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理论与战略构想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60732746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理论与战略构想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理论与战略构想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理论与战略构想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不是在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3722, 加入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理论思辩与战略构想目录前言章国际资本移动的宏观理论剖析 -国际资本移动给有关国家带来的利益 -国际资本移动与一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两缺口理论的缺撼国际投资周期规律分析劳动的国际分工理论及两种投资模式比较国际资本移动宏观理论辩析与启迪 -章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探究 -垄断优势与市场不完全一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动态优势与区位优势 -寡占反应防御性投资动因 - 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综合分析 -竞争优势对外直接投资的推动力和成功的条件 -章跨国公司理论介评 -1 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市场内部化 -跨国公司的界定 -厂商增长最大化厂商行为偏好 -经理管理动机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1 5出于厂商长期战略考虑的投资动因 - 跨国公司理论之我见 -章跨国直接投资的理念更新- -1 全球观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 -新博奕观与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 - 泛文化观与跨国公司的管理哲学 - 正确处理与东道国的关系 树立全球责任意识 -章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崛起和特点分析 -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动因和优势 -发展中国家从吸收外资向对外投资的转换 -章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 -发展中显现的特点 -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动因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优势分析 - 章中国跨国企业的全球竞争战略 - 树立全球竞争观念 -企业全球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全球竞争战略的实施典范 -章中国跨国企业投资型市场进入战略 -1 投资进入方式比较 - 投资进入方式的选择 投资进入的区位分布 - 投资进入的行业结构 章中国跨国企业营销战略选择 -经济全球化的新营销 -中国企业营销战略的现状分析 - 中国跨国企业营销战略的借鉴与选择 -章中国跨国企业的海外融资战略 - 跨国公司融资战略的一般选择 - 跨国公司海外融资的战略比较 - 中国跨国公司海外融资战略的现状分析 -企业和政府的对策 - 章中国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一般模式比较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演进与变革 -影响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 -中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设计与控制 -前言人类即将跨入 世纪。在世纪相交之际,回顾本世纪尤其是二战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展望下一世纪的发展前景,无不显示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国际生产已成为当代国际经济的重要特征。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带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重新配置,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不能仅仅依靠本国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生产活动与资本的运动已跨越了国域疆界,实现了国际化。跨国公司作为跨国投资、经营和管理的组织载体和国际市场的行为主体,得到空前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强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有一批跨国公司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跨国公司的产值约占世界总产值的 ,销售额达 亿美元,超过世界商品贸易总额;跨国公司占有世界工业研究成果的 ,生产技术的 ,国际技术转让的 。跨国公司拥有巨额生产资本和经营资本,遍及全球的生产、营销体系和信息网络,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着各种经济活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年的历程,这期间,中国的企业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战略性经营转变:第一次由产品生产转向商品生产;第二次由单一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第三次由资本经营转向海外经济合作,并由吸收外资为主转向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的阶段。如今,中国企业已开始走出国门,发展海外投资,实现国际化经营。中国企业的跨国直接投资从无到有,日益发展扩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年底,经外经贸部批准成立外经贸部备案的中国境外投资企业共 ,家,协议中方投资额亿美元;在这些境外投资企业中,生产性和其它非贸易型企业达,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即将加入进贸组织,势必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迈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走上国际化经营的道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全球战略和复杂的网络架构,不但改变了传统的国际经济格局,也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范畴从理论、战略到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并被迅速地付诸实践。