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生堂古城膏药的发展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5564544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生堂古城膏药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济生堂古城膏药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济生堂古城膏药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济生堂古城膏药的发展自清道光年间至今已传世七代,相沿160余年。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几代人的临床医疗实践,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早已远近驰名。崔氏整骨手法轻巧,技艺高超,有独到之处。“古城膏药”是骨折整复后的必备外用药,配方合理,药性奇特,火候适宜,治绩卓然。因而,崔氏整骨和古城膏药著称于世。 解放后,崔氏整骨术和古城膏药深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为使祖传接骨技艺造福人民,救死伤,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政府曾先后招收崔氏后人参加医药卫生组织,设立整骨专科,为骨伤患者服务。今据崔氏后人回忆调查资料汇集撰文辑录。因年代久远和“浩劫”遇难,有关崔氏整骨手抄本和临床验证录已散失,史料难征,但凭追忆,很难做到系统完整,在所难免。崔氏整骨术和膏药的配制第一代崔成甫先生(1845年-1923年)崔老精于中医内科和整骨。初起,该老还是从诊治内科病为主,他看到临床上有好多骨伤患者,由于失去正确的治疗而留下种种后遗症,甚至丧失劳动能力,深感内疚。后来他老就一边行医诊治内科病,一边搜集民间良方、方药来试探着治疗骨伤疾患,经过临床研究、探索、实践、验证,终于总结出了一套手法轻巧、简单、易学、易掌握的整骨术和接骨舒筋用的膏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广泛应用。这就是崔氏整骨术和接骨拿筋专用膏药的起源。 第二代崔保和先生(1850年-1932年)他在先辈的影响下,经过言传身教,临床经验不断积累,又在前辈整骨手法和膏药配方、熬制基础上,与当地善长骨伤治疗的先生切磋技术,交流经验,进一步完善了崔氏整骨和膏药的配方,形成了膏药的新剂型;由于整骨手法的改进,整骨后的效果明显提高,膏药的应用更加广泛,就连平日因劳累、受寒湿等因素导致的慢性腰腿痛病,贴敷膏药疗效颇著,深受民间欢迎。从此,成为名贵药物,被人民大众称誉为“古城膏药”。 第三代崔健堂先生,字子刚(1872年-1953年)他继承祖业,长于整骨,兼治内科疾病。他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立志更加完善崔氏整骨术和膏药配方。在他行医期间,为观察治疗和给伤重患者提供方便,果断地在家中腾出住房增设病床。他对病人一视同仁,没有贵贱之分,深受病员的爱戴和赞扬。为了发展崔氏整骨事业,他创建了古城“济生堂”整骨膏药店,名扬惠民、淄博、潍坊等地,渐至省内外各地,慕名而至就医、购药者,络绎不绝,此期崔健堂老先生成了名蜚一时的“一把抓”、“活神仙”。一些危重骨伤患者经他治疗手到病缓,药到必效,不留任何残疾。如刘家村刘方平在1936年秋用钢脚马车拉谷子,不慎被车轮压断右大腿,血流不止,动则碎骨有响声,伤情十分危急,病人痛昏几次,几经寻求数位整骨医家,都无法医治被拒之门外,最后寻医来到崔老先生面前时,他老却热情接待,迅速检查,果断地提出了施术方案。在征得亲属同意后,立即施行了闭合手法整骨术,整复骨折后,外用木制夹板进行了固定,短暂几天后外伤治好,血肿已消,然后贴上了膏药,经过内服中草药很快疼痛渐渐减轻,经几次调正夹板固定和更换膏药,不到3个月的时间,病人就能下床,生活自理,而后能下地干活,功能正常,未留任何后遗症。当时,国民党将领傅作义慕名亲来古城聘请崔健堂先生去当医官,但被他婉言拒绝。第四代崔敬铭医师、崔敬修医师。崔敬铭医师,字新三(1890年1961年)18岁毕业于青州东关中学,在家随父学医,他谦虚好学,为人谨慎。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模拟操作,对一些小伤小病就能治疗。他亦农亦医,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后经一段时间的传授,对某些骨伤严重患者在父亲指导下由其本人主治施术,医术日臻完善。此后,他便从事整骨和膏药的熬制生涯。