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学期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资料Word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4960410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季学期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资料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季学期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资料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季学期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资料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风险管理复习重点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一金融风险的概念1.定义金融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2.几点说明:(1)金融风险是与损失联系在一起的。金融风险是专门针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而言的,风险与收益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金融风险不应包括收益的机会。金融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包括三种情况:一是直接的损失;而是相对损失;三是潜在的损失。(2)金融风险是金融活动的内在属性。只要存在金融活动,就必然存在金融风险。(3)金融风险的存在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金融风险是金融市场的伴生物,是一种客观存在。(4)金融活动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金融风险的承担者。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在金融活动中面临的风险都属于金融风险。二金融风险的种类1按形态划分(1)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或不愿履行债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2)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流动性不足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3)利率风险。是指利率变动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4)汇率风险。是指汇率的变化可能给当事人带来的不利影响。(5)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不健全或失效、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风险。(6)法律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或其他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因法律方面的问题而引致的风险。(7)通货膨胀风险。是指通货膨胀可能使经济主体的实际收益率下降,或使其筹资成本提高。(8)环境风险。是指金融活动的参与者面临的自然的、政治的、社会的环境变化而带来的风险。(9)政策风险。是指因国家政策变化而给金融活动参与者带来的风险。(10)国家风险。是指由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大变化而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2按主体划分(1)金融机构风险 (2)企业金融风险 (3)居民金融风险 (4)国家金融风险3按性质划分(1)系统性风险 (2)非系统性风险4按层次划分(1)微观金融风险 (2)宏观金融风险5按地域划分(1)国内金融风险 (2)国外金融风险三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区别按金融风险的性质或严重程度划分,金融风险可以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发生波及地区性和系统性的金融动荡或严重损失的金融风险,它通常涉及整个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不能通过资产多样化来分散和回避,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内部和外部的一些因素的影响,使个别经济主体(或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甚至倒闭的情形。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属于个别经济主体的单个事件,没有引起连锁反应,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策略来规避,因此又称为可分散风险。四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重点:不稳定性理论内容和定义、不对称信息理论。理解:长周期理论)P211.不稳定性理论的定义金融不稳定性假说是指私人信贷创造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和相关贷款者固有的经理周期性危机和破产的倾向。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经营状况的崩溃随后会传导到经济中的各个方面,从而带来全面的经济衰退。2.不对称信息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五金融风险管理的组织形式1.金融风险内部管理的组织形式(1)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2)总部的高级管理层(3)隔分支机构的中级管理层 (4)审计部门 (5)基层管理者2.金融风险外部管理的组织形式(1)行业自律 (2)政府监管六金融风险的度量(重点:var法、缺口模型)1.定义金融风险的度量是对金融风险水平的分析和估量,包括衡量各种风险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大小,及损失发生的范围和程度。