对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研究,成为各国经一济学家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直面本世纪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来企业组织的最大一次调整与演变,临界新世纪市场的竞争环境,中国企业管理的学者和实践者们肩负着重大使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一展身手,分享国际资本运动的利益。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起步较晚,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过程,对各种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和借鉴;要了解和掌握跨国公司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国际投资惯例;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和企业的特点,探索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和方法,制定企业跨国经营发展战略。鉴于此,我把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作为我博士论文的选题,以期对跨国直接投资理论进行思辩与借鉴,进一步探索符合国际投资活动一般规律、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与战略。跨国直接投资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本文章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归纳了西方学者各种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学说,并加以比较、评价、质疑和借鉴。在此基础上,一章探讨并提出发展中国家及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动因、优势和特点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和新的经营管理理念。章深入探索“企业如何行动”这一具有广泛实践指导意义的战略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全球竞争战略、市场进入战略、营销战略、海外融资战略和组织结构的设想与规划。本文的研究方法体现以下几个特点:()纵向考察与横向比较相结合。通过对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发展轨迹及国际上跨国公司发展历史的考察,总结经验和教训,认识跨国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律;通过对有关国家跨国直接投资活动的横向比较,吸收他人长处,补自己之短。()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用跨国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律,阐释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应遵循的基本规范及国际惯例;从我国实际现状出发,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索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特点和发展道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除了必要的定性分析,本文充分运用数量经济模型和数据资料来描述有关经济变量间的关系,进一步阐释跨国直接投资这一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本文不仅努力对跨国直接投资基本理论加以阐述和思辨,更希望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探索可供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借鉴与选择的战略对策,这对于发展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这一实践性很强的课题的指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是一项有待进一步开拓的崭新事业,本文是作者怀着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批判的勇气撰写的,诚恳希望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前辈和朋友们予以指正,共同为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宋亚非年月 日于东北财经大学章国际资本移动的宏观理论剖析纵观国际经济学界关于跨国投资的理论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国家为基本考察对象,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和探讨资本跨国移动可能给有关国家带来的利益,揭示不同国家允许和接受资本转移的原因。第二类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探索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以及最终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发生的各种决定因素。第三类是从企业组织演变的角度,通过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微观主体跨国公司的利益追求、决策基础和行为方式的研究,说明跨国直接投资普遍发生的动因及一般规律。本文将循着从宏观到微观逐渐深入的研究轨迹,从理论的逻辑和历史的逻辑相一致的角度,对跨国直接投资的有关理论学说进行归纳、总结和辩析。国际资本移动给有关国家带来的利益假设有甲、乙两国,甲为资本充裕国,乙为资本短缺国。当允许资本在两国间自由移动时,由于乙国的资本收益率高于甲国,于是资本充裕的甲国的部分资本跨越国界向己国移动。资本的跨国界移动首先对甲乙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际收支平衡产生重要影响。从甲国来看,由于输出资本,一方面增加外汇的流出,另一方面又影响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但甲国由于在国外的投资而获得增大的资本收入,假定国外资本利润都以外汇汇回,则使甲国的国际收支处于有利状况。从乙国来看,由于引进外资而使本国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增加了国内生产总值;同时也由于外资的进入而增加了外汇流入。但乙国在新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实际获得的收入比外国资本的收入要低,而外国资本的不断汇出,又将长期影响己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资本输出和输入双方的国家利益,世界的总财富也因此而增加。因此,尽管这种移动会使有关国家付出一定代价,国际投资仍广泛地发生。国际资本移动与一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约翰威廉逊教授()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移动对有关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有积极作用的。国际投资的一般动因是为了在短期内增加收入,无论是投资方还是吸收外资方,都希望通过资本转移而获得利益,国际资本移动还存在另一个动因,这就是有关国家为改变实际资源总量吸收时程而借款或贷款。