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和轮作模式对河南褐潮土肥力的影响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53434055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7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耕作方式和轮作模式对河南褐潮土肥力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不同耕作方式和轮作模式对河南褐潮土肥力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不同耕作方式和轮作模式对河南褐潮土肥力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营养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不同耕作方式和轮作模式对河南褐潮土肥力的影响关键词:耕作方式 轮作模式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摘要:本研究于20072008年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农场进行,选用小麦品种新麦19、玉米品种郑单958花生品种豫花14和大豆品种许豆3号为试验材料,以大田试验结合室内生理生化分析,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免耕、旋耕(15)、浅耕(22)、深耕(32)4种土壤耕作方式和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三种轮作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硝酸还原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作物生长期内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旋还处理的生物量、颖壳重、20株平均穗长、50三行的总穗粒重及千粒重在各处理中均最高,但50三行的总穗数比免还处理少,其产量也较免还处理低,浅还处理产量居第三位,深还处理各项考种指标四个处理中最低。 2)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较基础土壤降低幅度增加,四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相应的土壤孔隙度增加,促进了土壤良好结构性的形成。 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后,四种耕作方式的碱解氮含量均较基础土壤减少,全氮含量增加。其中旋还处理的全氮累积量最大,而免还处理最小。 四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即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加大,土壤有效磷逐渐降低: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较基础土壤有所增加,其中缓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依次为旋还>浅还>免还>深还。 土壤pH值较基础土壤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变化和土壤有机质基本一致。 4)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而变小,与土壤容重变化一致:免还>旋还>浅还>深还。 土壤脲酶活性在小麦生长前期四种耕作方式之间变化不明显,在小麦生长旺盛时期,其活性顺序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说明耕作深度对影响氮素转化的酶类存在影响。土壤碱性和中性磷酸酶在中碱性土壤上活性较高,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内变化不明显,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较显著,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活性明显提高,这与土壤温度变化相近。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小麦生长期间均呈先降后升,小麦的成熟期再下降的趋势。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随耕作深度而减少。 5)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容重改变不同,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处理对土壤的容重降低程度分别高于小麦/玉米处理0.09g.-3,0.13 g.-3。 6)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处理的碱解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8.14.-1,而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分别增加8.29.-1、0.78.-1;小麦/玉米处理的土壤全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0.005,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的土壤全氮分别增加0.016、0.006。三个处理的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008年各处理方差分析显示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花生处理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大豆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 三个处理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2008年均较2007年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一致,2008年均比2007年相应增加。三个处理的pH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小麦/大豆处理降低的幅度最大。 7)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的土壤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较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高;小麦/花生的磷酸酶在三个处理中最活跃。 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作物生长期内变化趋势和作物的生长规律一致,但不同作物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不同,三个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依次为:小麦/花生>小麦/大豆>小麦/玉米。正文内容 本研究于20072008年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农场进行,选用小麦品种新麦19、玉米品种郑单958花生品种豫花14和大豆品种许豆3号为试验材料,以大田试验结合室内生理生化分析,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免耕、旋耕(15)、浅耕(22)、深耕(32)4种土壤耕作方式和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三种轮作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硝酸还原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作物生长期内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旋还处理的生物量、颖壳重、20株平均穗长、50三行的总穗粒重及千粒重在各处理中均最高,但50三行的总穗数比免还处理少,其产量也较免还处理低,浅还处理产量居第三位,深还处理各项考种指标四个处理中最低。 2)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较基础土壤降低幅度增加,四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相应的土壤孔隙度增加,促进了土壤良好结构性的形成。 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后,四种耕作方式的碱解氮含量均较基础土壤减少,全氮含量增加。其中旋还处理的全氮累积量最大,而免还处理最小。 四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即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加大,土壤有效磷逐渐降低: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较基础土壤有所增加,其中缓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依次为旋还>浅还>免还>深还。 土壤pH值较基础土壤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变化和土壤有机质基本一致。 4)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而变小,与土壤容重变化一致:免还>旋还>浅还>深还。 土壤脲酶活性在小麦生长前期四种耕作方式之间变化不明显,在小麦生长旺盛时期,其活性顺序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说明耕作深度对影响氮素转化的酶类存在影响。土壤碱性和中性磷酸酶在中碱性土壤上活性较高,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内变化不明显,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较显著,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活性明显提高,这与土壤温度变化相近。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小麦生长期间均呈先降后升,小麦的成熟期再下降的趋势。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随耕作深度而减少。 5)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容重改变不同,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处理对土壤的容重降低程度分别高于小麦/玉米处理0.09g.