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132课人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5523275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132课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132课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132课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 2017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1-32课人教版)莲山课件k2017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1-32课人教版)2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美景及特点,并动手画一画。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2、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2、检查交流。A、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B、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A、学生个人读悟。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2、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4、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配乐有感情的背。四、书写生字,默写课文1、练习生字“断、楚、孤、帆”。2、默写望天门山。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教师重点指导:潋linyn空蒙kngmng淡妆浓抹dnzhungnngm相宜xingy3、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4、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1、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2、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3、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学生借助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4、学生自由背诵。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1、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2、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目标: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欣赏文中优美的语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增强环保意识。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2、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二、初读课文1、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2、学生自由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三、重点探究1、凸现重点。A、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B、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2、自主感悟。A、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B、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指点。3、合作探究。四、课堂总结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知道了(学生齐读);走进了海底,欣赏了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怎样呢?海岛上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游览。五、布置作业1、练习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2、抄写生字,每个字写两遍。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上了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和海底,请几位同学当一次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2、学生自由介绍。3、大家也可以考考小导游,有什么问题尽管提。例如:A、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B、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二、继续研究1、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同学比较感兴趣?2、探究体验。三、总结全文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四、听写词语1、自书复习,准备听写。2、听写。听写后自己对照、订正。五、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2、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2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标: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美与丰富的物产。教学难点:欣赏文中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二、明确要求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第二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关: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当众介绍小兴安岭的景色,要求举止大方,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三、读书闯关1、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A、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B、检查“闯关”。2、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A、学生自由练读。B、学生在小组内过关。每人从“春、夏、秋、冬”四段中抽读一段,组员互相评议。不能过关的可再读。四、课后作业1、认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想想该怎样介绍,可先在父母面前练一练。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巩固1、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2、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二、继续闯关1、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A、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B、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2、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三、拓展活动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2、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24*“东方之珠”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3、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教学重点:认识香港,指导学生理解“东方之珠”的含义。教学难点:通过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吗?(香港)2、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具体感受这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二、整体感知1、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3、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三、诵读体验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2、交流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3、师生共同释疑。四、拓展活动举行“香港的昨天与今天”发布会。学生自由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了课文后的感受。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2、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3、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去过的或感兴趣的地方,体现其吸引人之处。2、读背、积累古诗句和三种类型的词语。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美感,引导学生体会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学过程:1、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2、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3、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结合照片或图片说具体说清楚语言生动形象4、学生交流。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5、全班展示交流。