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该类国家目前享有较高水平的国内总收入,但它没有把全部收入都用于即期消费,而是将部分收入投资于国外。这种情况使它在此后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下降时,依靠国外投资的利息收入来满足国内资源吸收的要求。第二情况则相反,这类国家为了近期的经济增长而加速吸收,国内总产出不足以满足这种吸收的要求,必须从世界资本市场借款来解决。由于要支付借款利息和清偿债务,这种加速吸收的借款实际上意味着把经济增长的未来收入提前支取在即期使用。第三种情况,这一类国家的收入不稳定,变化波动较大,通过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活动来拉平国内经济资源吸收。当国内收入较高时,对外投资或贷款,以积累一定储备;当国内收入较低时,用在国外储备的资产予以弥补,从而使国内吸收(或称为资源吸收)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而避免吸收随同收入一起波动。两缺口理论的缺憾美国经济学家哈里斯钱纳里()和以色列经济学家迈克尔布鲁诺认为,可供投资使用的进口资本货物影响着一国的资本积累,其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因为这类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缺乏投资刺激,而是缺乏投资的资源。因此,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是制约这类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因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外汇流入对弥补这两个缺口都具有重要作用。按照这种理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要受到国内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双重限制,因此引进和利用外资,即利用外国储蓄来填补国内储蓄就成为促进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换句话说,国际投资的流向只能由储蓄和外汇丰裕的富裕国家流向这两者都缺乏的国家。这种认识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尽管这类国家在经济增长的起步阶段确定需要提高资本流入,以减轻国际收支压力,但随着经济迅速增长,扩大出口的要求将会超过进口的需求。扩大出口才是发展中国家弥补外汇缺口的积极手段。在贸易条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情况下,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捕捉市场信息,改善生产结构,进而带动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弥补资金缺口,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国际投资周期规律分析英国里丁大学教授约翰邓宁()对自己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进行了动态的发展,提出了国际投资周期论。 他肯定了年代以来关于跨国公司谋求实现优势的动因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把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基础和动因概括为三类优势:即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邓宁依据折衷主义三优势理论,对国际投资在不同国本移动两部书中家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际投资周期论。明确提出国际投资的运动同特定国家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表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接受直接投资具有随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而对外净直接投资呈现出比较规律的变化。 第一阶段年人均在美元以下,这些国家几乎没有直接投资流出,也很少接受直接投资,净对外投资为零或较小的负数。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企业不具有所有权优势,也没有内部化优势,因而没有对外投资的条件。同时,由于国内缺乏令投资国满意的区位优势,外资流入也很少。第二阶段年人均在美元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接受直接投资处于上升阶段,并开始少量对外投资,对外净直接投资为负,且负数值在增大,意味着吸收投资大于对外投资。这说明由于实施进口替代,市场扩大,投资环境改善,区位优势增加,直接投资流入也开始增长。但该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增长有限,难以克服国际化生产障碍,所以直接投资流出仍然很少,且集中于邻近国家。第三阶段年人均在美元之间,处于该阶段的国家对外净直接投资虽也为负值,但其绝对额在不断减少,这是由于接受外资减少,或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快于接受外资的速度。第四阶段年均人均在美元之间,处于该阶段的国家对外净直接投资为正值,并呈增长趋势,对外直接投资比接受的直接投资增长得更快。这表明该国企业具有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能力,也善于发现取得国外的区位优势。劳动的国际分工理论及两种投资模式比较劳动的国际分工原则应该是:每个国家应该生产这样的产品,这种产品更多地使用该国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较少使用该国相对缺乏的生产要素。按照这个规律,劳动比较缺乏而资本比较充裕的发达国家,应从事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资本比较缺乏而劳动比较充裕的发展中国家则应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以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中,投向东道国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中。因此,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应该按边际产业为序依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分为日本式和美国式两种模式。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是:日本海外投资中资源开发型占相当比重,制造业务方面的投资则是贸易导向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对外贸易,而且对日本的比较优势地位起到了补充作用。美国式对外直接投资却是非贸易导向型的。这种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破坏贸易的作用,阻碍美国产业结构的改善,不仅传统产业在激烈竞争中处于停滞,在新产业上也使美国的比较优势削弱。国际资本移动宏观理论辩析与启迪(1 )肯定与质疑国际资本移动的一般模型是借鉴凯恩斯的投资函数方程及图式所建立的,该模型用简明的数学语言阐述了资本移动给双方当事国带来的利益,揭示了国际投资发生的一般动因。在战后的一段时期内,该模型被用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现象。但是,该模型的局限性也是显见的。