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公司企业创新与风险管理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80640172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制砂公司企业创新与风险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机制砂公司企业创新与风险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机制砂公司企业创新与风险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机制砂公司企业创新与风险管理机制砂公司企业创新与风险管理xx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企业创新与风险管理4一、 生产作业计划4二、 生产计划11三、 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14四、 企业的质量管理18五、 企业的创新与风险管理22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26一、 产业环境分析26二、 必要性分析28第三章 项目简介29一、 项目单位29二、 项目建设地点29三、 建设规模29四、 项目建设进度29五、 项目提出的理由29六、 建设投资估算30七、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第四章 SWOT分析33一、 优势分析(S)33二、 劣势分析(W)34三、 机会分析(O)35四、 威胁分析(T)35第五章 法人治理41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1二、 董事48三、 高级管理人员54四、 监事56第六章 风险评估58一、 项目风险分析58二、 项目风险对策60第七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62一、 人力资源配置62二、 员工技能培训62第一章 企业创新与风险管理一、 生产作业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它具体、详细地规定了各个车间、工段、班组、每个工作地在较短的时间内(月、旬、周、轮班、小时)的生产任务。因此,它是站在企业的每个生产单位或工作地的角度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完成”的问题。因此、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继续、延伸和补充,与生产计划构成一个紧密的体系。1、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成批生产类型在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其期量标准在相当程度上包含了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故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成批生产时按一定时间间隔依次成批地生产多种制品,因此,如何妥善安排生产的轮班,是其生产作业计划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成批生产的主要期量标准包括: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等。第一,批量与生产间隔期。批量是指相同制品一次投入或产出的数量。也就是消耗一次从准备到结束时间所连续生产运作的同种制品数量。生产间隔期又称生产重复期,是指相邻两批相同制品投入或出产的时间间隔。批量与生产间隔期这两个期量标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增大批量,延长生产间隔期,会减少设备调整次数和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有利于生产组织,保证产品质量;但同时也导致延长产品生产周期、增加在制品数量、增加资金和生产面积占用的缺点;反之,减少批量,缩短生产周期,将出现与上述相反的结果。因此,合理确定批量和生产间隔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生产周期。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的投入生产起到最后完工为止的整个生产过程所经历的全部日历时间。确定生产周期,一般首先根据生产流程确定各工艺阶段的生产周期,然后以批为基础确定产品的生产周期。第三,生产提前期。生产提前期有投入提前期和出产提前期之分,是指一批制品(毛坯、零件、产品)在各工艺阶段投入或出产的日期比成品出产日期提前的天数。同时,生产提前期和生产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它是以产品最后出产时间为基准,按反工艺顺序,在确定了各工艺阶段的生产运作周期的基础上确定的。2、大量大批生产的期量标准大量大批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少、产量大,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通常有条件组织流水线生产。所以,大量大批生产的期量标准与组织流水线生产有关,一般主要包括节拍、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占用量定额。(1)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是表明流水线上各工作地在正常条件下的具体工作制度和劳动组织方式的一种标准图表,是大量大批生产条件下编制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日常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期量标准。它不仅是协调各工序的生产效率、保证流水线按照规定的节拍进行有节奏工作的基础,而且是简化生产作业计划工作、提高生产作业计划质量的有效工具。当生产情况比较稳定时,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本身就可以作为流水线的轮班生产作业计划。由于企业不同,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应结合各自的特点分别编制。主要分为两种:连续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和间断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连续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中,由于连续流水线的工序同期化程度比较高,各道工序的生产率十分协调,工作稳定,因此,其标准工作指示图表的编制比较简单,只需对整条流水线规定其工作与中断的时间和程序即可。间断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中,由于间断流水线的工序同期化程度低,各道工序的加工时间不与流水线平均节拍相等或成整数倍关系,各道工序的生产率不相等,造成工序间有停歇等待现象,因此,其标准工作指示图表的编制比较复杂,需按事先规定的流水线看管期,分别对每一道工序规定工作班内的工作制度。具体编制如下:第一,确定看管期。所谓看管期,是流水线上的工作依次在其所操纵设备上生产规定数量制品所需间隔的最大值。在看管期内,每道工序生产相同数量的Q的制品。间断流水线上各道工序的生产率不等,这样,生产率较高的工序在生产出规定数量的制品后,就可把设备停下来,而工人则到其他设备上去操作。因此,规定看管期及看管产量,是平衡各道工序生产率的一种有效措施。一般看管期不应小于一个节拍,也不应大于一个轮班,尽量是轮班时间的公约数。第二,确定看管期内各工作地产量。第三,计算看管期内各工作的时间及负荷。第四,绘制标准工作指示图表,确定工作起止时间。对于负荷不满的工作地,要在充分考虑工人兼管工作地的可能性的基础上,确定其工作起止时间,进而绘制标准工作指示图表。第五,确定流水线上工人人数及劳动组织形式。(2)在制品占用量定额。在制品是指从原材料投入到产成品入库的生产过程中尚未完工的所有零部件及产品的总称。