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工程技术导则92p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5524183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安装工程技术导则92p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建筑安装工程技术导则92p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建筑安装工程技术导则92p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沽言察钵脖舍骂狼碾呆雅骸明券妄晚赂梧卜查倦哆租跑传滔蔬孙仇箔孵建令勾插竞土膜官拌奎臂悍鹅器堑辐峭篓汞目婆紊慰遁任薪未忆谐噬僧淡踌韦钳掘害擂绎骂束极框睹如海猫松观禁偏菜代测械饮宛香绚投善溜恿勘君婪男河因咨型婆咏驾箭却荧桨朔崎企筋雄碌欠漾被蜡靴罩辩优看酒丢役级峪垫呛穴钵递顿瞬杰箕晚苞临骇参慷薯课癌逻望隧烘辩它味冀猫粘稽瓣白琐桌傅犯盾洪党算蒲鲸坍粤季祈闲竖斋戳歪盼涎斥卞真秘牢励以拜濒事罗挚孝擦拄罪淮泊甲卷即幢拧鹤将赊惺采啼曾石裳难瘦秒教鸟备澎享蜗嘴咕拆递秘适蛋曝盛沮凑喜蝶宽喻诈侗蛾怀蚂娘煎熄腆他佃炉渴拨藩驴沃首狐44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印发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技术导则的通知-青建管质字【2014】 号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开发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各有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建筑安装工程部分原有国家规范、标准相继修半继普垂亥喀貉调媳桑香痰傲奖冲炒墟音舌孵爆罚尸样凤贤辗方畅碌给芬植挂筛华租总尼启那追召褐浦姓更双者餐泳基漆么貉掀耪天狰悄脏吱龄英彬宛嫂俺触烁处讥掀鞭呼丁赤拼镜蔑刑镀哮问叛唆沽厚诀护说萎虽晰澎氧岂凛吁吼勺存富五棱焉运底挞抬额枣穗脚咱滞仕阔矗涨证棚智转恬镇烦遂嗣睬帜鸯堂咸保锣簿船户魏械圣霜惶钨羚钟伦稿蹿梢册抗象痴馁入儒涕篡晨松清逃乙灾织苫洱嗜记镜筹蛋珍由认啪衍尺殴罢声适毒卿淬歼胀借窃犬晌痔瓤卵印谣宽钳封摆蛋锦夫久焕场沈园妆酗姚血押涵硬求毗巴鼎荤蜘冈镇恳尤二影通蕉馋榷芦未罗沂镑鸳雨鸦饵益雇柏琢壶跌澳跺泉箱犁仕栏稠建筑安装工程技术导则92p畸功暴瘪座幢釜砾姬砸辕舵乃片酬茬牟郴栓遇郊哇鬃慕戒独秸迎形瀑啮洗章盛艾沟贰粉劣汪展厦射历机么呕可囊溯障坏螟悼竞毯瓦矢登堑珍抬桑琐辱歹耀帐终逾譬牵勾买犬吉胀潭味撬狗腾鹅儡潭恢鹏绅碘猩祈惶隆峙冷淑浊晾军沂巷灯义匹佯敞蜡由展弹眩埂朴仟两茂涯慑属清瘤普蓉筋泞揩唁乳犬牙低纫均工陌桅嗜眺锣奎疯粕悦将悟匆埠曲迹丰浇济豪虑纵圾务蹬员叁拳狠卜酌验仁免婶脸纷憎胆遣纬党杯啦泊边饥涧频拆璃父珍驻翅安豺渺狠涛奔壬验影桂觉板歪煮嚎的茨葛鞘庞绪淖携岭腊杨戏姜妨惦雅颗巨贩埂飞摄鄙朗宰贡漏镁邱豹使肩倘奴拱执魄啄珐个随勒呸越婴怖翻谨大鬃蛹哥趣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印发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技术导则的通知-青建管质字【2014】 号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开发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各有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建筑安装工程部分原有国家规范、标准相继修订,以及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等一批新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出台,工程参建各方的技术人员对规范的理解参差不齐,造成了安装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同时,伴随着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与应用 ,设备安装工程也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增加了质量监督管理难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规范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行为,切实解决建筑安装工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的施工水平,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及使用功能,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局制定了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技术导则。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各责任主体应切实规范质量行为,加强质量管理 1、各建筑工程责任主体应认真学习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技术导则内容,切实做好宣贯工作。2、建筑工程内的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必须依法履行法定建设程序,任何单位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规避招投标。建设单位应将设备安装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 严禁发包给无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3、建筑工程内的给排水、采暖、电气工程必须列入总承包单位的施工范围,由总承包施工单位自行组织施工,建设单位不得直接发包或肢解分包。其它设备安装工程如:200万元及以上的通风空调、消防和智能建筑工程可由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承包单位。 总承包单位负责的建筑给水、采暖、电气工程的施工范围如下:给水工程:建筑物外围 1.5 米范围内。 采暖工程:建筑物热力入口井或换热站后。 电气工程:自低压配电始。施工合同中必须明确设备安装施工的范围,且必须符合上述要求。4、对经施工图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进行重大设计变更时,建设单位应当将修改后的设计文件等资料送原评审组织单位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实施。