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方式控制霓虹灯的亮度

上传人:少*** 文档编号:60381334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WM方式控制霓虹灯的亮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PWM方式控制霓虹灯的亮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PWM方式控制霓虹灯的亮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ANCHANG UNIVERSITY学 士 学 位 论 文 NANCHANG UNIVERSITY1THESIS OF BACHELOR1摘要:3第一章 PWM技术简述51.1 脉宽调制(PWM)概念51.2 PWM控制技术5第二章 PWM技术实现方法综述62.1相电压控制PWM62.1.1等脉宽PWM法62.1.2随机PWM72.1.3SPWM法72.1.3.1等面积法72.1.3.2硬件调制法72.1.3.3软件生成法82.1.3.4低次谐波消去法82.1.4梯形波与三角波比较法92.2线电压控制PWM92.1.1马鞍形波与三角波比较法92.2.2单元脉宽调制法102.3电流控制PWM102.3.1滞环比较法102.3.2三角波比较法102.3.3预测电流控制法112.4空间电压矢量控制PWM112.5矢量控制PWM112.6直接转矩控制PWM122.7非线性控制PWM122.8谐振软开关PWM132.9结语13第三章 PWM技术软硬件的优缺点13第四章 单片机实现PWM控制原理154.1 系统总体结构框图154.2电源设计154.3 单片机部分164.4单片机积分电路174.5单片机LED显示电路184.6 LCD电路19第五章:软件部分225.1主要流程图225.2按键消抖动225.3 数码管程序设计方法245.4脉宽控制程序28六、参考文献:28 基于PWM技术霓虹灯亮度控制设计摘要: 在用单片机制作的变送器类和控制器类的仪表中,需要输出15V或420mA的直流信号的时候,通常采用专用的D/A芯片,一般是每路一片。当输出信号的精度较高时,D/A芯片的位数也将随之增加。在工业仪表中,通常增加到12位。12位D/A的价格目前比单片机的价格要高得多,占用的接口线数量也多。尤其是在需隔离的场合时,所需的光电耦合器数量与接口线相当,造成元器件数量大批增加,使体积和造价随之升高。如果在单片机控制的仪表里用PWM方式完成D/A输出,将会使成本降低到12位D/A芯片的十分之一左右。我们在S系列流量仪表中采用了这种方式,使用效果非常理想。下面介绍一下PWM方式D/A的构成原理。关键字:单片机、PWM、LCD、LEDLED Power Control System according to PWMAbstract: In uses the transmitting instrument which class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manufactures and in controllers class measuring appliance, needs to output 1-5V or 4-20mA direct-current signal time, usually uses the special-purpose D/A chip, generally is each group one piece. When output signals precision is high, the D/A chips figure will also increase along with it. In the industry measuring appliance, usually increases to 12. 12 D/A prices present must be much higher than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s price, takes the connection line number quantity are also many. Especially in must isolate when situation, needs electro-optical coupler quantity and the connection line quite, causes the primary device quantity to increase in large numbers, causes the volume and the construction cost elevates along with it. If with the PWM way completes the D/A output in the measuring appliance which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controls, will cause cost reduction to about 12 D/A chip 1/10. We selected this method in S series flow instrument, the use effect have been ideal. Following introduces PWM way D/The constitution principle. key words: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PWM、LCD、LED 第一章 PWM技术简述1.1 脉宽调制(PWM)概念 脉宽调制(PWM)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简而言之,PWM是一种对模拟信号电平进行数字编码的方法。