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随需应变(IBM员工培训资料)(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3365894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你也可以随需应变(IBM员工培训资料)(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你也可以随需应变(IBM员工培训资料)(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你也可以随需应变(IBM员工培训资料)(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BM员工培训资料第一章环境变革篇1.1 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20世纪发生的电脑、核能、生物及太空等科学革命,引发了席卷全球的技术革命浪潮,专业知识、创新能力逐步替代资金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以及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进入新世纪更为广泛和剧烈,最终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结构。跨国公司的影响和作用将超越国界而日益增加,经济全球化将地球所有生产要素成为统一的整体。中国将紧紧地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后发展优势,实现国家的跨越式发展。1.1.1 经济全球化趋势从18世纪工业企业诞生开始,企业因为拥有资本、生产资料而对企业具有主导权。注重加强对本身经营各个环节的控制,为了降低成本,千方百计集成与自己产品相关的上、下游生产要素。20世纪2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将这种模式发挥到极致,不仅自己进行技术研究、生产、组装汽车,独立培训本身的员工,而且还自己生产钢铁、轮胎,拥有自己的橡胶园、自己管理运营的铁路来运输生产的汽车,甚至计划自己来销售和维护福特汽车,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由于当时企业之间相互沟通成本很高,福特这种综合一体性的经营模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进入20世纪后期,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各种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尤其是跨国活动交易成本的降低最为突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在全球范围的优化组合,改变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条件。福特原有的五脏俱全的企业结构已经不再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模式。生产技术专业化程度不断深入,企业重新分割、定义其生产经营体系,开始逐渐剥离、外包其某些生产要素,将其优势资源集中在特长领域。全球最大500家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外包给其它专业公司,不但节省30%费用,而且提高了员工满意度。随着企业的国内生产成本与出口销售成本之和大于国外生产成本与额外协调成本之和或大于国外生产成本与技术丧失成本之和,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参与国际经营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生产者可以不再局限于本国的资源,而利用全球资源来从事生产,哪里的资源便宜就用那里的。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不仅可以弥补本国资源的不足,还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些电脑公司将大量研发、生产工作外包给日本、新加坡等国家。1965年到本世纪1999年,全球各国经济增长了15倍,但全球贸易增长幅度超过30倍。1998年,全球跨国公司达6万家,控制全世界1/3的生产。生产国际化促使分布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加工过程之间形成高度依存的关系,一种有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国际生产体系内的分工取代了由产品贸易为连接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1.1.2 信息经济社会的到来20世纪初以来,知识技术革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地位日益增强,20世纪70年代,随着大量各类专业咨询机构成立,掌握丰富知识的专业人员逐渐脱离一家或几家固定的企业。同时知识的快速更新,以及高度专业化程度,使得企业对一些专业技术拥有成本将变得非常昂贵,企业开始采取租用方式从其他专业公司获得具有相关知识技能的员工。员工与生产企业不再具有固定的雇佣关系。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特殊的、专业的人力资本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如今的现代企业中,高科技投入、知识投入已占生产成本的90%。在发达国家,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20世纪初20%左右,5060年代为4050%,7080年代为6070%,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这一比例将达到90%。其中信息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发达国家已达到4060%左右。1990年以来,美国计算机及其它信息设备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一半以上。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比例持续增长,1998年已经达到71%,出现产业结构软化的现象,世界经济进入非物质化时代,信息正在取代物质资源而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经济增长从资源消耗型转向知识和技术型,彻底变革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模式。信息技术将成为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1.1.3 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加速启动工业化的进程,人均GDP从1980年290美元,增加到目前近1000美元,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为世界第二,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也将在不久取代日本成为亚军。在(到)2001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累计已达4930亿美元,2002年全年吸引外资达到500多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国外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已批准设立外资企业逾44万家,全球五百强中有八成公司已来华投资设厂,跨国公司近两年在中国的年采购金额已经突破千亿美元。