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点盘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278145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知识点盘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心理学知识点盘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心理学知识点盘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标准心理学知识点盘点导语:对于心理学知识点,各位考生要认真复习和掌握。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心理学知识点,供各位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心理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著文“需要新的医学模式”,批评了生物医学模式的“还原论”和“心身二元论”,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心身统一的观点:一个完整的个体应包括心、身即精神与躯体两个部分,两者相互影响。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心、身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疾病和健康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研究方法:按研究涉及的手段可以分为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相关法与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也是科学研究中最广、成效最大的一种方法。它最常被用于实验室中,但也可用于临床研究中。该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控制的条件下,实验者系统地操纵或改变一个或几个变量,观察、测量和记录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心理现象分为心理活动过程和人格两个方面。心理活动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部分。人格(又称个性)包括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自我意识系统三部分内容。心理实质的内容1心理是脑的功能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认识过程感觉与知觉的概念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常见的感觉现象有感受性、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等。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3知觉的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记忆的概念1 学习个体经验的获得而引起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学习(建立条件反射)的规律有强化、泛化、消退、恢复等特点。2记忆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在识记后的第一个小时内遗忘最快,遗忘的数量最多。思维的概念与特征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实现的,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特征: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情绪过程情绪与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的区别:2 对需要的满足情绪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3 从进化上看情绪代表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人与动物共有;情感是人才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4 从发生上看情绪受情境影响大,不稳定;情感受情境影响小,较稳定。5 从反应上看情绪反应强烈,外部表现明显;情感反应较深沉,外部表现不明显。情绪与情感的分类1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心境是指微弱、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迅猛暴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2高级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理智感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动力。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意志过程意志的概念与特征1 意志的概念意志是指一个人能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行动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2 意志特征意志的首要特征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意志活动的前提。意志的第二个特征是意志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这是意识活动的核心。意志的第三个特征是以随意活动为基础。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及自制力。需要与动机需要层次论:马斯洛1生理的需要空气、食物、水、性等。2安全的需要回避危险和恐惧感。3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归属、爱等。4尊重的需要成就、权利、名誉、地位等5自我实现的需要理想、抱负的实现。动机冲突的类型有:1趋-趋冲突又称“双趋冲突”,是指在一个人的面前同时有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而引起同样程度的动机,但必须从中抉择其一时发生的心理冲突。常形容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2避-避冲突又称“双避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面临着两件不欢迎或令人讨厌的事物,产生同等的逃避动机,要回避其一就必然遭遇另一件时产生的心理冲突。“前遇断崖,后有追兵”,便是一种严重的双避冲突情境。3趋-避冲突这种动机冲突是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采取矛盾的态度,既向往(喜欢),又拒绝(厌恶)时发生的心理冲突。由于人生中遭遇的许多目标,往往既有吸引力,又要求付出一定的代价,或接受目标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趋避冲突是最常见的心理冲突。4双重或多重趋-避冲突是指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有优缺点的事物、或目标间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人格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部分构成。在个性心理特征中,能力、气质与性格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如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特殊能力指完成某项专业活动或特殊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色彩辨别力、音色分辨力、手指敲击速度等。气质类型巴甫洛夫从中找出四种最主要的类型,即活泼型、安静型、兴奋型和抑制型。