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生]必修一 全册教学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5277459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92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化生]必修一 全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理化生]必修一 全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理化生]必修一 全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课题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班 级课 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识别一些化学药品安全标识;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懂得发生实验事故时的一些简单处理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实验安全标识、化学药品安全使用标识,进而掌握实验的基本准备常识,并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树立实验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教学难点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 学 过 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曾说过:“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从吃、穿、住、行等方面)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化学都要进行化学实验,因此,我们就从实验学化学。了解化学认识化学板书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分析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初中用KMnO4制取O2实验,实验结束后,如果先撤去酒精灯,结果发生倒吸,引起试管炸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引导分析、思考交流1.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化学实验,得出化学实验安全,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例如:1、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2、用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板书:总结:要做到实验安全,应注意哪些问题呢?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4.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5.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见P44)回忆初中化学实验,了解安全常识相互交流学习思考与交流1.你能举出你曾经历过或了解的发生安全问题的例子吗?2.从这些例子中你能小结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吗?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实验顺利进行和实验取得成功的保证。要想做好化学实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前做好预习,熟悉实验的内容,制定实验的方案,了解安全操作事项,检查实验的仪器和药品。2.实验时要认真观察与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3.掌握实验程序: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药品与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每小组选代表发言:思考交流相互补充达成共识了解花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教学反思课题过滤、蒸发班 级课 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物质过滤、蒸发操作的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除杂质方案。2.通过复习粗盐的提纯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过程与方法1.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2.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教学重点过滤、蒸发操作的掌握及应用。教学难点过滤、蒸发操作的掌握及应用。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你能举出几种生活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例子吗?它们是怎么分开的?“沙里淘金”生活实例等学生思考、回答,相互补充。联系生活实际板书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思考与交流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粗盐的提纯,请同学们结合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1粗盐的提纯实验所用的仪器有哪些?2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每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4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几次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和目的是什么?分离和提纯物质就是要除掉杂质。化学上所指的杂质都是有害的和无价值的吗?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举例说明?思考回忆初中所学过的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学生思考、交流,正确把握此实验。巩固初中学习的粗盐提纯板书1. 过滤和蒸发 设问 过滤操作及蒸发操作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一低、二帖、三靠”;老师补充、完善。 (1)粗盐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思考回答 过滤操作及蒸发操作中应注意那些问题?使认识正确实验的重要性及成败的保证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做粗盐的提纯实验合作实验实验反思你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的操作符合实验要求吗?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1操作不熟练,液体外溅现象严重;2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与烧杯碰撞严重;3在蒸发过程中,液体与固体的迸溅现象比较严重;4有些学生停止加热过早,导致最后无法将溶液蒸干;有些学生停止加热过晚,致使有固体迸溅现象。通过出现的问题,学生立即纠正,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失误的地方,自己改成的习惯思考交流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呢?学生思考交流,探索检验方法思考实验验证我们推测在提纯后的盐中含有SO42-,你能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此盐中是否含有SO42-?学生讨论交流,完成实验,并得出结论。探索思考交流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应加入什么试剂?可参考相应物质的溶解性。杂质加入试剂反应原理硫酸盐MgCl2CaCl2在实际操作中,还要考虑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试剂用量,以及试剂过量后如何处理等。你设计的除去离子的方法中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想一想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除去?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使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课后反思课题蒸馏和萃取班 级课 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2.