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调研

上传人:cjc2****371 文档编号:57388638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大连池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五大连池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五大连池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大连池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调研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空间格局在经历了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发展后,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将迈出实质性步伐,区域经济整合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珠三角、长三角经济的崛起,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树立了典范。五大连池地区拥有独特的资源与经济特点: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是以世界著名火山和世界著名矿泉水而著称的,14座新老期火山在百万年间地质活动作用下,形成的火山锥、熔岩台地及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矿泉水、堰塞湖、温泊、火山矿泥、残山、残丘、河流等地质遗迹,构成了一座宏大的天然的火山博物馆。先后被授予了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全国只有24家),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唯一的矿泉水之乡、等六个国家级和两个世界级称号,已形成了巨大的无形资产。而区内的矿泉水资源更是世界三大著名冷泉之一。保护区旅游开发和矿泉水生产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国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五大连池市社会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何更好地促进本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是本次调研的目的。一、五大连池地区自然及经济社会现状(一)自然条件概况五大连池地区位于我省中北部,行政区划位于黑河市所辖。总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060平方公里。本区距哈尔滨市384公里,北距对俄罗斯开放边境口岸城市黑河市238公里,有黑河地铁及202国道通过,交通便利。本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最低、最高气温为-24度21度,平均降雨量为514.3MM,无霜期为121天。本区位于小兴安岭山地与松嫩平原接壤的丘陵地区,海拔高度248-600M。区内分布有典型的火山地质地貌,按成因形态可分为火山锥、熔岩台地及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地质遗迹,新老十二座火山、熔岩台地、喷气锥、熔岩洞穴,以及矿泉水、堰塞湖、温泊、火山矿泥、残山、残丘、河流等有珍贵价值的地质遗迹分布其中。本区水系较为发育。主要河流有石龙河、张通世沟、药泉河等;由火山熔岩流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泊有:头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药泉湖、月牙湖、南月牙湖等;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本区土地资源由火山熔岩、地表水体、耕地、林地、草地、居民用地、道路等构成。本区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为25.7%。区内还有较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水产及矿产资源。(二)社会经济概况1、行政区划及土地权属。本区以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为主,延伸至五大连池市。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属我省黑河市管辖。总面积1060平方公里,风景区直接管辖面积720平方公里,其中33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由五大连池风景区和五大连池市共管, 7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由五大连池风景区和讷河市共管。目前五大连池风景区区划:西起大庆农场二分场、东至固西河;南起青石村、青泉村、大连步校农场;北至尾山农场五队、尾山农场十四队、尾山农场七队。下辖1个镇(3个行政村),2个社区,1个良种场,3个国营林场,事业单位33个,企业41个,中省市直单位29个。辖区内有3个国营农场,3个部队农场,人口5.6万。现有宾馆、疗养院28家共有床位4000余张。现有耕地35.8万亩、林地31.5万亩、草原5.73万亩。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主要为五大连池市,行政区划隶属黑河市,全境总面积9072平方公里,有2镇8乡,7个国营农场,11个部队农场,1个森工总局。总人口34万。2、本区历史沿革。五大连池风景区从1979年至现在先后五次进行体制变革。1979年设立德都县五大连池镇,1980年省政府设立五大连池管理处,后改为五大连池管理局,1983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五大连池市,1996年5月撤县并市,在原五大连池市成立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管理局,2000年11月成立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即现行管理体制。根据省政府黑政办综200089号纪要精神,赋予五大连池管委会县级政府职能,管委会内设1部、1办、7局、1镇(与五大连池市共管)。