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CPU发展史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57138353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记本CPU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笔记本CPU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笔记本CPU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笔记本CPU发展史笔记本的精髓就在于便携性, 是它真正实现了人类自由无极限的梦想。 在几年之前, 笔记本对国人来说还是神秘的高科技,随着近几年笔记本价格的普及,越来越多的 人用上了笔记本。从笔记本电脑专用CPU的技术上来看,mobileCPU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在功耗控制、工作温度、电量消耗等对于移动计算相当重要的方面比台式 机CPU有着很大的优势,从某些方面可以看作是笔记本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记 本电脑作为一种整机类移动办公产品,它的快速发展与IBM、东芝、HP (COMPAQ、SONY、 Apple 等笔记本厂商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在笔记本的发展史上有很多的 经典机型,比如IBM的ThinkPad600、T23这些具有标志性的电脑,可以从一定 程度上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笔记本的大体配置。研究历史、研究哪些型号的笔记本是 国人普遍使用的,对深度开发笔记本专用操作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下资料 在参考网上资料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整理、编排,如有错误欢迎指出,大家一起研 究研究深度的笔记本“专用”操作系统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一、笔记本处理器和台式处理器的区别处理器是电脑的心脏,而体积小巧的笔记本电脑因为追求高性能、低耗电量、低发 热量,因此对处理器的要求更高。笔记本电脑早期曾直接采用台式机的处理器,但 效果不佳。 于是制造工艺更先进、 更符合笔记本电脑需要的移动处理器( MobileCPU)应运而生。Intel 作为在微处理器领域举足轻重、占有绝对优势的厂商,它在笔记本电脑、移 动 处 理 器 的 发 展 史 上 更 是 留 下 了 光 辉的 印 记。 例 如 VoltageReduction 、ClockGating 、Quickstart 、Speedstep 等先进技术,都是它在笔记本处理器电脑方 面的造诣。二、移动处理器发展简史( 1989 年 2008 年的今天)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笔记本电脑一一日本东芝的T1100诞生于1985年,它采用了 Intel出品的主频1MHz的8086处理器,在今天动辄GHz的时代显得微不 足道。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笔记本电脑的热量和体积问题, 1989 年, Intel 推出的 386SL 处理器可谓是笔记本电脑专用处理器的“领头羊”,这是历史上第一款笔记本电脑专用CPU 该批次处理器由 16MHz的386SL、20MHz的386SL、16MHz的386SX等组 成。1992年,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以下列为主:25MHz的386SX/386SL、20MHz的386SX/386SL (不含数字协处理器)以及 25MHz的 486DX组成(含数字协处理器)。1993年,市场主要以33MHz的 486DX处理器为主。该处理器内含晶体管数为 120万 个,具备8KB的L1高速缓存,核心电压为 5V。理论上您是可以基于这款处理器的 电脑上安装WindowsXP不过大概执行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程序吧。