在制品占用量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在制品数量标准。它是在正确划分在制品种类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出来的。流水线内部在制品占用量定额的制定:第一,工艺在制品占用量。工艺在制品占用量是指正在流水线上各工作地进行加工、装配或检验的在制品。第二,周转在制品占用量。周转在制品占用量是指存在于间断流水线上,是由于上下相邻工序生产率不等或工作起止时间不同,为了使每个工作地能够连续完成看管期内的产量而在工序间存放的在制品。第三,运输在制品占用量。运输在制品占用量,是指流水线内处于运输过程中或放置在运输工具上的在制品。通常对间断流水线,认为周转在制品占用量能满足运输过程需要,不考虑运输在制品占用量。第四,保险在制品占用量。保险在制品占用量,是为了保证在流水线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生产仍能正常进行而建立的在制品。一般只需在设备易发生故障、废品发生可能性较大、负荷率较高的工序设置。当供应流水线节拍与需求流水线节拍相等时,流水线之间只有运输和保险在制品;当两者不相等时,则只有周转和保险在制品,3、单件小批生产的期量标准因为单件小批生产的特点是根据用户要求,按订单组织生产,生产的产品品种多,每种产品的数量较少或单一,所以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问题就是控制好各工艺阶段的投入和出产期限,努力缩短生产周期,以保证按期交货,并尽可能实现均衡生产,故其期量标准主要有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劳动量日历分配图等。它们的制定类似于成批生产期量标准的制定。4、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主要包括车间之间的作业计划和车间内部的作业计划的编制。(1)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车间内部的生产作业计划比较简单且形式多样。从计划的执行单位分,有工段、班组、工作地;从时间上分,有月、旬、周、日、轮班计划。例如,大量大批生产车间通常是直接从下达的车间作业计划中,按工段的专业分工排出工段的生产任务,并按日进行平均分配即可。(2)车间之间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车间之间的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企业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类型和期量标准,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和正确的方法确定各个车间计划期的生产任务。第一种,在制品定额法。它是利用预先制定的在制品定额,来协调和规定各个车间生产任务的一种方法,使用于大量大批型企业。该办法思路是:根据大量大批生产的在制品占用量相对较稳定的特性,以预先确定的在制品定额和预计的在制品实际存量之间的差额依据,从使计划期末在制品数量保持在规定的定额水平的要求出发,按反工艺顺序确定各车间的计划投入量和产出量,以保证各车间之间的衔接平衡。第二种,累计编号法。累计编号法,又称提前期法,是根据生产提前期标准,用产品累计号数确定各车间生产任务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成批轮番生产。当生产的产品按照生产的先后顺序用累计编号表示时,由于各车间的投入和产出相对于最后生产环节的成品出产具有一定的提前期,因此,同一时刻不同车间投入和产出的产品号数是不同的。只要确定了提前期标准,也就确定了提前量标准,从而可以计算出计划末各车间应达到的投入和出产累计号数及其生产任务。第三种,生产周期法。生产周期法,是以生产周期为依据确定车间生产任务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型企业。该方法根据预先制定的生产周期标准和订单规定的交货期限,沿反工艺顺序绘制生产周期图表,依次确定产品或零部件在各生产环节的投入和产出时间,明确各种产品的生产周期。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和协调平衡,形成各种产品投入和产出综合进度计划。二、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工作是生产管理的首要环节。它要为未来的时间期(计划期)规定生产活动的目标和任务,包括应生产的产品品种、产量和时间进度,以指导企业的生产工作按经营目标的要求进行。1、生产计划的分类按计划期的时间长度可分为长期、中期、短期计划三个层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协调配合。2、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要进行生产计划的编制,除了了解生产计划的分类之外,还必须了解生产计划的系列指标,因为生产计划主要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指标计划所构成,例如:产品品种指标、质量指标、产量指标、产值指标。这些指标各有不同的内容和作用,并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对生产的要求。品种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出产的产品品名和品种数,包括新产品的品种数。产品品种按具体产品的用途、型号、规格来划分。这一指标不仅反映企业在产品品种方面满足市场需要的程度,也反映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产量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出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工业产品数量。产量指标一般以实物单位计量,比如机床以“台”表示,汽车以“辆”表示等。而有些产品仅用一种实物单位计量并不能充分表明其使用价值的大小,而用复式单位计量,如电动机用“台/瓦”表示,拖拉机用“台/马力”表示。产品产量指标反映企业向社会提供的使用价值的数量以及企业生产发展的水平。同时,它还是进行企业进行产销平衡、产供平衡、制订成本和利润计划以及劳动工资和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依据。产值指标,是指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它通常分为总产值、净产值和产品产值三种。其中,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企业在计划期内完成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数量。净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工业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从总产值中扣除各种物资消耗费用即为企业的净产值。产品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出产的可供出售的产品价值。质量指标,是指生产部门在计划期内提高产品质量应达到的指标。常用的综合性质量指标是产品品级指标,如合格品率、一等品率、优质品率。它既反映了企业生产的产品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程度,也反映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3、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管理人员在编制生产计划时,主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第一步,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制订企业的生产计划的主要依据有:国内外市场的经济技术情报及市场预测资料;企业长远发展规划,长期经济协议;计划期内产品销售量、上期合同执行情况以及成品库存量;上期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计划生产能力和产品工台时定额;产品试制、物资供应、设备检修、劳动力调配等方面的资料等。