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6911056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摘要】 目的:调查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互联网专业问卷调查网站发布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各地880名中学生进行测试,并在网络和实地采访中学生。结果表明: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地域、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上差异不显著;家庭矛盾、家庭和谐程度以及经济状况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大;学业方面,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大;不同的处事态度也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造成不同影响。比较心理、目标、人际关系、适应对不同的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不同的影响。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中学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个体根据自定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1 。主观幸福感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特点2。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到格外的关注。心理学家从实证的角度对幸福的构成、影响幸福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进行研究,以期能对幸福问题有个准确、深入的把握3。有关成年人的幸福感研究工作已经出现了很多,但有关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针对中学生,考察其主观幸福感的强烈程度,重点研究可能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若干因素。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据网上问卷发布平台问卷星统计,以网上自愿填写问卷的880名各地中学生为对象。1.2测量工具我们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总体幸福感量表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Fazio,1977),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该量表共33项。本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在男性为0.91、在女性为0.95。间隔3个月后重新测查了其中的41名学生,发现重测一致性为0.85。GWB总分与专家面谈后对抑郁评估之一致性在0.27-0.47之间;与3种焦虑量表(PEI,PSS和CHQ)的一致性分别为0.41,0.40和0.10;与3种抑郁量表(HQ,Zung和MMPI)的一致性为0.35,0.28和0.21;它与PEI抑郁量表的一致性更高一些(0.50)。除了评定总体幸福感,本量表还通过将其内容组成6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6个因子进行评分。这6个因子是: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焦虑4。由于国情与现实原因,本研究对量表后9项进行了删减处理,采用该量表前24项。1.3施测方式我们在网上问卷星专业问卷设计调查平台进行制作和发布问卷。通过QQ、论坛、邮件、博客等渠道发送问卷。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学生能在网上直接填写,完毕后提交答卷,网站自动进行保存。该调查在网上持续一个月,共回收880份答卷。1.4数据处理收获的数据运用该网站数据分析功能,Excel进行简单分析,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处理。2、 结果与分析2.1.1 性别、年龄与主观幸福感为了检验性别、年龄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我们进行了t检验,结果显示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不显著。表1 男、女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比较性别人数均分标准差相伴概率主观幸福感男女34453692.1390.4317.0996416.283900.510表2 不同年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比较年级人数均分标准差相伴概率主观幸福感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387816628611619695.5091.2991.0591.9487.8490.8920.16515.63016.30817.00716.09616.1100.161表3 高二与初一、高一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比较年级年级两组均值之差相伴概率主观幸福感高二初一高一-7.66379(*)-4.10435(*)0.0140.025通过最小显著差法LSD可得出:高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初一、高一的学生。2.1.2家庭生活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家庭生活是中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否和谐在人们看来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为研究家庭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我们设置了单亲家庭,家庭矛盾和家庭和谐变量。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方差分析进行统计(表4,表5,表6)。表4 单亲家庭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否为单亲家庭人数均分相伴概率主观幸福感是否10177988.0691.490.506结果表明:单亲家庭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低于非单亲家庭的中学生,但差异不显著。表5 家庭矛盾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家庭矛盾人数均分相伴概率主观幸福感有无28659486.7193.200.000结果表明:有家庭矛盾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无家庭矛盾的学生。表6 家庭是否和谐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家庭和谐程度人数均分相伴概率主观幸福感和谐不和谐62325793.7384.700.000结果表明:家庭和谐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家庭不和谐的学生。