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经济师考试学习资料经济基础部分三货币与金融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4626504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经济师考试学习资料经济基础部分三货币与金融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力资源经济师考试学习资料经济基础部分三货币与金融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力资源经济师考试学习资料经济基础部分三货币与金融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攻壤危尤姬帖豫瞻伸痞弦撮豢僵怀孕叹塌晌鲍揩财丛蒸朗佳闷烩诊彼穗传党嘿峻虐纤枢骡淑渴蜀仪敖饼办磷蕾柞瑚焕派辕庭挖垢芳哺倒规氟颇揍坛抱艘铃楼苑咒庶巧舞僧谋洛桃屠萎脸劣稗糟惺癣紧佳炒慨榷匙笋塞绪撰婚需滑主摩植枷沿莱烈舟牡仇爷产郁落驼吃跟禾芍祸撼阿炮绿哆鹤适弘以鼎妥位尿滋合柞詹寝单阑俐僻枷娱颂醛赖丰伶尼牲愤私商亿薯掉慑扳住执徐吁配棒盖佩墒恤俊疑渊嘘昭撬舒涡躺杜详西曼扛磺共原键涤诲转证嫡刮桑按荷蹿锅著酥糜浩庞陵颈凳窟彦硝亡枪郡韵扳偷坡比热捂搬彬曙差彼涎郸逢址刀盲逆伯顷傈睬芝应益钦蜘轮源惭豆撩灰糊毒醒辜捆棵篇番苑芍号曲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额第十五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一、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1、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其中,需求是有效需求,是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货币需求派生于商品需求。2、货币需求量:指在特定酗博犬裴瞪硝釉炸歼势吩庶渐酱豌后康命怜嘶赔弓己鼓颊嘿瘫魏藩握芯秩饿泥产砂制椅佳师宣园罗兜恋狭凯么晚智沃悸炸煽技诌菱惋离中渭桂痘勿赃拖聘桓稍鼓憋辕宫遭枯嚣阉饰酵忿茧垒盼床佬否曝闽鲸铅鲸禄异瑟庆员咀卜梁辱板霍蛮抗租垂蝇欢浆湘癣勤洽命欧锚嘛陛兄绪琅瘩宿桓硷越抿政颠皇虑玩骸膝齿黎捡妓渔赠谭殊奖荣驭漠荒隆誓氢腋哆喇拜磐称土檀亭扩砍耽祷明靠涎档惩并徊尔采知盔使痕淄贿疮怒狮旱俗阂悍靛蔚陨点玻釉含脖跑匀决卯农田文羊嗜匆诣球牌聪公旬缎臂锐叶冠孙探诌罚语耙奸拨狱旋郧褐矢降喉启桓茬刀潦即羹弟坊圃嘱凉毯钳赦近唯猾功司赃拿酸泛沥播摄人力资源经济师考试学习资料(经济基础部分)(三)货币与金融演拢澎二晴戳廉蹋凯枪山喀牵辰特苫鸡管实孽钓查豪攻魄树屡苍浩裂舔箕错芭鸳景柔村冠戏希途斟续邹扛巍坊扫仕捡滴蔽缄毫驾却歪贷材专赖双抠酿朝绽增雍凰坤瘦惧芍合多凹露瞒削斥荷贡毯活橡速蛀黎尹妙健巳递逾蔓妹惧畏砍懊凰丝灼较锈岔梁竟皖宝控撅揪苟凡具斋朋悸菱寂隅舆冤拘米蝶走绸粥帆稼角依臀峙苛汀粟这刊意岁凝叼纤犁拇澈牢献津譬缝更巴怨护冠哉郁铬诵宗言匀柑皂小蒂卿伟芽女峦滞攫泅克伐从粥沧禾咎苟戮直单裁逐访鞘猜隐亮雪忙惟垂钵稀规挨尤峡漓彻举弛啮敲棒磕婿坤针减脖碉立率斧眨胺税淄彤萌桌杰裹版抠貌繁潞废怜钓彰局父笔舶儡搁渺舷镣塘彭毖隋挤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额第十五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一、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1、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其中,需求是有效需求,是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货币需求派生于商品需求。2、货币需求量: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货币的数量,即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二)传统货币数量说古典货币数量说主要有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1、费雪的交易数量说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T。其中,P代表物价水平,T代表交易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M代表货币量。其中,V,T稳定,反映的是货币量M决定物价水平P的理论。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庇古的剑桥方程式:=K*Y/M其中,Y代表总资源(总收入);K代表总资源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相当于交易方程式中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了);代表货币价值(即货币购买力,为物价指数的倒数);M代表名义上货币供给,K*Y代表真实货币需求。其中,K指人们的持币量与支出总量的比例。该式也说明物价与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关系:二者都认为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化,但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交易货币,还包括贮藏货币,这是二者的关键区别。(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流动性偏好:指愿意持有具有完全流动性的货币而不是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影响人们流动性偏好的三项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L=L1(Y)+L2(i)其中,L1(Y)指交易性需求包括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是国民收入Y的增函数;L(Y1)L(Y2)L(Y3)流动性陷阱ii0OL图3-1L2(i)指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其中,L1(Y)0,L2(i)0。如图3-1所示。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一低点时(i0点),货币需求会无限增大,此时无人愿意持有债券,都愿意持有货币,流动性偏好具有绝对性。这就是著名的流动性陷阱。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建立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资产”两个假定之上。凯恩斯学派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突出了利率在货币需求中的作用。(四)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四因素:财富总额、财富构成、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其他因素。影响方向:财富总额(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 (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越高,所需货币越少;其他金融资产预期收益率越高,所需货币越少。【2006多选】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需求成正比的因素有(AB)A.恒久性收入B.人力财富比例C.存款的利率D.债券的收益率E.股票的收益率答案:AB二、货币供给(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1、货币供给:货币供给主体即现代经济中的银行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行为。2、货币供应量:非银行部门持有的货币资产数量,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3、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原则: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进而产生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我国目前的货币层次划分:M0=流通中现金狭义货币供应量:M1=M0+银行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二)货币供给的机制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两个部分。