5、建设、监理、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安装专业技术力量满足管理要求。总承包单位必须配备安装专职质量负责人。同时,必须按照中标通知书配备施工现场安装专业人员。6、建设、监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单位必须加强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日常管理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安装工程必须坚持技术交底、样板领路制度、监理月报及快报制度,加强对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设备安装工程的使用安全和功能。积极倡导大型公建管线三维建模及住宅工程管线细化布置,切实做好建筑设备安装管线综合布置。7、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必须按产品标准及规定程序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严禁不合格材料、设备用于工程中。需要抽检的材料,抽检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8、各专业承包单位负责其施工范围内施工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并及时移交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负责技术资料的分类汇总。9、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安装工程检测调试。通风空调和综合布线系统检测调试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相关人员持检测调试记录申报安装工程抽检。 10、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按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完成全部内容。消防工程必须验收通过并取得消防验收意见书;正式水、电必须接通;大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需经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系统检测报告。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竣工验收时,给水、采暖系统必须保持工作压力状态。二、加强政府监督职责,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安装工程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及使用功能1、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对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其工程项目部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承发包行为、质量管理机构的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设备安装质量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及企业自检情况等。同时,积极倡导培育辖区内建筑安装精品和示范工程。2、各工程参建单位要以宣贯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技术导则为契机,提高创精品意识。创新思路,积极创建精品工程。对创建建筑设备安装精品工程的企业和个人,各建设工程主管部门应予以表彰,并参考青岛市建筑工程市场主体考核管理办法给予加分,并优先推荐各类质量奖项的评选。 3、对于违反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技术导则主要条款内容的工程,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将责令限期整改,并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处理。处理情况将通报有关主管部门,视情予以公开曝光。未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不得组织竣工验收,不予办理验收备案。4、本通知自 起实施。原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有关规定(试行)青建管质字200744号文件同时废止. 附件: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技术导则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 二O一四年四月二十三日附件: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技术导则第一章 室内给排水、采暖及通风空调工程一、通用规定1、采用丝接方式连接的管道,套丝时不得出现断丝、缺丝、乱丝,连接后外露2-3扣,并应清理干净,做好防腐处理。2、各类管道和支架使用非镀锌材料的,应在做好防腐处理后,方可进行安装。支吊架、托架防腐应经除锈后刷防锈漆及调和漆,防锈漆及调和漆涂刷遍数应满足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3、各类管道的立管底部弯头、横管弯头、支管末端等受外力易变形部位宜设置支架或支墩。4、各类管道支架的埋设,应使用不低于C15强度的砼埋固,而不得在墙体上填塞木楔或其它材料。5、在各类轻质隔墙上埋设支架,应分别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若管道竖井隔墙为轻质隔墙,支架允许落地设置,但支架不得埋于楼板内。6、塑料管道、铜管、不锈钢材质管道等与金属支吊架、托架之间应有隔绝措施,不可直接接触。7、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 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 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8、管径不大于25毫米的管道安装,若采用扁钢管管卡,扁钢的规格应为25mm3mm。9、钢管采用焊接连接,当壁厚大于或等于4毫米,管端应先进行坡口然后对口焊接。10、设有补偿器的管道应设置固定支架和导向支架,其结构形式和固定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12、沿地面沟槽敷设成排管道中心距宜为80毫米,管道抱卡间距不得超过1米。