2.1.3学业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学生所学知识大大增加,难度也加大,还要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为此,我们利用方差分析,检验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表7 学习成绩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I)成绩(J) 成绩Mean Difference (I-J)Std. ErrorSig.95% Confidence IntervalLower BoundUpper BoundC中下B中上-3.6245(*)1.09710.001-5.7778-1.4712A前100名-7.7692(*)1.22610.000-10.1757-5.3627B中上C中下3.6245(*)1.09710.0011.47125.7778A前100名-4.1447(*)1.21334.001-6.5262-1.7633A前100名C中下7.7692(*)1.22610.0005.362710.1757B中上4.1447(*)1.21334.0011.76336.5262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成绩排名年级前一百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成绩中上和中下的学生。 表8 学习态度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I)学习态度(J) 学习态度Mean Difference (I-J)Std. ErrorSig.95% Confidence IntervalLower BoundUpper BoundD麻木,仍旧认真学B紧张、压力大5.5594(*)1.41859.0002.77518.3437C无聊3.9214(*)1.27781.0021.41346.4294A非常充实、收获大-9.2686(*)1.22836.000-11.6796-6.8577B紧张、压力大D麻木,仍旧认真学-5.5594(*)1.41859.000-8.3437-2.7751C无聊-1.63811.53148.285-4.64391.3678A非常充实、收获大-14.8280(*)1.49047.000-17.7534-11.9026C无聊D麻木,仍旧认真学-3.9214(*)1.27781.002-6.4294-1.4134B紧张、压力大1.63811.53148.285-1.36784.6439A非常充实、收获大-13.1900(*)1.35716.000-15.8537-10.5262A非常充实、收获大D麻木,仍旧认真学9.2686(*)1.22836.0006.857711.6796B紧张、压力大14.8280(*)1.49047.00011.902617.7534C无聊13.1900(*)1.35716.00010.526215.8537结果表明:不同学习态度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所差异,对学习感觉非常充实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其余三种态度的学生。2.1.4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分析经济状况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我们对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差异比较。(见表11,12)。 表9 经济状况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I)经济状况(J) 经济状况Mean Difference (I-J)Std. ErrorSig.95% Confidence IntervalLower BoundUpper BoundC.困难B.普通-11.2233(*)1.90213.000-14.9567-7.4899A.优越-13.7294(*)2.36508.000-18.3714-9.0874B.普通C.困难11.2233(*)1.90213.0007.489914.9567A.优越-2.50611.58574.114-5.6185.6063A.优越C.困难13.7294(*)2.36508.0009.087418.3714B.普通2.50611.58574.114-.60635.6185结果表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其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家庭经济优越和家庭经济普通的学生。家庭经济普通与家庭经济优越的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2.1.5不同地域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表10 城镇、农村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比较地域人数均分相伴概率主观幸福感农村城镇18569589.2091.600.440结果表明:来自城镇、农村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2.1.6对未来的信心与处事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一个人的信心与处事态度表现了个人的心态,一些资料表明积极情感能预测解释主观幸福感,因此我们分析不同信心及处世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I) 对未来的信心(J) 对未来的信心Mean Difference (I-J)Std. ErrorSig.95% Confidence IntervalLower BoundUpper BoundB没有C不确定-10.5418(*)1.64249.000-13.7655-7.3180A有信心-17.9270(*)1.61492.000-21.0967-14.7574C不确定B没有10.5418(*)1.64249.0007.318013.7655 A有信心-7.3853(*)1.00541.000-9.3586-5.4119A有信心B没有17.9270(*)1.61492.00014.757421.0967C不确定7.3853(*)1.00541.0005.41199.3586表11 对未来的信心程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未来信心不同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对未来有信心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对未来不确定和没信心的学生。表12 处事态度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处事态度人数平均分相伴概率主观幸福感积极消极60927195.2781.720.000结果表明:处事态度不同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态度积极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态度消极的学生。2.2因子分析为了便于分析,我们通过因子分析找出几个较少的有实际意义的因子。我们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的变量,并剔除了不显著的变量(性别、年级、地域、是否单亲),对显著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表13 因子的贡献因子号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11.82226.02526.02521.22417.77343.797两个主成分不同程度地反应了各个信息,两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43.797%因子的系数因子变量Component12归属因子对未来的信心.524.4231成绩.367.4422学习态度.240.2922经济情况.324.1291家庭矛盾.663-.5741家庭和谐.722-.4911人生态度.538.4451两个因子分别包括:f1:对未来的信心、经济情况、家庭矛盾、家庭和谐、人生态度;f2: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其中,f1:对未来的信心、经济情况、家庭矛盾、家庭和谐、人生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最大的。