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三首——梁凌云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857678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古诗词三首——梁凌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古诗词三首——梁凌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古诗词三首——梁凌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内容:1 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诗中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会背诵,会默写望洞庭。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4.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5.积累古诗词。教学重点:指导背诵,积累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幻灯片 诗人资料 相关诗句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1、 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题目叫古诗词三首,今天学习一首诗望洞庭、一首词忆江南。板书:望洞庭 忆江南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重点指导“庭”字,里边是建之。2、 诗、词有什么区别呢?自己读一读这两首。二、 学习古诗词:1、忆江南这首词和古诗有什么区别?学生试说,出示资料并小结:词和古诗格式不同。忆江南是词牌名。词牌名规定的是词的格式,即每句几个字,压哪个韵等。词按字数多少可以分三类,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这首词就是一首小令。写词一定得有词牌名,题目可以没有。“忆江南”是词牌名,内容也正好和词牌相对应,于是也没再取其它名字。2、两首诗有个共同点,都是写什么的?(板书:共同点 写景)3、学习望洞庭 (1)解诗题:望洞庭,“望”字怎么理解?(远远地看)你对洞庭湖有哪些了解?教师补充洞庭湖资料: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南侧。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由四条河水汇成,对长江洪水起着调节作用。洞庭湖水,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2)自读古诗,读通读顺。 指名读诗,纠正读音。(3)明诗意、悟诗情:默读,根据注释了解诗句意思。诗句描写了洞庭湖什么时候的景色?(秋天的傍晚,月亮升起时的景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美丽、柔和等)学生汇报诗句意思,重点指导:a.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什么叫“镜未磨”?出示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镜未磨”:古代用铜镜,打磨后才能用。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朦朦胧胧、模模糊糊)把什么比成什么?月光柔和,水波粼粼,水色月色融为一体,那么柔和寂静,哪个字突出了这种景象?(和,和谐)看着美景你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安静、祥和、心情好等)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柔美的景色。自己读,指名读。填空练习(投影):湖光秋月( ),潭面( )镜未磨。( )( )两相和,( )无风镜未磨。湖光秋月两相和,( )。指导生字“谭”,书空。b.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结合题目思考,你有什么疑问么?帮助学生理解:山水翠,就指水,古人写文章的一种表达方法。白银盘指什么?青螺呢?指导书写“螺”,书空。想象所描绘的景色。看着这么美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背诵:遥望洞庭( ),白银盘里( )。( )洞庭( ),( )里( )。(4)作者描绘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此时作者心情是愉快的,高兴的,对这美景是喜爱的。配乐读全诗。背诵诗句。默写诗句。(5)你知道作者刘禹锡还写了哪些诗句?教师出示:竹枝词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6)小结学古诗方法:读通诗句,结合注释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感情,背诵积累。4、学习忆江南(1)指名读词,正音。描写了江南什么季节的景色?(2)这景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丽)你从哪里感受到的?根据学生汇报,随机指导:a.“江南好”,一个“好”字,直接表达作者喜爱之情。b. “旧曾谙”,为什么用个“旧”字?是自己旧时早就感受到、体验过、熟悉的,并非传闻。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c. “红胜火”能换成“红似火”么?为什么?“绿如蓝”,颜色鲜明,描绘美丽景色。阳光下,花红胜火,生机勃勃,江水碧绿赛如蓝草,强烈的色彩,给人以美感。读好这两句话,突出美丽景色。d.反问句,更能体现喜爱之情。指导朗读这句话。(3)指导朗读、背诵:指名有感情朗读。师生对读。背诵。(4)指导“谙”:书空。熟悉的意思。(5)忆江南白居易共写了三首,你会另外两首么?(二)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三)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朗读,指导背诵: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齐读、背诵。三、积累语言:你还会背诵哪些描写山水风光、美丽景色的古诗词?补充,带领学生读一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四、课堂小结:你掌握了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古诗语言凝练,作者用心锤炼词句,饱含丰富的内容,希望你运用学过的方法,多读多思,细细品味每一首诗。板书设计: 1. 