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6、拓展延伸。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第二课时习作教学过程:1、联系口语交际导入。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2、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按顺序写清楚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3、学生构思,自主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4、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5、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1、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2、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3、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4、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海水有深有浅。深与“浅”的意思相反。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深久,时间长。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密闭。5、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二、读读背背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2、指名读。集体齐读。3、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4、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5、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读记记1、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AABB式:严严实实来来往往舒舒服服确确实实ABAc式:不松不软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说又笑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3、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4、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二、宽带网1、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2、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风景类,物产类;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3、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第七组单元分析:本组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有的讲述了将古代兵器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有的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这4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25、矛和盾的结合教学目标: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3、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4、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2、同座交流交流。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4、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a、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b、“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四、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2、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持般攻炮坦战神a、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b、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五、实践活动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问题,揭示目标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教师出示问题:1、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2、“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二、学生讨论,交流感悟1、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3、全班交流。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4、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生继续质疑、释疑。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1、师出示课文的结尾。2、齐读这段话。3、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四、写字抄词1、练习其他7个生字。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实践活动1、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2、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26、科利亚的木匣教学目标:德育目标:能从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的不同结果中,认识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应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做法解决问题。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如果就”、“不光还”等关联词语造句。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按课后练习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大意。教学重点: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这两点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审题1、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科利亚的木匣。(板书课题)2、科利亚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出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学生自学课文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能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这个词语的意思。3、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三、检查自学情况1、这篇课文写出了一件什么事?写出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认读“箱”、“倍”、数数(sh(sh))、德(进行字形分析)3、简介卫国战争。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学生标明自然段,朗读课文。2、文章围绕“木匣”写了几层意思?3、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段。4、指导第5自然段的归属。(这一段是过渡段。“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和科利亚到喀山去了。”是承上,后面两句“在那儿,他们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是下文,科利亚一下子找不到木匣的原因,应划到第二段里。)五、讲读课文第一段1、请同学分节读课文第一段。全班思考:(1)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2)他们为什么要把东西埋起来?2、讨论思考。3、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算算科利亚埋木匣时是几岁?五岁。因为年龄埋下的是自己心爱的玩具。只会数到十所以他数到十步就埋下木匣子。)六、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课文分几段?各段写什么内容?2、科利亚怎样埋木匣的?(什么时间埋的?怎么埋的?在哪里埋的?)二、讲读课文二、三两段1、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1)科利亚和他妈妈什么时候挖出埋藏的东西?从埋东西到挖东西这中间经过多长时间?(2)妈妈怎样挖箱子的?结果呢?(3)科利亚第一次怎么挖匣子的?结果怎样?(4)科利亚又是经过怎样的思考,一下子挖出木匣子?2、讨论思考题。思考:科利亚是什么原因挖不到木匣呢?他是怎么思考的?3、小结:科利亚挖木匣时量五步,这是科利亚冥思苦想的结果。事实也证明了科利亚的想法是正确的。4、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课文。5、挖到木匣后,科利亚为什么那么高兴?6、学生带问题读第三段课文。三、布置作业准备简要复述科利亚挖木匣的经过。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简要复述科利亚挖木匣的经过。2、科利亚从挖木匣中明白了什么。二、深究课文,理解课文前后内客的内在联系1、科利亚从挖木匣中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出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在变化?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第一次照原样量十步没挖到木匣,第二次改变了步数,量五步,挖到了木匣。