2.3采访通过对21位不同年级的中学生进行网络调查和实地采访,我们发现,中学生对自身及其他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的评价,多数认为当代中学生因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感到较为幸福。某中学高一A同学表示,之所以当代中学生平时常会抱怨自己不幸福,原因在于他们总是把一些小事在心里放大放大,而把其它美好的生活的小细节缩小缩小,但是只要认真想想,他们还是会发现,自身还是比较幸福的。通过采访,我们发现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除了我们所设的自变量之外,还有比较心理、目标、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等对个人主观幸福感影响较明显的因素。3、 讨论3.1单因素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在问卷中设置了性别,年级,对未来的信心,成绩,学习态度,地域,经济情况,单亲家庭,家庭和谐,家庭矛盾和人生态度11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主观幸福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与因子分析。研究表明,被调查者的主观幸福感与性别、年级、地域和是否单亲家庭等因素没有显著差异,与对未来的信心、成绩、学习态度、经济情况、家庭是否和谐、家庭是否有矛盾、人生态度等因素有显著差异。3.1.1性别、年龄对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一些研究认为女性对情感的控制能力比较弱,感情丰富程度和情绪波动率比男性大且明显,但是我们的研究表明性别对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从国内经济水平与思想观念方面考虑,其中重要原因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外开放平等的思想在国内广为传播,而且我们的研究对象以沿海地区居多,都为90后群体,思想观念开放,所以性别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无法构成显著影响。Wilson曾认为,年龄是幸福感的可靠预测指标。也有研究表明,年龄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U型关系5。本研究表明,年龄对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平均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高三年龄段出现小幅回升的趋势,高二与初一、高一的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主观幸福感在各年龄段的体验是不同的,年级越高则面临的学习压力越大,从而导致主观幸福感越来越低。高二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初一与高一的学生,有关于这一结果,我们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支持。结合采访的结果以及自身体验,我们认为:对于初一与高一的中学生,一方面这一阶段的中学生刚刚升学,对新校园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在精神层面上也对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另一方面,高一、初一中学生在学习方面对比其他年级中学生要轻松得多,升学压力对其影响较小。高二是中学生过渡到高三的时期,大部分学校高二开始加快课程速度和深度。所以高二的学生不仅面临文理分科,与同班同学分开的问题,还有学习压力加重等问题。高三学生较成熟,大多能理性看待学习压力。采访中一位高三学生表示,看待压力要辩证看待。从主观来说,压力大了肯定不幸福,不过反方面想,努力了那么多,体验了那么多,最终会转化为自己的资本,在未来会帮自己获取更多幸福。因为对未来有了自信,高三学生主观幸福感体验出现回升。高二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不会比高三学生相差太多,但与轻松的初一、高一学生是有明显的差距。总体来说,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对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各年级的学习压力是普遍存在的。所面临的问题相似,又因心理与应对方式都介于稚嫩与成熟之间,所以年龄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有较小的影响。3.1.2学业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第一、学习成绩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成绩好的学生幸福感明显高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在中学这一阶段,中学生必须面升学的压力。从某种程度说,我国的教育改革侧重于学业的目标和结果而忽略了中学生自身的情感。研究过程中一位网友表示即将进行文理分科,自己文科好,但是又想学理科,而自己物理很差,很矛盾。另外,成绩较差的学生在竞争的压力会觉得自己很平凡,且一般老师对待不同成绩的学生的态度有所不同,使成绩弱的学生产生自卑、焦虑等负性情感。调查表明,成绩好的中学生容易从学校生活中获得满足,但也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而成绩较差的同学则可能由于学习压力大或者再努力也收效甚微而感到挫败。在学校成绩的挫折容易让中学生产生消极情感,但也有可能获得积极情感。采访中一位学生表示自己考差了会更开心,因为考差了就会有很多人关心、安慰自己。本研究认为,学习成绩对总体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正向相关,且与学生自身的心态,人际关系有联系,分析学习成绩对中学生SWB的影响要联系学生的心理情况及个人背景。第二、学习压力从客观角度思考,我们认为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除了自身态度外,与当前的教育制度有关。据有关资料表明,减负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减负实质换汤不换药,学生并没有看到成效,甚至感觉到越减越负。随着高考人数增加,应试知识量增大,中学生压力也在增大。虽然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依然难以使得应试教育得到彻底改革。另外,教育片面追求分数高低,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难以培养创新能力和生活能力。有关资料显示,每年都有中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选择自杀的现象。研究分析得出,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对学校生活感到充实学生明显比紧张、麻木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多。采访中部分中学生表明自己把学业看得很重,有学生说:“学业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台阶,一个机会,如果没有上去,我就没有机会了。”不同的学生面对学习压力有不同的看法,不少被访学生表示学习之余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习不能太快乐也不能太不快乐,尽力就好。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已经考了那么多年,麻木了,所以已经没关系了。面对压力时自身的心态是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学习压力对不同心态的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不同影响。