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0888567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文昌市联东中学 张俊霞【摘要】素质教育就是要更新理念,转变学生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合作,而政治课堂则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做人修养的渠道,其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正文: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候所表现出的功能特性,具体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反思的结果。然而,从实践层面进行观照,当前的政治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形成机制的缺失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首先,我先分析一下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主要表现: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和觉悟提高;重灌输轻启发;重课堂教学的封闭性而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次,我接着来分析一下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主要原因: 1、教育环境的因素。传统的教育目的观忽视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需要和兴趣,在学校教育中过份地强调集体化、统一化、规格化、模式化,极少考虑到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需要,极大地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2、现行的教学机制的因素。现行的教学机制 缺乏学生主体发展的课堂教学空间,缺乏有效的主体性教学的评价标准。3、政治教师自身的因素。长期以来,大多数政治课堂教学,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以知识管理为目标,教师所提供的教学环境是一个灌输知识的环境,师生间也缺乏真诚与平等的对话。没有个性化的选择和自由,使学生的自主性失去了发展的源头。4、学生自身的因素。应试教育的桎梏,加剧了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丧失。课堂教学紧紧围绕考试来进行,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至高无上,题海战术、大题量训练把学生压得喘不过起来,这同样也造成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淡漠。 最后,我谈一下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主要对策:1、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拥有了某种兴趣,就成为主体性在这一方向得以发挥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准确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文化知识结构、情感体验、能力特点等实际状况,要选择那些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和普遍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就会主动、自觉深入地去探究和思考。兴趣教育是一种顺应主体倾向性的有效性教育,教师应当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觉培养和引导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的主体性在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中全面膨胀。比如在陶冶高雅情趣,追求美好人生一课的教学中,因为高雅情趣这部分内容比较空洞,学生难以理解,我就从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入手。首先设问:“大家有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肯定喜欢这个问题,会争先恐后地回答,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帮助学生区分出正当兴趣和不正当兴趣,再设问:“大家认为是正当兴趣好呢还是不正当兴趣好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大家想知道怎样来培养正当兴趣,从而形成高雅的情趣吗?”,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吸引过来,再布置大家讨论。学生都能说出一点二点来,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主体性既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和谐的氛围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彼此间的心灵距离。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教师形象,多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发挥自己“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引入活动教学、小组学习等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创造空间。如我在讲“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时,采用了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辩论的教学模式。分组后,我设置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的辩论题目,先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期间我会走到小组内参与到学生的谈论中,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然后全班分为两个大组,针对这一主题展开辩论。班内的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学生为了在辩论中获胜会搜集材料,明确观点,许多学生还谈到了我预想不到的观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高兴兴地完成了教学内容。三、努力把目标转化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了教与学的方向。传统的目标教学是向学生展示“理解掌握”等,学生虽然能掌握结论,但往往靠死记硬背,不能充分发挥主体性,其创造能力也受到遏制。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教学目标转化成目标思考题,设计恰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求知,最终掌握知识,并在这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具体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针对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提纲式”阅读训练题,按识记、理解、分析的顺序排列,课前发给大家。二是从实际生活事例,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从课本中典型内容出发,提出若干思考题。政治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目标要求、具有一定梯度的思考题。对较高要求的目标,其思考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例如:我在讲初三政治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利用媒体展示10道选择题,2道实例分析题。这些题目既不同于传统的名词解释或简答题,也不同于一般的目标展示,它既表明了识记、理解和运用知识的三个层次的目标,又具有启发性。通过自读思考,学生感知了课文内容,既达了识记目标,又培养了分析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四、努力促使结论教学向过程教学转化,教会学生探索知识的程序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知识结论的教学。教学活动是教师讲结论,学生背结论,其结果是学生掌握了知识,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包括了知识发现、形成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而且也包括了概念形成、问题发现、思路探求的科学程序和方法。因而必须把结论的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突出“学”在教学中的地位。当然要正确处理“学”与“导”的关系,重视教师的“导”,教师的“导”应体现在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必要时还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巧妙地把讨论引向深入。例如:我在讲“环境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播放了一段抗洪录像,展示了一幅“可持续发展”的漫画,让学生讨论,许多学生认为,漫画提到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野蛮的“持续开发”,它使人类失去的绝不仅仅是一片广沃的森林资源,而是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潜能,它所带来的必然是生态平衡的破坏,自然资源的枯竭和人类发展的终止。从而对我国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了正确的认识。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一个事关民族强盛、国家兴旺的大事,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视之为己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人才。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