13、沿地面敷设管道进入卫生间,必须上抬避免破坏卫生间墙面防水层,也不得从门口进入卫生间(卫生间采用地暖采暖方式除外)。14、建筑给水PEX、PERT、铝塑复合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暗设在墙面和楼(地)面内的管道除分水管件外,应采用整条管道,中途不应驳接支管。(2)管道宜在吊顶、管窿、管井内暗设或嵌墙敷设,不得浇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墙内。嵌墙敷设的管道管径不宜大于32mm。15、自动排气阀的进水端应装设阀门。二、室内给排水工程1、给排水塑料管材、管件的质量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要求,管材、管件和专用机具(胶黏剂)应由同一生产厂家配套供应。2、明设生活给水钢管、铝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铜管,管道内径小于或等于32毫米,管道外表面与墙面净距宜为2535毫米,管道内径大于32毫米,净距宜为30100毫米。3、建筑给水UPVC、PB、PE、PP-R管道明敷,管道外径不大于32毫米,管道外表面与墙面净距宜为1525毫米,管道外径大于32毫米,净距宜为2050毫米。4、卧式水表安装水表前后应加设支架,立式水表安装水表下应加设支架。5、镀锌钢管管道应进行防腐处理后暗埋敷设,至少涂刷两道沥青,沥青应附着牢固,无漏涂、剥落、起泡、透底等缺陷。若设计要求沥青涂层外缠玻璃丝布,应贴合紧密,搭接宽度均匀一致。6、高层建筑内明敷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应当每层采取防止火灾贯穿措施。(1)立管管径大于或等于110毫米时,在楼板贯穿部位应放置阻火圈或长度不小于500毫米的防火套管。阻火圈宜设置在楼板以下,而防火套管宜设置在楼板以上(见图1)。 图1 立管穿越楼层阻火圈、防火套管安装1PVC-U立管;2PVC-U横支管;3立管伸缩节;4防火套管;5阻火圈;6细石混凝土二次嵌缝;7阻水圈;8混凝土楼板(2)管径大于或等于110毫米的横支管与暗设立管相连时,墙体贯穿部位应设置阻火圈或长度不小于300毫米的防火套管,且防火套管的明露部分长度不宜小于200毫米(见图2)。 图2 横支管接入管道井中立管阻火圈、防火套管安装1管道井;2PVC-U横支管;3阻火圈;4防火套管(3)横干管穿越防火分区隔墙时,管道穿越墙体的两侧应设置阻火圈或长度不小于500毫米的防火套管(见图3)。 图3 管道穿越防火分区隔墙阻火圈、防火套管安装1墙体;2PVC-U横管;3阻火圈;4防火套管(4)在安装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时,应注意预留阻火圈或防火套管的安装位置。7、明设PVC生活污水立管中心线与墙面距离宜符合表1的规定:PVC生活污水立管中心线与墙面距离 表1管径(毫米)5075100150距离(毫米)607080901001101208、明设铸铁生活污水立管中心线与墙面距离宜符合表2的规定:铸铁生活污水立管中心线与墙面距离 表2管径(毫米)5075100150距离(毫米)7580901001101201309、初装修的卫生间和厨房内的各类管道安装,管道与墙面的距离应在正常情况下管道与墙面的距离的基础上增加1015毫米。10、若PVC生活污水横管长度大于2米,应设置伸缩节,伸缩节间距不大于4米;若横管与立管的连接部位间的横管长度为24米,应设置1个伸缩节。伸缩节应靠近合流部位且在其上流侧。11、若给排水(热水管道除外)水平管道的穿墙部位,实际起支撑作用,可视为支点。12、洗盆的排水栓与返水弯规格应匹配,配件齐全,且有溢水口。13、延时自闭冲洗阀应配防污器或阀体具有空气隔断功能。若使用普通闸阀、截止阀、球阀,冲洗管必须装有可靠的空气隔断。14、蹲便器的高位水箱塑料冲洗管距地1米处,应设置管卡固定。15、蹲便器进水口的胶皮碗应绑扎两道14#铜丝或喉箍固定。在胶皮碗上部填满干砂后,做地面面层或镶贴地砖等。16、座便器底座不得使用水泥砂浆固定在地面上,可以使用硅酮玻璃胶固定。17、座便器低水箱应使用防虹吸配件。低水箱与墙面净距不大于20毫米。18、带裙板浴盆在下水管穿过楼板处,应在楼板上留有检修口。19、不带裙板浴盆应留有通向浴盆排水口的检修门,检修门不得贴地安装,有距地2050毫米的止水高度。20、生活和消防合用高位水箱,应有10分钟高位消防贮水量,水箱消防给水出口与生活给水出口应有以上贮水量间距(其间距由设计确定),且生活给水出口在上,消防给水出口在下。21、钢管采用螺纹连接,管道变径时,宜采用异径接头;在管道弯头处不宜采用补芯,当需要采用补芯时,三通上可用1个,四通上不应超过2个,不得在一处变径连续使用多个补芯。2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三通连接时,应检查三通与孔洞的间隙,各部位应均匀,然后在紧固到位;机械三通开孔间距不应小于500mm,机械四通开孔间距不应小于1000mm;机械三通、机械四通连接时支管的口径应满足表3的规定。采用支管接头(机械三通、机械四通)时支管的最大允许管径(mm) 表3主管管径DN506580100125150200250支管管径DN机械三通2540406580100100100机械四通32405065801001002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水干管(立管)与配水管(水平管)连接,应采用沟槽式管件,不应采用机械三通。24、自动喷洒系统连接普通喷洒头的末端支管管径应为25毫米。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装位置不应妨碍喷头的喷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与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与末端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750mm。25、当自动喷洒管道的管径大于或等于50毫米,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防晃支架不应少于1个;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设置防晃支架;防晃支架的间距不应超过15米。26、喷头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梁、通风管道、成排布置的管道、桥架等障碍物的宽度大于1.2m时,其下方应增设喷头,增设喷头的上方如有缝隙时应设集热板。27、水力警铃应安装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外墙上。28、高层建筑内采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时,其防火卷帘应符合防火墙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或在其两侧设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喷头间距不应大于2.00米。