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产业创新链群西安石油大学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3112686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3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重点产业创新链群西安石油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一重点产业创新链群西安石油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一重点产业创新链群西安石油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件1目 录一、重点产业创新链(群)1工业领域1(一)半导体及集成电路1(二)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技术5(三)机器人10(四)无人机15(五)石墨烯制备与应用技术19(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22(七)5G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7(八)分布式能源技术与装备31(九)工业传感器32(十)新材料37农业领域42(十一)主食化马铃薯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42(十二)奶山羊产业技术升级技术创新链45(十三)优质安全猪肉生产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48社会发展领域52(十四)关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群)52(十五)陕产大宗、濒危稀缺药材及中药创新研究与示范(群)55(十六)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群)59二、特色产业创新链62工业领域63(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链(宝鸡市重大技术需求)63(二)功能性纺织品产业创新链(咸阳市重大技术需求)65(三)航空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创新链(汉中市重大技术需求)68(四)绿色材料化工产业创新链(韩城市重大技术需求)72农业领域75(五)猕猴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产业创新链(西安市重大技术需求)75(六)食用酵素生产关键技术、品质控制研究及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创新链(渭南市重大技术需求)77(七)菌草(狼尾草属)产业创新链(延安市重大技术需求)80(八)小杂粮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产业创新链(榆林市重大技术需求)82(九)富硒食品产业创新链(安康市重大技术需求)86(十)高效智能设施农业产业创新链(杨凌示范区重大技术需求)89社会发展领域93(十一)道地中药材产业创新链(铜川市重大技术需求)93(十二)万寿菊加工关键技术与叶黄素产品开发产业创新链(商洛市重大技术需求)96申报要求97须提交的附件材料98支持额度99联系咨询992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创新链(群)项目申报指南一、重点产业创新链(群)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的总体思路,聚焦支撑我省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凝练形成多个目标明确、边界清晰的产业链条,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和示范工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工业领域(一)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围绕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智能终端产业链,重点支持新一代移动通信芯片及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围绕新能源和卫星应用产业,重点支持低功耗控制芯片和导航芯片研发及系统应用;支持存储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和大功率器件的研发生产和封装测试;支持片上光谱成像芯片及高密度光互连耦合核心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执行期为2018-2020年。1.SiC大尺寸外延制备技术研发研究内容:高均匀度6英寸4H-SiC厚外延层生长技术及三角形等大缺陷的形成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衬底表面预处理技术及划痕与亚损伤层对外延层表面缺陷的影响规律;SiC晶体的单点成核机理、晶体缺陷控制技术及其后加工技术和SiC外延层掺杂。考核指标:大尺寸碳化硅外延生长工艺稳定、可控;外延片实现批量生产。6英寸SiC外延片微管密度0.5个/cm2;SiC浓度掺杂水平从在1014到1019cm-3范围内实现准确的原位掺杂。外延层厚度10-100um,厚度均匀性5%以内,表面缺陷0.5个/cm2,最低掺杂浓度21014 cm -3。2.大尺寸GaN外延片规模化制备技术研发研究内容:针对5G通讯等新兴行业对GaN大功率微波器件和外延片和紫外LED外延片快速增长的迫切需求,开展4英寸大尺寸GaN外延片规模化制备技术研究,突破低缺陷密度生长、精确可控掺杂、复杂多量子阱调控、新型异质结构设计、应力匹配生长等关键技术,实现低翘曲度、高结晶质量的大尺寸微波功率器件GaN外延片和紫外发光GaN外延片的产业化。考核指标:外延片直径4英寸,XRD(002)和(102)摇摆曲线半高宽分别小于300arcsec和500arcsec,电阻率均匀性优于5%,实现年产GaN外延片大于1万片的规模化生产。3.新一代移动通信芯片、平板显示和视频多光谱芯片技术研发研究内容:移动通信、智能终端、平板显示及光电产业已被确定为陕西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产业,围绕该产业重点支持射频芯片和微波器件设计研发、5G移动通信芯片及支持现有5G标准的SOC芯片、平板显示配套集成电路和面向物联网应用的超低功耗有源射频识别SOC核心芯片开发,视频多光谱芯片及其关键制造工艺、大面积高效谱分离以及基于视频多光谱芯片的集成、封装、定标等技术。