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常见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66508342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猪常见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养猪常见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养猪常见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养猪常见问题及对策一、猪粪便越黑就是饲料消化得好吗?许多养猪户要求饲料厂家的饲料喂猪,粪便越黑越好,认为粪黑即消化吸收 好,粪黄消化吸收差。其实不然,衡量饲料消化率的拷不在粪颜色,而在于饲料 转化率(料重比)。吃某些饲料厂的饲料,猪拉的粪便颜色非常黑,是因为饲料中添加了高剂量 的硫酸铜,消化吸收不了的硫酸铜在猪体内经过化学变化后,变成黑色的氧化铜, 从而使粪便颜色变黑,所以粪便黑只能表示饲料中添加了高铜。高铜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对仔猪有促生长作用,而对生长肥育猪效果不明 显,反而有害,一方面高铜随粪便排出会造成水土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猪肉中 残留的铜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不提倡大量使用高铜。二、猪吃了就睡饲料就好,猪就长得快吗?很多饲料企业夸大宣传“能吃、能睡、能长”,养猪户也认为吃了就睡,睡 完又吃,这样运动减少,促进猪只生长,减少饲料消耗。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 识,正常的猪该吃就吃,该玩就玩,该睡就睡,这样更能促进饲料消化吸收,自 然肯长。而且f般的饲料也不能使猪只完就睡,除非在饲料中添加镇静剂或安眠 药,这是国家绝对不允许的,同时饲料中添加镇静剂或安眠药后,猪肉中会有残 留,人吃了这样的猪肉会产生抗药性,会给人的某些疾病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奉 劝养猪户不要去找捷径,只要按科学养殖,注重营养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就能 养好猪,就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三、饲料鱼腥味浓,鱼粉添加量就多,饲料就好吗?很多农民养猪户在购买饲料时,先抓把饲料嗅嗅,认为鱼腥味浓,饲料中的 鱼粉添加量就多,饲料就好,而对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很少过问,这是一个很 大的误区。优质鱼粉是一种度好的动物蛋白饲料,氨基酸平衡,消化吸收率高。但鱼粉 价格昂贵,成本高,所以一般鱼粉在饲料中的添加量很有限,有的甚至不添加。 有些饲料企业为了迎合养殖户的选料误区,在饲料中吴加鱼腥香(宝)等有鱼腥 味的添加剂或添加劣质鱼粉,用以迷惑养殖户O所以养殖户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有鱼腥味并不能证明添加的鱼粉就多,即使加了鱼粉,也不一定是好鱼粉。实际上不是离开了鱼粉就做不好饲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配方技术的进步, 许多无鱼粉饲料也能取得很高的饲养水平,取得良好的饲喂效果,评价饲料质量 好坏关键是看饲料中的营养水平四、猪吃了后皮红毛亮饲料就好吗?很多养殖户认为猪吃了饲料后,皮肤红,毛发亮,饲料质量就好。这是一种 错误倾向,每一品种的猪都有自己正常的皮肤颜色,并不是所有的猪的皮肤颜色 都红。在饲料中添加有机肿制剂或某些血管舒张剂,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血流 速度,皮肤自然就发红。有些饲料厂家为迎合养殖户心理,超大剂量添加这类添 加剂,这样不但会造成水土环境的污染,而且肿制剂在肉中残留后会损害人的健 康,这是国家所不允许的。而且猪的皮肤红,毛发亮,并不能表示猪就长得快, 饲料转化效率就高。所以养猪户应该对饲料质量有一正确评价,不要单纯追求感 观效果,更应注重吃了饲料后,猪氐得快不快,饲料效率高不高,最终养猪赚不 赚钱。五、饲料中蛋白质越高质量就越好吗?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 致死率高;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 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 大量的精饲料等有关。临床症状:主要是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四肢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 共济失调;有的病猪作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突然猛向前跃;各种刺激或捕捉时, 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似游泳状;病猪常见脸部、眼睑水肿, 重者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变“胖二病理变化:主要病变是水肿。上下眼睑、颜面、下颌部、头顶部皮下呈白色 凉粉样水肿。胃的大弯、贲门部水肿,在胃的粘膜层和肌肉层之间呈胶冻样水肿, 整个肠间膜红肿,甚至出血。鉴别方法:注意与营养不良性水肿区分。防治方法: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训练采食,使断奶后 能适应独立生活;断奶不要太突然,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饲养喂量逐 渐增加,防止饲料单一或过于浓厚,增加维生素丰富的饲料。治疗可用全力消注 射液配合VC、强心药等效果较好,饲料中添加和气丰利有效地防止水肿病的发 生。13、猪血痢(痢疾)猪痢疾乂称血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猪的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临 诊症状为严重的的粘液性出血性下痢。急性型以出血性下痢为主,亚急性和慢性 以粘液生腹泻为主。剖检病理特征为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流行特点: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但主要分割的是2-3月龄的幼龄 猪;小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大猪高;病猪及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本病 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由于带菌猪的存在,经常通过猪群调动和买卖猪只将病传 播开。带菌猪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常不发病,当有降低猪体抵抗力的不利因 素、饲料不足、缺乏维生素和应激因素时,便可促使发病。临诊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出现程度不同的腹泻。一般是先拉软粪,渐变为 黄色稀粪,内混粘液或带血。病情严重时所排呈红色糊状,内有大量粘液、血块 及脓性分泌物。