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与决策——《内江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文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646346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查与决策——《内江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文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调查与决策——《内江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文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调查与决策——《内江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文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04 期调查与决策内江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总第调查与决策(内参)第 194 期 内江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共内江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在目前的形势下,内江农村经济发展是否存在什么问题?能否得到持续长足发 展?我们对此作了专项调查,情况如下。一、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一)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已成为影响内江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很大程度上 影响了农业的正常生产。据调查, 2007 年,全市共有劳动力约 180 万人,其中青壮年劳动力 约 130 万人,全年外出务工劳动力 107 万人,加上离土不离乡就近务工的劳动力10 余万人,共有约 120 万人离开了农业生产第一线,占全市劳动力的67%,其中约有 108 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占青壮年劳动力的 84,真正常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不足22 万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导致各县区均不同程度的出现土地撂荒现象,如东兴区土地全面撂 荒面积达 1.37 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2.46%。若算上风调雨顺则满栽满插、出现旱涝则视情况 而定,大春满栽满插、小春不栽不种的 半撂荒 等情况,全市约有 15%的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撂荒。同时,由于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年老的多、体弱的多,他们受体力的限制不能或很少 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加之照顾孙子一辈是他们更为重要的任务, 不搞养殖 、种懒庄稼 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一大特点。 据隆昌县黄家镇大同村干部反映: 该村的 800 户人家中, 有 200 户全部是老人,占 25 。全村 40 左右的农户不再养猪,生猪存栏比以往年份下降 40以上,生猪出栏也由原来的人均1 头下降到人均不到 0.5 头;把庄稼种下去就不管或很少管理的情况比比皆是,抢种抢收时节请不到人帮忙已成为不好解决的难题。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外出务工比从事农业生产有更高的比较效益。 调查中得知,内江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和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生 产企业。 从 2007 年建筑行业的务工收入看, 外地务工的建筑技工日均工资为 130 元左右, 土 工为 100 元左右,本地务工的建筑技工日均工资不低于 70 元,土工不低于 60 元,石匠的日 均工资也在 50 元左右。如果满打满算,外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可达 3000 元以 上,本地务工的建筑技工、 土工的月收入也可达到 1800元以上; 如果按每月只有一半的时间 有活干, 那么外地务工的建筑技工、 土工的月收入还可达到 1500 元以上, 本地务工的建筑技 工、 土工的月收入也可达到 1000 元左右。 而在家从事农业生产, 从目前情况看, 每亩地的收 益(加上粮食直补)满打满算也不足 500 元。二是外出务工可以规避从事农业生产所面临的 各种风险。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对风险的规避。农民外出务工除了筹措路 费和准备必需的用具以外,基本不需要考虑其它的因素。而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不仅需要先 期投入,而且还得面对周期长、见效慢、收入低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还得承担来自各方的 风险。如果是养猪, 2007 年,市场上仔猪价格每公斤 23 元左右,肥猪的价格每公斤 17-18 元,有的地区出现了猪蓝耳病疫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养一头猪,既要承担 600 元左右 (按平均每头仔猪 25 公斤计算) 购买仔猪的先期投入, 又要承担高价饲料; 既要担心随时都 可能出现的疫情,又要面临随时可能出现的生猪价格下降的危险。如果是种植,在路、水等 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的情况下,近年来,干旱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粮食、蔬菜等价格又极 不稳定,加之肥料、农药的价格普遍上涨,从事农产品种植很难说是赔是赚。(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难成为提高内江农业效益的一大瓶颈目前,良种供应脱节、技术组合不配套、示范推广不到位、信息传递不畅通的问 题不仅在内江农村普遍存在,而且已成为提高内江农业效益的一大瓶颈。一般情况下,内江 农技、畜牧等部门一项适用技术的引进、试种到推广需要 3-5 年时间,推广的方式以一家一 户为主、示范带动为辅。由于不能立竿见影见到效益,农民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据市农业局 提供的情况,近 10 年来,农业部门着力推广的 10 余种农村适用技术,只有 2-3 种在全市范 围推广了,有 3-4 种的推广面达到 50%以上,其余的推广效果则很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 导致了内江农产品产量上不去、品质提不高,不仅影响其商品转化率、加工转化增值率,更 重要的是影响了农业的比较效益,最终直接影响农民收入。