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量导学--顺学而教——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即时评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参考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67390162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量导学--顺学而教——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即时评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评量导学--顺学而教——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即时评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评量导学--顺学而教——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即时评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评量导学 顺学而教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即时评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宁波市江北区惠贞书院 董静琤【摘要】新课标提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面对“短短四十分钟、满满一教室学生”的现状,如何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上述愿景呢?本文中,笔者尝试将先进教学科技中的“即时评量功能”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科学、精准的评量导引师生的教与学,使“人人”有效学习,并总结提炼了基于评量的起点制订、教学推进、教学检讨等教学策略。【关键词】评量 即时反馈 有效教学 新课标提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现实课堂中,面对济济一堂的学生,参差不齐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水平,加上相对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师该如何满足学生们“不同的发展”,有效落实上述课标的要求呢?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依赖于自身的经验,通过预设和估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水平来展开教学,但这些基于经验的预设与估计,大多以中游水平或多数学生的可能情况为基础,有时缺少科学、系统的依据,更无法兼顾每个学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教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的教学评量恰恰能弥补这些局限,帮助教师解决课堂难题。这里所指的“教学评量”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收集整合学生的学习行为轨迹及实时数据,根据教学目标,就学生的个体与总体学习表现的情形,予以分析、研究和评断的一系列工作,旨在以评量导引师生的教与学,使“人人”有效学习,真正实现“以学定教”的目的。2012年,惠贞书院作为宁波市江北区的智慧试点学校,在课堂教学中首次引入智慧教室系统,它将原本孤立的电子白板、实物提示机、学生终端(IRS即时反馈系统或平板电脑)、评量系统、诊断分析系统等有机整合在一起,组成一种全新的教学科技服务模式。而这一系统的核心即时评量功能,能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即时测评反馈,让教师快速、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学情,及时跟进有效教学,既面向全体,也能关注个体差异,为科学的教学评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经过两年多的实战性应用,即时评量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思考。 一、基于评量的起点制订布鲁纳说过:“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学前测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帮助。传统教学中的前测,教师常采用书面检测,或引入环节提问检测等方式。书面检测虽能获得每位学生的情况,但费时费力,缺乏反馈的即时性;提问检测虽能得到及时反馈,却无法准确了解全体学生,这两者各有利弊。借助即时评量功能进行前测,教师能轻松、全面地掌握学情,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的起点。在该课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的起点制订: (一)分析教材,精心编制前测试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以“理解周长的一般含义,能根据周长的含义计算封闭图形的周长”为基础的。同时,学生对新知的了解程度,也直接影响教学的进程。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问题一:选一选,下面能求出周长的图形是( )。5cm5cm3cm3cm2cm3cm4cm5cm3cm4cm6cm A B C图形A和B 图形A和C 图形B和C 全都可以问题二:选一选,它的周长是( )。2cm3cm4cm5cm 16CM 14CM 12CM 10 CM5cm5cm3cm3cm问题三:它的周长是多少,请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二)当堂前测,轻松把握教学起点借助即时评量功能,每位学生通过IRS(类似遥控器,能按数字选择答题),当堂检测,即时反馈。以下呈现的是上述中问题一和问题二的反馈结果(见图1和图2)。图1 问题一的翻牌图和条形统计图 图2 问题二的翻牌图和条形统计图上述中的问题三,学生写好算式后,教师利用实物提示机将学生的多种计算方法同时摄入,展示在电子白板上(见图3)。然后,让全班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所用的方法和上面的哪种相同,即时选择反馈,还未算好的不参选(见图4)。图3 问题三的多种算法反馈图 图4 问题三的全班算法选择的分组统计图前测的即时评量反馈,帮助教师快速掌握学情信息:图1和图2显示90%以上学生有较好的学习基础,谁对谁错一目了然;图3和图4,则清晰地显示学生对长方形周长计算的认知情况。这些科学的数据,能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下一步的教学方向。二、 基于评量的教学推进维果斯基认为: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称为“最近发展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即时的教学评量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能更及时、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依据评量随机调整教学方案,及时捕捉课堂生成,顺应生成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推进教学,让教师的“导”基于学生真实的“学”。