考核指标:射频微波功率器件频率4-6GHz,效率大于55%,单管功率大于30dBm;5G通讯芯片支持5G、LTE、4G标准,满足协议要求;智能终端和平板显示芯片模组销售量不少于100万套;超低功耗有源射频识别SOC核心芯片销售量不少于50万颗;视频光谱段范围650-900nm,谱段数9,像素数1024*1024,帧频25Hz,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4.新能源汽车、动车和智能电网半导体器件及相关芯片研发研究内容:围绕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汽车电子产品及相关芯片开发,支持BMS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芯片开发,围绕动车和智能电网等的大功率MOSFET和IGBT器件设计及生产等, 支持节约能源的低功耗控制芯片研发等。考核指标:BMS电源管理芯片销售量不少于500万颗;大功率MOSFET器件耐压不低于1000V,电流40A,功率400W;IGBT器件耐压范围600-6500V,电流1A-500A,开关频率1-100KHz,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5.卫星导航芯片、存储器和FPGA研发 研究内容:围绕卫星应用及导航开发的GPS/北斗双模卫星导航SoC芯片、第三代4G/3G北斗移动终端项目等围绕移动终端领域配套的芯片研发,面向第三代高性能低功耗的存储器的芯片开发,重点支持MRAM及磁电存储等芯片研发,加快FPGA芯片开发以及相关产品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应用。考核指标:北斗射频/基带芯片支持GPS/北斗双模工作,定位精度优于0.5米,销售量500万颗;存储器芯片容量单颗4Gb,接口速度1866-3733MHz;FPGA规模5000万门,销售量1000万颗。6.特色半导体制造和封装工艺研发研究内容:支持特色集成电路工艺、SIP封装等工艺的研发及应用,重点支持抗辐照加固、高压电路的工艺及电路研发;在封装领域重点支持高密度超薄封装技术和倒装、三维封装以及系统级封装等工艺技术开发及应用;支持以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为代表的功率器件的研发及生产。考核指标:形成可量产的抗辐照加固工艺库(65nm节点);SIP封装3层以上封装能力,完整的电热模型,形成稳定的量产能力;形成碳化硅(SiC)电力电子器件和氮化镓(GaN)微波功率器件产品工艺库文件并达到小批量试制。7.深紫外LED光器件关键材料和工艺技术研发研究内容:低缺陷AlN及AlGaN材料的生长技术;高性能AlGaN材料的掺杂技术;高内量子效率外延结构研究;高光提取效率的UV LED器件结构及工艺技术研究。考核指标:AlN及AlGaN材料高分辨XRD的(002)面摇摆曲线半高宽分别小于70arcsec和300 arcsec;AlGaN材料的电子浓度大于5 x1018cm-3,AlGaN材料的空穴浓度大于3 x1017cm-3;280nm波长的深紫外LED器件在20mA工作电流下光功率高于4mW。(二)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技术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技术”重点产业创新链拟部署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总成关键技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分布式驱动纯电动乘用车关键技术、电动汽车充电运营管理系统关键技术、清洁燃料汽车节能减排关键技术、无人驾驶商用汽车控制系统关键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行为感知与云服务平台研究及应用、智能汽车测试理论及核心装备开发等8个主要任务。项目执行期为2018-2020年。1.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总成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多构型的混合动力总成高集成度,高系统效率等技术特点,进行混合动力总成关键技术研究。包含:混合动力发动机技术,针对混合动力发动机工况特点,开发专用燃烧系统,以实现常用工况效率的最高化,降低整车油耗,针对频繁启停、常怠速工作条件,进行启停控制策略开发,以降低排放和油耗,提高可靠性;混合动力机电耦合及控制技术,研究新型混合动力构型,集成发动机高效运行控制、一体化电机及控制、整体能量管理与转矩协调控制等,开发高效率,高集成度,高性价比的机电耦合系统;研究新型高速、高效、高比扭矩电机技术,开发高性价比的电机产品及其关键零部件。考核指标:电机控制器比功率大于15kW/L;纯电动驱动最高传动效率大于91%;混合动力模式油耗相比传统车型节油25%(不包括增程器电动车)。2.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内容:以永磁同步电机为基础,通过电机内部集成2-3档自动变速器,提高电机的工作转速,减小电机的体积和质量,进而拓宽回馈制动的范围,采用适当的变速系统及控制策略,可以使回馈制动的允许范围拓宽而适应更多工况,使整车节能更加有效,延长行车里程。高功率密度电机控制器与驱动器的一体化设计;电机控制器高可靠性设计,有过压、欠压、过流、过温、超速及短路等保护功能。考核指标:开发80kW、100kW驱动传动一体化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工程样机,通过国家强制检测认证,满足整车厂EMC要求,实现1个以上企业的应用示范;在保证整个驱动系统性能指标不降低的情况下,功率密度1.5-2.0 kW/kg,行车里程增加10%(普通小型商用车行驶里程至少240 km),形成关键工艺技术标准、操作规范5-10项。3分布式驱动纯电动乘用车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纯电动汽车城市循环工况和蓄电池能量消耗量影响下的分布式驱动纯电动乘用车动力总成匹配及优化技术;分布式驱动车辆动力学模型及状态参数辨识技术;多电机智能协同控制技术和纵横向耦合动力学控制技术;基于驾驶意图辨识的整车控制技术;电液复合制动控制技术。考核指标:整车电耗15kWh/100km(工况法),续驶里程300km(工况法);0-100km/h加速时间6.5s,最高车速120km/h;复合制动降低电能消耗18%以上(ECE城区工况);构建纯电动汽车城市循环工况及蓄电池能量消耗量模型;满足国家标准对操纵稳定性和制动性的要求;开发1辆样车,实现1个以上企业的应用示范;申请5项以上专利。4电动汽车充电运营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内容:充电机智能控制技术,包含:电池的智能识别与适应,快充控制策略与方法,输出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性和充电机产品的系列化、模块化开发;在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隐患预测方法,包含:电动汽车和充电运营管理系统互联关键技术,建立电动汽车和充电系统共享数据平台,基于存储历史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动力电池安全隐患预测方法。