因此,生产管理人员在编制生产计划之前,必须了解相关情况,并多方收集资料。第二步,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计划指标。生产管理人员在收集好资料之后,要结合企业各方面情况对企业的生产任务作出统筹安排。其中,包括:产品指标的选优和确定;产品出产进度的合理安排;各个产品品种的合理搭配生产;将企业的生产指标分解为各个分厂、车间的生产指标等工作。第三步,综合平衡,确定生产计划指标。在编制生产计划时,要将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把初步提出的生产计划指标同各方面的条件进行平衡,使生产任务得到落实。这一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有: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测算企业设备、生产面积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生产任务与劳动力之间的平衡,测算劳动力的工种、数量,并检查劳动力生产率水平与生产任务是否相适应;生产任务与物资供应之间的平衡,测算主要原材料、动力、工具、外协件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及生产任务同材料消耗水平的适应程度;生产任务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平衡,测算产品试制、工艺准备、设备维修、技术措施与生产任务的适应和衔接程度;生产任务与资金占用的平衡,测算流动资金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和合理性等。三、 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企业能否快速生产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将决定该企业在市场上的生存空间的大小。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生产出市场最为需要的产品,将是一个企业思考的重点问题之一。尤其在生产型企业中,提高生产效率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本节内容将主要探讨有关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系列方法。(一)改善人机作业效率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首要任务就是要改善人机作业效率,即提高人和机器的工作效率。1、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要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就必须采取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并不断鼓励他们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相应管理能力,同时要求他们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杜绝安全和质量事故的发生。其主要方法有;第一,建立正确的报酬方案,激发员工积极性。第二,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方面,创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并不断提出改进措施和一些新的想法等。另一方面,切实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尤其工作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通风、照明、噪声等物理因素。因为它们将直接影响工人的工作情绪和工作状态,从而影响到工人在生产率、产出品的质量和事故上的工作绩效。2、提高机器的作业效率要提高机器的作业效率,就必须及时采购新设备,满足生产需要;同时,还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加工能力;最后,一定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二)实现流程效率最大化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之二,就是要实现流程效率最大化。所谓流程效率最大化,就是要保证流程设计合理,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和空闲时间。因此,流程效率最大化的基本思路就是:对原有流程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其进行优化,从而减少重复劳动和时间浪费。其具体实施步骤一般有以下几步:第一步,树立标准。这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对本企业的流程提出一个新的标准,即期望它达到一个什么标准。并在同行业或者本企业内其他生产部门,找到一个可以参照的模仿对象。然后进行量化,确立该企业该生产部门的具体流程标准。第二步,充分准备。该阶段要做的工作就是让管理者和员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心理上的决心要坚定,以及现实中的条件,如技术、知识、设备等,检查它们是否跟得上新的流程标准的要求,若不然,就应当加强培训学习以及更换新的设备等。第三步,具体实施。在实施阶段,一定要全盘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实施。既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也不能有始无终而中途放弃,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实行计划。第四步,检测修正。对新的流程建立考核标准,看它是否比原来更具效率,并以此为依据不断对其进行修正和调整,直到效率最大化为止。(三)提高生产系统效率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非常关键的一点,还在于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效率。要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效率,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实现:1、提高现有生产系统的效率所谓提高现有生产系统的效率,最主要就是在现有生产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并运用一些科学的管理方法去实现目的。其方法主要有:重新设计工作,进行动作研究,实行工作抽样,以及加强现场管理和建立工时标准进行作业测定等。2、配合现代管理技术,引进先进生产系统目前,先进的现代管理技术如准时生产、敏捷制造等。要实现其生产效率,还得具备相应的生产系统条件。因此,为了提高和改进生产效率,有必要跟随时代的潮流,适时地引进一些先进生产系统和管理技巧。例如,可引进准时生产系统,使自己的企业能够满足准时生产的条件,这样也就无形中提高了原有的生产效率。四、 企业的质量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越来越趋向一体化,市场竞争也逐步变得更加激烈。在激烈的贸易竞争中,产品的质量日渐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产品的质量越来越被关注,而质量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节将围绕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进行必要的讨论。(一)质量的概念质量是指一种产品或服务持续地满足顾客某种需要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方面,质量既可以是实体产品的质量,也可以是某种服务的质量,因此它既可以体现在结果上,也可以体现在形成和实现的整个过程中。第二方面,质量不仅存在于工业,也存在于服务业,它存在于各行各业中。