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神经解剖和定位诊断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5980306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神经解剖和定位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临床神经解剖和定位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临床神经解剖和定位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座临床神经解剖和定位诊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慕容慎行 概述一、简要神经系统解剖: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个部分。(一)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个部分。1.脑可分为大脑、间脑(丘脑、丘脑下部)、小脑和脑干(中脑、桥脑、延髓)等四部分。 2.脊髓:脊髓是脑干向下延伸的部分,全长在成人约为4045cm。脊髓共有31节段,其中颈段(C)8节、胸段(T)12节、腰段(L)5节、骶段(S)5节、尾段1节。 延髓网状结构内有呼吸中枢、心跳调节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这对维持生命活动起着极重要作用,故称为三大生命中枢。脑干内有丰富的网状结构,通过其上行激活系统,维持大脑的觉醒作用。如果该部位受损时,可导致昏迷。一般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均受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任何神经疾病影响大脑半球、脑干、颈胸脊髓、颈神经根、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系统都能导致急性或慢性呼吸异常,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称为神经源性呼吸障碍。后者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神经源性呼吸障碍。脑干病变累及延髓的呼吸中枢,是中枢性呼吸障碍重要原因。其表现为呼吸的节律与深度均不规则并有呼吸暂停,进一步加重则出现叹气样呼吸或抽泣样呼吸,为呼吸停止的先兆。大多数中枢性呼吸障碍均伴意识障碍、偏瘫等定位征。周围性呼吸障碍(如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危象等)因累及周围神经或呼吸肌导致呼吸衰竭,一般神志清楚,除非呼吸障碍持续过久,已形成缺氧性脑病,神志当然不清。(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1.脑神经(颅神经):第1对(嗅神经,)、第2对(视神经,)是大脑的一部分。第3对(动眼神经,)至第12对(舌下神经,)的神经核均在脑干内,周围支分别从中脑、桥脑及延髓进出脑干。2.脊神经:脊神经是与脊髓相连的神经,共31对,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脊神经与脊髓31节段相对应,即脊髓1个节段与相应的1对脊神经相连接。颅神经主要支配颈部以上的头面部器官。颈部以下的各个部分均由脊神经支配的。颈部除颅神经中的副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外,其余均由脊神经中的颈神经支配。遇到颈肌无力的患者,除婴幼儿(发育上的因素)或上颈髓节段性损害外,多数是全身肌无力的一部分,常见于肌肉疾病(如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亦见于运动神经元病晚期。二、中枢神经主要传导束(一)感觉系统1.痛觉和温度觉:第一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内。周围支分布于皮肤及粘膜,中枢支经后根进入脊髓,终止于后角细胞(第二神经元)。自后角细胞发出的纤维经脊髓前连合交叉到对侧侧索,组成脊髓丘脑侧束上行达丘脑的腹后外侧核(第三神经元)。从丘脑发出纤维,通过内囊后肢,终止于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2.触觉:第一神经元亦在脊神经节,周围支分布于皮肤。中枢支经后根进入脊髓,一部分进入后索内随同侧深部感觉纤维上行;另一部分终止于后角细胞(第二神经元)。由此发出纤维经脊髓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丘脑前束,以后的行径与痛觉、温度觉的传导通路相同。3.深感觉:第一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内。周围支分布于肌肉、关节及肌腱,中枢支经后根进入脊髓后索,直接上升形成薄束和楔束。两者分别终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第二神经元),由此两核所发出纤维交叉至对侧组成内侧丘系上行,到达丘脑腹后外侧核(第三神经元)。由此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后肢终止于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二)运动系统随意运动的神经通路系由上、下两个运动神经元所构成。上运动神经元(中枢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包括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前者为中央前回皮质至脑干颅神经运动核细胞的纤维束;后者为中央前回皮质至脊髓前角细胞的纤维束。上运动神经元支配下运动神经元的运动功能。1.下运动神经元:又称周围运动神经元,系指脊髓前角细胞、颅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纤维,是接受锥体系统、锥体外系统及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神经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运动细胞将上述各方面传来的冲动组合起来,经前根、周围神经传递至运动终板,引起肌肉收缩。2.上运动神经元:起自大脑中央前回皮质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他锥体细胞,其轴突下行组成锥体束。经内囊膝部(皮质脑干束)及内囊后肢前2/3部(皮质脊髓束)下行。