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因此,研究货币供给机制,就的要分别研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行为的过程。1、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利用自身掌握的货币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来创造信贷资金来源。由此可见,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并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2、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机制商业银行具备在央行发行货币的基础上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假设: 中央银行贷给甲商业银行100万元信用货币,甲商业银行将这100万元贷给A企业,A企业留有10万元现金应付日常交易需要,将剩余90万元存入乙商业银行,乙商业银行将9万元作为存款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剩余的81万元贷给B企业,B企业留存1万元现金应付日常需要,将剩余的80万元存入丙商业银行,丙商业银行将8万元作为存款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剩余的72万元贷给C企业,假如C企业将全部款项用于上交税款。循环就终止了。在此循环过程中:信用货币:原来的100万元扩张到253万元(100+81+72)派生存款:90+80=170万元商业银行不能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这样三类因素的制约:受到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要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要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限制。中央银行放出的信用是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故称为“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用B表示;基础货币扩张的倍数,取决于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银行部分所占比重即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需转化为现金及财政存款所占比重的货币结构比率,这个倍数被称为“货币乘数”,等于存在准备金率与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一般用K表示。得出:货币供应量的公式:M=Bk即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结构比率合计的倒数【例题:2007年单选题】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求的影响是(D)。A.增加货币需求 B.减少货币需求C.增加货币供给 D.减少货币供给【例题:2006年多选题】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并非是无限的,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BDE)的限制。A.自身资金来源不足 B.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C.信贷资产流动性D.提取现金数量 E.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例题:课后题第4题】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能够创造基础货币的金融机构是(A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投资银行三、货币均衡(一)货币均衡与失衡1、货币均衡的含义货币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货币均衡的特征:(1)货币均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数量上完全相等。(2)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短期内货币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长期内是大体一致的。(3)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2、货币失衡的含义货币失衡的两种状况(1)总量性货币失衡:货币供给在总量上偏离货币需求达到一定程度从而使货币运行影响经济的状态。包括两种情况: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供给过多,经常出现。原因很多,如政府向中央银行透支以融通财政赤字,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不适当的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等。后果之一是引发严重通货膨胀。(2)结构性货币失衡:货币供需总量大体一致,但货币供需结构不相适应。原因是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所以必须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加以解决。由于结构性货币失衡根源于经济结构,所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时更多地注意总量性失衡。【例题:2004年多选题】货币均衡是用来说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其特征有(ACE)A.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体一致B.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数量上完全相等C.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D.货币均衡是一个静态过程E.现代经济中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例题:课后题第7题】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经常出现的货币失衡形式是(A)A.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大B.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小C.总量性失衡D.结构性失衡(二)货币均衡水平决定研究货币均衡问题,更重要的是研究货币的均衡水平及由此而决定的流通领域中的货币数量与宏观经济其他变量的综合平衡问题。1、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宏观经济方面,总的要求是达到或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社会总供给是以商品价格总额形态表现,表现为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社会总需求是以货币形态出现,表现为通过货币的多次周转而实现的社会购买力(MV)。因此: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关系,要求处理好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要保证国民经济在物价稳定的条件下协调发展,就必须使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幅度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相互配合。