通过高分辨率计数器的使用,方波的占空比被调制用来对一个具体模拟信号的电平进行编码。PWM信号仍然是数字的,因为在给定的任何时刻,满幅值的直流供电要么完全有(ON),要么完全无(OFF)。电压或电流源是以一种通(ON)或断(OFF)的重复脉冲序列被加到模拟负载上去的。通的时候即是直流供电被加到负载上的时候,断的时候即是供电被断开的时候。只要带宽足够,任何模拟值都可以使用PWM进行编码。 PWM的一个优点是从处理器到被控系统信号都是数字形式的,无需进行数模转换。让信号保持为数字形式可将噪声影响降到最小。噪声只有在强到足以将逻辑1改变为逻辑0或将逻辑0改变为逻辑1时,也才能对数字信号产生影响。 对噪声抵抗能力的增强是PWM相对于模拟控制的另外一个优点,而且这也是在某些时候将PWM用于通信的主要原因。从模拟信号转向PWM可以极大地延长通信距离。在接收端,通过适当的RC或LC网络可以滤除调制高频方波并将信号还原为模拟形式。1.2 PWM控制技术PWM控制技术一直是变频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1964年A.Schonung和H.stemmler首先提出把这项通讯技术应用到交流传动中,从此为交流传动的推广应用开辟了新的局面。从最初采用模拟电路完成三角调制波和参考正弦波比较,产生正弦脉宽调制SPWM信号以控制功率器件的开关开始,到目前采用全数字化方案,完成优化的实时在线的PWM信号输出,可以说直到目前为止,PWM在各种应用场合仍在主导地位,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由于PWM可以同时实现变频变压反抑制谐波的特点。由此在交流传动及至其它能量变换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PWM控制技术大致可以为为三类,正弦PWM(包括电压,电流或磁通的正弦为目标的各种PWM方案,多重PWM也应归于此类),优化PWM及随机PWM。正弦PWM已为人们所熟知,而旨在改善输出电压、电流波形,降低电源系统谐波的多重PWM技术在大功率变频器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如ABBACS1000系列和美国ROBICON公司的完美无谐波系列等);而优化PWM所追求的则是实现电流谐波畸变率(THD)最小,电压利用率最高,效率最优,及转矩脉动最小以及其它特定优化目标。在70年代开始至80年代初,由于当时大功率晶体管主要为双极性达林顿三极管,载波频率一般最高不超过5kHz,电机绕组的电磁噪音及谐波引起的振动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求得改善,随机PWM方法应运而生。其原理是随机改变开关频率使电机电磁噪音近似为限带白噪音(在线性频率坐标系中,各频率能量分布是均匀的),尽管噪音的总分贝数未变,但以固定开关频率为特征的有色噪音强度大大削弱。正因为如此,即使在IGBT已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对于载波频率必须限制在较低频率的场合,随机PWM仍然有其特殊的价值(DTC控制即为一例);别一方面则告诉人们消除机械和电磁噪音的最佳方法不是盲目地提高工作频率,因为随机PWM技术提供了一个分析、解决问题的全新思路。 第二章 PWM技术实现方法综述采样控制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PWM控制技术就是以该结论为理论基础,对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使输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而宽度不相等的脉冲,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或其他所需要的波形。按一定的规则对各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既可改变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大小,也可改变输出频率。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很早就已经提出,但是受电力电子器件发展水平的制约,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未能实现。