以柠檬种植为例,据调查,市中 区靖民镇石谷村共种植柠檬 564 亩, 2007 年产鲜柠檬 8 万斤,管理好的,不仅产量高、每亩 产量达到 3500 公斤以上,而且品相、品质好,可以直接放到超市出售,即使在市场上出售, 其最高售价也能达到5 元/ 公斤,1 亩柠檬为农民带来近万元收入; 而管理差的, 不仅产量低、每亩产量不到 1000 公斤,有的甚至低到不足 200 公斤,而且品相、品质均差,一般价格在 0.5 元 / 公斤左右,每亩柠檬为农民带来的收入也就可想而知。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资金短缺。导致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仅停留 在会议上、示范点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农村面上。市农业局反映,因资金短缺,即使有成熟 的适用技术, 推广起来也十分艰难。 如有 10 余年推广历史的水稻旱育秧技术, 目前其推广面 也仅占应推广面积的65%;而有省工、增产功效的固定箱沟两季田双免耕新技术,尽管示范推广了若干年,目前仍陷 推而不广 的尴尬境地,而此项技术在四川广安等市的推广面几乎 达到 100。近两年来,该局虽引进5-6 个新技术(品种)项目,但因经费限制,只能在小范围试验、示范、推广,没有实质性进展,更谈不上带来效益。二是服务滞后。目前,农业 适用技术推广普遍存在有机构、缺人员的情况,集中表现为基层专职农技人员少,且队伍不 稳定,各乡镇均配有 1-2 名农技推广人员,但多数为兼职,加之经营分散,农技推广面临很 大挑战。从推广环节看,一般局限于产前、产中,对产后农产品的加工、贮藏等缺乏配套服 务。从推广方式看,一般是以集中在县区、镇乡,特别是镇乡开现场会示范为主,对关键技 术的传授很少有到田间地头点对点、面对面的指导,以至于农民难以掌握技术要领,导致适 用技术不实用。 三是农民素质不高, 对技术接收力不强。 调查中了解到, 在外出的劳动力中, 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0%以上,而且 95%是 16-45 周岁的青壮年。 在家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文化程度都很低,即使是初中、高中毕业生,也都年龄偏大,他们不仅使用农业新技术的 意识不强,掌握新技术要领的素质不高,而且有的甚至顽固地认为还是传统的方法管用,即 使再怎样培训,也固执地坚持按传统的模式进行生产。(三)产业结构调整进展慢成为内江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大障碍 近年来,内江着力实施以 生猪百亿联动 为重点的特色种养工程、农业产业化工 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收到了一定效果,但缓慢的进展,已经成为内江现代农业发展 的一大障碍。通过调查,2000年,内江农、林、牧、渔结构为55.9 : 1.1 : 38.5 : 4.5。 2006年,虽然发生了变化,农业比重有明显下降,牧业比重有较大提升,调整为43.0 : 1.5 : 50.6 : 4.9 ,看起来比成都市 48.3 : 1.2 : 48.2 : 2.3 的结构还优,但成都市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 产值比重达 71%以上,主要农产品综合优质率达65.5%,粮经比例调整为 51.9 : 48.1 ,已形成了生猪、食用菌、茶叶、蔬菜、柑橘、猕猴桃、花卉等七个产业带以及一批农业观光和乡 村旅游品牌的发展格局,说明内江农、林、牧、渔内部结构,产业布局结构、产品品种结构、 产品品质结构等的调整,进展还很缓慢,还有很大差距,还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表 现为:尽管内江五个县区都培育了不少特色产业,但普遍规模较小、产品品质不佳、产业化 关联度不大,产品优势不仅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商品优势、直接进入市场,而且很少转化为加 工原料,提高附加值。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规模生产难以形成。全市近80%属于浅丘地势,可以耕种的土地本来就零散地分布在山脚、山腰,甚至山顶,且地块面积狭小。土地承包经 营,必须区别地块的好坏,将土地分为几等予以落实,稍微成块的土地就被分为若干小块为 多户农民耕种,这就成为土地集中经营的障碍。加之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民种不种地都可以 得到粮食直补等政策性补贴, 部分农户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流转, 这就更难形成规模化生产, 更谈不上规范化经营。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乏力。 2007 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 业有 102 户,产值上亿元的 14 户,上 5000 万元的 12户。由于未建立起 风险共担,利益均 沾 的互惠机制,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松散,企业、基地、农户的关系既不紧密也不规范, 订单虽签但履约率低,产业化龙头企业原料本地化率平均不到60%,导致虽有基地,但规模不大、特色不显、标准不高、产品不优。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虽然内江农村公路 总里程有 6506.82 公里(包括乡道 1224.84 公里,村道 3929.21 公里),但还有 66 个行政村 未通公路,大多数已建成的农村公路存在 两低一差 (技术标准低、路面等级低、公路管护差)的问题,仍然受到晴通雨阻的困扰。虽然水利设施有所改善,但全市人均蓄引提水能力 仅 208 立方米, 为全省、 全国平均水平的 72和 47;有效灌面 162.9 万亩, 仅占应灌面积 的 65%左右。在十年九旱的情况下, 望天吃饭 难以对结构调整有所帮助。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1. 激活两项政策。 即土地承包经营权 30年不变 的政策、 粮油直补政策。 调查中 了解到,全市举家外出务工的约占13。举家外出者的承包地,在没有实施粮油直补政策之前,有一部分(约占 2.5%左右)退给了村集体统筹安排,有一部分有偿转让给了大户经营, 有一部分倒贴农税托付给亲戚邻里耕种,有一部分不管不问、听凭他人愿种则种。实施粮油 直补政策之后,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现行的粮油直补办法是按计税面积分摊、将补贴 资金直接打到承包经营户的卡上,一方面承包经营户即使不种粮油,也能得到每亩几十元钱 (2008 年达到 84 元/ 亩)的补贴,因此,再也没有将土地退给村集体的了,将土地流转出去 的也少了;另一方面,种植粮油的却得不到粮油补贴,反而要应对农资涨价,因此,种植粮 油的积极性也打了折扣,一旦出现干旱,土地便大面积撂荒。所以,村民们反映, 30 年不变 的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和现行的粮油直补兑现办法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粮油生产,阻碍了土地流 转和集约、规模经营,影响农业结构调整。