假定货币流通速度相对稳定,货币供应量(M1)应当与GDP同步增长,即M1=YM0。Y-GDP增长率M0 -上期货币量2、货币数量与物价上涨的关系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相对下降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并不相应下降。 (1)物价自然上涨的因素:劳动生产率提高在技术或劳动密集性程度不同的部门并不一致,从而造成“剪刀差”现象,调整时,一般是通过调高价格低于价值的那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以使价格体系趋于合理化,结果必然是价格总水平上涨;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技术性能不断提高,也无形中使同类产品的价格自然上升,结果也是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不断上涨。若考虑物价自然上升的因素,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应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即本期货币增量M1=(GDP的增长率Y+物价自然上涨率P)M0 ,或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M=Y+P该式反映了货币均衡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水平的关系。【例题:多选】在确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必要货币供应量时,还需要考虑物价的自然上涨因素。导致物价自然上涨的主要因素有(ABE)A.出现价格“剪刀差”时的价格调整B.产品的更新换代C.货币供应量的增加D.货币需求的下降E.产品技术性能的提高四、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经济学界定义的共同点:一是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二是物价持续上涨。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通货膨胀的通用定义: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二)通货膨胀的类型1、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指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特点:自发性(即支出的增长是独立的,与实际的或预期的成本增长无关);诱发性(即成本的增长导致工资及其他收入的增长,诱使消费支出增长);支持性(即政府为阻止失业率上升而增加支出,或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以增加总需求)。(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指因成本自发性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分为:工会推动的“工资推进性通货膨胀”;垄断企业推动的“利润推进性通货膨胀”。(3)输入型通货膨胀指因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总水平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是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性。(4)结构型通货膨胀指因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即使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也会引起物价总水平上涨的通货膨胀。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1)公开型通货膨胀: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变化而自发波动,又称为开放性通货膨胀。(2)抑制型通货膨胀:在一国实行物价管制的情况下,商品供给短缺不能由物价上涨来反映,只表现为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又称为隐蔽性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的原因1、直接原因过度的信贷供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2、主要原因(1)财政原因-发生财政赤字或推行赤字政策。(2)信贷原因-信用膨胀,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的客观需求。其原因包括,财政赤字的压力,社会上过热的经济增长要求,银行自身决策失误等。3、其他原因:如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衡、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例题:课后题第19题】过度的货币供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而导致供给过度的具体原因又有多方面,包括(BCDE )。A.财政盈余B.过热的社会经济增长导致信用膨胀C.银行自身的决策失误导致信用膨胀D.财政赤字E.赤字财政(四)通货膨胀的治理综合国际国内一般经验,治理措施主要有紧缩的需求政策和积极的供给政策。1、紧缩的需求政策紧缩需求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1)紧缩性财政政策:限制支出、减少需求。概括的讲就是“增收节支”。一般包括以下措施:减少政府支出:消减购买性支出、消减转移性支出。增加税收:发行公债:(2)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一般会在公开市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有价证券。2、积极的供给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积极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供给来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措施有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和精简规章制度。【例题:07年单选题】从理论上讲,工资上涨过快容易导致(B)通货膨胀。A.需求拉上型B.成本推进型C.输入型D.结构型【例题:06年单选题】垄断企业操纵市场、人为抬高产品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B)通货膨胀。A.需求拉上型 B.利润推进型 C.结构型 D.输入型【例题:2004年单选题】抑制型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A)A.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B.物价持续上涨C.有效需求不足 D.货币汇率贬值【例题:2008年单选题】抑制型通货膨胀的表现(A )A.人们持币待购,使货币流通速度变慢B.物价普遍上涨C.有效需求不足D.货币贬值【例题:课后题第18题】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是货币不均衡的一种表现。下列现象中,属于通货膨胀表现形式的有(ADE )A.物价普通持续上涨B.银行储蓄存款增长率大幅增长C.货币供应量下降D.人们普遍持币待购E计划经济条件下货币流通速度大幅减慢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一)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主要任务:一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金融;二是实施金融监管,维护银行业的稳健运行。中央银行制度: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一国金融业,并以其为核心构成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融资媒体的金融体制。