皮质脑干束纤维在脑干各个颅神经运动核的平面上交叉至对侧,止于颅神经运动核。除面神经核的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外,其他颅神经运动核(眼肌、咀嚼肌、上半面部肌肉、咽喉肌)均接受双侧皮质脑干束的支配。皮质脊髓束在延髓下端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而后在脊髓侧索内下降,形成锥体侧束,终止于脊髓的前角;另有小部分纤维不交叉而进入脊髓前索内下行,形成锥体前束,在各个平面上陆续交叉至对侧的前角。上、下运动神经元径路受损时皆可引起肌肉瘫痪。前角、前根或周围神经受损时,称为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周围性瘫痪),其特点为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阴性,瘫痪肌有萎缩。大脑皮质运动区或锥体束受损时引起瘫痪,称为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中枢性瘫痪),其特点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瘫痪肌不萎缩。注意鉴别这两种类型的瘫痪,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三、脑膜脑膜分为三层,自外向内分别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它们分别与脊髓的三层膜相续连。(一)硬脑膜:由二层致密的结缔组织组成,外层起着骨膜的作用,紧贴于颅骨,内层为真正的脑膜层。硬脑膜在一些部位分为二层,形成管状腔隙,叫做硬脑膜静脉窦,收纳脑的静脉血液。1.大脑镰: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隔膜,即硬脑膜的皱襞,其形状如镰刀,称之为大脑镰。大脑镰上缘紧贴颅骨内面的地方,也分成两层,形成上矢状窦,下缘游离,含下矢状窦。2.小脑幕:水平地覆盖于颅后凹的上面,将小脑与大脑枕叶和颞叶分隔。小脑幕后方附于枕骨的横沟,其两侧附于岩骨的上缘,其附近处也分为两层,成为横窦和岩上窦。小脑幕前缘游离,形成小脑幕切迹,当幕上占位性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切迹上方的钩回及海马回下移,形成小脑幕切迹疝而压迫脑干。切迹的前方有一椭圆形孔道,称为小脑幕孔,中脑和动眼神经在此通过。(二)蛛网膜:位于硬脑膜与软脑膜之间,是一层薄而透明的膜(膜内无血管和神经),覆盖在整个脑的表面,但不进入脑的沟裂之内。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有硬膜下腔,内含少许淋巴。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的腔,为蛛网膜下腔,内含脑脊液。脑膜和脑脊液对脑起着保护作用。1.蛛网膜颗粒:蛛网膜和蛛网膜下腔在上矢状窦两侧的一些地方,与该处变为极薄的硬脑膜一起突入静脉窦内,成为蛛网膜颗粒。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可通过蛛网膜颗粒滤入静脉窦,回到血循环。2.蛛网膜下腔与脑池:脑与脊髓的蛛网膜下腔是相通的。由于脑表面高低不平,蛛网膜下腔的大小也不一致,一些较深较大的腔称为脑池。主要的脑池有小脑延髓池(枕大池)、桥池、环池、脚间池、四叠体池、视交叉池、大脑大静脉池等。3.脑脊液循环:脑脊液主要产生于脑室的脉络丛。它由侧脑室流经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然后经中脑导水管至第四脑室,再经过正中孔和侧孔流入蛛网膜下腔。它充满整个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脑池。脑脊液最后通过蛛网膜颗粒渗入硬脑膜的静脉窦,回流入静脉。(三)软脑膜:它紧贴脑的表面并深入其沟裂之中,富含神经和血管,是由很薄的来自中胚层的内皮样细胞层组成。在侧脑室、第三、第四脑室,软脑膜和血管簇在脑室壁最薄的地方一起突入脑室,成为脉络丛。脉络丛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处所。脑膜炎系由生物病原体所引起的软脑膜炎症。当脑膜炎伴有脑实质损害时,称为脑膜脑炎。四、血脑屏障许多物质(包括药物)由血液可到达身体组织中,但不易进入脑组织,如有人发现,静脉注射苯胺之后,全身组织均被染色,但脑部不染色。说明在它与脑组织之间,存在一种结构限制各种物质的自由交换,这种现象被称为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BBB包括三层结构:脉络丛内皮细胞及大脑的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血管的浆膜及血管外膜;毛细血管周围的星形细胞伪足。一般O2、CO2、H2O都能完全地透过BBB,其它各种物质(包括药物)都有不同的“屏障”。有关药物透过BBB的情况详见表1、表2。各种脑部疾病(脑炎脑膜炎、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等)都会破坏BBB的完整性,使原来不易透过BBB的药物,而有不同程度的透入。如脑部炎症可使BBB遭受破坏,导致细菌、毒素等直接进入脑组织,但此时抗生素也较易进入脑内发挥作用。待BBB修复后,药物进入BBB困难,致使有些病例治疗不彻底。表1 治疗脑膜炎的药物对BBB的通透性脑膜炎时透入良好脑膜炎时透入增多(药物浓度可达治疗量)脑膜炎时透入不多(药物浓度达不到治疗量)脑膜炎时亦不透入雷米封(90%)青霉素头孢菌素(一代)多粘菌素SD(40-80%)新型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邻氯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红霉素粘菌素氯霉素(50%)四环素卡那霉素5-氟胞嘧啶(64-75%)头孢菌素(二、三代)庆大霉素利福平万古霉素林可霉素吡嗪酰胺咪康唑二性霉素酮康唑大扶康表2 头孢菌素类重复给药后脑脊液药物浓度药 物CSF/血清药物浓度比率(%) 头孢噻吩(先锋)1代 头孢噻啶(先锋)11头孢孟多2代 头孢西丁51.2 7.1头孢呋新3.3 43.3拉他头孢22 头孢哌酮(先锋必)2.8 头孢唑肟(益保世灵)22.6头孢噻肟10 头孢三嗪(菌必治、罗氏芬)5.9 头孢他啶(Fortum、复达欣)19 脊髓一、解剖及生理功能(一)脊髓的外形:脊髓位于椎管之中,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为圆锥,位于第一腰椎下缘或第二腰椎上缘。圆锥以下的腰骶神经根称为马尾。圆锥尖端伸出一条终丝,附着于第二尾骨背面。终丝有固定脊髓使之不能上下自由活动。成年人如圆锥尖端在腰3水平以下,并伴有下肢神经和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临床上可诊为脊髓栓系综合征。