1994年,In tel推出了配备双时钟与数字协处理器的486DX2芯片,在其中运用了VoltageReduction 技术,可根据运行环境自动调节电压、降低处理器功耗。该年下 半年,In tel 又推出了更先进的 75MHz/100MHz的DX4 MobilePe ntium75 处理器。而配有MobilePentium75处理器的东芝T4900CT成为第一款Pentium笔记本电脑, 从此笔记本电脑与台式电脑正式分道扬镳。1995年,33MHz的486SL和250MHz的486DX因为性价比高,成为了市场低价机型的首选。 MobilePentium75 处理器则成为主流本本的配置。1996 年,市面上的笔记本电脑已大量采用 Intel 的 Pentium 处理器 ,其中以 Pentium100 为入门型号,而 Pentium133/150 则装配了很多中高档笔记本。该年 Intel 的处理器新技术以能自动调整处理器主频、控制发热量的 ClockGating 技术 为亮点。当时台式机的 CPU都是采用0.8微米制造工艺生产的,笔记本 CPU就是在 这个时候采用了 0.35微米制造工艺生产,电压也因为VRT技术而降到3.3V,也是从这时幵始笔记本的CPU才真正地与台式机CPU划清了界限,1997年, Intel 推出了 MobilePentiumMMX120/133/150/166/200 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采用了有别于台式机CPU的封装,主要有两种,分别是MM(和TCP这两种全新的封装方式有助于笔记本主板设计简化和超薄化发展,成为当年笔记本电脑的热点。4M速率的FIR红外幵始装备笔记本,较之前的115.2K的红外要快得多。下半年,Intel发布了代号为Tillamook的CPU它首次采用0.25微米技术工艺制 造,内部运行电压为1.8V,外部运行电压为2.5V,大幅度地延长了电池使用时间, 并且首次内置了 512KL2缓存(只能以内存同速的66MHz访问)。硬盘方面幵始迈进 过G级的台槛,高档机型已经装备达3G的硬盘了。13.3寸的显示屏也正式幵始装备笔记本,XGA分辨率渐渐成为高档机型的主流。1998 年,MobilePentiumMMX233/266/300 推出、166MHz的 PentiumMMX已成为入门 笔记本电脑的配置。到年底,随着桌面 PentiumII 处理器系列的诞生 , Intel 公司 其 基 础 上 研 发 了 MobilePentiumII 、 MobileCeleron 两 款 移 动 处 理 器 。MobilePentiumII 按主频分为: 233/266/300/333/366/400Hz 六种,首次采用了 0.25微米的制造工艺,而当年的台式机处理器仍然采用 0.35微米工艺制造。此外,66MHz 外频、512K半速L2Cache使得这款处理器成为当时的高端产品。443BX北桥芯片组,采用MMC模式封装,内部电压 1.7V,外部电压1.8V。Pentium U处理器逐渐成为 市场的主流,PentiumMMX已退出市场。此时, ThinkPad600系列正式推出,这是 ThinkPad 历史上销售量最大机型, 它把性能和便携性进行了完美的均衡与结合, 将 “超级便携”推到了一个新的技术高峰,其键盘的手感尤为笔记本电脑用户称道, 至今仍是笔记本电脑键盘手感的标尺。1999年,In tel除了继续提升 Pen tium U处理器的主频以外,还在下半年推出了Pentium川移动处理器,它采用了先进的0.18微米工艺技术,集成了 2810万个晶 体管,其层间连接为铝电导层和低容抗的氟氧化硅 (Siof) 隔离层相间的六层结、电 压最低在1.35V-1.6V之间,发热更少、能耗更低。令人欣喜的是,在Pentium川600MHz 之后的处理器中,In tel加入了一个通过降低CPU运行主频来达到降低功耗的SpeedStep 技术。它可以让处理器在交流电状态时的最高性能模式和电池状态时的 电池优化模式之间切换。既可提供与台式机相近的性能、也能让笔记本电脑在性能 发挥/ 电池续航之间达到最佳平衡。2000 年,In tel 推出了 700MHz 的 Pe ntiumHI 和 550MHz 的 Celero n 这两款笔记本专用处理器 ,而前者的售价是后者的近 4倍。截止当时, PentiumIII 笔记本专用处理器的时钟频率有 700MHz 650MHz 600MHz三种;而Celeron笔记本专用处理器 的时钟频率有 550MHz 500MHz 466MHz 450MHz 433MHz五种。