3、经济发展概况截止到2005年,自然保护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6676万元增加到12178万元,年均增长12.0;其中第三产业由2000年3083万元增加到5287万元,第二产业由2000年596万元增加到2896万元,第一产业由2000年2397万元增加到3995万元;三次产业比由2000年的39.5:9.8:50.7发展到2005年的32.8:23.8:43.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0年162万元增加到281万元,剔除农业税不可比因素,年均增长11.6;五大连池市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57000万元,年平均增长9.9 %。其中第一产业88500万元,年平均增长12.6 %;第二产业11900万元,年平均下降0.3 %。第三产业56600万元,年平均增长8.8 %。现三次产业比为56.4:7.6:3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50元,年均增长9.5%。全市一般性财政收入预计达到17676 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平均增长4.2%。二、五大连池地区区域经济特点及存在问题(一)区域内经济特点及发展潜力五大连池地区经济与省内其他地方相比,经济总量偏小,2005年自然保护区与五市经济总量不到2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产偏重,二产偏弱,三产种类不全。经济发展能力较弱,投入产出比偏低,一般性财政收入不足。同时区内经济形式复杂,森工、农场、军队等各种经济形式的介入,也制约了本区的经济的发展。但本区的独特地理特点,也蕴藏了经济发展潜力。就其自然保护区来讲,首先,五大连池保护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可以概括为“三个世界之最”:一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火山地质地貌,地学意义重大。五大连池火山群是由远古、中期和新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质地貌保存完好,是世界上少见的类型齐全的火山地质地貌景观,专家概括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典型性和美学性。五大连池火山是中国首屈一指的火山,也是世界著名火山。二是世界上最优质的矿泉水资源。五大连池矿泉水是世界著名三大冷泉之一,有铁硅质、镁钙型重碳酸低温冷矿泉水,天然含汽,可饮可浴,健身治病;有偏硅酸、氡等类型矿泉水。有“药泉”、“圣水”之誉。1986年五大连池矿泉水就进入中南海紫光阁。三是世界上最具医疗价值的疗养资源。五大连池具有纯净的天然氧吧、独特的火山全磁环境、特效的药性洗泉、灵验的药用矿化磁化离子水、神奇的太阳能理疗场等,已成为闻名的疗养胜地。其次, 五大连池保护区具有极高的开发潜力,可以概括为“四个潜力巨大”:一是发展矿泉水加工产业潜力巨大。五大连池矿泉水年自涌量达2000万吨,现年加工量万吨左右,如年加工达到100万吨,可实现产值100亿元,利税30亿元。二是发展旅游产业潜力巨大。五大连池可供开发景区20余处,景点400多个。目前仅开发7大观光区、八大奇观,130个景点,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如经进一步开发后年接待游客达到100万人次,可实现旅游收入4亿元以上。三是发展疗养产业潜力巨大。目前,五大连池疗养产业尚处于低档次、小规模水平,年均接待疗养人员2.5万人次,若伴随旅游人流扩大,改进疗养方式,增加疗养天数,年均接待疗养人员25万人次,年收入将达1.5亿元左右。四是发展生态矿泉农业潜力巨大。五大连池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如果依托五大连池特有的地理、水源、气候等先天优势,配合疗养中的“食疗”需求,开发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和矿化产品,农业效益将会成番论倍增长。正如省矿业集团给省委宋书记关于开发五大连池火山资源的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五大连池的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一旦得以释放,将会成为我省继煤、木、粮、油后第五大资源开发地和新的经济增长区,非常有希望像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著名景区一样,对区域经济和全省经济发展起到比较大的牵动作用。”就五大连池市来讲,一是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全市农业总产值由4.7亿元预计提高到6.2亿元,五年平均增长5.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96元预计提高到2650元,;农业总收入由4.57亿元预计提高到6.1亿元,五年平均增长5.9%;粮食总产由1.69亿公斤预计提高到2.2亿公斤,五年平均增长5.4%。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业、林业、水产养殖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二是工业产品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矿泉系列、特色绿色农产品等新一代工业品替代传统产品。通过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成功地引入了一些域外企业,带动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2005年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实现1950万元,五年平均每年增长10.3 %。三是第三产业发展领域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由34%上升到36 %,其中,交通、通信、旅游、社会服务等发展尤为迅速。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3.41亿元,五年平均每年增长7.5% 。旅游业不断发展,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山口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旅游收入累计达到160万元。四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五年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2亿元,相继建成了2条通乡路、4条通村路。