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级工作创新确保两委协调运作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65379286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村级工作创新确保两委协调运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强村级工作创新确保两委协调运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强村级工作创新确保两委协调运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加强村级工作创新 确保“两委”协调运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农村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挑 战。要迎接挑战,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简称“两委”)的团结协作是基础。今年,村级“两委”都进行了换届,尤其是村委,第一次采取“海选”。如何保持“两委”协调运作,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实践证明,“两委”关系虽小,但直接影响党在农村战斗力能否有力发挥,影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能否有效开展,这是困扰当前农村,制约今后发展的一大难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农村“两委”关系现状 最近,我参加杭州市委党校中青班学习,与村民自治课题组的同学、老师一道去萧山、富阳 、临安、建德、桐庐等县(市)区对村组“两委”关系作面上或抽样调查,运用实地调查、访谈、问卷等方法,了解和积累了不少令人深思的事情。经过分析和统计,我们把当前农村“两委”关系用事例归为四种主要类型。 事例之一:协调型。富阳市城东村,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老书记倪茂宏和村主任王建明(2002年6月村支部换届已选为村支书),算是“黄金搭挡”。该村大事原则上先由“两委”共同研究,拿出方案,再交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然后由村委会具体执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涉及村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共13章132条。村“两委”工作严格按制度办事。村支部支持村委会工作,村委会也定期向村支部汇报工作,“两委”工作顺利,各方面反映良好。 事例之二:“直线型”。1998年,某村村主任上任时承诺要为群众办实事。但上任三年来, 村里大事小事,一切由村支书说了算。他对财务收支情况知之甚少,连开支三四百元买办公用品都无权拍板。村里年收入几万元,如何开支,群众和村委不清楚。 这种类型,往往表现在村支书和村主任之间一个能力很强,一个较弱,导致村书记大事、小事包揽一切,形成“家长制”的领导方式。 事例之三:对立型。某村从1998年以来,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不讲合作,搞独立,双方凭家族、宗族势力处理村务工作。在收取集体山林等承包款,也是先下手为强,谁收谁支,各有一本帐。这一类事例中的“两委”,往往依靠各自势力,互不买帐,损害了党组织的形象,也影响了村民自治的有效开展,严重损害了村民的利益。 事例之四:游离型。某村有一位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主,曾几次要求入党,村支书自知难以驾驭他,总说条件不符合。在1998年的村委会选举中,他被选为村主任。从此之后,他就带领村民办了几件实事,可村支部却无法对他进行“领导”。 在这一类型的事例中,村支书一般由于能力、素质、身体健康等因素难以驾驭民选村主任, 双方各有一定势力,矛盾虽未十分激化,但党的领导很难体现,党的工作很难有效开展。 二、农村“两委”关系现状的原因 在分析中,我们发现,协调型、直线型、对立型、游离型分别约占总数的70%、15%、10%、5%。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1、职权问题。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简称组织法)和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简称条例)规定,农村党支部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但在职权上没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在调查了解中,有70%左右的支部书记把“领导核心”理解为:对各项事务具有决定权,其中包括财产管理权和财务审批权。近90%村委主任则认为组织法关于“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财产由村民委员会依法管理”的决定,村支部无权干预。再说,村主任是由全体村民选举出来的,而村书记往往都是少数党员推选出来的(指前几年),许多村主任内心不服村书记。这是造成“两委”关系不顺的直接原因。 2、素质问题。部分“两委”的书记或主任思想政治素质低,法纪观念淡薄,有60%以上受访支部书记对组织法有许多内容不够理解,习惯于“一元化”领导,习惯于里里外外“一把抓”,不甘心所谓“大权旁落”。