2001年,代号为Tualatin 的PIII-M 笔记本用CPU发布,刚幵始是1G, 10月8日 更是达到1.2GHz,采用0.13微米技术生产,运行133MHz的系统总线,集成了 512K 全速二级缓存,增强的 SpeedStep技术,可以根据CPU在应用程序中的使用情况自动在最佳性能和最长电池使用时间之间平稳切换。830M(830MP支持外部显示,830MG集成3D显示芯片)芯片组正式装备笔记本,使用PC133的SDRAM最高支持多达1G的SDRAM支持AGP4X改进过的内存存取控制器,更高效和快速的访问内存,改 进了 i/o 控制的传输带宽,高达 266MB/S,是440BX的两倍,支持 6个usb接口, 是440BX的3倍。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各显卡厂商幵始将自己在桌面市场取得成功 的产品重新设计后推向笔记本电脑市场,此时的笔记本电脑显卡市场百花齐放,除 了 S3 等老牌的显卡厂商外, ATI 和 NVIDIA 也开始涉足笔记本电脑显卡领域,笔记 本正式进入高性能的 3D 时代。 S3 的 Savage 系列和 SuperSavage 系列, ATi 的 RageMobility 系列、RageMobility128 系列、MobilityRadeon 系列以及 NVIDIA 的 Geforce2Go系列和In tel的815EM 830M/MG内建显卡成为但是笔记本电脑显卡的 主流。2002年,In tel推出采用 0.13 微米工艺和 Northwood核心的移动 CPU新款MobilePentium4(Pentium4-M) 处理器 ,一些采用奔腾 4-M 的新款笔记本电脑已具备 嵌入式无线功能,如 802.11b 和蓝牙技术,从而使用户享有广泛的无线移动功能, 在网络时代这是实现无线移动的又一个基础。同台式电脑的 NorthwoodPentium4 处 理器一样,同样集成了 512KBL2Cache采用最新的NetBurst微架构设计。还采用 了与MobileCeleron 和MobilePentium川处理器相同的 Mirco-PGA圭寸装,并使用0.13 微米生产工艺、频率自1.60GHz起,使移动处理器和台式处理器的频率更加接近。2003 年, Intel 推出全新的“迅驰”平台 Centrino ,赋予了笔记本电脑的新神韵。这个由代号 Banias的Pentium-M 移动处理器、855GM/PM芯 片组、IntelPro/Wireless2100 无线模块组成的平台功能强大。提升了笔记本电脑的处理 能力、也普及了无线网络的应用。从 Banias 开始, Intel 将不再使用与桌面处理器核心来研发移动处理器,而是凭借全新的架构、全新的指令执行技术争取以更低能 耗获取更高性能。 PentiumM 以 PentiumIII 的处理器内核为基础,改善指令运行结 构、使用先进的指令分支预测技术、二级缓存容量提高一倍,达到1MB。2004年,In tel又发布了迅驰II代(Dothan),与Banias相比,Dotha n采用了更先进的0.09微米工艺以及2MB二级缓存。由于前期的Dothan处理器并没有915M系列芯片的支持,前端总线依旧维持在 400MHz当915M系列芯片全面上市后,Intel相应推出了前端总线 533MHz的DothanPentiumM处理器、主频最高可达 2.13GHz, 同时能耗也有所降低。2005年,In tel 又推出新一代迅驰平台 Sonoma该平台由 90 nm制造工艺的Dothan核心(2MBL2缓存,533MHzFSB PentiumM 处理器、915系列芯片组、IntelPro/Wireless2915ABG无线模块组成。广泛支持DDR2内存、SATA笔记本专用硬盘、 PCI-E 独立显卡等,无线、显示、电池续航时间、音频效果进一步完善,计 算速度提高 30%左右。2006年,笔记本处理器进入了双核时代,In tel推出了双核平台一一NAPA由Yonah核心 Intel 酷睿双核处理器、 Intel945 系列芯片组、 IntelPro/Wireless3945ABG 无线网卡模块组成。 Yonah 双核处理器在一个处理器内设计了两个物理处理单元设 计。采用65nm制程、667MHz前端总线、2MB二级缓存(Dothan核心为90nm制程、 400/533MHz前端总线、2M二级缓存)。它还支持 SSE3多媒体指令集加速。三大部 件的性能都大幅提升,因此 NAPA平台在数据运算、多媒体应用方面的表现更优秀。2006年7月底,Merom正式发布并被应用于 Napa平台,称之为NapaRefresh,也就 是我们俗称的“迅驰 3.5”。 