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读答题技巧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9214570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阅读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阅读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阅读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现代文阅读复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侯文锋介休市义安二中 现代文阅读复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介休市义安二中 侯文锋记叙文阅读复习考点 l整体感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情感l把握文章思路,理清文章脉络l结合语境,品味重点词句l品味文章的表现手法,结构特色记叙文的六要素l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线索l时“诺曼底”号遇难记 l地老山界 l人我的叔叔于勒l事 愚公移山 l情 背影l物 三个枸杞豆记叙的顺序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内容、角度、范围、特征)1、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2、正面描写、侧面描写3、细节描写、场面描写4、白描、细描结构特色l开门见山 总领全文 总结全文 卒章显志 总结上文 引起下文(承上启下)l伏笔照应 铺垫悬念 首尾呼应 照应题目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渲染烘托、对比、抑扬结合、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正侧面相结合、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以小见大修辞l(1)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记叙文题型举要l整体感知 概括大意,拟定文题,补全中心句l理清思路 找出线索,概括情节,划分层次l品味语言 赏析词句,仿写补写句子l赏析技巧 分析表现手法,体会结构特色l拓展延伸 谈感悟,作评价,续写补写标题w作用: 一、内容(概括) 主旨(点明) 线索(贯穿) 修辞(或其它表现手法)w 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拟题: 文章结尾的议论部分主旨文章内容w一句话概括 w文章的主要内容(一件或几件事) 人物 + 事件w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词句赏析w词w1、含义 本意 + 结合语境解释w2、作用 写出了(内容),表现了(心情、心理、情感)w句(短语)w1、含义 w切入点 :修辞 关键词 技巧:一翻二补w2、作用 w切入点 :修辞 关键词 写作手法(表现手法) w技 巧:运用(通过)+(修辞、关键词、写作手法),写出了(表现了)+ 心情、心理、情感、思想分析人物形象w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w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自然环境描写w作用: 1、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2、衬托心情(表现心理、性格) 3、为下文某个情节的出现作铺垫 4、暗示社会环境找出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修辞之美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 疑问句造成悬念,感叹句便于抒情;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排比句叠句气势磅礴、层层深入;对偶句铿锵凝练,重复余韵悠然 ,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作用:全面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2)答题格式:我喜欢 xx 句,因为它xx。结构特色l在文章开头: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l在文章中间:(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过渡) (4)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l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总结全文、收束全文、照应开头、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谈感悟,作评价w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w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w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说明文阅读复习考点1、说明对象2、说明顺序3、说明文的结构4、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5、说明语言的准确6、综合素质考察知识点1、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 2、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3、说明文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4、说明文的结构:并列式、递进式、 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5、说明方法举例子 说明对象更具体、形象,便于理解认识。列数字 准确或精确,突出特点,令人信服。作比较 突出强调特点打比方 形象生动,增强趣味性。下定义 科学地、准确而简明地揭示本质 ,严密。作诠释 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性质与特点。分类别 条理清晰列图表 直观形象,清晰明了,便于比较、理解。引 用 可信,有说服力。6、说明语言:1.表达角度平实、生动 2.特点准确准确把握说明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能否把握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直接关系到对材料整体的理解和分析.把握关键词句可从三个方面考虑:抓住中心句,分析过渡句,认清指代成分.1.中心句,有利于把握文章(语段)的主要内容2.过渡句,上下文内容衔接的标志,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3.指代成分,通常考查这、那等词所指代的内容。说明文题型举要说明文类型、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运用了哪种或哪些或主要的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某段或某句运用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方法的特点 + 中心句 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准确 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或能否替换或找体现“准确”特点的词句?对策:(1)不可以。(2)定性 + 结合内容解释(3)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4)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指示代词“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前面)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创新意识,答好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已见一 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就给满分;二 是就阅读材料读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三 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他方面.注: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议论文阅读复习考点 论点、论据、 论证、议论文结构、议论文语言三要素:论点(观点)论据(材料) 论证(过程)论据: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形式: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类型: 并列式 层递式总分总式 总分式 分总式议论文的语言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照应上判断)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议论文题型举要开头作用1.引出论点(并作为_论据论证论点)2.引出论题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找文章的中心论点标准 1.能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2.是一个判断句位置 标题 开篇 结尾 中间 概括论据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事实论据2.补写事实论据(正、反) 关键词3.补写道理论据(正、反)论证方法运用了哪些或哪种或主要的论证方法某句或某段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的作用 论证方法特点(有力地)+ 中心句论证结构全文或某段的论证过程(提出了观点,)运用论证方法进行了论证,得出了结论(观点)。 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开放性、拓展题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10 -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