直到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和迅速发展,PWM控制技术才真正得到应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的理论方法,如现代控制理论、非线性系统控制思想的应用,PWM控制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多种PWM控制技术,根据PWM控制技术的特点,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以下8类方法。 2.1相电压控制PWM 2.1.1等脉宽PWM法VVVF(Va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装置在早期是采用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控制技术来实现的,其逆变器部分只能输出频率可调的方波电压而不能调压。等脉宽PWM法正是为了克服PAM法的这个缺点发展而来的,是PWM法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它是把每一脉冲的宽度均相等的脉冲列作为PWM波,通过改变脉冲列的周期可以调频,改变脉冲的宽度或占空比可以调压,采用适当控制方法即可使电压与频率协调变化。相对于PAM法,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化了电路结构,提高了输入端的功率因数,但同时也存在输出电压中除基波外,还包含较大的谐波分量。 2.1.2随机PWM 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至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当时大功率晶体管主要为双极性达林顿三极管,载波频率一般不超过5kHz,电机绕组的电磁噪音及谐波造成的振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求得改善,随机PWM方法应运而生。其原理是随机改变开关频率使电机电磁噪音近似为限带白噪声(在线性频率坐标系中,各频率能量分布是均匀的),尽管噪音的总分贝数未变,但以固定开关频率为特征的有色噪音强度大大削弱。正因为如此,即使在IGBT已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对于载波频率必须限制在较低频率的场合,随机PWM仍然有其特殊的价值;另一方面则说明了消除机械和电磁噪音的最佳方法不是盲目地提高工作频率,随机PWM技术正是提供了一个分析、解决这种问题的全新思路。 第三章 PWM技术软硬件的优缺点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PWM技术,其中包括:相电压控制PWM、脉宽PWM法、随机PWM、SPWM法、线电压控制PWM等,而本文介绍的是在镍氢电池智能充电器中采用的脉宽PWM法。它是把每一脉冲宽度均相等的脉冲列作为PWM波形,通过改变脉冲列的周期可以调频,改变脉冲的宽度或占空比可以调压,采用适当控制方法即可使电压与频率协调变化。可以通过调整PWM的周期、PWM的占空比而达到控制充电电流的目的。 PWM技术的具体应用 PWM软件法控制充电电流 本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利用单片机具有的PWM端口,在不改变PWM方波周期的前提下,通过软件的方法调整单片机的PWM控制寄存器来调整PWM的占空比,从而控制充电电流。本方法所要求的单片机必须具有ADC端口和PWM端口这两个必须条件,另外ADC的位数尽量高,单片机的工作速度尽量快。在调整充电电流前,单片机先快速读取充电电流的大小,然后把设定的充电电流与实际读取到的充电电流进行比较,若实际电流偏小则向增加充电电流的方向调整PWM的占空比;若实际电流偏大则向减小充电电流的方向调整PWM的占空比。在软件PWM的调整过程中要注意ADC的读数偏差和电源工作电压等引入的纹波干扰,合理采用算术平均法等数字滤波技术。软件PWM法具有以下优缺点。优点:简化了PWM的硬件电路,降低了硬件的成本。利用软件PWM不用外部的硬件PWM和电压比较器,只需要功率MOSFET、续流磁芯、储能电容等元器件,大大简化了外围电路。 可控制涓流大小。在PWM控制充电的过程中,单片机可实时检测ADC端口上充电电流的大小,并根据充电电流大小与设定的涓流进行比较,以决定PWM占空比的调整方向。 电池唤醒充电。单片机利用ADC端口与PWM的寄存器可以任意设定充电电流的大小,所以,对于电池电压比较低的电池,在上电后,可以采取小电流充一段时间的方式进行充电唤醒,并且在小电流的情况下可以近似认为恒流,对电池的冲击破坏也较小。 缺点: 电流控制精度低。充电电流的大小的感知是通过电流采样电阻来实现的,采样电阻上的压降传到单片机的ADC输入端口,单片机读取本端口的电压就可以知道充电电流的大小。若设定采样电阻为Rsample(单位为),采样电阻的压降为Vsample(单位为mV), 10位ADC的参考电压为5.0V。则ADC的1 LSB对应的电压值为 5000mV/10245mV。一个5mV的数值转换成电流值就是50mA,所以软件PWM电流控制精度最大为50mA。若想增加软件PWM的电流控制精度,可以设法降低ADC的参考电压或采用10位以上ADC的单片机。 PWM采用软启动的方式。在进行大电流快速充电的过程中,充电从停止到重新启动的过程中,由于磁芯上的反电动势的存在,所以在重新充电时必须降低PWM的有效占空比,以克服由于软件调整PWM的速度比较慢而带来的无法控制充电电流的问题。 充电效率不是很高。