第三方面,产品或服务必须要能够满足顾客的某种需要,可以是明确规定的需要,也可以是某种隐含的需要,同时它不能损害社会及其他人的利益。(二)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而逐步发展,并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历史上,质量管理的发展先后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人们通过长期的质量管理实践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结晶,它是管理科学、生产技术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因此,它既是一种管理科学哲理,又是实现企业质量目标的科学途径。1、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全体职工以及各个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用管理技术、生产技术和科学统计方法,建立一整套质量管理工作体系,经济地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满足用户需要的高质量的产品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它包含了以下基本观念:第一,用户至上。用户至上,就是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服务的思想。为用户服务就是要使产品或服务尽量满足用户的要求,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应以用户的满意程度为标准。第二,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第三,一切用数据说话。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一切用数据说话,就是要求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有科学的作风,深入实际掌握客观准确的情况,要对问题进行定量分析,要掌握质量的变化规律,以便采取真正有效的措施解决质量问题。全面质量管理中广泛地采用各种统计方法和工具来进行产品设计、分析事故原因、控制工艺过程和检验产品质量,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控制。第四,持续改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要满足顾客的这种要求,企业就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改进产品质量。2、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第一,全面质量。全面质量是指用全面的方法管理全面的质量。全面的方法包括: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数据分析,观察生产过程的稳定状态,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变化,进行各阶段的质量控制;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对质量信息进行处理等。全面的质量是指产品质量、生产质量、工作质量等。总之,依靠全面的方法找出问题,查明原因,采取对策,通过提高、改善工作质量来控制生产质量,通过控制生产质量来控制产品质量。第二,全过程。全面质量管理认为,产品的质量决定于设计质量、制造质量和使用质量。因此,必须在市场调研、产品的选型、研究试验、设计、原料采购、制造、检验、储运、销售、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等各个环节把好质量关。第三,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企业的全体人员都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来。只有真正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树立质量意识,形成一个保证质量的工作体系,并由质量教育、组织、责任制、基层活动小组(QC小组)等活动来予以落实。在这个体系中,领导(尤其是最高决策层的领导)的重视非常重要。(三)ISO9000系列标准对于质量问题,由于分析角度、理论依据的不同,各国在有关质量的细节性的规定上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这些差异严重阻碍了贸易的进行。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在多年努力协调的基础上,总结了各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经验,经各国质量管理专家近年的努力工作,于1986年6月15日正式发布了ISO9402质量:术语标准,1987年3月正式发布了ISO9000ISO9004系列标准(以下简称ISO9000系列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内容: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合格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的指南。(四)质量成本控制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涉及一个经济性原则,而且ISO9000系列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用财务项目来衡量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是重要的。有效的质量体系对企业的盈利和亏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还必须关注质量成本,做好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指的是为确保满意的质量而引起的费用及没达到满意质量而造成的损失。它包括外部活动质量成本和内部活动质量成本。其中,外部活动质量成本是指按合同要求,为向顾客提供所需要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包括特殊的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证实试验和评定的费用。而内部活动质量成本是指为达到和保持所规定的质量水平所支付的费用和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等。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找出各种有关的质量成本因素,并对其进行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使其保持在一个最佳点,以达到质量和成本的最佳匹配,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五、 企业的创新与风险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任何产品、任何生产技术都不可能独领风骚几十年。因此,企业要生存,要保持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对市场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敢于提出大胆而新颖的设想,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同时;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因此,创新既意味着新的机会又意味着新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一方面鼓励和加强创新活动;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和防范。(一)创新的内涵创新就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同时,它还涉及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等。