-3,0.13 g.-3。 6)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处理的碱解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8.14.-1,而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分别增加8.29.-1、0.78.-1;小麦/玉米处理的土壤全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0.005,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的土壤全氮分别增加0.016、0.006。三个处理的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008年各处理方差分析显示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花生处理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大豆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 三个处理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2008年均较2007年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一致,2008年均比2007年相应增加。三个处理的pH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小麦/大豆处理降低的幅度最大。 7)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的土壤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较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高;小麦/花生的磷酸酶在三个处理中最活跃。 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作物生长期内变化趋势和作物的生长规律一致,但不同作物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不同,三个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依次为:小麦/花生>小麦/大豆>小麦/玉米。本研究于20072008年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农场进行,选用小麦品种新麦19、玉米品种郑单958花生品种豫花14和大豆品种许豆3号为试验材料,以大田试验结合室内生理生化分析,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免耕、旋耕(15)、浅耕(22)、深耕(32)4种土壤耕作方式和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三种轮作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硝酸还原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作物生长期内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旋还处理的生物量、颖壳重、20株平均穗长、50三行的总穗粒重及千粒重在各处理中均最高,但50三行的总穗数比免还处理少,其产量也较免还处理低,浅还处理产量居第三位,深还处理各项考种指标四个处理中最低。 2)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较基础土壤降低幅度增加,四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相应的土壤孔隙度增加,促进了土壤良好结构性的形成。 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后,四种耕作方式的碱解氮含量均较基础土壤减少,全氮含量增加。其中旋还处理的全氮累积量最大,而免还处理最小。 四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即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加大,土壤有效磷逐渐降低: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较基础土壤有所增加,其中缓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依次为旋还>浅还>免还>深还。 土壤pH值较基础土壤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变化和土壤有机质基本一致。 4)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而变小,与土壤容重变化一致:免还>旋还>浅还>深还。 土壤脲酶活性在小麦生长前期四种耕作方式之间变化不明显,在小麦生长旺盛时期,其活性顺序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说明耕作深度对影响氮素转化的酶类存在影响。土壤碱性和中性磷酸酶在中碱性土壤上活性较高,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内变化不明显,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较显著,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活性明显提高,这与土壤温度变化相近。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小麦生长期间均呈先降后升,小麦的成熟期再下降的趋势。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随耕作深度而减少。 5)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容重改变不同,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处理对土壤的容重降低程度分别高于小麦/玉米处理0.09g.-3,0.13 g.-3。 6)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处理的碱解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8.14.-1,而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分别增加8.29.-1、0.78.-1;小麦/玉米处理的土壤全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0.005,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的土壤全氮分别增加0.016、0.006。三个处理的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008年各处理方差分析显示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花生处理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大豆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 三个处理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2008年均较2007年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一致,2008年均比2007年相应增加。三个处理的pH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小麦/大豆处理降低的幅度最大。 7)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的土壤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较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高;小麦/花生的磷酸酶在三个处理中最活跃。 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作物生长期内变化趋势和作物的生长规律一致,但不同作物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不同,三个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依次为:小麦/花生>小麦/大豆>小麦/玉米。本研究于20072008年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农场进行,选用小麦品种新麦19、玉米品种郑单958花生品种豫花14和大豆品种许豆3号为试验材料,以大田试验结合室内生理生化分析,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免耕、旋耕(15)、浅耕(22)、深耕(32)4种土壤耕作方式和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三种轮作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硝酸还原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作物生长期内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旋还处理的生物量、颖壳重、20株平均穗长、50三行的总穗粒重及千粒重在各处理中均最高,但50三行的总穗数比免还处理少,其产量也较免还处理低,浅还处理产量居第三位,深还处理各项考种指标四个处理中最低。 2)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较基础土壤降低幅度增加,四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相应的土壤孔隙度增加,促进了土壤良好结构性的形成。 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后,四种耕作方式的碱解氮含量均较基础土壤减少,全氮含量增加。其中旋还处理的全氮累积量最大,而免还处理最小。 四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即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加大,土壤有效磷逐渐降低: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较基础土壤有所增加,其中缓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依次为旋还>浅还>免还>深还。 土壤pH值较基础土壤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变化和土壤有机质基本一致。 4)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而变小,与土壤容重变化一致:免还>旋还>浅还>深还。 