首先,该模型简单地假定世界经济中的资本移动只发生在两个国家之间,而且资本只从绝对富裕的国家流向绝对短缺的国家,这与现实中资本国际运动的多样化方向是不相符的。现实中一个国家往往既有资本流入,又有资本输出,处于双向运动的地位,而且资本拥有量相近的国家之间也在相互进行投资。其次,该模型只是一般性地研究国际资本的移动,并未涉及技术、管理、营销技巧等的转移,而这些往往是伴随资本移动而发生的。威廉逊的分析对一些存在周期波动的发展中大国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然而,威廉逊并没有进一步说明如何运用对外投资来调节国内收入的波动,他只是强调初期产品出口国家由于气候和贸易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的收入波动,因此他所说的储备积累与使用的拉平主要是就国际收支平衡而采用的,他仍然认为决定一国对外投资或吸收外资的基本因素是经济发达程度和国内储蓄的高低状况。两缺口理论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因素是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按照这一理论,国际投资的流向只能从储蓄和外汇充裕的国家流向两者都缺乏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资本转移过程中只能处于受资国的地位,无力也无须发展对外投资以分享国际经济利润。这种认识显然无视发展中国家驿外投资的能力,与现实中发展中中国日益增长的对外投资活动的实际也是不相符的。邓宁认为,处于第一阶段(人均在美元以下)的国家,不能发生对外投资,而且外资吸收量也很有限。这一结论与现代国际投资实践是相修的。不仅发达国家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也十分活跃,在国际资本运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说明,人均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大国,尽管在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上落后,但由于部门与行业发展及资源分布上的不均衡,一些企业是具有特定优势的,有能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无视这一点,仅以人均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并据此判定一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的大小,是邓宁理论的偏颇之处。小岛清认为只有丧失或将要丧失竞争能力的边际产业才应该通过直接投资转移到国外。他还强调,由于中小企业转移到东道国的技术更适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可以为东道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且中小企业生产批量小,经营的灵活性、适应性强,因而中小企业在制造业投资比大企业更具有优势。这些观点对于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明确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目标无疑具有借鉴价值。总之,上述国际资本移动的宏观理论一致认为资本在国家间的运动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给东道国和投资国都带来利益。宏观理论揭示了这种存在于双方的利益机制,为各国制定更加开放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肯定宏观理论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理论局限性。首先,在解释国际资本移动的动因上,各种理论观点的思维模式几乎是趋同的,即强调国际资本移动主要是从收入较高从而储蓄较高的发达国家流向储蓄和资金都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但就直接投资而言,这种结论就不能说带有普遍的规律性了。国际直接投资向国外转移的主要是本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而不仅仅是或者说主要的并不是货币化的资本。如果在国外使用这些要素能够获得高于其在国内使用所获得的收益,国家会通过鼓励政策来支持本国企业发展跨国直接投资。就比较优势而言,不仅发达国家存在,发展中国家在某些产业以及企业中也存在。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中,并不仅仅是被动的受资国,她完全有可能也有条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此外,宏观理论在解释国际资本移动的动因时,都是从利益机制进行分析的。应当看到,在现实国际经济活动中,国际直接投资绝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利益一个方面的因素,还大量地涉及到社会经济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有时这些因素的影响甚至超过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例如,投资国对未来国际政治格局中本国的战略地位的考虑;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国家主权和政治经济独立性的考虑。出于这些考虑,宏观经济理论的局限又在于其没有揭示资本国际运动更本质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其他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一样,国际资本移动的宏观理论在分析国际投资发生的动因和决定因素时,存在以一概全的缺憾。(2)认识与启迪跨国直接投资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国际化的客观经济现象,是适应生产力跨国发展要求的。这种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不应为发达国家所专有,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国家都可以利用它作为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的手段,并从国际资本运动中获得利益。同样,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国际资本移动的理论也可以为我们所用。特别是对于处在对外直接投资初始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吸收和借鉴这些理论学说和成功经验,是我们加快发展跨国投资乃至超过发达国家的一条捷径。借鉴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模型的分析,目前以吸收外资为主的我国,通过引进外资可以使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增加国内的生产总值。同时,外资的投入也增加了外汇的流入。在要素收入的增加部分中,既包括由于外资投入使过去闲置的要素得以充分利用的净增收入,也包括因资本收益率降低而从原资本收入中转移过来的国民收入。这是我们吸收外资所获得的利益。在从国际资本移动中获得利益的同时,我们也要付出一定成本。我们在新增的国内总产值中实际获得的收入要低于外国资本的收入,外国资本利润的不断汇出,也将长期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同时,外资的进入将相应降低国内资本收益率,从而降低国内原有资本的实际收入。上面分析了吸收外资为我国带来的利益与成本。如果我们在吸收外资的同时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从相反的方向为国家带来利益并付出成本。