(二)打造创新环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每个企业长久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但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是如何营造和保持一个创新的环境氛围。第一,要将目标锁定在结果上,光有努力还不够,一定要设定具体的目标。第二,要鼓励人勇于迎向“可预测的风险”,还要有接受合理失败的雅量。第三,一个好想法,唯有经过严谨的、有纪律的手法才能实现。以结果为导向,鼓励尝试风险以及着重纪律这些要素相结合,让创新的想法出现并且得以实现。高级主管所要做的,是经由反复查核和询问,扮演好推动创新的角色。除此之外,要能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使得所有建议与疑问,都能在真正开放的环境里,得到彻底讨论的机会。(三)加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所谓风险管理,就是指在降低风险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决定采取何种措施的过程,以及确定减少的成本收益权衡方案(Tradeoff)和决定采取的行动计划(包括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过程。同时,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要做好风险管理,就应分别从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和风险的处理方面进行努力。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预测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而风险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由风险管理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最后,风险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第一种,避免风险,即消极回避风险。比如避免火灾可将房屋出售,避免航空事故可改用陆路运输等。因为存在以下问题,所以一般不采用。而且,它有可能会带来另外的风险。比如为避免生产事故而停止生产,则企业的收益目标无法实现。第二种,预防风险,即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例如为了防止水灾导致仓库进水,采取增加防洪门、加高防洪堤等,可大大减少因水灾导致的损失。第三种,自保风险,即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途径有:小额损失纳入生产经营成本,损失发生时用企业的收益补偿。并且,针对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大的风险建立意外损失基金,损失发生时用它补偿。但它带来的问题是挤占了企业的资金,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一般,对于较大的企业,都会建立专业的自保公司。第四种,转移风险,即在危险发生前,通过采取出售、转让、保险等方法,将风险转移出去。综上所述,企业应当在加强创新的同时,做到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检查等活动来阻止风险损失的发生,削弱损失产生的影响程度,以获取最大利益。所以,企业应当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产业环境分析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引领,实施产业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率先发展。着力建设一流的经济开发区,打造现代制造业先进配套基地。以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发展平台,以项目建设为发展支撑,深入推进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率先发展,形成先进制造业主导的工业发展格局。到“十三五”末,力争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每年新增15家以上,达到220家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以上。(一)着力推进园区率先发展以规划为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招商引资进度,以“工业新城生态园区”为目标,助力产业转型发展、率先发展。(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配合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淘汰低端钢铁压延、低端零配件加工制造等技术含量低、高耗能低产出行业,实现传统特色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三)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大力培育壮大新能源车辆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数控设备生产等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力争到“十三五”末,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机制砂是指通过制砂机和其它附属设备加工而成的砂子,与河砂相比,机制砂成品更加规则,可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加工成不同规则和大小的砂子,更能满足日常需求。机制砂的坚固性能比河砂稍差,但仍然达到GB/T141684293标准的优等品指标,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不存在问题。但在经常遭受摩擦冲击的混凝土构件中使用,除必须掺用外加剂,还应控制混凝土的灰砂比和砂的压碎指标与石粉含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中国建筑业加速发展,建材需求迅速增长,河砂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之下,河砂采挖业在全国各地得到发展,河砂采挖规模庞大,尤其是在河砂资源丰富且需求量较大的东南沿海地区。经过长期的无序采挖,河砂资源愈发紧张,已经难以满足建筑业的发展需求,更为重要的是,河砂采挖带来的环境破坏越发严重。近年来,国家为加强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环境保护,先后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等多项政策,一方面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限制河砂采挖,另一方面为替代河砂,支持资源循环利用并满足建筑业发展需求大力鼓励发展机制砂。特别是2019年11月,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年产1000万吨及以上的超大型机制砂石企业产能占比达到40%,利用尾矿、废石、建筑垃圾等生产的机制砂石占比明显提高,“公转铁、公转水”运输取得明显进展。培育100家以上智能化、绿色化、质量高、管理好的企业。在国家政策的主导下,中国机制砂行业将加速整合,部分规模小、效率低、污染不达标的企业或将逐渐被淘汰,规模化、环保化、智能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二、 必要性分析(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三章 项目简介一、 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6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2667.00(折合约64.