土壤脲酶活性在小麦生长前期四种耕作方式之间变化不明显,在小麦生长旺盛时期,其活性顺序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说明耕作深度对影响氮素转化的酶类存在影响。土壤碱性和中性磷酸酶在中碱性土壤上活性较高,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内变化不明显,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较显著,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活性明显提高,这与土壤温度变化相近。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小麦生长期间均呈先降后升,小麦的成熟期再下降的趋势。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随耕作深度而减少。 5)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容重改变不同,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处理对土壤的容重降低程度分别高于小麦/玉米处理0.09g.-3,0.13 g.-3。 6)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处理的碱解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8.14.-1,而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分别增加8.29.-1、0.78.-1;小麦/玉米处理的土壤全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0.005,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的土壤全氮分别增加0.016、0.006。三个处理的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008年各处理方差分析显示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花生处理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大豆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 三个处理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2008年均较2007年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一致,2008年均比2007年相应增加。三个处理的pH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小麦/大豆处理降低的幅度最大。 7)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的土壤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较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高;小麦/花生的磷酸酶在三个处理中最活跃。 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作物生长期内变化趋势和作物的生长规律一致,但不同作物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不同,三个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依次为:小麦/花生>小麦/大豆>小麦/玉米。本研究于20072008年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农场进行,选用小麦品种新麦19、玉米品种郑单958花生品种豫花14和大豆品种许豆3号为试验材料,以大田试验结合室内生理生化分析,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免耕、旋耕(15)、浅耕(22)、深耕(32)4种土壤耕作方式和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三种轮作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硝酸还原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作物生长期内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旋还处理的生物量、颖壳重、20株平均穗长、50三行的总穗粒重及千粒重在各处理中均最高,但50三行的总穗数比免还处理少,其产量也较免还处理低,浅还处理产量居第三位,深还处理各项考种指标四个处理中最低。 2)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较基础土壤降低幅度增加,四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相应的土壤孔隙度增加,促进了土壤良好结构性的形成。 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后,四种耕作方式的碱解氮含量均较基础土壤减少,全氮含量增加。其中旋还处理的全氮累积量最大,而免还处理最小。 四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即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加大,土壤有效磷逐渐降低: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较基础土壤有所增加,其中缓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依次为旋还>浅还>免还>深还。 土壤pH值较基础土壤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变化和土壤有机质基本一致。 4)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而变小,与土壤容重变化一致:免还>旋还>浅还>深还。 土壤脲酶活性在小麦生长前期四种耕作方式之间变化不明显,在小麦生长旺盛时期,其活性顺序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说明耕作深度对影响氮素转化的酶类存在影响。土壤碱性和中性磷酸酶在中碱性土壤上活性较高,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内变化不明显,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较显著,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活性明显提高,这与土壤温度变化相近。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小麦生长期间均呈先降后升,小麦的成熟期再下降的趋势。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随耕作深度而减少。 5)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容重改变不同,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处理对土壤的容重降低程度分别高于小麦/玉米处理0.09g.-3,0.13 g.-3。 6)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处理的碱解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8.14.-1,而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分别增加8.29.-1、0.78.-1;小麦/玉米处理的土壤全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0.005,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的土壤全氮分别增加0.016、0.006。三个处理的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008年各处理方差分析显示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花生处理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大豆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 三个处理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2008年均较2007年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一致,2008年均比2007年相应增加。三个处理的pH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小麦/大豆处理降低的幅度最大。 7)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的土壤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较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高;小麦/花生的磷酸酶在三个处理中最活跃。 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作物生长期内变化趋势和作物的生长规律一致,但不同作物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不同,三个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依次为:小麦/花生>小麦/大豆>小麦/玉米。本研究于20072008年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农场进行,选用小麦品种新麦19、玉米品种郑单958花生品种豫花14和大豆品种许豆3号为试验材料,以大田试验结合室内生理生化分析,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免耕、旋耕(15)、浅耕(22)、深耕(32)4种土壤耕作方式和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三种轮作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硝酸还原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作物生长期内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旋还处理的生物量、颖壳重、20株平均穗长、50三行的总穗粒重及千粒重在各处理中均最高,但50三行的总穗数比免还处理少,其产量也较免还处理低,浅还处理产量居第三位,深还处理各项考种指标四个处理中最低。 