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教学重点蒸馏和萃取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学难点分液漏斗是否漏液的检验方法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利用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杂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来学习蒸馏的过程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完成下面的表格:实验现象1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AgNO3(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2 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3 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按课本图1-4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凝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 100时的馏分,停止加热。3取少量蒸馏出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和几滴稀硝酸。(得到的液体中含有Cl吗?)写出以上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安装蒸馏实验装置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写出检验氯离子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蒸馏自来水的实验操作思考教练1什么是蒸馏?利用的原理是什么?在蒸馏实验中用到了哪些实验仪器?2在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时,应怎样通入冷凝水?3在蒸馏实验中,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4目前世界各国淡水缺乏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海水相对充足,你认为能用海水蒸馏得到淡水吗?若能,你认为这种方法能用于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吗?思考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找出实验的正确方法,使认识世界水资源的贫乏、板书(1) 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蒸馏一般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讲述: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了解蒸馏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中需要的注意事项正确认识蒸馏的作用及实验原理板书2、萃取过渡识这个新的仪器:分液漏斗。使用注意事项并演示:四氯化碳从水中萃取I2(1)定义: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2)萃取剂的选择:(可补充酒精萃取I2的实验)a.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水)大。b.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听讲,观察,认识分液漏斗了解萃取的实验原理实验探究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止。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注意事项:1. 倒转分液漏斗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2. 如果所用溶剂沸点低,要注意放气。3. 上面的液体应该从上面倒出。4. 静置时间应该长,让两种液体充分分开。小结:过滤、蒸发、萃取、分液四种方法适用条件1待液体分层后,你看到的现象有哪些?分液漏斗内的两层液体如何注入烧杯中?2这种分离物质的方法利用的原理是什么?3什么是萃取?萃取的条件是什么?在萃取实验中所用的主要仪器是什么?4在用分液漏斗进行萃取实验前,你认为应该干什么?如何操作?练一练2:在分液漏斗里用一种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止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是“水层”,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判断。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相互学习的学习能力教学反思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题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班 级课 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是的基本单位,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2、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3、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2、通过物质的量这一联系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的物理量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地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是由肉眼不能看到的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按一定数目关系进行的,同时又是以可称量的物质之间按一定的质量关系进行的。由此可见,在分子、原子等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是一种什么联系呢?怎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分子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内容。(1)方程式2H2+O2=2H2O系数的意义是什么? (2)若生成一滴水(约0.05mL)大约含有1.7亿亿个水分子,需要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各多少个? (3)在实验室中生成36克水,你如何实现?是数分子个数吗?微观认识化学研究的对象,原子分子问题探究(1)怎样测量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又怎样知道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呢?学生思考类比学习法测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板书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讲解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表示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其符号为n,单位为mol 。听讲板书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1、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可举例长度、质量等常见物理量,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注:1、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 n,单位为摩尔(mol)。2、适用于微观粒子3、用mol 作单位是,要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种类。做笔记练习判断正误,说明理由。A. 1 mol氢 B. 1 molCO2 C. 1 mol小米 思考学以致用阅读教材阅读教材11页上内容,理解物质的量在粒子数目上的大小关系1、1mol粒子的数目大约是多少?(约为6.021023个)2、6.021023这个数值是以什么为依据得出的?(是以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依据得出来的)3、12C原子特指什么结构的碳原子?(12C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阅读教材11页上内容,理解物质的量在粒子数目上的大小关系听讲认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依据归纳整理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式量时,所含相应微粒数都是6.021023个。学习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至12页中部。