2.市场风险的测度方法:(1)均值-方差模型利率、汇率、证券价格的变化往往表现为频繁的连续性波动。这种波动固然不是可实现预知的律动,但是也具有一定统计特性。衡量波动性的基本数理统计方法是均值-方差模型。假定一种资产的收益服从某种概率分布,那么这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就是所有可能取得的收益值的加权平均数,即均值,也就是该资产收益的数学期望。资产收益率的实际值,预期均值的偏离程度用方差或标准差表示。方差或标准差反映了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情况。方差或标准差越大,说明收益率的变动幅度越大,该资产风险也越高。该模型不仅可以用于测度单一资产的风险,还可以度量资产组合的风险。资产组合的均值(预期收益率)等于组合中每种资产的均值的加权平均数,权数是其各自的投资比重。(2)系数法(3)缺口模型经济主体承受的市场风险大小,不仅取决于市场风险要素(如利率、汇率、证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也取决于经济主体对市场风险的暴露。当暴露很小时,即使市场变动幅度很大,也可能造成的损失较小。反之,暴露很大时,即使市场变量稍有波动,也可能造成较大损失。暴露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期限,二是头寸。头寸越大,可能遭受的损失就越多,风险也就越大。期限越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多,风险也越大。若单纯考虑某一种金融产品的暴露,并不能全面衡量经济主体承担风险的大小,还需要与经济主体资产和负债的的总体搭配相结合。在度量金融风险时,最基本的方法是考察经济主体的净暴露,即其每种金融资产买入头寸和卖出头寸的差额,即缺口。缺口越大,则经济主体面临的市场风险也越大。这一方法就是“简单缺口模型”,其优点是计算简便,但缺点是因为考虑金融产品的期限,也就不能准确反映经济主体实际承担的风险,只能粗略估计。(4)VaR(受险价值)法 VaR法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给定的置信水平和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某项资产或某一资产组合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VaR法能够用于全面衡量市场风险。受险价值模型就是为了度量一项给定的资产或负债,在一定时间里和在一定置信度下(如95%,99%,97.5%等),其价值最大的损失额。计算可交易金融资产受险价值的关键输入变量是该项金融资产的市值P和它的市值变动率或标准差;在给定的风险时段和所要求的置信水平下,一项金融资产的受险价值VaR便可以直接计算出来。VaR方法特别适用于对可交易的金融资产受险价值的计量,因为人们可以很容易的从资本市场中获取这类资产的市值和它们的标准差。七金融风险监管的目标P65(1)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2)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八金融风险监管的原则(重点:独立性)P65(1)独立原则 金融监管机构或部门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职责明确的前提下,拥有制定监管条例和日常操作上的自主权,以避免受到某些利益集团或地方政府的影响或干预。(2)适度原则 (3)法制原则 (4)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5)效率原则 (6)动态原则九存款保险制度1.定义存款保险制度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2.存款保险的组织形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1)官办型 (2)官方与银行业合办型 (3)银行同业合办型十银行危机处理与退出管理P731.银行危机处理即使在最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下,也无法消除银行陷入困境的可能。为保护公共利益,维护公众信心,保持银行体系稳定,监管当局建立了一系列银行危机处理制度,以便将银行可能破产倒闭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市场准入和日常监管是事前的预防性措施,而危及处理就是事后的挽救性措施。银行危机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紧急救助(2)接管(3)并购2.银行市场退出管理如果监管当局对濒临破产的银行采取挽救措施后成效不大或是没有挽救希望,银行已没有继续经营的价值,那么法院将依法宣告该银行破产。破产并不是银行退出市场唯一形式,银行也可能由于合并、分立或是由于银行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而自行解散。十一现代金融风险监管体制发展的新变化P79(1)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趋于融合 (2)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相互促进(3)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 (4)功能型监管理念对机构性监管提出挑战十二信用风险的概念P225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更为一般的,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十三信用风险的度量“专家制度”(重点:运行、特点、5C)P2311.定义 专家制度是一种最古老的信用风险分析方法,它是商业银行在长期的信贷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分析和管理制度。2.5C(1)Character品德与声望(2)Capacity资格与能力(3)Capital资金实力(4)Collateral担保(5)Cycle and condition经营条件和商业周期3.特点银行信贷的决策权是由该机构经过长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信贷官所掌握,并由他们做出是否贷款的决定。4.缺陷与不足(1)要维持这样的专家制度需要相当数量的专门信用分析人员,随着银行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其所需要的相应信用分析人员就会越来越多。(2)专家制度实施的效果很不稳定(3)专家制度与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的官僚主义方式紧密相联,大大降低了银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4)专家制度加剧了银行在贷款组合方面过度集中的问题,使银行面临着更大的风险。