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模板(详细)范本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1459857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模板(详细)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模板(详细)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模板(详细)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勘察等级:乙级报告编写: (工 程 师)工程负责: (注册岩土工程师)审 核: (注册岩土工程师)审 定: (注册岩土工程师)总 工: (注册岩土工程师)法人代表: XX公司二一七年九月 目 录1、 前言11.1 工程概况11.2 勘察目的与技术要求11.3 勘察执行标准21.4 勘察工作布置、实施及质量评述21.4.1勘察工作布置21.4.2勘察工作实施31.4.3勘察工作质量评述4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2.1 场地位置地形地貌42.2 区域气象条件42.3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52.4 场地地层及岩土结构特征52.5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土腐蚀性评价72.5.1场地水文地质条件72.5.2地下水、场地土腐蚀性评价72.6 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82.6.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82.6.2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92.6.3地基土抗震液化特性评价92.7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92.8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122.9 特殊性土评价122.10 不良地质作用12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123.1 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123.2 地基土工程性能评价134、 基础方案建议134.1 基础形式建议134.2 成桩可能性评价、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论证145、 基础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156、 结论与建议156.1 结论156.2 建议15附图表:序号附图表名称图表号或页数1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012工程地质剖面图2-012-033钻孔柱状图3-013-024岩土水检测报告1份 建设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 前言1.1 工程概况受业主的XX公司承担 建设项目的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拟建项目场地位于 。拟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拟建一栋教学楼,总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层高4F,框架结构,其情况见表1.1-1。主要拟建建筑物性质一览表 表1.1-1建筑物名称层数结构类型预估0.00预计基础埋深预计基础形式预计基础荷载对差异沉降敏感程度拟建教学楼4F框架结构266.00/条形基础/敏感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_年版)第3.1.23.1.4条的规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三级,地基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1.2 勘察目的与技术要求根据业主要求及相邻场地已有经验,以及勘察技术及相关规范要求,结合拟建建筑物情况,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和要求是:1、查明拟建物范围内场地岩土类型、分布及其工程特性,对场地及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作出评价,并提供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2、查明场区是否分布有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其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建议。3、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及其埋藏情况,测定地下水位,分析其对地基基础的影响,评价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其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地基土类型等。5、从安全、技术、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场地地质条件对拟建物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提出建议,并提供相应设计计算参数。6、提出施工中应注意的岩土工程问题。1.3 勘察执行标准1、勘察合同及勘察技术要求。2、国家或行业、地方现行技术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_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_年局部修订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201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房屋建XX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_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_年版);XX省汶川地震灾XXXX县、乡镇、地震动参数一览表川震防发 2009117号文件附件。3、业主方提供的拟建建筑物总平图布置图。1.4 勘察工作布置、实施及质量评述1.4.1勘察工作布置1、 勘探点平面布置:本次勘察依据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及业主勘察技术要求,结合拟建建筑物性质及场地地基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拟建工程勘探点主要沿拟建建筑物周边轴线及角点布置,勘探点间距14.0m左右,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2、勘探点深度:根据搜集的周边建筑经验,考虑到可能采用的基础形式,结合场地地层条件,本次勘探点深度:控制性钻孔进入中风化泥岩5.07.0m,一般性钻孔进入中风化泥岩3.05.0m。