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对确定位置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报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9378056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数对确定位置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报告用数对确定位置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用数对确定位置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报告用数对确定位置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用数对确定位置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报告用数对确定位置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数对确定位置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报告【最优设计流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2、能力目标:使学生亲身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学生活动(一)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课伊始,教师播放刘公岛少年军校学生军训录像,并很快将画面定格在方队图上,引导学生尽量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把方队中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小强的位置,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学生的描述可能比较准确但不够简练,也可能比较简练,但不够准确,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使他们认识到这些表示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体会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二)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通过第一板块的学习,学生认识到自己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够规范、准确、简明,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将描述的方法统一到列与行的认识上,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位置,图例也由人物图演变为点子图,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位置和第一板块中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位置进行比较,并观察从人物图到点子图的变化过程,感受到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和准确性。这一板块是学习在方格图上确定一个点位置的必要过渡环节。(三)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当学生认识到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物体位置的简捷性后,教师抛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这还不是最简练的方法,你能用更简练的方法来表示小强的位置吗”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再次点燃起来。同学们以小强的位置“第3列第2行”为例,根据数学的简明性特点和符号化特点,自主探索更简捷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尽情释放。在此基础上提升到“数对”的方法上,使学生更加感受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和和准确性。这一板块中,设计了一道趣味游戏:快速找药。以男女对抗赛的形式展开,台下的同学以开火车的形式依次说出表示某种中药位置的数对,台上的同学根据描述在电脑上把这种中药找出来,限时30秒,看谁找的多。通过这个小游戏,学生更加感受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和准确性。游戏结束后,教师又启动了一个问题:“观察屏幕上的图形,(动态显示点子图变方格图的过程),你能发现什么?你还能在图中(这时已经变成方格图)找到小强的位置吗?”将点子图自然过渡到方格图,有效地完成了由具体的实物图 点子图 方格图的抽象过程。(四)用数对的思想确定位置。学生掌握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数对的思想,设计了“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和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两个环节,让学生感悟“数对思想”的价值,体验“数对知识” 应用的广泛性。观看录像。观察画面中小强的位置,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小强的位置。学生之间互动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认识这些表示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出队列中的列与行。学习列与行的概念和确定列与行的规则,能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位置。对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位置和第一板块中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位置进行比较,感受到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简明性。观察从人物图到点子图的变化过程。 根据数学的简明性特点和符号化特点自主探索比“第3列第2行”更简捷的表示方法。 