阅读,然后谈谈你对下列名词或数据的认识,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物质的量”、“摩尔”、“6.021023”归纳整理“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微观微粒集体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含有6.021023 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归纳总结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关系归纳总结归纳整理使用摩尔时必须是微观微粒,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可以是分数、小数、整数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一个具有单位的物理量,要和质量区分开。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写出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Fe_, H2SO4_, CO32-_, K+_加强练习教学反思课题气体摩尔体积班 级课 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掌握Vm的概念及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从分析研究影响固体、液体、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因素过程中,培养问题的意识,调动研究的主观欲望,体验归纳整理的过程,学习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和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在学习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美丽、奇妙和和谐。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教学难点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气体摩尔体积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通过前一节的学习,我们将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联系在一起。那么,物质的体积与微观粒子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要探讨的主要内容。问题探究计算教材14页表格观察和分析表1信息,你发现1 mol固、液、气物质的体积有什么特点?温度和压强对气体的体积有和?计算阅读能力的加强归纳整理(1)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物质所占的体积: 固体液体气体(2)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近似相等而固体、液体却不相等。(3)压强相等时气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温度相等时气体的体积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归纳总结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问题探究为什么有上述规律?完成下列表格的空白后请你推测,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决定固、液、气物质的体积的因素可能有哪些?思考归纳整理决定物质体积大小有三个因素:物质粒子的多少 物质粒于本身的大小 物质粒子之间距离的大小总结学习探究阅读教材1314看书后谈谈你对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争强表达能力巩固练习2.标准状况下,两种气体的体积相等,则 ( ) A. 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 B.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C.质量一定相同 D.密度一定相同3.标准状况下,32g某气体的分子数目与22 g CO2的分子数目相同,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A.32 B.32 g/ mol C.64g/ mol D.64练习熟练掌握气体摩尔体积板书设计二、气体摩尔体积 (Vm)概念: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单位:L/mol表达式:n=教学反思课题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浓度班 级课 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2、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简单运算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教学难点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简单运用2、溶液配制的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经常要使用溶液。溶液的浓稀程度我们用浓度来表示。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多种,在初中,我们学过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便是其中的一种。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39度的白酒,你知道“39度”的含义吗? 5ppm的硫酸铜溶液,ppm表示什么你知道吗?联系实际问题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5页的有关内容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某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为nB,溶液的体积为V,若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用cB表示,请写出用nB 、V表示cB的式子。了解化学中浓度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归纳整理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其中,B表示各种溶质)表达式:c(B) 单位:mol/L1(或molL1)做笔记实践应用1.将23.4gNaCl溶于水中,配成250mL溶液,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归纳整理分析此题已知溶液的体积V250L0.25L,据(NaCl)=还须知道n(NaCl),这就需要根据n(NaCl)=来算出NaCl的物质的量。解:23.4gNaCl的物质的量为n(NaCl)0.4mol因此,可算出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Cl)1.6molL1答:所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molL1。听讲,练习增强对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实践应用2.配制500mL,0.1molL1的NaOH溶液,需NaOH物质的量是多少?质量是多少?学生思考并计算归纳整理分析略解:依题意:n(NaOH)c(NaOH)VNaOH(aq)0.1molL10.5L0.05mol0.05molNaOH的质量为m(NaOH)n(NaOH)M(NaOH)0.05mol40gmol12g答:配制500mL0.1mol的NaOH溶液需NaOH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质量为2g。练习1:配制500mL0.1molL1的Na2CO3溶液,需Na2CO3多少g?计算配制溶液需要的质量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问题探究1.将342gC12H22O11(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溶解在1L水中,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为1molL1?2.从1L1molL1的C12H22O11溶液中取出100mL,取出的溶液中C12H22O11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学生思考加强对计算的熟练整理归纳1.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且不同物质(尤其是不同状态的物质)的体积是没有加和性的。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所取溶液的体积大小无关。(可比喻从一坛醋中取一勺,其酸度是相同的)问题探究初中学过质量分数表示浓度的溶液的稀释问题,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浓度的溶液如何进行稀释呢?