(5)专家制度在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分析时,难以确定共同要遵循的标准,造成信用评估的主观性、随意性、不一致性。十四Z评分模型和ZETA评分模型P2381.Z评分模型的定义著名财务专家奥特曼 Edward I Allman 于1968年建模设计的一种破产预测模型。 根据数理统计中的辨别分析技术,对银行过去的贷款案例进行统计分析,选择部分最能反映借款人财务状况、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最具预测或分析价值的比率,设计出一个能最大程度地区分货款风险度的数学模型,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信用风险及资信评估。2.Z评分模型是依据以下步骤建立起来的(1)选取一组最能反映借款人财务状况、还本付息能力的财务比率;(2)从银行过去的贷款资料中分类收集样本。一类是能正常还本付息的案例,另一类是呆滞、呆账案例;(3)根据各行业的实际情况,科学的确定每一比率的权重;(4)将每一比率乘以相应权重,然后相加,便可得到一个Z;(5)对一系列所选样本Z进行分析,可得一个衡量贷款风险度的Z值或值域。3.Z评分模型含义信用分析人员运用该模型时,计算出Z得分,若该得分高于某已预先确定的Z值或值域,就可以判定这家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或其风险水平被银行接受;反之,意味该公司可能无法按时还本付息,甚至破产。Z值越大,资信就越好;Z值越小,风险就越大。3.Z评分模型的分辨函数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或: Z=1.2(X1)+1.4(X2)+3.3(X3)+0.6(X4)+0.999(X5) 其中, X1:流动资本/总资产(WC/TA) X2:留存收益/总资产(RE/TA) X3:息前、税前收益/总资产(EBIT/TA) X4:股权市值/总负债帐面值(MVE/TL) X5:销售收入/总资产(S/TA) 这两个公式是相等的,只不过权重的表达形式不同,前者用的是小数,后者用的是百分比,第五个比率是用倍数来表示的,其相关系数不变。 阿尔特曼经过统计分析和计算最后确定了借款人违约的临界值Z0=2.675,如果Z2.675,借款人被划入违约组;反之,如果 Z2.675,则借款人被划为非违约组。当1.81Z2.675时,判断失误较大,称该重叠区域为未知区(Zone of Ignorance)或称灰色区域(gray area)。4ZETA模型主要内容ZETA信用风险模型(ZETA Credit Risk Model)是继Z模型后的第二代信用评分模型 ,变量由原始模型的五个增加到了7个,适应范围更宽,对不良借款人的辨认精度也大大提高。 ZETA = ax1 + bx2 + cx3 + dx4 + ex5 + fx6 + gx7 模型中的a、b、c、d、e、f、g,分别是无法获得ZETA模型中其变量各自的系数。x1、x2、x3、x4、x5、x6、x7分别表示模型中的7个变量,7个变量是:资产收益率、收益稳定性指标 、债务偿付能力指标、累计盈利能力指标、流动性指标、资本化程度的指标、规模指标。 (1)资产报酬率,采用税息前收益/总资产衡量。在以前的多变量研究中该变量表明评估公司业绩方面相当有效。 (2)收入的稳定性,采用对X在5-10年估计值的标准误差指标作为这个变量的度量。收入上的变动会影响到公司风险,因此这种标准是相当有效的。 (3)债务偿还,可以用人们所常用的利息保障倍数(覆盖率)即利税前收益/总利息偿付来度量,这是固定收益证券分析者和债券评级机构所采用的主要变量之一。 (4)积累盈利,可以用公司的留存收益(资产减负债/总资产)来度量。该比率对于Z-score模型尤其有效,它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公司年龄,公司股利政策,以及不同时期的获利记录。毫无疑问,不管是单变量法还是多变量法,该比率都是最重要的。 (5)流动比率,可以用人们所熟悉的比率衡量。 (6)资本化率,可以用普通股权益/总资本。在分子和分母中,普通股权益可以用公司五年的股票平均市场值衡量,而不是帐面值。五年平均市场值可以排除可能出现的严重、暂时性的市场波动,同时(与上述的X2)在模型中纳入了趋势的成分。 (7)规模,可以用公司总资产的对数形式来度量。该变量可以根据财务报告的变动进行相应的调整。 5.ZETA模型与Z模型的比较(改进之处) ZETA评分模型改进的几个方面如下: (1)便利那个选择扩大了范围并进一步接近现实; (2)所选变量较前稳定; (3)在其样本的开发和统计技术方面都有大的改进; (4)比Z评分模型更为准确有效(特别是在破产之前,预测年限越长,则预测准确性就越高)。 6. ZETA评分模型和Z评分模型存在的问题 (1)两个模型都依赖于财务报表的帐面数据,而忽视日益重要的各项资本市场指标,这就必然削弱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2)由于模型缺乏对违约和违约风险的系统认识,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从而难以令人信服; (3)两个模型都假设在解释变量中存在着线性关系,而现实的经济现象是非线性的,因而也削弱了预测结果的准确程度,使得违约模型不能精确地描述经济现实; (4)两个模型都无法计量企业的表外信用风险,另外对某些特定行业的企业如公用企业、财务公司、新公司以及资源企业也不适用,因而它们的使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 十五受险价值“VaR方法”P248VaR法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给定的置信水平和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某项资产或某一资产组合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VaR法能够用于全面衡量市场风险。受险价值模型就是为了度量一项给定的资产或负债,在一定时间里和在一定置信度下(如95%,99%,97.5%等),其价值最大的损失额。计算可交易金融资产受险价值的关键输入变量是该项金融资产的市值P和它的市值变动率或标准差;在给定的风险时段和所要求的置信水平下,一项金融资产的受险价值VaR便可以直接计算出来。VaR方法特别适用于对可交易的金融资产受险价值的计量,因为人们可以很容易的从资本市场中获取这类资产的市值和它们的标准差。十六“信用度量制”方法P250这是一种专门用于对非交易性金融资产(如贷款和私募债券)的价值和风险进行度量的模型。信用度量制方法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如果下一个年度是一个坏念头的话,我的贷款及贷款组合的价值将会遭受多大的损失呢?”虽然无法获得企业贷款的市值P和贷款市值的变动率,但是仍然可以掌握其他资料解决这个问题,包括:(1)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资料;(2)下一年度里该信用级别水平转换为其他信用级别的概率;(3)违约贷款的收复率。