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 编 精 品 地 理 资 料 2019.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课时冲关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4湘潭模拟)读图,某海轮由点出发,沿点虚线路径经、三处,返回原地。回答1、2题。1.沿途经历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就海水的平均温度而言,B.处附近海域因离岸风,盛行上升流,饵料丰富,形成渔场C.从到途中,发现沿岸自然带依次出现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体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航行中一直顺水顺风2.甲、乙、丙、丁处分布有热带雨林,关于其成因正确的叙述是()A.甲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B.乙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C.丙处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D.丁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解析】1选C,2选A。第1题,图中显示的两处位于南美大陆东部海域,沿岸流经的是巴西暖流;图中两处位于非洲大陆的西部海域,沿岸流经的是本格拉寒流,结合图中显示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四处海水的平均温度排序为;处附近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影响,风向应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图中从到途中,出现的沿岸自然景观主要呈现荒漠草原森林的变化,反映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海轮航行过程中在从到的途中主要是逆风。第2题,甲位于赤道上的亚马孙平原,主要是因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发育了热带雨林带;乙处位于巴西高原的东南部沿海,因沿岸暖流流经,且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发育了热带雨林带;丙、丁的热带雨林带的成因均与甲相似。栓皮栎的树皮在树干水分较少时采剥,风干后作为制造软木塞的材料。右图是某国示意图,栓皮栎主要生长在该国的南部地区。回答3、4题。3.该国采剥栓皮栎树皮的最佳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该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植被()A.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具有耐旱的特征D.具有耐寒的特征【解析】3选B,4选C。第3题,该国位于大陆的西岸,其南部所处纬度为北纬30多度,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适宜栓皮栎树皮的采剥。第4题,该国南部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植被树叶表层有蜡质,具有耐旱的特征。【误区警示】第4题,分不清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地区分布差别而错选A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2014潮州二模)甲、乙两图分别代表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代表不同的植被。读图回答5、6题。5.植被所在的自然带是()A.热带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6.形成东坡植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洋流D.人类活动【解析】5选D,6选B。第5题,植被位于安第斯山脉西坡,南纬3037之间大陆西岸,应该为地中海气候区,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6题,东坡植被地处南纬3050之间安第斯山脉的东侧,为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温带荒漠。7.(2014韶关二模)能正确反映河流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降雨强度、表层岩性和相对高度关系的是()【解析】选D。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河流含沙量高,泥沙沉积作用强,河床抬升,相对高度增大。8.(2014珠海二模)读某区域图,关于图中沼泽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河流有凌汛,容易泛滥C.纬度较高,蒸发较弱D.距北冰洋近,降水丰富【解析】选D。沼泽地位于西伯利亚地区,河流沿岸地势较低,积水较多;本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有结冰期,容易形成冰凌洪水,这些都是造成沼泽地广布的主要因素。该区虽然北部靠近北冰洋,但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大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回答9、10题。9.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10.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解析】9选A,10选C。第9题,因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的大西洋畔,可以判断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因此该沙丘是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不断沉积而成的。第10题,该沙丘东面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理论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出现沙丘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规律。11.(2014梅州一模)沙漠地区的湖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是()A.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B.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解析】选A。读图,根据图例判断湖泊所在地为低洼处,周围地势较高。湖泊与河流附近水源较多,丙应是草甸;乙距离河湖较远,水分较少,应是半固定沙漠;甲距水源最远,缺少植被保护,可能是移动沙丘。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图1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图2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读图回答问题。(28分)(1)判断甲、乙两气候区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2)处气候是否符合地带性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3)图1中两处的自然带最可能是高山草甸带的是哪一个?其判断理由是什么?(4)结合气候类型说明丙处植被具有的特征。【解析】第(1)题,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对应的是森林、草原和荒漠,其变化体现了以水分为主导因素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处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与山脉对海洋水汽的阻挡作用有关,属于非地带性现象。第(3)题,根据自然带下面为山地针叶林带即可判断。第(4)题,丙为地中海气候,植被属于常绿硬叶林。叶片常绿、坚硬,根系发达,具有耐旱的特征。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2)不符合,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它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3)。判断理由: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布,图中显示处下方为山地针叶林带,由此可判断处为高山草甸带。(4)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区,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片常绿、坚硬,根系发达,具有耐旱的特征。13.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环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28分)(1)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2)从气候、地形、水文和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甲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3)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地相同,分析其原因。(4)丙地虽然地处沿海地区,却出现荒漠景观,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甲地和乙地都是热带雨林气候,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湿热的气候和平坦的地形决定了该地的水文和植被特点。第(3)题,乙地与甲地自然带都为热带雨林带,其形成与地形、信风和暖流有关。第(4)题,丙地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虽然地处沿海地区,但降水稀少。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2)该地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同时这里还有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两者的结合,形成了世界上流量最大的亚马孙河;也造就了一片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3)乙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因此乙地形成了与甲地相同的热带雨林带。(4)丙地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难以获得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降水稀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