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9100219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走向高考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首先确定分类标准,然后对所选物质进行分类) 二、化学反应的分类 三、分散系 分散系的组成与分类第一节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1本专题概念较多且易混淆,复习要从概念的对比辨析入手,在理解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相互关系,并通过典型题目进行系统的训练。 2注重典型实验的理解与应用。如胶体的制备Fe(OH)3胶体、胶体的分离提纯(渗析)、胶体的检验与鉴别(丁达尔效应)等。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变化及分类 1物质的组成 宏观组成:宏观上物质由_组成,如单质是由_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_组成的纯净物。 微观构成:微观上物质由_、_、_等基本粒子构成。 (1)分子是保持物质_性质的一种微粒,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一般来说,原子是由_、_、_构成。 (2)构成晶体的结构微粒(物质结构) 离子晶体:_; 原子晶体:_; 分子晶体:_; 金属晶体:_; 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经过_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化学性质:物质_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等。 (2)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仅发生状态或外形的改变,而_的变化。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_。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气体放出、沉淀生成等现象。 3物质的分类 2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_,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_而形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和溶液。 (2)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其原因是: 胶体粒子的_相同,相互排斥; 胶体粒子的_。 (3)Fe(OH)3胶体的制备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_;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 mL2 mL饱和_;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 一、1.元素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化学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阳、阴离子原子分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2化学反应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没有生成新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3金属非金属含氧酸无氧酸电离出H个数强酸弱酸电离出OH个数溶解性强碱弱碱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含氧酸盐无氧酸盐易溶盐可溶盐微溶盐难溶盐酸性碱性两性不成盐 二、1.一种(或多种)物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剂小于1 nm悬浊1 nm100 nm光亮的通路散射电性布朗运动加热至沸腾FeCl3溶液红褐色Fe33H2OFe(OH)3(胶体)3H 1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 酸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难挥发性酸强氧化性酸一元酸化合物混合物 AB C D 答案:B 2下列盐中,既不是碱式盐,又不是酸式盐的是 () AKHSO4 BCu2(OH)2CO3 CCH3COONH4 DCa(H2PO4)2 答案:C 3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氧化物分类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石膏,臭氧 B氢硫酸,烧碱,绿矾,干冰 C石炭酸,乙醇,醋酸钠,水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钾,过氧化钠 解析:解题时必须抓住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的概念。同时熟悉常见物质的俗名:纯碱(Na2CO3)、石膏(CaSO42H2O)、烧碱(NaOH)、绿矾(FeSO47H2O)、石炭酸(苯酚)、苛性钾(KOH)、熟石灰Ca(OH)2等。注意:水是氧化物,臭氧是单质不是氧化物。 答案:B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氨水 重水 明矾 纯碱 天然气 氧气 漂白粉 铝热剂 A B C D 答案:B 5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硫酸、纯碱、水 B分散系空气、水玻璃、盐酸 C非电解质液氯、乙醇、NH3 D强氧化剂盐酸、硫酸、硝酸 答案:B 6(2010宿州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 nm1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Fe(OH)3胶体是纯净物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答案:C 7(2010海淀模拟)用如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B XYZA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B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化合物C胶体分散系混合物 8(2009蚌埠模拟)(1)用平行可见光照射肥皂水,从侧面可以见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_。 (2)在Fe(OH)3胶体中加入(NH4)2SO4,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_。 (3)用半透膜把制取的Fe(OH)3胶体中含有的FeCl3和HCl分离出去的方法叫做_。 解析:(1)用可见光照射肥皂水形成光亮的通路,说明肥皂水为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2)Fe(OH)3胶体遇盐溶液能发生聚沉; (3)分离胶体和溶液的方法叫渗析。 答案:(1)丁达尔效应(2)聚沉(3)渗析 9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某些物质划入不同的类别。现有氢氧化钠、氧气、氧化铜、盐酸4种物质,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都可以产生这样的分类结果:其中1种物质单独属于一类,而另外3种物质不属于该类。请思考上述4种物质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把结果填写在下表中。序号分类的标准单独属于一类的物质 解析:先明确题意要求,即在4种物质中找出1种与众不同的物质,再从不同角度如状态、颜色、酸碱性等特征进行分析。氧气是气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显碱性,盐酸是液态混合物,氧化铜是黑色氧化物,可依据以上与众不同的特征作答。 答案:是否为单质氧气 是否为混合物盐酸 是否为氧化物氧化铜 是否为碱类物质氢氧化钠(答案不惟一,合理即可) 1.物质的组成 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特征 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实质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隔发生变化,物质的组成、结构没有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物质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有新物质生成关系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2)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馏蒸馏分馏干馏四色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五解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十八化熔化汽化液化酸化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碳化钝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 说明: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如O3与O2间的相互转化。 