而在命名规范上,由于 Yonah 核心已经开始启动了 “Core”,因此新 CPU被命名为Core2,笔记本端首批出货代号前缀都是T (桌面端对应核编号幵头是 E)。值得肯定是的,在几代的迅驰平台里,正是迅驰三代(即 Napa平台)里CPU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某种角度上说,还影响着桌面和 服务器领域,推出了全新的 Core架构。而Core,可以说是IntelCPU史上的一次革 命。由 Core 开始, Intel 彻底改变了几十年来追求高频率带来高性能的模式,而是 转为更加注重CPU效能,这种笔记本的发展有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2007年5月9 日,英特尔面向全球发布新一代迅驰移动计算平台 (Sa nta Rosa,又 称“迅驰四代”)。与上一代迅驰(NAPA及NAPA Refresh)相比,迅驰四代在功耗、 视频、无线、电池续航等方面有所提升。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新平台中引入了全 新的“迅盘”技术及最高传输速度达600MT秒的无线模块。在SantaRosa平台中对于性能提升最大的当算处理器,虽然处理器在架构上与前一代 NapaRefresh 没有任 何变化,依旧是原来的 Merom核心,但是SantaRosa平台上使用的Merom处理器与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 Merom处理器并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在前端总线和 处理器的接口上,Napa平台的Merom处理器采用 SocketM接口,前端总线为667MHZ 而在SantaRosa平台上使用的 Merom处理器采用 SocketP接口和800MHz的前端总 线,也就是统领笔记本江湖的新酷睿 2 双核处理器。2008 年 1 月 8 日,英特尔最新一代的移动处理器 Penryn 发布,沿用 965 系列芯片 组和4965系列无线网卡,而 Penryn处理器将全面取代目前的 Merom处理器,进一 步高举酷睿的大旗,扞卫英特尔在移动领域的领导地位。与上一代Merom核心处理 器最大的区别在于,英特尔 Penryn 处理器采用了领先的 45nm 制程工艺,引入了High-K 金属栅级技术。2008 年 6 月,搭配 Penryn 的 Montevina 平台正式发布,真正的迅驰 5 相比目前的 Penryn ,可以说 Montevina 平台上的 Penryn 才真正发挥了全部的实力。在 2005 年 英特尔引入SSE3指令集之后,此次 Penryn又引入了全新的SSE4.1指令集,新增 加了 47 条指令,主要针对多媒体方面进行改进;此外,改进的超级随机引擎可以 在一个周期内执行128bit的指令,并且可以改善全系列SSE指令集的执行效率。配合高速Radix-16除法运算器、最大 6MB二级缓存、改进的智能能源管理技术等新技术的加入,现在的移动笔记本的性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三、让笔记本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早在 1 0多年前,笔记本电脑刚诞生不久, Intel 就着手为其专门研制处理器,尤其 在架构、制造工艺、电源管理技术、封装类型等方面狠下功夫。从386、 486、Pen tiumMMX到 Pe ntiumll、III、Pe ntium4-M、“ Banias ”、“ Dotha n”、 “ Yon ah、“Merom”, Intel 的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笔记本电脑性能的提升、体积的缩小、价格的降低、使用时间的提高。从首款80386SL/80386DL到今天Merom核心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乃至即将推出的 Penryn 潘睿核心的酷睿 2 双核处理器,这些年来, 我们看到了 Intel 辛勤耕耘出的累累硕果。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里,科技也是惊人的快速发展着,快得连一种非常成熟的平 台还有完完全全普及开来的时候,另一个更新的技术又诞生了,很可能过段时间新 买的笔记本可能又“落后”了。