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76358643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BI6423 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2006年6月22日发布2006年9月1日实施-1 -4.总则4.4矿山企业应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 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不应上岗作业。所有生产作业人员,每年至少接受20h的在职安全教育。新进地下矿山的作业人员,应接受不少于72h的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由老 工人带领工作至少4个月,熟悉本工种操作技术并经 考核合格,方可独立工作。调换工种的人员,应进行新岗位安全操作的培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参加劳动、参观、实习人员,入矿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并有专人 带领。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 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应记录存档。4.16地下矿山,应保存下列图纸,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一一矿区地形 地质和水文地质图;井上、井下对照图中段平面图;通风系统图;提升运输系统图;风、水管网系统图;2充填系统图;井下通讯系统图;井上、井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井下避灾路线图。图中应正确标记:已掘进巷道和计划(年度掘进巷道的位置、名称、规格、数 量;采空区(包括已充填采空区、废弃井巷和计划(年度开采的采场(矿块的 位置、数量;矿石运输线路;主要安全、通风、防尘、防火、防水、排水等设备和设施的位置;风流方向,人员安全撤离的路线和安全出口 ;采空区及废弃井巷的处理进度、 方式、数量及地表塌陷区的 位置。6.地下部分6.1矿山井巷般规定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应遵守GBJ213的规定。井巷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基建期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生产期由矿山企业 自行编制。每个矿井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间距应不小于30m。大型矿井,矿床地质条件复杂,走向长度一翼超过1000m的,应3在矿体端部的下盘增设安全出口。每个生产水平(中段,均应至少有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 ,并应同通往地面 的安全出口相通。井巷的分道口应有路标,注明其所在地点及通往地面出口的方向。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均应熟悉安全出口。装有两部在动力上互不依赖的罐笼设备、且提升机均为双回 路供电的 竖井,可作为安全出口而不必设梯子间。 其他竖井作为安全 出口时,应有装备完好 的梯子间。井下存在跑矿危险的作业点,应设置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的通 道。竖井梯子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梯子的倾角,不大于80 ;上下相邻两个梯子平台的垂直距离,不大于8m ;上下相邻平台的梯子孔错开布置,平台梯子孔的长和宽,分别不小于0.7m和 0.6m ;梯子上端高出平台1m,下端距井壁不小于0.6m ;梯子宽度不小于0.4m,梯蹬间距不大于0.3m ;梯子间与提升间应完全隔开。行人的运输斜井应设人行道。人行道应符合下列要求:-有效宽度,不小于1.0m ;有效净高,不小于1.9m ;斜井坡度为10 15时,设人行踏步;15 35时,设踏步及扶手;大于35时, 设梯子;有轨运输的斜井,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宜设坚固的隔离设施;未设隔离设施 的,提升时不应有人员通行。