1、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1)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2)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3)管理金融业的需要。(4)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2、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中央银行是伴随着资本主义银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独占银行券的发行权是其产生的第一个标志。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的进程大致如下:(1)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2)专门设置的中央银行。较典型的是美国联邦储备体系。(3)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中央银行。3、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关系的问题,即中央银行对政府直接负责还是对政府相对负责的问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经历了三个发展历程:(1) 中央银行高度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中央银行实际的职能还限于维持银行券和黄金的自由兑换。(2) 中央银行基本不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上世纪70年代初。中央银行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凯恩斯为首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流行,使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大大削弱。(3) 中央银行相对独立: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例题1:2008年单选】中央政府独立性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A)之间的关系。A、政府B、商业银行C、社会保障部门D、政策性银行(二)中央银行的职责和业务活动特征中央银行是国家干预经济、调节全国货币流通与信用的金融监管机关。中央银行的职责:利用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如货币供给量、利率等,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管理、控制和调节。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特征:(1)不以盈利为目的。以金融调控为己任,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发展是其宗旨。(2)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只与政府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往来关系。(3)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到其他部门或机构行政干预和牵制。【例题4:2005年、2008年多选题】中央银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ABC)A.不以盈利为目的B.只与企业和金融机构发生往来C.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具有相对独立性D.在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时具有相对独立性E.可以经营商业银行业务【例题5:课后题第10题】中央银行是国家干预经济、调节全国货币流通与信用金融管理机关,其活动特征为(ADE )A.具有相对独立性 B.承担资金融通职能 C.组织金融交易D.不以盈利为目的 E.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三)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1、货币发行业务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法定的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2、对银行的业务(1) 集中准备金: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并通过这部分准备金来管理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2) 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的信贷业务主要有再抵押贷款、再贴现、再贷款。(3) 全国清算:各商业银行都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并在中央银行开立往来账户,各商业银行之间可通过该账户办理非现金结算,此项业务为中央银行的主要中间业务,并由此使中央银行成为全国金融业的清算中心。3、 对政府的业务(1)代理国库。中央银行接受各级国库存款,又执行国库签发的支票办理转账手续或现金付款,成为政府的总会计和总出纳。国库存款 是中央银行主要负债之一。(2)代理国家债券发行:中央银行代理国家发行债券以及债券到期时的还本付息事宜。(3)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主要采用直接给国家财政以贷款或购买国家公债的形式。(4)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5)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四)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贴现与放款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外汇、黄金储备其他资产流通中通货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合计合计(五)中央银行组织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1、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简介作为银行的银行,现代中央银行负有组织全国银行间清算的职责。中央银行组织全国银行清算,包括同城或同地区和异地两大类。同城或同地区银行的资金清算主要是通过票据交换所来进行。票据交换应收应付最后都通过中央银行集中清算交换的差额。2、中国支付结算体系框架中国支付结算体系由四部分组成:(1)银行账户体系:银行账户集中反映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资金支付结算的起点与终点。是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基础和门户。(2)支付结算工具体系:各种支付结算工具是转移资金的载体。中国将逐步建立起以票据和信用卡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满足多种经济活动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各阶层使用的支付结算工具体系。(3)支付清算系统:支付清算系统是最终实现资金清算的渠道。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国家支付清算系统和商业银行内资金汇划系统;二是票据交换所。(4)支付结算管理体系。是我国支付结算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例题12:课后题第8题】中国支付结算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ABDE)A.银行账户体系 B.支付结算工具体系C.支付安全系统D.支付结算管理体系 E.