作为享受高科技的成果的广大笔记本使用者,无论 是新买的笔记本CPU有多快、内存有多大,还是使用了多年的笔记本、配置如何,让笔记本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是每个人的最终追求。跟随时代的脚步,让我们的笔 记本使用上最新的科技,在众多的操作系统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本专用操作系统!很多人曾经就自己的笔记本在众多的操作系统采用哪个而发愁, 在深度精简 XP 的基础上,深度论坛提 出了开发笔记本专用操作系统的口号。 精简版或者 GHOST 专用版的操作系统, 还有其他的比如电脑公 司、上海市政府版、雨林沐风、番茄花园等等都在做,但是笔记本专用操作系统,目前在国内还是首次 被提及。不知道深度老大们这次做的笔记本专用操作系统是否会成为操作系统里的一个里程碑?很期待 深度能够再次缔造一个前无古人的经典杰作! !迅驰一代诞生 2003 年 3 月 12 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 Intel 正式发布了针对笔记本平台的迅 驰( Centrino )移动计算技术。 现在来看, Intel 这一举措对于未来移动平台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迅驰品牌是In tel首次将一系列技术用一个名字来命名。根据Intel的说法,“驰是中央(cen ter)与微中子(neutrino)两个名词的结合体。他们迅驰一代诞生2003 年 3 月 12 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 Intel 正式发布了针对笔记本平台的迅驰( Centrino) 移动计算技术。现在来看, Intel 这一举措对于未来移动平台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迅驰品牌是In tel首次将一系列技术用一个名字来命名。根据Intel的说法,“驰是中央(cen ter)与微中子(neutrino)两个名词的结合体。”他们认为这个字听起来很有活力,而且会让人联想到一种微小、快速,而且功能强大的设备。 ”以往笔记本中的硬件大多由针对桌面的产品修改而来,如Pentium4-M 处理器,而从迅驰开始,这一局面完全被打破。 迅驰并不是特指某一个芯片, 而代表的是一个平台化的概念,它由三部分组成: 移动处 理器、对应芯片组以及802.11无线网络功能模块,对应第一代迅驰( Carmel)而言,则分别是:代号Banias 的 PentiumM 处理器、 Intel855 系列芯片组以及 IntelPRO/Wireless2100/2100A 无线网卡。以上三 方面缺一不可,否则代表迅驰的蝴蝶 Logo 则无法在烙印在笔记本上。可以说从迅驰发布这天开始, 笔记本与台式机开始沿着各自的道路发展, 变得泾渭分明起来。 从移动处 理器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这一点。从1989年In tel第一颗移动处理器 80386SL,到2007年的 Core2Duo 双核,悉数移动处理器的发展历程,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移动处理器发展回顾(19891999)1989 年, Intel 正式推出第一颗笔记本专用移动处理器80386SL。1993 年, 486SX 和 486DX 进入笔记本市场。1994 年, Pentium 处理器面世,同时 Intel 为移动处理器开发了 voltageReduction (自动降压)技术,和 桌面处理器区别逐步表现出来。1996 年,移动处理器技术发生质的飞跃, Intel 先后开发了 ClockGating、 SL 和 VRT 等降低功耗的技术, 并开始使用移动处理器专用的 MMC 和 TCP 封装方式。1997年,Intel发布代号为 P55C的MMX移动处理器。1997 下半年, Intel 发布 Tillamook ,使用 0.25微米工艺, 加入 QuickStart 技术,大幅提升电池使用时间, 并且首次内置了 512KBL2 缓存。1998 年 4 月,代号 Deschutes 的 PentiumII 处理器被笔记本采用1999年,Intel正式发布0.18微米工艺Pentiumll400,集成了 2700万晶体管,256KB全速L2缓存,核心 电压1.5V,采用MicroPGA或BGA封装方式。