建国后,曾参加在泉城济南举办的全省整骨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学术讨论,经验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从而更加完善了崔氏整骨法。政府为保护民间这一行之有效的中医闭合整骨术和广泛流传不衰的“古城膏药”,敬铭老先生被安排到临淄县人民医院工作,并专设整骨科,更好地发挥其技术专长。曾担任省政协委员,昌潍中医学会副理事,县人大代表等职。 崔敬修医师(1897年1980年)他少年与其兄敬铭同时随父学医,继承家传整骨。他虚心好学,能吃苦耐劳,尤其在膏药的熬制过程中,他操作严格认真,严把火候,一丝不苟,保证了膏药的性能质量。解放前他亦农亦医,解放后从事医药卫生工作,先后参加村保健站,乡卫生院做中医整骨工作,任整骨医师。 敬铭、敬修兄弟二人承袭祖业,专长中医整骨术和膏药的熬制,在“继承、发扬、完善、光大”八字指引下搞好临床工作。在对骨折的整复过程中始终贯穿一个“严”字,就是严格检查患处的位置,骨折的程度,骨折的类型,在辩证清楚的基础上,再确定施术方案。骨折治疗的关键是整复,然后是外固定,他们不强调绝对的固定材料,多数为各类型柳木制夹板,若一旦不凑手,即便是高梁秸和树皮、树条,皆可采用,只是强调“结实”就行。崔氏整骨采用的是“闭合整骨术”,手术过程严格掌握“拔伸”、“牵引”、“捏按”、“触碰”、“摇摆”等手法,可谓是“手随心转,法从身出,刚柔相济,有条不紊”。手法整复的好坏,是功能恢复的基础。 兄弟二人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们拥护党的领导,积极为人路军伤病员治病。如三支队十团二营少先队长王明安同志在一次战斗中从围墙上摔下,腰椎骨折,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当时部队又无骨科医生,领导决定来古城求医治伤,崔氏兄弟采取了积极、果断措施进行了救治。不长时间,患者骨伤痊愈,又积极参加了解放祖国的队伍。为了更好地把学到的技术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多为骨伤患者服务,决定去外地开设新堂号,在父辈崔健堂的倡导下,兄弟二人去青州城内新设药店一处。后由崔健堂率五代传人崔炳甫去青州坐诊。 第五代崔炳南中医主治医师(1914年-1984年)因受家庭的熏陶,自幼便受整骨事业的影响,下学后跟其祖父学医,背诵有关中医典籍,学习刻苦认真,临床观摩前贤,骨伤整复治疗细心,受到祖父的偏爱。在父亲的严格教诲下,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几年之后便能独立应诊。在古城旧居,上有父辈操业,本人不能抢诊。为加深培养,祖父率炳南赴青州应诊,在青州期间他除正常地开展医疗工作外,还向社会博采众方,广交同道,苦心钻研,勤求古训,使崔氏整骨出现了新的飞跃。在祖传整骨术的基础上,他特别强调了骨折整复固定后“动与静”的辩证关系,邻关节周围骨折,在绝对静的固定过程中,必须逐渐地加强其周围关节的活动,才不至于因骨折而造成邻近关节僵硬。另一方面,在治疗骨关节邻近周围骨折中,常常伴随并发症。因股骨颈骨折,由于骨折后股骨头血供破坏严重,临床上约有30的股骨头坏死率。崔炳南医师,采用清热凉血,法瘀生新,舒筋活络等指导思想辩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原益都县公安局一干部之子经益都中心院诊断为:“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症,需手术治疗,患者害怕手术转诊求医于炳南先生,经详细检查,临床辩证,立决处方,经内服中药30余剂,功能恢复。经X线拍片检查,病灶区恢复正常。炳南先生,由于工作成绩显著,受到政府的多次表彰,曾任益都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委,省中医学会会员,昌潍地区中医学会副理事,科委会成员,益都县中医院副院长,中医主治医师。崔氏后代多人,现分布在临淄、青州市的医疗单位从事整骨医疗工作。第六代崔长城(1949年)中医主治医师,山东中医学院毕业,济生堂崔氏整骨术、济生堂古城膏药的第六代传人。自幼受家庭熏陶,投身祖国传统中医药行业。从医40多年来,在各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治愈骨伤病(颈椎病、腰椎病、骨折、跌打损伤、肩周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陈旧性腰腿疼等)患者几千人次。其在日常坐诊过程中熟读古籍,潜心钻研,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的专方,为广大不孕不育患者带去福音。第七代 崔氏正骨术及古城膏药第七代多位传人,现分布在各医疗单位从事整骨医疗及科研工作。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