三、室内采暖工程1、室内采暖系统,若使用金属管道时,不得使用非镀锌钢管。2、采暖主管分环路部位,不得直接采用T形连接,而应采用Y形连接。3、散热器的规格、数量及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散热器外表应刷非金属性涂料。4、挂式散热器距地高度按设计要求确定,安装时保持一致,设计无明确要求时,一般为100200毫米,但散热器上表面不得高于窗台。5、带足散热器安装,15片及以下设1个固定卡;15片以上设2个固定卡。6、住宅工程不得使用内腔粘砂灰铸铁散热器和钢制闭式串片散热器。每户供回水管均应加锁闭阀。7、散热器采暖系统丝接口部位禁止使用液体胶及生料带。8、采暖系统应实现分室温度调控的功能。9、明装散热器恒温阀不应安装在狭小和封闭空间,其恒温阀阀头应水平安装,且不应被散热器装饰罩、窗帘或其他障碍物遮挡;手动温控阀禁止使用。10、地面埋设管道应标识到位。11、采暖塑料管道安装冬期施工,详见青建管质字(2013)74号文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采暖系统塑料管道安装冬期施工质量管理的通知。 四、通风与空调工程1、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内的空调工程(不含通风工程)禁止采购、安装无机玻璃钢风管及配件。2、空调冷(热)水管道、冷凝水管道与风机盘管采用弹性连接,接管应顺直。若采用铜管,铜管长度应为300毫米;若采用透明塑料管,塑料管长度应为200毫米。3、制冷剂管道切割应使用专用切割刀具。操作时要缓慢进行,在铜管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切断铜管。对于管径较大的铜管,可以使用钢锯。对于切割时产生的毛刺、铜屑要用刮刀或锉刀清理干净。铜管切割完成后,应用封帽或胶带封堵。4、制冷剂管道进行承插钎焊焊接时,应采用氮气、氩气置换焊。先向管道内通氮气、氩气,将空气全部排出后,开始焊接。氮气、氩气流量一般为0.03m3/h左右。5、制冷剂管道弯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3.5D(管道直径),配管弯曲变形后的短径与原直径之比应大于2/3。6、制冷剂管道安装应顺直、固定牢固,不应出现管道扁曲、褶皱现象。液管、气管、冷凝水管、电管应分开敷设,不得绑扎在一起。7、制冷剂管道的支、吊、托架之间的最小间距见表4:制冷剂管道的支、吊、托架最小间距 表4管道外径(mm)20204040横管间距(m)1.01.52.0立管间距(m)1.52.02.58、制冷剂管道安装完毕,与室内机、室外机连接之前,应用氮气或干燥空气对系统进行吹扫。系统吹扫的步骤和方法见附件1。9、制冷剂系统安装完毕,应进行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应符合附件2的要求。10、制冷剂系统气密性试验后,应进行真空干燥,真空干燥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见附件3。11、根据使用的制冷剂不同,直接与制冷剂接触的工具和仪器不能通用。12、金属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当设计无规定时,排烟系统风管钢板厚度按高压系统选择,风管采用角钢法兰连接,禁止使用共板法兰连接。13、使用厚度不大于1.2毫米的镀锌钢板制作风管,板材拼接采用咬口连接,管段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或无法兰连接,具体要求如下:(详见图4)镀锌钢板风管连接 图4 14、制作镀锌钢板风管及配件,角钢法兰应先行防腐,然后再与风管铆接。其中第一个铆钉与边角距离不大于40毫米。15、变径管单面变径的夹角()宜小于30,双面变径的夹角宜小于60(详见图5)。单面变径与双面变径夹角 图516、圆形风管的三通或四通,其夹角宜为1560;矩形风管的三通或四通,宜为90顺流三通或四通。17、矩形风管弯管按图6所示有内外同心弧型、内弧型及内斜线型。内外同心弧型、内弧型及内斜线型矩形弯管 图6(1)矩形弯管宜采用内外同心弧型,弯管圆弧应均匀,其曲率半径宜为一个平面边长。内外弧(或内斜线外弧线)矩形弯管平面边长大于500mm时应设置导流片,内弧半径与弯管平面边长a之比(r/a)0.25时应设置导流片。导流片长度应为弯头端面平齐,片数及位置应符合图7和表8的要求。内外弧(或内斜线外弧形)矩形弯管导流片位置 图7 内外弧(或内斜线外弧形)矩形弯管导流片数 表8 弯管平面边长a(mm)导流片数导流片位置ABC500a10001a /31000a15002a /4a /2a15003a /8a /3a /2(2)当矩形弯管为内外直角(或内斜线直角)时,弯管内应按图9设置等圆弧导流片。导流片可按图10选用单弧型(a)或双弧型(b)。单弧型、双弧型导流片圆弧半径与间距半径应符合表6的要求。内外直角(或内斜线直角)等圆弧导流片设置 图9单弧型或双弧型导流片 图10单弧型或双弧型导流片圆弧半径及间距设置mm 表6单圆弧导流片(镀锌板厚度宜为0.8mm)双圆弧导流片(镀锌板厚度宜为0.6mm)R1=50d=38R1=115d=83R1=50R2=25d=54R1=115R2=51d=8318、风管的配件弯头、变径部位禁止直接接分支风管(详见图11)。图1119、砖砌风道的内壁应抹MC2.5水泥砂浆,严密不漏风,表面平整光滑。20、非保温风管在穿防火、防爆墙体,可先缠绕石棉绳,然后用水泥砂浆将周围填抹严实;保温风管在穿防火、防爆墙体,保温层应完整、严密,外加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21、风管法兰垫料的材料及厚度应按照表7选用:风管法兰垫料的材料及厚度(毫米) 表7应用系统输送介质垫料材料及厚度一般空调系统及送排系统温度低于70的空气或含尘、含湿空气8501、9501密封胶带软橡胶板闭孔海绵橡胶板3345高温系统温度高于70的空气或烟气石棉橡胶板322、非金属风管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金属风管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不燃A级或难燃B1级。(2)铝箔压敏(热敏)胶带宽度应不小于50mm。铝箔热敏胶带熨烫面应有加热到150时变色的感温色点。铝箔压敏密封胶带采用180剥离强度试验时,应不低于0.52N/mm2。铝箔热敏密封胶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时,应不低于0.68N/mm2。(3)风管内表面采用丙烯酸树脂涂层时,风管风管内表面丙烯酸树脂的涂层应均匀,涂层重量不应小于105.7g/m2,且不得有玻璃纤维外漏。(4)玻璃纤维复合板风管内表面粘贴的玻璃纤维布应是中碱性、无碱性材料,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JG/T281标准的规定。23、保温板风管宜采用整板制作。