2)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较基础土壤降低幅度增加,四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相应的土壤孔隙度增加,促进了土壤良好结构性的形成。 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后,四种耕作方式的碱解氮含量均较基础土壤减少,全氮含量增加。其中旋还处理的全氮累积量最大,而免还处理最小。 四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即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加大,土壤有效磷逐渐降低: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较基础土壤有所增加,其中缓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依次为旋还>浅还>免还>深还。 土壤pH值较基础土壤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变化和土壤有机质基本一致。 4)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而变小,与土壤容重变化一致:免还>旋还>浅还>深还。 土壤脲酶活性在小麦生长前期四种耕作方式之间变化不明显,在小麦生长旺盛时期,其活性顺序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说明耕作深度对影响氮素转化的酶类存在影响。土壤碱性和中性磷酸酶在中碱性土壤上活性较高,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内变化不明显,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较显著,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活性明显提高,这与土壤温度变化相近。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小麦生长期间均呈先降后升,小麦的成熟期再下降的趋势。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随耕作深度而减少。 5)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容重改变不同,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处理对土壤的容重降低程度分别高于小麦/玉米处理0.09g.-3,0.13 g.-3。 6)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处理的碱解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8.14.-1,而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分别增加8.29.-1、0.78.-1;小麦/玉米处理的土壤全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0.005,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的土壤全氮分别增加0.016、0.006。三个处理的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008年各处理方差分析显示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花生处理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大豆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 三个处理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2008年均较2007年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一致,2008年均比2007年相应增加。三个处理的pH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小麦/大豆处理降低的幅度最大。 7)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的土壤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较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高;小麦/花生的磷酸酶在三个处理中最活跃。 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作物生长期内变化趋势和作物的生长规律一致,但不同作物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不同,三个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依次为:小麦/花生>小麦/大豆>小麦/玉米。本研究于20072008年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农场进行,选用小麦品种新麦19、玉米品种郑单958花生品种豫花14和大豆品种许豆3号为试验材料,以大田试验结合室内生理生化分析,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免耕、旋耕(15)、浅耕(22)、深耕(32)4种土壤耕作方式和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三种轮作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硝酸还原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作物生长期内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旋还处理的生物量、颖壳重、20株平均穗长、50三行的总穗粒重及千粒重在各处理中均最高,但50三行的总穗数比免还处理少,其产量也较免还处理低,浅还处理产量居第三位,深还处理各项考种指标四个处理中最低。 2)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较基础土壤降低幅度增加,四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相应的土壤孔隙度增加,促进了土壤良好结构性的形成。 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后,四种耕作方式的碱解氮含量均较基础土壤减少,全氮含量增加。其中旋还处理的全氮累积量最大,而免还处理最小。 四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即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加大,土壤有效磷逐渐降低: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较基础土壤有所增加,其中缓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依次为旋还>浅还>免还>深还。 土壤pH值较基础土壤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变化和土壤有机质基本一致。 4)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而变小,与土壤容重变化一致:免还>旋还>浅还>深还。 土壤脲酶活性在小麦生长前期四种耕作方式之间变化不明显,在小麦生长旺盛时期,其活性顺序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说明耕作深度对影响氮素转化的酶类存在影响。土壤碱性和中性磷酸酶在中碱性土壤上活性较高,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内变化不明显,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较显著,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活性明显提高,这与土壤温度变化相近。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小麦生长期间均呈先降后升,小麦的成熟期再下降的趋势。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随耕作深度而减少。 5)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容重改变不同,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处理对土壤的容重降低程度分别高于小麦/玉米处理0.09g.-3,0.13 g.-3。 6)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处理的碱解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8.14.-1,而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分别增加8.29.-1、0.78.-1;小麦/玉米处理的土壤全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0.005,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的土壤全氮分别增加0.016、0.006。三个处理的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008年各处理方差分析显示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花生处理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大豆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 三个处理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2008年均较2007年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一致,2008年均比2007年相应增加。三个处理的pH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小麦/大豆处理降低的幅度最大。 7)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的土壤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较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高;小麦/花生的磷酸酶在三个处理中最活跃。 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作物生长期内变化趋势和作物的生长规律一致,但不同作物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不同,三个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依次为:小麦/花生>小麦/大豆>小麦/玉米。