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共5页)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61384818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共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共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共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发动机的性能 解释术语 指示热效率:是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消耗燃料的热量的比值. 压缩比:气功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 1KW 有效功率,在 1h 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 有效燃料消耗率:是发动机发出单位有效功率时的耗油量 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说发出的有效功率 有效扭矩:曲轴的输出转矩 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指示功 2、示功图:发动机实际循环常用气缸内工质压力 P 随气缸容积 V(或曲轴转角)而变化的曲线 选择题 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 A ) 定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 B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 D ) 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 C ) A、定容加热循环 B、定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 B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 C )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 B、混合热效率 C、指示热效率 D、实际热效率 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 B、加热过程 C、定压过程 D、绝热过程 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 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B )加热循环。 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 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B )理论循环相似 。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B )范围内。 A、4 7 B、7 11 C、11 15 D、15 22 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A )理论循环相似 。 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 D )。 膨胀结束 B、排气终了 C、压缩初期 D、进气中期 自然吸气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为( D )。 A、8 16 B、10 18 C、12 20 D、14 22 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设燃烧是加热过程,其原因是( B )。 A、温度不变 B、工质不变 C、压力不变 D、容积不变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原因是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C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三、填空题 1、P-V 图上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有用功,该图称为_示功图_。 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_ 多变_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为:进气冲程、_ 压缩_、作功冲程、排气冲程。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_膨胀_、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 一个实际循环中,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为_指示功_。 5、升功率用来衡量发动机_对气缸工作容积的_利用的程度。 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_升功率_ 。 5、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在转速相同时,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容积利用程度不同,衡量发动机单位气缸容积所发出有效功的指标是 _平均有效压力_ 。 1、具有相同标定功率的两种柴油机,如果其干质量不同,说明材料利用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_比质量_ 。 四、判断题 比质量是指发动机的干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 1 升功率是指发动机的标定功率与其质量之比。 0 有效燃料消耗率 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或,发动机在 1 小时内发出 1 kW功率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发动机的指示指标有何作用? 发动机指示指标用于评价其内部循环完善性,反映气缸内工质对活塞的做功情况(2 分)。它是有效指标的基础,但不能综合反映发动机的整机性能(2 分);发动机的整机性能以曲轴输出的功为依据,但不能准确指示发动机内部过程的完善程度(1 分)。 