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3讲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科教、文化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毛泽东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1新中国初期的科技文化成就“两弹一星”研制的背景2农业科技的世界之最3百家争鸣百花齐放4新中国初期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院系大调整5新中国扫盲教育注重实际6综合7一、选择题1.1956年12月毛泽东主张允许国家市场的对立物自由市场存在,并且说这就是中国的“新经济政策”。这一主张得到了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赞同。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与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相同B.摆脱了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C.探索与苏联经济体制不同的道路D.出现了大起大落的经济发展模式解析:C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而毛泽东主张允许自由市场的存在,是基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故A项排除;此时毛泽东提出允许自由市场的存在,但未能长期坚持下去,表明中国共产党仍然未能摆脱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故B项排除;中国虽然向苏联学习,但并没完全照搬斯大林模式,而是“允许国家市场的对立物自由市场存在”,故答案为C项;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出现大起大落的经济发展模式,故D项排除。2.(2017齐鲁名校协作体调研)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即使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这主要说明了()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B.“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C.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D.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是在当时美苏争霸,中国国防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制定的科技发展战略,故A项正确。“大跃进”是经济领域“左”倾错误的体现,故B项错误;C、D两项据材料不能得出,排除。3.(2017北京期中)某班历史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试验成功D.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解析:D“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要求新中国的科技发明为世界首次,原子弹爆炸、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和载人飞船试验成功都不是世界首次,袁隆平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在世界上为首次,D项符合题意。4.(2017河北衡水调研)有位在华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毛泽东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毛泽东回复道:“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这充分表明毛泽东()A.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B.在国际交往中的高度自信C.在学术界提倡百花齐放D.坚定地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解析:A材料中毛泽东的回复说明了他认为在思想上要允许存在争议,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这表明毛泽东在学术领域鼓励百家争鸣,所以A项正确。B项不是材料所表现的含义,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排除B项;百花齐放是艺术领域的主张,故C项错误; D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5.1952年6月至9月,国家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除保留少数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外,按行业归口(归属)建立单科性高校;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另外,还根据计划经济和工业建设的需要设置新专业 ,私立高校、教会高校退出历史舞台。这场教育体制改革,涉及全国四分之三的高校,史称“院系调整”。这次院系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急需人才B.照搬苏联高校发展模式C.重视社会科学的意识引领作用D.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解析:A从材料中可看出,这次院系调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2年,是在国民经济已经恢复,即将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急需工科人才的背景下进行的,A项正确。照搬苏联模式是本次院系调整的特点,不是目的,B项错误;本次调整重视工科,对社会科学采取裁撤的措施,C项错误;院系调整后,国家加强了对高校的领导,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大大削弱,D项错误。【新知生成】 1952年院系调整1952年6月至9月,中央人民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把民国时期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系。经过全盘调整后,全国许多高等学校被拆分,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政法、电力、矿业、财经、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工科、 农林、师范、医药院校的数量从此前的108所大幅度增加到149所,而高校数量由1952年之前的211所下降到1953年后的183所,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高校丧失教学自主权,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被停止或被取消,私立教育退出历史舞台。6.1953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A.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B.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C.奠定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D.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解析:B材料没有提及生产实践活动,故A项错误;课本强调毛主席、共产党的重要性,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巩固政权,为经济建设做准备,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互助组、合作社、土地改革等,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2017海南卷,2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他指出:共产党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达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共产党有自己的党纲与政纲,其党纲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这是与三民主义有区别的。但是,“共产主义是在革命发展的将来阶段实行的,共产主义者在现在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因此,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实行起来”。他呼吁国民党“放弃个人和小集团的私见,改变过去的老一套,立即实行符合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彻底地与民更始”。据毛泽东选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毛泽东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建国主张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毛泽东依据新三民主义提出的建国主张。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全面抗战爆发后”得出民族危机严重,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依据“呼吁国民党放弃个人和小集团的私见,改变过去的老一套,立即实行符合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彻底地与民更始”,得出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有歧见。第(2)问毛泽东依据新三民主义提出建国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提出“其党纲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这是与三民主义有区别的”, 指出了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党纲的不同,但又指出共产党在此时的任务并非实现共产主义,而是实行“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与“三民主义”有求同之处,“基本上没有冲突”,有利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毛泽东提出“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达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答案:(1)背景:全面抗战爆发,民族危机严重;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有歧见。(2)评析:丰富和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指出了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党纲的异同,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