有的拉灰色、褐色甚至绿色糊状粪,有时带有很多小气泡,并混 有粘液及纤维素伪膜。病猪精神不振,厌食及喜饮水、拱背、脱水、腹部卷缩、 行走摇摆、用后肢踢腹,被毛粗乱无光,迅速消瘦,后期排粪失禁。肛门周围及 尾根被粪便沾污,起立无力,极度衰弱死亡。大部分病猪体温正常。慢性病例, 症状轻,粪中含较多粘液和坏死组织碎片,病期较长,进行性消瘦,生长停滞。病理变化:主要病变局限于大肠(结肠、盲肠)。急性病猪为大肠粘液性和 出血性炎症,粘膜肿胀、充血和出血,肠腔充满粘液和血液;稍长的病例,主要 为坏死性大肠炎,粘膜上有点状、片状或弥漫性坏死,坏死常限于粘膜表面,肠 内混有多量粘液和坏死组织碎片。其它脏器常无明显变化。诊断:取病猪新鲜粪便或大肠粘膜涂片,用姬姆萨、草酸铉结晶紫或复 红染色液染色,镜检、高倍镜下每个视野见3个以上具有3-4个弯曲的较大螺 旋体,即可怀疑此病;分离培养:需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一般实验室不进行 病原检查。鉴别诊断:需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无性繁殖腹泻区分。防治方法:防止从病场购入带菌种猪,如果引入,猪只须隔离观察和检疫, 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病猪及时治疗常有一定效果。添加和气丰利有一定的效果, 肌肉注射肠炎灵。需要指出,该病治后易复发,须坚持疗程和改善饲养管理相结 合,方能收到好的效果。14、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PPDS)PPDS常发生于高温潮湿季节,尤其是6-9月份。表现为母猪发烧、食欲不 振,患乳房炎、阴道炎、子宫炎;哺乳仔猪因母猪无乳、奶质不良造成低血糖或 消化不良而腹泻。防治措施为:1. 饲喂量的增减,使母猪在配种前达到既不过肥又不过瘦的体况,评分在 3.0分左右;2. 母猪产前7天,产后7天,饲喂大北农“呼诺玲或呼乐芬”系列产品;3. 母猪产后注射长效土霉素复方制剂德利先一次;4. 患子宫炎的母猪,先用卫康(1: 1000)冲洗子宫,后投放阿莫西林粉。5. 避免临产和泌乳母猪应激,如产房过热、注射、异常刺激等;6. 保证母猪的充足清洁饮水,乳头饮水器流速不低于1500毫升/分钟,每口至 少喝水18升;产前注射前列腺素,彻底溶解黄体,抑制黄体酮浓度升高。二、猪场一些新病的防制措施1、伪狂犬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的一种 急性传染病。猪是该病毒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或有上呼吸道 卡他性症状,妊娠母猪感染可导致流产、死胎及呼吸症状,哺乳仔猪出现脑脊髓 炎和败血症症状,最后死亡。流行特点:猪、牛、羊等多种动物都可自然感染;病猪、带毒猪是重要传 染源,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伤口及配种等途径发生感染;母猪感染后,仔猪通 过吸乳而感染;妊娠母猪通过胎盘侵害胎儿。伪狂犬病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但其他季节也有发生,这是因为低温有利于病毒的存活。 哺乳仔猪死亡率很高。临床症状:随猪龄不同,症状有很大差异,但都无瘙痒症状。新生仔猪及 4周龄以内仔猪,常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HC以上,病猪精神萎顿,不食,呕吐 或腹泻;随后可见不安,步态不稳,运动失调,全身肌肉痉挛,阵发性抽搐,失 去平衡,随着病程发展,出现四肢麻痹,倒地侧卧,头向后仰,严重病例昏迷, 最后死亡,病程1-2天,死亡率很高。4月龄左右的猪,多表现轻微发热,流鼻 液,咳嗽,呼吸困难,有的出现腹泻,几天可恢复。也有部分出现神经症状而死 亡。妊娠母猪主要发生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产出的弱胎,多在2-3天死亡。 流产率可达50%。成年猪一般隐性感染,有时见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症状。病理变化:剖检时很少见到肉眼变化。严重感染的病例,鼻腔卡他性或化脓 性炎症,咽喉部粘膜和扁桃体水肿,并有纤维性坏死性伪膜覆盖;肺水肿,淋巴 结肿大,脑膜充血水肿,脑脊髓液增多;胃肠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镜检脑有非 化脓性脑炎变化;流产胎儿的肝、脾、淋巴结及胎盘绒毛膜有凝固性坏死。诊断:可进行动物接种试验确诊。取病料(脑、脾等)制成1:10悬液,加 抗生素处理、离心,取上清液1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于家兔,2-3天后,家兔注 射部奇痒,不断磨擦或啃咬局部,致使该部脱毛、皮肤出血,经约1-2天后麻痹 死亡;如将上述病料喂猫,2-4天后猫头部奇痒,喉头麻痹、流涎、不吃、萎顿, 24-36小时死亡。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猪是重要的带毒者,防止购入种猪时 带入病原,注意隔离观察,并消灭饲养场的鼠类有重大意义。发生本病时,扑杀 病猪,消毒猪舍及环境,粪便发酵处理,必要时,给猪注射伪狂静基因缺失苗, 乳猪滴鼻0.5毫升,断奶猪再注射1毫升,3月龄以上架子猪1毫升,成年猪和 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注射2毫升。也可以用通辽对症治疗。2、猪细小病毒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科的猪细小病毒引起猪的繁殖障碍病之,该病的特 点主要是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在怀孕前期受到感染时,经胎盘使胚胎 或胎儿受到侵袭,引起母猪流产,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弱仔猪,母猪 无明显的其它症状。该病在我国较多的猪场发生,特别是集约化猪场,造成相当 大的危害,应该重视该病的防制。流行特点:主要传染源是感染了细小病毒病的母猪,母猪产出的死胎、活胎、 仔猪及子宫内排泄物中均含有高滴度的病毒。被感染的公猪也是危险的传染源, 在配种时传给易感染的母猪。猪细小病毒主要引起猪的繁殖障碍,不同年龄、性 别的家猪和野猪都可感染,本病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可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染, 特别是购入带毒猪后可引起暴发流行;本病具有很高的感染性,易感的健康猪群 一旦病毒传入,3个月内儿乎可导致猪群100%感染,感染群的猪只,较长时间保 持血清学反应阳性。临床症状:临床症状是母猪的繁殖障碍,仅有怀孕母猪出现症状。母猪孕期 不同时间感染分别会造成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不同症状,怀孕70天内感染 的母猪有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胎儿发育异常等病象,而母猪木身没有明 显的临诊症状,但具有传染性。病理变化:母猪子宫内膜有轻度的炎症反应,胎盘部分钙化,胎儿在子宫内 有被溶解吸收的现象。感染的胎儿还可看到充血、水肿、出血、体腔积液、脱水 及坏死等病变。组织学病变为感染母猪子宫上皮组织和固有层有局灶性或弥散性 单核细胞浸润。感染胎儿表现不同程度的发育障碍和生长不良,有时胎重减轻, 出现木乃伊胎、畸形、骨质溶解的腐败黑化胎儿等。胎儿可见充血、水肿、出血、 体腔积液、脱水及死亡等症状。诊断:取流产胎儿、死胎的脑、肺、肾等病料送检、作细胞培养和鉴定、 血凝试验或荧光抗体检查。但须注意,大于70日龄的木乃伊胎儿、死胎和初生 仔猪,不宜送检,可能因含有抗体干扰,影响检验结果。