除此之外,本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心态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采访过程中有学生表明家长对其成绩很在意,一次期中考父母开完家长会回来就不停地责怪她,她很难过,哭得快窒息了。因此,父母对待成绩的态度对孩子心态是有影响的。另外,学校一味的重视学习成绩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经常出现作业太多、考试太频繁、课余时间少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使学生的自身得不到全面的发展,更加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变大。戴上厚厚镜片的中学生逐渐的成为考试的机器,那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等目标又能从何谈起。第三、高考通过采访及自身感受,我们认为高考是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中学生表示对我国一纸定乾坤的高考制度感到困惑和不满。有的中学生在不满中坚持;有的坚信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有的人已另寻他路。另一方面,由于某些地区经济条件落后,除了通过高考接受高等教育以外的选择很少。有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另设特长班,自己在学习方面没有优势但是也没有其他的选择。针对中国素质教育旗号下的应试教育,人们只能表示理解和无奈。通过对教师的采访,我们认为中学生面对当前高考制度,更多的只能适应。某中学教师表示,高考制度改革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要一步一步来,目前大多数中学生依旧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只能尽量适应,现在中学生应先学会对付好考试,再找时间追求自己的幸福。就中国的现状而言,高考制度也不是一无是处且存在一定合理的因素,所以要辩证的看待此问题,因而许多中学生对此表示理解。3.1.3家庭因素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家庭因素是一项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很多体验都是从家庭获得的,有力地影响孩子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研究表明家庭是否有矛盾、家庭是否和谐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与是否单亲家庭无显著差异。采访过程中不少学生表示自己很在意家庭,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本研究把家庭因素划分为家长教养方式与家庭成员关系分析。第一、教养方式教养方式主要表现在对孩子观点的理解、对孩子学习的态度以及对孩子价值观的教育这些方面。采访中有学生表示,家长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自己,因为总是他们站在他们的观点上认为现在的学生很幸福。另一中学生说:“我虽然成绩很差,可是爸妈从来都不怪我,哪怕我考得再差,他们也说只要我努力了就好。”她觉得父母就是自己坚强的后盾,生活中有再大的困难她也不怕,可见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宝贵的动力。有中学生表示,提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要从家庭教育抓起,家长要信任孩子并且告诉孩子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不要灌输一些很现实的事情给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但不要硬性施加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好行为影响孩子。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放飞自己的梦想。本研究认为,家长的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心灵成长、归属感以及品格的塑造有很大影响,一定要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改善予以重视。第二、家庭成员关系家庭成员关系在家庭因素中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也有很大影响。调查中一位网友表示自己一直渴望与父母沟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他曾把想说的话写在信纸上交给父母,却没有回应。与父母关系的冷漠僵持让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成为自身感觉不幸福的主要因素。据采访,有学生说因为自己的父母经常吵架而导致自己厌学。另有学生表示:“父母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如果他们一直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感受,孩子心灵就会产生阴影,做事情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爸妈吵架对我的影响甚大,小时候我觉得他们很不会教,他们吵了那么多年,我也没有办法了。”显然,家庭在中学生的心理中所占的地位是很大的。家庭是每个孩子心灵的避风港,和谐的家庭会带给孩子快乐的心情,养成乐观的态度。家庭矛盾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不同的消极情感,比如厌世、厌学、自闭等。这些负性情感增加,会对孩子自身发展产生限制作用并在不同程度上引发不同的问题。另一位单亲家庭学生表示,“小时候我爸就走了,我和我妈妈两人生活一起,我们关系很好,经常一起去逛街,享受亲子乐趣。我周末做完作业就和妈妈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在下午我们会去爬山,晚上去餐厅里两个人撑抬脚,很开心。”虽然父亲刚离开的时候她感到非常的伤心与无助,但时间久了就渐渐坚强起来,重新面对过去和将来。母亲给了她很大的动力和很多的爱,“我觉得她给的太多了。我觉得现在很幸福。”可见残缺的家庭虽然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空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孩子的渐渐成长,这种空缺可以给爱所替代。完整的家庭固然重要,但是父母的关怀却是带给孩子幸福的源泉。这些真实案例与我们的数据分析相符合,有力地说明了家庭对个人的主观幸福感产生较大影响。中学生处于身体、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当遇到较大的问题和挫折时,往往期望得到父母的及时开导和帮助。本研究与Rask k(2003)等人的研究一致,他们从对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的满意感或幸福感与其所体会到的家庭气氛相关,家庭的稳定、成员的相互关心、没有明显的家庭矛盾是青少年总体满意度的预期因素;青少年体会到家庭结构松散、父母关系欠佳以及严重的家庭矛盾,则是他们产生不幸福感觉的预期因素6。若孩子失去了对家庭的信心,缺少来自父母支持和帮助,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会进一步引发焦虑等负性情感,对青少年自身发展和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畸形影响。3.1.4经济状况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城镇与农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不大。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历来存在着一定的争论。