为此,建议:改进粮油直补等政策的兑现方式, 探索适应内江实际的补贴兑现方法,让补贴资金更好的发挥刺激粮油生产的作用;同时,在 不违背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大胆借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创新经验,积极引导农 民以转包、转让、出租、入股、买断经营权和户际联营型等多种方式开展土地流转,鼓励有 能力善经营者承租土地发展种养业,推进土地向种养能手或经营企业集中,着力提高土地综 合效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2. 抓住三个重点。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培植龙头企业,推进 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中发现:离城镇越近,外出务工的越少; 基础设施越好,外出务工的越少;龙头企业越多,外出务工的越少。隆昌县大同村,地处隆 昌第一大镇黄家镇镇郊,为县上 2007 年的项目村 ,全村 1500多劳动力,外出务工 700多 人,占 50左右,比全市平均数低 17 个百分点;而隆昌县紫云村,地处隆昌最边远的双凤 镇边缘,交通不便、水利设施差,全村 900 多劳动力,外出务工达 700 多人,占 78左右, 比全市平均数高 11 个百分点。 资中县龙结镇长堰子村, 虽然地处边远, 但该村紧邻水库, 几 乎全部土地都能自流灌溉, 加之附近有两家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可以打工, 所以全村 1214 个劳 动力,只有 424 人外出务工,占 32,比全市平均数更是低 35 个百分点。由此看来,只有 将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种植养殖示范园区、发展规模种养大户、培植龙头企业与城 镇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让青壮年劳动力留得下来、增收有望,才能让土地有人种、种 得好,才能让农民离土不离乡,既不抛下种养业,又能打工增收入,推进农村经济大发展。3. 发展劳务经济。即做大劳务培训板块;做强劳务输出板块;做好劳务 搭桥 板块;做实劳务 建业 板块。调查中了解到,内江持证外出务工的不到20%,其中参加 甜妹子 、 甜城保安 、 甜城建工 、甜城电工 、甜城数控 等品牌培训并获证外出务工的不到 14;外出务工者大多集中在建筑行业,即使在沿海企业,也多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种。 同时还了解到,一些常年在外务工者通过多年的努力,不仅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而且在建筑 业、工业、商业等企业界有一定的影响,集聚了旺盛的人脉。因此,应把劳务提升到产业经 济的层面来加以认识,并加以重视。应力求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和普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 资源,发挥市场和政策各自不同的作用,把全市劳务培训的规模做大,使之既能统筹把握市 场的总体需要,又能以各自的特色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既让外出务工的劳动力都能得到培 训、都能有一技之长,又让劳务培训本身成为劳务经济的基础性板块。应在培育劳务输出中 介市场上寻求突破,力求在政府机构、中介组织、培训机构的互补中,实现有目标、有组织、 有保障的劳务输出,全方位提升输出劳务的质量,把劳务输出做强,既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 增加收入的主力军,又使之成为劳务经济的主要板块。应注意收集内江籍在外务工成功人士 的信息,有目的的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沟通,主动向他们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发展前景、 投资政策等,鼓励他们为内江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扶持他们回内江开辟园区、创业发展, 成规模地把成功的内江人士以及资金吸引回来,投入内江的建设,既使劳务搭桥、劳务建业 成为劳务经济的重要延伸板块,又使劳务搭桥、劳务建业成为内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 提高服务实效。一是提高各种政策的激励实效。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良种、 良法的引进推广,对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创名优名牌等进行激励;通过争 取财政低息、贴息、无息贷款,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打造市级、省级、国家级知名品牌进行激 励。同时,保障民间投资,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创办涉农经济实体,支持龙头企业进行资本运 作,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调整财政农业资金投向,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资金, 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二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实效。将整合的支农项目、地方 财政补贴等资金集中起来,采取 以奖代补 的形式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同时提高补助比例,调整 以奖代补 资金的使用方式,即不要求完全把 以奖代补 资金返还 给项目出资人或农民,或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建设奖励资金,由县级或乡镇为单位 统筹使用,重点用于农村基础性建设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种养大户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国家对产粮大县(除市中区)用 以奖代补 的形式给予了相应补贴,市县(区)财政应明确 其中的 30%直接作为农村实用技术推广专项经费。三是提高农技人员的工作实效。探索由财 政、科技管理部门牵头,科研单位参与的服务体系建设,认真研究并尽快形成内江农村适用 技术推广体系。运用政府组织引导和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的手段,既给农业科技人员以责任 和压力,又给农业科技人员以收入和动力,让他们愿意、乐意包村包片、点对点面对面、深 入到田间地头推广普及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组长:林武副组长:任孝勇 曾强成员:李智 刘建伟admin-swzys)( 提供单位 : 发布时间 :2008-11-25 录入用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