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使学生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稀释的相关练习整理归纳稀释浓溶液时,溶液的体积要发生变化,但溶质的量(质量或物质的量)均不变。为此,在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我们可用下面的式子来进行有关计算: 板书c(浓)V(浓)=c(稀)V(稀)做笔记,思考溶液稀释浓度与体积的关系知识实践配制250mL1molL1的HCl溶液,需要12molL1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分析计算并回答问题板书设计一、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 物质的量浓度定义:表达式:c(B)单位:mol/L1(或molL1)2 浓溶液的稀释 c(浓)V(浓)=c(稀)V(稀)教 学 反 思课题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班 级课 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教学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质量分数溶液的配置。分析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需确定的量。学生思考加强学生对配制溶液产生好奇,加强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问题探究配制200g5%的NaCl溶液,需要哪些实验用品和进行什么样的操作?学生思考归纳整理仪器:天平(含滤纸)、药匙、玻璃棒、小烧杯、量筒、胶头滴管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学习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配制500mL1molL1的Na2CO3溶液需要多少克Na2CO3固体?能否知道所用水的量?分析归纳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要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首先需要算出溶质和溶液的量。此题需要的原料是Na2CO3和水。溶质的量为:m(Na2CO3)=n(Na2CO3)M(Na2CO3)c(Na2CO3)VNa2CO3(aq)M(Na2CO3)=0.1molL10.5L106gmol15.3g显然,我们根据题中条件无法算出水的量(质量或体积)。即我们不能通过用一定量的水和Na2CO3混合来配出所需的Na2CO3溶液。那么,如何配制此溶液呢?计算,学习探究展示500mL的容量瓶容量瓶有哪些结构特点?使用容量瓶要注意哪些问题?归纳整理1.容量瓶的体积固定,有不同规格(100mL、250mL、500mL、1000mL等)。上面标有:容量、刻线、20。2.使用前须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3.溶液温度与容量瓶上标定温度一致时,所取液体的体积最标准。4.溶液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时,须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认识不同规格的容量瓶学习实践演示实验操作。按照实验15的要求和实验步骤配制100 mL 1.00mol/L NaCI溶液学生实验按照实验操作步骤配制溶液练习溶液的配制问题探究1.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为什么要将洗涤后的溶液注入到容量瓶中?3.为什么不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大多数物质溶解时都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体积)4.转移溶液时,玻棒为何必须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5.为什么要轻轻振荡容量瓶,使容量瓶中的溶液充分混合?学生分析了解配制溶液时误差来源,怎样减小误差问题探究分析误差时,要围绕操作行为对n与V的影响来分析。1.称量时,物体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2.容量瓶内壁存有水珠。3.定容时仰视读数。4.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5.溶质溶解后,没有恢复至室温转移。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使所读溶液体积偏小。7.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若在配制操作中有以下行为,将会对配制结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教学反思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题物质的分类班 级课 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复习初中所学基本概念,在了解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基础上,能够从物质的组成与物质性质度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过程与方法从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并能在后面的学习中进行实际应用。教学重点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1. 从图书馆中的能快速查找到所需要的图书或从超市中的能快速挑选到所需要的商品2.实验教师能从药品室中顺利地拿到自己所需用的试剂或用品指导阅读提出问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哪两种阅读教材第24页至25页有关内容阅读能力思考交流提出问题:请尝试对所学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化学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都还可以再分类)化学反应可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四种基本类型回顾初中知识归纳整理不论是对化学物质还是对化学反应所进行的分类,都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思考讨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从有无固定组成和结构、有无固定熔沸点、化学性质等方面纯净物混合物有固定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组成和结构有固定熔沸点无固定熔沸点保持该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化学性质认识不同的匪类方法学习探究归纳总结一类物质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树状分类法,各种树状分类法间的交叉现象在所难免,这就是交叉分类法学习探究树状分类法便于知识的积累和记忆,也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板书设计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化合物的分类2.化学反应的分类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教学反思课题物质的分类班 级课 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认识丁达尔效应过程与方法逐步探究胶体与浊液、溶液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教学重点胶体及其主要性质教学难点丁达尔效应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队纯净物进行了分类,我们能不能将混合物在进行分类呢?指导阅读提出问题:什么是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阅读教材第22页有关内容增强阅读能力归纳整理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里所得到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叫分散剂。思考讨论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的能使方式有哪些,并各举一两例学习探究分散系的分类(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认识分散系具有多样性及不同的分类标准思考讨论归纳小结1. 溶液是常见的一种分散系,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2. 