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

上传人:伴*** 文档编号:73381138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教与职教相互渗透发展(4)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5)高教的类型日益多样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家交流(三)教育的历史演进1古代教育(1)教育特点:教育水平低,教育具有阶级性。(2)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4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二、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1)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孔子(公元前55 1年一前479年)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 592年一1 670年)的大教学论的出版(1 632年)。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2)康德提出“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3)卢梭代表作爱弥儿。(4)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的是绅士教育。 (四)当代教育学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马克思主义在前苏联第一人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1 893年一1 978年),凯洛夫的教育学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以及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学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思想品德教育4政治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条件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的发展 5制约作用受生产关系的调节,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2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3人力资本理论(1)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2)创建时间:1960年(3)核心概念:人力资本(4)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3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2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四、教育与文化(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二)学校文化1学校文化界说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2学校文化的特性(1)是一种组织文化(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因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中学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发展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及它给我们的启示5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一)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耷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2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3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4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5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三、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作用(一)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1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2教育使人的价值得到发挥教育能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主要通过:(1)要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2)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 (四)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1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2教育发展人的人格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四、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2)学校要注意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要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这是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中学教育学考试要点第四章 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一)教育的目的的概念和意义1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的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质量规格所作的总体规定和要求。就其表述和内容而言,教育目的往往具有抽象性、理想性和终极性三个特征。教育目的对所有的学校都具有指导意义,不管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多大,学校都必须努力使他们的发展符合国家提出的总体要求。 评价作用。教育的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来实行。(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但各级各类学校还有各自具体的工作方针和培养目标,这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1),教育目的;(2)培养目标;(3)课程与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教育目的反映的是对人才培养规格总的、普遍的、一般的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显得较为具体,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的可行性,而课程与教学目标则较为具体,最能在实践层面上进行操作和实施。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的本质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教育目的的内涵也不尽相同,教育目的具有社会制约性。(二)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依据人自身发展的需要1教育目的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因此,教育目的的提出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认知发展、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过程;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第二,人的发展取决于社会条件;第三,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第四,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第五,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第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一)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与代表人物1416世纪,西欧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1718世纪,思想启蒙运动提出了自由、平等的思想;19世纪中叶以来,人本主义哲学的产生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产生。1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首先,儿童生来具有健全的本能和善良的天性,教育应尊重和顺应儿童的天性,使儿童得到自然的发展;其次,教育应把儿童培养成“自然人”而不是社会的“公民”。卢梭强调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这显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的教育思想的极端性、反社会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19世纪下半叶逐步兴起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潮,促进了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产生。1社会学派的教育目的论社会学派的教育目的论主要以法国教育社会学家涂尔干为代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塑造社会我。2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论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论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日本、意大利、德国为代表的极权主义教育是其集中体现,为国家利益服务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其突出的代言人有德国学者凯兴斯坦纳和意大利学者秦梯利。总之,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根据国家或社会的整体需要来造就个人,教育只是服务于社会或国家整体利益的工具和手段。社会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首要因素,个人是次要因素。四、我国的教育目的1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相辅相成;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案例:为了检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市教育局检查组上午8时来到前进小学,检查组长向该校校长说明来意后,校长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非常重视,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等等,但现在学生们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 你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正确吗?中学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一、学生(一)学生的本质和社会地位1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承认和确立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案例:新学期开学的时候,经常听到送孩子的家长对教师这样说:“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请您严加管教,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您的便。”请用所学教育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看看他在哪些方面违背了现代教育思想。(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1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几种理论,(1)自然成熟论自然成熟论以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为代表,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的因素是成熟与学习。支持这一论点的是他所做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他认为,儿童明显具有一个适合做某事的内部时间表,未到时间,即不成熟,也就无从产生学习。 (2)教育要依据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过程循序渐进。在受教育者不同的发展阶段,既要有针对性地对其实施教育,又要循序渐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3)要抓住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及时施教,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三)学生的权利和义务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相对于具有社会正式成员地位的成年人来说,学生是不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是未进人成人社会的“边际人”。从道义上讲,儿童和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从法制角度讲,儿童和青少年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不仅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受到社会特别的保护。这一点正是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2学生的权利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1)人身权3学生的义务未成年学生作为法律的主体,在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了解自己的义务、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未尽义务或违反规定,由此造成的后果则应由学生自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二、教师(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职业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一界定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1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二)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一般来说,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朋友,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方面的指导。6研究者的角色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人,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文、科学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反思和创新。(三)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养: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良好的教育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4)掌握科学有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教师应在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教学,机智、巧妙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4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因此对教师的个性素质也有特定的要求。(1)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包括很多内容,如:热情慷慨、乐于助人、仁慈友善、合群合作、有责任心等。据调查,我国学生喜欢的教师前五种品质是:热爱、同情、尊重学生;知识广博,肯教人;耐心温和,容易接近;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教学方法好。(2)教师不良的个性品质教师不良的个性品质主要有:冷漠孤僻、木讷呆滞、悲观丧气、主观偏心、过分挑。剔、嘲讽学生等。学生会感觉这样的教师不易接近,师生间相互冷漠,不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据调查,我国学生不喜欢的老师前五种品质是:经常骂人,讨厌学生;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上课拖延时间,下课不理学生;偏爱,不公正;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四)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教学相长的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中学教育学考试要点第六章 课程第六章 课程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2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二)课程的分类1根据课程任务划分3根据修习的程度划分(1)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2)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发展方向,允许个人有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开发的课程。4根据课程设计理念划分(1)学科课程:依据知识的分类来进行课程的分类。(2)活动课程:课程设置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的生活经验来设置课程,按照活动主题来组织教学。5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1)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有意图实施的“正式课程”。(2)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具有内隐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美国学者杜威及学生克伯屈是最早研究隐性课程的学者,杰克逊被看作是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教育学者。6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1)分科课程:由单一学科构成的课程,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2)综合课程: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生成的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及内在联系。