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3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2 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9110482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3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2 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3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2 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3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2 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专 题题 二二 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本专题内容涉及多方面主题,复习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掌握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的基本思路。 (2)结合具体案例掌握资源型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流域环境特征,并由此提出综合开发方向。 (4)学会评价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掌握评价思路,并能正确表述。专题指要主干知识再现 (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严重、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 (2)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开发条件优越、产业结构单一、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 (3)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流域内资源丰富、河流通航里程长、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梯级开发。 (4)资源跨区域调配:资源供需矛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促进资源开发、缓解资源短缺,带动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 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3)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影响。 答案:(1)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层薄。 (2)甲地:流水侵蚀作用;丙地: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 (3)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加重,洪涝威胁加大;生态环境恶化。 二、区域能源的综合开发 图甲为我国某能源基地示意图,图乙为该能源基地某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乙图,说明该地区工业结构的优劣。 (2)指出该地区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答案:(1)优:围绕能源(煤炭)开发,充分发挥本地铝土矿、铁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劣:工业结构重型化,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2)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读下列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M河甲点以上河段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 答案:结合该地自然条件适当发展高寒牧业,并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发展种植业,同时可延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特色加工业,如藏药业、毛纺业等;该河段水量大,落差大,可利用丰富的水能,同时可结合丰富的地热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电力工业;利用丰富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发展特色旅游业;地处高寒区,生态脆弱,区域开发应注意保护植被和湿地,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并防治大气和水源污染。 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2)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答案:(1)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2)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考点分类突破(2015山东文综)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考点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获取和解读信息 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死裂谷”的形成是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这导致绿洲区地下水位下降,附近的交错区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调动和运用知识 要保持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防风固沙,使其恢复自然植被 。荒漠地区不适合植树造林;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会造成水资源过度使用;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应该合理开采地下水。 尝试解答(1)C(2)D我国主要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形成原因防治措施东北地区黑土流失;沼泽湿地减少;森林破坏黑土开垦后,引起土壤冲刷,土层日渐变薄;沼泽过度开垦引起湿地减少;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灾等造成森林破坏严重实行秸秆还田,保持土壤肥力;保护湿地,杜绝沼泽地的开垦,协调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注重木材的综合利用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形成原因防治措施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春旱”,气温回升快、蒸发强;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洼地排水不畅;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淡淋盐;井排井灌;采取农田覆盖以及农业生物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土质疏松,易被冲刷;毁林开荒;开矿(煤矿)压缩农业用地,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矿区土地复垦;“小流域综合治理”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形成原因防治措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多大风;过度樵采、放牧、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防治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生物固沙;恢复自然植被;建“三北”防护林东南丘陵水土流失,形成“红色荒漠”春夏季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能力强;丘陵山区,坡度较陡,土壤更易侵蚀;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解决山区能源利用,开发山区小水电,大力开发农村沼气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形成原因防治措施云贵高原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降水多,流水侵蚀强;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层薄;人类破坏植被、陡坡开垦保护地表植被,禁止陡坡开垦 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模式 危害(对当地和周边地区或对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成因(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治理措施(对症下药,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 2生态问题的成因分析方法 (1)自然原因: 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2)人为原因: 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把每一方面都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3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 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进行: (1)根据成因确定措施。根据区域生态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阶段确定措施。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3)根据“措施”确定措施。根据典型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措施,借鉴典型区域的经验。 1(2013重庆文综)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整。据此回答(1)(3)题。 (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 (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地,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解析:第(1)题题干信息:以优先收集的地图,考查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第(2)题题干信息:根据“流域产沙量”的概念,注意两个限定因素,一是时间限定“一定时间内”,二是空间限定“流域内”,因此“流域年产沙量”应是全年整个流域的土壤流失总量。第(3)题图示信息:水土流失量应与地形坡度呈正相关,即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但当坡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坡面径流量会逐渐减少,从而导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进而导致单位面积产沙量有所减少。故符合这一规律的是,图中曲线。 答案:(1)B(2)D(3)A(2015北京文综)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读下图,完成下题。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张家口市积极推进旅游生产结构调整。 考点二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 获取和解读信息 文字材料信息:注意“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这一关键信息。 图中信息:张家口风速较大,可开发风能;地势较高,生物质能资源较丰富。 调动和运用知识 可从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等角度考虑。 