学生交流自己创造的方法,最后通过思维碰撞,达成共识。 教师引导提升,认识数对,并在一系列趣味练习中深化对数对知识的应用。 观察点子图自然过渡到方格图,感受点子图演变为方格图的简明性。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了解地球上经纬线知识。课后侧记:记得当时上完课后,全场哗然声不断,纷纷叹服这节课创意的新颖与内涵挖掘的深邃,正如评课时上海特级教师曹培英所说:“数对这节课,细腻的环节设计,扎实的教学效果,洋洋洒洒的教学风格,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而且还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方法和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四大教学目标有效地落到了实处,是一节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典型课例。”【回忆对比】 作为一个教者,一堂课能得到专家和业内人士的认可是我所向往和企盼的,虽然结果让我非常欣慰!但高兴之余,除了感激各级教研领导、同事的一路指导与陪伴,更多的是难忘磨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群策群力运筹、集体听课研讨、集思广益创新,我们的目标是精益求精,以下是在研课过程中前后两阶段设计授课情况的对比分析。第一大板块: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初上再上情境引入:播放刘公岛少年军校学生军训录像,并很快将画面定格在方队图上,让学生提问题。效果分析:学生提的问题经常是“一共有多少个同学”“男生几人”“女生几人”等等,因为 “在什么位置”大部分学生可能觉得这不是数学问题,因此往往兜了一大圈也切入不了主题。数据分析:用时:5-7分钟学生参与度:不足30%情境引入:课伊始,播放刘公岛少年军校学生军训录像,并很快将画面定格在方队图上,引导学生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把方队中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效果分析:教师的提问直奔主题:“小强在什么位置?”,“怎样能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把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将学生直接引入到有效的思考中,避免学生兜圈子,有效地节省了课堂时间。数据分析:用时:1分钟学生参与度:95%以上自由描述:学生发言,用自己的方法直接描述小强的位置,其他同学评价。效果分析:当前面同学的描述被其他同学否定后,后面的学生就不愿意再发言,不利于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数据分析:学生参与度:20%左右自由描述:描述小强的位置由学生直接说出来改为写出来。效果分析:这样就能避免受其他同学的干扰,能够激活每个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数据分析:学生参与度:100%第二大板块: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初上再上明确概念:什么是列与行?教师直接讲解。效果分析:忽略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把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数据分析:学生主动思维积极参与程度:0%明确概念:先提问学生“你觉得什么是列与行?”再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效果分析: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总之能让学生说出来的教师绝不说,能让学生教学生的教师绝不教。数据分析:学生主动思维积极参与程度:100%抽象图例:直接出示点子图,让学生从图中找小强的位置。效果分析:直接出示点子图不利于学生体会抽象的过程。数据分析:对抽象后图例感悟理解的程度:30%抽象图例:课件中人物图渐变过渡到点子图,并让学生谈感受:“你认为这样表示队列有什么好处?效果分析:“渐变”有利于学生体会抽象的过程。让学生谈前后对比的感受,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同时深刻感受到简化的过程和优点。数据分析:对抽象后图例感悟理解的程度:100%第三大板块: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初上再上自主探索:当学生认识到用“第几列第几行”确定位置的方法后,再让学生用这种方法记录几个同学的位置,并故意提快速度,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简洁方法的需求。效果分析:教师人为给学生制造矛盾,不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服。数据分析:主动性创造性调动发挥的程度:30%自主探索:当学生认识到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物体位置的简捷性后,教师又抛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这还不是最简练的方法,你能用更简练的方法来表示小强的位置吗”,让学生根据数学的简明性特点和符号化特点,自主探索更简捷的表示方法,效果分析: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符号化的深刻认识,同时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尽情释放。在此基础上提升到“数对”的方法上,使学生更加感受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和和准确性。数据分析:主动性创造性调动发挥的程度100%巩固练习:教材97页第7题:用数对表示某些中药的位置,再将某些中药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出来。形式:抽取部分学生口头回答。效果分析:形式比较单调、枯燥,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据分析:学生喜欢度:60左右巩固练习:男女对抗赛:快速找药。形式:台下的同学以开火车的形式对照图片依次说出表示某种中药位置的数对,台上的同学根据描述在电脑上把这种中药找出来。比赛在30秒内谁找的中药多。效果分析:通过男女对抗赛的形式,既练习了用数对表示位置,又练习了根据数对找位置,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新知识,使学生更加感受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和和准确性。