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0217399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烛之武退秦师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武)教学目标:1、 了解左传的基本常识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他文言现象。4、学习古人卓越的论辩艺术。教学重难点:1、 对照文下注释,疏通文意。2、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1、左传简介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它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如民重于天、民重于君、民为邦本的思想,主要艺术成就:长于叙事,尤其出色的是描写战争;善于写人,工于记言。2、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三、整体感知秦晋围郑形势图复述故事情节秦晋围郑临危受命智退秦师晋师撤离四、梳理课文字词句朗读、质疑解疑、教师点拨重点字词句五、再读课文思考1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因为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二是因为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2 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退兵?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伯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烛之武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唯君图之。)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君之所知也。)3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六、人物形象概括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无反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晋文公:贪婪、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