有研究表明,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对人的主观幸福感有影响 ,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 ,经济的影响就小了。另一些学者发现,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本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经济状况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体验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水平与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呈正相关,与后一种说法吻合;另外,通过对贫穷、普通、富裕家庭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对比,本研究发现,家庭困难的中学生与经济优越、普通的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明显,家庭经济普通与家庭经济优越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明显,支持前一种说法。对于中学生来说,优越的家庭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活满意度提高,没有因贫困造成的生活问题而产生的负性情感,因而主观幸福感较高。采访中有学生表示:“我很幸福,我有很多别人没有的东西,比如说我有很多爱,别人没有钱我有,别人没有钱学吉他我有。”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在经济条件、学业等方面比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他们要为改善自己和家庭生活更加努力学习。因为对于贫困生,只有学习才是唯一出路。除此之外,当他们面对家庭优越的学生可能会感到不幸不公平而产生自卑等负性情感。另外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家长因生活窘迫所以观念落后或者素质较低,容易采取不合理的教养方式。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家长个人素质较高,合理地教育孩子,注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心理教育。对于普通与优越家庭的差异不明显,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方面考虑,大部分家庭经济从贫穷走向小康,不用担心温饱以及生活消费问题。在采访问及会不会因为经济问题造成困扰时,有学生表明对于经济很不好的学生才会有影响,一般家庭的学生不会担心这个问题,就算有影响也是很小的。因此,普通家庭中学生与富裕家庭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明显。另外,也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以及新农村建设,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与农村的经济生活水平差距缩小,而且据调查农村孩子比城镇孩子更有目标,更充实。当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的临界点,物质生活与幸福感的相关性就会逐渐减弱。本研究认为,农村较城市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略低,但不存在明显差异。因而,经济因素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随物质生活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时候,经济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较高。但当经济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经济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减小,其他因素主对观幸福感的影响增大。3.1.5信心与处事态度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对未来的信心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未来的向往能够带来许多快乐情绪。通过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处事态度与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处事积极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均分明显高于处事消极的中学生。一个人的信心与个人的处事态度都与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因而可称为性格因素。人的幸福体验是较稳定的。早期心理研究者注重考查外部客观条件对幸福感的影响,后来开始注重内部因素的影响。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因而性格对中学生幸福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乐观自信的中学生热情开朗,对未来充满信心,即使遇到挫折,也善于自我开导。这些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体会快乐,从而主观幸福感较高;悲观的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出现焦虑不安、情绪失衡等现象。这些学生不喜欢表露内心情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所以拥有良好的性格是中学生获得幸福体验的关键。3.2因子分析从内部结构分析,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可分为2个主要成分。两个因子分别包括:f1:对未来的信心、经济情况、家庭矛盾、家庭和谐、人生态度;f2: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其中,f1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最大的。为了研究分析的方便,我们把f2: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命名为学习因素;f1:对未来的信心、经济情况、家庭矛盾、家庭和谐、人生态度,5个因素进一步分为家庭因素与性格因素。性格因素包括人生态度、对未来的信心,家庭因素包括经济情况、家庭矛盾、家庭和谐。对于把经济因素归类于家庭因素,是因为在中学这个阶段的学生经济来源靠的是家庭收入,家庭的经济状况代表中学生的经济状况。学习这一因素对处于学生时代的人们的影响是特有的,只有在学生时代,学习才会对其自身的喜怒哀乐产生重要影响。学习因素f2成为了一个独立于f1的因子,充分彰显了学习因素在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其内部结构有区别于其他因素并且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说明了,学习因素与学习态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学习态度被划分到学习因素而不是性格因素。由于上文对学习因素作了充分的分析,在此对学习因素不作分析。F1这一因子分为家庭因素和性格因素,并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研究分析出这两类因素划分到同一个因子,表明这两个因素之间有相关性。本研究认为,由于中学生学生的心智发育不成熟,所以中学生的判断能力,人生态度,性格塑造方面很大程度地受到了家庭的影响。本研究认为,主观幸福感不能从单一方面解释与预测,主观幸福感是多因素交互作用产生的,各个内部因素之间又存在着相关性。