二、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一、解释术语 配气相位:发动机进、排气门开闭角度相对于上、下止点的分布 气门重叠:在四冲程发动机中,由于进气门提前开启和排气门迟后关闭,在上止点附近,存在 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充气效率:指每一个进气行程所吸入的空气质量与标准状态下占有气缸活塞行程容积的干燥空 气质量的比值 5、残余废气系数:气缸中残余废气质量与实际新鲜充量的质量之比 二、选择题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 ( C ) A、进气过程 B、排气过程 C、进排气过程 D、气门开启时期 1、发动机的换气损失是指 ( C ) A、进气损失 B、排气损失 C、进排气损失 D、机械损失 8、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 A ) A、泵气损失 B、传热损失 C、流动损失 D、机械损失 20、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存在气门叠开现象的原因是 ( C ) A、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早开 B、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早开 C、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 D、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晚关 充气效率用于评价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 ( D ) A、机械效率 B、流动效率 C、换气效率 D、容积效率 14、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 从上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 C )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16、为了增加流通面积,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开启气门。 从气门开始打开到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 B )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下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从下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D )。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 C )。 A、进气过程 B、排气过程 C、进、排气过程 D、气门开启过程 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有( D )。 A、机械效率 B、热效率 C、进气马赫数 D、充气效率 从发动机是能量转换装置角度,( C )也是发动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 A、燃烧损失 B、传热损失 C、换气损失 D、机械损失三、填空题 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指标主要是 _充气效率_ 和 _换气损失 进气损失与排气损失之和称为 _换气损失排气损失包括 _提前排气损失_和_活塞上行强制排气所消耗的有用功。 一般将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分作自由排气、强制排气和惯性排气_、进气和气门叠开四个阶段。将进、排气门开关角度以及相对上、下止点的位置画出所得到的图称为_配气相位。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_排出发动机气缸内的已燃废气,并吸入新鲜充量的过程。 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时期中,_进气迟闭_的改变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最大。 四、判断题 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定时中,排气提前角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最大。 0 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个时期,称为强制排气阶段。 0 在超临界排气期间,排出的废气量由缸内和排气管内的压力差来决定。 0 排气终了时,排气管内废气压力高,说明残余废气密度大,残余废气系数上升。 1 充气效率总是小于 1 的。 1 发动机进气终了的温度Ta 低于进气状态温度Ts 。 0 五、简答题泵气损失的含义是什么?与换气损失有何不同? 发动机换气过程消耗的功即泵气损失(2 分)。泵气损失是强制排气损失与进气损失之和,并扣除实际示功图不包含的部分,不包括提前排气损失(2 分)。泵气损失与换气损失不同,后者表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差异,包括扣除部分和提前排气损失(1 分)。 三、燃料与燃烧 解释术语 着火延迟:火花引燃或加热到燃料自然温度以上时,可燃混合气并不立即燃烧,需要经过一定 延迟时间才能出现明显的火焰,放出热量 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烧 1KG 燃料时实际供给的空气量 1 与理论空气量 10 之比 空燃比:是指燃料实际燃烧时所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的比值 着火方式:引发燃烧过程的手段 选择题 2、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 A ) A、着火性能 B、抗爆性能 C、安全性能 D、点火性能 一般说来,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 ( C ) A、热值 B、点火能量 C、辛烷值 D、馏程 3、极其细小油滴群的燃烧,可以看作是 ( C ) A、预混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雾燃烧 D、混合燃烧 3、颗粒粗大的油滴的燃烧,应该看作是 ( B ) A、预混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雾燃烧 D、混合燃烧 2、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A )。 A、着火性能 B、抗爆震性能 C、安全性能 D、点火性能 汽油的辛烷值反映其( )。 A、着火性能 B、抗爆性能 C、安全性能 D、点火性能 评价柴油自燃性的指标是( C )。 A、十六烷值 B、粘度 C、馏程 D、凝点 8、对于汽油,化学当量的空燃比 A / F 为( C )。 A、15.7 B、14.1 C、14.7 D、13.9 9、1 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料的( D )。 A、放热率 B、高热值 C、低热值 D、热值三、填空题 汽油和柴油的牌号分别根据 辛烷值 和 凝点 来确定。 汽车的代用燃料主要有 二甲醚 、 水煤气 、 乙醇 和 氢气 等。 表示汽油抗爆性的指标是_辛烷值_。 对于缸外形成混合气的汽油机,其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节气门开度大小来控制进入气缸内 的混合气数量,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 _量调节_ 。 5、柴油机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进入气缸的燃油质量来控制混合气的浓度,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 _质调节_ 。 