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68840.68。其中:主体工程39424.31,仓储工程17392.09,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5931.43,公共工程6092.85。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 项目提出的理由机制砂是指通过制砂机和其它附属设备加工而成的砂子,与河砂相比,机制砂成品更加规则,可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加工成不同规则和大小的砂子,更能满足日常需求。机制砂的坚固性能比河砂稍差,但仍然达到GB/T141684293标准的优等品指标,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不存在问题。但在经常遭受摩擦冲击的混凝土构件中使用,除必须掺用外加剂,还应控制混凝土的灰砂比和砂的压碎指标与石粉含量。(一)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六、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7044.3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0752.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73%;建设期利息492.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2%;流动资金5799.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44%。(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0752.4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7999.9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135.72万元,预备费616.79万元。七、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56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2085.28万元,纳税总额6473.00万元,净利润10574.1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30.78%,财务净现值19727.8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14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2667.00约64.00亩1.1总建筑面积68840.68容积率1.611.2基底面积23893.52建筑系数56.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16.762总投资万元27044.382.1建设投资万元20752.422.1.1工程费用万元17999.91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135.722.1.3预备费万元616.792.2建设期利息万元492.512.3流动资金万元5799.453资金筹措万元27044.383.1自筹资金万元16993.333.2银行贷款万元10051.054营业收入万元56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2085.286利润总额万元14098.837净利润万元10574.128所得税万元3524.719增值税万元2632.4010税金及附加万元315.8911纳税总额万元6473.0012工业增加值万元21155.3813盈亏平衡点万元16515.16产值14回收期年5.14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30.78%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9727.81所得税后第四章 SWOT分析一、 优势分析(S)(一)公司具有技术研发优势,创新能力突出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较高,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产品在行业中的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与质量优势。此外,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线为使用自有技术开发而成。(二)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产品应用与市场开拓并进的核心团队公司的核心团队由多名具备行业多年研发、经营管理与市场经验的资深人士组成,与公司利益捆绑一致。公司稳定的核心团队促使公司形成了高效务实、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和稳定的干部队伍,为公司保持持续技术创新和不断扩张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三)公司具有优质的行业头部客户群体公司凭借出色的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获得了较高的客户认可度。公司通过与优质客户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行业的核心需求、产品变化趋势、最新技术要求的理解更为深刻,有利于研发生产更符合市场需求产品,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四)公司在行业中占据较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公司经过多年深耕,已在技术、品牌、运营效率等多方面形成竞争优势;同时随着行业的深度整合,行业集中度提升,下游客户为保障其自身原材料供应的安全与稳定,在现有竞争格局下对于公司产品的需求亦不断提升。公司较为有利的竞争地位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二、 劣势分析(W)(一)资本实力不足公司发展主要依赖于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公司产能建设、研发投入及日常营运资金需求较大,目前的信贷模式难以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制约公司发展。尤其面对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的资本实力,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公司需要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二)产能瓶颈制约公司产品核心技术国内领先,产品质量获得客户高度认可,但未来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产品质量和性能不断提升,订单逐年增加,公司现有产能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对未来逐年上升的产品需求量,产能成为制约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能会削弱公司未来在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三、 机会分析(O)(一)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四、 威胁分析(T)(一)技术风险1、技术更新的风险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对行业新进入者存在着较高的技术壁垒。公司需要自行研制工艺以保证产成品的稳定性。