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试题:模块二 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 8 专题强化训练八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323532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试题:模块二 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 8 专题强化训练八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试题:模块二 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 8 专题强化训练八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试题:模块二 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 8 专题强化训练八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强化训练(八)(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东北三校高三联考)根据民国惯例,募集社会捐赠救灾恤难的途径主要有:政府公务员薪金扣减充作赈捐,向中外各团体及个人募捐等。1913年民国政府规定:“凡捐款逾一万圆或募捐逾五万圆以上者给特别奖章,凡捐款逾五千圆或募捐逾三万圆以上者给一等奖章凡应给赈抚奖章者随给执照以资证明。”这说明()A以工代赈举措具有时代特色B赈灾政策长期持续实效显著C救灾资金中社会捐赠比重大D政府发挥调配社会资源功能解析:选D。材料中没有体现用提供工作的方式代替救济,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赈灾政策的实效显著,故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社会捐赠的奖励措施,没有体现出其在救灾资金中所占的比重,不能得出救灾资金中社会捐赠比重大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中政府扣减公务员薪资赈捐,对捐款较多者给予奖章奖励,反映出政府发挥行政职能,从社会募集赈灾款项,故D项正确。2(2017福州高三测试)19141925年的十余年间,中国先后制订过三部宪法。其中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的出台最为迅速,当时的国会在曹锟的贿赂和武力逼迫下,仅用了三次会议即制定通过。这表明当时()A封建复辟浪潮卷土重来B宪法地位得到社会认同C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D民主宪政思想影响巨大解析:选B。根据史实,仅有袁世凯倡导复辟帝制,故A项错误;材料“十余年间,中国先后制订过三部宪法”表明宪法成为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象征,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故B项正确;材料侧重于“十余年间先后制订过三部宪法”,故C项错误;材料侧重宪法之于执政合法性的一面,故D项错误。3(2017银川一中高三模拟)1914年12月教育部提出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并规定“中小学校修身国文教科书,采取经训,以保存固有之道德;大学添设经学院,以发挥先哲之学说”。该规定是为了()A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B顺应“共和民国”的宗旨C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D冲击儒学传统文化教育解析:选A。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14年12月,在这个时间提出“中小学校修身国文教科书,采取经训,以保存固有之道德;大学添设经学院,以发挥先哲之学说”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故A项正确;“顺应共和民国的宗旨”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冲击儒学传统文化教育”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41919年,中国一些知识妇女仿照男人剪了短发,她们的短发样式被称为“拿破仑”头、“华盛顿”头。这反映了()A知识妇女最先思想解放B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C知识妇女接受了新思潮D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解析:选C。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反映出她们思想的解放,但不能推断出是“最先”,故A项错误;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不能体现出她们社会地位的变化,因此不能推断出“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故B项错误;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反映出她们要求冲破传统思想,接受了新思潮,故C项正确;由知识妇女对新思潮的接受不能推断出“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故D项错误。5数据显示,1919年6月份的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同期减少约一半,从2 769万元减至1 405万元,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460万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中国扭转了对日贸易的被动局面B一战使日本对外贸易受挫C军阀割据混战殃及中国对外贸易D政治运动影响了中日贸易解析:选D。材料“1919年6月份的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同期”只是某一个具体时期,因此不能断定中日贸易格局改变,故A项错误;日本在一战期间属于受惠国,对中贸易处于有利地位,故B项错误;据材料“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460万元”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故C项错误;据材料“1919年6月份”可知此时中日贸易中中国处于有利地位,主要是受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中国社会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故D项正确。6(2017哈三中高三模拟)皖系军阀徐树铮访问法国期间,在巴黎宴请宾客,席间徐树铮致辞:“今晚所备菜肴皆菲薄粗鄙,不堪招待。”酒店经理听后认为徐树铮是对酒店的侮辱,蓄意损害其名誉,于是提起诉讼。这一事件从本质上反映了()A近代中国国际地位低下B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区别明显C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D守旧势力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解析:选C。“近代中国国际地位低下”与材料主题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饮食的细节,看不出中西方饮食方面的区别,故B项错误;徐树铮在酒店请客,在宴席上的谦虚之词被酒店认为是侮辱,反映了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故C项正确;“守旧势力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7.