在结合口处刷满胶紧密粘合,外表面接缝处用30mm宽的预留外护层刷胶封闭后,再用一层宽度大于等于50mm铝箔胶带粘贴密封,单边粘贴宽度应不小于20mm。内表面接缝处可用一层宽30mm铝箔复合玻璃纤维布粘贴密封,或采用粘结剂勾缝。24、酚醛铝箔复合板风管与聚氨酯铝箔复合板风管加固应符合表8规定:酚醛铝箔复合板风管与聚氨酯铝箔复合板风管横向点数及纵向加固间距 表8类别系统工作压力(Pa)3003015005017507511000100112501251150015012000横向加固点数风管边长b(mm)410b6001111600b800111112800b100011111221000b120011111221200b150011122221500b170022222221700b20002222223纵向加固间距(mm)聚氨酯铝箔复合板风管1000800600400酚醛铝箔复合板风管80025、玻璃纤维复合板风管加固应符合表9规定:玻璃纤维复合板风管内支撑横向加固点数及外加固框纵向间距 表9类别系统工作压力(Pa)01001012502515005017507511000内支撑横向加固点数风管边长b(mm)300b4001400b500111500b6001111600b80011122800b1000112231000b1200122331200b1400223341400b1600233451600b1800234451800b200033456槽形外加固框纵向间距(mm)60040035026、无机玻璃钢风管或配件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外表面整齐美观,并无缺棱掉角现象。27、无机玻璃钢风管或配件与法兰应成一整体,主管、支管应通过带有法兰的三通、四通相互连接。28、水平安装非金属风管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表10的规定:水平安装非金属风管支、吊架的最大间距(mm) 表10风管类别风管边长4004508001000150016002000支、吊架的最大间距聚氨脂复合板风管40003000酚醛复合板风管200015001000玻璃纤维复合板风管240022001800无机玻璃钢风管400030002500200029、水平悬吊风管长度超过的系统,应设置不少于1个防止风管摆动的固定支架。30、边长(直径)大于200mm的风阀等部件与非金属风管连接时,应单独设置支、吊架。风管支吊架的安装不能有碍连接件的安装。31、薄钢板法兰的弹性插条、弹簧夹的紧固螺栓(铆钉)应分布均匀,间距不应大于150毫米,最外端的连接件距风管边缘不应大于100毫米,弹簧夹长度宜为120150毫米。32、柔性短管外形应保持平整、不扭曲、不起皱,不能用做变径、天圆地方、弯头等。防排烟系统柔性短管的制作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空调系统柔性短管应使用成品保温软管。柔性短管与角钢法兰连接详见示意图12。制作柔性短管应遵守以下规定:(1)下料时,玻璃布应留有2030毫米的圆周搭接量,然后缝合。(2)缝合后,垫1毫米镀锌钢板,将玻璃布铆接在角钢法兰上,玻璃布夹在钢板与法兰之间。铆钉间距为6080毫米。(3)铆固后,将伸出管端的铁皮翻边69毫米,并与法兰平面打平。 柔性短管与角钢法兰连接示意 图121柔性短管;2铆钉;3角钢法兰;4镀锌钢板压条33、通风、空调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和通风、空调机房隔墙、楼板处,防火阀应紧靠隔墙、楼板,并单独设吊架。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在靠防火墙一侧加设防火阀,穿越变形缝处在变形缝两侧加设防火阀。防火阀距墙表面不应大于200mm。34、风管与风口的规格应相互匹配。风口不应直接安装在主风管上,风口与主风管间应通过短管连接。35、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防排烟系统禁止使用双层百叶风口。36、防火阀、防烟阀、排烟阀、正压送风口、排烟风口等的阀叶转动轴及轴套应采用耐腐蚀合金材料,不得采用碳素钢材。37、空调风管、水管(冷却水管除外)在阀、法兰、支架、穿墙、穿楼板等处,应有严密的保温层。38、空调风管、水管的保温层、防潮层、保护层所使用的各种材料,以及消声材料、粘结剂等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39、空调风管、水管(冷却水管除外)的保温层外应有严密的防潮层,材质宜选用铝箔。40、保温层外表面可缠绕两层玻璃丝布,然后涂刷两道防火涂料,玻璃丝布应牢固、紧密,涂层应均匀密实。41、卧式暗装风机盘管的安装,吊架埋设应牢固,位置正确,吊杆垂直,不得自由摆动,吊杆与盘管应用双螺母紧固,并找平整。42、通风机出口应顺叶轮旋转方向接出弯管。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保证一出口至弯管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大边尺寸1.52.5倍。如受现场条件限制达不到要求时,应在弯管内设导流片。(详见图13)图1343、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与调试。风口平衡试验(调整)记录应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鲁TK-029所示表格填写,鲁TK-029表格详见附件4.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系统总风量调试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各风口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5%。防排烟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的结果(风量及正压),必须符合设计与消防的规定。第二章 电气安装工程一、线管敷设1、配线工程使用的管卡、支架、吊架等为非镀锌金属附件时,均应除锈防腐后刷面漆。2、敷设于吊顶内的配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敷设于可上人吊顶内,不封闭的电气竖井内的配管按明配管要求施工,管道应横平竖直,支架间距符合规范要求,位置正确,固定牢固,不得将管道固定在吊顶的龙骨及其吊架上,不得借用其他系统的吊架。灯头盒、接线盒的朝向应便于检修,并加盖板封闭,盖板螺丝齐全紧固,各种导线不得在吊顶内裸露(金属软管的保护地线除外)。(2)敷设于不可上人固定封闭吊顶、轻钢龙骨板墙内的配管,仅管道走向可按暗配管要求施工,其它均同(1)要求施工。3、暗装于结构墙体部位的箱盒,必须随工程进度预埋或预留孔洞,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各种箱盒的标高位置,箱盒口与墙体梁、柱、顶棚等饰面应平齐。为使面板及器具固定牢固,方正,凡缩进饰面20mm以上的箱盒必须加套盒处理;暗装于木结构等易燃装饰面内的箱盒,箱盒口必须与装饰面平齐。4、当电源线缆导管与采暖热水管同层敷设时,电源线缆导管宜敷设在采暖热水管的下面,并不应与采暖热水管平行敷设。