油状物质分散到水中可形成乳浊液;不溶于水的固体分散到水中可形成悬浊液实验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指导操作操作1:向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现象:体系变红褐色操作2:用激光笔分别照射得到的红褐色液体与CuSO4溶液,并进行比较前者:体系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后者:溶液中无光亮的“通路”掌握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丁达尔效应归纳总结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在胶体内部产生一条光亮“通路”的现象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归纳总结,知道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与胶体掌握区别溶液与胶体的方法实验探究与上表结论对比: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1.将上述得到的Fe(OH)3胶体和泥浆水进行过滤Fe(OH)3胶体过滤后得到的液体与原体系无明显差异;泥浆水过滤后得澄清透明的液体2.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过滤后得到的液体:有丁达尔效应 体验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思考讨论1. 日常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如果没有丁达尔效应地球上将是什么情形?发挥学生的想象自学指导纳米科技与胶体化学阅读教材、课后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自学,阅读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教学反思课题第二节 离子反应班 级课 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3、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三大强酸电离特征得出酸定义,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讨论酸、碱、盐的电离情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教学难点电解质的概念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教师:上节课我们了解性学习了胶体的聚沉方法,其中之一是加电解质溶液,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到底电解质指的是怎样的一类物质?听课,思考导入课题,引发学生对电解质概念思考.提问实验我们都知道,金属单质和石墨都能导电,而且它们能够导电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讨以下物质的导电性,并思考它们能够导电或者不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播放视频:熔融硝酸钾的导电性?思考回答: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1.学生操作后:氯化钠溶液,硫酸钾溶液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导电;蔗糖溶液蔗糖固体、酒精溶液、氯化钠固体不导电。2.学生讨论,思考溶液导电的实质引导学生对电解质的水溶液或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原因的思考以直观观察,记住实验现象;引发对现象(问题)的思考。提问【1】: 为什么盐酸、NaOH溶液、 K2SO4溶液、 NaCl溶液、熔融的硝酸钾能导电?而蔗糖溶液、酒精溶液、蔗糖固体、 NaCl固体不能导电呢?【问题2】在盐酸、 NaOH溶液、K2SO4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可通过什么方法证明溶液中存在离子?学生讨论:盐酸等能够导电是因为他们在水溶液离解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酒精等溶液不能导电的原因是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思考、讨论:电离产生的,其过程可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可通过溶液导电性来检验根据现象引发思考同时对比深入学习思考什么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呢?思考、讨论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板书一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一些有机物。【强调】: 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思考、交流讨论: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固态氯化钠不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氯化氢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铜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BaSO4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所以BaSO4 是非电解质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准确理解电解质的概念小结对象: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条件:电解质导电须有外界条件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电解质应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听讲、笔记,总结、练习:下列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金属铜 固态NaCl O2 H2SO4 盐酸 酒精水溶液 HCl熔融状态的KNO3葡萄糖 SO2 ,CO2总结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巩固理论知识讲述、演示电脑演示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变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观看演示 思考电离的实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板书、讲述三 电离: 【讲述】电离的过程我们可以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NaCl = Na+ + Cl-【板书】四 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听讲、笔记、思考、练习: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HNO3、H2SO4、 NaOH、Ba(OH)2(两位学生上台练习)引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同时为酸碱盐的学习铺垫提问1.根据酸HCl、HNO3、H2SO4;碱NaOH、Ba(OH)2、KOH的电离,我们对酸,碱的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盐呢?2.NaHSO4溶液能电离出H+,它属于酸吗?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归纳,回答问题:【板书】 五 酸、碱、盐 (NaHSO4不属于酸,是盐)通过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加深对电离实质的理解思考【设疑】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由什么来决定? 举例:【思考】1.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正确吗?2.利用溶液导电性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加以解释,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思考回答:不正确【分析】随着B(OH)2溶液的逐滴加入,灯泡将会由亮 渐暗熄灭 渐亮,反应为:Ba(OH)2 +H2SO4 =BaSO4 +2H2O分析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教学反思课题离子反应二班 级课 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3、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三大强酸电离特征得出酸定义,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方式离子反应的条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同学们回忆电解质的概念。【讲述】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对象是化合物;导电的条件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而且要化合物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本身电离而导电。【过渡】: 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时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其实是离子之间的反应。