进行腰骶部MRI检查,可进一步确诊。脊髓有两个膨大:颈膨大:由C5-T2脊髓组成,发出神经支配上肢。腰膨大:由L1-S2脊髓组成,发出神经支配下肢。(二)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的横切面上可见灰质和白质两种组织。灰质呈蝴蝶形或“H”形,位于脊髓的中央,主要由神经核团组成。可分为:前角:内含运动神经细胞,为下运动神经元。后角:内含传递痛、温觉和部分触觉的第二级感觉神经细胞。侧角:C8-L2的侧角有交感神经细胞;S2-4的侧角有副交感神经细胞。灰质的四周为白质,主要由上行和下行的传导束组成。二、横定位1.后根:刺激性病变时,常表现神经根性疼痛(根痛),程度往往较剧烈,并向周围放射。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和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剧。当后根遭到病变侵袭破坏时,其根性分布区的感觉可有不同程度减退或缺失。一般后根病变常见于椎间盘突出、神经纤维瘤、神经根炎(带状疱疹所致)。2.后索和后根:后索病变除可引起受损节段以下的深感觉减退或缺失外,还可有轻度的触觉减退。行走时两足如踩于棉花毯上,可伴有感觉性共济失调。此外,尚可出现根性疼痛。一般多见于脊髓肿瘤、脊髓痨、脊髓后动脉梗塞。3.后索、锥体束及后根:出现脊髓后索、锥体束与周围神经合并受损的症征,临床上一般多见于亚急性联合变性。4.前角:出现相应节段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若呈急性发病多见于脊髓前角灰质炎。在慢性进行性病变时,常可在萎缩的肌群中见到肌束颤动,此多见于运动神经元病。5.锥体束和前角:在一个肢体或一个以上肢体同时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如患者表现肌无力和肌肉萎缩,而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延髓麻痹的患者出现舌肌萎缩和肌束颤动,而下颌反射亢进。此常见于运动神经元病。6.灰质前连合:灰质前连合是两侧脊髓丘脑束的交叉纤维必经之处,该部位受损时可出现双侧对称节段性痛、温觉缺失或减退,而触觉及深感觉无障碍(分离性感觉障碍),此多见于脊髓空洞症。一般脊髓空洞症的病变常累及下颈段及上胸段脊髓,故多表现“短背心”型式的感觉障碍。7.脊髓半侧损害(半切):出现损害平面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深感觉缺失,对侧痛、温觉障碍,称为Brown-Sequard综合征或脊髓半切综合征。较多见于脊髓髓外肿瘤早期,也可见于脊髓内病变。8.脊髓横贯性损害(全切):出现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或减退,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及括约肌功能障碍。临床上十分常见,多由脊髓炎症、外伤和肿瘤引起。急性重型脊髓损伤的早期常出现脊髓休克症状,脊髓休克期一般持续3-4周,以后逐渐转变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三、纵定位(一)脊髓病变定位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善于寻找具有定位诊断意义的节段性症状:脊髓某一节段受损时,这一节段所支配的肌肉必然发生无力和瘫痪,并逐渐萎缩。因此,我们可根据某一肌肉的无力和萎缩即可确定其病损的节段,如出现右侧肱二头肌萎缩提示其病变位于右侧C5-6节段。相关节段的反射消失,如左侧膝反射消失提示其病变位于左侧L2-4节段。病损节段支配的区域出现根痛或根性分布的感觉减退或感觉缺失。2.除上述节段性症状外,在病变节段以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以及感觉减退或缺失等。这些体征大部分只说明脊髓有病损,还不能确定病损的部位。但其中感觉障碍的平面及反射改变对病变节段定位仍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感觉障碍平面及各种反射的节段分布应予熟悉。(二)脊髓节段的诊断1.高颈段(C1-4)损害时四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损以下各种感觉均缺失或减退,并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四肢及躯干多无汗,常有枕、颈部疼痛。C3-5节段受损时出现膈肌麻痹,导致呼吸困难,如为刺激性病变,则常出现呃逆。病变累及三叉神经脊束核时,则有面部外侧感觉障碍。如病变波及延髓及小脑时,则出现吞咽困难、呛食、眩晕、眼球震颤及共济失调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2.颈膨大(C5-T2)损害时双上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为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均缺失或减退(一般为T2水平上肢节段性损害水平以下感觉障碍)。并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常伴有肩部和上肢放射性神经根痛。C8-T1节段受损时可出现Horner征。3.胸髓(T3-12)损害时上肢不受累,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截瘫)。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均缺失或减退(感觉障碍的平面如在乳头水平为T4节段,平脐水平为T10节段,腹股沟水平为T12节段)。并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常伴受损节段相应的胸、腹部放射性神经根痛。4.腰膨大(L1-S2)腰膨大损害时可出现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及会阴部感觉缺失或减退,并有括约肌功能障碍。损及S1-3时会出现阳萎。5.圆锥(S3-5和尾节)损害时出现会阴区和肛门周围感觉缺失,称之为马鞍型感觉障碍(鞍型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肛门反射消失。6.马尾马尾由L2-尾节共10对神经根组成,其临床特点为:神经根痛明显,常放射至会阴部、股部及小腿。出现节段性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表现肌萎缩、感觉缺失或减退,症状常不对称。性功能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较晚,也不如圆锥病变明显。临床上马尾常与圆锥同时受损,构成“圆锥马尾综合征”。 脑干与颅神经 一、脑干(一)解剖及生理功能:脑干由中脑、桥脑及延髓组成,中脑上接间脑,延髓下接脊髓。