很多外资企业带动大量的上下游产品和相关服务配套企业,像苏州地区的笔记本电脑生产的配套产业群;广东东莞的计算机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集散地;国内汽车企业的全球采购模式等,通过区域专业市场交换实现了生产链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或通过专业化协作进入跨国企业主导的价值链,迅速提升了相关产业的产业结构。 同时,北京、上海、天津等一些工业化发达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些比较发达地区的经济已经呈现向信息化的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将一些传统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中国正出现工业化与工业转移、知识化、信息化、非农业化及民主化共同发展的综合现代化发展模式。 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在中国基本确立,市场竞争格局开始形成,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加强,中国将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发挥后发展优势,淘汰世界知识转型过程中的大量中间技术和过程,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价值创造链。实现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同时快速发展的综合性发展。预计到2030年左右,中国GDP将达到4000美元,经济水平、信息化和知识化程度达到中等国家的水平。1.1.4 面临关键转型期的全球经济进入新世纪后,世界经济处于急剧恶化状态,2001年的世界GDP增长率从上年的3.8%降到1.3%,为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下降阶段。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结合做的不够,导致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发生衰退,并影响其它产业;同时现有的国际分工体系难以适应新经济发展要求,从美国发源的新经济缺少德国、日本和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参与,产业分工的链条从中间断开,使得信息通讯技术革命的潜力远远没有得到开发,波及效应大打折扣。 穷则思变,面对随之而来的新挑战,全球产业结构进入前所未有的调整变革时期,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迅速展开,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正在顺应金融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的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根据各自的经济特点进行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而各跨国企业正在加速其全球的发展战略部署。 1770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代表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但瓦特的发明正真影响社会和世界经济是在5060年后,在铁路、邮政、电报发明后。同样20世纪40年代发明的计算机代表着信息技术的开始,但直到1990年后,国际互连网- Internet的出现才使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始影响人类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因此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远远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展望以后的20年,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技术变革的速度超过最有远见的专家在五年前所能预见到的程度,今后10年所能带来的技术变革要超过整个20世纪的总和。在春潮涌动,全球科技、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中国应该紧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革命的趋势,借助外资进入的示范、带动效应,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在国际经济分工中寻求到新的位置,成为全球化生产的价值创造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时俱进,依托信息技术现代化,实现企业、社会的跨越式发展。1.2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 信息技术的普及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并成为了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劳动力与科技人才在不同产业、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并促使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发生深刻变革。1.2.1 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革命按照其计算模式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传统的主机/终端模式的主机时代。随后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由于个人电脑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第二阶段又可称为PC时代。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国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开始盛行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网络计算的模式已经成为IT计算模式的主流,第三阶段称为后PC时代-网络时代。后PC时代,电脑技术的运用在IT行业的地位开始逐渐被网络技术的运用所替代,这主要是因为国际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接入网络给用户带来的效用成爆炸性成长。网络的发展并不依赖于个人电脑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能够与国际互联网联接的通讯工具将越来越多,个人电脑的各种信息传递、信息处理等功能将逐渐被分离、独立出来,以适应未来人们对上网日益增多的需求。1.2.2 竞争的加剧计算机信息技术革命通过国际互联网在现实空间全球化之上,叠加了一个虚拟空间的全球化,后一个全球化的发展势头将比前一个全球化更为迅猛,并有力地推动前一个全球化即现实空间全球化进一步向前发展。迄今有赖于地缘空间或地理位置的竞争优势将会逐渐丧失,你不得不一面盯住地理商圈里的竞争对手,一面盯住不知道会从地球上哪个角落冒出来的虚拟商圈里的竞争对手。只有比竞争对手能更快地获取和处理信息,创造不可取代位置,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能及时做出反应,已经成为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财富榜上全球500强企业在19901998年间有一半以上退出了500强的行列。