1.4.2勘察工作实施1、工程地质测绘调查:本次勘察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_年版)第8.0.5条进行,在已有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设计要求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及。采用线路穿梭法和追踪法进行面状控制和地质现象的追踪,测绘范围为场地用地红线外延50m,以查明场地范围内及四周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作用,进一步收集场地内及附近已有的工程地质、水文等资料。2、勘探点测放:本次勘察,采用全站仪及钢尺进行放孔和孔口高程测量,地下水位观测等。其中,高程系统采用假设高程系统,各钻孔位置及高程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3、钻探:采用1台XY1A型工程钻机对岩土层进行回旋取芯钻进(岩芯采取率在50%100%),直观揭露地层,查明地基岩土结构、性质,鉴别土质类别及特性;确定各工程地质层及其亚层的分布埋藏界线。4、 标准贯入试验:对素填土进行标准贯入测试,用以定量评价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以分析评价其工程力学性质。5、室内土工试验:取粉质粘土、粉砂进行常规分析试验,取泥岩进行岩石试验,根据实验指标与野外鉴别相互印证,以便对土层进行准确定名及力学分层,并为确定其地基承载力提供依据;取粉质粘土共2件做土的腐蚀性试验,为地基土的腐蚀性评价提供依据;取水样2件做水质分析试验,为场地水的腐蚀性评价提供依据。室内土工试验由成都清华岩土工程试验XX公司完成。6、水位观测:在每个钻孔内进行地下水水位的观察与测量,以查明场地地下水的埋藏情况及变化幅度。7、完成工XX公司于20_年 日进场,于20_年 日结束野外工作,完成的实际工作量见下表1.4-1。勘察工作量统计表 表1.4-1序号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序号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1测放钻孔个96土腐蚀性试验样件22施工完成钻孔个97水质简分析样件23钻探总进尺m1718岩石试验样组64标准贯入试验次189水位观测次95土常规试验样件15101.4.3勘察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勘察勘探点布置合理,间距、深度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_年版)要求。本次勘察工作采用了工程地质调查、钻探及室内土工试验等综合手段,其方法和完成的实物工作量满足相应规范要求。勘察所获资料真实、可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基本查明,勘察报告可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场地位置地形地貌该工程场地位于 ,交通较便利。地貌单元属于属川中浅丘区,地形相对平坦,测得钻孔标高为265.75265.88m,相对高差为0.13m。2.2 区域气象条XX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节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日光少、风速小、云量大、温差大、降雨量较多、气温日变化小,介于盆地西部春夏常旱区与东部伏旱区之间。据 XX市气象站资料,多年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2.8。受大气环流的控制,降雨分配季节不均,降雨高峰集中在六、七、八月这三个月,降雨量占全年的降雨量的61.1%,其中以七月份最高,月降雨量一般在176 mm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962.9mm,相对湿度77.5%,枯水期13月份。地区年最多风向为偏北风,年平均风速为1.11.60m/s,最大风速25.3m/s,极大风速为27.8m/s,多年年平均风压力为142Pa,最大风压力为253Pa。2.3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处于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川中褶皱带的西山向斜北翼(见图2.3-1)。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场地新构造运动微弱,无大的构造断裂存在及地质构造活动迹象,区域稳定性好。 图2.3-1 区域地质构造图区内新构造运动较弱,地层产状平缓近水平,褶皱断裂不发育,地震活动微弱。区域稳定性良好,场地岩体内构造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为地质构造简单的场地。据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有记载的最大震级为3.5级,地震活动性弱。邻近地区1973-1974年宣汉XX县XX县一带有震级2.74.3级地震发生;1846年阆中发生地震,震级达5.5级,汶川“5.12”8.0级地震, XX市震感较强烈,但未造成大的震害。综上,工作区是处于周围微弱活动环绕中的地壳稳定区。2.4 场地地层及岩土结构特征经勘探,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由上至下分别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Q4dl+pl)及下伏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地层(J2s)。现将场地岩土分布及结构特征分述如下:杂填土(Q4ml):色杂,松散,干稍湿,主要由建筑垃圾及少量卵石、岩块、粉质粘土等组成,局部含植物根茎,具大孔隙,回填时间约5年以上。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表层,层厚1.20_.30m,平均值1.7m。素填土(Q4ml):灰黄色,松散,稍湿,以粘性土为主,含一定量碎石,碎石含量随深度增加有所减少,回填年限大于5年。该层场区内均有分布,层厚1.0-1.5m,平均值1.2m。粉质粘土(可塑)(Q4dl+pl):灰黄、褐黄色,稍湿湿,以可塑状为主,成份由粘粒矿物为主、次为粉粒矿物组成,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及结核。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在场地内呈层状分布,层厚3.509.20m,平均值6.3m。粉质粘土(软塑)(Q4dl+pl):褐黄、青灰色,湿,以软塑状为主,成份由粘粒矿物为主、次为粉粒矿物组成,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及结核。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在场地内呈层状分布,层厚3.807.70m,平均值5.7m。粉砂(Q4dl+pl):灰青灰,湿,稍密状态。以砂粒为主,含粉粒及云母片,局部底部夹薄层细砂,主要成分为石英、岩屑、暗色矿物及云母等,含泥较重。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2.503.30m,平均值2.9m。泥岩(J3s):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矿物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含少量石英、赤铁矿、云母等,裂隙充填铁锰质、钙质、泥质或无充填。