考核指标:充电机产品系列化,示范充电运营管理系统1套,示范车辆规模2000辆;提出动力电池快速充电控制算法,形成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2项以上,专利5项以上。5清洁燃料汽车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内容:为了促进煤化工产业和清洁燃料汽车产业的发展,降低汽车排放对环境污染的贡献率(尤其是降低颗粒物排放),通过对清洁燃料物性、燃烧过程节能减排化学反应机理及汽车和发动机应用动力经济和排放特性的研究,开发以能耗与排放为目标约束的清洁燃料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包含:煤基车用燃料聚甲氧基二甲醚喷雾特性、燃烧与排放特性等,结合DOC、SCR、DPF、EGR等排放后处理技术,研究聚甲氧基二甲醚发动机及整车节能减排技术。考核指标:与被替代燃料发动机相比,清洁能源发动机比能耗降低5%以上,主要污染物比排放量降低10%以上(颗粒物比排放量降低20%以上);12辆验证车辆,满足GB 18565-2016等标准要求。6.无人驾驶商用汽车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在复杂交通环境中无人驾驶商用车辆与动、静态障碍物的运动关系和碰撞预测模型,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研究无人驾驶商用车辆对动、静态障碍物的多目标避障轨迹规划技术;研究在行驶过程中环境和车辆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对无人驾驶商用车辆的影响;针对智能车辆横纵向动力学间的耦合、关联特性,研究无人驾驶商用车在时滞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的纵横向运动协同控制方法,实现车辆纵横向动力学的实时动态协调。考核指标:建立多自由度非线性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估计车身速度、车身倾角、侧向加速度、滑移率等行驶参数的误差5%;横向运动能在不同车速下保持较高的跟踪精度,与规划轨迹的横向误差和航向误差均5%;控制系统的自动行驶轨迹规划和运动控制符合商用车辆行驶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的要求,侧向加速度小于0.4g,并满足GB/T 6323-2014、QC/T 480-1999、ISO 2631等标准要求;整车控制及执行机构必须满足汽车级要求,并研发1台无人驾驶商用车样车。7.智能网联汽车行为感知与云服务平台研究及应用研究内容:针对智能网联环境下车辆富信息的处理、交互及服务问题,开展云平台与车载平台协同作业研究,进行综合管理服务技术研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车载智能计算技术,通过对车辆多源数据的采集分析,结合新的人工智能理论,对网联车辆行为及驾驶意图进行识别,并进行多模式V2X高效交互方法研究;通过云平台大数据对车辆行为及行驶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利用深度学习及行为生成技术,针对行车目标、自车状态及交通环境等信息,研究车辆行为决策方法,建立智能网联车辆行为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考核指标:开发一种支持多模式通信且具有较强本地计算能力的车载智能终端产品;建立车辆行为意图感知模型及多目标共享机制,构建行为评价与决策生成体系;针对上述技术开展车-云结合的网联大数据服务平台研究并进行大于5万辆车的示范应用。8.智能汽车测试理论及核心装备开发研究内容:针对L1-L5自动化水平的智能汽车,提出系统化的测试理论和方法,要求涵盖智能汽车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并提出定量化的评价模型;开发基于硬件在环仿真和虚拟现实的无人驾驶汽车室内测试装备,可模拟城市、乡村、郊区等多种类型道路场景,完成无人驾驶汽车的加速测试理论与技术研究,制定测试流程和规范性测试方法,实现在室内完成智能汽车安全性能、敏捷性能、可靠性能、舒适性能、能耗性能及智能水平的综合快速评定。建立封闭环境下的城市道路环境模拟,可进行该环境下的智能汽车的模拟道路测试。考核指标:提出不少于2项国家或者行业测试标准草案;研制机电液一体化的智能汽车室内测试系统,要求:轴距可调1.8-2.2m、轮胎偏转角20度、最大载重3吨、可模拟10种以上道路场景;建成智能汽车道路测试环境,包括高精度定位系统、LTE-V车路通信系统、高精度地图要素和10种以上的测试场景。(三)机器人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机器人”重点产业创新链(群)拟部署工业机器人柔顺操作关键技术、反应式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机器人减速器与电机一体化技术、服务机器人产品创新、特种机器人产品创新、基于脑机电智能感知的康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生产线集成与应用示范、工业机器人加工技术应用示范等8个主要任务,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技术及集成应用等领域形成技术突破,助力陕西省形成机器人全产业链创新能力。项目执行期为2018-2020年。1.工业机器人柔顺操作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机器人一体化关节设计、机械臂柔顺控制、高负重比轻型机械臂结构设计等技术,研究基于视觉等传感器的环境感知、作业对象识别等技术,研究人的行为理解协作技术;开发柔顺机械臂。考核指标:机械臂不少于7个自由度,整机重量不超过25kg,工作半径不小于900mm,负载能力不小于5kg,重复定位精度优于0.05mm;环境感知具备碰撞检测与预警、整臂动态避碰、力顺应及柔顺作业能力,具有与人协作能力;实现基于视觉的机械臂自标定技术。2.反应式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研究内容:针对野外施工、抢险救援、城市建设等复杂地形工况下移动机器人技术需求,开展以下技术研究:基于传感器的地形、接触力突变感知技术;移动机器人反应式调节机构设计及优化;地形及扰动的动态响应行为建模与反应式调控技术,并开展应用示范。考核指标:适应地形及扰动不少于8种;开发轮腿移动机器人本体样机;最高运动速度不低于2.5m/s,最大负载不低于50Kg;开发智能轮腿移动机器人研发平台,并在1-2个企业开展应用示范。3.