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500强企业中,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而企业网络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10倍以上。瑞士的雀巢集团总部利用信息化系统,对分布在全球400多家企业的财务、资金、质量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总部随时监控资金在世界各地运作的状况,在几分钟内就能调动分散在全球的几十亿、上百亿资金。使劳动生产率提高1030,库存降低3060,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了60200,报表周期缩短90以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通过应用网络技术,完成一个票据审核流程由原来的2周缩短为2小时,专门负责票据处理的人员由500人减少到150人。信息技术广泛的渗透性和关联带动作用,使得信息化成为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1.2.3 中国的机遇和挑战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信息产业年均增长率为40%,比同期GDP增长速度高出30多个百分点,由此在规模上进入了信息化大国的行列。中国上网的计算机数达到了2572万台,而上网的用户数更是达到了6800万人。2002年全球IT业流年不利,中国生产增速达到40%以上,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41.4%。在产业信息化方面,九五以来,随着企业对信息化认识的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普及,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规模跃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企业信息化应用总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查询、发布信息的阶段。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面对迅速扩大的、通过互联网展开的跨国交易,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只有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服务完善、市场开拓等各个环节充分利用和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打造和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中去,并抢占整个产业链的高端位置,自如应对各种冲击和挑战。1.3 当今企业面临的四大挑战 面临更加严酷的市场压力和竞争,21世纪的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3.1 日益剧烈的竞争 竞争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首要挑战。随着市场透明度的提高,竞争的激烈程度愈演愈烈,竞争者们都在争先恐后地希望给客户提供新的价值,以保有或扩大市场份额。其实现在产业中的竞争是大大超越了现有参与者的范围,顾客、供应商、替代品以及潜在的进入者均成为该产业现存者的竞争对手,竞争更加广义,可称为 拓展竞争。一是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传统的竞争者以人们熟悉的方式争夺地位,通常是价格竞争、广告战、新产品引进、技术进步,增加顾客服务等。在经济不景气或产业增长缓慢的行业,对于寻求扩张的公司来讲,竞争的内容就成了一场争夺市场份额的竞赛。二是新的竞争者的加入。新的竞争者往往从某一点切入,专注于某些领域并获得优势,他们会不断攫取现存的竞争者从其消费群体中获得的利润。加入一个产业的新对手引进新的业务能力,带有获取市场份额的欲望,同时也带来可观的资源,结果价格可能被压低或导致守成者的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三是规模经济对竞争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因为对规模经济和对低成本的追求大大加强了竞争的激烈性。当一个国家在制造某一产品中拥有显著成本优势或质量优势时,这个国家将成为产品的产地,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全球性企业总是能利用他们的比较优势,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四是消费者对竞争的影响。消费者或买方越来越聪明,在竞争激烈,市场透明的环境中,他们拥有越来越多的权利,通过压低价格、要求较高的产品质量或索取更多的服务项目,并且从竞争者彼此对立的状态中获益。所有这些,都是以牺牲产业中企业的利润为代价的。1.3.2 永恒的变化企业面临的商业环境的变化不是匀速发生,而是加速发生,需要更快的反应时间来面对新的变化。在客户要求方面的改变,科技的创新和政府规则愈加突然和难以预测,并带来游戏规则的改变。技术创新持续地改变我们商业的运作模式,而客户不断加速采用新的产品和服务,对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社会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土地是最主要的资源,社会变化很慢,一切都可以预期。由瓦特发明了蒸气机开始,社会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手工生产的模式逐渐被标准化的精细分工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模式所替代,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这波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控制因素是资本,拥有庞大的资本便可控制一切事物的进行,公司规模越大,越能取得规模上的优势,获得超额的利润。现在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谁最快地拥有最新的信息、知识,谁将成为商业世界新的主宰。在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控制因素资本,在新的世纪中被资讯所替代,以前的资本家,也被现在的知本家所代替。小鱼吃大鱼,快鱼吃慢鱼的例子屡见不鲜。1.3.3 无情的财务压力由于经济发展及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其投资者的苛求,企业要实现预期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就变得更具有挑战性。公司管理者越来越多地面对投资人对资金回报的压力。风险投资或股市投资人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利套现,而公司管理者则需要着眼于公司长远的发展。投资方和公司管理者的冲突从第一天起就是存在的,而获利套现在任何时候都会发生。不能认为你的股东就应该一辈子都跟着你。当资本方和管理方的冲突不可调和时,管理方会遭到无情的抛弃,赢海威的张树新和新浪的王志东,就深深体会到资本的厉害。企业只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在财务市场上才能得到肯定和认可,营业收入的增长总是被强化,内部来自管理层的压力,而外部来自股东的压力。