作为新兴行业,其生产技术和产品性能处于快速革新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如果公司在技术革新和研发成果应用等方面不能与时俱进,将可能被其他具有新产品、新技术的公司赶超,从而影响公司发展前景。2、人才流失的风险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其技术含量较高,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优秀的人才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若公司未来不能在薪酬待遇、晋升体系、工作环境等方面持续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可能会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现有管理团队成员及核心技术人员也可能流失,这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3、技术失密的风险公司在核心技术上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并严格执行,但上述措施仍无法完全避免公司核心技术的失密风险。如果公司相关核心技术的内控和保密机制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或因行业中可能的不正当竞争等使得核心技术泄密,则可能导致公司核心技术失密的风险,将对公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二)经营风险1、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公司的发展受行业整体景气指数影响较大。行业与我国乃至全球的宏观经济走势联系紧密,使得公司面临着一定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近年来,国际宏观经济复苏程度较为有限,且我国宏观经济也正处于由高增长转向平稳增长的过渡时期。未来,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无法好转,将可能影响到行业的外部需求,从而使得公司面临产品需求、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2、产业政策变化、下游行业波动及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行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受宏观经济状况、产业政策、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均衡程度、市场需求、其他能源竞争比较优势等因素影响,呈现一定波动性。未来若主要客户因产业政策变化、下游行业波动或自身经营情况变化等原因,减少对公司的采购而公司未能及时增加其他客户销售,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3、原材料价格波动与供应商集中的风险若未来公司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公司产品售价未能作出相应调整以转移成本波动的压力,或公司未能及时把握原料市场行情变化并及时合理安排采购计划,则有可能面临原料采购成本大幅波动从而影响经营业绩的风险。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虽然该等合作关系能保障公司原料的稳定供应、提升采购效率,但若主要原料供应商未来在产品价格、质量、供应及时性等方面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三)市场竞争风险近年来相关行业发展迅速,行业集中度较高,竞争优势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业内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焦点也由原来的重规模转向企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包括产品品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资金实力、商业模式创新等。如果公司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日益增强的市场竞争压力,不能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质量、营销、服务、品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无法持续保持产品的领先地位,无法进一步扩大重点产品以及新研发产品的市场份额,公司将面临较大的同业企业市场竞争风险。(四)内控风险近年来,公司业务不断成长,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随着经营规模的迅速增长,特别是未来募集资金到位和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的资产规模及营业收入将进一步上升,从而在公司管理、科研开发、资本运作、市场开拓等方面对管理层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公司管理与运作的难度。倘若公司不能及时提高管理能力以及充实相关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公司未来成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将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五)财务风险1、毛利率波动及低于同行业的风险公司毛利率的变动主要受产品销售价格变动、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动、产品结构变化、市场竞争程度、技术升级迭代等因素的影响。若未来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升,公司未能有效控制产品成本;公司未能及时推出新的技术领先产品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等情况发生,公司毛利率将存在波动加剧的风险,公司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状况可能一直持续,将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2、应收款项回收或承兑风险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应收款项金额可能上升。如果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未能有效执行,或者下游客户因经营过程受宏观经济、市场需求、产品质量不理想等因素导致其经营出现困难,将会导致公司应收款项存在无法收回或者无法承兑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收入质量及现金流量造成不利影响。3、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低于同行业的风险如果未来公司账龄半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实际发生比例超过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将对公司的业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六)法律风险1、知识产权保护风险若公司被竞争对手诉诸知识产权争端,或者公司自身的知识产权被竞争对手侵犯而采取诉讼等法律措施后仍无法对公司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将对公司的品牌形象、竞争地位和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2、产品质量、劳动纠纷责任等风险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因产品质量瑕疵、劳动纠纷等其他潜在事由引发诉讼和索赔风险。