四、判断题 柴油是以其凝点来标号的。 0 国产汽油是以辛烷值来标号的。 1 催化裂化汽油的抗爆性能好,常用作高级汽油。 1 汽油是挥发性好而又易自燃的燃料。 0 4、柴油是挥发性好而又易自燃的燃料。 0 四、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解释术语 燃烧速度:单位时间内燃烧混合气的质量 火焰速度:火焰锋面移动速度 滞燃期*:从喷油开始到压力线脱离压缩线所占用的曲轴转角。 选择题 汽油机爆震燃烧的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 ( B ) A、被过热表面点燃 B、因温度过高自燃 C、受火焰传播燃烧 D、由已燃气体点燃 汽油机出现表面点火的原因中包括 ( D ) A、压力过高 B、水垢过多 C、浓度过高 D、积炭过多 19、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 ( C ) A、热值 B、点火能量 C、辛烷值 D、馏程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是 ( D ) A、温度传播过程 B、压力传播过程 C、热量传播过程 D、火焰传播过程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 ( C ) A、5 个阶段 B、4 个阶段 C、3 个阶段 D、2 个阶段 汽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中,燃料( B )、燃料蒸汽与空气之间的扩散同步进行。 A、喷射 B、雾化 C、蒸发 D、混合 下面列出的( B )属于汽油机的燃烧特点。 A、空气过量 B、有时缺氧 C、扩散燃烧 D、混合气不均匀 汽油机爆震燃烧的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 A )。 A、自燃 B、被火花塞点燃 C、火焰传播不到 D、被压缩 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 B )。 A、燃烧速度 B、火焰锋面移动速度 C、扩散速度 D、气流运动速度 提高压缩比使汽油机的爆震倾向加大,为此,可采取( B )的措施。 A、减小喷油提前角 B、减小点火提前角 C、加大喷油提前角 D、加大点火提前角 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有( B )。* A、温度升高率 B、最大压力出现时刻 C、最高温度 D、压力升高时刻 下列措施中,不能够消除汽油机爆震的是( A )。 A、增大点火提前角 B、推迟点火提前角 C、加强冷却 D、选用高牌号的润滑油 9、进气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用来降低的排放物是( B )。* A、CO 和 HC B、HC 和 NOX C、CO 和 NOX D、排气微粒 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包括( D )。 爆燃 B、早燃 C、自燃 D、燃烧的循环变动 早燃发生在火花塞点火( C )出现。 之后 B、同时 C、之前 D、不规则时 汽油机用功率混合比的混合气工作时,燃烧速度最快,功率也最大。功率混合比是指混合气的 B 过量空气系数 为 A、0.75 0.85 B、0.85 0.95 C、0.95 1.05 D、1.05 1.15 从改善各缸混合气分配的均匀性考虑,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宜采用( D )。 单点喷射 B、同时喷射 C、分组喷射 D、顺序喷射 为了衡量发动机工作的平稳性,用( B )作为速燃期的重要评价指标。* 温度升高率 B、压力升高率 C、最高温度 D、最大压力 6、单位时间内燃烧的混合气数量是汽油机的 ( C ) A、火焰速度 B、点火速度 C、燃烧速度 D、运动速度三、填空题 1、根据汽油机燃烧过程中气缸压力变化的特点,可以将汽油机燃烧过程分为 滞燃期、 速燃期 和 后燃期 三个阶段。 压缩比是发动机热效率的重要因素。但高压缩比会给汽油机增加 爆燃 的趋势。 汽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 结构紧凑、面积比小 、 燃烧室几何形状合理 、 合理组织气流过程 和 合理组织燃烧过程 。 对液态燃料,其混合气形成过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 蒸发 和 混合 。 燃油的雾化是指燃油喷入_气缸_后被粉碎分散为细小液滴的过程。* 发动机转速增加时,应该相应地_增大_点火提前角。 在汽油机上调节负荷是通过改变节气门开度来调节进入气缸_混合气_的多少。负荷调节方式是_量_调节。 1、汽油机负荷减小时,气缸内的温度、压力降低,爆燃倾向_小_。 16、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化油器式,另一类是_喷射雾化方式_。 四、判断题 电控单点汽油喷射系统汽油机中,单个喷油器装在节气门后方的进气管内。 汽油机在怠速工作时,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变差。 汽油机着火不受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只要点火能量足够高,就能保证着火。 0 火花塞电极的间隙与点火能量没有关系。 凡是能使燃烧室温度和压力升高以及促使积炭等炽热点形成的一切因素,都能使表面点火倾向加大。 分层给气燃烧主要是为了解决汽油机经济性和排气污染问题。 1 二、选择题 6、柱塞式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是 ( A ) A、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增加 B、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减少 C、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增加 D、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减少 3、使用柱塞式喷油泵的柴油机发生“飞车”的根本原因是 ( A ) A、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增加 B、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减少 C、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增加 D、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减少 3、使用柱塞式喷油泵的柴油机出现不正常喷射的各种原因中包括 ( C ) A、高压油管过细 B、油管壁面过厚 C、喷油压力过高 D、喷油数量过多 18、柴油机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 ( D ) A、半开式燃烧室 B、开式燃烧室 C、统一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 传统柴油机的喷油时刻与供油时刻( C )。 A、同步 B、提前 C、滞后 D、没有联系 柴油机的供油始点用( B )表示。 A、喷油提前角 B、供油提前角 C、雾化提前角 D、着火提前角 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有( B )。