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每个季度都要公布营收状况,如果达到预期的结果,在股票市场上就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从企业内部而言,为追求业绩,完成销售任务,来自管理层的压力也是巨大。1.3.4 无法预测的威胁各种危险变成真实和普遍,因为全球化企业越来越多地面临自然的灾难, 地缘或国家性政治的不稳定因素和其他的市场震动。从各种冲突的发生到商业环境的改变,企业受到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大的冲击。9.11事件导致全球股市激烈动荡, 紧急损失巨大,并加速了美国经济的衰退,欧洲、日本也都进入衰退期,全球经济恶化的程度和范围比预估的更为严重和广阔。在某地一天之内发生的一个事件,其影响可能将长久地波及整个世界。除了要面对现实世界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外,来自网络世界的虚拟危险不断威胁人们的安全,一个大学生编写的计算机病毒可以导致全球无数的计算机瘫痪,无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破坏。人口的变化引起商业环境中可预期的以及不可预期的变化。在未来的40年中,前20年,中国将面临就业与失业的压力,而后20年则面临老龄化的压力。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从500美元向3000美元挺进时,往往是受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自然灾害持续产生对经济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报告表明: 4月以后,受非典疫情影响,部分行业遭受严重冲击,经济增长明显回落。初步测算,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由一季度9.9%回落到6.7%,回落3.2个百分点,增速为1992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第三产业仅增长0.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从这里可以看出,即使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摆脱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要面临的各种挑战:竞争、不断的变化、无情的财务压力、不可预料的威胁,无一不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如何正确认识和面对这些挑战,并制定出积极有效的对策,对每个企业都是一项迫切而亟待解决的课题。1.4 成功企业的四大特征在当今全球经济环境下的商品大潮中, 所有的企业都希望增加收入、提高利润、 优化资本, 同时又能更有效地控制风险。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难以预测的市场变化,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确保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从投资回报率(IOC)的角度来看,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投资回报率 = ( 收入 * 利润 / 资本 ) - 风险增加收入; 通过:维持现有客户群;扩展新客户;推出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提高利润; 通过:加大周转,减少库存;重新定位产品并管理价格;价值链的每个环节降低成本;尽最大可能降低营业成本中的峰值优化资本; 通过:减少固定资产总拥有量;降低运营资本水平;尽量减少不赚钱的固定投资;最大限度降低为抵御风险而带来的成本控制风险; 通过减少内部运营风险;与战略伙伴分摊风险;保持资本的流动性,提高动用大宗资金的可预知性;在凶险的市场中求生存一家公司要想成为最具竞争优势的企业,必须具有足够的实时响应能力(Responsive)来预测市场状况与客户需求;具有资本的灵活可变性(Variable)来随机动态地管理成本,掌握瞬息万变的商机;必须专注(Focused)于您的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合作伙伴;足够的坚固可靠性(Resilience)来确保您的核心业务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运作。或理解为更具弹性 - 更好地管理风险并能从业务危机中迅速恢复。若是如此,您的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将是独一无二的。企业必须专注于变化多端的市场,以具备回弹能力且灵活多变的方式应对机遇与挑战。设想以下四件魔法宝器如何能助您一臂之力,让您的企业最具竞争力。1.4.1 关注重点 聚焦目标(Focused)80/20法则说明您的20%业务为您创造了80%的利润,扬长避短,集中精力做好那20%的业务是企业的生存法宝。通过与业务合作伙伴分工协作,可以专注于本身特长业务,实现优势互补和双赢的目标。老王和小李同在一个小镇上做同样的生意,自产自销成套餐桌椅(一个餐桌加四个餐椅为一套),供不应求。老王每个月只能做四套,而小李每月仅能做出三套。他们都想在现有条件下挣到更多的钱。有一天老王对小李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我们俩都能挣到更多的钱, 那就是你卖我做的餐桌,我卖你做的餐椅”。小李一时还不理解,老王就画了下面这张表:当前状况:餐桌(每个300元)餐椅 (每个100元)总收入月工作天数老王每2天做一个每月做4个4*300元=1200元每天做一个每月做16个16*100=1600元1200+1600=2800元4*2+16*1=24天小李每4天做一个每月做3个3*300元=900元每天做一个每月做12个12*100=1200元900+1200=2100元3*4+12*1=24天新的方式:餐桌(每个300元)餐椅 (每个100元)总收入月工作天数老王每2天做一个每月做8个8*300元=2400元每天做一个每月做8个8*100=800元2400+800=3200元8*2+8*1=24天小李不做每天做一个每月做24个24*100=2400元2400元24天木匠老王和小李通过简单的分工合作,利用生产效率的差异,从两人每月共做七套桌椅,增加到八套,提高了每个人的收益。只要存在生产效率的差异,总是能够找到利用这种差异带来效益的组合。这也是世界上所有贸易的基础。只要他人做同样的东西比我做的便宜,只要交易成本不超过它的差价, 我就应该去购买而不是自己去做。集中优势资源获得局部精湛的绝对优势是现代竞争优势的至理,即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可以预见到的成功率与回报率最高的事情。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资金、人才、管理能力、所获得的信息等资源限制。如果把这些有限的资源都集中在某一点上,就有可能把这一点做精、做透,做到最好;如果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到较多的领域,其结果可能是样样都不精,样样都不优,往往給那些善于进行市场细分,专注于某一点的竞争对手各个击破。1.4.2 实时响应 反应灵敏(Responsive)恐怕当今的科技还无法预测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的9.11事件和2003年SARS。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全球化经济体系运行的变幻莫测远胜于斯,作为企业,尽管无法未卜先知,但应具有实时响应能力,对环境变化的洞察力和动态反应能力。无论是对无法预测的供求关系变化,对初露倪端的客户、合作伙伴、供货商和雇员的需求,还是竞争对手的出人意料之举。企业需要思考他们的商务模式是否能够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实时的反应,能够快速开发新产品、新的服务方式、定制特殊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各种需求。