在快速充电时,因为采用了充电软启动,再加上单片机的PWM调整速度比较慢,所以实际上停止充电或小电流慢速上升充电的时间是比较大的。 为了克服2和3缺点带来的充电效率低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充电时间比较长,而停止充电时间比较短的充电方式,例如充2s停50ms,再加上软启动时的电流慢速启动折合成的停止充电时间,设定为50ms,则实际充电效率为(2000ms100ms)/2000ms95,这样也可以保证充电效率在90%以上。 第四章 单片机实现PWM控制原理 4.1 系统总体结构框图LCD显示档位选择单片机89S52霓虹灯显示LED显示电源部分 4.2电源设计整个系统既包括模拟电路业包括数字电路,为减少相互干扰,本系统采用自带四路电源:5V、-5V、+12V,-12V分别对各部分电路供电4.3 单片机部分4.3.1 单片机晶振原理 简单地说,没有晶振,就没有时钟周期,没有时钟周期,就无法执行程序代码,单片机就无法工作。 单片机工作时,是一条一条地从RoM中取指令,然后一步一步地执行。单片机访问一次存储器的时间,称之为一个机器周期,这是一个时间基准。个机器周期包括12个时钟周期。如果一个单片机选择了12MHz晶振,它的时钟周期是112us,它的一个机器周期是12(112)us,也就是1us。MCS51单片机的所有指令中,有一些完成得比较快,只要一个机器周期就行了,有一些完成得比较馒,得要2个机器周期,还有两条指令要4个机器周期才行。为了衡量指令执行时间的长短,又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指令周期。所谓指令周期就是指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例如,当需要计算DJNZ指令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时,首先必须要知道晶振的频率,设所用晶振为12MHz,则一个机器周期就是1us。而DJNZ指令是双周期指令,所以执行一次要2us。如果该指令需要执行500次,正好1000us,也就是1ms。机器周期不仅对于指令执打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机器周期也是单片机定时器和计数器的时间基准。例如一个单片机选择了12MHz晶振,那么当定时器的数值加1时,实际经过的时间就是1us,这就是单片机的定时原理 4.3.2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AT89C51单片机的内部16位定时/计数器是一个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它既可以工在13位定时方式,也可以工作在16位定时方式和8位定时方式。只要通过设置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即可完成。定时/计数器何时工作也是通过软件来设定TCON特殊功能寄存器来完成的。 外围电路4.5单片机LED显示电路 LED 发光器件一般通常有两类:数码管和点阵。7段数码管属于LED发光器件的一种。7段数码管由8个发光二极管LED组成,其中包括7个细长型的LED和一个小数点型的LED,每个LED称为一字段,分别为a,b,c,d,e,f,g,dp共8段,其中dp(Decimal Point)为小数点,如图所示:图:7段数码管内部字段 图:7段数码管两种结构形式 数码管常用的有10根管脚,另外两根管脚为一个数码管的公共端,两根之间相互连通,即为一脚。数码管有共阳极(其中LED的阳极)都连接在一起)和共阴极(其中LED的阳极都连接在一起)两种结构形式,如上图所示。 单片机驱动LED数码管的方法有很多,按显示方法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显示。 静态显示就是显示驱动电路具有输出锁存功能,单片机将要显示的数据送出后就不再控制LED,直到下一次显示时再传送一次新的显示数据。只要当前显示的数据没有变化,就无需理睬数码管显示器。静态显示的数据稳定,占用CPU时间少。静态显示中,每一个显示器都要占用单独的具有锁存功能的I/O接口,该接口用于笔画段字形代码。这样单片机只要把显示的字型代码发送到接口电路,该字段就可以显示发送的字型,要显示新的数据时,单片机再发送新的字型码。 另一种方法是动态扫描显示。动态扫描方法是用其电路把所有显示器的8个笔画字段(ag和dp)同名端连在一起,而每一个显示器的公共极COM各自独立的接受I/O线控制。CPU向字段输出端口输出字型码时,所有显示器接收到相同的字型码,但究竟使用哪个显示器,则取决于COM端,而这一端是由I/O控制的,由单片机决定何时显示哪一位。动态扫描用分时的方法轮流控制各个显示器的COM端,使各个显示器轮流点亮。在轮流点亮扫描过程中,每位显示器的点亮时间极为短暂,但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及发光二极管的余辉效应,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组稳定的显示数据。 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各有利弊。