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版七级语文下册17诗词五首语文版PPT课件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78249653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PPTX 页数:66 大小:52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版七级语文下册17诗词五首语文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秋季版七级语文下册17诗词五首语文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秋季版七级语文下册17诗词五首语文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2. 2.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3. 3. 背景透视背景透视5. 5. 相关资料相关资料6. 6. 检查预习检查预习7. 7. 听读课文听读课文10. 10. 句段品析句段品析11. 11. 疑难探究疑难探究12. 12.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6. 16. 教材习题讲解教材习题讲解4. 4. 文体知识文体知识9. 9.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3. 13. 本课主旨本课主旨17. 1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布置8. 8. 翻译课文翻译课文14. 14.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15.15.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第1页/共66页(重点)(难点)1. 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部分重点字词。2. 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 通过反复诵读,体验感悟;来调动学生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4. 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方法和能力,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2页/共66页来自来自点拨点拨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著名诗人。东晋浔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文的主要题材,其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归去来兮辞等。第3页/共66页来自来自点拨点拨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有陈伯玉文集传世。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授荥阳主簿。开元五年(717),参与修撰群书四部录。第4页/共66页来自来自点拨点拨李贺李贺(790816),唐代著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被誉为鬼才、名诗人,字长吉,被誉为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代“三李三李”。 居于居于福昌福昌(今河南今河南宜阳宜阳)之昌谷。一生愁苦多病,仅之昌谷。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奉礼郎,做过奉礼郎,27岁因病卒。李贺岁因病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有人物。有李长吉文集李长吉文集传世传世。第5页/共66页来自来自点拨点拨马马致远致远(约约12511321以后以后),号东篱,元代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和散曲家,著名戏曲作家和散曲家,大都大都(今北京今北京)人。人。他的代他的代表作表作天净沙天净沙秋思秋思被称为被称为“秋思之祖秋思之祖”。他所他所作杂剧有作杂剧有15种,种,汉宫秋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一百是其代表作;散曲一百多首,有辑本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东篱乐府一卷。一卷。第6页/共66页来自来自点拨点拨饮酒东晋末年,刘裕调集全国的兵力,北伐后秦。北伐节节胜利,东晋朝野一片欢腾。刘裕通过北伐,极大地扩大了他个人的势力。那时,陶渊明总是闷闷不乐。他早就看透,东晋的气数已尽,刘裕篡位是迟早的事,他整天为这件事悲伤郁悒。他认识到,人生在世像闪电一样,稍纵即逝,应该坦荡从容,无忧无虑地度过。他醉酒之后常常诗兴大发,胡乱扯出一张纸,书写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一共得到20首诗,陶渊明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二十首。第7页/共66页来自来自点拨点拨登幽州台歌公元696年契丹进犯,陈子昂随武攸宜北征。由于武攸宜昏庸无能,次年兵败,陈子昂恳请分兵一万,自为前驱击敌,但武攸宜以其“素是书生,谢而不纳”。最后,陈子昂反因出谋献策而被贬职。所以陈子昂郁闷地登上幽州台,写下了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以及著名的登幽州台歌等诗篇。第8页/共66页来自来自点拨点拨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别绪乡思油然而生。虽是写羁旅乡愁,但只有淡淡一缕,更多地显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心境。第9页/共66页来自来自点拨点拨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援。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了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本诗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的。第10页/共66页来自来自点拨点拨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马致远少年时曾热衷于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在初期施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他一直未能得志。可以说,马致远的一生几乎都在过着一种漂泊无定、困窘潦倒的生活。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生活的真实而生动的写照。第11页/共66页来自来自点拨点拨散曲散曲 “散曲”是元曲的一类,分为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曲调的名称叫“曲牌”,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第12页/共66页来自来自点拨点拨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太元十八年(393)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此后,又做过几任参军一类的小官,时间都很短。因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他曾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后来为了养家糊口,又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郡里派督邮到县里来,县吏叫他穿戴整齐迎接。他因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就离职回乡,此后就没再做官。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第13页/共66页东篱 喧 金鳞 怆然 涕 塞上一一 读一读字音读一读字音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lxunlntchungsi第14页/共66页tng( ) yn zh( ) xun( ) 提xi( )二二 写一写字形写一写字形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藤燕脂悬携第15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三三 文言知识积累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塞上燕脂凝夜紫(通“胭”)( (二) )古今异义1次北固山下古义:临时驻扎,停留;今义:次序,等第2乡书何处达古义:信;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3独怆然而涕下古义:眼泪;今义:鼻涕第16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 (三) )一词多义1.1.何:问君何能尔(代词,为什么)乡书何处达(代词,什么)水何澹澹(副词,多么)2.2.尔:问君何能尔(代词,这样)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3.3.书:乡书何处达(名词,书信)即书诗四句(动词,写)4.4.临:半卷红旗临易水(抵达)把酒临风(面对)第17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 (四) )词类活用采菊东篱下名词作状语,在东边篱笆下( (五) )特殊句式1.1.