改善投资回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技术投资,灵活地适应成本结构和业务流程,降低风险,使其生产力、成本控制能力、资本效能和财务预测能力达到更高水平,进而更快地提升企业各方面的业绩。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在当今以科技为主导的全球竞争活动中,行动就是一切,言语务求行动的解释,行动务求早赢,早赢务求利润的增长。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中,需要迅速地反应、做出决策,并且能够立即预见到这个决策所带来的后果。有的零售商会在气温每变化两度的时候改变其冰激凌的售价;也有些公司则通过检索数据库,花几秒钟就能查询到以前需要几年才能回答的业务问题,从而帮助经营决策。每一个人都需要实时的、随需应变的答案。1.4.3 随机应变 变化灵活(Variable)具有灵活适应能力的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变化相应地调整其生产成本结构及业务运行流程,以降低财务、业务不确定性导致的影响。灵活适应能力能够提供企业一个新的增值空间。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动态增加生产资源,快速地扩大或减少生产规模,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企业不再按最大生产规模而预先配置其固定投资,企业的厂房、机器、计算资源及各类信息资源,都可按需动态快速配置。比较多家合作伙伴、供应商,快速地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组合,从而使企业获得最优成本、质量、服务与速度等。随之而来,能灵活地改变流程,这种灵活性使企业降低风险,以高水平的生产率、成本控制和资金效率改善企业的经营活动。著名的美国摩根投资银行为了增加其成本的灵活适应性,将包括数据中心、技术支持、网络、语音处理等的信息技术体系的很大部分交给外面的独立运行商。在外包商的信息处理设施中,创建摩根公司虚拟专有信息资源池,根据摩根公司的业务需求变化动态增减资源的配置状况,并按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费用结算。利用该架构,摩根公司不但大大降低其固定成本投入,而且可以更快地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1.4.4 坚固可靠 弹性运营(Resilient)不是所有的危机事件都能在事先通过危机预警得以避免,很多危机是无法准确预测的。 企业应具有坚固可靠性,实施灵活的运行环境,以应对变化和威胁,从而持久保持可用性和安全性。了解其面临的近乎于实时的运营、市场与信用风险,并能通过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从外部威胁所导致的业务风险中迅速恢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越来越多的商家面对经营风险,由被动地反应转变为主动地反应。目前世界上较大规模的企业和银行一般都有备用的计算机系统,以防止自然灾害或其它危害摧毁重要的业务系统,确保在日常运作的计算机出现故障后能及时替代,不至于影响关键业务的正常运转。纳斯达克(NASDAQ)计算机网络拥有每天上十亿笔交易的处理能力,每秒完成的交易量也在500万笔之上。值得借鉴的是,纳斯达克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与运行中心设在康涅狄格州,同时在马里兰州还建有一整套计算机备用系统。美国9.11事件后,危机管理已成为任何国家或政府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当危机发生时,要始终掌握一定的备用资源,并努力增加备用资源。美国的持久的宪法政府计划就明确规定了美国政府一旦遭受大规模袭击时,各项备用资源的使用原则、方法和程序,从而保证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第二章未来企业篇2.1.企业发展的启迪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而同样的道理在中西方又这样巧妙的相近。历史上,一位英国人将这一道理上升为理论高度。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Alfred North Whitehead (b.1861 - d.1947)指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灵魂在于不断创新,生命拒绝木乃伊式的陈旧生活方式。当一种状态维持时间越长,毁灭的就越彻底。当今社会的发展正如鲁迅先生所形容的那样: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传统在不断被打破,创新为企业带来新的生机。企业繁荣的秘密在于全新的创造,也同时意味着彻底的破坏。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已经揭示出一些既非纯粹自然规律又非单纯社会发展规律,而是内含两者的重要新规律。他们就是摩尔定律,梅特卡夫定律和科斯定律。有了这三个定律,我们就可以看到未来企业的走向。 2.2.1 摩尔定律-信息科学的发展规律 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的,他指出集成电路中导体元件的密度每18个月增加一倍。他据此推理,如果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在较短的时间内计算能力将呈指数规律增长。在过去30年里,摩尔定律被非常准确地验证了。摩尔定律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数字技术产品会不停地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小,越来越便宜。37年来,它所倡导的更快、更小、更便宜的理念,使得整个信息产业变成了另一个奥林匹克竞技场。30多年来,从286、386到奔腾,计算机芯片技术沿着摩尔定律的轨迹突飞猛进,已成为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和新经济奇迹的重要推动力。就企业而言, 随着产出的增加,厂商不断改进它的生产,结果单一产品的成本不断下降。摩尔定律也揭示了企业建立定时出台机制是迎接新经济挑战的基本前提。企业危机最根本的是创造力危机,因此不仅要把创新作为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创新的时效管理,主动地、科学地确定创新步伐,这种观念称为定时出击。摩尔定律保证了科技创新的高速度。2.2.2 梅特卡夫定律:网络技术发展规律梅特卡夫定律是3Com公司的创始人,计算机网络先驱罗伯特梅特卡夫提出的。梅特卡夫定律认为,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梅特卡夫定律决定了新科技推广的速度。梅特卡夫定律常常与摩尔定律相提并论。这是一条关于网上资源的定律。梅特卡夫定律提出,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所以网络上联网的计算机越多,每台电脑的价值就越大。新技术只有在有许多人使用它时才会变得有价值。使用网络的人越多,这些产品才变得越有价值,因而越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使用,最终提高整个网络的总价值。一部电话没有任何价值,几部电话的价值也非常有限,成千上万部电话组成的通讯网络才把通讯技术的价值极大化了。当一项技术已建立必要的用户规模,它的价值将会呈爆炸性增长。一项技术多快才能达到必要的用户规模,这取决于用户进入网络的代价,代价越低,达到必要用户规模的速度也越快。有趣的是,一旦形成必要用户规模,新技术开发者在理论上可以提高对用户的价格,因为这项技术的应用价值比以前增加了。进而衍生为某项商业产品的价值随使用人数而增加的定律。 