机器人减速器与电机一体化技术研究内容:面向新一代机器人发展需求,开发一体化驱动传动装置,研究驱动器、减速器及电机一体化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高功率密度、低反向扭矩驱动传动技术,突破机器人在驱动传动部件精度、效率及轻量化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并在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考核指标:开发2类以上的电机减速器集成产品,实现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产业应用示范;面向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一体化驱动传动装置,重复定位精度达到20弧秒,驱动力矩15N.m-120N.m,额定力矩下转动速度,180/s-75/s;面向移动机器人应用的一体化驱动传动装置电机驱动力矩不小于1.5N.m,移动速度不小于1.5m/s。申报条件:企业牵头,联合产学研申报。4.服务机器人产品创新研究内容:研究基于ROS平台的室内导航定位、基于视觉的特征识别与定位、三维地图构建;远程视频与遥控等技术;开发 AGV全向移动、云端信息存储与交互等技术,突破机器人云端信息交互、底盘控制、外观造型等关键技术,实现服务机器人的网络化参数监控、处理和系统集成,推出具有重大创意的新型服务机器人产品。考核指标:具备手机控制、远程监控、全方位移动、自主避障能力和室内导航定位等功能,定位精度优于5mm,速度1.0m/s,载重量70kg;具有自主跟随移动功能;实现医疗辅助、服务等行业的应用示范。5.特种机器人产品创新研究内容:研究机器人导航定位、越障移动、底盘结构、远程操控、人机交互等技术,突破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等关键技术指标,实现特种机器人的网络化监控与系统集成,在煤矿、消防等行业进行示范应用。考核指标:最快移动速度0.5m/s;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定位误差0.1m;续航时间8小时;具有自主移动、越障、远程遥操作功能;实现救灾、煤矿救援、消防灭火等特殊环境及危险灾害等行业特种机器人的应用示范。6.基于脑机电智能感知的康复机器人研究内容:研究中风、外伤等脑损伤的运动功能康复技术与系统,研究脑机接口与外骨骼机器人等先进技术,重点围绕神经可塑性增强、运动意图预知、脑机交互控制、脑康复状态评估等方面进行攻关,开发具有助理助行与康复训练一体化功能的穿戴式机器人验证平台,实现基于脑机接口的服务机器人原型样机。考核指标:脑控指令响应时间小于3秒,准确率不低于90%;一体化康复机器人不少于4个受控运动自由度;在医疗康复如上肢和下肢康复机器人、助老伴行机器人等医疗康复得到应用,验证患者人数不少于10人。7.工业机器人生产线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内容:针对汽车、电子信息、生产包装等行业需求,研究工业机器人轨迹生成、虚拟交互、精度标定与误差补偿技术;研究生产制造流程和工艺规划的效率分析、故障检测与优化技术;研究工业机器人快速示教技术,研发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的工艺规划仿真与离线编程软件。考核指标:开发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机器人故障检测软件各1套;开发汽车、电子信息、生产包装等行业应用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形成精度标定规范和标准;开展机器人整机集成及其在汽车、电子信息、生产包装等不少于2类行业集成应用示范。申报条件:企业牵头,联合产学研申报。8.工业机器人加工技术应用示范研究内容:针对航空航天大型零部件加工、制造对工业机器人技术需求,研制空间对合面轮廓形状及加工基准检测方法、精确定位、铣削、制孔工艺技术、质量评估关键技术;对接装配平台的智能检测和调姿技术;对接平台多自由度动态精准对接技术;对接装配平台的结构优化及机电耦合控制技术。考核指标:研制工业机器人铣削、制孔末端执行机构,铣削尺寸精度优于0.01mm,基准检测精度0.05mm;满足对合面表面平面度0.03mm,粗糙度Ra3.2m加工需求;对合面对合间隙小于0.1mm;制孔能力范围:孔径813,孔径精度IT8;开发对接装配平台智能检测和调姿系统,位置检测精度0.01mm;在12家企业进行应用示范,形成航空部件装配对合面铣削制孔工艺标准。申报条件:企业牵头,联合产学研申报。(四)无人机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无人机系统重点产业创新链(群)拟部署无人机飞控综合化技术研究,巡边无人机系统研制,新能源持久动力飞行平台研发,民用无人机测试与评估,机构安全性评估,行业管控,无人机反制,低空探测与防护等8个主要任务。项目执行期为2018-2020年。1.巡边无人机系统(以系统需求为牵引,针对载荷集成技术、宽带数据链技术、情报信息分发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支持3项课题)研究内容:分析我国边境巡逻的需求,研究无人机载荷集成技术、宽带数据链技术、情报分析处理技术、起降技术和情报信息分发技术等,探索通过无人机执行巡边的机制;通过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工程化,研制适合于不同环境的巡边无人机系统装备。考核指标:无人机起降便捷;能够传输高清图像(不低于1080,30p);传输距离不小于100公里,能够完成情报信息的实时分发;研制的无人机系统成熟度达到7级以上。2.民用无人机测试与评估技术(针对地面综合测试和空中飞行试验支持2个课题)研究内容:针对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迅速,呈现出应用领域广泛、产品种类繁多、参与厂家众多、市场高速增长等特点,带来厂家研制实力良莠不齐、技术水平高低不一、行业准入审批滞后等问题。开展民用无人机测试与评估技术研究,重点突破民用无人机系统综合测试与试验技术、动态飞行评估技术和安全性评估技术等,为民用无人机评估与准入提供技术支持。考核指标:建立测试与评估标准体系和行业规范,形成一套民用无人机测试与评估方法和装备。3.太阳能移动通信无人机的研制与示范应用研究内容:完成太阳能驱动移动与互联网飞行基站系统技术方案;结合高效光伏能源和灵巧空中基站,完成适于民用场地起降和非限制空域定点飞行的无人机方案设计;研制飞行试验样机,完成飞行性能测试和空中网络覆盖特性测试等;完成“一带一路”上典型地区的示范应用和应急通信场景的示范应用,验证本系统作为“无线宽带空中之路”的可行性,并进行成果转化,通过移动通信、新能源与航空技术的交叉融合应用,填补国内在“空基”通信基础设施中的空白。考核指标:(1)单次任务时间:24h;(2)通讯距离:大于50km;(3)单机覆盖范围:半径大于10km。4.无人机飞控综合化技术研究内容:面向中小型长航时无人机对飞行控制系统自主控制、多传感器集成、多任务管理、高可靠性等需求,开展飞行控制系统综合化技术研究,研制一套综合化机载计算机,满足中小型无人机在体积、重量、成本受限条件下对高可靠、高集成度、高飞行性能的要求。考核指标:集成传感器不少于5类,重量不大于1公斤,工作温度-40 65,具有智能故障诊断功能。5.