大部分村委主任则认为支部书记只应管管党员、理理党务,自己是民选的,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理应代表村民管理一切。这次被调查村委主任中,有20%左右的人希望实行“无拘无束”的自治。 3、机制问题。由于机制问题,尽管今年村支部换届,搞了“二推一选”,但问题还是很多 。前几年,往往是党员选举,党委拟定,而农村党员普遍存在“人员少,年龄老化”的状况 ,这样很难避免“矮子里面挑长子”的问题。特别是村委成员实行直选后,一些素质较高、 能力较强的人当选后,内心很不服虽有村民推选,但素质仍不高的支部成员。而支部成员则往往有一种优越感,误解村支部要比村委会高一等。部分村主任要求村支部干部也实行全面公开选拔,这种机制引发“互不信服”的心态也是造成“两委关系”紧张的原因。 4、实情问题。长期以来,村支部一直处在农村改革的前沿阵地和各项工作的夹缝之中,或因工作方法不当、作风粗暴引起村民的不满,或因执行计划生育、建房等政策与人结怨。而这些“历史旧帐”很容易算在村支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身上,一部分村民倾向于把跟村支书唱对台戏的人选作自己的“代言人”,少数人就怀着“出气”或为自己服务的心态参加选举 。如果这些人一旦上台,那就会忙于争权,闹派性。 三、促进“两委”协调运作的对策 目前,农村要解决村支部、村委关系,确保“两架马车”同道行驶,须在工作创新上下功夫。根据实践,主要是五大创新,即班子建设创新、发展路子创新、谋划决策创新、运作机制创新、依法管理创新。 1、强化村级“两委”班子建设制度,确保“两委”同心运作。针对农村实践,村“两委”班子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解决“通气”。首先是村支部转变领导方式。在农村,许多村党支部领导习惯于“家长制”式的领导方式,不全面深入调查研究,不与班子人员多沟通,不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个人拍板定论,难免造成决策失误。目前,村“两委会”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领导方式要与时俱进,在农村实践效果较好的两委沟通制度有二个。村“两委”每周开一次例会制度。村“两委”干部围绕村里工作大目标及实情,汇报上周工作,布置本周工作,讨论解决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有利于“两委”干部沟通,消除工作上的误解;有利于“两委” 共同了解村民的新情况,新矛盾;有利于探讨解决难题的好办法。这项制度,许多村没有很好坚持。只要坚持执行了这项制度的村,村“两委”干部关系都好,而且工作也顺。如:富阳城东村。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制度。对村里的重大事项,村“两委”与村民间上下通气,克服以往支部、村委工作干得又苦又累,老百姓还要讲“闲话”。“两委”干部间又互相埋怨,发牢骚的被动局面。其次,调整权力机制。实行管理权与监督权的分离。根据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是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村委会是村民“两会”的执行机构,享有村务管理权,组织村务公开。而村务公开是村“两会”对村务管理进行有效监督的主要形式。这在法理上势必造成村务管理权和监督权集于一身,在现实中导致村支部不愿放权而成为管理权和监督权的实际拥有者,因此,必须实行村务管理权和监督权分离,把管理村务工作交给村委,把召集“两委”和组织村务工作的权力交给支部。 二是解决“和气”。目前农村要实现“两委”和气协调有二种办法效果较好。一是“一肩挑”机制。在村级“两委”班子建设中侧重“一肩挑”,即村支书可以竞选村主任,而村支部人员可以竞选村委班子人员。这样,既可减少两委班子的“磨合”成本,又便于工作的探讨、决策、实施“一条龙”到位。二是勤政廉政制度。村“两委”共同做到勤政廉政,两委肯定能协调运作。 三是解决“服气”。目前农村实施了政务财务公开制度。据了解,光在村里公开,群众意见还是很大。为解决这个问题,杭州地区又推行镇(乡)会计代理制。操作办法是,每个村设一个报帐员,每日把村里的帐交到乡(镇),然后再由乡(镇)会计理帐按月定期公布。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便于乡(镇)对各村的监督管理;有利于村级按财务制度操作;让老百姓放心,还干部一个清白。 2、强化村级发展目标制度,确保“两委”为同一目标运作。在农村工作中,每一个村必须制定一个远期和近期相结合并可操作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发展目标,村“两委”就会围绕目标,共同努力,分步实施,便于协调,不易产生矛盾。面对新的形势,村“两委”要用创新的办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在农村有两点效果较好:采用股份制的形式盘活集体资产,增加资产附加值。如:许多村用评估的土地在企业征地中入股。这样,既帮助企业暂时少付钱,又为村解决了土地款的增值途径,出现了双赢的现象。办村级资产经营公司,明晰产权,用土地、山林作依托,靠服务性资本经营,避免生产性经营带来的亏损或机制不灵活造成的经营不善。乡(镇)两级捆绑式招商引资。村级招商引资或发展经济完成一定目标,村级可以跟乡(镇)搞税收分成。 3、健全村级决策机制,推进“两委”科学决策。在农村,村支部和村委管理事务有一些制度,但制度往往不健全或者执行的不到位。要确保“两委”协调,在村重大问题上须实行科学决策。