鉴别诊断:引进母猪繁 殖障碍的原因很多,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方面,传染性因素主要与猪繁殖和呼 吸综合症、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布氏杆菌病、衣原体病和弓形体病引起的流 产相区别。防治方法: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实行综合性预防措施。防止将 带毒猪引入无本病的猪场,引进种猪时,进行猪细小病毒病的血凝抑制试验,当 HI滴度在1:256以下或阴性时,才能引进;人工免疫接种:疫苗有灭活疫苗和 弱毒疫苗两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灭活疫苗,初产母猪和育成公猪,在配种前一 个月免疫注射;初产仔猪推迟在9月龄后配种;将血清学反应阳性的老母猪放入 后备种猪群中,或将初产猪赶到污染猪圈内饲养等方法,使其受到自然感染而产 生自动免疫的办法,在流行地区可考虑试行。因本病发生流产或木乃伊同窝的幸 存仔猪,不能留作种用;同样,头胎母猪的后代也不宜留作种用。3、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是1987年首次发现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传染 病,使受感染的猪群发生以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的疫病,以前曾称为 神秘病、蓝耳病等。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之一,我国1995年正式 确定有本病发生,已给养猪生产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流行特点:本病主要是种猪、繁殖母猪及仔猪发病,育肥猪发病较温和,以 怀孕母猪和1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接触性传染,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危害性 甚大;经空气通过呼吸道感染,有人认为还可通过胎盘感染;猪只买卖移动、饲 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气候变化都可促进发病和流行。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高,食欲减少,精神不振,少数病猪耳部发蛇,呈 蓝紫色;妊娠母猪还可见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产弱仔,有的出现产后无乳。 仔猪出生后发生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致死率可达80%-100%; 成年公猪和青年猪发病后也可出现全身症状,但较轻。病理变化;对流产胎儿及弱产仔猪剖检,可见胸腔内积有清亮液体,偶见有 肺实变。剖检母猪、公猪和育肥猪病例,无肉眼可见病理变化,显微镜检可见间 质性肺炎变化。诊断:如果仅猪发生流产、死产、胎儿发育异常、木乃伊化等可考虑猪繁殖 和呼吸综合征感染的可能,应进行实验室病毒和抗体检测。注意与猪细小病毒病、 伪狂犬病、日本乙型脑炎等相鉴别。防治方法:做好进境猪只检疫工作,防止从国外引进种猪时带入此病。国内 交换和购买种猪时,必须从无此病的种猪场引进,引种前要进行血清学检查,阴 性者方可引入;封锁发病猪场,禁止向外出售种猪,及时清洗和消毒猪舍及环境, 特别要处理好流产胎儿及胎衣等。对病猪进行对症治疗,改善饲养管理,加强护 理,减少死亡。国内正在积极研制疫苗预防。免疫:从实践的结果看,当猪场发生PRRS以后,就用PRRS弱毒活疫苗紧急免 疫注射,短时间内病猪会明显好转,在一年内免疫接种三次,疫情能控制.免疫程 序是,种公猪用灭活苗接种二次,第一次接种后,间隔20天,用同样苗、同样剂量 再免疫一镒,其他的猪用弱毒活疫接种,妊娠70天以上的母猪暂不接种,待分 娩仔猪断奶后再接种,他猪做常规免疫,三周和十周龄各免疫一次。治疗:可以用糖盐水静注,也可以用黄茂多糖注射液肌肉注射。4、猪先天性震颤仔猪先天性震颤是由先天震敞病毒引起的仔猪育成障碍的传染病,俗称“小猪抖 抖病”或“小猪跳跳病”。本病主要发生在出生不久的仔猪,以四肢、头部或全 身发生有节奏的震颤为临床特征,通常早期出生的症状比较重,而后期出生的症 状比较轻微。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流行特点:本病的传播方式为垂直传播,仅感染猪,不同品种及其杂交后代 均具有同样的易感性;其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初产母猪多发生,经产母猪极少发 生;分娩过感染仔猪的母猪以后所产几窝仔猪通常都不发病。呈散发性,康复猪 常成为带毒者,种公猪可被患病母猪感染成为传播者。临床症状:妊娠母猪无任何异常表现,而新生仔猪在刚分娩至儿小时后出现 震颤,伴有后肢无力,共济失调,一窝仔猪中部分或全部发病,但轻重程度各有 差异,一般部分发病者症状较轻。全部发病者症状较重。震颤呈多样性的舞蹈动 作;并且震颤是持续性的,卧地时震颤频率减少,而睡眠时震颤停止,但站起后 又震颤,前肢震动剧烈的仔猪常呈犬坐式,病仔猪行动困难无法吃奶;受噪音、 惊吓、寒泠、兴奋等刺激时病情加重。病程因猪而异,轻的常于2-8周恢复正常, 重的常因震颤剧烈或四肢麻痹、痉挛,哺乳困难饿死或因运动障碍被母猪压死。 震颤消失的仔猪在兴奋或应激的条件下,仍可再发病,患猪在生后一周活着的一 般预后良好。病理变化:病死仔猪剖检时无明显眼观变化,对神经系统作组织学检查时在 中枢神经系统见有髓鞘形成不全,小脑发育不全,脑血管周围间隙特别是脑基部 充血,出血等病变。诊断:根据分娩后新生仔猪呈特征性的持续震颤或痉挛,震颤消失时同健康 猪。可作出初步诊断。类症鉴别须注意与低血糖症、急性脱钙症、猪瘟、伪狂犬 病、猪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等引起的死胎和产后不久出现神经症状而死亡的仔猪 病相区别。防治方法:本病尚无有效疫苗和特效疗法。预防本病主要加强饲养管理,注 意防寒保暖,依靠一般性的卫生防疫措施,不从有本病的猪场引进母猪,防止各 种应激性刺激,仔猪吃不到母乳时,一定要进行人工辅助吃奶或人工哺乳,并试 验性地应用L、V。治疗,必要时给予适量钙剂,这样可使多数病仔猪自然康复而 减少死亡。5、猪圆环病毒猪圆环病毒(PCV)是一种最近冒出来的新病,由PCV-2引起的疫病呈上升趋势。 通过血清学调查及PCR对北京、天津、上海、山东等7个省市的559份血清进行 检测,结果显示PCV-2抗体阳性率为42. 9% o迄今发现的一种最小的动物病毒。 不仅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病原,而且能够引起猪皮炎及肾病 综合征、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等,另外,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猪细小病毒、 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等均与PCV-2感染有重要关联。流行特点:PCV-2流行范围很广,目前加拿大、法国、德国、北爱尔兰、美 国、英国、西班牙、新西兰、丹麦及日本、韩国都诊断出PMWS并进行了报道, 在我国许多猪群中也存在PCV-2的感染。各种日龄、不同性别的猪都可感染,但 并不都表现出色临床症状,PMWS主要发生于5-12周龄的仔猪。各种环境因素如 拥挤、空气污染、不同日龄的猪混养及应激因素均可加重病情。发病率3%-50%, 死亡率8%-50%, 一般在发病后2-8天死亡。