数据分析:学生喜欢度:100第四大板块: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初上再上整理拓展:回顾整理,全课小结,布置课后作业:了解地球上经纬线的有关知识。效果分析:把“了解地球上经纬线的有关知识”作为课后作业布置,一部分同学必然不重视不去了解。数据分析:用时:1分钟学生参与度:30%整理拓展: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以及课件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效果分析:通过课件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感悟“数对思想”的价值,体验“数对知识” 应用的广泛性。数据分析:用时:3分钟学生参与度:100%二、最优课堂数据分析(一)时间分配 表1用自己的方法用列与行的方法用数对的方法用数对的思想观看录像情境引入学生活动自由描述互动交流产生需求讲解概念明确列行列行描述抽象图例学生活动自主探索互动交流统一认识讲解概念认识数对基础练习深化练习拓展练习抽象图例升华认识回顾总结生活举例知识延伸占时2233122322473121提问次数1012241120124111表2 主要教学行为时间分布教师讲解互动交流学生活动其它时间师生回答时间512185占总课时(%)12.5%30%45%12.5%结果分析:从整堂课师生时间分配中可以清晰的发现,教师的分析讲解只占整堂课的12.5%,学生参与讨论和动手的时间共计30分钟,占到了课堂时间的近75%。课堂上教师创设的这四大版块的教学活动张弛有度,环节紧凑,很有实效,整个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教师引导、提问的语句比较精炼、到位,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参与的很充分,学生的主体参与十分突出。(二)提问分析教师的提问技巧水平分析表教师提问1、小强在什么位置?想一想怎样能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把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2、你们觉得这3位同学描述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3、你觉得什么是列?什么是行?4、指一指,哪是第一列的同学?5、现在你能用列和行来描述一下小强的位置吗?6、对比这种描述方法和你们自己的描述,有什么感受?7、(课件演示人物图变成点子图)发生什么变化了?8、用圆点来代替每个同学,你认为这样表示队列有什么好处?9、在这幅图上(点子图)你还能指出哪是第1列和第1行吗?10、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小强的位置吗?11、你能不能把这种表示位置的方法(第3列第2行)变得再简练一些呢?12、我发现你们的这些方法有个共同之处啊!你们发现了吗?13、为什么会叫数对呢?14、这样表示(3 ,2)比(第3列第2行)怎么样?15、通过这个小游戏,你觉得用数对确定位置怎么样?16、想象一下,假设你们都站在老师这个位置上观察,哪是第1列?17、这组数对有什么特点?18、为什么会这样?19、现在的图示和刚才相比又有哪些好处?20、现在你还能在方格图中找到小强的位置吗?2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2、对“数对”你有什么感受?2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是用数对思想确定位置的?24、知道在地球上,是靠什么来确定位置的吗? (三)各种提问行为类别频次表行为类别频次百分比A、教师提出问题的类别1.认记性问题2.发散性问题3.反思性问题4.无关问题211110846460提问技术、方式、水平的分析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只有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本课教师提问水平统计中不难看出,具有启发性的提问和引导学生反思的问题占到了70左右,比如“通过这个小游戏,你觉得用数对确定位置怎么样?”“现在的图示和刚才相比又有哪些好处?”等等,引领学生进行对比反思,真正做到了“问”而生“思”,“答”而有所“得”,收到启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发展联想的效果。 如果教师提问时对问题的表述不明确、太空泛,会使学生抓不住要领,在思考过程中缺乏思维定向,失去目的性、针对性,出现胡思乱想的心理状态,造成学生不能作答。本课提问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提问方向明确,切中要害,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如“想一想怎样能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把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你觉得什么是列?什么是行?”直接将学生引入到有效的教学思考中。思考:从提问类别频次表中还可以发现:对于反思性的问题,只有中、上等学生愿意回答,很多学生处于观望状态,我觉得这与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有关,学生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却不善于反思问题,可能也与我们教师的培养习惯有关,细想一下,我们经常提“做反思型的教师”,是否也应该培养反思型的学生呢? 三、最优课堂学生学情调查分析(一)课前学生学情分析:通过课前交流与谈话,可以了解到,约30%的学生是利用前后、左右和上下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位置的,约60%的同学是利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位置的,只有8%甚至更少的同学了解一点列与行的知识,而且了解不具体,概念不准确,对数对知识100%的同学不了解。有的学生认为数学简单易懂,学起来轻松愉快,也有少数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趣,使人头脑发昏。总体来看,学生思维敏捷,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二)课后学情反馈分析后测样本:阳光小区平面图(1)花园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_。