有了这些资料,就可以计算出任何一项非交易性的贷款和债券P值和值,从而最终可利用受险价值(VaR)方法对单笔贷款或贷款组合的受险价值量进行度量。十七、流动性1. 流动性的定义流动性是指支出能力的大小,它不仅包括现实的流动性,即实际拥有的支付能力及将资产变现的能力,而且还包括潜在的流动性,即经济主体采用各种融资方式、金融工具从居民、同业、金融市场等渠道获得现金用于支付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流动性由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方面构成,即所谓广义上的流动性。自然,流动性是以机会成本为代价的,流动性越强,机会成本越高,资产的收益率就越低。2.流动性风险的定义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和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流动性需求的可能性。十八、流动性风险的评估指标1.衡量流动性风险的财务比率指标(1)流动性缺口流动性缺口是银行组合资产和负债的差额,流动性缺口产生流动性风险,测算流动性缺口既可以通过现有资产和负债,也可在添加预测的新资产和新负债后进行测算。 在任一时点,资产和负债的正缺口一定等于不足的资金额,负缺口一定等于盈余的资金额。流动性缺口有三种形式:A、边际缺口B、静态缺口C、动态缺口(2)现金比率既可以指现金资产和银行总资产的比率,也可以表现为现金资产与银行存款的比率。由于银行现金资产具有最高的流动性,因此,这一比率越高,表明银行资产整体的流动性越强。(3)存贷款比率是指银行贷款对存款的比率。它是评判流动性的总指标,也是长期以来银行分析家运用较多的传统指标。比率越高,说明银行的流动性越差。(4)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率核心存款是指那些相对稳定的,对利率的变化不敏感的存款,季节变化和经济环境对其影响也较小,因此,核心存款是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非核心存款是指易变存款,受利率影响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核心存款和总资产的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的流动性能力。一般而言,地区性的中小银行该比率较高,而大银行特别是国际性大银行的这一比率较低。(5)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率该比率越小,银行存储的流动性就越高,也即是说,流动性风险也就越小。(6)流动性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流动性资产是指那些投资期限短(不超过1年)、信誉好、变现能力强的资产。流动性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越高,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应付潜在的流动性要求也就越强。总的而言,银行的规模越大,该比率就越小,因为大的银行不需要存储太多的流动性。(7)流动性资产与易变性负债的比率流动性资产与易变性负债的比率反映了当市场利率或者其他投资工具的价格发生对银行不利的变动时,银行所能承受的流动性风险能力。该比率越大,说明银行应付潜在流动性需求的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8)存款增减变动额与存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在不同的经济周期是不同的。在经济环境变动较大或者投资者偏好出现较大变化时,该比率不可以正确反映和衡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9)流动性资产和可用头寸与未履约贷款承诺的比率该比率可以衡量银行能否满足未履行承诺所需的流动性需求。比率越大,说明银行应付潜在贷款需求的能力越大,反之,越小。(10)证券的市场价格与票面价格的比率比率小于1时,证券的市场价格低于票面价格,此时出售证券变现,银行就要承担较大的变现损失,因此,银行的流动能力受到影响。2.衡量流动性风险的市场信息指标 (1)公众的信心(2)银行发行存款证或其他借款的风险加价高低(3)资产售出时的损失(4)满足资信好的客户的资金需求的能力(5)向中央银行借款情况(6)票据的贴现或转贴现(7)资信评级(8)中间业务的情况 十九、资产转移理论的意义和缺陷1.意义找到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方法。根据这个理论,银行购入一部分短期证券来保持流动性。这种做法一方面消除了贷款保持流动性的压力,可腾出一部分资金作为长期贷放,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持有非盈利的现金资产,将一部分的现金转为有价证券,如此一来,不仅保持了流动性,也增加了银行的收益。2.缺陷这不仅仅因为难以确定短期证券的合理持有量,更关键的问题在于银行资产能否变现、证券转让能否实现,要取决于银行之外的市场,即依赖于第三者的购买。如果证券市场需求不旺,转移变成了问题,资产流动性也无法保证。因此,在经济停滞或者出现经济危机时,短期证券市场往往萧条,如果中央银行不出面干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便很难保证,即使证券勉强变现,也要以发生较大的损失为代价。二十、购买理论的意义和缺陷1.意义(1)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管理注入了新的思路(2)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扩张提供了新的方法2.缺陷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助长了银行的冒险精神,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银行能否如愿以偿地运用主动型负债工具筹集所需的资金,不仅取决于银行的主观努力,而且决定于市场的资金供需情况。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紧张,商业银行不能借到资金来保证资金流动性需要时,便可能使得银行陷入困境,甚至有倒闭的危险。同时,主动型负债的成本比较高,会促使银行把资金投向收益比较高的贷款和投资上,“借短放长”现象日益严重,导致银行资产风险增加。二十一、利率风险的形成与表现形式及其定义1.