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选修模块综合练习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7780848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B选修模块综合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IB选修模块综合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IB选修模块综合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选修模块综合练习一、“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中的“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分别有什么含义?这些意象着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试作简要赏析。答:_2阅读下面一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秋天的况味林语堂秋天的黄昏,一个人独坐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一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而点不着,乃轻轻一弹,烟灰静悄悄地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地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的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到的是萧飒,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妖艳,夏天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热的温香罢。或如文人笔下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中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意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地吸完一只,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酒灯上烧,听那微微毕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使我感到同看人烧大烟一样有兴味。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在世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弘,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瑰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从散文的“虚”与“实”出发,赏析本文是怎样做到以“实”带“虚”,虚实结合的。答:_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注】蒹葭(jin ji):初生的芦苇。溯洄:逆流而上。溯游:顺流而下。晞:干。湄:水边高崖。跻:登,升。坻:小岛。采采:茂盛貌。右:不直,绕弯。沚:水中的小沙滩。试以本诗为例,简要分析诗经的主要艺术特色及其作用。答:_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游小盘谷记(清)梅曾亮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四山皆大桂树,随山陂陀。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欬不得他逸;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阬谷洼隆,若井灶龈腭之状。或曰:“遗老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皆当其地。”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归。暝色下积,月光布其上,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诸人皆曰:“此万竹蔽天处也。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同游者:侯振廷舅氏、管君异之、马君湘帆、欧生岳庵、弟念勤,凡六人。(1)写出本文记述的游踪。答:_(2)本文是一篇游记,文中描写了山川景物。请就文中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以及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赏析。答:_答案 1诗中的“鸟”是诗人的化身,“土地”象征着生养诗人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河流”比喻苦难和力量,“风”喻指人民的愤怒和抗争,“黎明”预示着祖国未来的希望。这些意象的核心是“土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无比执著和深深眷恋,对遭受灾难的祖国的悲痛和对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挚爱,以及愿为祖国献身的由衷之情。2本文整理写的是“秋天的况味”,“况味”是一种感受,本身就是虚的,那么秋天的况味又是怎样的一种味道呢?整理以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将心中那独特的秋天的味道通过对眼前的实体的描写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整理写秋天的味觉,便从大家熟悉的酒谈起,若之醇老为佳;继而联想到烟,红光炙发,有无穷的诗意,用整理的话来说,“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贮满诗意。对秋天无穷滋味的回味,因整理对酒和烟的实体的描写,产生联想,继而使“虚”的秋天的“况味”形象地呈现了出来,而变得真实生动,从而表达了整理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品秋如品人。(只要意思对即可,举例也可以是其他的事物。)3善于托物起兴。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将水乡清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之情交融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可谓情景交融,真切感人。善于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本诗把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起,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胧性,使全诗具有一种朦胧美,生发出无穷的艺术感染力。诗中伊人的倩影一会儿“在水一方”,一会儿“在水中央”;一会儿在岸边,一会儿在高地,真是如同在幻景中,但主人公却坚信这是真实的,因而不顾一切去追寻她。善于运用重章复唱的诗歌结构。这种结构艺术可以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加强抒情效果,便于记忆和咏唱,本诗就是在铺陈复唱中营造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了主人公的惆怅、坚贞与执著。4(1)江宁府城归云堂卢龙山小盘谷。(2)景物特点:“深”“幽”是小盘谷景色最基本的特征。“大竹蔽天,多歧路”“探之不可穷”,一开始就写出“深”,突出“幽”;在归云堂,重在写桂。“四山皆大桂树”,可以想见其深邃幽静;草径“坠大谷”,足见谷之深。写作特点:这篇游记的行文笔墨富于变化。动静结合:“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静中有动;归云堂极为宁静,“而耳听常满”。细琢细磨与粗笔勾勒相结合:写归云堂,描摹细致;写卢龙山,则粗笔勾勒。虚实相应:宁静的归云堂能让读者听到各种声音;整理以“或曰”之词,指出卢龙山可能是明朝遗老避难之所,从而通过想象为读者展现一幅历史画卷。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