无人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与寿命评估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无人机机体结构安全问题,分析无人机机体结构对执行任务带来直接影响,以及对公共安全带来的隐患。利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评估无人机结构的安全性及无人机使用寿命,研制出一套无人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及相关寿命评估技术,并将该系统工程化,以提高我国无人机使用安全性,同时降低无人机使用成本。考核指标:开发无人机典型金属结构、复材结构及金属和复材连接接头的结构健康监测集成系统,实现无人机结构安全实时监测和寿命评估。对无人机关键部位应变测量精度不低于20;对金属结构,裂纹监测精度不低于0.5mm;对复材结构,板厚30mm以内的损伤监测灵敏度不低于7.0mm2。研制的结构健康监测与寿命评估系统成熟度达到7级以上。6.民用无人机管控研究内容:完成民用无人机低空空域管理系统方案设计,研究民用无人机行业管控技术、管控体系及行业应用,开展无人机管控与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安全结合应用探索与实践。面向民用无人机行业监管的迫切需求,构建基于无人机管控应用示范平台。考核指标:系统容量不小于1000万架;在线飞机数量不小于1万架;数据更新率不小于1Hz;可对区域内无人机进行监控和发布空管指令。7.反制无人机技术研究内容:针对民用无人机使用中缺乏监管执法手段,非法侵占空域对国家安全、民航安全、社会稳定、公民人身及财物安全等造成威胁的问题。通过分析卫星定位工作机理,研究无人机飞行控制与导航技术、目标搜索技术,开发反制无人机的诱骗技术,并将该技术工程化,研制一套反制“黑飞”无人机的装备,为我国民用无人机飞行执法提供手段。考核指标:搜索距离不小于3公里,干扰诱骗作用距离不小于1公里,取得控制权时间小于60秒;研制的反制无人机系统成熟度达到7级以上。8. 低空无人机探测与防护一体化系统研究内容:针对无人机滥用和“黑飞”现象日益突出所带来的严峻问题,特别是新形势下非合作无人机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等方面的巨大威胁,开展低空无人机探测与防护一体化系统研究。主要围绕低空无人机的探测、识别、跟踪、压制、诱骗等关键技术,研究并突破弱小动目标的被动光电探测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技术,多频段指向性电磁干扰与压制技术,无线电诱骗技术等,设计并研制低空无人机探测与防护一体化系统原理样机,为重要目标、重点空域的低空安全防护需求提供可行解决方案。考核指标:探测距离大于3km,干扰频段大于6个,干扰压制距离大于2.5km,动目标检测最小尺度1515像素,无人机最小识别尺度2020像素,诱骗作用距离大于1.5km。(五)石墨烯制备与应用技术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为提升陕西省石墨烯技术研发水平,支持陕西省石墨烯新产业发展,鼓励形成产学研用链条,“石墨烯”重点产业创新链拟部署石墨烯粉体材料规模化制备、石墨烯薄膜材料规模化制备、电池和超级电容用石墨烯电极材料制备、石墨烯基吸附环保材料、石墨烯基高导热电磁屏蔽材料、石墨烯基光电探测器、石墨烯基高精密光栅等8个主要任务。项目执行期为2018-2020年。1.石墨烯粉体材料规模化工业制备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结合陕西省石墨矿资源丰富的特色优势,瞄准新材料战略发展制高点,布局并大力发展石墨烯粉体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研究,实现低成本的石墨烯粉料和氧化石墨烯规模化制备,并建成石墨烯批量制备中试示范生产线。考核指标:实现不少于100kg/批次的石墨烯批量制备能力,所制备石墨烯材料层数在1100层范围内可控,申请发明专利2项。2.石墨烯薄膜材料规模化工业制备技术研究研究内容:针对石墨烯基电子器件、光电探测器件、导热材料及其它功能化应用对高性能石墨烯薄膜材料的需求,开发大面积/晶圆级石墨烯薄膜CVD外延设备和规模化制备技术,以及高效率大面积石墨烯低损伤转移技术,实现石墨烯薄膜材料规模化制备,为石墨烯薄膜在电子、信息、导热等功能化应用领域的技术革新提供高质量材料基础。考核指标:石墨烯外延薄膜面积100cm2/批,方块电阻率300/m,单晶晶畴尺寸100m,室温电子迁移率3000cm2/Vs,转移破损率10%,申请发明专利2项。3.石墨烯基吸附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研究内容:基于石墨烯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等特点,在特定介质中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PM2.5等颗粒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开展石墨烯基吸附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及其应用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核指标:密度0.8g/cm3,比表面积800cm2/g,重金属吸附量150mg/g,有机物吸附量100mg/g,PM2.5吸附率75%,申请发明专利2项。4.石墨烯基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开发研究内容:开展锂硫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用石墨烯基复合电极(正/负)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开发高能量、高功率、长寿命、安全可靠、温度适应性强的商业化电池用石墨烯基正极复合材料,开展电极材料的生产工艺、一致性控制与成本控制等产业化技术研究,完成电池正极材料、隔膜、电池装配系统等产业化应用开发。考核指标:石墨烯基复合正极材料放电比容量1200mAh/g,负极材料充放电容量500mAh/g,循环性能满足常温循环1000次后的容量初始容量的80%,安全性能满足可充电电池的要求,申请发明专利2项。5.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研究内容:开发充放电速度快、效率高、循环寿命长且安全性高的超级电容用石墨烯基电极材料,解决超级电容能量密度低的关键技术,实现新一代能量密度更大、寿命更长的石墨烯基电极材料及超级电容的开发与产业化。考核指标:1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500 F/g,1000次循环后保持率85%,申请发明专利2项。6.石墨烯基高导热与电磁屏蔽材料制备技术研究研究内容:面向元器件、电子触屏等领域对高导热、轻薄化、可屏蔽电子产品的需求,基于石墨烯原位制备技术,开展石墨烯超高导热、电磁屏蔽薄膜的技术研发。考核指标:横向导热系数800W/mK,纵向导热系数10W/mK,电磁屏蔽效能60dB,申请发明专利2项。7.