定义利率风险是指利率变动给公司、银行或者个人带来的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在1997年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将利率风险定义为:利率变化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使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从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指原本投资于固定利率的金融工具,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能导致其价格下跌的风险。2.形成利率有许多种类,比如互换利率、零息债券利率、远期利率等等,且就任何一种利率而言,也会因为不同的期限而有不同的利率数值。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这许多不同种类、不同期限的利率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于是与这些利率有关的银行、公司、个人便面临着利率风险。3.表现形式(1)某种期限内的短期利率在将来的某个利息期内面临的风险(2)某种期限的短期利率在未来的系列利息期内面临的风险(3)某一期限的利率所面临的风险二十二、利率敏感性缺口定义利率敏感缺口实际上就是利率风险敞口,因此,它可以用于衡量银行净利息收入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利率风险程度。二十三、远期利率协议的定义远期利率协议是一种远期合约,交易双方在订立协议时商定,在将来的某一日期,按照规定的货币、金额和期限、利率进行交割的一种协议。二十四、利率风险管理的创新金融工具(记住其名字即可) (1)远期利率协议(2)利率期货(3)利率互换(4)利率期权(5)利率的上限、利率下限及利率上下限二十五、麦考莱持续期定义麦考莱的持续期理论模型是对全面的资产与负债利率变动的敏感度进行度量的方法。从直观上描述,持续期可以理解为资产或负债的平均寿命。我们可以用平衡秤的原理来形象地理解持续期。将资产或负债的现金流想象成平衡称的砝码,能称量出到期价值的平衡点就类似于持续期。从技术上看,持续期为到期期限的加权平均时间,权重为现金流的相对现值。由于持续期理论模型可以用来比较准确地测量资产与负债的平均期限及利率敏感性,从而作为利差风险管理的基础。二十六、外汇风险的概念又称为汇率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持有或者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为利率波动而蒙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即是汇率的波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针对交易中存在的汇率风险,银行通常采取何种限额方式可分为:(1)即期外汇头寸限额这种限额一般根据交易货币的稳定性,交易的难易程度,相关业务的交易量而定。(2)掉期外汇买卖限额由于掉期汇价受到该两种货币同业拆放利率的影响,故在制定限额时,必须考虑到该种货币汇率的稳定性,远期期限越长,风险越大,同时,也应该制定不匹配远期外汇买卖限额。(3)敞口头寸限额也称缺口头寸,指没有及时抵补形成的某种货币多头或者空头。其限额一般需要规定相应的时间和金额。(4)止损点限额是银行对交易人员建立外汇头寸后,面对汇率风险所引起的外汇损失的限制,是银行对最高损失的容忍程度,而这种容忍程度主要取决于银行对外汇业务的进取程度和对外汇业务收益的期望值,在市场中的参与程度越高,期望收益越高,愿意承受的风险就越大。二十七、交易结算风险管理技术 (1)选择货币法(2)加列货币保值条款(3)提前与滞后政策(4)配对管理(5)国际信贷法(6)投保货币风险(7)借款和投资(8)远期外汇交易(9)择期远期外汇交易(10)货币期货 A货币期权 B掉期外汇交易 C货币互换 二十八、汇率预测的定义汇率预测对于风险偏好不同的企业而言都是外汇风险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依据。依据市场汇率对于未来汇率走势进行预测的方法是建立在有效市场的假设之上的,但是实际中远期汇率这一市场价格只能显示汇率的长期走势,与未来的即期汇率水平往往有较大的偏差。而将这一系列决定汇率水平的总体经济变量等基本因素纳入适当的经济计量模型中,进行基础因素分析是汇率预测最常用的方法。此外,广泛地被运用于股票、债券等金融商品的价格预测中的技术分析方法同样也经常被用来判断汇率的短期走势。风险 P5 是发生某一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一是强调风险结果的不确定性,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2是强调风险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后果,是指各种结果发生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风险因素 P5 是指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条件 包括物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风险事故 P5 是指造成生命财产或资金损失的偶发事件,它是造成损失的直接或间接事件,是损失的媒介物。风险损失 P5 指由于风险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风险测度 P5 指对风险的数量和质量的测量,判断和衡度风险成本 P6 风险成本包括发生损失的成本和不确定性自身的成本,损失成本即因为不去定性造成资本或人员的损害,不确定自身的成本即这红成本不直接与交易相关,而是由于交易者心里产生恐慌和不安而间接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由此增加的成本微观金融风险 P6是指围观经融机构在从事金融经营活动和管理过程中发生资产损失或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宏观金融风险 P6 是指整个金融体系面临的市场风险金融风险 P6 是指在资金融通和货币资金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影响,使资金经营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金融风险与一般风险的比较 P6 金融风险是资金借贷和资金经营的风险、金融风险具有收益与损失的双重性、金融风险有可计量和不可计量之分、金融风险是调节宏观经济的机制金融风险的特征 P7 隐蔽性、扩散性、加速性、可控性、周期性信用风险 P8、67 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与履约能力变化导致其债务人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现代意义: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 P9 是指由于流动性不足而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包括:市场流动性风险,现金风险市场流动性性风险 