省略句省略句(1 1)结庐在人境点拨:此句省略主语“我”。(2 2)海日生残夜点拨:“生”后省略介词“于”,“海日生( (于) )残夜”。2.2.倒装句倒装句(1 1)乡书何处达点拨: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乡书达何处”。第18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2 2)行舟绿水前点拨:主谓倒装,正常语序为“舟行绿水前”。( (六) )名句积累1.1.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2.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3.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4.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5.5.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第19页/共66页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诗词五首课文朗读诗词五首课文朗读。圈点要求圈点要求1.1.用用斜线斜线标出诗歌的朗读节奏。标出诗歌的朗读节奏。2.2.把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把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方框标示出来。标示出来。3.3.把每首诗的关键语句(或名句)用把每首诗的关键语句(或名句)用波浪线波浪线画出来。画出来。4.4.有疑问的地方,用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问号标注。标注。第20页/共66页饮 酒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第21页/共66页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所在的地方也就变得偏僻安静了。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悠闲自得,看见了庐山。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回。这里边有自然的意趣,想要辨析,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译文: 第22页/共66页 结庐:盖房子。人境:人世间。车马喧:这里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尔:代词,这样。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气:气象,景色。日夕:接近黄昏的时候。相与:一起。辨:辨别,说明。注释: 第23页/共66页登幽州台歌原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我等也等不到。想到宇宙无限遥远,我(深感人之渺小,)独自悲伤,眼泪纵横!译文: 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招纳贤士。悠悠:辽阔,遥远。怆然:悲伤的样子。涕:眼泪。注释: 第24页/共66页次北固山下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旅行的道路绕向青青的山外,船儿划开绿水向前航行。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风顺着航向,一面白帆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家信送到哪里去呢?(希望)北归的大雁(将家信)捎到洛阳去。译文: 第25页/共66页客路:旅途。潮平:潮水涨满。风正:顺风。残夜:夜将尽之时。旧年:新年的上一年。乡书:家信。达:到,送到。注释: 第26页/共66页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将破,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凄厉的军号声在满目萧瑟的秋天里回荡,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在夜色中浓艳得近似紫色。红旗不展,将士悄悄抵达易水,夜寒霜重,战鼓阵阵响声低沉。为报答国君的赏赐和恩宠,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译文: 雁门太守行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第27页/共66页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黑云:这里比喻敌军。摧:毁。角:古乐器名,军中多用作军号。 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易县。声不起:声音不响。这里指鼓声低沉。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相传战国时燕昭王所筑,他曾在台上置千金招纳贤士。玉龙:宝剑的代称。注释: 第28页/共66页天净沙秋思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黄昏,枯藤缠绕着老树,乌鸦在哀鸣,流水潺潺,小桥旁边,呈现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的西风中,疲惫不堪的瘦马驮着我慢行。夕阳已经落下,我这个浪迹天涯的旅人(思乡念亲之情油然而生),简直要肝肠寸断了。译文: 昏鸦:黄昏归巢的乌鸦。断肠:形容极度思念而悲痛。注释: 第29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典中点典中点反复诵读这几首诗,注意停顿节奏,注意体会其意思:【答案】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第30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典中点典中点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第31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答案】自问自答,表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正所谓心静,境自静。 饮酒饮酒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第32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2诗人的“真意”和“忘言”应怎样理解?【答案】“真意”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忘言”指无法形容。其实诗人并非真的“忘言”,只不过一切尽在不言中,况且这“真意”也不是言语所能表达清晰的,又何必去“辨”去“言”呢?第33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 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3一个“独”字表达出怎样的情感?还要“出门东向看”呢?【答案】诗人立足于幽州台、眼观天地,空间无边无际,而个人何其渺小,人生有限、知音难遇,越发感到孤独苦闷,于是独自悲伤,黯然泪下,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怆感情。第34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答案】颔联写春潮上涨、江水浩荡、视野开阔的景色。 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4.颔联写了怎样的景色?第35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答案】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在旧年将尽时进入人间,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5.颈联蕴含怎样的哲理?第36页/共66页阅读方法解密阅读方法解密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古诗词哲理分析法。既然是“哲理”,也就是说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分析时,先从诗句本身的事物特点出发,解读其客观发展的规律,联系诗人的写作意图及情感,即可得出古诗词中某句的哲理。本题中自然之中所表现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规律,体现的是诗人乐观向上的情感。第37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 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6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话形容局势的危急。首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答案】“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 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第38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7.“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了些什么?【答案】这两句中“半卷红旗”写出援军悄然行军,“临易水”交代了交战地点。“霜重鼓寒声不起”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只发出低沉的声音。第39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8.