新型石墨烯基宽谱光电探测器开发研究内容:面向智能穿戴、电子消费产品和便携高性能军用终端等领域对高性能全固态宽光谱光电探测器的需求,基于前沿的石墨烯类二维新材料技术,开展石墨烯与氮化镓等新型二维宽谱光电探测器技术研发。考核指标:开发的光电探测器响应波长范围400nm8um,响应度1A/W,申请发明专利2项。8.新型高精密石墨烯光栅研发研究内容:面向半导体、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精密、高分辨率光栅位移传感器的需求,结合石墨烯的超强电子迁移率、高热导率、宽光谱响应等良好光电特性,基于自组装、纳米压印技术,研究大幅面、高边界解析度的石墨烯图形化工艺,开展新型高精密高分辨石墨烯光栅位移传感器的研发,为亚10纳米线宽的半导体制造与检测工艺和装备提供支撑。考核指标:光栅幅面覆盖50x50mm2-100x100mm2,分辨率0.5纳米,重复定位精度达到1nm5nm,实现工程化试制,申请发明专利2项。(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是陕西省基础雄厚、产学研技术资源聚集丰富的优势产业,也是国家高端能源装备制造规划重点支持的产业板块。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的总体思路,拟部署一批提高巩固核心技术、创新拓展产业集群的重点产业链项目,主要围绕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成套及系统技术、关键元部件技术、试验及材料等共性基础技术,全链条创新部署8个方向项目。项目执行期为2018-2020年。1.交流特高压新一代GIS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特高压GIS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更好满足电网大容量可靠运行要求,研发交流1100kV双断口断路器的新一代GIS,开展适合工程的GIS结构布置、磁环抑制特高压GIS中VFTO、 SF6/N2混合气体绝缘、攻克关键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工艺开发及优化等关键技术研究,推进新一代1100kV GIS全面国产化进程.考核指标:额定电压1100kV额定电流630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电流 63kA ,关键元部件完成样机研制及通过型式试验,关键技术通过试验验证. 具备工程示范应用条件。申报条件:具有特高压开关设备研发生产经验的企业或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体。2.特高压直流输电国际工程用换流变压器关键技术研发研究内容:电气方案及结构布置方案研究;阀侧绕组结构型式研究;换流变压器国产材料应用技术;换流变压器可靠性研究及满足多种运输方式的可行性方案研究。考核指标:阀侧电压:800kV ;网侧电压:500kV ;容量:单相容量360MVA -400MVA;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通过型式试验,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申报条件:具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用换流变压器制造和运行业绩的企业,或该类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体。并具有将成果应用于工程的条件。3.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试验智能控制系统研究内容:研制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试验智能控制系统,开展直流输电换流阀背靠背试验系统、直流输电换流阀组件运行试验系统、综合智能控制等主要试验技术研究。实现精确、高效的完成800kV及以下各电压等级柔性直流输电设备的运行试验、关键部件功能性能试验。考核指标:系统闭环控制器的控制精度小于0.1电角度,控制周期小于100微秒;能进行试验过程灵活控制,设置自动试验顺序,并能够精确记录试验数据和自动给出试验报告;具备试验设备状态监视功能。申报条件:申报方应当是具有类似的直流输电设备研发生产、试验或柔性直流运行试验系统控制系统研制经验的企业或联合体。4.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用套管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直流套管的交流场、直流场、暂态场、电-热耦合场分布的仿真计算与分析技术;材料性能的研究;套管整体结构设计与工艺技术研究。考核指标: 满足工程要求的样机及通过型式试验。申报条件: 具有同类产品研制生产和工程运行的企业或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体。5.特高压直流输电用大功率晶闸管关键技术的研究研究内容:为了满足“西电东送”的需要和实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特高压直流输电成套设备提供有力支撑,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用关键性阀片-大功率6英寸晶闸管关键技术的研究。考核指标:大功率晶闸管芯片尺寸150mm,电压8500V,通态电流5000A,浪涌电流51kA。申报条件:具备有特高压直流输电用大功率晶闸管研制的能力和相应的试验条件,有国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依托。6.特高压断路器用灭弧室喷口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针对特高压电力设备绝缘材料和绝缘技术的发展需要,研发具有耐电弧烧蚀性能和高击穿场强的断路器断口绝缘材料。具体包括:聚四氟乙烯基复合喷口材料的配方和制作工艺;喷口材料配方和加工工艺对其宏观使用性能(烧蚀特性和击穿性能)的影响规律,测试介电性能、电阻率、微观形貌、击穿特性和耐烧蚀等性能,分析填料粒径、比例等对喷口材料烧蚀和击穿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出填料粒径、比例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优化聚四氟乙烯基复合喷口材料的配方,分析不同粒径配合与喷口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得出不同粒径配合配方对喷口材料烧蚀和击穿性能的影响规律;纳米级喷口材料的试制及纳米填料粒径对喷口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考核指标:获得聚四氟乙烯基复合喷口材料的最佳填料配方和优化工艺,其耐电弧烧蚀性能和击穿性能比现有配方工艺(PTFE+7%BN)提升10%。获得纳米级喷口材料的制备工艺,其耐电弧烧蚀性能和击穿性能比现有配方工艺(PTFE+7%BN)提升10-20%。