同年Intel发布着名的SpeedStep技术。至此台式机和笔 记本处理器完全分开,形成了两条阵线分明的产品线。在这个阶段, 由于技术和市场条件的限制, 笔记本还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所谓的移动处理器基本上 是由桌面处理器修改而来,不过在此期间 Intel 已经着手进行移动技术方面的研发,着名的 SpeedStep 技术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这些技术为后来移动处理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移动处理器发展回顾(20002003)2000 年, Intel 推出代号为 Coppermine 的 PIII 笔记本用处理器。2001年,代号为Tualatin的PIII-M笔记本用 CPU发布,同年推出增强的 SpeedStep技术,采用FCPGA 或 PCBGA 封装。2002 年 7 月, Intel 推出采用 0.13微米工艺和 Northwood 核心的 Pentium4-M 移动处理器。在这个阶段然笔记本电脑所用的移动处理器虽然与台式处理器有所不同,但基本还是基于桌面处理器的核心研发,只是相应的降低工作频率,并使用相对低的总线频率,同时降低工作电压而已,除此而外, 在理论上与桌面处理器几乎一模一样。从这个阶段开始, Intel 处理器发展方向主要以提升频率为主,相应的 Pentium4-M 频率也比以前的产品 高出不少。 但是 Pentium4 处理器的功能尽管强大但功耗控制的却不如 Pentium3-M 来的好, 因此当时使 用 Pentium4 处理器的多是一些并不十分在乎移动性的笔记本电脑,那些超轻薄型的笔记本电脑仍然采 用了效率与功耗更加平衡的 Pentium3-M 处理器。高主频带发热量的急剧增加, Pentium4-M 广受批评, 此刻业界普遍开始意识到移动平台与桌面平台的区别, 这也可以说为之后 PentiumM 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首款专为移动而生的核心 Banias2003年3月12 日, Intel正式发布迅驰移动计算平台,其中的处理器组件采用的是Banias核心的PentiumM处理器,这也是 Intel 为移动平台专门开发的首款处理器。继P6架构取得巨大成功之后,In tel建立了两支处理器开发团队,同时针对不同发展方向前进。其中一 支致力于 NetBurst 架构的开发,代表作是大家所熟悉的 Pentium4 系列;另一支以色列开发团队则走低 成本、低功耗以及高集成度路线,成功开发出 PentiumM 。现在来看,以色列团队所走的路线,很好的 继承了 P6 架构的优势,而 NetBurst 方面则过于激进。Banias 发布 后, Intel 以色列团 队 的 脚步越来越快, 基本上每年 都在对 架构进 行更新, 沿着 Banias-Dothan-Yonah-Merom 这条道路一直走到现在。很多人认为 11 年前的 PentiumPro 与当前的 Core2系列共同点很少,但看了上面的In tel处理器发展简单回顾,不得否认,P6架构的确是当前新一代处理器的起点。第一款 90nm 处理器 Dothan 核心一直以来,CPU总是被我们称为电脑的芯”,CPU的更新换代往往会成为 PC升级的标志。但是在 迅驰二代这个带来巨大变革的平台中,代号Dothan的新一代PentiumM处理器的 革命性却并不像这个平台的其他方面那么明显 从变革的角度来看,这一次, “迅驰二代 ”的“芯”多少有点儿 “边缘化 ”的感 觉。当然,在整个处理器的发展史上, Dothan 依然是一座很重要的里程碑,作为 Intel 第一款采用 90nm 工 艺制造的处理器,见证了笔记本电脑 CPU 在工艺上首次超越台式机 CPU 的 Dothan 必将名垂青史。制造工艺的进步使得 Intel 能够在硅晶圆里 “塞”进更多的晶体管, 90nm 的 Dothan 集成了 1.4 亿个晶体管, 比130nm的Banias的0.77亿个晶体管多了几乎一倍 一一听起来是不是很令人吃惊?其实也没什么好奇 怪的,因为Dothan集成的L2Cache的容量也是Banias的两倍,而在今天的处理器中,内置缓存才是占 用晶体管数量的 “罪魁祸首 ”。除了 90nm 的制程外,2MBL2Cache、ExecuteDisableBit 和 533MHz 的 FSB 就是 Dothan 在规格上的最大 进步。