(2)学校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 , 5), 书店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6 , 3 ),电影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7),在图中标出来。 后测结果及分析: 测试的结果很统一,100的学生写出了正确的结果。通过测试可以看出,学生对“数对”知识的理解很明确、也很到位,掌握的非常好,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的典型事例也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应该说学生的感受很深刻。对于渗透“数行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培养学生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本课做的都比较到位。 四、课堂教学执教分析(一)教学目标定位用数对确定位置是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主要编写特点:一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用“前后、左右、上下”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经验。由此,教材通过“军营中的队列训练”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数对”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对“小强在什么位置?”“怎样才能既准确又简明地表示小强的位置呢?”“你能在格子图中找到小强的位置吗”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索,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上确定位置,使学生亲身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点子图方格图的抽象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对的意义。二是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这些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过程,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三是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坐标的雏形,能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二维空间的表象,架起数与形间的桥梁,初步渗透数形结合及坐标思想,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二)执教者的反思【亮点回放】1、关注学情 ,教而有效 。美国认知教育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了这一点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的确,有效的数学教学诞生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唤醒学生原有知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首先通过让学生自己来描述小强的位置,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然后通过交流评价,自己认识到这些方法的不足,引发学生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体会学习新知的必要性。2、巧设平台 ,彰显个性 。新课标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尽情释放。在第三环节中让学生以小强的位置“第3列第2行”为例,根据数学的简明性特点和符号化特点自己创造更简洁的表示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思考的空间,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不断涌现,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乐园。然后再针对学生自己创造的方法,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抽取共性,从而产生唯一简洁的表达确定位置的方式 数对。可以说数学的特点促进了数对的产生,数对的产生也符合数学的特点。而且学生对于数对的优越性是什么,也通过对比,从数学的符号化特点上更加清晰了。再通过对“数对”名字的分析,使学生对于“一对数”确定位置的理解也更加清晰了。3、知趣交融 ,快乐求学 。心理实验表明,学生经过20至30分钟紧张的新课学习后,学习已超过了最佳时期,此时,学生感到疲劳,学习兴趣降低,学困生表现尤为明显。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继续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要特别注意练习的设计。“快速找药”的练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而且形式活泼有趣,极大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既练习了用数对表示位置,又练习了根据数对找位置;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新知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过这个形式新颖有趣的练习,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既增大了练习面,又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既获得了知识也获得了乐趣,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动手做,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训练,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4、研究探索 ,发展思维。