(2017衡阳十校高考调研)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评孔子、反对孔教、否定儒家纲常,其实并不是指向传统,而是针对现实。”材料中的“现实”是指()A宣扬科学知识的需要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C国人民主意识的提高D袁世凯执意复辟帝制解析:选D。材料意在考查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家思想的现实背景,A项为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故A项错误;B项不能与批判儒家思想的现实背景联系起来,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批判儒家思想的现实背景,故C项错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掀起“尊孔复古”运动意图复辟帝制,这种情况下,新文化运动批判作为封建统治基础的儒家思想,故D项正确。8“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材料反应新文化运动重大缺陷是()A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B对权威的蔑视与挑战C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D具有崇洋媚外的特征解析:选A。根据“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可得出对凡是传统的东西均要批判,说明其更注重形式,故A项正确。9(2017长沙一中模拟)下表是19131920年中国国内工业品和原料价格指数表(以1913年为100),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批发物价上海粉麦价天津布花价汉口纱花价工业品农产品绿兵船粉汉口货小麦14磅粗布西河棉花棉纱棉花1913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915131.8100.3120.6120.3108.379.01917130.0103.0116.3102.1116.9118.61919137.7112.5105.383.9171.0130.8159.2115.41920168.0125.8131.692.1169.0139.9159.9109.9A传统自然经济顽强抵抗着外来经济侵略B中国被进一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西方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此时得到了较快发展解析:选D。表格信息反映的是国内工业品和原料价格指数变化,而非进口货物价格变动,因而无法体现传统自然经济对外来经济侵略的抵抗作用,故A项错误;表格信息没有反映中国的进口与出口情况,因而不能得出中国进一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结论,故B项错误;一战期间西方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材料关于国内工业品和原料价格指数变化的信息无法体现这一史实,故C项错误;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农产品(原料)的价格指数的上涨幅度要小于工业品的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说明国内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故D项正确。10(2017武汉高三模拟)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工会条例。这一做法有利于()A改组中国国民党B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C壮大中国共产党D提高工人农民经济地位解析:选B。从材料“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可知该措施是在改组国民党之后实行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孙中山重视工人、农民,这一做法有利于唤起工人和农民参与革命,故B项正确;孙中山是国民党领导人,故其做法不是为壮大共产党,故C项错误;从“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可知材料中的措施不是为提高工人和农民的经济地位,故D项错误。11(2017珠海高三质检)1924年3、4月间,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就民权主义发表了一系列演讲。他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其解释的本质目的在于()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对民权主义进行了改造,而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属于旧三民主义的目的,故A项错误;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属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来源,故B项错误;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属于民族主义,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在国民党一大和国共合作建立后,孙中山增加了民权主义的内容,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通过“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来实现,故D项正确。12(2017保定高三模拟)下表为1927年学灯编辑部对社会上婚姻观念的抽样调查情况,由表格信息可看出当时婚姻观念()婚姻一经成约,即不宜解散婚姻一经成礼,即不宜解散双方同意,即可解除婚约赞成反对赞成反对赞成反对16.40%83.60%28.50%71.50%94%6%A崇尚自主自由B受政局变动影响较大C保守思想占主流D淡化了门第观念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27年”和对解散婚姻持赞成的比例,得出此时受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科学思想的影响,婚姻观念崇尚自主自由,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世纪上半期,随着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为:一方面,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还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由于这一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摘编自邢来顺德国贵族文化史材料二 陈独秀说:“吾宁思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思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胡适也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意义是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分接受世界的新文化”,中国应该“接触新世界的科学民主文明而复活起来”。