本研究于20072008年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农场进行,选用小麦品种新麦19、玉米品种郑单958花生品种豫花14和大豆品种许豆3号为试验材料,以大田试验结合室内生理生化分析,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免耕、旋耕(15)、浅耕(22)、深耕(32)4种土壤耕作方式和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三种轮作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硝酸还原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作物生长期内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旋还处理的生物量、颖壳重、20株平均穗长、50三行的总穗粒重及千粒重在各处理中均最高,但50三行的总穗数比免还处理少,其产量也较免还处理低,浅还处理产量居第三位,深还处理各项考种指标四个处理中最低。 2)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较基础土壤降低幅度增加,四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相应的土壤孔隙度增加,促进了土壤良好结构性的形成。 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后,四种耕作方式的碱解氮含量均较基础土壤减少,全氮含量增加。其中旋还处理的全氮累积量最大,而免还处理最小。 四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即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加大,土壤有效磷逐渐降低: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较基础土壤有所增加,其中缓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依次为旋还>浅还>免还>深还。 土壤pH值较基础土壤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变化和土壤有机质基本一致。 4)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而变小,与土壤容重变化一致:免还>旋还>浅还>深还。 土壤脲酶活性在小麦生长前期四种耕作方式之间变化不明显,在小麦生长旺盛时期,其活性顺序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说明耕作深度对影响氮素转化的酶类存在影响。土壤碱性和中性磷酸酶在中碱性土壤上活性较高,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内变化不明显,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较显著,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活性明显提高,这与土壤温度变化相近。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小麦生长期间均呈先降后升,小麦的成熟期再下降的趋势。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随耕作深度而减少。 5)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容重改变不同,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处理对土壤的容重降低程度分别高于小麦/玉米处理0.09g.-3,0.13 g.-3。 6)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处理的碱解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8.14.-1,而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分别增加8.29.-1、0.78.-1;小麦/玉米处理的土壤全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0.005,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的土壤全氮分别增加0.016、0.006。三个处理的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008年各处理方差分析显示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花生处理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大豆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 三个处理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2008年均较2007年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一致,2008年均比2007年相应增加。三个处理的pH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小麦/大豆处理降低的幅度最大。 7)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的土壤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较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高;小麦/花生的磷酸酶在三个处理中最活跃。 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作物生长期内变化趋势和作物的生长规律一致,但不同作物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不同,三个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依次为:小麦/花生>小麦/大豆>小麦/玉米。本研究于20072008年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农场进行,选用小麦品种新麦19、玉米品种郑单958花生品种豫花14和大豆品种许豆3号为试验材料,以大田试验结合室内生理生化分析,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免耕、旋耕(15)、浅耕(22)、深耕(32)4种土壤耕作方式和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三种轮作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硝酸还原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作物生长期内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旋还处理的生物量、颖壳重、20株平均穗长、50三行的总穗粒重及千粒重在各处理中均最高,但50三行的总穗数比免还处理少,其产量也较免还处理低,浅还处理产量居第三位,深还处理各项考种指标四个处理中最低。 2)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较基础土壤降低幅度增加,四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相应的土壤孔隙度增加,促进了土壤良好结构性的形成。 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后,四种耕作方式的碱解氮含量均较基础土壤减少,全氮含量增加。其中旋还处理的全氮累积量最大,而免还处理最小。 四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即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加大,土壤有效磷逐渐降低: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较基础土壤有所增加,其中缓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依次为旋还>浅还>免还>深还。 土壤pH值较基础土壤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变化和土壤有机质基本一致。 4)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而变小,与土壤容重变化一致:免还>旋还>浅还>深还。 土壤脲酶活性在小麦生长前期四种耕作方式之间变化不明显,在小麦生长旺盛时期,其活性顺序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说明耕作深度对影响氮素转化的酶类存在影响。土壤碱性和中性磷酸酶在中碱性土壤上活性较高,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内变化不明显,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较显著,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活性明显提高,这与土壤温度变化相近。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小麦生长期间均呈先降后升,小麦的成熟期再下降的趋势。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随耕作深度而减少。 5)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容重改变不同,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处理对土壤的容重降低程度分别高于小麦/玉米处理0.09g.-3,0.13 g.-3。 6)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处理的碱解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8.14.-1,而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分别增加8.29.-1、0.78.-1;小麦/玉米处理的土壤全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0.005,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的土壤全氮分别增加0.016、0.006。