申报条件:限以高校或高校-企业联合体申报。7.新一代智能配电变压器研究内容:研究智能电网中新型的配电变压器,实现电压电流的综合调控;研究新一代智能配电变压器的电磁本体、电路拓扑和控制策略,研制出功能集成型的新一代智能配电变压器;建立新型智能配电变压器理论模型和集成设计体系,提出电压及电流控制模块的控制策略及参数整定方法;确定技术规范和工艺,完成测试试验和认证,实现示范应用和产业化。考核指标:提出2种以上新一代智能配电变压器电路拓扑,实现智能化调控,并研制出功能样机进行测试验证;形成企业级技术规范或标准;获得工程化应用所需的试验或检验认证;实现示范应用,并在陕西省获得产业化。申报条件:高校主导、联合设备制造和电网企业申报。8.交直流定制电力技术与设备研究内容:针对高端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稳定性、灵活性及电能质量指标的苛刻要求,开展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MMC-UPQC)研究。主要包括:开展MMC-UPQC的数学模型、系统参数设计方法、系统控制方式、调制策略等关键基础理论研究;开展MMC-UPQC对电网电压质量的快速动态控制策略与控制系统研究;开展MMC-UPQC的装置开发与试验研究。考核指标:试验样机参数10kV/25电平/1MVA,装置出口电压质量满足电能质量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申报条件: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申报。(七)5G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5G通信重点产业创新链”(群)拟部署低功耗大连接技术方案与试验系统研发、低时延高可靠性系统技术方案研究与验证等领域8个方向主要任务。项目执行期为2018-2020年。1.低功耗大连接技术方案与试验系统研发研究内容:面向5G低功耗、低成本、海量连接物联网场景需求,研究可有效提升系统接入效率、降低M2M设备功率消耗和接入时延,且可适用于多种典型场景的新型巨连接随机接入和先进调制编码等技术,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案设计与仿真评估,突破现有技术在接入效率和接入时延方面的限制,研发试验样机,开展测试验证,满足终端成本、功耗及网络连接能力指标需求。考核指标:(1)完成随机接入和先进调制编码等关键技术研究报告;(2)完成系统设计技术方案;(3)搭建仿真平台,完成技术方案及关键技术的仿真评估;(4)在20MHz带宽基础上,搭建半实物验证系统,硬件部分至少包含1个基站和3个终端,其他设备连接可通过软件仿真方式模拟,完成典型低功耗大连接场景的演示验证。(5)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参与相关标准制定。2.低时延高可靠性系统技术方案研究与验证研究内容:开展低时延、高可靠性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设计满足低时延、高可靠性指标需求的5G技术方案,开发新型通信终端和基站硬件验证平台,验证空口关键技术和系统整体方案。考核指标:(1)完成关键技术研究报告;(2)搭建仿真验证系统,设计测试例,完成关键技术和系统性能的仿真评估;(3)开发终端和基站硬件验证平台,满足:空口时延1ms;端到端时延10ms;接收信干噪比不高于5dB时,用户面空口传输IP数据包准确按时到达概率99.99%;(4)申请发明专利3项;(5)参与相关标准制定。3.面向5G空地一体化通信的新型编码、多址及波形设计研究内容:针对5G空地、星地一体化通信,开展新型编码、多址以及调制信号波形技术的研究,包括:(1)新型高效信道编码调制技术,包括LDPC编码调制与Polar编码调制;(2)星地、空地间连续流大数据包传输的高效编码方法;(3)空中平台高动态环境下的高效可靠通信;(4)大规模机器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技术。考核指标:(1)提供一套信道编码方法,完成设计报告和技术方案;(2)研发性能仿真验证系统,设计测试例,完成关键技术和系统性能的仿真评估;(3)开发一套编码硬件验证系统;(4)申请发明专利3项。(5)成立一个应用示范基地。4.同时同频全双工无线协作通信网络研究内容:研究大动态范围下的同频同时全双工干扰信号消除技术、协作传输技术、与MIMO相结合的高效传输技术以及硬件实现,验证同频同时全双工通信的技术与系统容量。考核指标:(1)完成关键技术研究报告和系统方案;(2)搭建仿真平台,完成仿真评估;(3)搭建演示系统,验证射频与基带综合干扰消除大于80dB。(4)申请发明专利3项。5.5G车联网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智能化交通管理、路网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应用;研究移动通信网络融合的新型一体化网络架构、功能实体、接口和协议栈;实现连续性业务保障的车联网络的实验系统、功能验证及效能评估。考核指标:支持多异构网络紧耦合;支持后台监控类、信息娱乐类以及行驶安全类等三种以上业务的差异化保障;用户传输时延不大于20ms,整体时延20-50ms。6.5G工业互联网应用开发与试验研究内容:研究基于5G新型网络架构下的工业无线网/工业以太网与5G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研发支持确定性时延保障的网络关键设备和原型系统,构建面向加工、装配环节的多机协作和物流环节中的设备移动等典型工业场景的现场试验平台,验证低延迟、高可靠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应用。考核指标:设计工业用5G统一接入网关,支持以太网与5G的融合;选取一个典型场景,开发验证系统;满足工业控制指令/数据混合传输的低时延高可靠特性;部署不少于100个无线数据传输的工业设备/模块/传感器;支持工业设备通过5G网络进行时间同步,同步精度1微秒;数据端到端传输时延30ms。7.面向5G终端的 MIMO 天线系统开发与验证研究内容:研究面向适用于低频和毫米波频段5G终端设备的MIMO天线技术,突破移动终端尺寸受限条件下5G多频段、大带宽与多天线之间的矛盾,实现5G终端的空间分集、空间复用以及波束赋形,完成SU-MIMO和MU-MIMO模式切换,开发大规模 MIMO的OTA性能和射频测试系统,支持国内5G主流频段;支持系统和终端之间在三维信道衰落模型中的上/下行吞吐量验证。考核指标:终端侧支持8天线,系统带宽不小于400MHz,天线效率大于40%,天线增益大于0 dB,天线单元隔离度大于15dB,支持5G独立组网和非独立接入两种模式;下行单用户峰值速率不低于3Gbps,上行单用户峰值速率不低于1.5Gbps;支持真实外场录制的衰落模型,OTA性能测试结果需与外场结果对应。8.面向物联网的5G超窄带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面向物联网提供基础接入设施与大规模技术,针对物联网业务数据速率低,数据量巨大的特征,面向IEEE802.11系列协议,研究超窄带接入技术,有效利用频谱碎片,接入大规模用户。