【板书】: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设疑】是不是所有的电解质溶液混合都会发生离子反应呢?例如:醋酸钠与盐酸能否发生反应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探究离子反应的发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回忆、回答: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听课、练习:在下列物质中:CH3COOH HCl NaOH Cu(OH)2 AgCl Na2CO3C2H5OH H2O SO2 Fe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听课、笔记、判断CuO +C= Cu+CO2是不是属于离子反应?学生回答:不是思考、带着问题学习下面知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为新课铺垫导出离子反应的概念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演示实验【演示实验1】: 1、向盛有5mL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稀KCl溶液;2、向盛有5mL 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稀BaCl2溶液;【引导】: 实验现象为什么不同?我们来研究它们混合后反应前离子的状况。【实验探究】: 接下来我们继续探究其他电解质溶液混合后能够发生的反应,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征?1、向盛有5mL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NaOH溶液2、向盛有2mL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盐酸3、向盛有2mLNaOH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缓慢滴入稀盐酸【总结】以上这些电解质溶液混合后之间的离子能够发生反应,是因为能够生成难溶物、或挥发性物质(气体)、或者难电离的物质。这些都是离子反应的条件之一。有没有发现这些条件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很相似?观察实验现象,思考现象的原因:实验1没有明显的变化实验2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1结果溶液没有变化,说明Na2SO4电离的Na+、SO42-与KCl电离出来的K+、Cl-能共存,离子之间没有发生反应;而BaCl2电离出Ba2+、Cl-,当加入到Na2SO4溶液时,SO42-与Ba2+之间发生了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沉淀。观察实验现象、思考离子反应的条件:【学生分组实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v 复分解反应型(1)生成难溶性物质(见课本溶解性表)(2)生成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3)生成挥发性物质v 氧化还原型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以直观观察,记住实验现象;引发对离子电离现象(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自己从书本还有观察现象以学知识学习新课从实验引导学生探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归纳、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过渡】向盛有5mL 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稀BaCl2溶液;实际参加反应的是SO42-与Ba2+:SO42- + Ba2+ = BaSO4像这种(板书:)1.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提问】如何书写一个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呢?【板书】2.书写步骤:写、改、删、查: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原子个数是否守恒 电荷是否守恒离子的改写是否正确【讲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关键是第二步“改”,哪些物质能改写成离子,哪些不能呢?我们来做一个小结。指导学生认识课本后面的 溶解性表: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在水中间;碳酸磷酸两种盐,溶者只有钾钠铵;盐酸难溶银亚汞,硫酸难溶是钡铅;碱溶钾钠铵和钡;注意钙盐常是微。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液写成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作为生成物写成化学式并标出符号固体+固体、浓硫酸与固体反应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练习:3、在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 +SO42- = BaSO4 来表示的是( )A.Ba(NO3)2+H2S04=BaSO4+2HNO3BBaCl2+Na2SO4=BaSO4+ 2NaClCBaCO3+H2SO4 = BaSO4 +H2O +CO2D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听课、笔记、思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CuSO4与NaOH的反应为例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基础)改: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 离子形式,难溶于水、难电离的物质(如水)以及气体、单质、氧化物等用化学式表示(关键)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途径)查: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原子个数是否守恒 电荷是否守恒离子的改写是否正确练习:1、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盐酸、NaCl 溶液反应。2、盐酸分别与Na2CO3溶液、 CaCO3 反应。3、硝酸分别与Na2CO3溶液、 CaCO3 反应。4、BaCl2溶液分别与硫酸、Na2SO4溶液反应。1、易溶、易电离物质能改: 强酸: HCl、HNO3、 H2SO4等 强碱: NaOH、KOH、Ba(OH)2等可溶性盐:钾、钠、铵盐和硝酸盐2、难溶、难电离物、气体、单质、氧 化物质不能改: 难溶物: BaSO4、 AgCl、CaCO3、 Cu(OH)2等 难电离的:弱酸、弱碱、水听讲、笔记、思考: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Ba2+OH-+ H+SO42-BaSO4+H2B、大理石和硝酸反应 CO32- +2H+ H2O + CO2C、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 +6H+ 2Fe3+ + 3H2 D、醋酸溶液与氨水反应 CH3COOH + NH3H2O = NH4+CH3COO- + H2O巩固练习【类比总结】:参照书本内容分别写出四组不同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找出规律【总结、板书】揭示反应的实质不仅可以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一反应,还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反应。练习,思考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中和反应的实质教学反思课题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班 级课 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法。2.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过程与方法1.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1、将刚削好的苹果与久置的苹果比较,有色有何变化?2、泡好的绿茶静置后有何变化?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煤气燃烧、电池放电、有氧运动、金属的冶炼、栏杆的锈蚀等等都是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占生活生产的所有反应的60%,那究竟什么样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呢?【回答】1、苹果由粉绿色变成黄褐色2、绿茶久置后颜色变深从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氧化还原反应提问【提问】回顾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