分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作用。【答案】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将士们爱国情怀的直接抒发。传说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县东南修筑的,他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重金招纳天下贤士。诗人引用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为全诗作了一个有力的收束,同时升华了主题。第40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9首句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此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首句“枯藤老树昏鸦”,以直列式手法,描写了秋风萧瑟中的凄凉情景。写出了一片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天净沙天净沙 秋思秋思第41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10第二句和第一句意境明显不同,采用的是何种写法?有何作用?【答案】运用衬托中的反衬手法。“小桥流水人家”,给我们展现出与首句截然相反的意境,用“小桥流水人家”反衬“枯藤老树昏鸦”,以乐景写哀情,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厉。第42页/共66页阅读方法解密阅读方法解密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衬托作用分析法。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一种手法。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使主体形象鲜明。答题格式一般为:“用来衬托,突出了的特点”。第43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11.最后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在文中有何作用?【答案】本句直截了当地写出了作者因为浪迹天涯、远离故乡而产生的伤心欲绝的感情。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揭示了作者情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44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答案】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是因为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等。1.【难点探究】饮酒作者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第45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答案】“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还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2【难点探究】次北固山下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好在哪里呢?第46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答案】一般来说,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 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3【难点探究】试探究雁门太守行的色彩美。第47页/共66页部分来自部分来自点拨点拨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从而构成富有情思的意境。第48页/共66页饮酒领悟生活情趣,领悟生命真谛表明心迹揭示道理悠然心情美妙意境领悟真谛第49页/共66页登幽州台歌时间的久远,人生的短促前古人后来者悠悠怆然宇宙空间之广大,人之渺小第50页/共66页次北固山下寓情于景寓理于景青山绿水潮平帆悬海日江春抒情:乡书洛阳思乡之情写景第51页/共66页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甲光向日霜重鼓寒角声满天报君意为君死第52页/共66页天净沙秋思写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凄凉冷清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游子之悲羁旅之思第53页/共66页饮酒主要写诗人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登幽州台歌通过抒发诗人登高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 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第54页/共66页次北固山下这首诗通过对沿途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旅居外地时的思乡之情。雁门太守行全诗描绘了两个场景,前四句写敌军压城、将士守城的场景;后四句写援军的活动及将士们以身报国的豪情。天净沙秋思通过对秋天黄昏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游子的羁旅之思。第55页/共66页1触景生情,平淡自然。饮酒一诗以朴素平易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在形式和内容上高度统一。诗人随心而动,景与人合二为一,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意味深长,充满了无穷的理趣和情趣。第56页/共66页2意境广阔,雄浑悲壮。登幽州台歌全诗以“独”字贯穿,为了写出“独”字的意味,诗人前两句极写时间的绵长,第三句写诗人所感受的空间的辽阔。诗人在这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独自登台,突出了孤独悲伤的心境。第57页/共66页3景中含情,景中寓理。次北固山下把描写、叙述、抒情融为一体。诗人赋予自然之物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第58页/共66页4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第59页/共66页秋思”诗欣赏: 秋思 萧悫清波收潦日,华林鸣籁初。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燕帏缃绮被,赵带流黄裾。相思阻音息,结梦感离居。秋思 白居易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第60页/共66页秋思 杜牧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秋思 黄滔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第61页/共66页一、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发了诗人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闲适之情。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寂寞苦闷之情。天地广阔无边、永恒不息,人生却短暂、渺小,吊古伤今,诗人忧从中来,潸然泪下。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和“入”突出江南春来早的特征,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第62页/共66页和情感,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情,表达出诗人的博大胸襟和思乡之情。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抒发了诗人对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的赞颂之情。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落日残照,本易引人惆怅、感伤,却又偏偏“西下”,就更增添了一层凄凉迷离之意。一个“断肠”把“天涯沦落人”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与苦楚表达得淋漓尽致,抒发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楚愁苦之情。第63页/共66页二、“枯藤老树昏鸦”:古人一叶知秋,满目的枯藤,更何况,还有摄人心魄的秋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光辉,本是鸟儿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在天涯”,此句虽未写秋景,却传达出浓浓的秋意。第64页/共66页三、1.“悠然”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这更加说明了诗人那种闲适的心情。2.“独”很好地突出了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台感受到的那种寂寞、感伤。3.“悬”是“悬挂、高悬”的意思,诗人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4.“金鳞开”是“像金色的鱼鳞闪闪发光”的意思,表现出将士们英勇顽强的决心。略。四、第65页/共66页感谢您的观看!第66页/共6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