4行人的水平运输巷道应设人行道,其有效净高应不小于1.9m,有效宽度应 符合下列规定: 人力运输的巷道,不小于0.7m ;机车运输的巷道,不小于0.8m ;调车场及人员乘车场,两侧均不小于1.0m ;-井底车场矿车摘挂钩处,应设两条人行道,每条净宽不小于1.0m ;-带式输送机运输的巷道,不小于1.0m无轨运输的斜坡道,应设人行道或躲避硐室。行人的无轨运输水平巷道应设人行道。人行道的有效净高应不小于1.9m,有效宽度不小于1.2m。躲避硐室的间距在 曲线段不超过15m,在直线段不超过30m。躲避硐室的高度不小于1.9m,深度和宽 度均不小于1.0m。躲避硐室应 有明显的标志,并保持干净、无障碍物。在水平巷道和斜井中,有轨运输设备之间以及运输设备与 支护之间的间 隙,应不小于0.3m ;带式输送机与其他设备突出部分 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0.4m ;无 轨运输设备与支护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0.6m。斜井、平巷掘进斜井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井口应设与卷扬机联动的阻车器;井颈及掘进工作面上方应分别设保险杠,并有专人(信号工 看管,工作面上 方的保险杠应随工作面的推进而经常移动;斜井内人行道一侧,每隔3050m设一躲避硐;井下设电话和声光兼备的提升信号。天井、溜井掘进5采用普通法掘进天井、溜井,应遵守下列规定:架设的工作台,应牢固可靠;及时设置安全可靠的支护棚,并使其至工作面的距离不大于 6m ;掘进高度超过7m时,应有装备完好的梯子间和溜碴间等设施,梯子间和溜碴间用隔板隔开;上部有护棚的梯子可视作梯子间;一一天井、溜井应尽快与其上 部平巷贯通,贯通前宜不开或少开 其他工程;需要增开其他工程时,应加强局部通风 措施;天井掘进到距上部巷道约7m时,测量人员应给出贯通位置,并在上部巷道 设置警戒标志和围栏;溜碴间应保留不少于一茬炮爆下的矿岩量,不应放空。6.2地下开采621 般规定地下采矿,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每个采区(盘区、矿块,均应有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 ,并经上下巷道 与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安全出口应稳固,并根据 需要设置梯子。矿柱回米和米空区处理方案,应在回米设计中同时提出,中段矿房回米结 束,应及时回米矿柱,矿柱回米速度应与矿房回米速度 相适应;矿柱回米应米取后退 式回采方式,并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应严格保持矿柱(含顶柱、底柱和间 柱等的尺寸、形状和直立度,应有专人检查和管理,以保证其在整个利用期间的稳定 性。溜矿井不应放空。不合格的大块矿石、废旧钢材、木材和钢丝绳等杂物,不应放入井内,以防堵塞。溜井口不准有水流入。人员不应直接站在溜井、漏斗的矿石上或进入溜井与漏斗内处理堵6塞。采用特殊方法处理堵塞,应经主管矿长批准。采场放矿作业出现悬拱或立槽时,人员不应进入悬拱、立槽 下方危险区 进行处理621.8应建立顶板分级管理制度。对顶板不稳固的采场 ,应有监控 手段和处理 措施。采用留矿法、空场法采矿的矿山,应采取充填、隔离或强 制崩落围岩的 措施,及时处理采空区;较小、较薄和孤立的采空区,是否需要及时处理,由主管矿长 决定。矿井停电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井下不应爆破,内燃设备应停止作 业。采矿方法6.223采用分段法采矿,应遵守下列规定:除作为回采、运输、充填和通风的巷道外,不得在采场顶柱内开掘其他巷 道;上下中段的矿房和矿柱宜相对应,规格也宜相同。采用浅孔留矿法采矿,应遵守下列规定:开采第一分层之前,应将下部漏斗和喇叭口扩完,并充满矿石;一一每个漏 斗应均匀放矿,发现悬空应停止其上部作业,并经妥善处 理,方准继续作业;放矿人员和采场内的人员应密切联系,在放矿影响范围内不 应上下同时作 业;每一回采分层的放矿量,应控制在保证凿岩工作面安全操作所需高度,作业 高度不宜超过2m。