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64353812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其对策摘要: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而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要求会计信息能够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会计信息失真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和贷款人进行合理决策,帮助使用者评估和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动,帮助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因此,会计信息对于企业本身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危害使我们了解到如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随后,直入主题,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法制观念淡薄、内部管理失控、责任主体不明、会计手段落后等,这些都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 对策目 录浅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其对策1引言2一、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危害2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分析21、法制观念淡薄,弄虚作假泛滥22、内部管理失控,监督机制不严23、责任主体不明,制约机制乏力24、会计手段落后,核算不尽规范25、信息相对真实,偏差客观存在2三、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21、建立健全法制,加大打击力度22、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23、推行电脑记帐,提高核算质量24、完善准则制度,加强会计监督25、公正公平公开,保证信息质量2四、结束语2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会计信息质量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今日的会计信息,已经不仅是政府管理部门、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籍以改善经营管理、评价经济状况的重要资料,而且正在逐渐成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直接影响各有关方面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外部不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它将引起投资决策失误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使社会交易费用越来越高昂,最终导致交易的停顿,企业由于无法筹集到资金而纷纷破产,银行倒闭,失业率高企,物资短缺,物价飞涨,整个社会将陷入严重经济危机之中。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是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外部不经济现象的最好例证。会计信息质量高低,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了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告诉我们,真理是相对的和发展的,而不是绝对的和静止的。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应当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从会计人员的角度分析,不同的会计人员有不同的道德水准和技术水平,这就决定了他对会计信息真实性愿意作出和可能作出的最大承诺和保证的程度和大小。显然,不同的会计人员会有不同的承诺和保证程度,由其根据客观经济活动加工处理形成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也就有所差别。从所运用的会计程序与方法而言,受会计自身特点的制约,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也会影响会计信息与客观经济活动的吻合程度。首先,会计对经济活动(在会计上表现为会计个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是通过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来实现的。会计所运用的确认和计量方法肯定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动态的,主要是因为世界在不断运动,经济活动经常变化,会计信息反映的只是某个时期和某个时点的经济活动的情况,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是相适应的。从发展的眼光看,都是历史的和过去的。在当时条件下,基于当时的客观情况,这种反映可能是真实的,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对会计的理解逐渐深化,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也不断完善,对经济活动的会计反映要求会发生变化,原来被认为是正确的做法可能会被认为不正确,原来认为是真实的会计信息可能变得不真实。相反,一些原来认为是不正确或不可能的做法可能会得到承认和支持。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以一定的条件为转移的,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呈现动态性。一、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危害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现实经济生活中,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企业主管和会计人员钻法律、法规、制度的空子,造假账,编假报表,欺骗国家、人民和投资者。近年来,这种现象屡禁不止,不仅仅存在于国内公司中,而且已蔓延到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例如:2006年,中国电器制造商广东科龙电器和多位前高管因会计信息造假和其他违规行为受罚。该公司被发现在2002-2004年间,虚报12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以及1.2042亿元利润。前董事会主席顾雏军因财务造假和挪用公款判刑10年监禁。2009年12月,中国纺织品公司洪良国际(0946.HK)登陆港交所,而仅仅三个月后,即告停牌。香港证监会控诉其招股说明书“明显夸大”财务状况。2011年,深圳证交所申斥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管理层严重浮报2009年和2010年利润。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绿大地欺诈上市过程中存在重大的财务造假行为。该负责人表示,证监会于2010年3月因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对其进行立案稽查。