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均属于物理变化。 3物质的分类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1)物质的分类方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从多种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其常见分类方法可表示为: 注意:物质的分类方法(即依据)很多,按不同的方法对同一物质进行分类,得出的类别名称不同。各种类别名称只是标志不同的分类结果,而各种物质类别的定义,往往就是从分类的依据和对象来定的。物质分类的依据、分类的对象以及物质类别之间的层级关系的区别。 根据物质状态分为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固态物质。 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易溶物、可溶物、微溶物、难溶物。 (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间的转化关系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是中学阶段学习的五类重要物质,对其之间的相互转化应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注意:氧化物是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分类如下: 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可能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CaO),也可能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还可能是两性氧化物(如Al2O3);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如SO2、SO3、CO2等),也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如CO、NO等);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 案例精析 【例1】(2008广东高考)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所给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然后利用常见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分类。 粗盐和酸雨均由多种成分组成,均属混合物,正确; 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水煤气由炽热的煤同水蒸气反应制得,而煤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水煤气为不可再生资源,错误; 冰为固态水,干冰为固态CO2,均为纯净物和化合物,正确; 不锈钢和硬币均是由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属于合金,正确; 盐酸和食醋均为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化合物,错误; 纯碱为Na2CO3属于盐类不是碱,错误; 豆浆和雾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均属于胶体,正确。综上所述,选D。 答案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解析:根据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对各项分析如下: 答案:BD选项内容指向联系分析结论A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纯碱(Na2CO3)应属于盐不正确B根据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定义,蔗糖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蔗糖属非电解质,根据电离程度分类,BaSO4属于强电解质,H2O属于弱电解质正确C根据金属活动性及冶炼方法分类,Mg、Al用电解法,Cu用直接加热法不正确D根据能源物质的产生及能否再生分类,各物质分类正确正确 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 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只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C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解析:纯净物的特征是由一种物质或同种分子构成。A、B两项可能是同素异形体像红磷与白磷、氧气与臭氧这样的物质,对于D项来说,阳离子可能有变价离子,如Fe2、Fe3,则其与阴离子构成的物质就可能是混合物。 答案:C (2007四川高考)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用糯米、酒化酶和水制成甜酒酿 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 解析:熟苹果能释放出乙烯,乙烯能催化香蕉内糖类的转化,使其加速成熟,属化学变化;食醋(CH3COOH)可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CaCO32CH3COOHCa(CH3COO)2CO2H2O;糯米在酒化酶的作用下酿酒的过程为淀粉的水解及葡萄糖的氧化过程,属化学变化;淀粉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小分子、溶液中的离子等可透过半透膜,属物理变化。 答案:D 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A B C D 解析:有的酸性氧化物如Mn2O7属于金属氧化物;CO、NO等非金属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中有的属于酸性氧化物(如Mn2O7),有的属于两性氧化物(如Al2O3);有的酸性氧化物不能与H2O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SiO2);NO2与H2O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但NO2不是HNO3的酸酐;Na2O2与H2O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但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CO、NO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 答案:D 1.胶体、溶液、浊液的比较分散系溶液浊液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大于100 nm1 nm100 nm分散质粒子分子或离子很多分子的集合体大分子或一定数目分子的集合体性质外观透明、均一不透明、不均一均一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 2.胶体的性质、制备、提纯和应用内容主要应用举例性质丁达尔效应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产生一条“光路”鉴别胶体和溶液布朗运动胶粒在胶体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电泳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胶粒带电:如Fe(OH)3胶粒带正电,H2SiO3胶粒带负电工厂除尘聚沉聚沉方法有:加热、加入电解质、加入相反电荷的胶体加工豆腐、工业制肥皂,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如土壤保肥、沙洲的形成制备水解法Fe33H2O Fe(OH)3(胶体) 3H净水剂的使用(不加热)提纯渗析胶粒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分子较小可透过半透膜,用此法将胶体提纯净化、精制胶体 说明: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 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带正电荷,如Fe(OH)3胶体和Al(OH)3胶体微粒。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胶体微粒吸附阴离子,带负电荷,如As2S3胶体、H2SiO3胶体的微粒。 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 案例精析 【例2】(2009全国理综)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光亮的“通路”,前者则没有 解析A项,胶粒带电,而胶体是电中性的。