采用充填法回采,应遵守下列规定:采场应有良好的照明;顺路行人井、溜矿井、泄水井(水砂充填用和通风井,均应保持畅通;采用上向分层充填法采矿,应预先进行充填井及其联络道施 工,然后进行底 部结构及拉底巷道施工,以便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当采用脉内布置溜矿井和顺路行 人井时,不应整个分层一次爆破落矿;每一分层回采完毕后应及时充填,上向充填法最后一个分层回采完毕后应 严密接顶;下向充填法每一分层均应接顶密实;一一在非管道输送充填料的充填井下 方,人员不得停留和通行;充填时,各工序之间应有通讯联络;顺路行人井、放矿井,应有可靠的防止充填料泄漏的背垫材 料,以防堵塞 及形成悬空;采场下部巷道及水沟堆积的充填料,应及时清理;充填料应无毒无害;采用下向胶结充填法采矿,采场两帮底角的矿石应清理干净;-用组合式钢筒作顺路天井(行人、滤水,放矿时,钢筒组装 作业前应在井口悬 挂安全网;采用人工间柱上向分层充填法采矿,相邻采场应超前一定距 离;矿柱回采应与矿房回采同时设计。6.2211回采矿柱,应遵守下列规定:回采顶柱和间柱,应预先检查运输巷道的稳定情况,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 施;采用胶结充填采矿法时,应待胶结充填体达到要求强度,方可进行矿柱回回采未充填的相邻两个矿房的间柱时,不得在矿柱内开凿巷道;所有顶柱和间柱的回采准备工作,应在矿房回采结束前做好(嗣后胶结充 填采空区除外;除装药和爆破工作人员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未充填的矿房 顶柱内的巷道 和矿柱回采区;大量崩落矿柱时,在爆破冲击波和地震波影响半径范围内的巷道、设备及设施,均应采取安全措施;未达到预期崩落效果的,应进行补充崩落设计。6.3运输和提升631水平巷道运输在运输巷道内,人员应沿人行道行走。双轨巷道有列车错车时,人员不应在两轨道之间停留。在调车场内,人员不应横跨列车。永久性轨道应及时敷 设。永久性轨道路基应铺以碎石或砾石道碴,轨枕下面的道碴厚度应不小于 90mm , 轨枕埋入道碴的深度应 不小于轨枕厚度的2/3。6. 3. 1.8轨道的曲线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行驶速度1.5m /s以下时,不小于车辆最大轴距的7倍;行驶速度大于 1.5m /s时,不小于车辆最大轴距的10倍;轨道转弯角度大于90时,不小于车辆最大轴距的10倍;对于带转向架的大型车辆(如梭车、底卸式矿车等,应不小于车辆技术文件的要求。曲线段轨道加宽和外轨超高,应符合运输技术条件的要求。直线段轨道的轨距误差应不超过+5mm和一 2mm,平面误差应不大于5mm,钢轨接头间隙宜不大于 5mm 。架线式电机车运输的滑触线悬挂高度(由轨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主要运输巷道:线路电压低于500V时,不低于1.8m ;线路电压高于500V 时,不低于2.0m ;井下调车场、架线式电机车道与人行道交叉点:线路电压低 于500V时,不 低于2.0m ;线路电压高于500V时,不低于2.2m :井底车场(至运送人员车站,不 低于2.2m。电机车运输的滑触线架设,应符合下列规定:滑触线悬挂点的间距,在直线段内应不超过5m ;在曲线段 内应不超过3m ;滑触线线夹两侧的横拉线,应用瓷瓶绝缘;线夹与瓷瓶的距离不超过0.2m ;线夹与巷道顶板或支架横梁间的距离,不小于0.2m :滑触线与管线外缘 的距离不小于0.2m ;滑触线与金属管线交叉处,应用绝缘物隔开。斜井运输供人员上、下的斜井,垂直深度超过50m的,应设专用人车运送人员。斜 井用矿车组提升时,不应人货混合串车提升。倾角大于10的斜井,应设置轨道防滑装置,轨枕下面的道 碴厚度应不小 于 50mm。提升矿车的斜井,应设常闭式防跑车装置,并经常保持完好。斜井上部 和中间车场,应设阻车器或挡车栏。 阻车器或挡车栏在 车辆通过时打开,车辆通过 后关闭。斜井下部车场应设躲避硐室。6.4通风防尘641井下空气641.1井下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空气成分(按体 积计算,氧气应 不低于20%,二氧化碳应不高于 0.5%。入风井巷和采掘 工作面的风源含尘量,应不超过 O.5mg/m3。井下作业地点的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接触限值应不超过 GBZ 2的规定。通风系统矿井应建立机械 通风系统。对于自然风压较大的矿井,当风量、风速和作业场所空气质量能够达到的规定时,允许暂时用 自然通风替代机械通风。642.2矿井通风系统的有 效风量率,应不低于60%。采场形成通风系统之前,不应进行回采作业。 