主要感染猪,经口、呼吸道、静脉 等途径感染各种年龄猪,怀孕猪可垂直传播,猪可自鼻汁、粪便等排泄物中排出 病毒,猪群的移动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被污染的衣物、设备、用具 等进行传播。仔猪哺乳期间很少发病,多在断奶后23周陆续发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食欲不振,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渐进 性消瘦、贫血,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减轻,还有以呼吸困难,咳嗽为特征的呼 吸器官障碍,体表浅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例可见皮肤、可视黏膜黄疸、下痢和痴 睡。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症状为精神、食欲不振,发热,被毛粗乱,进 行性消瘦,生K迟缓,腹股沟淋巴细胞肿大数倍,呼吸困难,皮肤苍白或黄染, 有时腹泻。猪皮炎一肾病综合症:多发生于8-18周龄的猪。皮肤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 形的红紫色病变斑点或斑块,病猪还表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至废绝,消瘦,有 的还表现皮下水肿及跛行等症状,3天内死亡。猪呼吸道病综合症:主要表现为 严重的猪呼吸系统症状,多发生保育期和育肥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加 快,流鼻汁,偶有咳嗽,但有的呼吸道症状并不显著。猪繁殖障碍:表现各种各样的繁殖问题,如重复发情、不孕和产木乃伊胎、 流产和死胎、弱仔等,均可与PCV-2感染有关。先天性震颤:仔猪出生后全窝或其中一部分仔猪发病,症状有轻有重,主要 在头部、四肢和尾部发生持续性震颤,呈现有节奏程度不同的痉挛,不断跳跃, 因无法吃奶而饿死。病理变化:体况较差,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淋巴结异常肿大,切面坚硬 呈均匀的苍白色;肺赃肿胀,坚硬似橡皮,肝赃发暗,萎缩;肾赃水肿、苍白。 盲肠和结肠黏膜充血或瘀血;胃无腺区形成溃疡。诊断:根据特征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实 验室检查。PCV感染的诊断可用猪肾原代细胞或猪肾细胞系统培养分离病毒。曾 用HF和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检测病毒。猪的PCV抗体滴度升高表明存在近 期感染。先天性颤抖可根据症状识别,并排除颤抖的遗传因素或化学因素。PMWS 的确依可应用免疫荧光或原位核酸杂交。预防方法: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方法,没有疫苗可供应用,抗生素对本病无效。 主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环境应激因子,采用适当手段控制并发感染,降低饲养 密度,实行全进全出,用卫康加强消毒,控制外来人员、物品、车辆进入。在母 猪产前二周可用瑞特奇及呼诺为拌料连续且一个月,有一定的效果。6、副猪嗜血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又称为革拉泽氏病,可以影 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 周龄的猪,发病率-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町达50%。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 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主要剖检病变表现为胸膜炎、心包炎、 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此外,副猪嗜血杆菌还可引起败血症,并且在急性 感染后可能留下后遗症,即母猪流产,公猪慢性跛行。在我国,随着养殖水平的 提高,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在各猪场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报道屡见不 鲜,己从北京、黑龙江、辽宁、河南、湖南、宁夏、湖北等省市分离出副猪嗜血 杆菌,其损失相当惨重。流行特点: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 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 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以前,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被当作应激反应引起 的猪散发性疾病。后来发现,在SPF动物或高度健康的畜群中,副猪嗜血杆菌的 引入可能导致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全身性疾病,影响猪生产的各个阶段。目前, 在不同的畜群中混养猪,或在猪群中引入新饲养的种猪时,副猪嗜血杆菌的存在 是个严重的问题。过去几年,我们观察到,在卫生条件很好的猪场该病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样地,受影响动物的年龄范围也显著增宽,这在很 大程度上是由于执行了不同的断奶策略。对猪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肺炎、猪繁 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伪狂犬病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时,副猪嗜血杆菌 的存在可加剧病情的临床表现。另外,一些最新报道指出,副猪嗜血杆菌可能是 引起纤维素性化脓性支气管肺炎的原发因素。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取决于炎性损伤的部位,在高度健康的猪群,发病很快, 接触病原后几天内就发病。临床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厌食、反应迟钝、呼 吸困难、疼痛(由尖叫推断)、关节肿胀、跛行、颤抖、共济失调、可视粘膜发 叩、侧卧,随之可能死亡。急性感染后可能留下后遗症,即母猪流产,公猪慢性 跛行。即使应用抗菌素治疗感染母猪,分娩时也可能引发严重疾病,在通常的畜 群中,哺乳母猪的慢性跛行可能引起母性行为极端弱化。总之,咳嗽、呼吸困难、 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是主要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肉眼可见的损伤主要是在单个或多个浆膜面,可见浆液性和化脓 性纤维蛋白渗出物,这些浆膜包括腹膜,心包膜和胸膜,这些损伤也可能涉及脑 和关节表面,尤其是腕关节和附关节。在显微镜下观察渗出物,可见纤维蛋白、 中性粒细胞和较少量的巨噬细胞。副猪嗜血杆菌也可能引起急性败血症,在不出 现典型的浆膜炎时就呈现发如、皮下水肿和肺水肿,乃致死亡。另据报道,副猪 嗜血杆菌还可能引起筋膜炎和肌炎,以及化脓性鼻炎等。鉴别诊断:要将副猪嗜血杆菌与败血性细菌感染相区别,能引起败血性感染 的细菌有链球菌、猪丹毒丝菌、猪放线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胸膜肺炎放线杆 菌以及埃希氏大肠杆菌。