摘编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10分)(2)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启蒙运动时期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与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的主要异同。(15分)解析 (1)第一小问背景,根据“随着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得出启蒙运动的扩展;结合所学可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及德意志的分裂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第二小问内涵,根据“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得出宣扬科学、民主、理性、宽容、进步、文明、民族情感;根据“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得出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相伴共生,共同发展。(2)不同点,主要在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产生的影响不同,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根据材料一“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和材料二“接触新世界的科学民主文明而复活起来”得出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是在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新文化运动是在彻底否定中国旧文化的基础上,主张以世界新文化取代中国旧文化;在产生的影响方面,根据材料一“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自信”得出加强了民族自信,结合所学可知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既有推动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滋生极端的民族主义的消极影响,而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在于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学艺术转型,也带来了削弱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等诸多负面影响。相同点,根据材料一“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并结合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得出都反对迷信和传统,提倡科学、民主、理性、进步等启蒙思想;根据材料一“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和材料二“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得出都要求实现国家统一,使本民族适应世界而生存。答案 (1)背景:启蒙运动的扩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德意志国家分裂阻碍。内涵:宣扬科学、民主、理性、宽容、进步、文明、民族情感;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相伴共生,共同发展。(2)异: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是在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新文化运动是在彻底否定中国旧文化的基础上,主张以世界新文化取代中国旧文化。同:都反对迷信和传统,提倡科学、民主、理性、进步等启蒙思想;都要求实现国家统一,使本民族适应世界而生存。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推动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自信,滋生了极端的民族主义;而新文化运动在推动中国近代文学艺术转型的同时,削弱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产生许多负面影响。14(2017全国百所名校高考冲刺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最早的江南女校是在西方传教士传播基督教福音的背景下建立的。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的江南教会女校,作为传统中国土地上的一个崭新的文化现象,虽然面临重重阻力,但是仍然不断地将女性(应)接受知识这种观念向外传播。1898年,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校中国女学堂(亦名经正女学堂)诞生于上海。上海是近代江南女子教育的一个中心,女子教育开始在近代蓬勃发展。在朝廷和社会兴废女学的长期争议中,民间办女校之风渐兴,打破了教会女校一家独大的局面。清政府被迫于20世纪初做出变革姿态,实施“新政”,并对女学开禁。此后,官办女校在全国范围内日渐兴盛,而江南女校则始终居于领先地位。民国建立后,社会变革不断,女校和女学生无可避免地卷入历史洪流中,在改写自身命运的同时也创造着历史,部分进步的在校女生和毕业女生不甘于“他者”的身份,开始为“女界”的未来奔走呼号。编自徐宁女校与近代江南社会的史迁(18501931)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 根据材料“在朝廷和社会兴废女学的长期争议中,民间办女校之风渐兴,打破了教会女校一家独大的局面”“官办女校在全国范围内日渐兴盛,而江南女校则始终居于领先地位”得出观点一:近代江南社会的变迁推动了女校的兴起和女性的解放,论据可以从外部、内部两方面进行作答。根据材料“民国建立后,社会变革不断开始为女界的未来奔走呼号”得出观点二:近代中国女校的发展壮大塑造了新的女性形象,论据可以从近代中国女校的艰难发展、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等角度进行作答。答案 示例一: 近代江南社会的变迁推动了女校的兴起和女性的解放。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南方一系列通商口岸的开放及西方传教特权的取得,极大地冲击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并瓦解自然经济;江南是近代工业的集聚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维新派为了动员更多力量投入到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中,推动了女子的社会化教育;与北方相比,南方开放程度高,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等均有利于女校的兴起和女性的解放。示例二:近代中国女校的发展壮大塑造了新的女性形象。从早期教会女校到国人自办女校,从民间办学到官方主导办学,从女性不入学到女性进女校,这些均体现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与女子(应)接受知识这种观念的传播;江南女校的创立加快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使她们积极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之中,对中国革命、教育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