信息资源的奇特性不仅在于它是可以被无损耗地消费的(如一部古书从古到今都在被消费,但不可能被消费掉),而且信息的消费过程可能同时就是信息的生产过程,它所包含的知识或感受在消费者那里催生出更多的知识和感受,消费它的人越多,它所包含的资源总量就越大。 互联网的威力不仅在于它能使信息的消费者数量增加到最大限度(全人类),更在于它是一种传播与反馈同时进行的交互性媒介(这是它与报纸,收音机和电视最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梅特卡夫断定,随着上网人数的增长,网上资源将呈几何级数增长。梅特卡夫法则是基于每一个新上网的用户都因为别人的联网而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交流机会。指出了网络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和正反馈性:联网的用户越多,网络的价值越大,联网的需求也就越大。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梅特卡夫定律指出了从总体上看消费方面存在效用递增-即需求创造了新的需求。2.2.3 科斯定律:交易费用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Coase),1910年生于伦敦,1931年取得伦敦经济学院商学学士学位。1932年,科斯来到美国,研究产业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问题,目的是发现产业为什么以不同方式组织起来。通过对美国许多企业的调查,他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交易费用,而且运用这个概念对企业为何存在及企业的规模应该有多大作出了解释。他的这一理论在50年后获得诺贝尔奖。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可以说,他是产生企业的根本原因。企业组织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部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企业在决定他们做生意的方式和生产什么的时候必须计算交易费用。如果做一笔交易的费用大于交易所带来的利益,那笔交易就不会发生或实现。企业的最优规模由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的那一点决定。事实上,决定建立企业是否有利可图的正是这些费用和那些企业运行必将带来的费用的对比。为了确定企业规模,必须考虑市场成本和不同企业的组织成本,而后才能确定每一个企业生产多少种产品和每一种产品生产多少,也就是企业的规模有多大。网络的出现正是从多方面降低了交易费用。当交易费用为零时,企业的性质和规模将发生根本的变化。即使在数字革命之前,科技在公司的演进过程中也扮演了核心的角色,通过大量采用先进科技成果,公司大大降低了运作成本,数字科技继续承担了这一任务。但有些不同的是,它在极大地降低了公司运作成本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市场自身的成本。在摩尔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共同作用下的新型市场已经形成。而在这个新型市场中交易费用是成指数比例下降的。由此而来的影响是双方向的:几乎所用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费用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它在开放市场里下降的速度远胜于在公司里下降的速度。我们完全可以预测: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可以使市场变得更有效率。如果公司扩展到它的下一笔交易和在公司外完成一样廉价,如果外部世界的成本更加便宜了会怎么样?自然的想法是公司的规模会萎缩。如果科斯先生关于市场和交易费用关系的理论是正确的话,那么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更令人惊异的结论:公司规模缩减法则:随着在开放市场交易成本趋向于零,公司的规模也会趋向于零。 我们并不是说这样的事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对于大部分的复杂交易来说,还是需要很多的交易费用。但是,公司性质肯定会发生变化,或者说已经在变化中了。公司的概念从一个由员工和固定资产组成的物理实体逐渐让步给所谓的虚拟组织。在这种组织形式里员工可能是部分时间工作或者是合同工,资产可能被多家组织共同拥有,公司内、外的分野越来越模糊。个人可能参加多家企业,正如当今的大企业家一样。企业的组成将更加围绕与交易密切相关的事件而不再是注重传统意义上的永存不朽了。在过去十年间发生的外包热和很多的公司规模缩减,其本质原因都是对在开放市场中交易成本下降做出的反应。正如公司规模缩减法则所指出的那样,美国劳工部已经预测到了2005年,美国最大的雇主将是个人。外包和规模缩减是向新数字经济转变的部分内容,其结果是规模较小的、更专业化的成份通过沟通联结而不是所属关系组合起来,取代大型固化的公司。在当前可以很直观看到的是,在企业内不值得自己做的就会给别人做。比如说,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力会被更多地使用,以取代本地的劳动力;合作伙伴的选择将扩展到传统的外包范围之外形成一系列的合作方式。那些坚守着传统格局的企业在新型市场竞争中很难有立足之地。企业总是朝着有利可图的方向发展。当企业的扩大能带来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减少时,企业会趋于扩大,当企业的扩大带来的是效率的下降和成本的上升时,企业就会趋于缩小。从表面看,科斯定律揭示的是企业自身规模的发展规律,但实际上它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预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分工进一步趋向专业化。2.3 三大定律带来商机无限 翻开计算机发展史可以看到,每逢新技术出现时都会创造一些成功的企业,例如:微机与微处理器的出现,创造了Apple、Microsoft和Intel;386计算机的出现创造了Compaq。这是因为新技术革新打破了原有的竞争局面,在一个新的规则下,新老企业之间,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力量对比得到了调整,唯有那些具有创新精神、行动敏捷和思想清晰的企业才可以在新的竞争中胜出,这也给新的企业以真正的机会。中国的企业也在期待这样的机会,而这一机会已经出现了,这就是全球一体化的网络时代。如果说技术是工业社会发展的衡量标准,那么信息的占有和获得的速度则是网络时代企业的衡量标准。信息产业不再是单一的、以技术为主导的工业,企业需求才是关键。也就是让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完全从业务的需求开始,而不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把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想像成每个家庭对电力的需求那样,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摩尔定律已深入人心,它预示的是单体计算能力的提高,而梅特卡夫定律则揭示了网络的规模化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假定现在全球有一亿人口在使用国际互联网,那么实际上由此产生的效用则等于一亿的平方 - 一亿亿人使用单体计算所产生的效用。由此可见,称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quot;网络时代毫不为过。网络发展的基础核心不是技术,不是资金,而是用户。1996年全球互联网用户不足4000万,1997年达到6800万,1998年达到9700万,1999年9月已达到2亿。据Forrester Research预测,到2005年全球将有10亿人上网;信息产业短短5年(1998年到2003年)创造的价值将超过汽车工业100年创造的价值。