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教师版)(共7页)

上传人:b410****zcfj 文档编号:56307747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教师版)(共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教师版)(共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教师版)(共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季氏将伐颛臾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以及其他文言现象,归纳“是、疾、止、见、过”等词的义项。 能借助书下注释学习文言文,并按要求背诵全文。2理清本文在谈话中的层次;学习引用成语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掌握生动活泼、富有雄辩力的写作方法。3了解孔子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及反对战争、维护统治秩序的思想。二、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3三、自学指导(知识链接)1. 关于孔子(可以让学生温故知新,回顾论语六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前497年,55岁的孔子离开鲁国,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历时14年而终不见用,于前484年68岁回到鲁国。回乡后孔子专修春秋之外还整理了诗、书、礼、易、乐,即通常所说的“六经”。此外,孔子大规模开展教育事业,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其中有名的有曾点、颜回、子贡、子路、冉有。(补充:他曾经做过季氏家的史官,了解季氏的本性) 2 关于论语 论语全书记述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是语录体。它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一本书,(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宋朝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当代,不仅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成立了孔子研究机构。20世纪80年代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巴黎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论语对后人影响是多么巨大。3背景简介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4.解题关键词语是:将、伐将:说明尚未实现,可以劝阻;如果可以劝阻而不加努力,于理不通,于情不合。伐:攻打,明目张胆,在本文中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所以“季氏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事。第一课时学习过程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注音颛臾 zhuny 冉有rn 虎兕 s 社稷j 近于费 fi 出于柙 xi 则将焉用彼相矣xing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用在句末表推测。) 谁之过与 (“与”通“欤”,表反问。)3找出词类活用并写出意义和用法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名作动,痛恨)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文言词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舍曰:不说。辞:托辞。)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服:顺服。修:讲究、完善。以:连词,可译为“来”、“而”。)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不稳。扶持。焉: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以:介词,可译为“凭”、“根据”。)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事:战事)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固:坚固。)既来之,则安之。(来:使来,使归顺。安:使安居。)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陈列,施展。就列:接受职位。)萧墙之内也。(古代宫廷内的屏风,又叫照壁。这里借指宫廷。)5古今异义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古:诸侯的封地,今,国家。家古,大夫的封地,今,家庭。译:有封地的诸侯和有采邑的大夫)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古义:把当做,让做;今:认为。)6句式积累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译:这是国家的臣)何以伐为? (宾语前置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状语后置句、被动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介宾结构后置)无乃尔是过与? (宾语前置句)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省略句以(之)为)7、一词多义是 例句 出处 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判断词,是 .疾 例句 出处 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 扁鹊见蔡桓公 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 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西门豹治邺 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史记孙膑传 妒忌 .止 例句 出处 释义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停止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愚公移山 禁止、阻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 只是、仅仅 .见 例句 出处 释义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看见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 召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伐颛臾 拜见 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被动,相当于“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xin,出现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失街亭 见解、见识 .过 例句 出处 释义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走过、经过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超过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过分、过于 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责备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责备 且尔言过矣 季氏将伐颛臾 错(形) 故尝与过宋将军 大铁椎传 拜访、访问 8重点句子翻译求!无乃尔是过与?译文:冉求!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译文:能施展其才能则担任职务,不能这样做就不担任职务。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译文:盲人遇到危险,辅助者不去扶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 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为患,龟甲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为之辞。