* A、温度升高率 B、最大压力出现时刻 C、最高温度 D、压力升高时刻 柴油机的理想喷油规律是( B )。 A、均匀喷油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快后慢再快 下面列出的( C )属于柴油机燃烧特点。 A、缺氧 B、空气过量 C、扩散燃烧 D、混合气预先形成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中,存在燃料燃烧、燃料( C )、燃料与空气之间的扩散同步进行现象。 A、燃烧 B、凝结 C、蒸发 D、混合 球形油膜燃烧室属于柴油机( D )燃烧室。 A、涡流式 B、预燃室 C、间接喷射式 D、直接喷射式 柴油机的燃烧方式包括( C )。 A、层流火焰传播 B、紊流火焰传播 C、扩散燃烧 D、不规则燃烧 喷油速率在喷射初期(即滞燃期内)应( B )。 A、较大 B、 较小 C、不变 D、视情况而定 下列四个时期对柴油机压力升高率有明显影响的是( A )。 A、滞燃期 B、速燃期 C、缓燃期 D、后燃期 下列四种燃烧室对喷射系统要求最高的是( B )。 A、开式燃烧室 B、半开式燃烧室 C、涡流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 下列四种燃烧室面容比最大的是 ( C )。 A、开式燃烧室 B、半开式燃烧室 C、涡流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 为了衡量发动机工作的平稳性,用( )作为速燃期的重要评价指标。* A、温度升高率 B、压力升高率 C、最高温度 D、最大压力三、填空题 2、油束的几何特性可用三个参数描述,即油束射程、最大宽度和 喷雾锥角 。 柴油机燃烧过程是否完善,取决于 燃油油束、气体运动 和 燃烧室 三者的合理配合。 油束特性可以用 油束射程 、 最大宽度 和 喷雾锥角 三个参数来描述。 柴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 机构紧凑、面容比小、充量系数高 和 组织适当气流运动 。 柴油机燃烧过程包括 滞燃期 、速燃期、 缓燃期 和 后燃期 。 对液态燃料,其混合气形成过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 蒸发 和 混合 。* 燃烧放热规律三要素是_燃烧发热起始时刻_、燃烧放热规律曲线形状和燃烧持续时间。 燃油的雾化是指燃油喷入_细小液滴_后被粉碎分散为细小液滴的过程。* 现代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的基本控制量是循环供油量和_喷油时刻_。 柴油机内不均匀的混合气是在高温、高压下多点_同时自燃_着火燃烧的。 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是油量控制机构位置固定,循环供油量_随喷油泵转速变化的关系。喷油泵速度特性的校正有正校正和_负校正_两种。 喷油器有孔式喷油器和_轴针式_喷油器两类。 柴油机喷射过程是指从喷油泵开始供油直至喷油器_针阀落座停止喷油_的过程,分为喷射延迟、_主喷射_、喷射结束三个阶段。柴油机应在上止点_开始喷油。 为了避免出现不正常喷射现象,应尽可能地_高压油管的长度。 柴油机不可能形成均匀的混合气,所以必须在过量空气系数_的条件下工作。 柴油机负荷调节是通过改变_质调节_而进入气缸的空气量基本不变。 喷油泵的主要作用是定时、_定量_地经高压油管向各缸的喷油器周期性地供给高压燃油。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 喷射雾化 和 油膜蒸发 两种。 四、判断题 柴油机缸内的不均匀混合气是在高温、高压下多点自燃着火燃烧的。 1 柴油机一般用压力升高率代表发动机工作粗暴的程度。 1 在柴油机中,燃料成分在燃烧室空间的分布是均匀的。 0 孔式喷油器主要用于分隔式燃烧室。 0 为了控制压力升高率,应增加着火延迟期内准备好的可燃混合气的量。 0 开式燃烧室中混合气的形成主要是靠强烈的空气运动。 0 六、发动机的特性 解释术语 速度特性:油量调节机构不变时,发动机的各项性能参数随转速而变化的关系曲线 负荷特性:发动机转速不变时,性能参数随负荷变化的关系 发动机特性:性能指标(或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 调整特性:随调整情况而变化的关系 发动机工况:发动机的工作情况 选择题 5、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其所带动的工作机械的 ( A ) 运转情况 B、功率情况 C、速度情况 D、传动情况 5、发动机的外特性是一种 ( B ) A、负荷特性 B、速度特性 C、调整特性 D、万有特性 7、汽车发动机的工况变化范围在转速、功率坐标图上是 ( D ) A、一个点 B、一条直线 C、一条曲线 D、一个平面 按运行工况特点分类,汽车发动机的工况属于 ( C ) 点工况型 B、线工况型 C、面工况型 D、体工况型 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有 ( D ) A、4 条 B、3 条 C、2 条 D、1 条 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工作机械的( A )。 运转情况 B、功率 C、速度 D、扭矩 在发动机试验装置中,( C )是发动机试验台架的基本设备。 发动机 B、试验台 C、测功机 D、测量系统 万有特性是把发动机的性能参数看作是工况参数的( B )函数。 一元 B、二元 C、三元 D、四元 按运行工况特点分类,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的工况属于( C )。 点工况型 B、线工况型 C、面工况型 D、体工况型 发动机的外特性属于( B)。 负荷特性 B、速度特性 C、调整特性 D、万有特性 小型车用柴油机一般装有( B)调速器。 两速 B、全速 C、定速 D、综合 万有特性图中,最内层的区域是( B )。 功率最高区域 B、油耗最小区域 C、转矩最大区域 D、转速最小区域三、填空题 测功机的作用是 。 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工况)可以用其发出的功率和_转速 来表示。 汽油机节气门部分开启时所测得的速度特性称_部分负荷速度特性_。 发动机稳定工作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有效转矩与阻力矩_相等 。 发动机的负荷特性是指发动机_转速_不变,其性能指标随负荷变化的关系。 车用发动机的工况特点是转速和_负荷_都在宽广的范围内独立变化。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是指发动机_油量调节机构_不变,其性能指标随转速变化的关系。 四、判断题 只有当发动机转矩大于工作机械转矩时,两者才能在一定转速下稳定工作。 0 两极式调速器不仅在最高和最低转速时起调速作用,在中间转速也起调速作用。 0 由于车用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独立地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故其工况是面工况。 1 万有特性图中,最内层的区域是最经济区域。 1 由于柴油机没有节气门,所以柴油机没有外特性。 0 只要两台发动机的转矩储备系数和最大功率时转速相同,则它们克服阻力的潜力 也相同。 0 7、发动机的外特性代表其最高的动力性能。 8、车用发动机常以 12h 功率作为标定功率的。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