计蓄水位,即水库在正常条件下允许保持的最高水位。防洪库容与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与汛前限水位:为调蓄上游入库洪水、消减洪峰、减轻下游洪水的威胁,以达到防洪目的的库容,称为防洪库容;当正常年份发生防洪库容设计流量时,水库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称为设计洪水位或最高洪水位;当发生特大洪水时,水库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称为设计校核洪水位;在汛期来临之前,常预先把水库放空一部分,利用这部分放空的库容增加拦蓄洪水的能力,以消减洪峰。相应于放空那部分库容的水位,称为汛前限制水位或防洪限制水位。 水库类型及调节作用水库的类型:湖泊型水库和河川型水库。水库的调节作用:水库改变了原来河流的水文规律。水库入流量为拦河坝以上流域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出流量则为人们所控制,根据需要有计划的放出水量。这就是水库的调节作用。 地下水的储存状态:地下水:埋藏于地表以下土壤空隙和岩石孔隙中的水。根据空隙中水分的分布情况,自地表起至地下某一深度出现不透水基岩为止,可以区分为包气带和饱和带。按照地下水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可以分为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吸附水、薄膜水、毛灌水和重力水。按照储存条件来分可把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上层滞水:广义上说,包气带中所有水都是上层滞水;狭义上指分布在包气带中局部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上面的水。潜水:埋藏于地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 潜水、承压水的特点:潜水特点:具有自由面,为无压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潜水位向低潜水位流动,流动的快慢取决于含水层的渗透性和水力坡度;由于包气带与地表相通,故大气降水和地表其他水体可通过包气带直接渗入补给潜水,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潜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是一致的;潜水的水位、流量和化学成分都随着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有区别。承压水特点:具有稳定的隔水层顶板,没有自由水面,水体承受静水压力,与有压管道中的水流相似。承压水的上部隔水层称为隔水顶板,下部隔水层称为隔水底板,两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称为承压含水层。隔水顶板到底板的垂直距离称为含水层高度(M)。打井时,当隔水层顶板被凿穿之后,水便自含水层上升到隔水顶板的底面之上,最后稳定在一定的高程上。隔水顶板底面的高程,即为该点承压水的初见水位H1,钻井钻到这个高程时,则可见到承压水。承压水沿钻井上升,最后稳定的高程为承压水在该点的承压水位,称承压水位H2。地面到承压水位的距离称为承压水位的埋藏深度(H)。自隔水层顶板的底面到承压水位之间的距离,称为承压水头(h)。 天然水中含量最多的8种离子:Na+、K+、Ca2+、Mg2+、Cl-、SO42-、HCO3-、CO32-21 我国的水资源特点一、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算少,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低;二、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的组合不平衡;三、降水及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和连丰、连枯年的表现突出;第五章 土壤圈复习题: 土壤与土壤圈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圈:土壤在地球表面断断续续地形成一个圈层,通常称为土壤圈。 土壤矿物质及来源土壤矿物质来源于岩石和母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其来源可分为原生矿物及次生粘土矿物和氧化物。原生矿物:指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未改变化学组成的原始成岩矿物。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可粗略分为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两大类:土壤非腐殖物质有: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木质素、含氮、磷、酸的有机化合物、其他有机物质。土壤腐殖物质:主体为各种腐殖酸及其与金属离子相结合的盐类。依据其溶解性,一般可分为富啡酸、胡敏酸和胡敏素。土壤水土壤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大气降水是土壤水的主要来源,是一切土壤水的原始补给源。土壤水依据其存在的形态,一般可以划分为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液态水按照存在的形态可以分为: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吸湿水:是靠土壤颗粒的表面能力所吸附的气态水。膜状水:是在土壤颗粒与液态水相接触的情况下被吸附在吸湿水之外的水。毛管水:由毛管孔隙中的毛管力吸附保持的水,称为毛管水。重力水:当毛管水达到最大毛管持水量后,若再有水分补充时,则存在于大孔隙中的水因重力作用而下移,称为重力水。 自然土壤剖面自然土壤剖面一般包括覆盖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四个基本层次。有些层次还可以再分成若干亚层,各层次的形成和特点不同。覆盖层:指以地面上的分解的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的土层。淋溶层:这一层常发生水溶性物质向下淋溶作用,这一层中生物活动旺盛,进行着强烈的有机质转化和积累作用。淀积层:该层淀积着自淋溶下来的物质,所以称为淀积层。因积累着淋溶层淋溶下来的粘物质,所以质地较为粘重。颜色一般为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和母岩层:严格来讲,母质层和母岩层不属于土壤发生层,因为它们的特性并非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它仅作为土壤剖面的一个重要成分而列出。 耕作土壤剖面自然土壤经过人为的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耕作土壤剖面常分为耕作层、犁底层、生土层和死土层四层次。耕作层:耕作土壤剖面的最上层,又称表上层或熟土层,其厚度一般为15-30cm。该层由于受耕作施肥的影响,土质疏松,含有机质较多,土块细碎,颜色较暗。犁底层:该层又称亚表土层,它直接位于耕作层之下,为耕犁翻耕土地的底部,其厚度一般为10-15cm,颜色较浅,有机质含量较少。因为受耕犁的压实作用,土质较为坚实,具有保水保肥的作用。生土层:该层又称新土层,位于犁底层之下,土壤熟化程度不够,不利于作物生长。