在决策过程中,要本着村支部领导村委会,村支部主管方向性、政策性、全局性大事,村委会管事务性、技术性,具体性事情的原则,对“两委”的决策范围、主要内容和程序作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决定,确保村支部在重大问题决策中始终处于领导地位,确保村委会成为村民自治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从而实现“两委”决策的程序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目前,许多村为确保“两委”协调,实行每周“两委”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些制度还须进一步完善。实践证明,“如重大事项村民代表表决制度”。这项制度,在程序上还要完善,过去只侧重于村民,但还须实行“先党内后党外”程序。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党内也要经过党员代表表决,然后再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这样一旦定下的决策项目,会得到全体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的支持,“两委”也能形成合力,实现齐抓共管,抓好工作。 4、推进运作机制创新,确保“两委”高效运作。在农村,“两委”运作机制创新,主要是对农村领导的创新,关键是改善党的领导。要改善党的领导,丰富村支部的领导方式,目前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调整村支部成员选拔方式,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为改变村支部成员的产生方式,现在五县(市)区采用“二推一选”,即既叫党员推荐,又叫村民推荐,再在党员中选举。这样使村支部成员不仅要党内认可,而且还要党外群众认可。如果少数党员认可,而多数群众不认可,说明该支部成员很难组织群众抓好工作。“二推一选”是党内民主与走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把素质高、能力强、群众最拥护的党员选为“领头雁”,从而提高村支部成员的群众公认程度和集体素质,为党的领导打下坚定的干部基础。 增强党组织的辐射功能。把有知识、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农村青年吸收进党员队伍,同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使之真正成为农村“ 三个代表”的实践者,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的先锋模范作用。 改革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组织的渗透力。当今要改变过去那种标语式、大会号召式的办法,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机制和奖惩机制,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协调村委会共同帮助村民排忧解难、增收致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影响力。 完善各项具体制度,增强党组织的约束力。要抓好制度建设,把党的正确主张和组织意图贯穿到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村务管理规则之中,化作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切实做到用严格的制度去约束、规范“两委”和村民的行为。 5、推进依法管理制度创新,优化“两委”协调环境。 当前农村,村一级担负较多的行政功能,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两委”之间的矛盾往往由此而起。因此,“两委”关系的良性化有赖于环境创新。 创新舆论环境。要从战略的高度正确看待“两委”关系中出现的问题,看主流,不要因为出现一点矛盾和失误,便大惊小怪,或片面强调党的领导,置组织法于不顾,企图恢复党的“一元化”领导机制,消极对待村民自治;或把党的领导视为村民自治的障碍,企图取消党的领导。要多宣传“两委”中的正面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两委”关系良性化提供强有力舆论环境。 创新服务和政策环境。首先要树立“领导和指导都是服务”的观念,加大宣教力度,使组织法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民主素质;加大协调力度,克服“两张皮”的倾向,对“两委”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姑息、不偏袒。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两委”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依法办事。其次要摆正乡镇与“两委”的关系,依法行政,把农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作为制订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包揽,多指导、理解和支持“两委”工作,不出台与组织法相违背的“土政策”,不下发使“两委”为难的文件,帮助村级“两委克服困难,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促进“两委”同舟 共济,推动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