所以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具有整体性,而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又有具体性。刺激对不同生活态度的人,产生的反应不同,进而影响处事态度。所以,我们既要具体研究各个因素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又要把握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整体把握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3.3采访分析 通过实地以及网络多名学生的采访,我们对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了较深入的探究。我们发现主观幸福感受到多种因素交互影响,这些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因人而异,我们归结为比较心理,目标,人际关系,适应。3.3.1比较心理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中学生的价值观变化,学校里存在着中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的现象。有报道显示,青少年对经济生活的不幸福感往往是由于比较心理造成的。对于攀比风气,难免使得家庭收入较低、物质生活不如他人的中学生产生自卑等消极情感,从而加大了客观经济条件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从中学生的攀比心理原因分析,这与物质生活的丰富、家长的行为和自身的价值观有关。另外,家长的价值观也很大影响了中学生的价值观,导致中学生高消费、攀比风气盛行。负性攀比对中学生产生较大影响,不仅仅是对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就是对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心理行为发展也会有较大的不良影响。3.3.2目标目标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以及目标的实现,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人的主观幸福感,个人目标与价值的差异导致了人们的幸福感不同。Bunstrein等人认为目标必须与人的内在动机需要相适宜,才能提高主观幸福感。人具有某些意识或未被意识到的动机,满足了这些需要,主观幸福感水平便升高;与个人需要不一致的目标,即使达成了也不能增强主观幸福感7。本研究结论与Bunstrein一致,但是我们认为中学生的个人动机不能决定其主观幸福感,但也会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一定的影响。某一受采访学生被问及目标对他的影响时表示,目标实现当然幸福,没实现也没什么不幸福的,我觉得有理想不一定能实现,理想只是一种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动力而已。我们的研究对象为90后,我们通过网络了解到很多许多90后青少年的内心十分空虚无聊,这与青少年心理和生理没有发育成熟有关,也与其家庭背景与个人情感有关。某中学生跟我们表示自己还挺幸福的,因为每天都有事情令自己开心,而且有目标和可以干的事情。但她认为大多中学生不幸福,而且没有理想,只会玩,玩完之后也就空洞洞的。我们通过采访等方式了解到,有目标有动力的中学生比没有目标没有动力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强。有目标的中学生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自我控制力强,可以更理性的对待身边的事物;没目标没动力的中学生通常想起什么就干什么,感觉生活很空虚。所以目标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影响。3.3.3适应现代的SWB理论的中心概念,是适应。Helson认为,适应是对重复出现的刺激反应减弱,重新构建有关刺激的认知以及刺激对生活的影响认识。人们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良性与恶性事件,情绪对新事件反映强烈,随着时间推移反应逐渐降低,当人们适应了新事件后,生活事件对SWB的影响就小了8。本研究结果支持这种观点。环境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的心境。对中学生学习生活没有什么自由,处于被动状态,有老师谈到“我们无法改变应试教育,所以我们要适应考试,享受学习,从学习上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获得自己的学习动力。”在研究过程中,对于提高主观幸福感,许多中学生都提到了要调整心态适应生活。有学生表示,要端正心态,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抓住每一个感动的地方。幸福是体会出来的,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才能更好面对学习生活的种种压力。虽然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但最终要走向社会,中学生要学会适应生活。生活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中学生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随着时间推移把对刺激的反应逐渐降低。3.3.4人际关系据采访得知,中学生重视与家庭和朋友关系。有中学生表示,当与别人的关系出现不良的变化时,就会影响自己的幸福感。中学生重视友谊。中学生生活在学校,朋友的关心给了很大的温暖。受访的一名女学生表示:“有次我生日,朋友送了我一本回忆录,上面写下了我们几个人的回忆,还有一件画上了代表他们的卡通图案,还有每个人一句留言,领子上还有他们每个人的签名的衬衫。”这是她深深地记在脑海里的最幸福的时刻,朋友之间的情谊让她感到十分温暖。另一位女生表示 :“朋友挺重要的,现在长大了,有些事情不能告诉父母,只有朋友可以述说。”中学生进入青春期,与父母开始出现代沟。中学生开始有自己的追求,出现与父母相悖的想法,思想出现代沟。父母的严格管制和不理解,造成亲子关系恶化,这时的中学生便会出现叛逆、撒谎、离家出走等现象,影响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另外,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也是影响中学生幸福感的因素。有受访的学生表示自己因为师生关系不好感到不开心。表示自己的老师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出现问题就认为是成绩差的学生做的。另有同学表示自己虽然考差了,但受到了老师的鼓励,让她感到很幸福。我们认为在学校处理好和教师的关系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可以在学校里获得老师的信任与欣赏,使自身感到在学校的温暖;另一方面,通过与老师交流,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获得交流学习的快乐。本研究与Konu的研究相符合。Konu的研究显示学校人际关系以及与父母是否经常交流,对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9。中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人际关系处理是否得当对其影响很大。结论(1)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对未来的信心、成绩、学习态度、经济情况、家庭是否和谐、家庭是否存在矛盾、处事态度是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3)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各个单因素可划分为两个主要成分,其中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家庭因素、性格因素和学习因素。