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诗歌试题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69569753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诗歌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诗歌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诗歌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2014 京卷】1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 ( 12 分)【 1】奉陪郑驸马韦曲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释:【 1】韦曲:唐代长安游赏胜地,杜甫作此诗时,久住于长安而未得一官。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B. 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园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尽情饮酒。C. 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 、“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D. 此诗运用了“反言” ,如“恼煞人” ,实际是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下列诗句中寓有相同情感的两句是(4 分 )A. 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C. 莫嗟韦曲花无赖,留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南野亭D. 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 眼中多少可儿坟清 ( 按:此当作明, 出题人有误 ) 王象春 游曲江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2015 京卷】(18 分)醉翁操 【1】 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 ,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 4】,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 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 试听 徽外三两弦。注释:【 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草筐。 论语宪问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 有心哉,击磬乎! ”【 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 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16.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A. “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的“空山” ,都写出了山的空寂。B. “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C. “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D.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17. 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 分)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 分)A.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2 分)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_,_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18.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4 分)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 _ ,_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 2 分)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_ ”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_ ,19.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 分)【 2016 海淀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 15 题。( 22 分)却说沧州牢城营里管营首告: (甲)杀死差拨、陆虞候、富安等三人,放火延烧大军草料场。州尹大惊,随即押了公文帖,仰缉捕人员 且说(甲)与柴大官人别后,上路行了十数日,时遇暮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紧起,又见纷纷扬扬, 下着满天大雪。 行不到二十余里, 只见满地如银。 昔金完颜亮有篇词, 名百字令,单题着大雪,壮那胸中之气: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 掣断珍珠索。 _ 。谁念万里关山, 征夫僵立, 缟带沾旗脚。 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13下列填入百字令 (又名“念奴娇” )横线处的诗句,与整首词最相合的一项是( 3 分)A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鳞败甲满天飞。B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14. 按要求完成( 1)( 2)题。( 10 分)( 1)上面文字出自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作者借百字令一词的场景描写烘托了小说中(甲)这一人物形象。这一手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也以赤壁“ _,_,卷起千堆雪” 的壮阔景象, 烘托周瑜“ _,谈笑间, _”的英雄形象。 (7 分)( 2)上面文字以百字令词,烘托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 分)15. 下面世说新语选段中谢朗、谢道韫的语句与上文的百字令都描写了“白雪纷纷”的景象,请从二谢语句中任选其一,与百字令中任一写雪的诗句进行比较赏析。分)( 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注释】胡儿:指谢朗。兄女:指谢道韫。16下列诗句以“雪”为吟咏对象的一项是(3 分)A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B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唐陆畅)C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 一竿纶, 世上如侬有几人。(五代 李煜)D沙头十日春,当日谁手种。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宋黄庭坚)(2007 北京卷)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 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 之。 注释: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 y):车前(草名),可食。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有:得到。掇(du):摘取、拾取。捋( lu ):成把地握取。袺(ji ):手持衣角盛物。襭(xi ):把衣襟掖在腰带问装物。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2009 京卷)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 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准拟:准定。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2004 北京卷)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B “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C “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D “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B 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C 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D 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5 分)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请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2013 年北京卷)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释: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B. “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C. 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D. 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有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2010北京卷)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 ,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 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徂辉:落日余晖。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3 分)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景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在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安然的宿在梧桐之上。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 2008 北京卷)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4 分)8. ( 2005 北京卷)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B “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 、“猜想”的意思。C “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D “漏声断”中“断” ,是断断续续的意思。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B 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C “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D 作者通过“雪晓” 、“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2012 北京卷 ) 柳堤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 分)A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B 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C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D “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 分)A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 郑谷阙下春日)B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 杨朴莎衣)C 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 刘子翚海棠花)D 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 邱睿都城春日)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 具体说明期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 150 字)(2003北京卷)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寥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海淀 2016 期末 )拟秋怀诗清蒋士铨文字何以寿?身后无虚名。元气结纸上,留此真性情。读书确有得,落笔当孤行。数语立坚壁,寸铁排天兵。苟非不朽物,谁复输精诚?入隐出以显,卓荦为光明。庶几待来者,神采千年生。【注释】元气:指人的精神,精气。卓荦:卓越,突出。拟秋怀诗中除“元气结纸上,留此真性情”这一观点外,还有哪一主张对你有所启发,请结合你的阅读或写作体验加以阐释。(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