如果公司遭遇诉讼和索赔事项,可能会对公司的企业形象与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第五章 法人治理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1、公司股东为依法持有公司股份的人。股东按其所持有股份的种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持有同一种类股份的股东,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种义务。2、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分配股利、清算及从事其他需要确认股东身份的行为时,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召集人确定股权登记日,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股东为享有相关权益的股东。3、公司股东享有下列权利:(1)依照其持有的股份份额获得股利和其他形式的利益分配;(2)依法请求、召集、主持、参加或者委派股东代理人参加股东大会,并行使相应的表决权,股东可向其他股东公开征集其合法享有的股东大会召集权、提案权、提名权、投票权等股东权利。(3)对公司的经营进行监督,提出建议或者质询;(4)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转让、赠与或质押其所持有的股份;(5)查阅本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定期财务会计报告;(6)公司终止或者清算时,按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参加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7)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的股东,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8)对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重大事项,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9)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本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关于本条第一款第二项中股东的召集权,公司和控股股东应特别注意保护中小投资者享有的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对于投资者提议要求召开股东大会的书面提案,公司董事会应依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决定是否召开股东大会,不得无故拖延或阻挠。4、股东提出查阅前条所述有关信息或者索取资料的,应当向公司提供证明其持有公司股份的种类以及持股数量的书面文件,公司经核实股东身份后按照股东的要求予以提供。5、股东有权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通过民事诉讼或其他法律手段保护其合法权利。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股东有权请求人民法院认定无效。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本章程的,股东有权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书面请求监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会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会、董事会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本条第三款规定的股东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6、公司股东承担下列义务:(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章程;(2)依其所认购的股份和入股方式缴纳股金;(3)除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外,不得退股;(4)在股东权征集过程中,不得出售或变相出售股东权利;(5)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6)法律、行政法规及本章程规定应当承担的其他义务。7、持有公司5%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股份进行质押的,应当自该事实发生当日,向公司作出书面报告。8、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规定的,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和公司其他股东负有诚信义务。控股股东应严格依法行使出资人的权利,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得利用关联交易、利润分配、资产重组、对外投资、资金占用、借款担保等方式损害公司和公司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损害公司和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公司的控股股东在行使表决权时,不得作出有损于公司和其他股东合法权益的决定。控股股东对公司董事、监事候选人的提名,应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控股股东提名的董事、监事候选人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决策、监督能力。控股股东不得对股东大会有关人事选举决议和董事会有关人事聘任决议履行任何批准手续;不得越过股东大会、董事会任免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与公司应实行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公司的总裁人员、财务负责人、营销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在控股股东单位不得担任除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控股股东的高级管理人员兼任公司董事的,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承担公司的工作。控股股东应尊重公司财务的独立性,不得干预公司的财务、会计活动。控股股东及其职能部门与公司及其职能部门之间不应有上下级关系。控股股东及其下属机构不得向公司及其下属机构下达任何有关公司经营的计划和指令,也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影响公司经营管理的独立性。控股股东及其下属其他单位不应从事与公司相同或相近似的业务,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业竞争。9、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方与公司发生的经营性资金往来中,应当严格限制占用公司资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方不得要求公司为其垫支工资、福利、保险、广告等费用、成本和其他支出。公司也不得以下列方式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给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方使用:(1)有偿或无偿地拆借公司的资金给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方使用;(2)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