B项,溶液中溶质若是非电解质,通电时不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带电时,不向某一极移动。C项,溶液中溶质粒子运动也无规律。D项,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故选D。 答案D 评析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特殊性质是丁达尔效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电解质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解析: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部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能在外加电场下发生定向移动,即电泳,而有的胶体因为不带电,所以不发生电泳;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重要特征,可用来区别溶液和胶体;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答案:C 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 B一枝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D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解析:选项A为典型的胶体聚沉,为凝胶的实例;选项B中墨水亦属于胶体,不同型号的墨水所带电荷往往不同,故易聚沉为沉淀而堵塞钢笔;选项C为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非胶体性质;选项D中胶体发生的是丁达尔效应。 答案:C 【例】对牙膏中物质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牙膏两面针儿童牙膏珍珠王防臭牙膏中华透明牙膏摩擦剂氢氧化铝碳酸钙二氧化硅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_(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 _; 解析本题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从物质的类别出发来研究各类物质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 (1)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 (2)摩擦剂的作用是去除牙齿上残留的食物,联系日常生活中用砂纸来摩擦金属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迹,可知摩擦剂应为难溶的物质。 (3)所发生的反应依次为:CaCO3 CaOCO2; 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下列词语:渗析盐析聚沉溶胶凝胶布朗运动电泳丁达尔现象中和水解,选出适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1)往浓肥皂水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或固体食盐),肥皂凝聚,这种现象称为_。 (2)在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 _。 (3)热的浓肥皂水冷却并完全固化后的物质叫_。 (4)在肥皂水中加入酚酞变红色,说明高级脂肪酸根离子发生了_。 (5)在Fe(OH)3胶体中加入(NH4)2SO4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_。 (6)用半透膜把制取Fe(OH)3胶体过程中生成的氯化钠分离出的方法叫做_。 (7)在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小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主要原理是_。 解析:(1)肥皂水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是大分子,其对应分散系为胶体。NaCl使其凝聚的过程叫盐析。 (2)肥皂水中透过强光,看到光带,此现象为丁达尔现象。 (3)块状肥皂是凝胶。 (4)高级脂肪酸是弱酸,其钠盐在水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呈碱性。 (5)Fe(OH)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NH4)2SO4时发生了聚沉。 (6)用半透膜将胶体提纯,此过程叫渗析。 (7)水泥和冶金厂产生的气溶胶,其分散质颗粒带有电荷,利用电泳现象,使烟尘在高压直流电的作用下定向移动,达到除尘目的。 答案:(1)(2)(3)(4)(5)(6)(7) 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 (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_。 (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_。 AAgBCuCAlDFe (4)烧碱、纯碱均可吸收CO2,当含0.1 mol 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2后,将溶液低温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_,Na2CO3,_,NaHCO3。 (5)将得到的固体重新溶解于水,在溶液中加盐酸,使溶液的pH7,再将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是_g。 解析:(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Na2CO3属于盐类。 (2)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当酸过量时,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 (3)在常温下金属铁、铝遇浓硝酸时发生钝化,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阻止了反应继续进行。 (4)将CO2通入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依次为:CO22NaOH=Na2CO3H2O、CO2Na2CO3H2O=2NaHCO3,因此为NaOH和Na2CO3,为Na2CO3和NaHCO3。 (5)将得到的固体重新溶解于水,在溶液中加盐酸,使溶液的pH7,再将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为NaCl,根据元素守恒得:NaCl的质量为0.1 mol58.5 g/mol5.85 g。 答案:(1)纯碱(或Na2CO3) (2)CO322H=H2OCO2 HOH=H2O (3)A、B (4)NaOH和Na2CO3Na2CO3和NaHCO3 (5)5.85 今有下列两组单质F2、S、Cl2、Br2Fe、Na、Al、Si (1)试将每组单质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每种分类都可分别挑选出一种单质,它跟其他单质属于不同“类”,将挑选出的单质(写化学符号)和挑选依据(写编号)列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挑选依据仅限于以下四种: A其组成元素不属于金属(或非金属) B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族 C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 D其组成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 (2)组中一种单质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写出该氢氧化物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组别被挑选出的单质挑选依据 (3)两组物质反应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其中一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_。 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 b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解析:从挑选依据看,是根据金属、非金属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类。很直观地可以看出组中S不是双原子分子,不属于卤素。组中Si是非金属,还可根据位置再分类,(2)、(3)小题在(1)基础上解答。 答案:(1) (2)Al(OH)3OH=AlO22H2O (3)FeCl33H2O(沸水) Fe(OH)3(胶体)3HCl 若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制备成功;否则,不成功 a.电解质HI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 b2Fe(OH)36H2I=2Fe2I26H2O组别被挑选出的单质SSiFeFe挑选依据BACD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