城市重心东移战略的实施,使楼房面积五年新增15.6万平方米。新建了山口旅游路、热电厂、高级中学、城区自来水改造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全市公路里程从972公里增加到1081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到2005年城区道路拓宽及升级发行面积达14.157万平方米,市区内环路基本通畅,城市道路骨架建设成型。五是私营企业和对外贸易得到长足发展,2005年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到60 %以上,个体私营业户达2844户,其中私营企业达到60户 。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外贸出口接连迈大步,十五期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517万美元,其中2005年出口额预计达到190 万美元。五年实际利用域外资金15.36万美元。(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体制原因,本区域分属两个地方政府管理,即五大连池风景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及五大连池市,同时区内还分布着森工、农场等中省直及部队等其他行政机构。各行政机构从本部门利益出发,来谋划经济发展,是必造成区内资源不能共享,经济总体布局和产业结构都不尽合理,存在着资源重复开发与浪费、重复建设、产业趋同及不利于五大连池地质遗迹保护开发等各种问题。例如:区内有不同体制、来自不同地区的从事矿泉开发企业就有十多家,规模、工艺、资金投入、产品质量不尽相同,品牌、营销、价格各自为战,致使五大连池矿泉水产业严重内耗,阻碍了矿泉经济的发展。二是区域内主导产业不够壮大。目前本区域内达成共识的主导产业是以开发独特火山地质遗迹的旅游业和矿泉水加工业,随着近些年的建设,两产业的开发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整个区域的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例还很小,还不足以拉动本区域的经济增长。虽然景区旅游业收入占到景区GDP的30%左右,但受景区的规模、基础设施条件、季节以及旅游线路、品种单一的限制,景区的旅游业还没有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对整个五大连池地区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没有完全体现。五大连池矿泉水年自涌量达2000万吨,但现年加工量只有万吨左右,开发程度低,产业规模不够,同时存在布局分散、资源浪费、产业内耗等不利因素,制约了矿泉水产业的发展。三是区域内经济总量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2005年区内地方总产值不足17亿元,加上森工、农场、部队等部门的产值,也就实现总产值20亿元左右。这就决定着本区域经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还需要外力来促进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在国家投资有限的情况下,当前本区内缺少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注入。上述三个问题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其根本问题是区域内资源不能共享,产业合作不够,经济不能协调发展。三、五大连池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探讨与建议(一)本区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性手段,促进地区之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和地区间的良性互动,推动整个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构造本区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本区在目前行政体制条件下,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需强调合作。合作的方式可以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作用最大:一是各行政部门间的合作,即各行政部门之间通过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合作,来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二是企业间的合作,即企业间彼此通过产业合作,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等经济要素方面互通有无,以满足各自的需要,实现共同开发市场,发挥规模效益,增大对外的整体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的原则应以行政部门的合作为基础,以企业间产业合作为主导。这也是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二)本区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及建议1、五大连池地区经济区划根据五大连池地区地域特点、资源分布、城镇及交通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潜力,五大连池地区可划分五个经济功能区:一是火山地质遗迹保护、旅游开发区,这是区域经济的重点区域。本区主要在五大连池火山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在有效实施资源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观光、疗养等产业,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新的旅游线路、旅游项目及景观景点,加强旅游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壮大旅游经济,使之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是矿泉水加工区。