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串讲(一)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9581543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心理学》串讲(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串讲(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串讲(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学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教育心理学串讲(一)本课程内容比教育学难度大些,学员应多花些时间来学习这门课程.考试题型为名词、填空、选择、简答、论述题,学员应该认真掌握串讲(一)的知识点和重要点,并注意题型的相互转化。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2.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个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个活动过程组成。3.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学生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等;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知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5.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6.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它不断变化,从简单的实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直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7.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8.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9.评价和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年代80年代后)。11.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12.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13.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又陆续编写和翻译了几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开创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道路。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学习准备是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3.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4.人格又称为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埃里克森) 5.心理运算是指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6.关键期是指个体早期生命中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8.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二是自我体验。三是自我监控。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高中生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10.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11.认知方式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识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认知方式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辐合型与发散型。12.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13.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14.个体差异的原因有三个:(1)智力水平差异;(2)成熟早晚差异;(3)智力构成成分差异。15.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1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17.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18.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19.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人们的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钟形分布),IQ超过140的人是天才。20.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来自客观环境的线索,对社会科学、儿童教社会工作、文秘公关等与人交往的职业感兴趣的个体的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21.有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是场独立型22.智力的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1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一定义说明,(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经验产生的学习类型有:(1)有计划的了解或训练而产生的正规学习(2)由偶然的生活经验而产生的随机学习。 3.学习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4.著名的教育心理家加涅把学习分为八类:信号学习,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这类学习属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刺激反应学习,指学习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联结,并得到强化,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这类学习属于桑代克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5.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6.联结学习理论(行为派)P34-43(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他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经典实验迷箱猫,其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老鼠,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基本规律:强化(有正强化有负强化之分)7.认知学习理论(认知派)P43-50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的完行顿悟说,实验对象黑猩猩,基本内容:A.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B.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学习观内容:A.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B.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C.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A.学习分类:根据学习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可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B.意义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了解。C.意义学习的条件: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8.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和互惠内驱力。第四章学习动机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机。其主要功能有:(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强化功能。2.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的学习活动,并致使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其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3.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的。4.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又被称为学习驱力。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景中的成就动机组成部分包括: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6.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7.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8.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的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代表人物:阿特金森;分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功率为50%是选择的分界线。9.学习动机的种类P5657(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10.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美国马斯洛把需要划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1.美国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成败的六要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12.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的。13.班杜拉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强化)与先行因素的影响,并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14.创设问题情境会使人成功,所以能够激发个体的内部动机。 15.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老师赞许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 自我提高和交往的内驱力都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16.外在学习动机的实质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17.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18.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0.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2.迁移的种类*:A.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分正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负迁移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如在学习对数运算法则时,受m(a+b)=ma+mb的影响而错误的得到lg(a+b)=lga+lgbB.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分为水平迁移(水平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化学中钠、钾、锂等金属元素之间的影响)与垂直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一般平行四边形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C.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如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与具体迁移(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如英语学习中,当学完单词eye(眼睛)后,再学习eyeball(眼球)时,产生特殊迁移。)D.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P73 3.早期迁移理论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与关系转化说。 4.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宫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宫能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发的。5.共同要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后来相同要素被改为共同要素,即认为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6. 经验类化理论:贾德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7.格式塔心理学家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8.“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9.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都是典型的同化性迁移形式。 10.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11.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1.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了解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2.遗忘的实质是知识的组织与认识结构简化的过程。3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识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了解的过程。4.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5.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6.直观是通过对直接感知道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7.所谓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了解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8.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既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9.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了解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10.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11.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的。12.知识概括的类型: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13.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14.理性概括是在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了解的过程。15.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16.前摄抑制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17.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1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19.对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得到普遍认同的是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20.概念学习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21.命题学习是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1.技能是通过了解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2.技能分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1)操作技能即动作技能、运动技能,即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操作活动方式。如:体操、田径运动等。(2)心智技能即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即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如: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3. 操作技能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熟练和操作整合四个阶段。4.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5.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或行为模式。6.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动作结构、动作品质、动作控制、动作效能。7.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个动作成分相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8.对心智技能最早心智技能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9.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10.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的方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那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11.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注实施。12.原型内化就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分为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和内部言语动作阶段。第八章 学习策略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站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2.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1)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2)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3.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1)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2)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了解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3).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了解,形成新的知识结构。4.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5.元认知策略可分为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可以分为有结构问题和有结构问题。2.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3.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部分,其中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4.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抛除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5.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6.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7.问题解决的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8.目前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是创造性的核心。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2.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核心部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4.态度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成分)、行为成分。5.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6.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具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2)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3)可逆性阶段(8-10岁)是自律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4)公正阶段(10-12岁) 7.美国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他提出了三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8.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9.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容易产生两极分化,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10.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观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念、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11.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过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2.认同实质上是对榜样的模仿。13.良好的榜样理论基础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2.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有儿童多动综合征、学习困难综合征、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儿童厌学症和儿童强迫行为。3.心理评估是用搜集得来的材料,进行评鉴,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4.心理辅导的目标:(1)学会调适,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叫调适性辅导基本目标。(2)寻求发展,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叫发展性辅导高级目标。5.要作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和整体性原则。(注:也可考简述题)6.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7.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2.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学习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3.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4.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5.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6.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技能。7.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8.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程度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系统和个性化. 9.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为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10.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1.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学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2.群体是指人们一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3.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环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气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4.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类型:A、扰乱性的问题行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B、心理问题行为(退缩、神经过敏)5.课堂教学效率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大要素的互协调。6.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集体是群体的最高阶段。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们会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了解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体。正式和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勒温7.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8.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里主要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1.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2.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有专家或学者门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3.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4.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1.反思教学经验是对教学经验的反思,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2.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3.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4.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