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54093698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摘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是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的全新方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产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开放性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在研究性学习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换,建立新型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 关键词 音乐教学 研究性学习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通过提高开放性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新的课程标准改变了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体,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一成不变的课本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正是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的全新教学方法。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教学的方法。 现谈谈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尝试进行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与感受。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产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而我在提出问题之前根据教学的需要,通过创设音乐学习的教学情境(如讲故事、表演、播放录像、TVD多媒体辅助以及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的图片等)。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产生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心理,从而形成积极主动参与的行为,以最好的情绪,有目的地去体验音乐美,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设外部环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民族乐器的分类之前,我先放一段民族管弦乐合奏的录像,然后让学生回忆刚才录像都出现了哪些他们认识的民族乐器。接着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注意了没有这些民族乐器在乐队里是怎样分布排列的?”从而使学生产生了研究性学习的心理需要,进而主动去探索、研究。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开放性教学氛围中培养创新精神 国歌是每个学生都会唱的一首歌,可是每个学生对国歌的认识程度都不一样。我设计了一个课题,名为“我和国歌”,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自主地确立自己研究的子课题。由于每组学生想了解的内容不同,确立的子课题也就不同,有的组的课题为“国歌产生的背景”有的组的课题为“歌词的含义,词曲的艺术特点”,有的组的课题是“国歌在不同时代的作用”,还有的组的课题为“我国的国歌与其他国家的国歌比较”。在各个子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问题各不相同,每个问题所获取的方式,资料不同,对资料的分析处理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事实上 已经不可能了。学生没有了思想上的束缚,完全可以在他负责的研究领域中任思绪自由驰骋,培养他们的开放性思维。这样一种开放的自由的学习,正是学生产生灵感火花,创新精神产生的前提条件。 三、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研究性学习将课题实施的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要。给学生留有充裕的研究时间,体验作品的美感。如“我和国歌”的课题实施是让学生通过寻找资料、社会调查、上网查寻等亲身实践多方面收集资料,知道除教材以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同时学生在经历了自主探究、合作这一学习过程中,已经在收集和整理“国歌”资料的过程中完成了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即“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加强学生对国歌的认识,同时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的意识”,体现出音乐教学的效应。为他终身学习下打了良好的基础;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与合作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在课题研究中,学生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问题,知识在他们眼中不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内容,而是相互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让学生通过对“我和国歌”的课题的研究过程获得上述感受和体验,说明了研究性学习不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四、在研究性学习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学生得出研究性结果后并不意味着研究已经结束,新的问题不断产生,于是又有了新的研究内容。如欣赏光明行时我布置了一个课题“你们认为第四主题为什么能将音乐的情绪进一步推向高潮,是什么样的音乐元素在起作用”,同学们得出第一次研究结论:旋律大跳,略为放慢的速度和连续附点音符的运用,我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你们能用刚才发现的知识,创造新的音乐的场景吗?”这样又从刚得出的结论,变成了又一个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又有了新的、更深入的研究内容。在不断的研究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五、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换,建立新型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多种学习方法,学到教科书中没有的知识,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因此教师的角色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充当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和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拓者”。如上例中当学生确定进一步研究“用刚才发现的知识,创设新的音乐场景后”。我发给每一名学生第四主题乐的曲谱,让学生分小组唱一唱、吹一吹的方式进行合作,并允许学生到钢琴上试试创作的旋律,学生分小组进行创作时思维非常活跃,有打节奏的、有哼唱旋律的、有用竖笛吹奏创作的旋律,我也加入到学生中的任一组与他们共同创作,帮他们弹奏学生所创作的旋律。这样做体现了民主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六、 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 评价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至关重要,它能促使学生改进,促进其发展。可从两方面把握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一是发挥其形成性功能,即重视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如对学生在研究性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合作性进行积极评价,不断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活动。二是发挥其总结性功能,就是通过搜集有关课题学习成果的实际证据,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作出价值判断,以验证课题的成功程度和指明改进的方向。如我设计了一个对学生的评价表,评价内容包括“情感部分、技能部分和 知识部分”三大部分,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评价结果采用等级制十评语制。我重视了评价的多样性,避免了评价的单一性。 综合述上几点,我认为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仅在对音乐学习的态度、欣赏音乐的习惯,审美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培养,还能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取更多音乐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