死土层:相当于自然土层的母质层和母岩层。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土壤颗粒粗细的情况。一般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胶结的状况。土壤剖面中的固体颗粒或者彼此孤立地存在着,或者相互粘接在一起形成一定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团聚物,称为结构体。土壤结构形状有片状结构、柱状和棱柱状结构、角块状和半角块状结构、粒状结构等。 土壤紧实度土壤紧实度是指土壤紧实或疏松的程度。一般用土壤紧实度计测定,也可用小刀插入土壤中,视用力的大小来衡量。常分为紧实、稍紧实、疏松级别。 成土因素(一)母质因素母质是与土壤有直接发生联系的母岩风化物,也就是说,土壤是以母质为基础,不断地同生物圈、水圈、大气圈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流或交换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母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决定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直接影响土壤与其他圈层之间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转化,因此是影响成土过程方向和强度的最基本因素。(三) 地形因素地形在成土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一方面表现在母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另一方面表现在土壤及母质接受光、热条件的差别以及接受降水或水在地表的重新分配的差别。(四)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影响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才把大量太阳能引进了成土过程的轨道,才有可能使分散在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营养元素向土壤聚积产生腐殖质,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改造原始土壤的物理性质,从而创造仅为土壤所固有的各种特殊的生化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生物的作用,就没有土壤的形成过程。(五) 时间因素土壤发生和发育是在时间意义上进展的。在一定的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个体的发育度,如土壤发生层的分化度,可以说是成土年龄的尺度。即发生层的分化愈显著,其相对年龄愈长;反之,分化度较弱,其相对年龄较轻。这种土壤个体发育的概念,就是土壤相对年龄的概念。但是在不同的成土条件下所产生的不同土壤类型之间的相对年龄,就不能这样来比较。(六) 人为因素对土壤形成和演变的影响与前述各自然因素相比较,人为因素给予土壤形成、演化的影响是十分强烈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为因素不宜与各自然因素并列,它是一个独特的成土因素。 土壤污染及特点即加入土壤的污染物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根据人为污染物来源的不同,土壤污染源大致可以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物污染源。污染特点:一、土壤具备净化能力;二、土壤污染的间接性和隐蔽性;三、土壤污染的长期性;四、土壤污染复杂性。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主要是地表植被破坏,是由陡坡开垦、耕作粗放等原因造成的,它是由于水力以及水力和重力作用而搬运走土壤物质的过程。 土壤沙漠化盐碱化土壤资源的沙漠化是当前威胁最大的土壤退化过程,它主要由于风蚀和风力堆积过程而成。土壤盐碱化是指易容性岩粉主要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第六章 地球表层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复习题 导致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地球表层地域分异现象是在一定的因素下形成的,包括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一、 地带性因素地带性现象的产生起因于地球的球形,及由其引起的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入射角不同,而造成的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同。由于地球表面各海拔高度不一和各地区物质组成不同,致使地球表面的地带性现象表现出不连续性。二、非地带性因素非地带性因素通常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出现垂直带性现象的因素。非地带性现象的产生主要由地形急剧变化引起的海拔差异所致。 基本的地域分异图式一、水平地带分异图式1.赤道雨林带2.热带季雨林带3.热带稀树草原带4.热带荒漠带5.亚热带荒漠草原带6.亚热带森林带7.温带荒漠带8.温带草原带9.温带阔叶林带10.寒温带针叶林带11.苔原带12.冰原带(二)垂直带分异图式概括而言,地球上的垂直带谱图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海洋性垂直带谱类型和大陆性垂直带谱类型。 自然区划是按自然特征相对一致性原则,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众多处于不同等级水平的自然区域。 自然区域的原则(一)综合性原则(二)发生学原则(三)资源利用与环境整治方向相一致原则 自然区划的方法(一)部门自然区划叠置法(二)地理相关分析法(三)主导标志法(四)合并法第七章 地图和遥感复习题: 地图的定义与特性地图就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缩小、综合,用地图符号表示在平面上的图象。地图的三个基本特征:1.严密的数学法则2.经过制图综合3.应用地图符号系统 地图的分类1.按内容和性质分类(1)地形图(2)普通地理图(3)专题地图2.按比例尺分类(1)大比例尺地图指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万的地图(2)中比例尺地图指比例尺小于1:10万,大于1:100万的地图(3)小比例尺地图指比例尺为1:100万或更小的地图(二)地图的组成要素1.数学要素2.地理要素3.辅助要素 地形图的特点1.统一的数学基础2.按统一的规范与图式符号测图3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 地形图的阅读阅读地形图一般按下述步骤进行:图名、图号、邻图及其位置、图边注记,地形图比例尺、基本等高距、测图时间、成图方法及地形图所包括的区域。区域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地形与水系。土壤与植被。居民地。交通与通信、电力线、道路。土地利用和厂矿分布。可以用文字写出区域地理概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