(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5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指标。二、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1教育目的 1对学生的研究:包括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等方面。2对社会的研究:包括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3对学科的研究:学科是知识的支柱,教学要因时因地制宜。三、课程设计(一)什么是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的概念: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编写教科书的系统化的活动。2课程设计的意义:课程设计是制定课程新方案的活动或修订课堂方案的活动。(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课程文件是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而制定出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它包括以下层次:1教学计划(也叫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它有三个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教学计划的构成: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构成。2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构成要素: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这五个部分。 4编写教科书应遵循的原则:(1)按照不同的学科特点,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考虑我国现状。(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不同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四、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的概念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二)课程实施的结构:1安排课程表: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2分析教学任务:包括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以目标为中心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CIPP评价模式该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三)课程评价过程中要经历哪些步骤(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1课程评价过程中的基本问题(1)评价概念是否合适;(2)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3)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2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资料;报告分析。中学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七章 教学(上)一、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包含三个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二)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或说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或说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创造才能是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二、教学过程(一)教育过程的基本概念教育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1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夸美纽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我国的观点(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引导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三)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基本阶段:(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的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概述(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2)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基本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4)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按教材的系统性原则进行教学;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学记提出的“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均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3)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5)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6)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中学教育学考试要点第八章 教学(下)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一)备课备课是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查阅参考资料也很重要。2了解学生 (二)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1课的类型和结构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类;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巩固新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和检查知识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划分,主要有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和复习课。2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讲授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业。3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三)作业检查与批改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为了加深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教师必须设计安排合适的作业,并及时批改。通过作业的检查批改,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知识或技能的缺陷,并作出评价和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出建议。(四)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在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之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目的是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课外辅导的内容二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能够独自计划学习和自我监督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课外辅导是上课必要的补充。(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3测验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测验的信度又称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括的试题难易程度。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4评价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应把握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一)个别教学制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其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缺点在于一个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有限,教学速度慢、效率低。(二)班级授课制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阐述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902年,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直至现在,它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的目的和内容。它是由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在19 18年创立的。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向教师请教。三、教学策略(一)教学策略的概念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有效率有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在于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分为:1内容型策略内容型策略有强调知识结构和追求知识发生过程两种类别,即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中学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九章 德育一、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及其意义1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2德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2)高中阶段的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三)德育内容1德育内容的含义:是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2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德育目标;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文化传统的作用。3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二、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定义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三、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一)德育的原则1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2制定德育原则的依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社会主义德育实践经验;对历史上国内外德育原则的有益经验的批判继承、吸收和借鉴。 (一)认知模式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1理论假设(1)道德发展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确切地说是道德判断发展理论。他认为,道德判断有内容和形式之别。其中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道德判断形式指的是判断的理由以及说明过程中所包含的推理方式。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2)道德教育论。该模式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1)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 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该模式的特色在于:第一,提出以公正观发展为主线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并做出了完整的理性阐述;、第二,建构了较为科学的道德发展观,提出了智力与道德判断力关系的一般观点;第三,通过实验建立了崭新的学校德育模式,提出课堂道德讨论法、公正团体法等一系列可操作性德育过程,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和学校德育的功能。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首先,柯尔伯格对道德判断发展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总的来说是可信的,可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对柯尔伯格的研究进行修正。其次,发展性原则在我国学校的知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在德育上还没有更多地研究和展开。最后,我国学校在提高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二)体谅模式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1体谅模式的理论假设,(2)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体谅模式的特色在于:它的理论假设是在对学生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的教材也取自对学生的调查。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有助于教师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人际一社会问题时的各种可能反应,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它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讲座或讨论。体谅模式对于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有一定的启示:第一,把“学会关心”视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目标体系应当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内容逼真的、包含人际一社会问题情境的教材体现出来;第三,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三)社会学习模式社会学习模式主要是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该模式吸取了认知发展理论的某些观点,与行为主义的合理内容相结合,创立了新的认知一行为主义学说。1理论假设该理论主张用替代性学习概念,建立观察学习的理论体系来说明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和对行为体系的建构。认为只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社会学习论对学校德育提出了独特的新见解,其特色表现在:在吸收其他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行为主义,使之对人的道德行为做出更合理的阐释,对德育工作有很多意义;系统论述了榜样示范对道德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影响道德行为的各种形式和途径,这是文化环境与人的道德发展相互作用的重要成果;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的理论给学校道德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把环境的示范和个体的发展与认知调节机制的互动表达出来,从中可以看到学生是如何内化外部作用,从而逐渐发展起自我评价能力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国学校德育发展可以从社会学习理论获得一些借鉴,主要包括:在探讨道德教育与行为形成方面,对我们加强道德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有较大启迪作用;强调自我效能感,注重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强化。中学教育学考试要点第十章 班级管理一、班级管理的意义(一)班级的概念1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1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其对象主要是人,即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2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二、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一)班级常规管理1班级常规管理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2一般说来,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二是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三是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3班级常规管理的作用: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有利于建立一个健康、活泼、积极、有效的班集体;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校环境。(二)班级平行管理1班级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2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3班级目标管理的要求:要围绕全班成员共同确立的班级奋斗目标,将学生个体的发展与班级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目标的引导下,实施学生的自我管理。三、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要解决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这就要求做到: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社会化的过程。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一、班级管理的意义(一)班级的概念1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1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其对象主要是人,即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2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