行政调查发现,公司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经当地检察机关批准,于3月17日由云南省公安机关执行逮捕。此外,还有曾经一度震动整个中国的琼民源事件、红光事件、郑百文事件、银广厦事件等,以及沈阳欧亚实业董事长被判刑、啤酒花董事长出逃等案例。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性和普遍性。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利于决策的需要。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普遍存在,会给各方面带来很大的危害。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缺乏依据,干扰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给投资人、债权人等潜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决策的误导,难以发挥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中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影响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一些单位的个人谋求不正当利益,滋生腐败导致违法犯罪、败坏社会风气。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人以权谋私的保护伞,通过做假账,使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得以蒙混过关。导致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目前,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缴纳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很多企业账面盈亏不实,通过造假账、虚增支出、隐瞒利润等手段使账面亏损,逃避国家税收。造成资产账实不符,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人为调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与实际不符;企业存货积压严重,变现能力较差,其账期价值低于市价,会计核算仍按历史成本计价,没有反映变现净值等。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客观角度分析,有主观故意作假帐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计量方式、核算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带来不同的经济结果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从管理角度分析,有来自内部管理混乱、成本失控和外部环境不规范、结算纪律松弛造成的烂帐坏帐损失而影响信息不实;此外还有会计法规欠完善造成的“无法可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的局面和投资体制多元化所带来的投资者、管理层法律关系不明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1、法制观念淡薄,弄虚作假泛滥会计信息失真的最主要原因恐怕要算主观上故意的的弄虚作假,会计造假的主体一般为单位或个人,最多的还是单位负责人。他(们)故意违反法规制度,采用伪造、编造虚假会计纪录、会计凭证,隐瞒、删除或者虚拟经济交易事项,编造虚假会计报告,私设帐外小金库等手段。以达到追求本单位的经济效益,自己多拿报酬、职务升迁,或贪污、挪用等目的。假帐泛滥不仅吞啮着共和国大厦的基石,还腐蚀了我们的干部队伍,养肥了一批贪官污吏和社会蛀虫。会计造假污染了我们翘首盼望、来之不易的投资环境,败坏了我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的优秀传统。会计造假固然有法制观念不强、道德约束不严,个人或小集体利益驱动所致,但体制改革不配套、监督机制不力等也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现行的干部考核体制,往往也诱发出不少弊端。“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就是明显的例子,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倡导了政府部门的短期行为,也容忍了地方保护主义的风行一时。而上述所有丑恶现象都直接间接地反映到会计信息上来,使其扭曲、失真,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大敌。2、内部管理失控,监督机制不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些企业单位经营权失控,所有权缺位。经营权失控造成内部管理混乱,甚至根本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即使有也因失去监督而形同虚设,致使预算约束软化。所有权的缺位造成许多企业厂长、董事长、总经理一支大笔,挥金如土,一边是严重亏损,发不出工资,一边却在大吃大喝,挥霍浪费。会计监督机制向来是只对事不对人,即管不了人,或者更准确说是管不了官。于是到了最后连事也管不了。监督不力致使造假成本极低造假者不损分毫,告到上面去顶多是异地为官。监督机制不健全,与法制环境关系极大。人们的法制观念不强,会计法的威力在所有法律中可以说是最差的。几乎没有听说过那个人因为违反了会计法而受到制裁,或被判刑,而坚持会计法的人员不能得到会计法的有效保护,形成会计人员“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两难境地。 3、责任主体不明,制约机制乏力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产权的多元化使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会计责任主体不明确。政府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最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的信息使用者,因为它们肩负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管理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利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能,它们能直接感受到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后果和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巨大破坏,但是有时由于个人、部门和小团体的利益驱动,出于某种特殊目的如粉饰政绩或隐瞒事实等的需要,它们可能并不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如果这些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它们的目的不利的话。原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都是会计责任主体,要求大家都负责,结果是往往谁都不负责。新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责任主体,即“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就是避免了以前的弊端。这是因为单位负责人是领导单位会计工作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信息的生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现代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选择性也给单位负责人以比过去更为灵活的空间。