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命名沿用至今,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气质类型、特性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性格的概念与分型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固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部分。特征:对现实的态度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意志特征。人格形成的标志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社会化的完善。行为A型、C型行为与疾病1 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A型行为由弗雷德曼和罗森曼提出,特征为:竞争性强、时间紧迫感、办事急躁、具有敌意等。经研究认为A型行为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2 B型行为类型是A型行为类型相反的一种人格特征是减少冠心病发生的抗应激人格。3 C型行为与肿瘤C型行为的特征为:过度的性格压抑、过分合作、谨慎,社会化程度高、情绪表达障碍。研究认为C型行为可使体内的免疫功能抑制,导致肿瘤发生。1、 心理卫生概述心理卫生,也称心理健康,是指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2、 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人格完整。3、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儿童阶段的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1优生优育,有条件进行胎教。2抓住“关键期”,促进心理发展。3为儿童提供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4端正家长的养育态度,创建健康的社会环境。文档大全实用标准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1重视青春期发育和性教育。2帮助青少年度过“危机期”,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3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4尊重他人,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年人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1担负好自身角色,保持家庭稳定和幸福。2量力而行,避免过多压力和超负荷工作。3矫正不良行为,培养健康行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1老有所养,老有所为。2保持乐观精神,适当参加各种活动。3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一、心理应激与应对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1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识态度。2提高自身应对能力。3学会放松和自我调节。4取得社会支持和安慰,利用各种有效的应对资源。二、心身疾病的概述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1有明确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理学改变。2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并且与上述改变构成因果关系。3排除神经症、精神病和理化、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疾病。三、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例如一个研究发现,一年中,LCU超过300的人中第二年有75%的人曾感到严重不适、抑郁或有心脑病发作;而低于150的人中只有33%的人有类似情况。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包括:1 调查法2 观察法3 会谈法4 作品分析法5 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是在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测量工具。二、心理测验的分类据统计,已经出版的心理测验有5000多种,而且在不断增加。按测验的目的分类1 智力测验2 人格测验3 特殊能力测验4 诊断性测验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1 文字测验2 非文字测验按测验方法分类1 问卷法测验多采用问题方式。2 操作法让被试实际操作。3 投射法测验材料没有明确的结构和固定的意义,如一些意义不明的图片、一片模糊的墨迹或一句不完整的句子等。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随意做出回答,借以诱导出被试的经验、情绪或内心冲突,如洛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按测验的组织方式分类1 个别测验每个主试每次只可以测试一个被试,如韦氏智力量表。2 团体测验每个主试可以同时测试多个被试,某些智力测验可以以团体为单位进行。3、 应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标准化原则、保密原则、客观性原则4、 信度、效度和常模信度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信度主要考虑随机偶然误差的影响。效度效度是测验可以测量到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反映的是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常模5、 常用的心理测验智力测验1智力的一般概念和智力单位目前各种智力测验多用离差智商来衡量智力。离差智商的公式如下:IQ=100+15/SX表示被试的智力测验成绩,M表示被试所在年龄组的测验平均成绩,S表示被试所在年龄组测验成绩的标准差。2常用智力测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先后编制了三个相互衔接的智力量表,分别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适用于1674岁;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616岁;韦氏学龄前及小学生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46岁半。韦氏智力量表的得分分布是以100为平均值、15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得分在70130分为正常,得分高于130分为智力超常,低于70分为智力缺陷。比奈智力量表:是第一个智力量表,自1905年发表以来,经过了多次修订。人格测验1客观性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由艾森克教授编制,目前在国际上应用十分广泛,分为成人和青少年两种形式。EPQ包含三个维度4个分量表,共90余个题目。EPQ中所包含的三个人格维度分别为: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分别用三个分量表测量。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2投射测验投射测验可唤醒被试的内心世界或人格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而在反应中表现出这种内在需要和状态。投射技术包括有多种形式和结构,如:联想和构造法、墨迹测验、图画故事测验等,但最常用的是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六、临床评定量表常用的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又名90项症状清单,因其包含90个题目而得名。