局部地段含青灰色砂质团块或砂质条带。遇水后易软化,风干后易开裂。岩层产状2101。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根据揭露其风化程度,将其划分为二个亚层:1强风化泥岩: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裂面多被铁锰质氧化物浸染,岩芯主要呈碎块状,少量呈短柱状,岩质较软。层厚1.001.50m,平均值1.20m。2中风化泥岩:组织结构相对较完整,节理面有次生矿物,岩芯主要呈柱状、长柱状,局部见短柱状。该层未揭穿。根据试验知,中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4.38MPa,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属软岩,岩石质量指标RQD =6078,属较差的;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以上各岩、土层的分布、埋藏及厚度变化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2.5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土腐蚀性评价2.5.1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的上层滞水和下伏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层中的上层滞水:系地表人类活动用水及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受隔水层阻隔所致,它埋藏浅,分布不均,水量极小,截断补给来源易于疏干,以蒸发方式排泄。基岩裂隙水:沿基岩裂隙面流动,受大气降水、灌溉用水下渗补给,顺坡形向地势低洼处排泄,水量极小;泥岩属相对隔水层。勘察期间实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在4.55.8m之间,相应高程为260.0261.3m之间。场地含水层主要为粉砂层,根据现场钻探及调查访问,场地地下水对后期施工有一定影响。而基岩裂隙水,由于地处山前缓坡,其水量小,对场地影响小。2.5.2地下水、场地土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取水样2件进行水质简分析,环境类型为类,地层渗透性为强透水层,地下水属HCO3-Ca2+型水,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_年版)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微腐蚀性(表2.5-1)。 场地水腐蚀性判定表 表2.5-1评价类型腐蚀介质测试值评定标准腐蚀等级评价结果按环境类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环境类型为类SO42- (mg/L)54.256.23300微对砼结构微腐蚀Mg2+ (mg/L)15.0215.112000微NH+ (mg/L)500微OH- (mg/L)043000微总矿化度 (mg/L)38239720000微按地层渗透性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强透水层PH值7.457.486.5微侵蚀CO2 (mg/L)015微HCO3- (mmol/L)总矿化度均大于0.1g/L,故不考虑该指标的腐蚀性评价。水对砼结构中的钢筋干湿交替C1-(mg/L)15.4217.24100微对砼结构中的钢筋微腐蚀本次勘察取场地土共2件,环境类型为类,地层渗透性为弱透水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_年版)判定场地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均具微腐蚀性(表2.5-2)。土的腐蚀性判定表 表2.5-2评价类型腐蚀介质测试值评定标准腐蚀等级评价结果按环境类型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环境类型为类SO42- (mg/Kg)59.3262.47450微对砼结构微腐蚀Mg2+ (mg/Kg)8.779.023000微NH+ (mg/Kg)750微OH- (mg/Kg)064500微按地层渗透性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弱透水层PH值7.357.375.0微土对砼结构中的钢筋B是指湿、很湿的粉土,可塑、软塑、流塑的黏性土C1- (mg/L)12.9514.23250微对砼结构中的钢筋微腐蚀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PH值7.357.375.5微对钢结构微腐蚀2.6 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2.6.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可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查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可知, 拟建项目抗震设防类别应为重点设防类(乙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2.6.2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根据建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_年局部修订版)中有关条文,可判定本场地内填土、粉质粘土(软塑)、粉砂属软弱土,粉质粘土(可塑)属中软土,泥岩属软质岩石。场地类别按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_年局部修订版)之规定,由覆盖层厚度及土层等效剪切波速确定,覆盖层厚度从泥岩顶板至地面距离确定,采用公式se=do/t进行估算,现以最不利钻孔zk01为例估算如表2.6-1。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估算表 表2.6-1土的类型i层土的厚度do(m)土层剪切波速se (m/s)剪切波传播时间t (s)土层等效剪切波速se(m/s)填土1.41000.014se=do/t =6.2/0.052=110.14粉质粘土(可塑)6.31400.045粉质粘土(软塑)5.71000.057粉砂2.9900.032合计16.30.148据表2.6-1成果,场地地面下16.3m深度范围内覆盖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为110.14m/s,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属中软场地土。按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_年局部修订版)表4.1.1规定,综合确定拟建场地为抗震一般地段。2.6.3地基土抗震液化特性评价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_年局部修订版)有关规定判定,虽然场地内分布有粉砂层,且厚度大于1m,但场地所在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区,故本场地可不考虑饱和砂土的液化影响。