不管这个负责人只是受聘的管理人员,还是集投资人、管理者于一身,他都有可能在一己之利的驱动下,损害会计法律关系另一方的利益。因此,法律上应当配置、完善对单位负责人的有效制约机制,否则,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状难以得到根本改善。缺乏这样有效的制约机制,使一些单位负责人从本单位利益或者个人利益出发,忽视甚至干扰会计工作,更有甚者,他们授意、指使乃至强令下属人员伪造会计资料,随意改变规范的核算方法,作假帐、报假报告,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实。4、会计手段落后,核算不尽规范眼下不少企业的会计手段过于落后,仍然是原始落后的的算盘计数,手工记帐,加之一些单位的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差,致使工作效率低,记帐差错率高,造成会计核算混乱的严重后果。目前我们不少企业的成本核算由领导说了算,信息状况可用三句话来概括:成本意识淡薄、成本信息失真、成本行为失控。会计核算的极不规范,使部分企业热衷于搞“厂长成本”、“书记报表”。企业承包者或负责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期望值,或者上面摊派的任务数,人为地调整产品成本,使会计核算明显地体现出他们的主观随意性。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为了少交所得税,极力隐瞒利润,乱挤乱摊成本;效益差的企业在完不成利润指标时,从自身利益出发,隐瞒费用、亏损,少摊成本,虚报收入,以粉饰自己的政绩,博取上级青睐。5、信息相对真实,偏差客观存在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是具有相对性的。许多会计信息资料,都必须经过复杂的计量和计算过程。由于合法操作以及其他非人为因素的原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常常有可能受到不精确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首先应当看到,真实的信息不一定十分精确。比如,某项应收帐款在帐面上是真实存在的,却不一定能证实其是否可以全部收回。更何况在许多情况下,会计人员要面对没有任何会计凭证为依据的经济业务,主观判断和会计假设使不同的操作者对于同一会计事项,即使采用同一会计方法,也可能因为判断和假设的不同而导致计量和报告的结果存在差异。此外还有计算精度问题,比如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还是三位,往往就会使结果大相径庭。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来源于会计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对同一经济事项由于选用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或方法,会计信息显示出不同结果。如为了核算方便,采用会计期间假设理论,人为将原本是持续经营的经济业务划分为若干核算期间,对过去和未来各期间的费用进行分摊;还有对各种产品、存货确定其成本的核算;都少不了采用不同的分摊、计价办法。比如固定资产折旧就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存货计价则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这些办法之间的差异孰是孰非,哪个更真实?,偏差是客观存在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偏差也是允许的。然而这种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致使许多企业单位可能为了某种预期的目标而主观选择不同方法,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三、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面对着假帐泛滥的中国,除了要大力宣传贯彻业已修订发布的新“会计法”外,我们还要卷起反对造假的巨澜,在会计领域毫不留情地打假。因为会计造假为贪污、行贿、受贿提供了温床,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整个经济秩序混乱,给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带来深远影响。不打假国无宁日,不打假国将不国!1、建立健全法制,加大打击力度修订后的会计法加大了对违法会计行为的惩治力度,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法的强大作用,一定要有配套的法规加以配合,应该相应修订刑法、公司法和证券法,特别是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发现作假,要采取果断的惩罚措施。优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制定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则以及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加强会计法制建设,要为会计监督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完善会计法和与其相关的法律条文的同时,应该同时注意既规范外部监督如国家、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又完善内控和奖惩机制,改善会计监督的内部环境。内部控制机制是一种约束机制,它是对权力和责任的约束。没有约束的权利必将走向腐败。必要时也应考虑“优薪养廉” ,根据“权、责、利”对应统一原则,还应该建立一套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兑现与权利和责任对应的利益,以激励人们正确地行使权力、承担责任,也才能更有效地保证内部控制机制的良性运作,必须彻底地改变目前存在的“管理不善的最大受益者是管理者自己”的扭曲状况。在人们希望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和约束所有监督行为时,一部监督法呼之欲出,人们对此寄予厚望不是没有道理的。积极推行会计委派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有力措施,对建立健全会计法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应该积极进行试点和推广。2、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产权是企业取得市场法人资格的的基本条件。只有产权明晰的企业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企业本质上是一个合同,该合同广义地规定了哪项任务应当由企业中的哪些成员来完成,在这里,基本权力(收入索取权、使用权、让渡权)实际被分割给了不同的人。在产权不明晰的企业里,权力的让渡不足,使得企业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市场,未能按市场的规律实施企业行为,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并未按市场的需要提供。而只有产权的明晰界定,才会使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会计管理交易活动。这是因为产权的明晰为会计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契约关系。在这两个条件之下,资源的配置相对地有效率;经营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时也最大化所有者的效用,按照市场而非所有者的旨意来实施经济行为。