信息时代的增长方式呈现的完全是指数级增长。由于信息网络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地理距离变得无关紧要,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对空间因素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整个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对于诸如商业、银行业、传媒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来说,迅速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产业内部的升级改造,以迎接网络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一种必然选择。可以说,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产业间的相互结合和发展新产业的速度大大提高。网络世界具有累积增值性。对信息的投资不仅可以获得一般的投资报酬,还可以获得信息累积的增值报酬。这是由于一方面信息网络能够发挥特殊功能,把零散而无序的大量资料、数据、信息按照使用者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综合,从而形成有序的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信息使用具有传递效应。信息的使用会带来不断增加的报酬。举例来说,一条技术信息能以任意规模在生产中加以运用。这就是说,在信息成本几乎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信息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带来不断增加的收益。知识、信息是支撑网络世界的主要资源。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知识已成为所有创造财富所必需的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要素, ,知识正在成为一切有形资源的最终替代,正是知识与信息的特性使网络世界具有了可持续性。信息与知识具有可分享性,这一特点与实物显然不同。一般实物商品交易后,出售者就失去了实物,而信息、知识交易后,出售信息的人并没有失去信息,而是形成出售者和购买者共享信息与知识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在知识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作为主要资源的知识与信息具有零消耗的特点,知识是不可穷尽的。2.4 商机带动企业的发展 有分析家指出,我们正朝着人类社会的下一个阶段-知识社会发展。全球一体化为新一代的知识专家创造了极大的便利,使得他们能以空前的速度创造和贡献新的知识,他们比以往更富专业化,同时越来越趋向于独立运作,不再被束缚于某一个经济体内部,只为单一的经济体贡献他们的专业知识。在知识社会中,知识将成为最关键的资源,而知识的创造者将成为起主导作用的社会群体,这将不仅仅体现在这个群体在下一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上,甚至在人数上,他们也将在社会工作人群总量上占据一定的优势。作为知识社会的一支中坚力量,知识的创造者们具有以下的三个特征: 1、无疆界性。知识创造者们所能提供的资源是知识,知识的流动相比较金钱资本而言,更易流通,无法限制。 2、人数呈上升趋势。掌握一定的知识是成为知识创造者的必要条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常规的学院式教育或通过网络获取这些知识,这使得知识创造者的人数快速上升。 3、成功的机遇和挫折的危险同时存在。最简单的例子,任何人都能轻易获取胜任某项职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最终每个人都能获得这个职位。 这使得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在未来的知识社会中都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信息技术虽然只是未来社会众多新特性中的一个,但它给这个社会带来的影响几乎是最大的:它能使新的知识在转瞬之间传遍全球,并呈现给每一个人。由于信息传播的简便和快捷,在未来的知识社会中,尽管大多数的机构仍然会驻留在本地开展经营,但任何一个机构,不仅仅是公司,而且包括学校,医院,甚至是政府机构,都会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全球性的竞争中来。这是因为只要你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帮助,来使自己的经营覆盖顾客更多,成本更低,反应更快,只要你把机构的相关信息放到网上,并通过互联网搭建好联系客户的通道,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互联网好了,它会让顾客知道谁在经营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以及这些东西的价格。技术加速发展的趋势,使得无论个人还是机构进行跨领域的知识创新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必须在自己专精的领域寻求发展创造,从而在全球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爱迪生式的多领域天才创造发生在单个人或单个机构这样的事情将不再有发生的可能。一方面,日趋激烈的竞争使人们只能固守在某一领域需求发展;另一方面,专注于单一领域的发展使人们在各自的发展方向上知识和技术更加专精,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在竞争中,弱势的个体自然被淘汰,他们或是加入到竞争中胜利的一方,成为强势的一部分;或是转向其他领域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此的优胜劣汰使得幸存者都是不折不扣的最强者,是各个领域中的佼佼者。当这种趋势普及到整个人类社会,就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每个公司和机构都是各自领域中的强者,但因为专精于某一领域,所以必须与公司或机构以外的其他领域的专家共同合作,共同创造出成功的产品。如果说工业化最大的挑战来自分工角逐中谁能占有一席之地,用对立的方式进行竞争,并把别人挤下去。那么,信息社会最大的挑战来自谁能充分利用合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间的界限日益紧密和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面对挑战的最好活命办法,是用市场链的协同方式,进行合作创新,实现双赢。在跨入知识经济、在向知识经济纵深推进中,每一个想活下去的企业,都必须不断地以最快速度进行创新,都必须不断地用自己新优势更新自己曾取得辉煌的旧优势,摩尔定律就是这样告诉人们的。信息网络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合作能力。非网络时代与网络时代,对企业来说最大的不同,是从竞争主导过渡到合作主导。合作主导追求的赢利点在于网络效应,它是一种合作效应。合作能力是建立企业之间关系的能力。信息技术真正可以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企业将自己的非核心能力外包出去,将与自己业务流程相符的,别人的核心能力外包进来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使这些外包活动可以平稳,快速,低成本地进行。 向知识经济过渡,就是向以知识工作者为唯一生产力要素,向以知识和服务工作者为主体的经济社会前进。以知识武装为内涵的人力资本,将成为最宝贵的资本。