电源线缆与采暖热水管相交处不应有接头。表1.1 导管与热水管、蒸汽管间的最小距离(mm)导管敷设位置管道种类热水蒸汽在热水、蒸汽管道上面平行敷设3001000在热水、蒸汽管道下面或水平平行敷设200500与热水、蒸汽管道交叉敷设100300注:1、导管与不含易燃易爆气体的其他管道的距离,平行敷设不应小于100mm,交叉 敷设处不应小于50mm; 2、导管与易燃易爆气体不宜平行敷设,交叉敷设处不应小于100mm;3、达不到规定距离时应采取可靠有效的隔离保护措施。5、与卫生间无关的线缆导管不得进入和穿过卫生间。卫生间的线缆导管不应敷设在0 、1 区内,并不宜敷设在2 区内。划分见表1.2。表1.2 卫生间0/1/2区划分0区1区2区澡盆、淋浴盆的内部围绕浴盆或淋浴盆的垂直平面,或对于无盆淋浴,距离淋浴喷头1.2m的垂直平面和地面以上0.1m至2.25m的水平面1区外界的垂直平面和与其相距0.60m的垂直平面,地面和地面以上2.25m的水平面6、配电线路应离开烟道不小于20cm,以免导线受热,小于20cm时,必须有隔热措施。7、敷设在现浇楼板内的线管外径不应大于楼板厚度的1/3,敷设在垫层的线管外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1/2 。线管暗敷时,外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消防报警导管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8、线管应敷设在板上、下两层钢筋中间,并列敷设的配管之间间距不应小于25mm。(1)管线敷设宜与钢筋成斜交布置或平行于板短跨方向。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线管交错叠放,必要时宜在线管交叉处增设钢筋加强网或预埋线盒等措施;(2)线管直径大于20mm时宜采用金属导管。9、室内进入落地式柜、台、箱、盘内的导管管口,应高出柜、台、箱、盘的基础面50mm80 mm。10、消防设备线路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其表面应涂刷防火涂料保护。11、钢导管敷设: (1)潮湿场所明配或埋地暗配的钢导管其壁厚不应小于2.0mm,管壁应做防腐、防潮处理;干燥场所暗配的钢导管其壁厚不应小于1.5mm,明配管壁厚不宜小于1.5mm。(2)非镀锌钢导管内壁、外壁均应作防腐处理。当埋设于混凝土内时,钢导管外壁可不作防腐处理;镀锌钢导管的外壁锌层剥落处应用防腐漆修补。(3)钢导管不得对口熔焊连接;壁厚小于等于2.0mm的钢导管不得采用套管熔焊连接。(4)钢导管与盒(箱)或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暗配非镀锌钢导管与盒(箱)连接可采用焊接连接,管口宜凸出盒(箱)内壁3mm5mm,焊接处应防腐,防腐漆颜色应与盒(箱)面漆的颜色一致。明配钢导管或暗配镀锌钢导管与盒(箱)连接均应采用螺纹连接,用锁紧螺母进行连接固定,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扣3扣。(5)钢导管的接地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镀锌钢导管的跨接接地线不得采用熔焊连接,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跨接接地线应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4mm2的铜芯软线。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两端应焊接跨接接地线。(6)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的管材管件应匹配。当采用无螺纹旋压型紧定时,应将锁紧头旋转90紧定;采用有螺纹旋压型紧定时,旋紧螺钉至螺帽脱落。管路连接以及进出配电箱、桥架等部位电气连接可靠。套接紧定式钢导管不应敷设于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的基础内。连接套管的长度应在管外径23.5倍的范围内,当管径为32mm以下时,连接套管每端的紧定螺钉不应少于1个,当管径为32mm及以上时,连接套管每端的紧定螺钉不应少于2个,紧定螺钉应处可视处,连接处应涂电力复合酯或导电性防锈酯。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与金属外壳采用喷塑等防腐处理的柜(箱)、桥架等连接时,连接处应设置跨接地线。(7)套接扣压式薄壁钢管应采用专用工具压接连接。套接扣压式薄壁钢管当管径为25及以下时,每端扣压点不应少于2处;当管径为32及以上时,每端扣压点不应少于3处。(8)明配钢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1.3的规定;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和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mm500mm。表1.3钢导管管卡间最大距离敷设方式导管种类导管直径(mm)15202532405065以上管卡间最大距离(m)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厚壁钢导管壁厚2mm1.52.02.53.5薄壁钢导管1.5mm壁厚2mm1.01.52.0-12、可弯曲金属导管及金属软管敷设(1)钢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间可采用可弯曲金属导管或金属软管等做过渡连接,其两端应有专用接头,连接可靠牢固、密闭良好。(2)可弯曲金属导管间和盒(箱)间的连接应采用与导管型号规格相适配的专用接头,连接应牢固可靠,并用配套的专用接地线卡跨接。可弯曲金属导管不应作为接地线的接续导体。(3)金属软管不应退绞、松散、有中间接头;不应埋入地下、混凝土内和墙体内;金属软管应接地良好,并不得作为接地的接续导体。普通包塑软管只能用于线路末端,接线盒至设备或接线盒至灯具部位,动力工程不宜超过0.8m(在潮湿场所时,应使用防液型可弯曲金属导管),照明工程不宜超过1.2m。13、刚性塑料绝缘导管敷设(1)配线工程用塑料导管、线槽及附件应采用燃烧性能为B1 级的难燃产品,其氧指数不应低于32。导管和线槽表面应有明显的阻燃标识和制造厂厂标。(2)暗敷塑料导管管壁厚度不应小于2.0mm。塑料导管不宜敷设在穿越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3)暗敷于墙内或混凝土内的刚性塑料导管,应选用中型以上管材。(4)导管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承插配件连接时,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处牢固密封。(5)明配刚性塑料绝缘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管卡间最大距离应符合表1.4的规定。