考核指标:同时满足接入10000用户系统总带宽达到80MHz。参与IEEE802国际标准制定。申请专利3件。(八)分布式能源技术与装备以新城镇、新产业园区、商业区等新增用能区域为对象,从全产业链能源供给与需求出发,降低对单一能源供给的依赖度。“分布式能源及多能互补相关技术与装备” 重点产业创新链(群)拟部署分布式能源及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系统示范,分布式能源及多能互补集成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综合能源系统余能利用关键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综合能源网络系统智能集成平台开发等4个主要任务。项目执行期为2018-2020年。1.分布式能源及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系统示范研究内容:研究具备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高效调控、可实现重要负荷独立供电等特征的智能型分布式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并实现工程示范。具体包括: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供能系统协同优化与设计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智能分层调控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能效评估技术,并建成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示范工程。考核指标:示范工程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不小于10MW;冷热电联供系统容量不小于2MW;系统综合能源利用率达到75%以上。2. 分布式能源及多能互补集成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研究内容:研究多种能源综合利用的集成控制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可调度控制技术、多种能源的潮流优化控制技术,以及故障条件下的自适应控制技术,研制开发多能互补的智能监控系统。考核指标:解决综合能源接入系统后的稳定控制难题,开发综合能源网络系统管理系统,包括软硬件系统设计、编程组态开发,实现示范验证。3.综合能源系统余能利用关键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研究内容: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中,中低品位能量无法回收或回收能源效率低、装置复杂、应用受限等问题。研发小功率、分布式、高效清洁的能量回收装备。研究余能利用装备的系统节能优化与智能控制技术。考核指标:余能回收装备的效率提升率不低于6%,完成1个余能利用产业化应用。4.综合能源网络系统智能集成平台开发研究内容:基于综合能源网络系统的能量系统和水系统集成分析技术、废弃物减量技术、分布式能源及多能互补的网络嵌入及评价技术,研发分布式能源及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网络系统智能集成平台,开发支持多目标优化的高度通用的能量转换标准模块,研究用户侧负荷资源与能源供给侧互动技术。考核指标:构建分布式能源及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网络系统智能集成平台,完成典型综合能源网络系统技术方案3套。(九)工业传感器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工业传感器重点产业链(群)采用微纳米等技术对工业传感器进行升级改造、创新集成,重点支持高精度加速度计、智能刀具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力传感器、陀螺仪、基于新原理新方法的传感器等,以及相关装备研究,并进行示范化应用体系建设等主要任务。项目执行期为2018-2020年。1.高精度加速度计的研发研究内容:开展高精度谐振式加速度计芯片结构的优化设计、芯片的加工工艺、以及工程化等相关研究工作,形成系列化高精度谐振式加速度计产品,满足航空航天、无人系统和自动化等领域对于加速度精确测量的需求。考核指标:建立高精度MEMS谐振式加速度传感器芯片的结构模型;制定MEMS芯片加工工艺流程;完成高精度加速度计产品的工程化研制;申报3项以上发明专利;典型领域形成应用示范1到2例。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测量范围50g;工作温度-50+80;分辨率优于10g;测量精度优于0.01%FS。2.智能刀具传感器的研发研究内容:针对智能加工过程中切削状态实时监测的问题,结合“刀具即传感”的创新理念,开展基于MEMS技术的新型切削力和MEMS振动传感器的研究。通过优化MEMS传感器结构和工艺,研制精度高、频响好的微型传感器,实现具有切削和传感测量功能的新型智能刀具。对传感器的加工和封装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满足与机床刀具兼容性和互换性的安装要求。考核指标:研制出用于智能加工状态监测的新型微纳切削力和振动传感器样机;申报5项以上技术发明专利;在2家以上企业开展示范应用。技术指标:切削力传感器量程0-2000N、分辨率小于1N,满量程输出大于150mV;固有频率高于2KHz;适用机床转速大于20000r/min。振动传感器量程10g、固有频率10KHz以上;满量程输出:50-80mV。3.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的研发研究内容:开展高精度硅微谐振压力传感器芯体与封装结构设计,降低温度系数,改善迟滞和重复性;开发SOI芯体制作与圆片级真空封装技术,解决批量生产一致性和长期稳定性问题;建立谐振压力传感器系统模型,提高响应速度;研究传感器失效机理和寿命模型,提高可靠性。考核指标:解决圆片级真空封装等批量生产关键技术,研制高精度谐振压力传感器工程样机,示范性应用例,申报发明专利3项。技术指标:综合精度0.01FS,量程3.5-280 kPa(绝压),允许过载1.25倍满量程,温度范围-55-95。4.高温MEMS剪应力传感器的研发研究内容:开展动态流体壁面剪应力微传感器的耐高温机理研究,完成MEMS传感器结构与系统设计;研发基于SOI/碳化硅等耐高温材料的微传感器加工工艺,建立耐高温引线与高鲁棒性封装工艺;完成传感器系统集成与测试,开展发动机试验验证。考核指标:研制出耐高温流体壁面剪应力微传感器工程样机,建立工艺平台,应用示范2例;技术指标:长期工作温度500 ,量程0-600 Pa,测量精度优于5%,响应频率10 kHz。5.微纳气体和生物传感器的研发研究内容:研究工业有机污染物(气体、液体等)的微纳检测方法和传感器;研究微纳尺度结构与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