脑干为10对颅神经()的起源地,也是上行和下行长的传导束必经之处,同时也是生命中枢的所在地。在脑干中轴内有大量呈弥散分布的网状结构,它与大脑皮质、间脑、脑干、小脑及脊髓等均有密切而系统的联系,并通过上行激活系统,不断发放冲动以维持大脑的觉醒作用。故脑干的网状结构受损时,可导致昏迷。此外,小脑还通过小脑上脚、中脚及下脚分别与中脑、桥脑和延髓相连。(二)损害表现及定位:一侧脑干受损时,可出现同侧颅神经麻痹和对侧偏瘫或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谓之交叉性瘫痪或交叉性感觉障碍,此为脑干病变的特征性表现。脑干的两侧弥漫性病变常表现多颅神经损害以及双侧长束征和/或小脑症状。脑干受损的具体部位是根据受损颅神经平面来判断的。1.单侧脑干损害的临床表现交叉性感觉障碍:见于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常见病因为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分支)血栓形成。其主要的临床表现详见表3。表3 Wallenberg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病灶侧病灶对侧 眩晕、恶心、呕吐、水平向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 软腭、咽喉肌瘫痪、主要表现吞咽、构音困难(疑核、对颅神经损害)() 共济失调(绳状体损害)() Horner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 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核损害)偏身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脊髓丘脑束损害)交叉性运动障碍(交叉性瘫痪):有几个临床综合征简介如下。1)大脑脚综合征(Weber综合征):病变位于一侧中脑、大脑脚脚底,侵及动眼神经()和锥体束。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灶侧动眼神经麻痹及病灶对侧中枢性偏瘫。2)红核综合征(Benedikt综合征):病变位于一侧中脑,侵及动眼神经、黑质及红核。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灶侧动眼神经麻痹及病灶对侧肢体震颤、肌强直(黑质损害)或舞蹈样动作,有时表现为手足徐动症(红核损害)。3)桥脑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 - Gubler综合征):病变位于桥脑腹外侧部,侵及外展神经()、面神经()及锥体束等。主要表现为病灶侧外展神经和面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偏瘫。4)闭锁综合征(locked - in综合征):由于基底动脉桥脑分支双侧闭塞,导致双侧桥脑中下部的基底部缺血损害。患者因网状结构未受损,神志尚清醒,主要出现双侧皮质脊髓束和支配三叉神经以下的皮质脑干束受损而表现四肢瘫、双侧面瘫及球麻痹,故患者不能说话,不能进食,不能做各种运动,只能以眼球上下运动示意。2.脑干双侧弥散性损害的临床表现如上所述,双侧脑干弥散性受损时可出现多颅神经征、长束征和/或小脑症状。同时,由于网状激活系统的受累,患者也可出现嗜睡、昏睡及昏迷。延髓损害可出现共济失调性呼吸,呼吸的频率和幅度都极不规则。(三)脑干内、外病变的鉴别:区分病变是在脑干之内或在脑干这外,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均有很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脑干外占位性病变则以外科治疗为主,而脑干内病变则以内科治疗为主。表4 脑干内外病变的鉴别症状和体征脑干内病变脑干外病变1. 交叉征明显 不明显,或不存在2. 同侧颅神经麻痹对侧偏瘫或感觉障碍几乎同时发生或两者相隔时间很短相隔时间很长3. 纯脑干内结构损害: 内侧纵束损害引起核间肌麻痹存在不存在旁展核(外展旁核)损害引起“向偏瘫侧注视”存在不存在4. 损及颅神经是核性还是周围性麻痹?动眼神经()核性麻痹(常为不完全性麻痹)周围性麻痹(常为完全性麻痹)、颅神经核性损害分别为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麻痹周围性麻痹(为面神经一部分)三叉神经(感觉部分)累及三叉神经脊束核(皮肤受损呈洋葱皮样分布)皮肤受损呈周围型分布二、颅神经(一)视神经()1. Foster - Kennedy综合征:在额叶底部肿瘤的病程中,常可见该侧视神经乳头萎缩(受肿瘤直接压迫),而对侧视乳头出现水肿(因肿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此现象被称为Foster - Kennedy综合征。2. 视野:视神经起源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其轴突中枢支组成视神经,通过视神经孔进入颅腔。在蝶鞍上方双侧视神经内侧(鼻侧)的纤维交叉,称为视交叉。视神经外侧(颞侧)的纤维不交叉。然后通过视束,终止于外侧膝状体。换神经元后发出的纤维组成视放射,经过内囊后肢,终止于枕叶视中枢。由于视觉通路贯穿全脑,脑部各个部位的病变可引起不同部位视觉通路的损害,而出现不同类型的视野缺损。故视野检查对颅内病变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视神经:一侧视神经病变产生该侧全盲。视交叉:视神经交叉中央部受损时可引起典型的双颞侧偏盲,见于垂体瘤、颅咽管瘤、视交叉蛛网膜炎等。视束:一侧视束受损时,表现为病变对侧同向偏盲。此多为视束附近的病变压迫所致,如颞叶肿瘤、颅底动脉瘤等。视放射:颞叶病变累及视放射下部纤维,可引起病灶对侧视野的上象限盲。顶叶病变累及视放射上部纤维时,引起病灶对侧视野的下象限盲。枕叶视中枢:视放射终止于枕叶时,因其纤维较集中故易产生视放射完全性损害,引起病灶对侧同向性偏盲。但中心视野存留,称黄斑回避现象,可能由于黄斑部视觉受双侧枕叶皮质支配之故。(二)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动眼神经支配提上睑肌,上、下、内直肌及下斜肌。此神经还包括起自埃魏(Edinger Westphal)核发出的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这三对颅神经引起眼肌瘫痪的病因甚多,现将临床上较常见的原因列述如下。1. 动脉瘤:脑底动脉环或颈内动脉的动脉瘤常可引起动眼神经或外展神经麻痹,其中以动眼神经麻痹最多见。这主要是由于动眼神经在颅底部的纤维较长,且靠近脑的多支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因此可在多处受到颅内动脉瘤的压迫而产生症状。