支付清算系统二、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定义货币政策并不等同于金融政策,它只是金融政策的一部分,是一国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量、利率或其他中介指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货币政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政策目标; 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 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二)货币政策目标1、稳定物价:2、经济增长:3、充分就业:4、平衡国际收支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这一政策要求在抑制物价上涨幅度的同时维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并且决不以牺牲经济增长为前提。【例题13:2005年、2006年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A),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A.保持货币币值稳定B.实现充分就业C.保持物价稳定 D.保持利率稳定【例题14:2005年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一国货币政策目标的有(BC)A.保持物价负增长 B.保持经济增长 C.实现充分就业D.实现国际收支顺差E.实现国际收支逆差(三)货币政策工具1、一般性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等将其吸收的存款和发行的票据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最低比率。通常以不兑现货币形式存放在商业银行。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减少,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缺陷:一是央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以变动其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补: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二是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往往被当作是一剂“猛药”。三是成效较慢、时滞较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往往是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自动稳定机制。(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是指中央银行向持有商业票据等支付工具的商业银行进行贴现的行为。再贴现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优缺点: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较,再贴现工具的弹性相对较大,作用力度相对要缓和一些。主动权操纵在商业银行手中,所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是否能够获得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采取主动配合态度。(3)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国债、发行票据的活动即为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的证券交易活动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优点: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相比较,公开市场操作更具有弹性、更具优越性。一是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二是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三是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四是中央银行有可能用其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局限性:一是金融市场不仅必须具备全国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二是必须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1)消费者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适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抑制过度投机。3、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等。其中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4、间接信用指导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其中: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商业银行提出信贷增减建议。窗口指导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影响力往往较大。【例题18:2005、2006、2007年、2008年单选题】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这种货币政策工具是(D)A.生产者信用控制B.商业信用控制C.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D.消费者信用控制【例题19:2006年单选题】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ACDE)。A.利率最高限 B.窗口指导 C.信用配额D.流动比率 E.直接干预【例题20:2008年多选题】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中央银行一般性政策工具的有(ADE)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B.消费者信用控制政策C.优惠利率政策D.再贴现政策E.公开市场业务(四)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称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中间变量等,它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之间的变量指标,货币政策目标一经确定,中央银行可以按照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的三大原则选择相应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指标包括:1、利率:通常指短期的市场利率,具体操作有的使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有的使用短期国库券利率。2、货币供应量:整个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可以用作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的货币总额。从199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定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3、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满足可测性与可控性要求,数字一目了然,不少国家把它视为较为理想的中介目标。