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杠杆的研究教学案例1. 科学探究:会做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 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 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 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3. 科学知识:能合理解释身边的杠杆工具的工作原理。能够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教学难点】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器材准备】学生材料:白纸、杠杆尺、钩码一盒、实验记录表。(每组一份) 老师材料:学生材料一份、各种杠杆图片。【教学建议】1. 老师演示的杠杆可以用米尺自制,以增加格数;2. 在学生探索左右两边不同的格数、挂不同钩码数的平衡情况实 验后,为了交流的典型性,老师可挑选记录比较典型的一组进行交流(注意:首先要保证学生的记录是正确的)。3. 老师准备的杠杆图片越多越好,简单的实物更佳,但老师使用 要有选择。【教学过程】一、记录杠杆尺的不同时候的状态1. 让学生画一幅跷跷板草图,让学生指出这其实是个杠杆。2. (出示杠杆尺)让学生观察。问:这是杠杆吗?跟我们平时的 杠杆相比,它有什么特点?3. 老师在杠杆尺的两端各挂2个钩码,并讲解使用方法:首先应 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可以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当成重物,把 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当成使用的力,支架就是支点。4. 学生根据杠杆尺的状态,让学生画出草图。5. 大家想玩一下吗?6. 老师出示表格,请大家根据这张表格上的要求,在杠杆尺的两 边挂上钩码,并把观察到的现象用草图的形式画在杠杆尺的状态这一 栏中。7. 实验后,老师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8. 师生交流得出:左边的钩码数是2,格数也都是2,右边的钩码 数也是2,但格数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的现象;当两边的钩码数、格 数都相同时杠杆平衡。二、改变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记录杠杆尺的状态1. 在这里我们发现在左右两边的格数、钩码数相同时,杠杆尺出 现了平衡的状态,这说明这时杠杆尺两边的力是相等的。那么,如果 在左右两边不同的格数,挂不同的钩码数,他们会平衡吗?2. 想试一下吗?3. 老师出示表格提要求:(1)小组每试一次就记录一次。即使出现了不平衡的情况也要 记录下来。(2)仍然用图示的方法进行记录。4 .学生实验。5. 师生交流。老师从中归纳出左边的格数乘以钩码数,等于右边 的格数乘以钩码数,杠杆就会平衡。6. 验证。老师出题,让学生算一算要使杠杆尺平衡应放多少钩码, 老师演示验证。学生会发现右边的格数比左边的格数小的话,钩码数 就要比左边的大。如果我们右边的钩码要挂得少的话,右边的格数就 要多。那么格数就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就是我们用的力, 就是说用力点离支点越远的话,用的力就越少。7. 在这些情况中,哪些时候我们可以用少的钩码撬起多的钩码? 为什么?引出如果把左边当成重物,即力点(右边的钩码)距支点远,重 点(左边的钩码)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如果把右边当成重 物,即力点(右边的钩码)距支点近,重点(左边的钩码)距支点远, 这种杠杆是不省力的。老师借此引出格数越大表示距离支点越远,用 的力越少,就越省力。8. 得出结论,老师顺势点拨,怎样的杠杆是省力的?怎样的杠杆 是不省力的?三、给常用的杠杆工具分类1. 说说生活中看见过或使用过的哪些杠杆是省力的,画出那些杠 杆的示意图,并标出重点、力点和支点。2. 说说生活中看见过或使用过的哪些杠杆是不省力的,画出那 些杠杆的示意图,并标出重点、力点和支点。3. 既然有的杠杆在使用中并不省力(而是费力),为什么我们还 要使用这样的杠杆呢?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分析。4. 课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工具是省力杠 杆,哪些不是省力杠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