在该课中,笔者从以下三方面推进教学:(一)依据评量,随机调整教学预设备课中,笔者针对不同的前测结果,预设以下的跟进方案:前两个问题,如果测评通过率在90%以下,就让学生上台指一指、圈一圈,再总结说出什么是周长,帮助全体进一步巩固周长的含义;如果通过率在90%以上,则通过指名回答,帮助个别错误学生回顾复习周长含义后,快速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问题三的反馈统计中,如果75%以下的学生还未算好,教师就先引导学生复习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探索计算方法;如果75%以上的学生都能计算,那么就直接通过生生交流、比较,理解并优化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实际教学中,教师依据科学的评量结果,选择适切的方案跟进教学,让教与学的过程更省时、高效。(二)展现历程,顺应生成推进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教学中的互动往往是以问答、讨论为主要方式,但在热闹的表面下学生实际参与度如何,得出的结论能否代表每个学生的想法,教学成效到底如何,缺乏系统性数据支持。借助即时评量功能的评量反馈,能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成果,帮助教师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的动态变化,并顺应生成推进教学。 该课的核心环节公式推导、优化过程中,笔者在前测问题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理解三种算法,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一组长方形的周长,再次统计不同方法的选择人数,前后对比(见图5)。 图5 前后两次全班算法选择的对比图从学生两次选择结果的比较发现,原本选择第一、二两种算法的学生中,只有9位还坚持原来的想法,其他的都发生转变。抓住这一转变,让这部分学生说说理由,进而优化计算方法。上述中,两次反馈生成的数据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能客观反映每个学生的真实想法,让学生的思考看得见,教师抓住这一有利的动态生成,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中,让计算方法的优化水到渠成,从而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三)分层反馈,促进自主巩固提升朱熹曰 :“圣人教人,各因其才,大以大成,小以小成。”就是要我们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展开教学,让每个人能扬长避短。教师借助即时评量功能,对学生的练习,采用分层评量反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在该课的综合应用中,教师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基本应用:在草坪上围一块地种茶花 (如右图),需要多长的篱笆?变式应用:(接上题)如果一面靠墙,需要多长的篱笆?拓展应用:(接上题)如果把两块同样的茶花地拼在一起,至少需要多长的篱笆?针对以上三个不同层次的应用,教师采用不同的评量反馈方式:基本应用,要求每位学生独立解答后,用IRS选择正确答案,现场反馈,因为这题学生基本不会出现错误,因此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成就感;有了上面的基础,变式应用也相对比较容易,因此也要求全体参与选择,但反馈过程中通过互动讨论,帮助部分学困生理解巩固;而拓展应用是帮助学生提升思维水平,不需要人人掌握,因此,采用抢答的形式,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小老师,为大家分析解决。这样的分层评量反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三、基于评量的教学检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活动,必能获得一定成效,这些成效若能得到及时反馈,就能成为进一步调整教与学的新信息。即时评量功能帮助我们实现当堂后测、即时反馈。这样的评量,对学生来说,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成效;对教师来说,及时获取教学成果信息,对共性问题当堂及时补救,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评量诊断、数据分析也为师生课后的自我反思、补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一)教学后测,课内即时跟进补救当堂后测,在传统教学中早已提出,但往往需要通过教师课后的批改,才能获得测评的结果,反馈和教学补救都比较滞后。即时评量功能能实现当堂测评的即时反馈,第一时间内体现学习成效,便于课内及时跟进补救教学。在该课学习的尾声,笔者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以下后测题:选一选: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12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28米15米24 36 48 144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如右图), 明明沿篮球场的外沿跑一圈,他 跑了( )米。420 86 43 33一个长方形相框的周长是20厘米,长是6厘米,它的宽是( )厘米。 14 10 8 4每题答题后,教师即时统计全班通过率,根据通过率的高低,决定是否当堂补救。如第题,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率只有55.8%,说明有近一半的学生未掌握,需要集体补救,教师就当堂组织讨论,分析解题思路,达成一致意见后,再集体完成一道相同知识点的跟进题:选一选: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分米,宽是3分米,它的长是( )分米。 5 10 13 16这样的教学,是师生对课堂教与学成效的一次检验过程,也是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追踪学困,课后个别针对帮教智慧教室的诊断系统还能对评量的结果作进一步诊断分析,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份个人学习诊断报告,可以在课后帮助学生自我反思补救,同时也为教师的追踪帮教指明方向。该课全程教学中,从前测、课堂练习到后测,共有7次选择结果被记录分析,形成如下个人学习诊断报告(见图6)。图6 13号同学的个人诊断报告 从中我们发现7题测评中,这位同学有5题未通过,其中第1、2两题是前测,第4题是课堂练习中的变式应用,第6、7两题是后测。说明这位同学本身的基础不扎实,而本堂课的学习效果也很不理想,属于学习困难型的。教师查阅报告后,针对她的学情实际,进行一对一追踪帮教,从而有效减少两级分化。(三)积累数据,促进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教师备课处于教学预设阶段,无论准备多么详细、周密,学生不可能完全按教师预先设定的思路走,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应对,才能有效教学,可以说教师的每堂课都是“新”的。借助即时评量功能辅助教学,能在每节课后,将评量的数据和教学历程自动记录下来,这样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发现问题的症结,合理地审察和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综上所述,借助先进的教学科技,让科学的评量为师生的教与学导航,让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做到“心中时时有学生”,让教学的跟进有科学的依据,让教学过程变得简洁、高效,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得以适性、适量、适时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高效学习的愿景。【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张奕华,王绪溢等.教学科技与创新教学理论与案例M.台北市网奕咨询科技,2011.3何福田.三适连环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