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一、心理治疗概述心理治疗的过程具有以下的特点:自主性、学习性、实效性。二、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它在心理治疗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心理活动解剖为三个层次。意识:是当前注意到的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心理活动。意识活动是遵循“现实原则”来行事的,即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界。前意识:即当前未曾注意到,但一经他人提醒或自己集中注意、努力回忆即可进入意识的心理活动,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潜意识:又译成无意识,是不能被人意识到的。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为是受潜意识驱动的。2精神结构学说弗洛伊德将人从精神功能上分为三个部分,即原我、自我及超我。原我:无意识的最深层,是生来即有的。原我的内容除带有原始的、人类共有的特性外,还具有个体的特征。原我是不顾及“现实标准”的,它只能通过自我间接地表现出来。文档大全实用标准自我:是意识状态下的自己。自我的功能主要有检查现实、适应环境、区分主观与客观的界线、控制情感及本能活动以及对体验进行综合判断。超我:是在后天教育中形成的,具有自我控制与道德监察的功能。超我也具有良心的含义,过强的超我易导致自责或过失感。3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强调幼年阶段不利的心理发展或挫折对人格特征及成年后心理疾病形成有重要影响。从婴儿到成年性本能可以分为不同阶段。婴儿期:婴儿通过吸吮获取营养,满足本能欲望。幼儿期:此时的儿童在学习控制自己的排便,并由此接触到一些新的体验,例如自主与克制、占有与给生,也包括干净及条理性等体验。学前期:此期的儿童发现了自己和别人的性标志,并感受到父亲和母亲有一个共同的成年人的生活区域。青少年:儿童的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一一学习和游戏。儿童的性本能大大降低,进入一个“性的沉寂”时期。成年:开始对异性、社交活动、婚姻和成家以及职业感兴趣。这一阶段中是通过亲吻、爱抚以及性交等活动来满足潜伏期阶段中的性冲动。这一阶段会一直延续到更年期,直到生命的终结。行为主义学派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受巴甫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启发,在1913年发表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创立了行为主义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钠进行了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人或动物必须寻找出一个适宜的反应,这个习得的反应可以带来某种结果。在经典的条件反射中没有这样的效果出现。这种条件反射之所以被称为“操作性的”,正是强调了其行为的操作性会导致某种结果的产生。人本主义学派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建了人本主义疗法,被称为现代心理治疗中的“第三种势力”。罗杰斯的理论基础主要有:1 实现的趋势它假定人类和所有的生物,不论是植物或动物,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不断发展、增长和延续其机体的趋势。2 自我概念这个自我形象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特别是与其他人对他的评价相互作用后逐步建立起来的。3 充分体验它是对宏观事物和可以意识的机体内部过程的态度。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人人都有其独立的价值与尊严,人人都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向。三、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精神分析的治疗1自由联想2梦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行为主义的治疗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人本主义疗法人本主义治疗的特点以人为中心。把心理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其他疗法1催眠疗法2认知疗法四、心理治疗的原则治疗关系的建立原则1 单向性2 系统性3 正式性4 时限性心理治疗的原则1 真诚原则。2 保密原则。3“中立”原则。4 回避原则。五、临床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方式:门诊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手段宣泄领悟强化自我控制增强自信心是心理“通”的最高表现治疗效果=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X患者的依从性医患关系模式医患关系模式是医学模式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体现。根据萨斯和霍华德的观点,我们可以将医患关系分出三个基本模式。主动-被动型这种模式是反映患者置于被动地位,而医生处于主动的主导地位的一种模式,常用于手术、麻醉、抗感染治疗等技术。对休克、昏迷、某些精神疾病、智力严重低下等病,这种模式是适合的。在这种模式之下,医生为患者做某事,患者就好像是不能自助的婴幼儿,医生则形同他们的父母。指导-合作型这是一种一方指导,另一方配合的有限合作模式。按照这个模式,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医生的作用占优势,医生告诉患者做什么,同时又有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动性。也就是说,在这个模式中,医生是主角,患者是配角,很像父母儿童。目前临床上的医患关系多属于此种模式。共同参与型这是一种以平等关系为基础的医患关系模式,双方有近似的同等权利,从事于双方都满意的活动,在临床实践中强调医生和患者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医生帮助患者自助,是一种同志或朋友式的相互依存,相互需要和相互作用的民主的关系,都具有治好疾病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很像成人成人的关系,在大多数慢性疾患中可以见到这种关系。患者角色的适应不良大致有5种类型。1 角色行为缺如即患者未能进入角色。虽然医生诊断为有病,但本人否认自己有病,根本没有或不愿意识到自己是患者。2 角色冲突同一个体常常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当患病并需要从其他角色转化为患者角色时,患者一时难以实现角色适应。3 角色行为减退已进入角色的患者,由于更强烈的情感需要,不顾病情而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表现出对病、伤的考虑不充分或不够重视,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4 角色行为强化由于依赖性加强和自信心减弱,患者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对承担原来的社会角色恐慌不安,安心于已适应的患者角色现状。或者自觉病情严重程度超过实际情况,小病大养。5 角色行为异常患者受病痛折磨感到悲观、失望等不良心境的影响导致行为异常,如对医务人员的攻击性言行,病态固执、抑郁、厌世、以至自杀等。心理护理的概念、原则与程序心理护理的原则1 服务性原则2 主动性原则3 启迪性原则4 针对性原则5 自我护理的原则心理护理的目标1 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2 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3 消除不良的情绪反应。4 提高患者适应能力。心理护理的程序文档大全骤组成。护理程序由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5个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