一方面,在国外投资可以获得增大的资本收入,这部分利润以外汇汇回,可使我国的国际收支处于有利状况。同时,资本输出又可使国内的资本收益率提高,从而使国内资本的实际收入增加,显而易见,我国在国际资本运动中,既应该积极吸收外资,也应该积极向外投资,使自己处于资本双向运动的地位。当输入资本时,使我们富余的劳动力、土地及其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可对输入外资征收一定税赋,获得国内产出及收入的增加,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又可将国内资本、技术向收益更好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获得净增收益。这样,就可以从资本的流出与流入中获得双重利益。威廉逊的模型也给我们以启迪。他指出国际资本流动的另一个动因,是有关国家为改变实际资源总量吸收时程而参与国际资本运动,尤其是他分析的为改变吸收时程而借款或贷款的第三种情况,对于一些存在经济周期波动的发展中大国,更具指导意义。我国是经济周期波动明显的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内收入较高,为不把所有收入都用于即期消费,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积累一定储备;当经济增长缓慢,国内收入下降,不足以支持资源吸收时,可以依靠国外投资收入来满足国内资源吸收的需要,动员国外资产来支持国内投资。从长期趋势看,通过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活动可以拉平国内经济资源的吸收,减缓国内吸收的的波动,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这对于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经济从80年代起迅速增长,积极扩大出口为国家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国内储蓄也持续增加,我国已不存在两缺口理论所说的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我国并不只能在国际资本运动中处于受资国的地位,同样有能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分享国际经济利益。(3)实现战略转换 我国目前仍处在以吸收外资为主的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大大小于吸收外资,要实现向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性转换,关键在于提高吸收外资的利用效率,这也是壮大国家经济实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资相比明显滞后,这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及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要改变这种状况,从主观上要提高对跨国投资重要意义的认识,要看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在国内吸收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同样都是利用国际资本的手段。引进来和走出去应该并重,走出去实质上是国内吸收外资向国外的延伸。在目前对外投资大大滞后于吸收外资的状况下,我们更应该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那种认为中国尚不具备扩大对外投资的条件和优势的悲观观点是不足取的,另一种认为中国应按吸收外资的规模立即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盲目乐观的观点也是有害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实现吸投资并重的战略转换需要一个过程,一步到位的转变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积极稳妥地实施对外投资的发展战略,增强海外企业的优势,调动国内企业的积极性,增强其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国家应该建立相应的部门来协调、引导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并制定相应政策,扶持跨国企业,创造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环境和客观条件。实现吸投资并重的战略转换,关系到中国能否在下世纪初抓住机遇,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参与国际分工,分享国际资本运动的利益,这一点是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 2章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探究面对现实世界国际资本来源和流向的日趋多元化及跨国直接投资活动的迅猛发展,资本移动的宏观理论及模型在解释不动国家的国家的投资动因方面,尤其是跨国直接投资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上,显示出其局限性。为此,从62年代开始,西方经济学家相断展开了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并围绕投资动因、投资流向和投资决策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21垄断优势与市场不完全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海默总结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以抵消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二是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企业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全德尔伯格进一步将市场不完全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并列出市场不完全的四种类型:(1)产品市场不完全,(2)要素市场不完全,(3)在企业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上的不完全竞争,(4)政府政策造成的市场扭曲,前三种市场不完全使企业拥有垄断优势企业所不具备的),第四种市场不完全则导致企业对外投资以利用其优势。22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动态优势与区位优势弗农根据对美国制成品的研究,把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产品开发阶段,企业具有产品和技术优势,美国企业不仅供应国内市场,也享有出口垄断地位。在产品成熟阶段,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国内生产能力日益扩大,国内市场日趋饱和。而在其他发达国家会出现对这种产品的需求,这时企业必须出口。为更好地扩展国外市场,必须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抑制外国企业的竞争,这时美国企业将向拥有产品市场的其他发达国家投资设厂。因为在接近供应市场的区位进行生产,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和关税支出,在标准化阶段,由于产品和技术都已标准化,美国企业原有优势日渐丧失。