静态显示虽然显示稳定,占用很少的CPU时间,但每个显示单元都要显示驱动电路,使用电路硬件较多,如果显示的位数比较多,硬件的开销、电源的功耗等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动态显示需要分时显示,需要CPU时刻对显示器件进行数据刷新,显示数据有闪烁感,占用的CPU时间多,但使用的硬件少,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硬件成本和电源的功耗,还可以节省线路板空间。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动态显示。4.6 LCD电路 本设计采用内含KS018B/HD61202控制器的图形液晶显示模块GXM12864,它使一种采用低功耗CMOS技术实现的点阵图形LCD模块,有8位的微处理器接口,通过内部的128*64位映射DDRAM(Display Data RAM)实现128*64点大小的平板显示,可以满足一般的显示要求。该液晶显示模块使用KS0108作为列驱动器,同时使用KS0107B作为行驱动器。KS0107B不与CPU发生联系,只要提供电源就能产生行驱动信号和各种同步信号,比较简单。 在GXM12864中,两片KS0108B的ADC均接高电平,RST也接高电平,这样使用GSM12864时就不必再考虑这两个引脚的作用。/CSA与KS0108B(1)的CS1相连,CSB与KS0108B(2)的CS1相连,因此/CSA、CSB=10时,选通KS0108(2);为其他值时,禁止选通,总线处于高阻态。 GXM12864的引脚定义如下:/CSA、CSB片选1、2D/I指令数据通道VSS数字地R/W读/写选择VDD逻辑电源+5VE使能信号,高电平有效V0 对比度调节DB0DB78位数据线RST复位信号VEE液晶驱动电源A、K背光正电源端、背光接地端 GXM12864共有20个引脚,其中DB0DB7是8位双向数据总线,它的方向由读写控制角R/W来决定,高电平为读,此时数据出现在总线上,可以由CPU读走;低电平为写,可以写入8位数据。E为使能信号脚,高电平有效。D/I是数据指令选择脚,为高电平表示数据操作,为低电平表示写指令或读状态。 当按键按下相应的档位,89S51就会选择相应脉宽,并且以LCD模块GXM12864显示出来!4.7 档位选择波形图 当选择档位不同单片机内部产生高低电平也不同,如下面波形显示:第五章:软件部分5.1主要流程图开始显示脉宽频率脉宽减小脉宽增加脉宽不变5.2按键消抖动要把我们手上的干扰信号以及按键的机械接触等干扰信号给滤除掉,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电容来滤除掉这些干扰信号,但实际上,会增加硬件成本及硬件电路的体积,这是我们不希望,总得有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软件滤波的方法去除这些干扰信号,一般情况下,一个按键按下的时候,总是在按下的时刻存在着一定的干扰信号,按下之后就基本上进入了稳定的状态。具体的一个按键从按下到释放的全过程的信号图如上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在程序设计时,从按键被识别按下之后,延时5ms以上,从而避开了干扰信号区域,我们再来检测一次,看按键是否真得已经按下,若真得已经按下,这时肯定输出为低电平,若这时检测到的是高电平,证明刚才是由于干扰信号引起的误触发,CPU就认为是误触发信号而舍弃这次的按键识别过程。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由于要求每按下一次,命令被执行一次,直到下一次再按下的时候,再执行一次命令,因此从按键被识别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执行这次的命令,所以要有一个等待按键释放的过程,显然释放的过程,就是使其恢复成高电平状态。(1 对于按键识别的指令,我们依然选择如下指令JBBIT,REL指令是用来检测BIT是否为高电平,若BIT1,则程序转向REL处执行程序,否则就继续向下执行程序。或者是JNBBIT,REL指令是用来检测BIT是否为低电平,若BIT0,则程序转向REL处执行程序,否则就继续向下执行程序。 (2 但对程序设计过程中按键识别过程的框图如右图所示:程序流程图C语言源程序#include unsigned char count;void delay10ms(void)unsigned char i,j;for(i=20;i0;i-)for(j=248;j0;j-);void main(void)while(1)if(P3_7=0)delay10ms();if(P3_7=0)count+;if(count=8)count=0;P1=count;while(P3_7=0); while(2)if(P3_8=0)delay10ms();if(P3_8=0)count-;if(count=0)count=8;P1=count;while(P3_8=0);5.3 数码管程序设计方法 (1 动态数码显示技术;如何进行动态扫描,由于一次只能让一个数码管显示,因此,要显示8位的数据,必须经过让数码管一个一个轮流显示才可以,同时每个数码管显示的时间大约在1ms到4ms之间,所以为了保证正确显示,我必须每隔1ms,就得刷新一个数码管。而这刷新时间我们采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来控制,每定时1ms对数码管刷新一次,T0采用方式2。 (2 在进行数码显示的时候,要对显示单元开辟8个显示缓冲区,每个显示缓冲区装有显示的不同数据即可。程序框图 中断主程序框图 C语言源程序#include unsigned char code dispcod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0x00;unsigned char dispbitcode=0xf8,0xf9,0xfa,0xfb,0xfc,0xfd,0xfe,0xff;unsigned char dispbuf8=16,16,16,16,16,16,16,16;unsigned char dispbitcnt;unsigned int t02scnt;unsigned char t5mscnt;unsigned char u;unsigned char i;void main(void)TMOD=0x02;TH0=0x06;TL0=0x06;TR0=1;ET0=1;EA=1;while(1);void t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t5mscnt+;if(t5mscnt=4)t5mscnt=0;P0=dispcodedispbufdispbitcnt;P1=dispbitcodedispbitcnt;dispbitcnt+;if(dispbitcnt=8)dispbitcnt=0;t02scnt+;if(t02scnt=1600)t02scnt=0;u+;if(u=9)u=0;for(i=0;i8;i+)dispbufi=16;for(i=0;iu;i+)dispbufi=8; 5.4脉宽控制程序#include void scan_k1( );void delay_10ms(unsigned int count);unsigned char set; void main( ) while(1) if(P3_3=0|P3_4) scan_k1( ); switch(set) case 1: P1_7=1; break; case 2: P1_7=1;delay_10ms(9); P1_7=0;delay_10ms(1); break; case 3: P1_7=1;delay_10ms(8); P1_7=0;delay_10ms(2); break; case 4: P1_7=1;delay_10ms(7); P1_7=0;delay_10ms(3); break; case 5: P1_7=1;delay_10ms(6); P1_7=0;delay_10ms(4); break; case 6: P1_7=1;delay_10ms(5); P1_7=0;delay_10ms(5); break; case 7: P1_7=1;delay_10ms(4); P1_7=0;delay_10ms(6); break; case 8: P1_7=1;delay_10ms(3); P1_7=0;delay_10ms(7); break; case 9: P1_7=1;delay_10ms(2); P1_7=0;delay_10ms(8); break; case 10: P1_7=1;delay_10ms(1); P1_7=0;delay_10ms(9); break; case 11: P1_7=0; break; default: P1_7=1 ; break; void scan_k1( ) unsigned int i; if(P3_3=0)set+;if(P3_4=0)set-; if(set11)set=0; F0:if(P3_3=0|P3_4=0)goto F0; for(i=0;i20000;i+); void delay_10ms(unsigned int count)unsigned int i,j,k; for(i=0;icount;i+) for(j=0;j10;j+) for(k=0;k120;k+);六、参考文献: 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求是科技。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实例导航。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04黄仁欣。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零点工作室。Protel DXP电路设计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张延伟。PROTEL DXP电子电路设计技法范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谭浩强著。程序设计(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王守中著。51单片机开发与入门与典型实例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无线电杂志社编 无线电元器件精汇(第二版)。北京:人民优点出版社2006 何希才编著 常用电子电路应用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0 谢嘉奎主编 电子线路 线性部分(第四版)。北京:教育出版社197911. AT89C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