由动脉瘤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几乎均伴有瞳孔散大及固定(因缩瞳纤维位于动眼神经上方周边部,来自上方的压迫必然引起缩瞳纤维的麻痹)。此外,患侧眼睑下垂也较常见(提上睑肌的纤维也在动眼神经的周边部,易遭受外力压迫)。2. 头部损伤:头部外伤时可出现眼外诸肌麻痹以及、对颅神经任一支损害。3. 脑肿瘤:脑部肿瘤引起眼肌麻痹可由于其直接压迫、间接压迫或颅内压增高所致。脑干肿瘤是引起、对颅神经麻痹的常见原因。在转移癌中,鼻咽癌的直接蔓延引起眼肌瘫痪最为常见,此癌侵入破裂孔后可累及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及外展神经。此外,颅内压增高时可有不少颅神经受损,而外展神经更易受损,因该神经在颅底部的行程最长,最易被压迫在岩骨尖上,或受牵拉的影响,而产生双侧外展神经麻痹,此种症候无定位价值。4. 感染性疾病:在脑膜炎中以结核性脑膜炎合并多颅神经损害最多。其病程长,颅底炎性渗出物多,由于这些渗出物的刺激、侵蚀、粘连和压迫造成多颅神经损害,其中以、和对颅神经受累较多。此外,神经梅毒可出现眼肌麻痹,多为动眼神经麻痹,往往是一侧性、部分性、有时可有双侧上睑下垂。5. 重症肌无力:本病是一种神经 - 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疾病,并非神经本身的疾患。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但最多受累的肌群是眼外肌。眼内肌一般不受影响,故瞳孔反应正常。其主要临床特点为肌肉容易疲劳,一般休息时症状轻,重复运动和持续活动时加重。肌无力呈波动性,有“晨重暮重”的现象。新斯的明试验阳性在诊断上最为重要。6.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患者多有偏头痛病史,常在头痛发作中或发作后出现头痛侧眼肌麻痹,其中以动眼神经最常受累。眼肌麻痹持续数天或数周后恢复。此型偏头痛临床上罕见。7.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olosa Hunt综合征):为海绵窦前段和蝶骨嵴的硬脑膜有非特异性炎症肉芽肿组织,并延伸至眶上裂,引起眶周疼痛并出现、1对颅神经功能障碍。可反复发作,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8. 肥厚性硬脑膜炎:头痛和多发性颅神经损害是局限性硬脑膜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一般颅神经损害与受累硬脑膜部位有关,如海绵窦区硬脑膜炎则多表现、对颅神经受损。MRI检查可见受累硬脑膜呈带状或斑块状增厚,增强后明显强化,这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尚需与硬脑膜转移癌等病进行鉴别。9. 有关眼肌麻痹的若干综合征(见表5)表5 有关眼肌麻痹的若干综合征名称症状和体征病变部位常见病因海绵窦综合征(Foix )、+1海绵窦外侧壁海绵窦血栓形成、海绵窦肉芽肿、颈内动脉瘤、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眶上裂综合征、+1眶上裂眶上裂骨折、骨膜炎、附近炎症或肿瘤眶尖综合征、+1眶尖眶尖部的炎症与肿瘤岩尖综合征(Gradenigo)、颞骨岩部尖端中耳炎、乳突炎继发岩尖部脑膜炎或骨炎Fisher综合征眼肌麻痹:大多数为完全性眼外肌麻痹,眼内肌麻痹占半数以上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同左小脑性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Wernicke脑病眼外肌麻痹:常见双侧外展神经麻痹大脑、乳头体、脑干、第脑室和导水官周围、丘脑和丘脑下部、小脑蚓部等维生素B1缺乏,常见于嗜酒者、孕妇呕吐、神经性厌食、慢性腹泻、外科中的胃肠瘘、全胃切除或空肠切除、胃癌精神异常、痴呆共济失调:以躯干、下肢为主MRI(T2、Flair)第脑室和导水管周围对称性高信号;乳头体萎缩(三)三叉神经():临床上以三叉神经痛较为常见。本节着重对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进行阐述。表6 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临床特点原发性继发性年龄40岁以上占70-80%、其中以52-58岁较多见40岁以下占大多数,其中以30-35岁较多见疼痛特征突发的(无先兆)、持续时间数秒至1-2分、发作间期正常;早期发作少、后期发作频繁、甚至数分钟发作一次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部位以三叉神经第2、3支发生率最高、第1支很少发生(约占5%)疼痛范围较广泛、于第1、2、3支分布区均可出现疼痛性质多为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多为剧烈疼痛触发点(扳击点)常有无合并痛性抽搐以及面部发红、结膜充血、流泪、流涎少数严重疼痛者可出现此现象无临床体征无神检时可见患侧面部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或听力减退等阳性体征病因病因尚未明确、有多种学说、其中以压迫学说最引人重视、包括血管压迫(异行扭曲的血管压迫、动脉瘤压迫)、机械压迫(肿瘤、蛛网膜炎压迫)、三叉神经后根产生脱髓鞘改变脑干内病变(脑干肿瘤、血管病、多发性硬化)、桥小脑角肿瘤(胆脂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血管瘤)、蛛网膜炎、三叉神经节肿瘤、脊索瘤、垂体瘤、颅底恶性肿瘤(鼻咽癌、其他转移癌)影像学检查(CT、MRI)CT、MRI未见明显异常改变,CTA、MRA等检查部分病例可见病变附近动脉扩张和扭曲多数可有阳性发现(四)面神经()1. 面神经炎(Bell麻痹):是因茎乳孔内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呈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2日内达高峰。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的完全性瘫痪(双侧面瘫极少见,仅占0.5),多伴有舌前2/3味觉缺失和唾液腺的分泌功能障碍。其中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面神经膝状神经节炎,除有上述的面肌瘫痪和舌前2/3味觉障碍等症状外,尚可出现乳突部疼痛、耳廓及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出现带状疱疹,称之为Hunt综合征。2.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 Barre综合征):可出现周围性面瘫,但多为双侧性,且有对称弛缓性肢体瘫痪及脑脊液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据此可与单纯的Bell麻痹进行鉴别。