2.7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为查明场地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为设计提供合理参数,本次勘察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手段,并取岩、土样进行了室内试验,以获取场地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素填土、粉质粘土、粉砂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过程中剔除了异常数据,成果统计表见表2.7-1。 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2.7-1 土名统计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击/30cm)标准差f变异系数修正系数s标准值k素填土23.53.53.3/粉质粘土(可塑)66.597.580.8210.1080.916.8粉质粘土(软塑)4464.87/粉砂63.54.53.920.2350.1120.983.8对采取的粉质粘土、粉砂试样进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土工试验报告见附件),并引用其成果统计见表2.7-24。粉质粘土(可塑)土工试验主要成果统计表 表2.7-2 统计值指标统计数n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m标准差f变异系数修正系数s标准值k天然含水量 w(%)624.60 27.20 25.88 0.7970.031/密度o(g/cm3)61.96 1.981.970.0080.004/比重Gs62.72 2.73 2.73 0.0040.001/孔隙比e60.712 0.772 0.744 0.0190.026/饱和度Sr (%)694.00 96.00 95.00 0.5770.006/塑限wp (%)620.80 22.30 21.470.4820.022/液限wL (%)635.40 37.40 36.82 0.6770.018/塑性指数Ip614.60 16.30 15.350.5680.037/液性指数IL60.26 0.33 0.29 0.0230.079/压缩系数1-2(MPa-1 )60.230.260.250.010.039/压缩模量Es(MPa)66.80 7.47.120.2040.029/粘聚力C(KPa)648.00 57.00 53.17 3.2360.0610.9550内摩擦角()617.90 19.4 18.67 0.5410.0290.9718粉质粘土(软塑)土工试验主要成果统计表 表2.7-3 统计值指标统计数n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m标准差f变异系数修正系数s标准值k天然含水量 w(%)634.00 36.00 35.150.6550.019/密度o(g/cm3)61.84 1.86 1.850.0070.004/比重Gs62.72 2.73 2.73 0.0050.002/孔隙比e60.961.018 0.987 0.0190.019/饱和度Sr (%)696.00 98.00 97.17 0.6870.007/塑限wp (%)623.30 24.90 23.950.6130.026/液限wL (%)637.20 38.40 37.85 0.3950.01/塑性指数Ip612.90 15.10 13.90 0.8890.064/液性指数IL60.76 0.86 0.810.0330.041/压缩系数1-2(MPa-1 )60.540.650.590.0370.063/压缩模量Es(MPa)63.10 3.6 3.380.1850.055/粘聚力C(KPa)69.00 16.00 12.67 2.560.2020.8310.5内摩擦角()610.30 12.70 11.45 0.9050.0790.9310.6 颗粒分析成果一览表 表2.7-4岩土名称卵石或碎 石砾石砂粒细粒粗中细粉粒粘粒2020220.50.50.250.250.0750.0750.0050.005粉 砂9.110.418.620.429.641.33140.9对采取的泥岩试样进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岩石试验报告见附件),并引用其成果统计见表2.7-5。泥岩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2.7-5试验项目指标统计频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特征值强风化天然密度(g/cm3)32.062.222.14 /天然抗压强度(MPa)30.90 1.36 1.12 /中风化天然密度(g/cm3)32.422.50 2.47 /天然抗压强度(MPa)34.25 4.514.39 /试验结果可知:中风化泥岩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39MPa,按岩石坚硬程度分类为软岩。2.8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根据统计分析XX公司在 的勘察经验并参照土工实验资料,将该场地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如下表2.8-1。场地主要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 表2.8-1 指标 项 目状态重 度内聚力C内摩擦角压缩(变形)模量Es承载力特征值fak基地摩擦系数mKN/m3KPaMpaKPa填土松 散19.5201551000.35粉质粘土(可塑)可塑19.750187.121600.4粉质粘土(软塑)软塑18.510.510.63.38800.3粉砂稍密19.08(4)900.3泥岩强风化21.44025(20)2800.45中风化24.76535(30)6000.50注:带为当地经验值。2.9 特殊性土评价填土:褐红色,黄褐色,松散,主要由建筑垃圾及少量卵石、岩块、粉质粘土等组成,局部含植物根茎,具大孔隙,回填时间约5年以上。分布不均匀,压缩性高,承载力低。2.10 不良地质作用勘察场地地势开阔,无滑坡、崩塌、地面沉陷、岩溶、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地基无暗浜、古河道、大的洞室等不良地质作用。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3.1 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本区构造简单,挽近期构造运动较微弱,表现为区域性大面积缓慢间歇性抬升,河流多级阶地发育,区内地震活动受外围地震活动的影响,影响烈度较小,未见破坏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知: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区内无强震区,历史上无破坏地震发生,属地壳稳定区域。工程场地地貌单一,交通方便,地层结构简单,无不良地质作用,地基稳定,适宜修建。3.2 地基土工程性能评价填土:工程性质差,强度低,均匀性差,变形大,属高压缩性欠固结的不良地基土。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粉质粘土(可塑):场地内呈层状分布,厚度较大,承载力一般,可选作拟建物基础持力层。粉质粘土(软塑):场地内呈层状分布,厚度大,承载力差,不宜直接选作拟建物基础持力层。粉砂:场地内呈层状分布,厚度较大,承载力差,不宜直接选作拟建物基础持力层。1强风化泥岩:工程性质较好,承载力特征值280 kPa,变形模量20MPa,属低压缩性土,岩石裂隙发育,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若厚度大也可考虑作为桩基础的桩端持力层。