答案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较丰富,开发生物能。1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等区位因素通过开发条件评价,分析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 2分析资源型地区制约区域发展的原因 全面分析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衰落的原因。 3分析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实施的各项整治措施是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的。 2(2015滨州质检)我国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下图为该区域相关资料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科技实力不强,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 B扩大稀土产量,增加出口量 C黄河含沙量大,工业水源水质差 D靠近黄河、铁路,水陆交通便利 (2)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措施,不可行的是() A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 B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成熟衰落的过程,发展第三产业是唯一出路 C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 D对废矿区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业等 解析:第(1)题,包头位于内陆地区,经济欠发达,科技力量薄弱,因而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需要合理开采,进行深加工,而不是盲目扩大产量;该段黄河还未流经黄土高原,河水含沙量较小;黄河通航能力差,水运不便。第(2)题,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利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不是唯一出路。 答案:(1)A(2)B(2013山东文综)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考点三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的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分别对应的是() A、B、 C、D、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该流域开发过程中,居民点不断增多,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加,植被不断减少,影响了水循环的环节,导致该地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多,蒸发量减少,降水量减少。植被覆盖率越高,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就越强大。 尝试解答(1)C(2)C (1)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般要考虑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客观分析。 (2)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从而制定出其开发方向。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应以河流的利用和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要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与治理。具体内容一般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 (3)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时,首先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定制约流域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根据制约因素探索综合治理的对策。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见下表:治理措施目的建设水利工程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修建分洪、蓄洪区调蓄洪水,减轻洪灾修筑河堤,疏浚河道防洪和航运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小河流含沙量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综上分析,流域综合开发应以问题治理为中心,以优势的开发为重点,两者兼顾,实现全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 1河流水能资源分析判断 2河流航运价值的分析判断 3(2015泰安调研)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渭河南岸无大支流地转偏向力影响 B泾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洛河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 D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发源于高原 (2)图中泾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 A加固大堤,治理“地上河” B修建水库,梯级开发 C引水灌溉,发展农业 D合理采矿,保持水土 解析:第(1)题,图中能明显看出河流流向,河流流向能反映地势高低,故B正确。渭河南部为秦岭山脉,所以无大支流汇入;洛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而河流含沙量高。第(2)题,图中显示泾河上游多矿产资源,同时流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的采矿容易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故可持续发展重点是保持水土。 答案:(1)B(2)D(2015广东文综)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考点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材料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 (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获取和解读信息文字材料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调水后可直接增加湖水水量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水污染比较严重,需加强水污染治理图上信息湖河流较多京杭运河湖泊水位提高后利于航运 调动和运用知识 第(1)题,南水北调工程对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既有自然方面(水量、气候、生物),又有社会经济方面(航运、养殖、旅游),要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第(2)题,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工业布局、强化监督制度、提高环保意识等方面。答题中要注意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答案(1)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扩大,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 (2)禁止沿湖地区发展污水排放量较大的工业;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环使用;加强对沿岸工业监督检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4)资源调配线路选择: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安全系数高。 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5)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经济效益: 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 生态效益: 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4(2015衡水中学质检)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5大工程。干线起于四川达州宣汉,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市,全长1 674千米。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因素中,属于影响川气东送管线走向的经济因素的是() A城市分布B地形因素 C交通运输条件 D工业基础条件 (2)西气东输管线的终点是上海市,川气东送又向上海供气,这是因为() 长期来看,西气东输不能满足上海市发展的需求可以增大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增强对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合理布局管线网 AB CD 解析:第(1)题,城市是天然气的主要消费市场,A项正确。第(2)题,川气东输、西气东输都是为了满足上海市的能源需求,并不是为了利用上海港口出口天然气。 答案:(1)A(2)D识图技能提升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1确定纵横坐标内容: 横坐标表示的是第一、二、三三类产业,纵坐标表示三类产业中GDP比例和能源消费比例的大小。 2横向对比,分析同类事物在三类产业所占比例的差异: GDP比例:第一产业最小,第三产业较大,第二产业最大;能源消费比例:第一、三产业都较小,第二产业最大。 3纵向对比,观察同产业中各类事物所占比例的差异: 第一产业中GDP比例高于能源消费比例;第二产业中GDP比例低于能源消费比例;第三产业中GDP比例远高于能源消费比例。说明我国第二产业耗能相对较高,应将高耗能工业作为节能重点。(2013上海地理)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回答(1)(2)题。2000年2004年2008年煤炭83.43%86.51%89.99%石油16.23%13.23%9.84%天然气0.34%0.26%0.17% (1)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特征是() 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A B CD (2)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B工业企业节能改造严重滞后 C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 D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 尝试解答(1)C(2)D (2015东北四校联考)读东北三省煤炭资源供需变化图,完成(1)(2)题。 (1)引起东北三省煤炭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煤炭运力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区域煤炭资源趋于枯竭 AB CD (2)解决该矛盾的根本措施是() A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B重化工企业向内地迁移 C加强节能改造,实现清洁生产 D合作开发邻近地区的煤炭资源并调配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煤炭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而生产量增长较慢,这主要源于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而许多生产基地面临资源枯竭,总体产量增长缓慢。第(2)题,在一定时期内,东北三省煤炭能源需求还要持续增长,解决问题的方法无非是开源和节流,目前主要是调配资源,以解燃眉之急,而根本措施是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度减少对煤炭的需求量。 答案:(1)B(2)A谢谢观看!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