多个因素整体较大地影响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4)比较心理、目标、人际关系、适应对不同的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不同的影响。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4.1深入了解主观幸福感研究深入。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到实地采访,这是一个深入探究了解的过程,获得的感受也不同。量表问卷调查只能给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给一个总体的评价,分析的相关因素也是有限的;实地采访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主观幸福感,挖掘影响因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众多,这要求研究者的在研究过程中有细化的过程,更深入了解主观幸福感,对研究主观幸福感有更深的体会。分析深入。通过研究发现,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整体性,各因素内部存在有其内部联系。我们希望学者分析主观幸福感时,应从多角度,多种方式分析,同时应联系实际以及其他问题,进一步分析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对象深入。一个人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感受,分析主观幸福感要细化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群体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重视研究较少和较薄弱的群体。做好深入调查,设法构建完善的主观幸福感影响模型,深入浅出地探索出主观幸福感,完善心理学机制,提出更好更切实际更全面的建议,提高人们主观幸福感与心理素质。4.2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我们认为,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现在对结论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不少,但是我们认为,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因为各项研究往往容易忽略特殊人群以及偏远山村的青少年。因此,我们希望学者研究主观幸福感时不仅不能忽略这部分群体,反而更应该去重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提出切实的建议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4.3研究本土化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许多评价主观幸福感的量表都来自国外,而且用于中国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国外大多数是个人主义文化,而我国是集体主义文化,而且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主观幸福感也会有差异。我们调查用的量表就有不符合国情的情况出现,所以我们希望应该重视发展本土主观幸福感研究,重视人的心理研究,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本土的评估工具,才能有更好的信效度,更准确了解本土文化下的主观幸福感。5. 建议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感到,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幸福感这方面的研究无疑会对青少年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青少年幸福感研究领域亟待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我们对提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以下几项建议:5.1给中学生自身的建议5.1.1对于学习:1. 热爱学习,通过设定和实现目标充实自我。广泛阅读,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和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2. 正确面对学习压力,要学会劳逸结合,适当放松自己;3. 正确对待学习和应试教育,充分认识到书本的知识体系是用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个人素质;5.1.2对于家庭:1. 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协调家庭成员关系,构造和谐家庭;2. 多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3. 理性看待家庭矛盾;5.1.3对于自己的心态:1. 提高心理素质,学会调整心态,每天保持一种好心情;2. 敞开心门,学会吐纳和释放,接受周围善意的提醒。3. 接受自己,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悦纳自己,完善和塑造自我;4. 积极迎接生活、学习的挑战,同时学会适应和改善,寻找自己的心理平衡;5. 树立对信息的评判标准,正确看待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6. 学会理解与感恩,善于发现身边的细节,身体力行帮助别人,对世界多抱一份善意,收获奉献带来的快乐。7. 树立远大的理想,有目标、有方向地奋斗。5.1.4对于经济:1. 收入可观家庭的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盲目与人攀比,应该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多参与公益活动,帮助特殊群体,感受超出物质的内心快乐;2. 贫困家庭的中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不要自暴自弃,做到知足常乐。树立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乐观面对生活,获得精神上的财富。5.1.5处理好人际的关系1. 对父母常怀感恩的心,理解父母,孝敬父母;2. 与朋友要建立纯洁的友谊,真心对待朋友、信任朋友。拥有几个挚友,与朋友分担心事,互相鼓励与开导。3. 学会聆听与宽容,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4. 融入集体,多为集体做贡献,感受集体的温暖。5.2给教育方面的建议有不少研究指出,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水平较其他生活领域满意度要低,对学校生活的不满意可导致一系列的负性后果,包括学业成绩不良、退学等情况。因此,如何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则值得引起学校方面的反思。5.2.1学校和教育部门方面1. 创新改革教育制度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注重课本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注重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获得自信和幸福体验。2. 改善校园生活组织学生会举办校园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活跃校园氛围;科学安排中学生的作息时间,减少中学生学习的硬性时间;设立校长信箱等方式听取学生的感受和建议,多从中学生的发展角度思考。3. 加强素质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心态;开设特长班,提供多些机会挖掘中学生的潜能,帮助中学生实现人生理想。4. 