3.继发性面神经麻痹:慢性中耳炎、乳突炎可并发耳源性面神经麻痹。莱姆病(Lyme病)可致单侧或双侧面瘫,但也常累及其它颅神经。后颅窝病变如颅底脑膜炎、鼻咽癌颅内转移、桥小脑角肿瘤等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多伴有其它颅神经功能障碍及各种原发病的特殊征象。4. 中枢性(核上性)面瘫:面神经核以上至其大脑皮质中枢(中央前回下1/3)间的病损所引起的瘫痪,称为核上性面瘫。这种面瘫的特点是: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一般额肌和眼轮匝肌不受累);常伴有面瘫同侧的肢体偏瘫或失语(主侧半球病变);无味觉和涎液分泌障碍。据此特点可作为中枢性(核上性)面瘫与周围性(核下性)面瘫进行鉴别。(五)听神经():听神经由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组成。耳蜗神经常由于炎症、肿瘤、中毒、外伤等损害而出现耳鸣、耳聋等症状。前庭神经病损主要表现有眩晕、眼球震颤(水平性眼震为主)等症状。本节着重介绍与听神经有关的一个综合征-桥小脑角(CPA)综合征。1. CPA综合征的病因:引起CPA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肿瘤性病变:常见听神经瘤,其次可见脑膜瘤和胆脂瘤。其他尚可见胶质瘤、转移瘤、上皮样囊肿和动脉瘤等。其他病变:如血管畸形、蛛网膜囊肿、粘连性蛛网膜炎、硬脑膜下脓肿等。2. CPA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以听神经瘤为例):听神经瘤首发症状几乎都是耳蜗、前庭神经本身的症状,包括头晕、眩晕、单侧耳鸣及耳聋。由于头晕、眩晕都不剧烈,也不伴有恶心、呕吐,因此常不引起患者的注意,只有单侧耳鸣严重时并逐渐发展至耳聋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随着肿瘤进一步发展,会造成邻近的三叉神经和面神经部分受损(如表现病灶侧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面部感觉减退、轻度周围性面瘫等)以及肢体协调动作障碍(共济失调)。晚期可有后组颅神经受损症状(如饮水呛咳、声嘶、吞咽困难),并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有时可见对侧肢体的锥体束征。(六)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这4对颅神经无论在解剖上还是临床上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常称为后组颅神经。4对颅神经中可单独受损,也可同时发生病变。舌咽神经单独受损少见,大多是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合并损害。也可以舌咽、迷走和副神经同时损害,构成颈静脉孔综合征。单侧舌咽神经损害可造成病变侧舌后1/3味觉缺失和咽部感觉减退,咽肌轻度麻痹,尚有病侧咽反射消失。单侧迷走神经损害可引起病侧软腭、声带麻痹,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和心动过速等症状。一侧副神经受损时,可造成同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瘫痪,致使头不能转向健侧,患侧不能耸肩。舌下神经受损后,产生舌肌瘫痪和萎缩,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出脑干后的后组颅神经因在解剖上相邻,常合并损害构成一些综合征,其中最常见为颈静脉孔综合征和颅底综合征(详见表7)表7 常见后组颅神经损害综合征名称症状和体征病变部位常见原因颈静脉孔综合征(Vernet)、颈静脉孔颈静脉球瘤、邻近肿瘤或癌转移、外伤颅底综合征(Collet Sicard)、颈静脉孔与枕骨髁附近颅底内、外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脑膜炎、颅底骨折、咽后部肿瘤等 小脑一、解剖及生理功能:小脑位于后颅窝内,在小脑幕的下方,桥脑及延髓的背侧。从习惯上说小脑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部的狭窄部分,形态颇似蚯蚓,称为蚓部;其两侧为小脑半球。小脑借三个脚与脑干联系,这三个脚是:小脑下脚(绳状体):主要为传入纤维,包括脊髓小脑束(后束)、前庭小脑束、橄榄小脑束、网状小脑束等。小脑中脚(桥臂):亦为传入纤维,主要由交叉后的桥脑小脑束所组成。小脑上脚(结合臂):其传入纤维为脊髓小脑束(前束)。传出纤维为齿状核红核束,起自小脑齿状核交叉至对侧红核。在小脑传入和传出纤维的联系中,主要有三处交叉:Wernekink交叉:小脑齿状核发出至红核的纤维(齿状核红核束),经小脑上脚后部交叉到对侧的中脑红核。Forel交叉:为红核脊髓束,自红核发出后立即交叉到对侧。桥脑小脑束交叉:由大脑皮质至小脑的传入纤维,经桥脑核换元后组成桥脑小脑束交叉至对侧,经小脑中脚进入小脑。根据上述的“交叉”,可以说明小脑半球的损害可产生同侧肢体的小脑机能障碍(由于纤维经过二次交叉)。大脑皮质或红核损害时可产生对侧肢体的小脑机能障碍。二、损害表现及定位(一)共济失调:小脑病变时最突出而又最重要的症状之一是共济失调。1. 小脑蚓部损害:小脑蚓部与脊髓和前庭神经核有密切联系,管理人体躯干的平衡功能,当小脑蚓部病变时,可出现躯干性共济失调。表现为站立不稳,步行时两足分开,基底加宽,左右摇摆,步态蹒跚,如同醉汉一样行走。2. 小脑半球损害:症状一般局限于病灶的同侧。表现为肢体性共济失调,如进行指鼻试验、指耳试验及跟膝胫试验均欠稳准,辨距不良、轮替运动均差。并出现意向性震颤,肌张力减低,行走时患者往往向病侧偏斜。(二)其它症候1. 肌张力减低2. 患者在肢体运动时,常出现粗大而不规则的震颤,静止时消失。3. 说话含糊不清,音量大小不等 ,强弱不一,呈呐吃样语言或爆发性语言。此与发音肌肉的协调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4. 写字过大症。5. 水平性,也可为旋转性眼球震颤三、鉴别诊断1. 大脑性共济失调:大脑病变(包括额叶、顶叶、颞叶、枕叶、胼胝体等)在临床上都可出现共济失调,其中以额叶较为多见。额叶性共济失调一般表现较轻,均出现于病灶的对侧,多伴有额叶的其他症状如精神症状、痉挛性偏瘫等。而出现Romberg征、辨距不良、运动迟缓及眼球震颤等症状均较少见。其他脑叶病变时都可出现共济失调,但此种共济失调也比较轻,不易早期显现,只有结合该叶的其它定位症状和体征才能作出诊断。2. 前庭性共济失调:此种共济失调主要以平衡障碍为主体,无论在静止时或在运动时均能出现平衡障碍。它与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同点是眩晕和眼球震颤更为明显。