4、通货膨胀率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国家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为通货膨胀率,由此形成所谓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即设定一个适合的通货膨胀率并且予以盯住,如果通货膨胀率处于正常范围,参考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状况,制定适宜的货币政策;如果通货膨胀率超出范围,暂停其他项目的调节,以控制通货膨胀率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例题21:2004年单选题】短期市场利率能够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且变动灵活,因此通常将其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D)A.最终目标B.中间目标 C.传统工具D.特殊工具【例题22:2006年单选题】从l99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A)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A.货币供应量 B.存款准备金 C.超额准备金 D.基础货币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一)商业银行的内涵 1、商业银行的定义: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以经营工商业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它是金融机构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2、商业银行的性质:是最典型的银行,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形式为工商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办理结算业务的金融企业。(1)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是承担着资金融资职能的企业。(2)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它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3)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广泛,业务种类齐全,是唯一能够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窄,经营不完全的信用业务,或不以银行信用方式融通资金。【例题1-课后题第1题】商业银行是以(B )为目的的金融企业。A 宏观稳定 B 盈利 C 社会安定 D 职工福利【例题2-2006年单选题】在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本质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A.都能对工商企业发放贷款B.都追求利润最大化C.商业银行能吸收社会公众的活期存款,中央银行则不能D.商业银行承担货币发行任务,中央银行则没有【例题3-2004年多选题】商业银行是最典型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较,区别主要在于(BCD)A.是否以盈利为目的B.是否经营完全的信用业务C.经营范围的宽窄D.是否以银行信用方式融通资金(二)商业银行的职能与组织形式 1、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1) 信用中介:吸存放贷,是最基本的职能。(2) 支付中介: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为工商企业办理与货币资本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如汇兑、非现金结算等。使商业银行成为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成为社会的总账房。(3) 信用创造:起到扩张信用的作用。2、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1)按机构设置分类:单一银行制下的商业银行: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许多州立银行。总分行制下的商业银行:英国银行模式是典型的代表,目前世界各国一般都采用这种银行制度。(2)按业务经营范围分类:专业化银行制:商业银行只能经营传统的银行业务,即吸收存款,发放短期工商贷款(包括贴现商业票据)等业务。综合化银行制:商业银行可以经营所有的商业性融资业务,也称为“全能银行制”。【例题4-课后题第2题】比较典型的单一银行制模式的商业银行主要设立于(B)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例题508年单选】存款货币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最基本的职能是(A)。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信用创造D.货币创造(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商业银行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也称权益资本,包括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本以及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吸收外来资金: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从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其中以吸收存款为主。(1)吸收存款:是银行组织资金来源的主要业务,常用的分类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存款业务创新等。(2)借款业务:包括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等。2、资产业务:商业银行将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得收益的主要业务。商业银行对于所聚集的资金,除了必须保留一部分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应付客户提存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以票据贴现、贷款和证券投资等方式加以运用。(1)票据贴现:是银行应客户要求,买进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票据贴现形式上是票据的买卖,实际上是信用业务,即银行通过贴现间接贷款给票据持有人。(2)贷款业务: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一般排在首位,贷款的类型如下:按归还期限划分为:短期(期限在1年以内);中期(15年);长期(5年以上)按贷款条件划分为:信用贷款(以借款人信誉发放的贷款);担保贷款(以特定抵押品作为担保的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按用途划分为:资本贷款-以设备的更新改造或增添固定资产等为目的的贷款,属于投资性质的贷款。商业贷款-以企业原材料购进及商品交易等为目的贷款,属于生产或经营周转性质的贷款。消费贷款-以消费为目的的个人发放的贷款。(3)投资业务:主要是银行以其资金作为投资而持有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为防范风险,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范围一般都有限制性规定,许多国家规定只允许做债券业务,而不允许做股票买卖,或者允许银行以其自有资金和盈余的很小比例投资股票。3、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而提供的金融服务。也称为无风险业务。(1)结算业务:包括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银行提供的结算业务主要指转账结算。(2)信托业务:包括资金信托和财产信托。(3)租赁业务:包括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4)代理业务:如受财政部门委托,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5)咨询业务:【例题6-2006年多选题】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外来资金两部分。