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看客”形象分析鲁迅思想的当代性

上传人:gui****hi 文档编号:60338129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看客”形象分析鲁迅思想的当代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看客”形象分析鲁迅思想的当代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看客”形象分析鲁迅思想的当代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看客”形象分析鲁迅思想的当代性文史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看客形象分析鲁迅思想的当代性王红英(浙江省温州大学人文学院325035)摘要:鲁迅作为20世纪的思想文化大师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是,在今天,他的文字以及在他的文字中所蕴藏着的无限丰富的思想,却仍然没有从现代中国人心中疏离乃至远去.他所塑造的看客的形象更是对国民形象经典勾勒,这样的看客形象依然活跃与当今社会.由是,鲁迅与当代中国依然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他的时代性特征.关键词:麻木;冷漠;看客;时代性在当代,鲁迅曾被狂热地崇拜着捧上了神坛,又遭到一些人肆意的贬损,有不少人热情地呼唤着鲁迅精神的回归,也有人认为鲁迅及其作品过时了.但当我们重新去阅读鲁迅的作品,审视鲁迅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时,我们不得不感叹鲁迅思想的深邃,眼光的长远.在鲁迅看来,中国几千年来,由于深受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毒害,广大人民群众已经变得愚昧无知和麻木不仁了.一方面,他们自己受压迫和剥削而不敢对强敌进行反抗;另一方面,他们对于自己以外的受到压迫和剥削的人们,不仅不给予同情和温暖,反而去鉴赏和玩味别人的痛苦,在别人的痛苦中去获得自己虚假的幸福与满足,这是一种非常畸形的心理.看客形象不仅展现了中国民众精神上的麻木病态,更重要的还在于展现了这种国民性弱点的病根之所在.这种国民性弱点不仅使他们成为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些人包括在咸亨酒店里嘲弄乙己的短衣帮,掌柜,小伙计;对爱姑互视,努嘴,点头的老女人;咀嚼鉴赏祥林嫂丧夫失子悲痛的鲁镇的人们,从窗户后面盯视着子君涓生的一举一动的老东西和小东西,还有手足无措地呆看魏连殳哀嚎的族人和村人,跟在N先生的后面一路笑骂的声音鲁迅塑造的这些看客形象,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精神都有着有着独到的特点,他以看客的形象刻画出了众生相.在外在形体上,看客们大多以混沌模糊的群体方式存在,你根本没法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多数时候,他们只是混混沌沌,模模糊糊的背景.没有眼耳口鼻,没有颜面发肤,没有衣饰穿着,没有形状体积,只有一些声音,像旷野里鬼魂的号叫,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药里写夏瑜牺牲的场面:一清早就有三三两两的人潮一般向前赶,去赏鉴杀革命党人的盛举他们是那样津津有味而又无聊好奇,颈项都伸的很长,仿佛许多鸭,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阿Q正传里的阿Q既是屠杀革命党人的看客,唾沫飞溅地炫耀在城里看杀头的荣幸:咳,好看,杀革命党,好看好看又是被杀示众的材料.他游街时,同样吸引了许多张着嘴的看客.有些看客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孔已己中的短衣帮,药中的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人,明天里的蓝皮阿五,红鼻子老拱等等.事实上,他们只是一些象征性的符号.示众没有情节故事,没有人物性格,没有主观抒情,没有逻辑推理,只有一个场面一个动作:看.看客看示众者,示众者看看客,围观的各色人等有三四层之多,他们全都莫名其妙地互相呆看着,鲁迅把看客看的这种场景刻画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除了对看客的外在形象有着精心的描绘外,鲁迅对看客们麻木,冷漠,无聊的内在的精神状态也给予了形象的刻画.正如鲁迅指出的: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看客们往往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赏鉴对象,甚至以别人的痛苦换取自己的欢愉.鲁迅以深透的观察,犀利的笔触,表现出了看客们的精神状态.在小说阿Q正传中作者写阿Q临刑前游众,周围是张着嘴的看客,蚂蚁似的人,而那些喝彩的人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自跟一趟了.