本课有两大主线贯穿始终:一条是图例的抽象和演变:由实物图 点子图 方格图,这一抽象的过程细腻、清晰,形成结构,融会贯通,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很好的渗透了“坐标”这一较难理解的数学知识,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另一条线是确定位置的方法:由不同的描述方法 列与行的方法 数对的方法,这一表述的过程逐步递进、简化、抽象,都使学生对数学的简简捷性和抽象性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会。课堂中,两大主线的层层递进与发展,把本课数学知识和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两大主线的每一次递进、转化,教师都引导学生进行前后对比反思,使学生主动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学生通过本课,不但熟练的掌握了数对知识,而且真正感受到了数学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图形与符号的简洁清晰,最重要的是学生真正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这些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盘点不足】常言道: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果不其然 ,尽管在不断的雕琢中我努力追求完美,但几缕缺失时常萦绕脑际,难以释怀,比如在第一环节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把方队中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学生书写速度较慢,浪费时间,在试讲的过程中也尝试过让学生口头表述,但不利于纵向比较,后面学生受前面发言学生影响,就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描述方法,所以这一环节还需精加工改进。此外一些老师在听课过程中指出,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学生非常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往往举不出或举的例子不是,还容易给其他同学造成误导,这一环节不太好,是否能改为先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课后再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应用了数的思想确定位置实例,也在思考中。附: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五四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3、94页。教学过程:一、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录像:播放威海刘公岛少年军校学生军训实况,最后画面定格在一方队上。师:这是参加军训的一个方队,这个方队中的小强表现得最棒!仔细观察,小强在什么位置?想一想怎样能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把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师巡视,搜集部分学生的记录并展示:1号:第二排第四个2号:第三排从前边数第二个3号:从左往右数第三竖排,从右往左数第四竖排,从前往后数第二横排,从后往前数第四横排。师:你们觉得这3位同学描述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生1:1号不知道是从哪儿开始数的第二排,所以虽然非常简练但没有交代清楚。2号写清楚了从哪儿开始数的,但是不知道是横排还是竖排。生2:1号说小强在第二排,2号说小强在第三排,他们的“排”意思不一样,但都没有写清楚。生3:3号描述比较准确不过太麻烦了。师小结:确实,1号和2号的描述比较简练,但不够准确,3号的描述比较准确,但又不够简练,怎样能描述得既准确又简练呢?这就需要统一标准。二、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1、认识列和行的概念。师:其实,象这样确定位置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列”和“行”来表示。那什么是列?什么是行?生:我知道,竖排就是列,横排就是行。师:你说得完全正确!确定第几列,要从观察者的左边往右边数。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观察者。指一指,哪是第一列的同学?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指一指,哪是第一行的同学?生上台指,再演示课件,充分认识什么是列、什么是行。2、在人物图上用列和行来描述位置。师:现在你能用列和行来描述一下小强的位置吗?生:他在第3列第2行。师:对!第3列与第2行形成一个交叉点,小强就在这儿,因此小强的位置就是“第3列第2行”。再让学生分别说出另外两个同学的位置各是第几列第几行。师:对比这种描述方法和你们自己的描述,有什么感受?生1:非常简练。生2:非常准确。师:的确,这样描述既准确又简练。3、由实物图抽象到点子图,在点子图上用列和行来描述位置。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课件演示人物图变成点子图)师:发生什么变化了?生:人变成圆点了。师:用圆点来代替每个同学,你认为这样表示有什么好处?生1:这样表示比刚才简单了;生2:这样也比刚才清楚了,很容易数出几列几行;师:确实,这样比原来简洁、清楚了。你还能指出哪是第1列和第1行吗?生上台指,再演示课件,学生用手势随着电脑演示指出列与行,进一步感知竖排为列,横排为行。师: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小强的位置吗?怎样找?一生在微机上用鼠标操作:先找第3列,再找第2行,很轻松的就找到了。在点子图上让学生描述出两个同学的位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用列与行描述的简洁性、准确性。三、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1、初步认识数对师:真好,六个字就能准确的表示一个同学位置,简练吗?生:简练。师:其实啊,这还不够简练。生一脸疑惑:啊?师:你们不觉得这些文字写起来比较麻烦吗?数学的一大特点就是简练。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变得再简练一些呢?比如说用数字呀、图形呀、符号呀等等,以小强的位置为例,同桌讨论一下。交流学生自己创造的方法: 3列2行生评价:省略了2个第字,由6个字变成了4个字,比原来简练了。 