本区位于药泉山-焦得布山-五市双泉乡北五公路沿线的三角地带,本着重点开发焦得布山的重碳酸-碳酸矿泉带,限量开发药泉山、南北泉矿水资源,有计划地开发宝龙泉、响水泉偏硅酸矿水资源,整合现有矿水生产企业的原则,以远离自然保护区的五市双泉乡为基地,建设生产高档次的重重碳酸-碳酸矿泉水产品现代化生产企业,并开发矿泉相关产品,延长产业链条,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另一支柱产业;三是绿色农业开发区。本区以五市及景区乡镇为主,联合森工、农场、部队等中省直部门,通过场县共建形式,大力发展有机绿色农业、林业、山产品经济。利用本区特有资源,开发矿泉系列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发展深加工业,引进龙头企业,整合资源、资金、技术发展规模经济、品牌经济。在202国道、北五公路沿线乡镇,建设绿色农产品市场,拓展区域外市场,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四是以五大连市为依托,兴建工业经济区。根据区域经济特点,调整产业结构,摒弃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发展轻工业。开发矿泉工业产品及与之配套的相关轻工产品,形成诸如矿泉酒、矿泉奶、矿泉饮料等矿泉特色产业;五是中心城镇经济区。本区以五大连池市区为中心,周边城镇为纽带,构建城镇体系。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辟建旅游服务型城市,打造生态型区域中心城市。加大城市建设投入,代动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功能,发挥城市中心作用。加强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经济的发展。2、本区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强调农业基础性作用,在促进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提高产品竞争力,力求经济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形成,打造特色型工业经济。合理发展建筑业,使二产经济比例有所提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打造黄金旅游业,促进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仓储、居民服务、饮食业及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完善咨询业、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提高交通运输等公共事业服务水平,使三产比例大幅增长。构建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3、五大连池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几点建议(1)发展五大连池地区区域经济,有效保护资源是前提。五大连池地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火山地质遗迹上,是区域经济的重点地区,因此,对火山地质遗迹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是第一位。这一重点地区的旅游景观、矿泉水等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基础。发展经济必须遵循“保护第一、适度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这就要求要减少人的破坏,合理制定开发与保护规划。目前实施的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确定的保护范围、开发步骤、保证措施是可行的。确定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外围大气影响区等火山地质遗迹保护功能分区是合理的,但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对景区现住居民的迁出将受到限制。建议国家、省对五大连池地区行政区划重新划定,把景区与五大连池市合并,理顺行政关系,把现五大连池市作为火山地质遗迹保护的大后方,把景区现居民、污染性加工产业、有计划地迁至现五市境内,使景区走向像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著名景区的发展模式。(2)科学制定旅游规划,全面提升五大连池知名度目前实施的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旅游规划是可行的,但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开发旅游新项目上下功夫,以彻底解决旅游“半年旺,半年闲”的状态。建议在火山冰雪上因地制宜地开发一些旅游项目, 借鉴哈市冰雪节成功经验,推出五大连火山冰雪节,使之与夏季“饮水节”呼应,促进旅游兴旺;二是在设计旅游线路上下功夫,加强旅游市场调研,委托权威部门设计,制定出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建议制定旅游线路时要考兼顾区域内山口自然保护区,为拓展面南方及俄罗斯市场,要注重与哈及黑河旅游线路的对接。三是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议尽早建设旅游机场及地方铁路五大连池支线,完善区域内公路建设。(3)以市场运作为主,整合矿泉水开发五大连池矿泉水,与法国维希、俄罗斯高加索并称为世界著名三大冷泉。五大连池矿泉开发生产已有20多年,但由于开发厂家众多、规模不一、质量不齐、市场开发不利等原因,产品生产、销售始终都不尽人意,不要说国际市场,国内市场都没有打开。针对五大连池境内矿泉水开发厂家来自不同行政部门及企业,省及当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统一矿泉水的开发、生产、销售、宣传等,但由于体制等方面原因,效果都不理想。建议整合矿泉水开发工作,要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引进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兼并、合作、竞争等方式来实现矿泉水产业的振兴。同时政府以政策的帮助,协调各方面利益,来促进矿泉水产业的发展。(4)积极协调,实现场县共建就区域内存在农场、森工、部队等各种经济实体,在发展经济上存在利益冲突的事实。建议参照北安及嫩江的场县共建的经验,通过地方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来促进地方企业与这些经济实体产业合作,共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