但两者也有相同的症状,如站立时两足基底增宽,身体不稳,步行时向病变侧偏斜。3. 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深感觉的传导是经脊神经后根、脊髓后索、丘脑至大脑顶叶。在此较长的径路中,任何部位的损害,都可出现共济失调。此种深感觉性共济失调与小脑性共济失调之不同点在于:前者在睁眼时,即在视力矫正下共济失调一般不明显;而在闭眼时因失去了视力的矫正,共济失调明显加重。而小脑性共济失调无论有无视力矫正总是站立不稳、摇晃不定、呈现明显的共济失调。此外,由于深感觉的丧失,患者夜间行走困难,洗脸时身体不能保持平衡,容易向脸盆方向倾倒。 间脑一、解剖及生理功能:间脑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是脑干与大脑半球连接的中继站。其前方以室间孔与视交叉上缘的连线为界,下方与中脑相连,除此之外,间脑几乎完全为端脑(大脑半球)所遮盖,并与其紧密连接。两侧的间脑之间是第三脑室。所以,间脑包括丘脑、丘脑下部和第三脑室。二、损害表现及定位(一)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灰质团块,对称分布于第三脑室的两侧。丘脑是各种感觉(嗅觉除外)传导的皮质下中枢和中继站,但它对运动系统、边缘系统、上行网状系统和大脑皮质的活动发生着重要影响。丘脑病变时,可产生丘脑综合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症状:1.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其感觉障碍有以下特点:所有感觉均有障碍;感觉障碍的程度并不一致,一般上肢较下肢重,肢体的远端较近端重;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的程度比痛温觉要重。2. 对侧偏身自发性疼痛:又称丘脑痛,患者病灶对侧上、下肢出现剧烈的难以形容的“自发痛”,常因某种刺激(如强光照射、风吹、特殊气味及高尖的声音等)而加剧。疼痛的性质有各种各样,有烧灼样、冷感和难以描述的痛感。3. 对侧偏身感觉过敏和感觉过度4. 由于丘脑外侧核群与红核、小脑、苍白球的联系纤维受损,故可出现对侧偏侧肢体舞蹈样动作或呈手足徐动样的动作;由于丘脑前核与丘脑下部及边缘系统的联系纤维受损,故可出现情感障碍,如表现情绪不稳和强哭强笑等症状。(二)丘脑下部:位于丘脑下沟的下方,由第三脑室周围的灰质组成。体积很小,仅有4克重量,但其纤维联系却很广泛而复杂,与脑干、基底节、丘脑、边缘系统及大脑皮质之间有密切联系,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各项植物神经功能的重要高级中枢。丘脑下部功能受损时可表现如下临床特征:1. 尿崩症:丘脑下部的病变损及视上核、室旁核或视上核-垂体束时,均常发生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可引起尿崩症。临床表现为多饮、烦渴、多尿、尿比重减低、尿渗透压下降等现象。2. 体温调节障碍:由于丘脑下部的功能调节,使机体体温保持相对的恒定。在正常情况下产热和散热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当丘脑下部散热中枢受损时,就会出现中枢性高热;当产热中枢受损时,则出现体温过低。3. 摄食异常:丘脑下部饱食中枢(腹内侧核)损害时,表现为食欲亢进,食量数倍于正常,由于大量摄食可导致过度肥胖。若摄食中枢(灰结节外侧区)受损时,表现为食欲缺乏、厌食、消瘦等症状。4. 睡眠障碍:丘脑下部前区和后区网状结构受损时,大部分病人有睡眠过多现象,即嗜睡,还可出现发作性睡病。但少数病人也可出现失眠。如果病变累及中脑网状结构时,可引起昏睡或昏迷状态。5. 生殖和性功能障碍:丘脑下部腹内侧核为性行为抑制中枢,病损时失去抑制,可出现性早熟。结节区为促性腺中枢,损害时促性腺激素释放不足,常出现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不良以及过度肥胖等现象,称为肥胖性生殖无能症(Flolich综合征)。6.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丘脑下部的前部为副交感神经调节;而后部为交感神经调节。丘脑下部病变时植物神经功能是极不稳定的。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常是波动的,心率不稳定,血压大多偏低,或者有体位性低血压,较少有血压增高现象。此外,也常出现出汗增多或明显减少,怕冷,皮肤顔色容易改变,皮肤水肿,以及胃肠道功能障碍等植物神经症状。7. 上消化道出血:在人和动物的急性丘脑下部病变时,可伴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出血。临床上一般多见于脑出血和脑外伤直接累及丘脑下部或因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均能间接波及丘脑下部。至于产生胃十二指肠的粘膜溃疡和出血的原理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由于交感神经缩血管纤维的麻痹,可发生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导致粘膜渗血;另一种认为是丘脑下部的副交感神经中枢受刺激,使胃肠道肌肉发生过度收缩,引起局部缺血与溃疡形成。近年来发现丘脑下部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为生长抑素的耗竭所致。.基底节与内囊一、基底节(一)解剖及生理功能:基底神经节又称基底节,位于大脑白质深部,靠近间脑与中脑,其主要由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核等组成,另外,红核、黑质及丘脑底核也参与基底节系统的组成。豆状核分为壳核和苍白球两部分。尾状核和壳核有相同的起源、细胞构筑和生理特性,且种系发生较晚,故称为新纹状体(又称纹状体系统);苍白球出现较早,称为旧纹状体(又称苍白球系统)。(二)损害表现及定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综合征: 1. 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病变主要位于黑质、苍白球及黑质纹状体通路。其代表性疾病是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及运动缓慢、运动减少三主征。 2. 肌张力减低运动增多综合征:病变主要位于纹状体系统(尾状核、壳核)。其代表性疾病是舞蹈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舞蹈样不自主运动、肌张力减低等症候。 二、内囊 (一)解剖及生理功能:内囊是一个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丘脑之间的白质地带,可分为前肢、后肢和膝部三个基本部分。