3L2H 生解释:用字母L表示列,用H表示行,字母比字写起来简练。 生评价:一个字也不写了,真简练。师赞赏:用字母替代了文字,多好的创意! 3 | 2 生解释:因为竖排是列,所以我用|表示列,横排是行,我就用表示行。生评价:用一横一竖这两个符号来代替列与行,我觉得这个方法特别好,比字母还简练。师赞赏:数行结合,怎么想出来的!好主意! | 生评价:要是一个军团还能用这种表示方法吗?生解释:人数少时我用这种方法,多了就不用了。 3、2 3,2师:你们这两种方法一样吧?有什么区别吗?生:有区别,我觉得3、2容易误会成小数,不如3,2好。师小结:现在老师只想说一句,我太佩服你们了,大家的方法都比原来简练了,而且是各有特点,哎?我发现你们的这些方法有个共同之处啊!你们发现了吗?生1:都有3和2这两个数。生2:都是列在前行在后。师:对呀,都保留了这两个数字,你们呐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都知道关键的内容要保留。不过,虽然你们的方法都挺简练的,但能不能你用这种方法,他用这种方法?各人用各人的方法?生:不能,也要统一起来。师:对,为了大家交流得方便,我们也必须要统一起来。师介绍数对。师:为什么会叫数对呢?生1:数表示数字,对表示两个数,应该是一对数的意思吧。生2:因为他有两个数,两个数就是一对数,数对就是一对数的意思。师:对,用一对数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所以叫数对,多形象的名字呀。小强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就是(3,2),这样表示比(第3列第2行)怎么样?生:更加简练了!2、基础练习: 用数对的方法再表示出其他几个同学的位置。3、巩固练习: 小游戏:快速找药。师:中医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这个药橱的每一个小抽屉里都装着一种中药,可是药橱上却没有名字,那怎么取药呢?不要紧,(出示图片)这些图上有药名。下面咱们来个男女对抗赛,游戏的规则是:台下的同学以开火车的形式依次说出表示某种中药位置的数对,台上的同学根据描述在电脑上把这种中药找出来。限时30秒,看谁找的多。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发现问题马上指出来。比赛结果:女生在30秒内找到了4个,男生找到了5个。男生获胜!(男生欢呼,气氛热烈!)师:通过这个小游戏,你觉得用数对确定位置怎么样?生深有体会的说:用数对确定位置又快又准师:说得多好,又快又准。如果用你们自己的方法来描述,你估计在30秒内能找到几个?生1:可能是1、2个生2:也可能是2、3个生3:如果象刚才那几位同学那样描述得不准确,可能一个也找不到。4、拓展练习:座位中的数对师:其实数对知识的应用就在我们身边。不但这些中药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同学们的座位呢?生: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师:想象一下,假设你们都站在老师这个位置上观察,哪是第1列?指指看。师:哪是第1行的同学?生指。找几个指错的同学到前面来体验一下。学生用数对写出自己的位置,同桌先互相检查一下。师:下面咱们再一起来检查一下。师: (手指第3列)请这些同学依次站起来大声报出表示你位置的数对,其他同学注意听,第一,听听他的数对说的对不对,第二,听听这组数对有什么特点?学生报数对:(3,1)(3,2)(3,3)(3,4)(3,5)(3,6)生1:都写对了。生2:前面第一个数都是3,第2个数是1、2、3、4、5、6各不相同。师:(点课件出现这组数对,引领学生观察)果然如此,为什么会这样?生:因为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这些同学在同一列、不同的行上,所以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都是3,第二个数各不相同。师再让第二行的同学起来报,方法同上(略)。电脑出示数对(1,1)(2,2)(3,3)(4,4)(5,5)(6,6)师:这组数对真有特点,你猜这组数对能让哪些同学站起来。生指:这一斜行。师:那这组数对又有什么特点?生:列、行都在不断的变化。但每个数对中的列行是一样的。师小结:你们既善于观察,又善于总结规律,学习习惯非常好。咱们一个错误也没检查出来,看来大家写得都没问题。学生面露自豪。5、由点子图抽象到方格图 ,升华对数对的认识和应用 课件演示:将点子图中的圆点用横线和竖线连接起来,圆点逐渐缩小并消失,过渡到方格图。,师:现在的图示和刚才相比又有哪些好处?生1:这样第几列第几行更清晰了。生2:比刚才更简单,更清楚了师:的确,这样表示比原来更简洁、更清楚了。现在你还能在方格图中找到小强的位置吗?(生在电脑方格图中找到小强的位置。)方格图中再出现几个同学的位置,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来。小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 ),让学生找小红的位置。学生不举手,皱眉,质疑:老师,小红的位置是(5 , )这个数对少一个数,找不到她在哪儿。师:哦,找不到?你们呢其余学生:我们也找不到,只知道它在第5列,不知道在第几行。师:这说明什么呀?生:说明必须有两个数才能确定准确位置,一个数是无法确定其具体位置的。四、用数对的思想确定位置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回头整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用数对确定位置。师:对“数对”你有什么感受?生:它非常简练、非常准确。师:你的总结也非常简练、非常准确。数对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语言,它能用两个有序的数,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无论是平面图上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大家再仔细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是用数对的思想或方法来确定位置的?生举例:住房、影票 师:同学们,知道在地图上,是靠什么来确定位置的吗?生:经度、纬度师:你知道的课真多!课件介绍经纬线知识,以及威海的地理位置,就处于东经122度,北纬37度,是把数对知识和方向知识结合在一起确定位置。全课总结延伸:师:我们人类呀真是太聪明了,不但能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还能确定太空中的位置呢,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课后可以上网搜索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有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