这说明时间过去了,人长大了,步子也大了,当然只有改变步数才能挖到木匣子了。2、小结:我们读课文必须把文章的前后内容联系起来读,并边读边想,才能真正读懂课文。三、巩固练习,总结全文1、学生分段读课文,并练习给各段列小标题。(如: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2、领会课文写法。(1)课文主要写科利亚埋匣子,挖匣子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写妈妈埋箱子,挖箱子呢?(2)课文写小伙伴的话有什么作用?四、指导朗的读课文1、分析句子(幻灯出示句子)(1)科利亚把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木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仍然”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如:你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补一补,这件衣服仍然可以穿。(2)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跟预料的相符合,含有“真的”,“果真这样”的意思。如:果然前面就是一片桃林。(3)科利亚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不光还”是表示更进一层。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仅仅找到匣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受到了启发,明白了道理。(4)妈妈高兴地说:“算术真有用。如果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这句话的前半句是表示假设一种情况,后半句表示这种假设实现后出现的结果。2、学生口头造句,师生共同评议。(七)布置作业说说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27、陶罐和铁罐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2、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3、练习归纳段意。4、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2、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并且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1、出示卡片,让学生读生字、新词。2、采取一字多组词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因为把字放在词中易理解。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出示词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其义。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1、小声读全文: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2、指名汇报。本文写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化不存在了。四、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段。(1)提示: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2、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3、陶罐的态度是怎样的?要求带着以上三个思考题,细读第一段,联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你理解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2)同学之间互相读课文,读自己的理解。(3)指名读。在汇报过程中,要指名学生朗读,要读出铁罐那种傲慢,不讲理的语气,读出陶罐那种自尊、善良、和蔼的语气。老师适当范读。本课是阅读课文,内容容易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只要读出了语气,说明就已经读懂了。2、细读第二段:想:多少年之后(当铁罐和陶罐埋在地下)两个罐发生什么变化?(1)用以上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这段。(2)出示句子:“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从这句话看出什么?虽然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还经常奚落陶罐,但是陶罐不和铁罐计较,它很善良,对铁罐很友好。我们要向陶罐学习,宽厚待人。五、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利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读出两种罐的不同语气。六、讨论寓意。1、自己默读全文,想想寓意。2、小组讨论寓意,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指名汇报。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七、学习了这课你有什么体会。可以结合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谈体会。28、狮子和鹿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这是课文学习的重点。3、教学难点是使学生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教学准备:小黑板,头饰,课件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展示:欢快的音乐声起,一只漂亮的鹿从丛林里出来,蹦到池塘边。1、同学们,今天老师把谁请来了?(小鹿姐姐)你喜欢它吗?你觉得它什么地方最美?学生交流。2、鹿姐姐也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经历了一件事,使它改变了一些看法,咱们先来听听它自己是怎么说的?(放音,出示句子)“唉,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出。”3、学生朗读句子,师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狮子和鹿的故事说起,板书课题,读题。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通,读顺。2、划出不懂的词句,通过互帮互助方式,师生共同解决,把词的理解放到句子中去。3、学生合作朗读,检查彼此的正误。4、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深读课文,体会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态度改变的原因。1、再读“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出。”请学生从中找出两对反义词。(美丽难看、送命逃生)2、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请你找找。1、学生朗读,师在屏幕上出示句子,齐读。2、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你还能用哪些词来赞美它?3、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兴奋、惊讶)4、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我就把这美丽的鹿角戴在他的头上。(用头饰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5、用“多么多么”来说一句话。我们的教室多么明亮,多么_!我们的祖国多么_,多么_!_多么_,多么_!3、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找找相关内容。1、学生朗读句子,齐读。2、谁能读好这一句,带着怎样的表情?(皱眉)3、练习:选句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能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1、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2、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4、过渡:难看的腿让它狮口逃生,美丽的角差点儿送它的命,这是怎么回事?自由读第六自然段。1、难看的腿有什么优点?美丽的角又有什么缺点?2、通过这件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3、你碰到过类似的事吗?能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四、师小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鹿角美丽(挂住树枝)险些送命狮子和鹿鹿腿难看(有力)逃生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2、通过练习编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在读读、认认、背背中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4、通过连连认认的方法,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5、读成语故事,联系本组教材的专题,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学过程:1、事例导入,引出话题。a、课件展示事例。要剪一圆纸板,通常先在纸板上画出一个相应直径的圆,再用剪刀仔细剪下,花费时间较长。有同学想到用圆规画圆,把贺规的笔尖改装为小刀片,则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圆片专用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具的“缺点”往往是大家主攻的目标,但在不同使用场合,有些缺点有可能成为“优点”。德国一工厂生产的一种纸因严重化水无法使用,按常规只能打浆返工。有个工程师考虑到化水原因是吸水性太强,能否专门用这种纸来吸水呢?经过进一步“扩大缺点”制成了专用吸水纸,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增加了工厂收益。像这种“缺点逆用法”就是逆向思维的成果。一般的门锁锁舌有斜口,这样关门比较方便,但如果朝门缝中塞入硬片等却容易把门撬开,防盗功能差,有个同学发明了“简易防盗锁”把门框上锁孔内侧焊个斜片,而锁舌却改成方形,这样从结构上与原锁反转,关门照样方便,但由外往里撬门,由于锁舌是方形的就不易被撬开了,从而使防盗性能大大增加。b、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c、教师小结,引出话题。