成为企业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载体。因而,追求效率的企业管理,主要不再是对整?quot;人的管理,而主要是对人的知识,即在企业中的经营化了的知识的管理。当企业的规模到达一个临界点,如果当把某一项事务交由其它公司打理比留在本公司处理更省钱的时候,合理的选择将是把此项业务外包给更专业的公司去做,如此一来,既节省了开支,又提升了相关事务的服务水准,何乐而不为?当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企业内部的相关部门撤编,企业更加趋于专业化,企业规模得到优化。一个最直接的实例是有关财富榜上全球500强企业雇员人数的统计。从上图的统计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1954年,全球500强总共为世界贡献了780万个工作机会;在以后的15年中,这个数字几乎翻了一番。这一时期,是跨国公司发展的黄金时期,业务不断扩大,雇员人数随之直线上升,公司规模持续膨胀。可是从1979年到1994年的这一个15年间,从统计数据上我们却看到了一个相反的趋势:跨国公司的业务依然保持高速的增长,但它们的雇员人数却开始下降。至1994年,全球500强的雇员总数已下降到1190万,比15年前的1979年下降了26.5%。这里除了因办公和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所导致的雇员数量减少的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分工的进一步专业化,导致各种专业服务公司的大量出现,使得各大公司有机会将公司内部一些主业之外的事务,尤其是公司内部的支持和服务部门的业务交给外部专业服务公司处理,撤消一部分不必要的编制,从而达到控制公司运营成本,同时享受更专业化服务的目的。 美国人在海湾、波黑、阿富汗战争中显示出来的压倒性优势,表面上看是让对手无法望其项背的高科技现代化武器的优势,但实质上是巨大的社会财富,遥遥领先的技术发展水平和兵器工业的深厚积累,而这一切,起决定性作用的均是人,是各行各业,各具专长的人的优势。毋庸置疑,一个行业的顶级专家所能创造的社会财富是一个刚刚入行的新人所无法比拟的;各国之间技术水平发展的差距无疑也是由各国之间顶级技术专家的水平决定的,它囊括研究、设计、制造各个方面,而整体的水平永远由最薄弱的那一环所决定。 专业化是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中国的发展走到今天这个程度,改革和开放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开放所带来的外来投资,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使中国用20年的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50年的发展历程。企业也好,个人也好,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创出一番成就。事必躬亲,则难成大器。圆珠笔,1元1支。这支圆珠笔是用塑料制造的,里面是石油工业的油,还有金属在里面。就是说一个普通工人工作1小时就可以买几支圆珠笔。 但如果要你自己从头发明、制造这支圆珠笔,穷毕生精力也未必制造出来!自给自足在今天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第一重要的是专业生产,专业生产使学习费用降到很低。大家各自专业生产,然后到市场上交易,大家的利益都很大。 根据科斯定律,用交易费用决定企业的规模大小,随着交易费用的降低,企业的规模也将趋于越来越小,随着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业务单元的概念应运而生。2.5 业务单元 企业内部及外部经营需要的所有业务单元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质量、运输、市场、销售、服务等以及相应的财务活动、人事管理均纳入一条供应链内进行统一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出的产品必须要及时转化成利润,企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为了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企业进入了以客户及客户满意度为中心的管理,这种管理将企业内和企业间各个业务单元的信息化孤岛连接在一起,使得各种业务和信息能够实现集成和共享。信息有许多不同的特质:它可以无止尽地予以差异化、客制化和个人化;它也可以传递给许多在网络上的网友,并且瞬间就可以到达。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信息属于一种公开、透明的形式,它让大家的消息更灵通,并做出更佳的选择。单元化的含义是一系列内部和外部的活动由相关的业务单元完成。业务单元是一组紧密相关的业务活动,由适当的信息系统、流程、组织结构和评测标准来支持,每一个单元服务于一个特定的目标。业务单元可被视为可管理的最小业务单位,最细致,最优化。它可以创造明确的价值,可以被单独管理,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可以和组织的其它部分很好地结合。单元之间能够很平滑地协作,使用标准的信息传递标准、被公认的费用和服务水平。在一个基于单元的结构里,业务被分割为自主并相互独立的部分,它们都可以单独被优化从而为整体提供更高的价值。这样的结构使得企业可以很快地根据新的需要调整和重新配置。由这样的业务设计,互动的单元构成了通用运营框架。业务单元在结构上包含人事、流程和技术支持三方面。1. 人事方面。指在组织结构、管理层次、企业文化、绩效管理等方面相应的调整; 2. 流程方面。指突出的单元会受到组织更多的关注,一个单元内应可完成明确的任务,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 3. 技术方面。指组织提供的解决方案会被经常地整合,但是会因单元的需要采用特定的技术;在单元内部和单元之间采用通用的信息传递标准;与其它信息系统整合。 它使得公司可以把该交给别人做的别人做,该自己做的自己做,重新组合起来,形成最小的、最棒的单位,形成梦之队。单元应该有这样的特征:可以被快速切换,没有切换的费用,可以选择最好的,它为客户提供了选择的自由。业务单元存在的系统框架: 公司必须调整现有的业务规划和技术架构以建立可以支持业务单元的系统环境。这个环境具有如下特征:1. 开放:采用开放的行业标准,任一单元都可以存在其中,例如集装箱货运。只要采用集装箱这一运输方式,那么双方接续的方法将不再有问题。越来越多的行业形成一个个的小领域,用标准的方式串起来, 都有收入和费用; 2. 集成:在组织范围内集成系统、数据和流程,所有在其中的单元已经和其它的部分连在一起了; 3. 虚拟:让每个用户感觉可以使用所有的资源,并且感觉自己可以拥有所有资源; 4. 自动化:采用先进的自发监测和自恢复技术; 采用单元的模式不仅会发生在信息产业,它实际上是所有行业的未来变化方向。业务被分割为自动化的并且是相互独立的部分,这些部分可以单独被优化从而对整体产生更大的价值。这样一种有机的结构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应对变化并作出相应的重新配置。这样的业务设计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由相互关联的单元提供了通用的运行框架。在这样的运营环境里,内部的单元和外部供应商在同一水平上竞争。由于每一个单元都是标准化的,最终对供应者的选择可以达到最优化。通过与客户仔细讨论分析,落实出来大的框架,针对其中的业务单元提供相应的产品、方案及服务。我们可以从一个水平的角度考虑:把一个一个单独成立的服务项目,业务单元有机地整合起来,就形成了大的数据中心。而当前在中国金融行业的一些大型的数据中心建设,正是沿贴近这一方向的方式展开。把自身的业务单元与客户的业务很好地联系起来成为一种必然的追求。 就目前而言,这一追求就落实为出现了大量专业化的独立软件开发商、SRM、CRM、客户服务中心外包等等。业务单元的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