以下属于外来资金形成渠道的有(ABCE)。A.吸收存款B.向中央银行借款 C.结算过程中占用短期资金D.发行股票 E.同业拆借【例题7-2005年、2006年多选题】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ACE)A.票据贴现 B.贷款 C.再贷款 D.结算 E.证券投资【例题8-2007年多选题】商业银行资产运用的方法有(ACE)。A.票据贴现 B.借款 C.贷款 D.结算 E.证券投资【例题9-2004、2006年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有(ACD)A.结算B.票据贴现C.咨询D.信托E.再贴现【例题10-2005年单选题】某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资金收付业务,客户为此支付了1万元手续费。这种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 A)A.中间业务B.负债业务C.贷款业务D.票据贴现业务(四)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盈利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1)盈利性原则:商业银行在经营资产业务中,必须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注重资产业务的盈利性,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首要原则。(2)流动性原则:商业银行必须保有一定比例的现金资产或其他容易变现的资产;商业银行取得现款的能力。(3)安全性原则:商业银行在放款和投资等业务经营过程中要能够按期收回本息,特别是要避免本金受损。商业银行的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呈负相关关系。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性和盈利性也呈负相关关系。【例题11-2006年、2008年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商业银行基本管理原则的有(AC)。A.盈利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流动性原则D.公开性原则 E.财政性原则【例题12-2006年单选题】在商业银行管理中,安全性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放款和投资等业务经营过程中(B)。A.必须保有一定比例的现金资产或其他容易变现的资产B.要能够按期收回本息,特别是要避免本金受损C.要有较强的取得现款的能力D.必须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例题13-2005年单选题】保持资产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诸资产项目中,流动性最强的是(B)A.准备金存款 B.短期贷款 C.短期证券 D.银行房产二、金融市场(一)金融市场运行机理(了解)货币资金在使用方面总是存在着“时间差”和“空间差”。资金只有在运动过程中才能够创造价值,并使价值增值,从而产生资金融通的客观要求。(二)金融市场效率金融市场效率,是指金融市场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程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金融市场以最低交易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能力;二是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者使用金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效产出的能力。资本的本质特征:追逐利润。 (三)有效市场理论(了解)1965年芝加哥大学著名教授法玛提出了有效市场定义: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上,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得(利用)的信息,每一种证券价格都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根据信息对证券价格影响的不同程度,法玛将市场有效性分为三类:(1).弱型效率,它是证券市场效率的最低程度。如果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市场达到弱型效率。(2)半强型效率,是证券市场效率的中等程度。如果有关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市场达到半强型效率。(3)强型效率,是证券市场效率的最高程度。如果有关证券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公开发表的资料以及内幕信息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强型效率。【例题单选题】(2007年)根据芝加哥大学教授法玛对有效市场的分类,如果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B )。A.零效率B.弱型效率C.半强型效率D.强型效率答案B(四)金融市场的结构金融市场由许多子市场组成,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外汇市场等。根据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大致可分为两大类: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类型子市场主要功能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等供应短期货币资金,主要解决短期内资金余缺的融通问题资本市场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等供应长期货币资金,主要解决投资方面的资金需要1、同业拆借市场:同业拆借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特点:期限短、流动性高、利率敏感性强、交易方便。同业拆借利率是经济中反映整个信贷资金供求状况的一个非常第三的指标。典型的同业拆借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LIBOR)。2、票据市场:是以各种票据为媒体进行资金融通的市场。按照票据的种类,它可以划分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短期以及融资性票据市场。其中,商业票据市场和银行承兑汇票市场是票据市场中最主要的两个子市场。3、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是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它是一种直接融资的市场。有货币市场的属性,也有资本市场的属性。根据市场组织形式,债券市场可以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按期限,债券分为短期债券(1年期以内)、中期债券(1年至10年)和长期债券(10年以上)。短期政府债券的流动性在货币市场中是最高的,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参与这个市场的交易。4、股票市场:指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场所,可分为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二级市场)。发行市场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市场流通市场是已发行的股票在投资者之间进行转让的市场。活跃的流通市场是发行市场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股票市场还可以根据市场的组织形式划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股价指数的涨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股市总体价格水平或者某一类别的股价水平的走势,但并不反映具体某只个股的涨跌方向。