矿井主要进风风流,不得通过采空区和塌陷区,需要通过时,应砌筑严密的通风假巷引流。主要进风巷和回风巷,应经常维护,保持清洁和风流畅通,不应堆放材料和设备。箕斗井不应兼作进风井。混合井作进风井时,应采取有效的 净化措施,以保证风源质量。主要回风井巷,不应用作人行道。采场、二次破碎巷道和电耙巷道,应利用贯穿风流通风或机械通风。电耙司机应位于风流的上风侧。局部通风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应安装局部通风 设备。局扇 应有完善的保护装置。11局部通风的风筒口与工作面的距离:压入式通风应不超过10m;抽出式通风应不超过5m;混合式通风,压入风筒的出口应不超过10m,抽出风筒的人口应滞后压人风筒的出口 5m以上。人员进入独头工作面之前,应开动局 部通风设备通风,确保空气质量满足作业要求。独头工作面有人作业时,局扇应 连续运转。停止作业并己撤除通风设备而又无贯穿风流通风的采场、独头上山或较长的独头巷道,应设栅栏和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进入。若需要重新进入,应进行通风和分析空气成分,确认安全方准进入。风筒应吊挂平直、牢固,接头严密,避免车碰和炮崩,并应经常维护,以减少漏风,降低阻力。防尘措施凿岩应采取湿式作业。缺水地区或湿式作业有困难的地点, 应采取干式捕尘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湿式凿岩时,凿岩机的最小供水 量,应满足凿岩除尘的要求。爆破后和装卸矿(岩时,应进行喷雾洒水。凿 岩、出碴前,应清洗工作面10m内的巷壁。进风道、人行道及运输巷道的岩壁, 应每季至少清洗一次。接尘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6.5电气设施井下各级配电标称电压,应遵守下列规定:一一照明电压,运输巷道、井 底车场应不超过220V;采掘工作面、出矿巷道、天井和天井至回采工作面之间, 应不超过36V;行灯电压应不超过36V ; 手持式电气设备电压,应不超过 127V; 12 电机车牵引网络电压,采用交流电源时应不超过380V;采用直流电源时,应不超过550V。变(配电所硐室6.541井下永久性中央变(配电所硐室, 应砌碹。采区变电所硐室, 应用非可燃性材料支护。硐室的顶板和墙壁应无渗 水,电缆沟应无积 水。中央变(配电所的地面标高,应比其人口处巷道底板标高高 出0.5m;与水泵房毗邻时,应高于水泵房地面0.3m。采区变电所应比 其人口处的巷道底板标咼咼出0.5m。其他机电硐室的地面标咼应咼 出其入口处的巷道底板标 高0.2m以上。硐室的地坪面应向巷道等标高较低的方向倾斜,其坡度可为2%。3%o。长度超过6m的变配电硐室,应在两端各设一个出口;当硐 室长度大 于30m时,应在中间增设一个出口;各出口均应装有向外开的铁栅栏门。有淹没、火灾、爆炸危险的矿井,机电硐室都应设置防火门或防水门。硐室内各电气设备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 0.8m的通道,设备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0.5m。变配电硐室装有带油的设备而无集油坑的,应在硐室出口防火门处设置斜坡混凝土挡,其高度应高出硐室地面0.1m。6.6防排水井下防水对接近水体的地带或可能与水体有联系的地段,应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编制探水设计。探水孔的位置、方向、 13数目、孔径、每次钻进的深度和超前距离,应根据水头高低、岩石结 构与硬 度等条件在设计中规定。井下排水设施井下主要排水设备,至少应由 同类型的三台泵组成。工作水 泵应能在20h内排出一昼夜的正常涌水量;除检修 泵外,其他水泵应 能在20h内排出一昼夜的最大涌水量。井筒内应装设两条相同的排水管,其中一条工作,一条备用。井底主要泵房的出口应不少于两 个,其中一个通往井底车场,其出口应装设防水门;另一个用斜巷与井筒连通,斜巷上口应咼出泵 房地面标咼7m以上。泵房地面标咼,应咼出其入口处巷道底 板标高0.5m(潜没式泵房除外。水仓应由两个独立的巷道系统组成。涌水 量较大的矿井,每个水仓的容积,应能容纳2-4h的井下正常涌水量。一般矿井主要水仓总容积,应能容纳6-8h的正常涌水量。水仓进水口应有蓖子。采 用水砂充 填和水力采矿的矿井,水进入水仓之前,应先经过沉淀池。水沟、沉淀池和水仓中的淤泥,应定期清理。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