市场竞争转向以生产成本为基础价格竞争,便宜的劳动成本和资源条件日益成为决定产品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美国企业的跨国直接投资将向一些欠发达国家转移,以期获得分布于不同国家的区位优势。企业拥有特殊优势并在东道国获得区位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23寡占反应防御性投资动因 尼克博克把对外直接投资区分为两类:率先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为进攻性投资,而随后跟进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为防御性投资。他对防御性投资用寡占。反应论来解释。所谓寡占反应就是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构成的行业中,由于每一家企业的任何行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几家企业,因此任何一个大企业都对其他几家企业的行动很敏感,并针对某一企业率先采取的行动而随后纷纷采取类似的行动。当某一企业率先对某个外国进行直接投资时,该企业在国内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无疑会得到加强,这样就会给国内本行业中的竞争对手造成威胁。虽然在国外直接投资会面临比国内投资更大的风险,但由于获得信息,可以减少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减少竞争中的不确定风险的考虑,其他企业会倾向于紧随竞争对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恢复与竞争对手的均衡。防御性投资的另一种解释是寻求知识,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某一竞争性因素的优势,如改进管理、技术、产品等,其途径就是兼并国外某一拥有这些优势的企业。此外,跟随客户也是防御性投资的一种解释。尤其在服务性行业如金融、保险、咨询、广告代理、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为防止竞争对手拉走他们的客户,便会跟随客户向国外进行直接投资。24对外直接投资助因的综合分析邓宁归纳和吸收了以往各派学说的成果,综合了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优势理论,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的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他认为只有具备这三个优势,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区位优势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选择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即在国外生产的产品无论在当地市场,还是在其他市场上出售的成本比在国内生产的产品运到这些市场为低,那么企业就应该选择在国外直接投资,这也是对企业最有利的选择。当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而不具备另两项优势时,企业可以进行技术转让等国际经营活动,并在实践中摸索和取得其他优势,如果企业只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暂不具备区位优势,即缺乏良好的国外投资场所,那么企业就应该在国内生产出具有优势的产品向国外出口;如果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暂不具备内部化优势,企业可以试作对外直接投资,并在向复合一体化战略目标努力过程中逐渐创造内部化优势,成为职能齐全的综合性跨国经营实体;只有同时具备三个优势,企业才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25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思辩与启示海默首次提出垄断优势来解释跨国直接投资行为。海默认为,企业决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确保其在海外的投资有利可图,就在于它们具备当地竞争者所没有的某些垄断优势,这是它们在人地生疏的外国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条件。同时,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使企业拥有并保持这些优势。随后,海默的导师金德尔伯格列出市场不完全的几种形式:产品市场不完全、要素市场不完全,规模经济和政治行为造成的市场扭曲。这四种市场不完全使企业拥有技术优势、市场优势、资本优势、管理优势和规模优势。这些优势后来被称为所有权优势。海默和金德尔伯格的贡献在于较好地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条件,是研究对外直接投资最早和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但是,如何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性技术优势的企业就一定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呢?它完全可以通过技术转上或出口贸易来获取其潜在的收益。显然,该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些缺陷后来由折衷理论加以弥补和完善了。此外,按垄断优势理论的分析,只有寡头垄断企业才能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一般不具备技术上超过发达国家企业的优势,因而就不能对外直接投资。这就难以解释自60年代末以来日益增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这也是该理论的缺陷之处。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贡献在于发展了以新技术为特征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作为贸易理论,它说明了:(1)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转移的过程;(2)随着这种演进,贸易格局和产品流向发生逆向变化,(3)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一定生命周期阶段上的产品,然后通过交换获取利益。产品周期理论和其他区位因素理论从动态区位条件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说明了对外直接表资的外部环境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垄断优势理论的缺陷,为投资企业进行区位和市场选择提供了分析框架。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初次进行跨国投资,而且主要涉及最终产品市场的企业比较适用。对于已建的跨国企业实行国际生产和投资的全球战略行为,该理论并不能作出有力的说明。总之。国际经济发展至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例如,它无法解释那些非标准化产品部门,如石油生产部门的对外投资;国际投资格局并非如弗农认为的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而较多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特别是如上面所分析的那样,当前没有什么企业是按产品生命周期模式来进行国际生产和直接投资的,它们完全可以在新产品时期组织国外生产,甚至通过其子公司在东道国研制开发新产品。