P9 指由于市场活动不充分或者市场中断,无法按照现行市场价格或与之相近的价格对冲某一头寸所产生的风险,对柜台交易合约、对冲交易的影响较大现金风险 P9指无力满足现金流动性的要求即履行支付业务,从而迫使银行较早地破产流动成本 P9 由于贷款而限制了资金流动所产生的成本利率风险 P9 由于利率变动导致经济主体收入减少的风险汇率风险 P10 指一个经济主体持有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经营活动中的外汇收入与支出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以外币技嘉的现金流的现值,因汇率的变动而引发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 P10 由于企业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不健全或失效、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风险,包括信息风险、报告系统、内部风险监控系统失灵等因素形成的风险 政策风险 P11 国家政策变化给金融活动参与者带来的风险法律风险 P11 经融机构或其他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银没有正确遵守法律条款,或因法律条款不完善、不严密而导致的风险国家风险 P11 由于国家行为而导致经济主体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发面的重大变化系统性金融风险 P12 波及地区性和系统性的金融动荡或严重损失的金融风险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P12 由于内部或外部的一些因素影响,是个体经济主体或金融机构遭受损失或倒闭的情形 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P14 1信息的不完全性与不对称性 2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3金融体系脆弱性加大 4金融创新加大金融监管的难度 5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缺陷 6经融机构内控制制度不健全 7经济体制性的原因 8金融投机 9金融风险产生的其他原因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假说 P18 金融脆弱性 P19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融资领域的风险积聚信息不对称 P20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逆向选择 P20 理论在贷款市场上的表现为(由于贷款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作为贷款银行只能根据投资项目的平均风险水平决定贷款利率,这样那些风险低于平均水平的项目,由于借款成本过高就会退出市场,剩下来的愿意支付较高成本的项目一般是风险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项目,最终结果是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水平提高,收益降低,呆账增加)道德风险 P20是指达成契约后,也就是合同实施中,由于一方缺乏另一方的信息,这时拥有信息方就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从事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囚徒困境 P21 与挤兑行为占优策略均衡(上策均衡) P21 金融危机 P22 是金融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以突发性、破坏性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起作用和影响范围是系统的,也就是说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的积累和爆发,是金融风险的极端表现,体现了金融风险的“极限效应”,使金融活动中可能损失转化为现实损失风险管理VAR P62 直译为在险价值,至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某一种金融资产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信用风险的特征 1、与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具有以下特点:1、非系统性特征明显;2、信用悖论现象,理论上讲,当银行管理存在信用风险时应将投资分散化、多样化,防止信用集中,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客户信用关系,区域行业信息优势以及银行贷款业务的规模效应,使得银行信用风险很难分散化。3、信用资料获取困难,由于信用资产的流动性差,贷款等交易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以及贷款持有期长。信用风险的成因P70德尔菲法(专家意见法)基本特征:1、被咨询对象的匿名性,2、研究方法的实证性、3调查结果的往复性 。缺点:1、需要相当数量的专门信用分析人员;2、实施的效果不稳定;3、与银行在经营管理的官僚注意方式紧密相连;4、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分析时,难以确定共同遵循的标准,造成信用评估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一致性;5、加剧了银行在贷款组合方面过度集中的问题,使银行面临着更大的风险5C法:品德与声望character 资格与能力capacity 资金实力capital 担保 collateral 经营条件和商业周期 condition信用评级法:是针对筹资的债券发行人的信用强度进行评估的程序与结果。是由公正客观而专业的信用评级结构对借款人的信用强度进行评估的程序与结果。Credit metrics 模型:该模型的基础是在给定的时间段内估计贷款及债券产品组合将来价值变化的分布状况。其价值变化与债务人信用质量的转移。转移矩阵:是指信贷和债券从一个信用级别转变为另一个信用级别的概率。Z评分模型P82Zeta评分模型 P83KMV模型:p84恢复率:指违约发生之后所能够偿还部分贷款占贷款总额的百分比。违约后损失率:违约发生后,损失金额占贷款总额的百分比。