3-10周龄猪的支原体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能出现与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相似的损伤。只有熟悉了其它病毒和细菌病原之后,才能认清 副猪嗜血杆菌在支气管肺炎中的作用,这些病原体可能在多因子疾病的病程中产 生影响。在血清学的实验室诊断方面,主要通过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 间接血凝试验等。现在,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病毒室己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 聚合醇链式反应(PCR)诊断技术,可对该病作出迅速的诊断。治疗:抗生素预防或口服药物治疗对严重的副猪嗜血杆菌暴发可能无效。 旦临床症状己经出现,应立即采用口服之外的方式应用大剂量的抗菌素进行治 疗,并且应当对整个猪群药物预防,而不仅仅只是对那些表现出症状的猪用药。 可以选用呼诺玲或和气丰利拌料治疗,也可选用正气或泰诺康注射为物,有较好 的效果。蛋白质是猪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缺乏它,生长受阻,发育不良,于是 很多养殖户在选择饲料时首选看蛋白,认为蛋白质高,质量就好。这样很多饲料 企业迎合养殖户的消费心理,有的在标签上作文章,明明粗蛋白只有36%,却 写成40%;有的在饲料中添加质量较差的血粉、羽毛粉或非蛋白氮,使饲料中 的粗蛋白含量很高,而饲料质量很差。事实上蛋白质的营养最终是氨基酸的营养, 况且蛋白质的大量沉积需要能量作后盾,只有饲料中可利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 且平衡、能量含量高的情况下,饲料中的蛋白质质量才高,蛋白质才能充分利用。 例如血粉,虽然其粗蛋白含量在80%以上,但因其消化率低,氨基酸不平衡, 质量较低。再者,饲料中的蛋白质较高,而能量较低的话,蛋白质不能充分利用, 不但不利反而有害。所以评价饲料质量高低,蛋白质固然重要,可消化氨基酸和 能量更重要,不能单因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高,就判定饲料质量就好。第2章猪病的防制一、常见猪病防制1、猪瘟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 接触性传染病。该传染病可分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或不明显性猪瘟,只 能引起家猪和野猪自然发病。急性病例呈败血症的临诊症状,剖检可见内脏器官 出血和梗死;慢性经过的病例,主要是纤维素坏死性肠炎。常继发感染副伤寒及 巳氏杆菌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01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 类传染病。流行特点:在自然情况下,只是猪和野猪感染发病,任何年龄、品种、性别 的猪在任何季节都可发病。没有或不按期进行预防注射的地区,一旦发病,短期 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发病和死亡率都较高,在常发地区或注射密度不很高 的地区,可呈散发。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由尿、粪便和各种分泌物排出病毒; 病猪尸体的脏器,急宰病猪的肉尸、脏器、污水都可成为危险的传染源,此外包 括病毒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食入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就 能被传染;也可以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及皮肤伤曰感染。病猪只的买卖、运输、 尸体处理不当,肉品卫生检验不严,兽医卫生措施执行不力,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和流行。人、动物和昆虫等都有可成为间接的传染媒介。通过胎盘传染使仔猪患 病,是近些年来发病的特点,己是防制中十分刺手的问题。临床症状:体温升到40. 542C,稽留热;有脓性结膜炎;病初便秘,粪 呈羊球状,污黑色,后腹泻;病猪耳后、腹部、四肢内侧等毛稀皮薄处,出现大 小不等的红点或红斑,指压不褪色;公猪包皮发炎,挤压时有恶臭混浊液体射出 急性病例,多在1周左右死亡,死亡率可达60%80%。小猪有神经症状。慢性 病猪,体温时高时低,食欲时好时坏,便秘与腹泻交潜发生,病猪明显消瘦,精 神萎靡,后期出现耳朵发紫,腹部或四肢未端出现紫色,行走不稳,或不能站立。 一般病程可达20天以上,最后,最后衰竭死亡,死亡居多。目前本病都是以慢 性经过,和一些原发性疾病混合感染。病理变化:急性猪瘟主要呈现败血症变化,有诊断价值的变化是:皮肤或皮 下有出血点;淋巴结水肿、出血,呈现大理石病变。肾脏呈土黄色,不肿大,包 膜和髓质有数量不等的小点出血;脾脏边缘出血性梗死;喉头粘膜、会厌软骨、 膀胱粘膜、心外膜、肺及肠浆膜、粘膜有出血。慢性病猪特征的变化是盲肠、结 肠及同肓口处粘膜上形成纽扣状溃疡,或互相融合呈较大的溃疡坏死灶。非典型 猪瘟通常没有典型的病理变化。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初步确诊。在集约化猪场多 发生非典型性猪瘟(温和型),其特点是病型温和,病势缓慢,病变局限且特征 不明显,呈散发等不典型表现,这就须经实验室检验方可做出可靠的诊断和鉴别。 猪瘟与发生败血症的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在发病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 等方面很相似,注意区别诊断。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的疗法,主要防制措施: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 每年采取定期注射和经常补针结合的办法,用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注射后第四 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1年。要选择和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实 行自繁自养的办法。若需要从外地购买猪种,运回后还须隔离饲养半个月左右, 并进行疫苗注射,方可混群饲养;加强集市管理和运输检疫。杜绝病猪在集市 出售和收购、运输中传播疫病。生猪交易市场、猪库、屠宰场等猪只集中场所, 告别应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及检疫措施;改善饲养管理。搞好圈舍、环境及管理 用具的兽医卫生、消毒工作;发生猪瘟时,可对疑似健康的猪群全部用猪瘟兔 化弱毒疫苗大剂量进行紧急注射,也有一定效果。另外可在饲料中添加和气丰利 等药物,防止继发感染。2、口蹄疫口蹄疫俗名“口疮”、“辟演”,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 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口蹄 疫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畜禽传染病之一。流行特点: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甚至在出现症状前就带毒,可通过各种分泌 物和排泄物排毒,病猪排毒以破溃的蹄皮为最多,其次是呼出的气体和粪便,甚 至猪精液也含毒并能传染疾病。