2中风化泥岩:工程性质好,分布稳定,承载力特征值600kPa,承载力较高,是拟建建筑物良好的基础持力层,也是桩基础良好的桩端持力层。4、 基础方案建议4.1 基础形式建议根据拟建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荷载及用途等特点,结合场地条件、地基条件,持力层埋藏深度,拟建建筑物具体基础型式建议如下。天然地基基础方案分析由于场地原始地貌为山前缓坡区,上覆填土层厚度较薄且不均,下覆粉质粘土厚度较大,为可塑偏硬塑,可选作为拟建物基础持力层,设计应根据场平标高考虑其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同时对局部填土厚度较大地段可采用换填或加大基础尺寸方式进行处理,基础形式可采用独立柱基,并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桩基础方案分析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情况,结合拟建物特性,场地内在地面下一定深度内(12.516.5m)为稳定的、厚度较大的泥岩层,上覆土层厚度较厚,在保证桩长的情况下也可采用以泥岩为桩端持力层的桩基础方案,但该方案造价高。桩基础相关参数详见表4-1。表4-1 桩基设计参数建议值表 指标名称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填土30粉质粘土(可塑)60粉质粘土(软塑)45粉砂35强风化泥岩1101500中风化泥岩1504000若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由于场地粉砂层为含水层,有一定厚度,采用人工成孔较困难且安全得不到保证。人工挖孔桩具施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质量易控制,但施工时遇基岩裂隙水排水较难。若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时,则以中风化泥岩为桩端持力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快速,但成本较高,孔低沉渣厚度难以控制,在软塑土层中成桩条件差,孔壁易垮塌,桩基质量得不到保证,在灌注桩施工时,所产生的泥浆无处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且拟建建筑物一侧紧邻已建4层建筑物,设计及施工时应考虑对已建建筑物的影响。4.2 成桩可能性评价、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论证根据地质条件及建筑物结构特性,软塑土层中成桩条件差,孔壁易垮塌,在强风化基岩、中风化基岩中成桩条件好,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可在不同地层段中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并应考虑相应的泥污排放措施。当桩位较深时,应做好必要的护壁措施,并严禁在桩孔附近堆载,且拟建建筑物一侧紧邻已建4层建筑物,设计及施工时应考虑对已建建筑物的影响。综上,建议拟建工程采用以粉质粘土(可塑)层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天然地基方案,基础形式可采用独立柱基础。5、 基础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1、雨季基础施工中应注意加强排水处理。2、深基础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坑壁支护,基坑降水,切实保证安全。3、基础施工过程中须加强地基验槽工作。6、 结论与建议6.1 结论1、场地地质构造及地层结构简单,地基稳定性好,无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2、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拟建项目抗震设防类别应为重点设防类(乙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3、场地为类建筑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4、场地内存在饱和粉砂土,但可不考虑其液化影响。5、勘察期间实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在4.55.8m之间,施工时,随时观测地下水动向,必要时进行工程降水。6、地下水对砼及砼中钢筋均具微腐蚀性。场地土对砼、砼中钢筋及钢结构均具微腐蚀性。7、粉质粘土(可塑)层有一定承载力,厚度较大,可选作拟建物基础持力层,泥岩分布连续稳定,岩体较完整,物理力学性质好,是场区拟建建筑物良好的基础持力层。6.2 建议1、建议拟建工程优选天然地基基础方案,也可采用桩基础(以泥岩作为桩端持力层的旋挖成孔灌注桩)。2、建议场地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相关参数可按表2.8-1及表4-1中所列数据选用。3、建议桩机施工前,进行试桩,以进一步确定桩机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等。4、施工中应加强基础验槽工作。若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通知我司工程师,以便会同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处理,必要时需针对性的做施工勘察。5、由于本次勘察施工条件限制,部分钻孔有移位,若施工中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应按规范进行施工勘察。6、建议基础施工前进一步查清其管线的具体位置,以免施工时将其挖断而影响学校及对施工人员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等。并做好本工程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变形、拟建物沉降观测等监测工作。7、如遇方案调整(建筑位置、层高等有所变动)或本次勘察后较长时间内未施工(如3年)等均需重新进行勘察。8、本报告可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设计施工之岩土工程依据。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公安部门。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5.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 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5.6 不得攀登脚手架。 5.7 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5.8 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5.9 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5.10 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5.11 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12 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18四川 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