重视中学生心理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及心理课程并对学校心理辅导师进行系统培训;加强教师心理学指导,使教职人员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及时消解学生心理问题。5.2.2对老师的建议5.2.2.1对于任课老师的建议:1. 课堂上不能仅局限于为贯彻考试要求,更要注重学生素质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材施教,寓教于乐;2. 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观点,不因学生的成绩好坏而用不同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友谊;3. 不要吝惜自己的赞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4. 提高法制意识,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确立认真负责,以身作则的工作态度以及民主思想。5.2.2.2对于班主任的建议:1. 多召开亲子,友情等主题的班会,不要一味地开学习成绩研讨会;2. 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了解学生的情况。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多与学生沟通;3. 更新管理观念,用自己的行为等方式影响学生,而不是责罚或变相责罚;5.3给家庭的建议1. 尽量维护家庭完整和谐。当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的时候,应尽快、低调处理,并及时与孩子沟通,获得孩子的理解,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单亲家庭的父母应该给与孩子更多的关爱;2. 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少说教、多示范。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在家里的言论自由和民主权利,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3. 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父母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4. 与孩子分享一些快乐的事情,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多理解、鼓励孩子,不要溺爱孩子。与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和体育锻炼,比如自驾旅行等。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孩子的社会阅历。5.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不要以偷看日记,查短信等方式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应当用聊天谈心等方式减少与孩子的隔阂;6. 不要一味的帮孩子安排好一切或者严格的限制孩子的活动。给孩子适当自由,让孩子学会独立。尊重并支持孩子的追求,鼓励孩子勇敢地实践梦想。5.4给社会的建议1. 对不同人群,尤其是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2. 关注外来生,贫困生以及特殊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给予他们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上的帮助。关注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丰富和深化主观幸福感研究主题,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3. 网络管理部门应加大力度管理网络信息,设计青少年绿色上网系统,防沉迷系统,营造绿色网络系统。4. 关注家庭教养方式,多开展家庭教育座谈会及亲子活动,帮助家长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开展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提高学生素质,如爱心义卖,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参考文献1 Diener E,Eunkook MS, Richard E,etal. 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y Bulletin.1999,125(2):276-2942 Seligman MEP ,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y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5-143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59-66.4Fazio,A.F.A Concurrent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NCH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HyattsvilleMD: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y Statistics,19975 Blanchflower, D.G. & Oswald, A. (2000) Well-being over Time in Britain and the USA. Paper presented at NBER Conference, London, UK.6 Rask K, Astedt-Kurki ,Paavilainen E ,etal. Adolescent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family dynamic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2003,17(2):129-138 7BrunsteinJC,SchultheissOC,GrssmannR.Personalgoalsandemotionalwell-being:Themoderatingroleofmotivedisposition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8,75:4945088 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8(4):23-289 Konu, A. I., Lintonen, T. P., & Autio, V. J.(2002). Evaluation of well-being in schools: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general subjective well-be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3, 187-200.10 邢占军.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25(3)11 李幼穗,吉楠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新进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 倪子茹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人格塑造黑龙江教育,2002(7):353613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5):13714014 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中国临床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