本病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 行病学特点,疫区发病率可达50% 100%。病畜和潜伏期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 源。病畜的水疱液、乳汁、尿液、口涎、泪液和粪便中均含有病毒。该病人侵途 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本病传播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但春秋两季 较多,尤其是冬末春初。临床症状:该病潜伏期一般2-3天,最长可达15天,体温升高到40 41 C, 精神沉郁,食欲减少,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发病12天后,口腔粘 膜,包括舌唇、齿龈、鼻镜、颊腭、蹄部皮肤和母猪乳房上出现水疱,水疱明显 凸出,里面充满液体,很快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本病一 般呈良性经过,经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更久, 有的病猪蹄壳脱落。哺乳仔猪未见水泡前,因急性心肌变性而死亡。病理变化:水泡主要在口腔、鼻腔的复层鳞状黏膜、脚、乳头、四肢受力点、 趾间、眼敛及冠状带周围形成。心脏病变为特征性。心包内有大量混浊而粘稠的 液体,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恶性口蹄疫可在心肌切面上见到灰白色或淡 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而行,如同虎皮状斑纹,俗称“虎斑心二诊断:口蹄疫病变典型易辨认,故结合临床病学调查不难作出初步诊断。其 诊断要点为:发病急、流行快、传播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且多呈良性 经过;大量流涎,呈引缕状;口蹄疮定位明确(口腔粘膜、蹄部和乳头皮肤), 病变特异(水泡、糜烂);恶性口蹄疫时可见虎斑心;为进一步确诊和定型则 进行实验室检验,分离病毒和血清学试验。防治方法:口蹄疫宜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捡疫,常 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亚单位苗 和基因工程苗,猪在注射疫苗后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34个月。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用卫康进行消毒、 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发病期间可尽量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和多维,避免因 注射而引起心肌炎而急性死亡。3、猪流行性感冒猪流行性感冒是猪猪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器官 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并迅速蔓延全群,表现上呼吸道炎症。流行特点: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猪流感病毒均有易感性。传染源是 病猪和带毒猪。病毒存在于呼吸道粘膜,随分泌物排出后,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侵 入易感猪体内,在呼吸上皮细胞内迅速繁殖,很快致病,又向外排出病毒,以至 于迅速传播,往往在2-3天内波及全群。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可带毒相当长 的时间,是猪流感病毒的重要储存宿主,往往是以后发生猪流感的传染源。本病 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发生在天气骤变的晚秋和早春以及寒冷的冬季。 一般发病率高,病死率却很低。如混合或继发巴氏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则 使病情加重。临床症状:潜伏期为2 7天。病猪突然发热,体温升高到40 42C,精 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病猪常挤卧一起,不愿活动,呼吸急促,腹式呼吸, 咳嗽,从眼、鼻流出粘液性分泌物。病程很短,2-6天可以完全恢复。如果在 发病期管理不当,则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胸膜炎等,从而增加病死率。病理变化:病变主要在呼吸器官,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充血,肿 胀,表面有多量泡沫状粘液,有时混有血液。肺部病变轻重不一,有的只有边缘 部分有轻度炎症,严重时,病变部呈紫红色。心包腔蓄积含纤维素的液体,胃肠 粘膜发生卡他性炎,脾脏肿大。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要用实验室 方法进行确诊。防治方法:目前无特殊治疗药物.可试用黄茂多糖注射液和板蓝根冲剂,用 量根据猪的体重及药品含量确定。为预防继发感染,可以肌注德利先、通辽等药 物;也可在饲料中添加呼乐芬或妙迪芬预混剂连用二周。4、猪轮状病毒病猪轮状病毒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仔猪消化道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以萎顿、厌食、呕吐、腹泻、脱水和体重减轻为特征。本病在世界各地养猪场内 普遍存在,我国也己确认猪感染本病毒引起发病。流行特点:本病多发于寒冷的晚秋,冬季和早春季节,传染方式多为爆发或 散发。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本病素养,但以8周龄以内仔猪多发,感染率可达 90-100%o病猪和隐性带毒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病 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肠道内,随粪便排到外界环境,污染饲料、饮水和各种用具, 可成为本病的传染因素。寒冷、潮湿、卫生不良、饲料营养不全等,均能促进本 病的发生。临床症状:潜伏期18-19小时,呈地方流行性,病初精神萎顿,食欲减退, 常发生呕吐,迅速发生腹泻,呈水样或糊状,粪便颜色有黄白色、灰色或、暗黑 色,常在严重腹泻后2-3天产生脱水,由于脱水结果,导致血液酸碱平衡紊乱, 衰竭致死。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仔猪日龄和环境状况,初生仔猪感染率高,发 病严重,死亡率达100%, 10-20日龄仔猪症状轻,死亡率10-30%o当外界温度下 降,继发感染大肠杆菌时,能使病情加重和死亡率增加。病理变化:病变主要限于消化道。胃弛缓,内充满凝乳块和乳汁,肠壁菲薄, 半透明,肠内容物为浆液性或水样,灰黄色或灰黑色,空肠、回肠的的小肠绒毛 短缩扁平,肉眼也可看见,用放大镜检查更清楚。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胆囊肿大。诊断:根据该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多侵害仔猪、突然发生黄白或水样腹泻、 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和病变集中在消化道等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但要与仔猪黄 痢、白痢、等相区别。