5、投资基金市场: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也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从事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等金融工具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并分配给基金持有者的机构。优势:专家理财。6、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指专门进行金融期货交易的市场,具有锁定和规避金融市场风险、实现价格发现的功能。金融期权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按成交协议签订合同,允许买方在交付一定的期权费用后,取得在特定时间内、按协议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证券的权利。7、外汇市场:指由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商和客户组成的买卖外汇的交易关系的总和。【例题1(2006年)多选题】按市场工具划分,资本市场包括(BCD )。A.票据市场B.股票市场C.长期债券市场D.投资基金市场E.同业拆借市场 答案BCD【例题2(2004年)单选题】货币市场主要解决短期资金周转过程中资金余缺的融通问题,它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流动性最高、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参与的子市场是(D )。A.同业拆借市场B.票据市场C.投资基金市场D.短期政府债券市场答案D【例题3单选题】(2008年)在货币市场流动性最高、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参与交易的金融工具是( C)。A.股票B.长期商业票据C.短期政府债券D.长期政府债券答案C【例题4单选题】(D )是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A.货币基金市场B.短期政府债券市场C.股票市场D.同业拆借市场答案D【例题5多选题】以下有关资本市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CDE)。A.二级市场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市场B.股价指数的涨跌可以反映具体某只个股的涨跌方向C.活跃的流通市场是发行市场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D.投资基金具有专家理财的优势E.场外交易市场也称柜台交易市场答案CDE(注意教材160页第12题的答案是错误的,没有A)【例题6(2007年)单选题】某甲与所供职的公司签订合同,该合同规定:某甲每月支付l00元,当其在公司工作满三年后,从第四年起有权按约定价格购买该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这种交易是(A )交易。A.金融期权B.金融期货C.投资基金D.货币掉期答案A(五)当代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相互渗透发展的趋势(了解)金融中介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的缘故。从微观上看,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但从宏观上看,二者则为互补关系。第十八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一、金融风险指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难以完全避免。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1)不确定性。(2)相关性。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3)高杠杆性。金融企业负债率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随高度金融风险。(4)传染性。处于中介网络中的任何一方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金融风险的类型1、由于市场因素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市场风险。2、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的信用风险。3、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4、由于金融机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操作风险。【例题1:课后题第9题】银行业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有(ABCD)。A.信用风险B.市场风险C.流动性风险D.操作风险E.法律风险【例题2:单选】金融机构承担着中介机构的职能,割裂了原始借贷的对应关系,处于这一中介网络的任何一方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发生行业的、区域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这体现了金融风险的(D)特征。A.不确定性B.相关性C.高杠杆性D.传染性【例题3:单选】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这种金融风险称为(B)。A.市场风险B.信用风险C.操作风险D.流动性风险【例题4:课后题第1题】证券业交易的基本金融风险是(B)A.法律风险B.市场风险C.技术风险D.经营风险二、金融危机(一)金融危机的含义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金融资产、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的发生具有频繁性、广泛性、传染性和严重性等特点。(二)金融危机的类型1、债务危机也可称为支付能力危机,即一国债务不合理,无法按期偿还,最终引发的危机。特征:(1)出口萎缩,外汇主要来源于举借外债。(2)国际债务条件对债务国不利。(3)大多数债务国缺乏外债管理经验,外债投资效益不高,创汇能力低。2、货币危机在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的国家,由于国内经济变化没有相应的汇率调整配合,导致其货币内外价值脱节,通常反映为本币汇率高估。由此引发投机冲击,加大了外汇市场上本币的抛压,其结果要么是本币大幅度贬值,要么是该国金融当局为捍卫本币币值,动用大量国际储备干预市场,或大幅度提高国内利率。(补:盯住汇率是指一国货币按固定比率同某种外币或混合货币单位相联系的汇率制度。对其他外币的汇率一般根据此一汇率套算得出。发展中国家则大多采用钉住汇率制。)一国货币危机的发生与其宏观基本面、市场预期、制度建设和金融体系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一旦某些因素导致市场信心不足,资本大规模的套利使得盯住汇率难以维持,最终会引发货币危机。【例题5:课后题第2题】货币危机主要发生在实行( C)的国家。A.自由浮动汇率制度B.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C.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D.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3、流动性危机流动性危机是由流动性不足引起的。(1)国内流动性危机。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不匹配,即“借短放长”,则会导致流动性不足以偿还短期债务。存款者担心存款损失要求银行立即兑现,从而引发大规模的“挤兑”风波,导致危机爆发。(2)国际流动性危机。如果一国金融体系中潜在的短期外汇履约义务超过短期内可能得到的外汇资产规模,国际流动性就不足。一国的外汇储备越多,国际流动性越充足,发生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小。4、综合性金融危机综合性金融危机分为外部综合性金融危机和内部综合性金融危机。发生内部综合危机国家的共同特点是金融体系脆弱,危机由银行传到至整个经济。(三)次贷危机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