前肢位于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通过的纤维有丘脑前幅射和额桥束。膝部位于前、后肢相连处,锥体束中的皮质脑干束于此通过。后肢位于丘脑与豆状核之间,通过的纤维依前后顺序分别为锥体束中的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其后为听放射、颞桥束、丘脑后幅射和视放射等。(二)损害表现及定位:内囊的范围狭小,纤维集中,该处受损时,常出现“三偏”综合征,即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部位以内囊和基底节区最多见,主要是因为供应此处的豆状动脉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发出,压力高易导致有病变的血管破裂出血。 大脑半球一、解剖和生理功能:大脑半球包括大脑皮质、白质和基底节三个部分,此外,还有一对侧脑室。大脑皮质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晚和最完善的部分。在解剖上它是覆盖于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层。其表面有很多深浅不等的沟和裂,其间有隆起的脑回。大脑半球由外侧裂、中央沟、顶枕裂划分为额、项、颞、枕四个叶。岛叶藏于外侧裂的深部,为额、颞、顶三个叶所覆盖。大脑从功能和发生学上又分出1个边缘叶,包括海马回、海马旁回、钩回、扣带回等结构。边缘叶与杏仁核、丘脑前核、丘脑下部、中脑被盖、岛叶前部、额叶眶回等结构共同组成边缘系统。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各有侧重,一般将在言语、逻辑思维、分析综合及计算功能等方面占优势的半球称为优势半球,大部分位于左侧。右侧大脑半球为高级的认知中枢所在,主要在音乐、美术、空间、几何图形和人物面容的识别以及视觉记忆功能等方面占优势。有关大脑各叶受损时的局部症状及其功能定位将在下节阐述。二、损害表现及定位(一)额叶:位于中央沟的前方和外侧裂上方。1. 瘫痪:中央前回受损时,出现对侧瘫痪。身体各部分在运动区的投影,像一个倒立人影,即中央前回上部受损时产生对侧下肢瘫痪,中下部受损则产生对侧上肢及面、舌的瘫痪。刺激性病变时可出现对侧Jackson部分性癫痫。2. 言语障碍: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受损时,可出现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口语表达发生障碍,但能理解语言的意义。3. 尿便失禁:旁中央小叶受损可出现对侧下肢瘫痪、感觉障碍及大小便失禁。4. 精神症状:额叶前部病变时较突出的症状是精神症状,表现为对周围事物失去注意力,近记忆力减退,最终导致记忆丧失。定向力和计算力明显受损,智能低下,情感淡漠,行为幼稚,欣快、易怒、不修边幅,甚至大小便不能自理。5. 额叶性共济失调:由于额叶桥脑小脑束纤维受损,较常出现对侧肢体共济失调,但无眼球震颤。6. 书写障碍: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书写中枢)损害时可致书写不能,即失写症。(二)顶叶:位于额叶之后,前界较为明显,为中央沟;后部逐渐移行为枕叶。1. 感觉障碍:中央后回刺激性病变时,可表现对侧局限性感觉性癫痫发作。如患者突感肢体或面部发麻,然后迅速扩展到该侧半身,有些患者发麻后继以该侧肢体抽动。破坏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对侧半身感觉障碍,一般痛、温觉障碍较轻,触觉及深部感觉障碍较重,皮质性复合感觉(形体辨别觉、二点定位觉)障碍最重。2. 体象障碍:右侧顶叶发生急性病变时,可出现体象障碍,表现为偏瘫失注症、偏瘫不识症(患者否认左侧肢体有偏瘫的存在)、偏身失存症(患者否认对侧肢体的存在或认为对侧肢体不是自己的)和幻多肢现象。3. Gerstmann综合征:优势半球顶叶皮质受损时可出现Gerstmann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不辨手指、不辨左右、失写症及失计算能力四主症。4. 失用症:失用症是指肢体动作的运用障碍。优势半球缘上回是运用功能的皮质代表区,发出的纤维至同侧中央前回,并经胼胝体到达右侧中央前回。因此,左侧顶叶缘上回病变可产生双侧失用症,患者虽无瘫痪,但不能进行日常动作,如自己不能穿衣、扣钮扣,对日常工具的使用亦发生障碍。5. 失读症:优势半球角回受损时可出现失读症,即失去阅读能力,此种患者多伴有书写能力障碍,但程度较轻。6. 视野改变:顶叶深部病变如累及视放射纤维时,可引起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三)颞叶:颞叶位于颅中窝与小脑幕上方。1. 感觉性失语: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受损时,可出现感觉性失语症。患者能听见说话的声音,能自言自语,但不能理解他人和自己说话的含义。2. 命名性失语:在优势半球颞叶后部和顶枕叶交界处病变时可出现命名性失语症。患者丧失对物品命名的能力,对于一个物品,只能说出它的用途,说不出它的名称。如对茶杯,患者只能说出它是“喝水用的”,但说不出这是“茶杯”。3. 颞叶癫痫:颞叶病变可引起癫痫,多为复杂部分性发作,亦称精神运动性发作。当病变波及颞叶内侧面时,可出现钩回发作,常出现幻嗅,多有各种自动症表现(如饮食性自动症,表现为反复咀嚼、吸吮、舔唇、吞咽、清喉等动作)。当癫痫放电向后扩散时,也可出现错觉、幻觉、似曾相识症、情感障碍、精神异常、神志恍惚、言语错乱等。4. 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等。幻觉多为癫痫发作的先兆,也可单独出现。颞叶病变所致的幻视多为有形的,如看到奇形怪状的人和物。5. 精神症状:精神症状是颞叶病变较常见的表现,多发生于优势侧颞叶广泛病变或双侧颞叶病变时。6. 视野改变:颞叶深部病变累及视放射时,可出现对侧同向性上象限盲。(四)枕叶:枕叶位于大脑半球的后端,小脑幕之上,内侧面上有顶枕裂,是顶枕叶的分界线。1. 视野改变:一侧枕叶距状裂区的舌回及楔回受损时,可产生对侧同向性偏盲,特点是黄斑回避。2. 视幻觉:视中枢受刺激时可产生视幻觉,这种视幻觉都是比较简单的,无形的,如闪光、火星、火光、暗影等。3. 视物变形:顶枕颞交界区病变时,可出现视物变形,患者对所看到的物体变大、变小、形状歪斜而不规则等现象。(五)岛叶:岛叶的功能与内脏感觉和运动有关。刺激人的岛叶可引起内脏运动改变,如唾液分泌增加、恶心、呃逆、胃肠蠕动增加和饱胀感等。该叶受损时多引起内脏运动和感觉的障碍。(六)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与网状结构和大脑皮质有广泛的联系,参与高级神经、精神和内脏的活动。该结构受损时可出现情绪改变、记忆丧失、行为异常、幻觉、反应迟钝等精神障碍及内脏活动障碍。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