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1、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合理;2、资产与负债的质量结构不合理;3、经营管理不善;4、利率变动;5、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的原因,金融市场发育程度6、信用风险,银行信用资产管理理论将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在资产方面,通过资产结构的适当安排,实现和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他经过了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变现或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等阶段商业性贷款理论(真实票据理论):背景:1、存款,主要吸收活期存款,且长期存款少;2、贷款、工商企业贷款单一,数量少,无需过多的贷款管理,只需要一个简单合理的资产管理。定义:它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只发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关联或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一般要用真是商品票据作抵押,又被称为真实票据理论。评价:他为保持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找到了依据和方法,从而避免或减少了由于流动性不足或安全性不够带来的风险。能适应商品交易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要。缺陷:没有考虑贷款需求的多样化,没有认识到贷款的相对稳定性,没有注意到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资产变现或转移理论:背景:银行只能依靠现金和贷款来保持流动性,随着金融市场和发展完善,银行持有国库券和其他证券增加。内容:银行家认为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具有一定收益,也能保持流动性。评价:找到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方法,这一方面消除了银行用贷款保持流动性的压力,使银行可拿出一部分资金发放长期贷款;另一方面,又是银行减少持有非盈利性的现金资产,增加了一部分收益。缺陷:银行资产能否变现,证券转移能否实现,取决于银行之外的市场,即第三者的购买,如果证券市场需求不旺,证券转移就会遇到困难,资产流动性也就无法保证。预期收入理论:背景:二战后,经济发展带来了多样化的资金需求,短期贷款有增无减,大量的设备和投资贷款需求增加,随着生产过剩矛盾的突出,人们开始注意给消费者提供资助,消费者也逐渐接受了举债消费的观念。内容:无论是短期商业性贷款,还是可转让的资产都不可能自动清偿,期贷款偿还或证券变现都是以对方未来的收入为基础的。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发放短期商业性贷款,而且可以发放中长期设备贷款,还可以发放非生产性的消费者贷款,只要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可靠,还款来源有保证就行。评价:1、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明确提出贷款清偿来源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这是银行信贷经营理论的一个重大进步;2、促进了贷款形式的多样化,加强了商业银行的地位。3、缺陷是预期收入难以把握。按照这种理论经营贷款,往往会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负债管理理论:背景:1、20世纪60年代,银行业竞争加剧,银行需要开拓新的业务,以增加利润来源,2、银行工具的创新:大额可转让订单等的出现;3、金融管制还未开放;通货膨胀严重,银行需通过扩大负债,寻求资金。 内容: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而且可以通过负债管理提供。简言之,向外借钱也可以提供流动性,只要银行的借款市场广大,它的流动性就有一定的保证,没有必要在资产方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可以将它们投入到高盈利的贷款和投资中。 评价:这是一种新的保持流动性的方法,2风险性大,盈利性大 3、对吸收资金持有信心,过于乐观,主观性强 4、负债成本增加 5、经营风险增加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处于滞涨阶段,不论是资产管理理论还是负债管理理论,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方面都带有一定的偏向。内容:只有经过经济情况的变化,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的统一管理,擦能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目标是实现最大限度的盈利。原则:规模对称原则,结构对称原则、速度对称原则、目标互补原则、资产分散化原则。 评价:它克服了资产管理过分注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却牺牲一定盈利为代价,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弊端;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负债管理中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把三者至于同等地位,在保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资产负债表内外统一管理理论:背景:1、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2、银行业竞争激烈,各国货币政策相对偏紧,通货膨胀率下降;3、大量的创新衍生交易工具出现,为银行规避管理风险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内容:融资技术和融资工具的创新,使许多业务可以在资产负债表内外相互转换,所以风险管理不仅限于表内业务,还要对表外业务进行统一管理。存贷业务是主轴,表外业务是衍生金融服务业务。 评价:它实质上是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延伸与扩展,极大的丰富了金融风险管理,丰富了资产负债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同时也使包括流动性风险管理在内的资产负债管理日趋复杂化。基础头寸: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清算存款与在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存款,这部分资产统称为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也称银行的基础头寸可用头寸:商业银行随时可以动用的、在规模上有倍数效应的资产。