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问题。我们同学在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大家仔细想一想,你曾遇到过哪些不便之处?在小组里把问题提出来,请组长做好记录。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讨论可以怎样改进,然后推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大家在讨论时要畅所欲言,尽量从不同角度想办法。最后我们要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了解每组学生的合作情况,随机给予点拨指导。3、全班交流,师生互动。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话通顺、连贯。说的同学要大方自然,口齿清楚。听的同学要专心致志,能提出自己没听清楚的地方。4、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颁发奖状。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过程:1、交流故事,激发兴趣。a、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课前我们请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简要地说说大概,然后选出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讲。b、小组交流。c、全班交流。d、教师挑选小猪唏哩呼噜书里的一段故事读给大家听。2、点拨角度,开阔思路。a、教师结合同学交流的故事及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加以点拨。看作者抓住了这种动物的什么特点展开想象的,拓展学生思路。b、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动物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联想。3、选择动物,编写故事。a、学生选择几种动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b、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写下来。4、交流展示,互相学习。学生把自己写好的故事读给大家听,教师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吸取别人的长处,并能根据别人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1、教师和学生玩“对相反词”游戏。教师说:“我说黑。”学生回答:“我说白。”2、教师出示小黑板:傲慢谦虚懦弱勇敢丑陋美丽愚蠢聪明3、学生小声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4、同座讨论从这两行词语中发现了什么。(发现上下两个词意思是相反的。)5、延伸拓展。请学生再说一些意思相反的词。二、读读背背1、教师出示写有“读读背背”的小黑板,明确题目要求,看谁能很快地背下这些句子。2、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背背这些句子。同座可以互相读读背背,也可以“对口令”似的读读背背,如,一个人背“千里之行”,另一个背“始于足下”。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学习可以自由选择汇报形式,可以独自背,可以与人合作背。4、集体读、背。三、连连认认1、教师板书学生已经认识的字:竹、说、海、木、书、怒、女、子。请学生读一读,组组词。2、教师板书拼音,请学生读读词。3、教师板书生字,让学生边看边猜一猜这些字可以和生字中的哪个字连成词呢?4、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这些词语,再找一找合适的字,连一连线。同座可以互相帮助。5、全班交流。请学生上黑板连一连线,再请学生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词语。6、教师出示生字,用多种形式请学生认读。第五课时教学过程:一、成语故事1、教师有声有色地讲成语故事刻舟求剑。2、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这个故事。3、请学生自己画画简笔画来想一想:那个人最后能不能捞到宝剑?为什么?4、全班交流。先读一读这个故事,再说一说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5、学生练习讲个成语故事。6、教师鼓励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别的成语故事,课后还可以去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第八组单元分析:单元学习活动:“献出我们的爱”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模块:掌声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爱,就是鼓励和信任;爱,就在我们的掌声里。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使孩子们感受到得到爱是幸福的,献出爱是快乐的。其中一次成功的实验在原有爱理解的基础上,让孩子们明白谦让是爱,服从指挥也是爱;给予树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献出爱有时也需要我们牺牲一些东西。好汉查理让孩子们明白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爱当你献出爱给别人时,你也得到很多很多:成长、快乐、幸福-。“口语交际”(1课时)这次活动围绕夸夸我的同学这一主题进行。活动目的不仅是练习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把生活中和同学一起的日子里的得到的各种爱一一进行盘点,明白生活在爱中是多么幸福。29、掌声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掌声响起来。2、课前搜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小故事,如张海迪。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2、指导认读和书写,强调“落、调”的读音,指导书写“吞”。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营造气氛,揭示课题1、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2、听了这首歌,你想说什么?3、课前你们已经搜集了海迪姐姐的故事,说说你的想法。4、老师出示课题:掌声5、提问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谁给谁的掌声?为什么要给她掌声呢?掌声有什么含义?二、初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2、学生自由读课文。3、指名读,读后评价。4、识记生字:(1)请同学读课后生字,注意看清字音、读准字音。反馈检查。重点读好下列字音。“症、镇、姿势、落、调”。(2)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记住它。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3)看一看下面词语你会不会读。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要求认识的字,并交流识字方法。(5)检验识字效果:通过“你指我猜”、“开火车”、扩词”的方式进行。三、再读课文,提问质疑1、提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吧。我们来个读书比赛,看谁通过读书知道得最多,体会得最深,提出的问题最好。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拿出笔来写写画画。3、汇报交流。四、作业超市1、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家人听。2、抄写你认为难写的词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教学过程:一、渲染过渡1、开始,英子是那样自卑、忧郁,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英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掌声)2、课文的2、3自然段就写出了英子的变化过程。同学们先各自读课文,然后我们再来表演课文内容。3、选一名同学当英子,同学们做英子的同学,老师当刚调来的老师二、表演,深入理解1、试演:(第一次掌声部分)。课件出示第一次掌声部分内容。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请演员上台试演。2、评议表演。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犹豫、忧郁”词句进行评议。这一次掌声,你想对英子说什么?英子有什么想说的?3、配乐表演第二次掌声。(出示第3段课文)(1)听到这一次掌声,你又想对英子说什么呀?(2)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为什么?4、朗读课文第3段。5、理解两次掌声。(1)在这一段中,写到了大家的几次掌声?(两次)(2)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这两句话。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3)这两次掌声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支持、鼓励;称赞、表扬)6、对比两个“一摇一晃”。(1)出示两句写英子走路姿势的句子。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姿势,英子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7、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力量。英子走路的姿势是无法改变的,但她的心情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英子以勇气和自信,使她从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姑娘逐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同学们,你们说,掌声是什么?大家的掌声,大家的鼓励,大家的称赞,使英子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三、品读感悟1、听课文朗读录音,小声跟读。2、分角色小组试读,你们认为该怎样来读这篇课文?3、小组比赛读。4、全文总结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平时,我们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四、作业超市1、小练笔。说说生活中你见到残疾人有哪些不方便?你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2、和妈妈比赛读一读这篇课文。