译文:有品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译文:大概是因为财物平均分配则无所谓贫穷;上下能和好共处则无所谓人口少;上下相安无事则国家就无倾覆之患。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译文:做到这样,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教(礼乐)和德政(仁义之政)使他们来归附;既然使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生活安定。第二课时一、课文讨论1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提问: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一次对话。他责怪冉有:“求!无乃尔是过与?”理由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也就是说,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 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不可伐 义正词严 颛臾在鲁国境内 不必伐 不容置辩 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不当伐 2 、孔子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当即对冉有的辩解予以反驳,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二次对话。 提问: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 明确: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3、 提问:引用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 明确: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责任了吗? 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尽责。 4、当冉有再一次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提问: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5、提问: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 学生讨论。(前后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明确: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 6、提问: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7、提问: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二、归纳主题(由生依板书内容自行总结) 本文记录孔子与弟子三次对话,表明了孔子反对战争,坚持礼治,均安民和,施行文德的“仁政”思想和主张。 强化主题投影 199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三、讨论写作特点 引:本篇在言行记录中是怎样绘声绘色地刻画人物神态和气质的? 明确:孔子的对话,他三次直呼“求”,语气急促,传达了他深恶痛绝的神态;另外,运用反诘句,语势猛烈,使冉有理屈词穷,无招架之力。四、课后作业1、翻译下面短文,说说其中的道理。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 节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译文: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马逃脱了束缚,吃了别人的庄稼,农民把马牵去了。子贡(以能言善辩著称)请求去说服那农民,什么话都说了,那农民不理他那套。有个刚刚跟随孔子学习的粗俗的人,说:“请让我去跟他说吧。”便对那农民说:“您不是在东海种地,我不是在西海种地,我的马怎么可能会不吃你的庄稼呢?”那农民很开心,对他说:“说话都像你这么清楚就好了,怎么能像刚刚那个人那样?”解开马的缰绳就给了他。道理:“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入乡就要随俗,不能凭借已有知识经验判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2、阅读训练 提供下列材料给学生,教师适当解释其中难懂的词句,让学生拿课文和材料比较阅读,从而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突破本文的难点。 (投影) 材料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材料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上) 材料1:注释 北辰:北极星。 共:同“拱”,环抱,环绕。 译文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材料2:注释 道:引导。 格:亲近 归附之义。 译文用政法来引导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引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请结合课文比较,说明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什么? 明确:课文和两则材料结合起来分析,可归纳出孔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法治,主张礼治,反对武力征伐。 五、课堂小结(可结合孔子思想在现今社会的影响与意义来谈)我们学习论语,不仅学习了其中的一些文言知识,还了解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征伐,在内部创造一个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这种思想不照样适用于我们今天吗?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需要一个安定、和平的政治局面。因此,我们应刻苦学习,掌握知识,为创造一个长期安定、和平的政治局而努力。 六、拓展阅读季氏将伐颛臾补充资料 鲁国三桓犯上,是春秋时代各国贵族中以下犯上的普通例证。鲁庄公有弟三人:长庆父,次叔牙,次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三桓”。三桓就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三桓既强,其为乱之时便多了。最大的一次叛乱,据史记称,当时季孙氏因与郈氏斗鸡生隙,引起冲突,昭公大概对季孙氏的跋扈不满,故站在郈氏一边,助之攻季孙氏。这时叔孙氏、孟孙氏恐季孙失败后自己的势力发生动摇,乃相与救季孙氏,结果把昭公之军大败,并杀郈昭伯,逼昭公奔齐。三桓的势力,至此已登峰造极。(周谷城中国通史)鲁宣公十五年(前)的鲁国“初税亩”,表示公私斗争的导火线已经点燃了。鲁襄公十一年(前),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对公室进行反击,“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把公室瓜分了。到了鲁昭公五年(前),三家调整了互相的分地,“四分公室”,季氏独得二份,其他二家各得一份。昭公企图翦除三家的势力,结果失败,被三家赶跑了。(郭沫若中国史稿) 当代作家评论 鲍鹏山语:孔子驾着他的马车,虽然经常奔波于野外,但总是直通城市,直通诸侯的官邸的。孔子是没落贵族中流落到市井中去的、不谙世情、一片天真的子弟,他有着贵族的爱好与教养:音乐、艺术、射、御、书、诗、易但他不得不在市井中厮混,并建立了对下层人民有利的“仁者爱人”思想,但骨子里仍是盼着回到他祖辈曾在的圈子里去。他叹息,流泪,凄凉,严肃,恭敬,可以这样想象他:在深夜里,飙风四起,风声鹤唳,四野一片漆黑,他从他的复辟梦中醒过来,极不甘心地用那苍老的双手,小心地围拢一枚烛光,使它不致熄灭 论语名句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y)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也能够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容忍呢!”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用垒砌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因为别人的话(好听)就推荐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行不好)就否定他说的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