虽然从迅驰开始 Intel 极力淡化频率的概念,但是在挑选处理器时,频率依然是最重要而且最直 观的指标。Banias核心推出之时,PentiumM处理器频率止步于 1.7GHz,而Dothan核心推出时PentiumM 则从1.7GHz起步,一路攀升到了2.13GHz 25%的主频提升+ 100%的L2Cache容量提升+ 33%的FSB 总线频率提升,从纯粹性能的角度来说 Dothan 也确实要比 Banias 高出不少。当然, Dothan 相比 Banias 的进步也是 “有升有降 ”,除了一系列规格性能的提升外, Dothan 核心的 TDP (热量设计功耗)比Banias有所降低,从24.5W到21W,这3.5W的降低既和EnhancedSpeedStep技术有关,更是 Intel 出类拔萃的 90nm 工艺的见证。 CPU架构翻天覆地 一一Napa迅驰新的Napa迅驰平台于2006年1月9日浮出台面。和 Sonoma 样,Napa也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 个郡,并且, Napa 郡和 Sonama 郡都是着名的葡萄和葡萄酒产地。采用这样的命名规范说明什么呢? 是巧合?是Intel随意为之?还是表示 Napa平台和Sonoma平台没有革命性变化、仅属于并列关系呢?无论如何,我们还是来看看 Napa 平台具备怎样的特点吧。双核技术促使 Yonah 出台不难看出,当初 PentiumM 的出现,反映出了 Intel 的一种思路: CPU 由性能的竞争转入效能的竞争。 这也可以说是 Pentium4 移动版由于忽视发热和功耗, 受到广泛恶评、 从而迫使 Intel 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笔记本端 CPU 不能再采取跟台式机一样的做法, 必须从最大限度降低功耗、 发热的前提下去保证性能, 而这种设计要求,就更注重 CPU 的效能而不是性能。Pentium4 那种不断飙升频率来显示自己性能和技术领先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而PentiumM 的架构,仍然主要建立在In tel自2000年开始使用的 NetBurst基础上。前文已经说过,Ban ias到Dothan,除了改进工艺、增加二级缓存、提升 FBS 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而在 Yonah 这一代,却由于双核技术 的出现和工艺的进一步改进, CPU 架构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变化。2005年5月底,In tel发布了 Smithfield核心的桌面双核处理器Pe ntiumD。由于为适应市场匆忙推出,PentiumD基本上属于整合了两个 Prescott的CPU。两个核心具有自己独立的 L1Cache和L2Cache,这 就意味着,当两个内核需要相同的数据时,每个内核都必需将数据存在自己的L2Cache 中,造成资源 的浪费。而 L2Cache 信息的协调通过 MCH 芯片来进行。这样的设计方式,一是效率低,二是发热功耗 大。台式机端为了应急可以这么干,但在笔记本端显然不行。这种背景下, Yonah 诞生了。可以说, Yonah 从一开始就是为双核处理器而设计的,相对 Smithfield 来说已经有了巨大的改进。首先 它采用了 65nm 制程,与 Dothan 相比,同样的 Chip 面积可以装下更多的晶体管数,同时也可以降低成 本(同面积晶圆可切割出更多CPU )。Yonah双核版一共使用1.5亿晶体管,包括 2MB容量L2Cache,面积却只有90.3平方毫米;同比 Dothan有1.4亿晶体管,面积为 83.6平方毫米。相比之下,Yonah的面积只有些许增加。在规格参数上,除了双核外,Yonah 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双核心各独立32KBLIDataCache 、32KBL1CodeCache 、FSB 包括 533MHz 和 667MHz 两种、支持 SSE3 等。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变化是, L2Cache 容量与 Dothan 比尽管还是 2MB 没有变化,但使用了双核心共享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