古诗词三首望洞庭 忆江南(词牌名)唐 刘禹锡 唐 白居易 镜未磨比喻 好(湖面) 旧白银盘里一青螺比喻 红胜火 绿如蓝(湖水) (君山) 反问共同点:写景 喜爱之情教学内容:1 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独坐敬亭山 (备课人:梁凌云)教学目标:1掌握1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背诵,会默写。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品味语言,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教学重点:指导背诵,积累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幻灯片 诗人资料 相关诗句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板书:唐 李白 我们学过李白的哪些诗句?根据学生背诵的诗句,适时小结,如静夜思一个浪迹天涯、乡愁满怀的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与朋友情深意重的李白。望庐山瀑布一个寄情山水、想象丰富的李白。赠汪伦一一个有情有义的李白。2、板书课题:独坐敬亭山齐读课题。教师简介“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原有翠云庵、广教寺、穿云亭等古迹,今已无存。自南北朝时,南齐诗人谢眺、唐代诗人李白在此赋诗,因此名于天下。3、初识“独”你从题目中读出了什么?小结:李白孤独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敬亭山上。4、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为什么坐在敬亭山上?为什么独自一人坐在敬亭山上?坐在山上干什么?等等,简要板书)这些问题都与“独”这个字有关系,那就从“独”字入手,来学习古诗解决这些问题。二、读古诗,明诗意,悟诗情 1、读通诗句:自读诗句,读通读顺。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再自读诗句根据解意思,尝试读出韵味。指名读诗句。2、解“独”悟情:逐句默读,是怎样的景象勾起了李白的孤独之感?重点指导:(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学生说诗句意思。引导想象:众鸟高飞,此时的天空是(热闹的),飞尽,此时的天空是(寂静的),孤云漂浮,是在和诗人(作伴),但它也已独去,此时的天空又是(安静的)。安静的天空,没有谁来做伴,此时诗人的心情是(孤独的、寂寞的)。读诗句,读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2)这景象,触动了诗人的心。那么生活中又是什么事使李白感到这样孤独呢?学生试说,教师补充资料:公元761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飞的尽么?孤云独去,又怎会是孤云呢?诗人为什么要这样说?小结:众鸟高飞,孤云独去,动态过后,实际上是更家安静的景象。这种写法是“以动衬静”,为了表达自己的孤独之情。板书“以动衬静”。(4)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感受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填空(投影):众鸟高飞( ),孤云独去( )。 ( )高飞尽,( )独去闲。众鸟高飞尽,(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学生说诗句意思。引导学生朗读:李白的内心是孤独的、惆怅的,但是在敬亭山独坐,他久久没有离去,是因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因此他又是不孤独的;虽然少了往日朋友畅饮写诗的场面,但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现在面前的敬亭山却为他排解忧愁;面前的敬亭山与他相对而坐,就像个老朋友一样,与他(相看两不厌),此时,能与他同享孤独的(只有敬亭山)。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 (6)此时,李白的内心还是孤独的么?再读思考后讨论。小结:不孤独,因为有敬亭山作伴;孤独,因为只有敬亭山作伴,再无其他朋友。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相比之下,山有情而人无情,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可以说是借景抒情。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诗。 相看( ),只有( )。 ()看两不厌,( )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 )。(6)有感情地再读古诗,想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说一说。补充:唐代诗人李白深受谢眺的影响,在安史之乱前后,多次游历宣城和敬亭山,留诗42首,其中14 首写到敬亭山。融入自己的感受。指名读。(7)指导背诵:男女生互背、师生互背诵、指名背诵、同桌检查等。三、默写古诗:1、指导生字:“亭”与“停”对比记字形。2、默写古诗,提示“众”“尽”“孤”“相”等字根据意思记住字形。四、拓展积累:李白还有很多古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投影):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教师补充)唐玄宗李隆基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教师讲解:公元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琳案,被皇帝发配流放夜郎。在李白取道四川赴贬地的途中,行至白帝城时,忽然接到皇帝赦免的诏书,李白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补充:此诗书写了作者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背诵积累两首古诗。五、课堂小结1、说说自己的收获。2、学习古诗方法:了解写作背景,明诗意,悟诗情,会背诵。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借景抒情) 问题(孤独之情) 1 唐 李白 2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以动衬静) 3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拟人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