通过电镜技术鉴定病毒粒子是腹泻病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防制方法:本病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可采用对症疗法,防止脱水和制止腹 泻、继发感染。发现病猪隔离到清洁、干燥、温暖的猪舍,加强护理,尽量减少 应激因素,消毒被污染的环境,同时内服收敛剂,使用泻痢净药物,以防止继发 感染。5、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以肺炎 和胸膜肺炎为特征性症状和病变,急性病例死亡率较高,慢性病例可耐过。本病 是几年才确诊的一种新病,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流行特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两极着色的小球状杆菌,病猪 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来源,由于购买种猪将带菌猪或慢性感染猪带入猪群。病 菌主要存在于病猪呼吸道,通过空气飞沫可直接接触而传播;各种年龄的猪均易 感,但以3月龄猪最易感;公猪在传播环节中起主要作用。发病率和死亡率在 50%以上,最急性型死亡率高达80%-100%;饲养管理、卫生条件和恶劣气候明显 影响发病和死亡的高低;以冬季和春季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最急性病猪突然死亡,死前见不到症状表现,病死猪体躯末端部 发如,口鼻流出带血红色的泡沫。急性病猪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1-42C,精神 沉郁,食欲废绝,腹泻;后期呼吸高度困难,常呈犬坐姿势,张口伸舌,从口鼻 流出血色带泡沫的分泌物,心跳加快,口、鼻、耳四肢皮肤呈暗紫色,在48小 时内死亡。慢性型发病轻,病程长约15-20天,体温滞留在39. 5-40C体温不高, 全身症状不明显,只见间歇性咳嗽,生长迟缓,有的呈隐性感染存在猪群。病理变化:主要是肺炎和胸膜炎,根据病程长短稍有差异。一般特点是:气 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血色液体和纤维素,粘膜水肿、出血和增厚;肺脏充血、肿 大、出血、水肿和肝变,病程久者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和脓肿;胸腔积液,胸膜 表面有纤维素,病程较久者,常与胸膜发生粘连。防治方法:早期及时治疗,用正气、泰诺康注射液等连用三天,效果较好; 若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呼乐芬或呼诺为预混剂,效果可能更好。注意耐药菌株的 出现,要及时更换药物或联合用药。防止由外购入慢性、隐性猪和带菌猪,一旦 传入健康猪群,特别是种猪群,则难以从猪群中清除。感染猪群,可用血清学方 法检查,清除隐性和带菌猪,重建健康猪群,并进行药物防治,淘汰病猪。国内 已试制有灭活菌苗用于断奶仔猪注射。6、猪肺疫猪肺疫又叫猪巳氏杆菌病,俗称“锁喉疯”或“肿脖子瘟”。它是由特定血清型 的多杀性猪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散发性和继发性传染病。急性病例呈出血性败 血病、咽喉炎和肺炎的症状。呈散发性发生,常是其它病的继发病。流行特点:本病常见于中、小猪发病,以秋末春初及气候骤变季节发生最多, 南方易发生于潮湿闷热及多雨季节。由于部分猪只上呼吸道带菌,所以长途地运 输、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极差及环境突变等是发病的重要应激因素。我国北方或 华北地区,大多为散发开继发性猪肺疫,南方则以流行性猪肺疫出现。临床症状:急性病例一般病程较短,可突然死亡,典型的表现是:急性咽喉 炎,颈部高度红肿,热而坚硬,呼吸困难及肺炎症状;散发或继发性的慢性病猪, 症状不明显,易和其它传染病相混淆。病理变化:最急性病例,表现为败血症变化,咽喉部急性炎症。急性病例, 主要为肺的水肿,不同程度肝变病灶,以及胸部淋巴结的炎症。散发性病例见纤 维素渗出或肺膜粘连的肺炎灶。鉴别诊断:除注意与猪瘟、丹毒区别诊断外,急性咽喉炎病例要与急性炭 疽病猪的脾脏肿大与肺疫不同,如局部病料作细菌学检查,两者病原形不同,易 于分开。防治方法:做好防疫工作,断奶后的大小猪只一律皮下注射猪肺疫菌5毫 升,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口服猪肺疫弱毒冻干菌苗,按 瓶签说明的头份,用冷水稀释后,混入饲料或水中喂猪,一律口服1头份,免疫 期6个月。发病时可肌肉注射泰诺康,饲料中添加呼诺玲或和气丰利预混剂连用 二周,效果较好。7、猪萎缩性鼻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I相菌和产毒素的多杀性巳氏杆 菌(主要是D型)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为慢性鼻炎,颜面部变形, 鼻甲骨尤其是鼻甲骨下卷曲发生萎缩和生长迟缓。常发生于2-5月龄的猪,在我 国呈散发性发生,也是SPF猪场要求净化的疫病之一。流行特点: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见猪发生,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最常见 于2-5月龄的猪;在生后儿天至数周的仔猪感染时,症状较重,发生鼻炎后多能 引起鼻甲骨萎缩;年龄较大的猪感染时,可能不发生或只产生轻微鼻甲骨萎缩, 但一般表现为鼻炎症状,症状消退后可成为带菌猪。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来 源。本病的发生多数是由有病的母猪或带菌母猪传染给仔猪的。猪圈潮湿、寒冷、 猪群拥挤,缺乏运动,饲料单纯及缺乏钙、磷等矿物质,以及缺乏青绿饲料等, 常易诱发本病,并加重病理过程。临诊症状:受感染的小猪出现鼻炎症状,打喷嚏,呼吸有鼾声,常用前肢搔 鼻部,或鼻端拱地,或在墙壁、食槽边缘擦鼻部,从鼻孔流出粘性或脓性分泌物 和不同程度的鼻出血;在出现鼻炎症状的同时,病猪的鼻泪管阻塞和眼结膜发炎, 从眼角不断流泪和分泌物,由于与尘土沾积,常在内眼角下部的皮肤上形成一个 半月形的泪痕,呈褐色或黑色斑痕,故有“黑斑眼”之称。经2-3个月后,多数 病猪进一步发展,引起鼻甲骨萎缩。当鼻腔两侧损伤大致相等时,鼻腔的长度和 直径减少,使鼻腔缩小,可见到病猪的鼻缩短,鼻端向上翘起,鼻背皮肤发生皱 褶,下颌伸长,上下门齿错开,不能正常吻合。当一侧鼻腔病变较严重时,可造 成鼻子歪向一侧,甚至成45度角歪斜。由于鼻甲骨萎缩,致使额窦不能以正常 速度发育,以致两眼之间的宽度变窄,头的外形发生改变。病理变化:将可疑病猪屠宰后,在其头部的上颌骨第一臼齿和犬齿之间用锯 锯锯成横断面,观察鼻甲骨及鼻中隔的形状和变化。正常的鼻甲骨明显地分为上 下两个卷曲,占据整个鼻腔的大部分,鼻中隔正直;当鼻甲萎缩时,卷曲变小而 钝直,甚至消失,形成空洞,鼻中隔弯曲。防治方法:无本病的健康猪场,其防制的主要原则是,坚决贯彻自繁自养, 加强检疫工作,对种母猪和仔猪用灭活菌苗或二联灭活菌苗免疫接种。用正气或 泰诺康注射三天,或者在饲料定期添加治疗量的呼乐芬预混剂。8、猪气喘病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多呈慢性经过,常有 其它病菌批发感染。这是集约化养猪场常见的疫病之一,也是SPF猪场要求净化 的疫病之一。流行特点:任何年龄、性别、品种和用途的猪都可发病,但以小猪症状明显, 死亡率高些;体格健壮的猪只,只是偶有咳嗽声,以慢性经过为主。在新疫区可 呈急性暴发,在饲养管理不良、天气突然变化时,症状暂时消退,以后又能复发。