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三地理 模块3 第9单元 第41课 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5201458 上传时间:2022-02-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三地理 模块3 第9单元 第41课 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高三地理 模块3 第9单元 第41课 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高三地理 模块3 第9单元 第41课 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从时间上看,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随时间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如图所示: 城市化进程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小于30%),发展缓慢问题较少发展中国家中期加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大于30%),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严重及就业、交通、住房、治安等问题郊区城市化、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高于70%),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城乡差距缩小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发达国家2.地区差异地区差异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阶段 后期(饱和期)中期(发展期)快速发展时间早晚目前速度 缓快发展水平 高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不适应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知识拓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时间特点成因20世纪80年代以前波动性和曲折性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城市化进程受国家政策影响20世纪80年代之后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二、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滞后城市化、虚假城二、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滞后城市化、虚假城市化的区别市化的区别概念原因表现逆城市化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而市中心环境恶化,乡村地区环境优美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条件)逐步完善,联系城市和乡村、小城镇间的交通发达逆城市化是城市的推力和乡村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市中心而且郊区的人口也向外迁移,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整个大都市出现人口负增长大城市中心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郊差别减小再城市化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1984年,纽约、波士顿、费城等城市市区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的再城市化概念原因表现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偏低,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城市的积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如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中国的城市化现状虚假城市化城市化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其城市化水平不是随国内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提高,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偏高,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速度,如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气象气候:气象气候:城市建设强烈改变了下垫面,产生热岛效应,影响城市及周围局部气候。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建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以外,避免相互污染。 (3)河流水文:河流水文: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地区的水系十分紊乱,每逢暴雨,排水不畅,极易造成地面积水。城市化后,导致地面硬化面积增加,降水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导致了当地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4)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城市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极易产生环境问题。 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城市化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使原来的农业用地改变为城市的各种建设用地。 (2)就业方式:就业方式:影响了居民的就业方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大规模转移。 (3)聚落景观:聚落景观:改造了地理景观,田野风光的乡村景观被高楼大厦、人流车流所取代,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 (4)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促使农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城市周围形成了面向城市这一市场的郊区农业(农业生产逐步转向为城镇提供农副产品,向蔬菜等商品农业发展);占用大量耕地,耕地面积减少,城市生产、生活排放的废水污染水源、土壤,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固体垃圾占用土地等,影响农村的生产、生活领域。 (5)文化:文化:城市现代文明与乡村地方传统文化广泛渗透、交流与融合。 四、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对策四、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主要表现 原因及影响危害对策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工业企业家庭炉灶汽车尾气煤烟、粉尘使烟雾笼罩,空气污浊;硫(氮)氧化物产生酸雨;碳氢化物、氮氧化物形成光化学烟雾危害人类健康,污染土壤、水质、生物,腐蚀建筑物合理布局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绿化带水体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N、P含量高),使水生生物大量繁殖,水体缺氧;有害金属产生公害病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限量排放主要表现原因及影响危害对策环境质量下降废弃物污染生产、生活垃圾垃圾,不卫生,占据活动空间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及时清除,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噪声污染生产、交通、施工50分贝噪声影响工作、休息,甚至健康噪声大的工业远离居民区;绿化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通阻塞导致时间、能源浪费,住房短缺、质量差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布局道路;加快住房建设增加就业难度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乡村人口无序迁入造成贫困、社会治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例题1】 (2010广东)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1)(2)题。 (1)可知该市()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2)可推测该市()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解析】据图分析人口迁移情况,A项的“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叙述错误;B项“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应为人口净迁出区;C项“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远没有中心区多;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故D项正确。第(2)题,城市化初级阶段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中心区;城市“空心化”现象是逆城市化的表现,人口由城市迁向农村或其他地区。材料仅反映城市内各圈层的人口迁移,不能判断为逆城市化,也无法判断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根据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故可判断为郊区城市化。答案:(1)D(2)B【例题2】(2010北京)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地表温度的()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2)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解析】第(1)题,一般来说,海拔高,气温低,气温高低与地表起伏呈负相关。地表温度高值区的变化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从低值区的形态看,低值区是河流、绿地影响的结果。根据城市风原理,地面风应当从郊区吹向城区,故正确选项为C。第(2)题,2004年与1982年相比,7月地表平均温度高值区面积扩大,可推断该城区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故正确选项为A。答案:(1)C(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