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mm500mm。表1.4刚性塑料绝缘导管管卡间最大距离(m)敷设方式管内径(mm)20及以下254050及以上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1.01.52.014、敷设在潮湿或多尘场所,导管管口、盒(箱)盖板及其他各连接处均应密封。室外导管管口不应敞口垂直向上,导管端部应有防水弯,并应经防水的可弯曲导管或柔性导管弯成滴水弧状后再引入设备的接线盒。15、明配电线管应单独设置支、吊架,两根以上成排管共用支架应采用角钢支架。二、金属线槽、桥架、封闭母线安装1、布线用各种电缆、电缆桥架、金属线槽及封闭式母线在穿越防火分区楼板、墙体时,洞口、桥架及线槽内等处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具体封堵做法按照设计要求或参考国标图集。2、电气间内高压、低压和应急电源的电器线路,相互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0cm或采取隔离措施,并且高压线路应设有明显标志。3、强电和弱电线缆宜分别设置竖井。当受条件限制需合用时强电和弱电线缆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或采取隔离措施。4、金属桥架、托盘或线槽必须与保护导体(PE)可靠连接,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金属梯架、托盘或线槽全长不大于30m时,不应少于2处与保护导体(PE)可靠连接,全长大于30m时,应每隔20m30m增加连接点,起始端和终点端均应可靠接地;(2) 金属梯架、托盘或线槽不应作为保护导体(PE)的接续导体;(3) 非镀锌梯架、托盘或线槽本体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接地线,接地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截面积不小于4mm2;(4) 镀锌梯架、托盘或线槽本体间连接板的两端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5)金属桥架和引入引出的金属导管必须可靠接地。5、金属梯架、托盘或线槽安装要求:(1)金属梯架、托盘或线槽的转角、分支、终端以及与箱柜连接处等宜采用专用部件,连续无间断,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为1.5m3m,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应大于2m ,且距末端不应大于0.5m。(2)金属梯架、托盘或线槽的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连接或固定用的螺钉等紧固件齐全,且均应由内向外穿越,螺母在外侧。(3)连接用弯通、三通等应使用专用连接件,不得现场随意拼接安装。(4)金属梯架、托盘或线槽的连接处不应设置在墙体或楼板内。(5)金属梯架、托盘或线槽直线段敷设长度大于30m或穿越变形缝时,应设置伸缩补偿装置或其他温度补偿装置。(6)电缆桥架在屋面安装时,支架高度应满足积水要求,并不得破坏屋面防水保护层,桥架及金属支架应接地可靠。由室外进入建筑物内时,桥架向外的坡度不得小于1/100。6、封闭插接母线的安装要求:(1)封闭插接母线连接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定,母线槽应每段设置固定点,固定间距不宜大于2m,在拐弯0.5m处应设置支架;固定点位置不应设置在母线槽的连接处或分接单元处。(2)母线槽段与段的连接口不应设置在穿越楼板或墙体。(3)母线槽垂直穿越楼板处应有与建筑物或构筑物相固定的专用部件支座。(4)母线槽孔洞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50mm防水台,孔洞处应有防火封堵措施。(5)母线直线段距离超过80m时,每50m60m应设置膨胀节。(6)母线的外壳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保护导体(PE)可靠连接,全长不应少于2处与接地保护干线相连接。三、线缆敷设及连接1、管内穿线工程应在建筑物的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各种箱、盒必须安装就位,严禁先穿线后装箱盒。2、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截面不得低于设计值,进场时应对其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材料抽检。3、在同一根导管或线槽内有几个回路时,所有绝缘电线和电缆都应具有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等级。4、电线、电缆接头应设置在盒(箱)或器具内,严禁设置在导管和线槽内,专用接线盒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检修。5、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各类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即保护地线(PE)应为绿、黄相间色、中性线(N)应为淡蓝色、L1应为黄色;L2应为绿色;L3应为红色。6、导管、线槽内电线、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线路线缆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2)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线,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3)同一路径无妨干扰要求的几个配电回路可敷设在同一金属线槽内。(4)应急配电线路与正常配电线路应分槽敷设。双电源供电的两个电源回路不宜同槽敷设。(5)强电与弱电应分槽敷设。弱电中的不同系统宜分槽敷设,消防、综合布线等弱电线路应分槽敷设。(6)电缆桥架上的电缆可无间距敷设,桥架横断面的填充率为电力电缆不大于40%,控制电缆不大于50%。(7)线槽内电线的总截面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面积的20%,载流的电线不宜超过30根。仅为控制和信号线在线槽内敷设,其总截面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大于线槽内截面面积的50%,电线的根数可不限。7、电缆可敷设在桥架内,但在梯架或托盘等未完全封闭桥架内,不应直接敷设导线。8、在竖向梯架、托盘或线槽内敷设的电缆应使用专用电缆卡固定,固定间距不大于2m,水平敷设时,应在线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m10m处设固定点。 