当祥林嫂直着眼睛,不厌其烦地和大家哭诉自己日夜不忘的往事时,男人往往敛起笑容,没趣地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的话,便特意来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走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男人的没趣,女人陪出的眼泪,老女人的好奇都归结到一点上.:满足.这是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寻得的暂时的满足,他们的眼泪并不是对祥林嫂的不幸的真正同情,她们是在鉴赏别人的痛苦中使自己的不幸与痛苦得到宣泄,转移以至遗忘,时间久了就会对之厌烦和唾弃,甚至进行冷嘲热讽.鲁迅的独到之处是揭示了看客们精神麻木,自我意识丧失,对自身痛苦茫然无觉,以为一切痛苦和灾难都是从来如此.它实际上是自身在强者面前受到欺凌不碍发泄而郁积起来的怨毒之气自觉或不自觉地向比自己地位更低更弱者的恶性发作.他们内心没有对理想的追求,没有是非观,不计好恶,纯粹为了看热闹,正是民众中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看客把社会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当热闹来看待,以至于思维方式都是戏剧化的,成为人们见怪不怪的现象.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隔膜,可以说它是一种民族的弊病,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集体无意识这种中国人长期传承下来的民族恶习,仍然侵袭着中国人的灵魂.鲁迅先生讽刺那些看客依然存在.在千百年来的封建社会中,中国民众没有树立国家和社会主人翁的意识,中国民众大都是被统治阶级,他们处在社会最低层,这样使他们处在社会从属地位,处于一种听别人的,看别人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少说多听,少做多看的习惯.我们经常听到跳楼的报道,这本来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但因为看客的存在更带上了些许悲凉.成都一男子以死相逼讨工钱,爬上成都沙湾路某酒店顶楼作势欲跳,引来大批人围观.众目睽睽之下,竟有看客大喊一,二,三跳嘛!:重庆一返乡民工因血汗钱被骗爬上雨棚要自杀,并挥刀自残,其问竟有围观者大喊:再来一刀!,这样的场景怎么不会令人想起看阿Q杀头的人们和咸丰酒店里嘲笑孔乙己的短袖衫们.这不是鲁迅笔下的看客吗?这一类看客只有对事件围观的兴趣,但缺乏社会道德意识和责任感.他们喜欢看热闹,把看别人的苦痛当作人生的一种乐趣,无论是看人被斩首砍杀,还是看人在痛苦中挣扎,他们都有兴趣,还认为事不关己,看人家是死是活,是凶是吉同自己又没有关系,惟一有关系的就是自己看见了此事,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关系了.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肯伸手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而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和谐的环境,但什么时候看客心态才在我们国民心里绝迹呢?加强公民的道德修养,促进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仍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此,看客这一艺术经典不仅在中国文学画廊里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而且对于重塑国人心灵的大厦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鲁迅早就说过,他希望他的着作和光阴偕逝,逐渐消亡,待再经若干岁月,又当化为烟埃,并几年也从人间消去,使他的事早日完毕.我们可以感受得到,鲁迅当时这么说,是充满了对社会越变越好的期盼的.然而,事与愿违,一个世纪前被鲁迅揭露出来的那些国民劣根性和社会黑暗面,一个又一个的未曾改变.鲁迅在他的着作中塑造出的看客形象在当代社会比比皆是.鲁迅希望他的作品随着光阴消亡的愿望不仅没有实现,反而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显示出其重大的价值和当代意义来.只要鲁迅所塑造的看客的形象依然存在于当今社会,那么,鲁迅的时代性也就不会消失.参考文献(1)鲁迅.鲁迅小说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3)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4)刘中树主编.<呐喊><彷徨>艺术论.吉林大学出版社(5)张福贵,刘艺虹.鲁迅研究的思想意义与学术理性.东北师大(哲学社会科学版).(6)马伟试论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1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