尼克博克则从企业相互间的竞争行为与对外直接的关系角度来研究问题。他认为,采取防御性跟进战略,以维持寡占企业之间的力量均衡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但他的理论缺少对进攻性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说,寡占反应论只是对垄断优势理论及产品周期理论的补充。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就是综合了以往各学派的学说和观点,把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结合起来,加以自己的解释,形成了综合性的理论体系。邓宁的理论把跨国经营的决定因素概括为三类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并把这三类优势的拥有程度作为判断企业跨国经营方式选择的依据和条件。但是,他所坚持的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具备才能发生对外直接投资的观点,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提出的投资阶段理论,不免带有片面性。许多并不同时具备三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已经发展了对外直接投资,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已进入发达国家投资。这些现实都是折衷理论无法很好解释的。究其原因,邓宁同海默及弗农一样,都是以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厂商为对象来构筑其理论体系的。但并不适合许多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 3章跨国公司理论介评二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后,跨国投资的组织载体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它们迫切需要对跨国经营实践的理论指导。同时,对跨国公司这一经济现象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的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重视,并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对新的国际经济行为主体跨国公司的研究上。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并形成了有关跨国公司的一系列理论。这些研究的目的在于打开企业这个“黑箱”从组织演变角度来考察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原因。3l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内部化理论的思想基础溯源牛 3O年代美国学者罗纳德科斯(R。n引dCoase)的著名的交易费用理论。科斯在阐述企业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由于市场不完善,缺乏效率,企业通过市场交易会支出很大的交易费用。为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企业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各项交易纳入企业内部进行,即以统一的行政管辖取代市场机制。32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市场内部化把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引人跨国公司理论,并形成内部化理论的是英国学者巴克利(PJBuckley)、卡森(MCasson)和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MRagman)。内部化论者把市场分为两类:一类是存在于跨国公司之外,受供求关系影响和价值规律作用的外部市场;一类是存在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市场,这个内部市场是为公司整体利益服务,不受供求关系影响,通过转移价格来运转的。外部市场通常是不完全的,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交易成本较大。更重要的是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致使企业很难利用外部市场有效地开展经营活动,获取满意的收益。这些都促使企业将这些中间产品在其组织体系内实行内部转移即把交易纳入一个更大企业的内部来进行,从而节省交易费用,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带来的风险。 33跨国公司的界定各国学者对跨国公司内函的界定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一些学者采用结构标准来界定跨国公司。他们根据地区分布、生产或服务设施、所有权等标准来界定跨国公司。一些学者采用结构标准来界定跨国公司。他们根据地区分布、生产或服务设施、所有权等标准来界定跨国公司。这类定义强调跨国公司对各子公司统一指挥和协调,在多个国家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以所有权标准界定跨国公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公司属哪个国家的公民所有,即企业的国籍所属,即所有权分布在不同国籍的人士手里。另一层含义是捐资产的所有权形式,即一个企业必须拥有国外企业股权,才能称为跨国公司。还有些学者根据行为标准对跨国公司加以规定。行为标准是指企业在经营和决策时的思维方法和策略取向。上述界定都是从不同的标准来定义跨国公司的,难免以偏概全。34厂商增长最大化厂商行为偏好厂商增长最大化理论是沿着另一条理论思路,即从厂商行为角度来解释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行为的。厂商增长最大化,是指厂商经理偏好扩大规模(以销售额和资产额衡量)而不是增加净利润。追求增长最大化的厂商对外扩张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外出口产品。第二阶段,随着对外销售量的不断扩大,国内生产对外出口的销售成本也会随之增高,在销售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在东道国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成本将会相对降低,于是厂商就会转向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投资逐渐扩展到多个国家,厂商的经营视野也逐渐扩展到全球范围。这样就进入到第三阶段:全球经营。再从动态角度分析。当东道国市场容量较小时,出口销售由于没有在东道国生产所发生的生产固定成本,因而比进行直接投资有利。当东道国市场扩大时,在东道国直接投资生产并在当地大量销售,可降低生产的固定成本,同时,所产生的销售成本要比出口销售的成本大为节约。这样,对外直接投资变得比出口有利。利润最大化厂商往往等到这种变化发生后才由出口转为对外直接投资。而增长最大化厂商在此变化发生之前就已开始对外直接投资。 35经理管理动机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威廉森从经理的管理动机角度,论述了跨国公司经理层的管理动机对公司经营战略的决定作用。他认为,母公司的高级经理的利益和欲望膨胀的驱使,是导致跨国公司的规模和经营领域、经营空间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36出于厂商长期战略考虑的投资动因鲁伯(Reuber)等人通过对大量的跨国公司的实证性研究后认为,不同种类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不同的因素决定的,而最重要的因素是厂商的长期战略考虑。