核心存款:是指那些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对利率变化不敏感的存款,季节变化和经济环境对其影响也比较小。流动性缺口:指银行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静态缺口:流动性缺口产生于目前的资产负债,动态缺口:计算未来时点的流动性缺口,需要对银行现有资产和负债进行预测,通过商业预测添加新的资产负债边际缺口:反应的是银行资产与负债变化值之间的差异净流动资产:银行流动性资产与不稳定负债之间的差值实际现金流量:是指那些按合同规定发生的现金流量,例如即将到期的资产(现金流入)和及将到期的负债(现金流出)融资缺口法:是计算融资需要量与稳定的资产来源的差值的方法,表示银行须重新筹集的用于对新资产融资及对负债进行再融资的那部分资金。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保持技术负债流动性管理技术敏感型分析 P121就是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分为利率敏感型资产和利率敏感型负债。敏感型资产和敏感型负债就是指资产的收益或负债的成本受利率波动影响较大的资产或负债。P122 当银行的利率敏感型资产大于利率敏感型负债时,市场利率的上升会增加银行的利润;反之,市场利率的下降则会减少银行的利润。当银行的利率敏感型资产小于利率敏感型负债,利率的上升会减少银行的利润;反之,利率的下降则会相对地增加银行的利润缺口P123在评估收益风险头寸时,以各时段的利率敏感型资产,减去相应利率边度,就可以得出这一利率变动对净利息收入变动的大致影响。缺口是指利率敏感型资产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之间的差额持续期分析p123 就是考虑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平均存续期长短在利率变化时对银行利润影响金融工具现值的变动取决于利率的变动和金融工具的持续期,在一般情况下,持续期越长,金融工具现值的利率就越大,利率风险也就越大。持续期远期利率协定(定义p127利弊p130)是交易双方固定未来利率的合约,不管未来市场利率是多少,按照元气利率协定,双方都要支付/收取约定承诺的利率 利弊:优点,1灵活性强2信用风险低3交易便利与操作性强 缺点,相对于期货、期权而言,远期利率协定的信用风险要较大一些2远期利率协定为场外交易,有些信用评级不高的企业很难找到交易对手,或者必须接受严格的担保条件和加价远期合约利率期货(定义+特征P131)定义:只要是通过期货的买卖抵消因利率变动对现货交易可能造成的损失 特征:a标准化的合约条款b冲销交易c公开交易的市场空头对冲P133 是指投资者预期利率上升可能会带来巡视而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利率期货的一种套现交易多头对冲P134 是指投资者预期利率下跌可能带来损失而买进利率期货的一种套期交易期权P136就是事先以较小的代价购买一种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以某一确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金融工具的权利利率期权 就是买方向卖方支付一笔权利金后,他有权利但没有义务在约定的日期或在此之前以约定的价格买进或者卖出特定数量利率期货的一种合约美式期权 是指期权的购买者可以在期权的到期日执行期权欧式期权 只能在期权日执行期权利率上限P139 就是交易双方确定一项固定利率水平,在未来确定期限内每个设定的日期,将选定的参考利率与固定利率水平相比较,如果参考利率超过固定利率,买方将获得两者间的差额,反之,将不发生资金交割,买方需支付卖方一笔费用以获得该项权利利率下限140 就是交易双法确定一项固定的利率水平,在未来确定期限的买个设定日期,将选定的参考利率与固定利率水平进行比较,如果参考利率低于固定利率,卖方将获得两者之间的差额利率上下限 是由利率上限和利率下限合成的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买入一项利率上下限,就是在买入一项利率上限的同时,卖出一项利率下限,从而达到将未来一段时间的利率成本限定在一定幅度内的目的外汇风险敞口头寸P144 面临外汇风险的那部分外币资产负债通常称为。 外汇风险产生的原因144上面 1经济主体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存在敞口 2外汇风险产生源于经济主体的跨货币交易行为3与时间因素有密切联系4产生源于经济主体的跨国投资行为交易风险 指把外币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兑换成本币或其他外币时,因汇率变动而蒙受实际损失的可能性折算风险 有成会计风险,是指在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处理,将功能货币转换为记账货币时,因汇率变动而蒙受账面损失的可能性功能货币 是指在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各种货币记账货币 是指编制财务报表时使用的报告货币经济风险 又称经营风险,是指未预期到的汇率变动通过影响企业生产销售数量、价格和成本率外债 是指在任何特定时间内,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具有契约性补偿还责任的债务国际债务危机(d+f) 是指由于一国债务结构或规模不合理,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最终引发危机交易风险管理:商业法 +金融法 +银行外汇头寸管理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货币期权交易货币互换借款-即期外汇交易-投资(不用解释了)折算风险管理:缺口法+合约保值法缺口法合约保值法经济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法外债总量管理操作风险的特征 1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的日常营运,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 2操作风险事件发生频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甚至危及银行的生存 3单个的操作风险因素与操作性损失之间不存在氢气的、可以定量界定的数量关系。操作风险识别流程企业风险文化173 是风险管理的软件,它表现为风险管理的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行为等记分卡法基本指标法内部衡量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