同时,会计主体可以根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规范组合方式,充分发挥会计规范的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产权与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的研究成果得到验证,即会计信息失真在私营企业大都表现为虚减利润,以逃避交税:而在国有企业则大都表现为虚增利润,以形成业绩良好的形象,使经营者获得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同时要加强会计法制的宣传教育,使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充分认识到,会计行为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会计信息也不单纯是一行行的数字,它代表着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会计信息中包含着政治、大局,谁作假谁就是对人民犯罪!明确法律责任主体,理清责权利关系。新会计法进一步明确了会计责任主体为单位负责人,突出强调了其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充分体现了谁决策谁承担责任的原则。在明确管理责任方面,笔者还认为,应该在全社会宣传树立“会计打假”意识,各企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考核要象对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打击车匪路霸一样,形成声势,持之以恒。要使会计造假的单位占不到便宜,找不到市场,使造假者声名狼藉,成为人人憎恶的过街老鼠。3、推行电脑记帐,提高核算质量应该广泛推行会计电算化,让会计核算插上现代化高科技的翅膀腾飞。特别是电脑网络、电子货币和日新月异的核算及审核软件的出现,使会计核算和记帐更加明晰快捷,更具有透明度,也使会计监督更加方便直观。总之,高科技的会计手段使会计信息的取得和传递更顺畅、更科学、更准确。加强会计计量和会计确认的规范化、科学化,也是提高核算质量不可忽略的一环。随着计量手段和方法的不断进步,计量精度随之提高,如企业期末存货的盘点。会计确认必须十分重视,特别是对企业商誉、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价值确认,越来越成为会计核算中的一道棘手难题。有必要多加研究,统一规范。为了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必须完善会计记帐规则,规范会计核算行为。要尽快扭转财务成本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不正常状态,彻底纠正弄虚作假、信息失真的现象,还会计信息以本来面目。4、完善准则制度,加强会计监督还要继续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准则制度中的解释和规定不能含糊不清,应该明确分清合法合规与违法违规的政策界限。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加强会计监督应围绕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三个方面进行。即强化政府、社会和内部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政府审计的重点应逐渐转向财政、金融、以及国家重点投入的重大工程项目和重点行业企业。对于一般企业单位,国家应通过中介机构间接管理,加强对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的质量监督,以检查评价审计业务质量,确认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中介机构今后应向合伙制、有限责任制、个人挂牌、集团制等多样化方向发展,要求注册会计师努力提高执业能力,强化职业道德,提高执业质量,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中介服务和社会监督。我国的内部监督必须从行政命令的桎梏中走出来,而把它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为了改善内部审计起伏不定、基础薄弱的现状,应该加快制定内部审计准则来规范和强化内审工作,更好地发挥内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实际上,外部监督就是对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督,不管是政府监督还是社会监督,其依据都是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所以,外部监督的质量取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会计信息的质量又取决于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健全。会计监督必须尽快制度化,规范化。5、公正公平公开,保证信息质量纵观当今世界,完善的市场要求高质量的信息,资本市场的完善在于它有高质量的、参与市场竞争各方都可以值得信赖的会计信息。其中如上市公司向市场提供的财务报告,在健全的法制条件下,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中介机构必须共同向市场做出庄严的承诺,定期及时地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应当是真实、公允、可比、充分披露和透明的报告。应该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比如,对本期发生的报告事项既不提前,也不推后;不计提所谓预防未来利润下滑的准备;不确认递延损失;不平滑利润而人为造成一个似乎稳定的、前后一致的发展假象。为了给企业创造一个“公正、公平、 公开”的竞争环境,笔者斗胆在这里大声疾呼,被行业、部门、权力、私利所腐蚀弱化了的会计原则,应当重振雄风。让假发票、假凭证、假帐簿、假报表见鬼去吧!让大额现金交易、帐外帐、小金库,还有什么厂长成本、书记利润都滚开吧!市场经济在呼唤真实的会计信息。新会计法是打假的重锤,在确立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同时,又加大了对造假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惩罚力度,随着对学习贯彻新会计法的逐步深入,全国上下齐打假,会计信息失真的顽症有望得到彻底的根治。四、结束语综上所述,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虚假会计信息产生,其具体原因多种多样,而且极为复杂,要防范则必须注意结合多种措施综合利用。为此,应以会计法制建设为核心,加强执法力度惩治腐败,完善各种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开展各种形式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职业道德,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好转。总之,会计信息质量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参考文献:1夏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与继续教育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62徐 哲会计失真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市场周刊,20063宋建华新时期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J理论观察2007.4谭劲松,丘步辉,林静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