厂商在制定长期的跨国经营战略时,主要考虑长期利润率、市场规模和潜力以及生产成本。而东道国政府的各种补贴政策将会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流量,并对出口走向型投资的选址产生一些影响。37跨国公司理论之我见以往的宏观投资理论的最大缺陷在于忽视企业行为,没有从微观角度探索企业组织演变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开始形成并独立地发展起来。这些理论深入到微观层次,直接从企业的利益追求、优势条件和决策行为等方面探索和分析跨国直接投资发生的原因和动机。这些理论都程度不同地认识到:单一的国内市场空间限制着企业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先进的技术、管理等总是要通过企业组织作载体,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转移和扩张,从而导致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这是符合生产力国际化发展的一般趋势的。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最初是用来解释企业在一国内的组织规模拓展的,内部化论者们把市场交易内部化原理引入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建立了内部化理论。与垄断优势理论不同的是,内部化理论并不静态地强调企业拥有特有优势本身,而是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和信息传递网络,以较低成本跨国界内部转移这种优势。内部化理论认为,某些中间产品尤其是知识产品市场的不完全,致使企业不能利用外部市场有效地协调其经营活动,跨国公司倾向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建立起公司内部市场以替代外部市场。尤其是内部化理论把跨国公司作为企业问题的一种特例企业制度的高度发展形式来研究,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它对国际市场的替一代,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创造出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和交易体系,从而实现更高程度的节约或取得更大的效益。因此,跨国公司才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企业致力发展的一种企业形式。内部化理论分析问题的角度与垄断优势理论是一致的,两种理论的共同点都是从跨国公司主观方面寻找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而较少从国际经济环境角度分析跨国投资的外部决定因素。因此,内部化理论对于交易内部化为什么一定会跨越国界,仍然缺乏有力的论证。另外,内部化理论还不能解决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去向和区位选择,需要有其他理论加以补充。循着与垄断竞争理论不同的思路发展起来的厂商增长理论,是侧重从厂商的行为角度去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厂商增长理论把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看作是厂商经营规模扩张的一种表现,而这种追求规模扩张的倾向是企业本身所具有的性质。而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跨国企业,又是厂商追求增长最大化的必然结果。厂商增长理论所论及的情况比较符合跨国公司的特点:厂商经理具有独立经营权力,跨国公司具有较强的扩张实力,厂商倾向于扩大在国外市场的销售额以获取超额利润。同时,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垄断实力,这些公司的规模大到足以能使经理们抵制来自分散的股东们要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增加红利分配的压力。因此,厂商增长理论是从厂商经理对扩大规模的偏好以及经营管理动机对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跨国公司的形成的。但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这一过程的实现是极其复杂的,导致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厂商的偏好和经理的经营管理动机可能使某一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成为跨国公司,但仅从厂商增长理论的视角解释所有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显然是有局限性的。如何界定跨国公司,国内外学者可谓众说纷法,见仁见智,笔者认为,跨国公司的界定关系到跨国公司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的选择,过于严格的定义和过于宽泛的定义都不利于集中研究问题,不利于说明和考察跨国公司这一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更不利于跨国公司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狭义的界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跨国公司的实质在于跨越国界在其他国家设立子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不在于国外子公司数量的多少。只要企业在国外开设第一家子公司起,其企业战略已超出了本国国界的限制,其生产、销售和研究开发都可能利用国外市场机会,它们也会遇到大跨国公司所遇到的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在一国国内经营的企业所不会遇到的。这些企业已具备了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不应把它们排除在跨国公司范畴之外。其次,从跨国公司动态发展过程分析,跨国公司的规模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如果把具有一定国外经营规模作为界定跨国公司的标准,就会割断跨国公司动态成长过程。营业额的数量和比例只应是划分大小跨国公司的标准,而不应成为界定跨国公司的标准。最后,跨国公司的所有制形式可以是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形式,只要符合跨国公司的性质和特征,不应加以所有制形式的限制。对跨国公司加以过于宽泛的界定,也不利于对跨国公司的集中研究。这种对跨国公司涵义太宽的认识,往往把一些从事产品出口或技术出口的国内企业也列人跨国公司的范畴。但这类企业同跨国公司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必须通过跨国直接投资活动,在国外设立生产经营机构,投资办厂。因此,跨国公司海外投资活动不仅仅是其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界扩展和延伸,更重要的特征是企业经营组织的跨国界扩展,以及资源、技术、管理能力的跨国界配置和发挥。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跨国公司的定义可以概括表述为:若干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各自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销售管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