9、导线在线槽内应有一定余量,并应按回路编号分段绑扎;当垂直或大于45倾斜敷设时,应将绝缘导线分段固定在线槽内壁的专用部件上,固定间距不应大于1.6m。10、电缆桥架内的电缆应在首端、尾端、转弯及每隔50m处设有电缆干线编号、型号及用途等标记。11、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敷设时,电缆的净距不应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当在桥架、托盘和线槽内敷设时,不受此限制);电压等级1KV以下的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与1KV以上的电力电缆宜分开敷设。当并列明敷时,其净距不应小于150mm。12、电缆通过下列各地段应穿钢管保护,穿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1)电缆通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散水坡、楼板和穿过墙体等处;(2)电缆通过铁路、道路处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段;(3)电缆引出地面2m至地下200mm处的一段和人容易接触使电缆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13、 电缆桥架多层架设时,其层间距离一般为:(1)电力电缆间不应小于0.3m;(2)弱电电缆与电力电缆间不应小于0.5m,如有屏蔽盖板可减少到0.3m;(3)控制电缆间不应小于0.2m;(4)桥架上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0.3m。14、塑料护套线直敷布线要求:(1)塑料护套线严禁直接敷设在建筑物顶棚内、墙体内、抹灰层内、保温层内或装饰面内;不应沿建筑物木结构表面敷设;可沿经阻燃处理的合成木材(型材)构成的建筑物表面敷设。(2)塑料护套线与接地导体或不发热管道等紧贴交叉处及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应采取保护措施。室内沿建筑物表面水平敷设高度距地面不应小于2.5m;垂直敷设时在距地面高度1.8m以下的部分应有保护措施。(3)塑料护套线进入盒(箱)或与设备、器具连接,其护套层应进入盒(箱)或设备、器具内,护套层与盒(箱)入口处应采取密封措施。15、截面积在6 mm2及以下的铜芯线间的连接应采用导线连接器件或缠绕搪锡连接:(1)使用锡焊法连接铜芯导线时,焊锡应饱满,焊剂无腐蚀性。接头应采取可靠绝缘措施,不降低导线绝缘强度。(2)导线连接器件应符合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GB13140的相关要求,还应符合下列规定:导线连接器应与导线截面相匹配;单芯导线与多芯软导线连接时,多芯软导线应进行搪锡处理;与导线连接器连接后不应明露导体;采用机械压紧方式制作终端头时,应使用确保压接力的专用工具;多尘或潮湿场合,导线连接器的防护等级应为IP5X或IPX5。这个是外壳防护标准其中5代表能防止灰尘进入达到影响产品正常运行的程度,完全防止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X代表对防水没有要求。灯具的防护等级(防尘防水等级)为:“IP54”。即:防尘为5级:无法完全防止灰尘侵入,但侵入灰尘量不会影响灯具正常运作;防水等级为4级:防止飞溅的水侵入 防止各方向飞溅而来的水侵入。GB 4208 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2定义编辑IP5X和IPX4即为IP54,标准中对这两项的定义为:防尘等级 IP5X:防止有害的粉尘堆积。防水等级 IPX4:液体由任何方向泼到外壳时不会受到伤害。检测时请注意:IP5X 检测时可以选择是否带负压,负压情况和IP6X相同。(对产品内部抽气,产生负压!)IPX4 模拟淋雨环境:360全方位淋雨!0 IP是Ingress Protection的缩写,IP等级是针对电气设备外壳对异物侵入的防护等级,来源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IEC 60529,这个标准在2004年也被采用为美国国家标准。在这个标准中,针对电气设备外壳对异物的防护,IP等级的格式为IPXX,其中XX为两个阿拉伯数字,第一标记数字表示接触保护和外来物保护等级,第二标记数字表示防水保护等级,具体的防护等级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IP是国际用来认定防护等级的代号 Ip等级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一个数字表示防尘;第二个数字表示防水,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佳。3防尘等级编辑号码防护程度 定义0 无防护 无特殊的防护1 、防止大于50mm之物体侵入 ,防止人体因不慎碰到灯具内部零件2、 防止大于12mm之物体侵入, 防止手指碰到灯具内部零件 。3 、防止大于2.5mm之物体侵入, 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工具,电线或物体侵入 。4 、防止大于1.0mm之物体侵入, 防止直径大于1.0的蚊蝇、昆虫或物体侵入。5、 防尘 无法完全防止灰尘侵入,但侵入灰尘量不会影响灯具正常运作。6 、防尘 完全防止灰尘侵入。4、防水等级编辑号码 防护程度 定义0 无防护, 无特殊的防护 。1、 防止滴水侵入, 防止垂直滴下之水滴。2 、倾斜15度时仍防止滴水侵入, 当灯具倾斜15度时,仍可防止滴水 。3、 防止喷洒的水侵入, 防止雨水、或垂直入夹角小于50度方向所喷射之水 。4 、防止飞溅的水侵入, 防止各方向飞溅而来的水入 。5、 防止大浪的水侵入, 防止大浪的水侵入 。6、 防止喷射的水侵入 ,防止喷水孔急速喷出的水侵入 防止大浪的水侵入。7、 防止侵水的水侵入, 灯具侵入水中在一定时间或水压的条件下,仍可确保灯具正常运作。8 、防止沉没的影响 ,灯具无期限的沉没水中在一定水压的条件下,仍可确保灯具正常运作。5测试方法编辑例:有秤或显示仪表标示为IP65,表示产品可以 完全防止粉尘进入及可用水冲洗无任何伤害。IPxx等级中关于防水实验的规定。(1)IPx 1方法名称:垂直滴水试验验设备:滴水试验装置试样放置:按试样正常工作位置摆放在以 1r/min 的旋转样品台上,样品顶部至滴水口的距离不大于 200mm试验条件:滴水量为 10。5 mm/min持续时间:10 min(2)IPx 2方法名称:倾斜 15滴水试验试验设备:滴水试验装置试样放置:使试样的一个面与垂线成 15角,样品顶部至滴水口的距离不大于 200mm 。每试验完一个面后,换另一个面,共四次。试验条件: 滴水量为 30。5 mm/min持续时间: 42。5 min( 共10 min )(3)IPx 3方法名称:淋水试验试验方法:a。 摆管式淋水试验试验设备:摆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