临诊症状:以咳嗽的喘气为特征。一般体温、精神和食欲正常,病程较长。 随着不良因素的影响,症状明显或加剧。病理变化:两肺的心叶、尖叶和膈叶发生对称的实变,肺中间叶实变,肺 门淋巴结肿大、增生,其它器官无明显变化。鉴别诊断:主要注意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丝虫和蛔虫引起的咳嗽相 区分。防治方法:认真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平时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对病 猪的饲养管理,将病猪按大小、强弱及习性分槽饲养。饲喂时要细心照料,少给 勤添,定时、定量、定温。治疗病猪:和气丰利或泰舒平预混剂拌料治疗有一定 效果。也可用正气或泰诺康进行注射治疗。9、猪丹毒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亚急 性型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慢性型为非化浓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流行性特点:本病虽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北方地区以夏季炎热、多雨 季节流行最盛,而在南方地区则在冬春季节流行。常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传染, 有时爆发流行。以4-6月龄的架子猪发病最多;在流行初期猪群中,往往突然 死亡1 2头健壮大猪,以后出现较多的发病或死亡病猪;如能及时用青霉素治 疗,常能得到显著疗效,终止此病的流行。临诊特征:败血症型为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个别健壮猪突然死亡,未表 现任何症状。多数病猪则表现减食,或有呕吐,寒战,体温突然生高达4 2 C 以上,常躺卧不愿走动,大便干。有的后期腹泻;皮肤上出现形状和大小不一的 红斑,指压时退色。若小猪得猪丹毒病时,常有抽搐神经症状。疹块型为亚 急性型猪丹毒,皮肤表面出现疹块是其特征症状,俗称打火印或鬼打印。现 实生产中较少见此类性病例。慢性型 这种类型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而来 的,主要病症是心内膜炎或四肢关节炎。剖检病变:(1)急性型的死猪以败血症的全身变化和肾、脾肿大为特征; 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或有出血。肾浴血肿大,呈似大紫肾,包膜散在弥漫暗 灰色不规则斑纹,被膜易剥离,呈花斑肾。牌充血肿大,紫红色;切面外翻隆起, 脆软的髓质易于刮下。胃底及,幽门部粘膜弥漫性出血和小点出血尤其严重。(2) 慢性型的死猪,可见左心二尖瓣有菜花样赘生物,或有关节炎。防治方法:(1)做好预防注射,详见本册免疫与疫苗部分。(2)及时用 链球康或德利先或青霉素每天1一2次肌注,连用3-5天。绝大多数病例的疗 效度好,极少数不见效,可选用氧哌嗪青霉素,若与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合 用,疗效更好。(3)在饲料中添加和气丰利定期饲喂可预防此病的发生。10、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C、D、E、L等血清型链球菌引起猪多种疾病的总称。它有37 个群,每个群又分5个种,以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败血性链球菌病危害最大。流行特点: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但以夏、秋季5-11 月发病较多,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大、小猪均可感染,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较高,有时呈地方性流行。根据发病的部位、病变情况以及病程分为败血型、 心内膜炎型、关节炎型、化脓性淋巴结炎型。临床症状:呈稽留热,体温在41C以上,食欲减退或不食,眼结膜潮红, 流泪,有浆液状鼻汁,呼吸浅表面快,少数病猪在病的后期于耳尖、四肢下端、 腹下呈紫红色或出血性红斑,有跛行,病程2-4 Do其它还有脑膜炎型和关节炎 型有神经症状或关节肿胀、跛行。防治:1、预防:见本册的免疫程序。2、治疗:可以链球康大剂量肌肉注射。 另外,在饲料中添加和气丰利或呼诺为预混剂,可预防本病的发生。11、仔猪副伤寒本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 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多发生于幼龄仔猪,成年猪很少见到。 本病在我国各地的猪场都有发生,特别是饲养卫生条件不好的猪场,给养猪业造 成很大损失。流行特点:本病发生于1-2月龄(10-15千克体重)小猪,地方流行或散发, 流行缓慢,常在寒冷、气候多变及阴雨连绵季节发生,环境卫生、仔猪抵抗力降 低可诱发本病。临诊症状:初期急性发生时,与猪瘟相似,须结合其它资料综合判断。典型 的症状是持续下痢,呈慢性坏死和溃汤,或粘膜呈弥漫性坏死;肠壁变厚,失去 弹性;肝、淋巴结街干酪样坏死。诊断:急性病例可从实质器官分离出病原菌,慢性病例不易成功。如已分 离到沙门氏菌,必须综合其它症状、病理及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综合判断。防治方法:预防为主,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消除引起发病的应激因素, 增强仔猪抵抗力。在本病常发地区,可对1月龄以上哺乳或断奶仔猪,用仔猪副 伤寒冻干弱毒菌苗预防,用20%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稀释,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 期9个月;口服时,按瓶签说明,服前用冷开水稀释成每头份510毫升,掺入 料中喂服;或将每头份疫苗稀释于510电升冷开水中给猪灌服。发病后的措施:隔离病猪,及时治疗,可用泻痢净、和气丰利等药物; 也可用肠炎灵等肌肉注射。12、猪大肠杆菌病猪大肠杆菌病在我国较多的猪场都有发生,发生最多的有三种,即生后15天 以内发生的仔猪黄痢;23周龄发生的仔猪白痢;乳前后(12月龄)发生的 水肿病。(1)仔猪黄痢:仔猪黄痢又叫早发性大肠杆菌,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 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在我国较多的地区和猪场都有发生, 危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流行特点:主要在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以广3日龄最为多见。 在产仔季节常常可便很多窝仔猪发病,同窝仔猪发病最高可达100%;以第一胎 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有时可使全窝仔猪死亡。临诊症状:仔猪出生时尚还健康,快者数小时后突然发病和死亡。病猪主要 症状是拉黄痢,粪大多呈黄色水样,内含凝乳小片,顺肛门流下,其周围多不留 粪迹,易被忽视。下痢重时,小母猪阴户尖端可出现红色,后肢被粪液沾污;病 仔猪精神沉郁,不吃奶,脱水、昏迷而死。急者不见下痢,身体软弱,倒地昏迷 死亡。剖检变化:主要病变是胃肠卡他性炎症。表现为肠壁变薄、松驰、充气,肠 粘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