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卷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6844641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卷(2012年3月)(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阅读一、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2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3问今是何世, , 。(桃花源记)4_,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密州出猎)5 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越明年, ,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二)阅读古诗文,完成78题。(2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7“点兵”的意思是:_ (2分)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2分)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作者酒醉挑灯看剑回忆战场。B词的上阕描绘沙场点兵,表现出军容雄壮士气高昂的场面。C词的下阕全部写实,为收复失地赢得建功美名头发都白了。D全词表现了作者报国之志难酬,抒发了无限的感慨与悲愤之情。(三)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911题。 捕蛇者说(节选)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惮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如,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9选文捕蛇者说的作者是_(朝代)的_(人名)。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_11.选文引用蒋氏的这番诉说表明他_,反映出当时_的社会现实。(四)阅读下文,回答1215题。 邓攸弃儿保侄邓攸,晋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入侵京师,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妻从之。攸弃子之后,妻子不复孕。过江,纳妾,甚宠之,讯其家属,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攸素有德行,闻之感恨,遂不复畜妾,卒以无嗣。【注释】:胡人:匈奴人。京师:京城。挈:带着。毋:不要。12(1)下列各句中的“亡”与“邓攸挈妻子亡”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弟早亡 B、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C、广故数言欲亡 D、为足者,终亡其酒 (2)解释加点字。妻从之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_14邓攸“弃己儿”的原因是_15从文中看,邓攸是一个_的人。二、现代文阅读(48分)(1) 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景”:剧组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老师”请教。主演陈小艺小姐说:“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这道“好风景”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眼睛一亮之感。这些年来,总是见到“念白字”的新闻。比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绮”读音为q,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古诗中不是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吗?王菲却唱成了y。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怀念时,将“未完的龃龉”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y”。龃龉,正确的读音应是jy,本意指上下牙齿不对应,后用来比喻为意见不一致。蔡依林误j为z,想来是受了组、祖等字的影响。最近掀起轩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她在新推出的专辑中唱苏轼的念奴娇,把“羽扇纶巾”的“纶”(gun),唱成了“伦理道德”的“伦”。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误读。不过,伊能静还是值得称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录音。和这些“念白字”的新闻相比,采桑子剧组“带着字典拍片”,犹如春风佛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按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个“帅哥”;演技更为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堪称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由孙道临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时候,我们曾多次登门祝贺他的生日。他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随想录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让人见了肃然起敬。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见到书桌上除了摊放着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总是会翻开词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这就是一代大家的写作态度。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没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巴老查阅词典的景象。这是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但它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字典是是无声的老师。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字质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该否认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向字典鞠躬吧。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说是吗?16. 第二段画线句子中的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17. 第一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 _。(3分)18. 第三、四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_,其作用是 _ _;第五段主要论述了 _。(8分)19. 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_(3分)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振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A 之间 B 之间 C 之间 D 之间20. 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对词语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处(4分)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班班花上说人情”,就是说,要善于用小事情来 (反映、反应)社会、抒发感情、表现思想, (揭示、揭晓)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这就是以小见大。【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反映:动词(1)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2)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应:动词(1)机体收到体内或题为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名词(2)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揭示:动(1)公布(文告等。) (2)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来的失误。揭晓:动词 公布(事情的结果)。】(2) 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蘑菇转了一个弯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一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时,还获过不少奖,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干个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机会再安排你。 这番话点燃了连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委屈,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让我去干保安,也太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 父亲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亲说了。 父亲听后笑了笑,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年轻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哎,对了,这几天山上蘑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欢喝蘑菇汤吗?明天咱们去采吧。 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当我和父亲来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采了。父亲说,咱们晚了一步。我听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 于是,我和父亲就动手采了起来。别看父亲50出头的人了手脚还挺利索,我明显赶不上他的速度。一顿饭工夫,我们便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也吃不了,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背到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他们。 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一会父亲就拎了满满一袋子东西回来。午饭时,父亲竟然给我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山果的钱买的。如今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在山上采摘一些东西去卖钱。其实,当很多人都在抢同一样东西时,我们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是用这件事来启迪我啊! 后来,我还是去那家公司做了保安,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就不会发现我的才能。 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了一个弯。21第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_。(2分)22第段中“找工作的遭遇”具体是指_(2分)23请将文中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2分)_24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6分) 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 采摘山果卖得不少钱 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25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4分)_26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4分)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B、只要目标明确,有时候走一点弯路同样能够取得成功。C、如果善于发现,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你去走。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势,也许离成功更近。27根据上下文情节进行合理想象,适当运用描写,再现第段中儿时生活的情景。(80字左右)(8分)第二部分 作文(60分)28请以“感谢你”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参考答案16(18分。每句3分。)略。7(2分)检阅军队8(2分)C9(2分。各1分)唐 柳宗元10(2分)到处叫嚷,到处骚扰11(4分。各2分)宁可冒死捕蛇也不愿更役复赋 赋敛之毒甚于蛇毒(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12(1)(2分)()(2分)听从13(2分)不久母亲和祖母都死了,(邓攸)在家守丧九年,因为孝顺而得到了很好的称誉。14(3分。答出1点2分,答出2点3分)弟弟只有遗民这一个孩子;我们夫妻两人还强壮,日后还会有孩子15(3分)舍己为人 重情重义16(2分)佛 拂17(3分)“我”对采桑子剧组人员遇到生字就查字典的举动感到新奇18(8分。前1空2分。后2空3分)举例论证 列举孙道临和巴金的事例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字典对人们学习及工作的帮助和人们对字典应持有认真的态度 字典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19(3分)C20(4分。各2分)反映 揭示21(2分)满大街地找工作。22(2分)我是优秀毕业生,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竟然被要求做保安23(2分)我不来公司做保安,难道你会发现我的才能吗?24(6分。各2分)我找工作受挫回老家 没采到蘑菇,却采到很多山果 父亲用卖山果的钱买了蘑菇为我做汤。25(4分。前1问2分。分析2分)是一个尊重、理解孩子,善于引导,讲究方法,有智慧的父亲。(分析略)26D(4分)B(2分)27(8分)围绕采蘑菇(做蘑菇汤)展开。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