30一次成功的试验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顺利、不假思索、激动”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习惯。4、教育学生学习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实验(游戏)的经过,通过分析人物动作、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懂得实验“成功”的真正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准备瓶子、玻璃球、细绳子、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1、学生分组做游戏,看哪一组能用最短的时间将玻璃球从瓶中拿出来。2、请参加游戏的学生说说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原因。3、小结、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刚才游戏有关的课文,文中也有三个小朋友参加了刚才同样的游戏,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4、板书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导入: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明确要求1、出示阅读提示:听课文朗读,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播放课文范读。2、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学生做“逃生”游戏的事。过渡:刚才听了课文范读,现在老师想听一听同学朗读课文。3、老师重点指导下面两个词语:铅锤:chu。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4、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5、了解课文内容。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6、小组合作讨论: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7、分组反馈讨论结果。重点指导:(1)“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从这几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2)“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8、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三、作业超市1、抄写课文中精彩的词句。2、回家和小伙伴们做做这个试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2、理解重点词句,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展示朗读才能。指名读课文,小组开火车读。2、评价朗读情况。(学生评价,教师评价)(1)指出读得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2)在大家朗读时,有读得不准的生字和词,我们再来复习一下。(3)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然后评价认读情况。二、再读课文,深入体会1、默读课文,小组内完成下列作业。(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准备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经过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成功的原因的。(2)完成下列练习。随机板书:准备阶段、实验阶段、成功的原因。A、实验的准备:()自然段()自然段B、实验的过程:()自然段()自然段c、实验成功的原因:()自然段()自然段D、这个实验是谁让做的?E、实验有哪些准备?F、实验怎样算是失败?(口答)G、实验怎样才是成功?(口答)(3)指导分段。(4)这个实验是谁让做的?(明确做实验的人)(5)实验有哪些准备?(学习第3自然段,找出有关词)依次、迅速、提(板书)(6)实验怎样算是失败?(不能迅速拉出)(7)实验怎样才是成功?(迅速依次拉出)(8)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说的,用“”画出,怎么做的,用“”画出,(重点句一一分析)理解重点句一:一个小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理解重点句二: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引导学生从“不假思索”一词及小女孩的话来领悟人物精神。(7)说说他们实验成功的原因。(口答)(板书)团结合作是成功的关键(8)实验成功后,教育家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用“”画出。激动抱好久放(原因是教育家的话)理解重点句三: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家的话,一方面说明了以前的多次实验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另一方面,这次实验的成功让教育家十分激动,也是对女孩无私精神的赞扬。(9)我们从小女孩身上学到了什么:聪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牺牲、有集体荣誉感、有团结合作精神。(10)我在团结合作方面做得(在对应的括号里打)(自我评价)特别好()好()一般()不好()三、品读感悟。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对话。2、重演课文中的游戏,进一步体会小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3、说一说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了什么?四、作业设计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31给予树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等词语。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质。4、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生活体验,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教学准备1、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圣诞节卡片2、课前学生搜集圣诞节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圣诞节场景,让学生了解圣诞节,感受圣诞节的快乐气氛。2、从预习已知的内容入手,了解金吉娅送给大家的礼物。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帮助学生理解“圣诞节”、“援助中心”、“给予树”。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问。1、默读课文,个人自主探究,在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2、小组内部交流,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3、组长汇报,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解决疑问。(相机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指导)四、品读文章,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1、出示插图,谈谈自己的发现。2、品读金吉娅的话。(1)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金吉娅说的话,再用心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指导朗读金吉娅说的话。(3)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金吉娅在给小女孩买洋娃娃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4)再读金吉娅的话,注意读出金吉娅因为没能给家人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的语气。(5)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朗读指导。3、再次看图,你想对金吉娅说些什么?4、师小结。五、拓展延伸1、小练笔:替陌生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回复给金吉娅姐姐。2、生生交流,互评。六、作业超市1、我要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听。2、我要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能正确认读、书写。2、学习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体会课文中浓浓的爱。3、自制贺卡,为亲人送上祝福。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同桌互相读读生字、新词。2、检测:字词巩固游戏:“你指我猜、开火车、生字开花”。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金亚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二、指导写字。1、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重点区分“予”和“矛”,“买”和“卖”,“即”和“既”。2、师范写“矛、卡、仁”。3、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话。2、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紧紧地拥抱”。3、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4、学生自自悟,把这句话多读两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5、引导学生理解“善良”、“仁爱”。(这两个词语本身有很深的含义,不宜做太深的解释,引导学生体会如下就可以了:)善良心地纯洁。仁爱同情、爱护和帮助人的思想感情。6、引导学生理解“如愿以偿”。如愿以偿在本文是指小女孩的愿望得到了实现。教师可以提问加深理解: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是怎么得到实现的?你觉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