三个处理的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008年各处理方差分析显示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花生处理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大豆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 三个处理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2008年均较2007年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一致,2008年均比2007年相应增加。三个处理的pH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小麦/大豆处理降低的幅度最大。 7)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的土壤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较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高;小麦/花生的磷酸酶在三个处理中最活跃。 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作物生长期内变化趋势和作物的生长规律一致,但不同作物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不同,三个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依次为:小麦/花生>小麦/大豆>小麦/玉米。本研究于20072008年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农场进行,选用小麦品种新麦19、玉米品种郑单958花生品种豫花14和大豆品种许豆3号为试验材料,以大田试验结合室内生理生化分析,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免耕、旋耕(15)、浅耕(22)、深耕(32)4种土壤耕作方式和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三种轮作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硝酸还原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作物生长期内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旋还处理的生物量、颖壳重、20株平均穗长、50三行的总穗粒重及千粒重在各处理中均最高,但50三行的总穗数比免还处理少,其产量也较免还处理低,浅还处理产量居第三位,深还处理各项考种指标四个处理中最低。 2)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较基础土壤降低幅度增加,四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相应的土壤孔隙度增加,促进了土壤良好结构性的形成。 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后,四种耕作方式的碱解氮含量均较基础土壤减少,全氮含量增加。其中旋还处理的全氮累积量最大,而免还处理最小。 四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即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加大,土壤有效磷逐渐降低: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较基础土壤有所增加,其中缓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依次为旋还>浅还>免还>深还。 土壤pH值较基础土壤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变化和土壤有机质基本一致。 4)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而变小,与土壤容重变化一致:免还>旋还>浅还>深还。 土壤脲酶活性在小麦生长前期四种耕作方式之间变化不明显,在小麦生长旺盛时期,其活性顺序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说明耕作深度对影响氮素转化的酶类存在影响。土壤碱性和中性磷酸酶在中碱性土壤上活性较高,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内变化不明显,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较显著,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活性明显提高,这与土壤温度变化相近。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小麦生长期间均呈先降后升,小麦的成熟期再下降的趋势。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随耕作深度而减少。 5)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容重改变不同,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处理对土壤的容重降低程度分别高于小麦/玉米处理0.09g.-3,0.13 g.-3。 6)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处理的碱解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8.14.-1,而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分别增加8.29.-1、0.78.-1;小麦/玉米处理的土壤全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0.005,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的土壤全氮分别增加0.016、0.006。三个处理的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008年各处理方差分析显示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花生处理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大豆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 三个处理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2008年均较2007年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一致,2008年均比2007年相应增加。三个处理的pH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小麦/大豆处理降低的幅度最大。 7)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的土壤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较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高;小麦/花生的磷酸酶在三个处理中最活跃。 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作物生长期内变化趋势和作物的生长规律一致,但不同作物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不同,三个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依次为:小麦/花生>小麦/大豆>小麦/玉米。本研究于20072008年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农场进行,选用小麦品种新麦19、玉米品种郑单958花生品种豫花14和大豆品种许豆3号为试验材料,以大田试验结合室内生理生化分析,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免耕、旋耕(15)、浅耕(22)、深耕(32)4种土壤耕作方式和小麦/玉米、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三种轮作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硝酸还原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作物生长期内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旋还处理的生物量、颖壳重、20株平均穗长、50三行的总穗粒重及千粒重在各处理中均最高,但50三行的总穗数比免还处理少,其产量也较免还处理低,浅还处理产量居第三位,深还处理各项考种指标四个处理中最低。 2)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较基础土壤降低幅度增加,四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相应的土壤孔隙度增加,促进了土壤良好结构性的形成。 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后,四种耕作方式的碱解氮含量均较基础土壤减少,全氮含量增加。其中旋还处理的全氮累积量最大,而免还处理最小。 四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即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的加大,土壤有效磷逐渐降低:全磷含量依次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较基础土壤有所增加,其中缓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依次为旋还>浅还>免还>深还。 土壤pH值较基础土壤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变化和土壤有机质基本一致。 4)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对土壤耕作深度而变小,与土壤容重变化一致:免还>旋还>浅还>深还。 土壤脲酶活性在小麦生长前期四种耕作方式之间变化不明显,在小麦生长旺盛时期,其活性顺序为:免还>旋还>浅还>深还,说明耕作深度对影响氮素转化的酶类存在影响。土壤碱性和中性磷酸酶在中碱性土壤上活性较高,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内变化不明显,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较显著,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活性明显提高,这与土壤温度变化相近。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小麦生长期间均呈先降后升,小麦的成熟期再下降的趋势。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随耕作深度而减少。 5)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容重改变不同,小麦/大豆和小麦/花生处理对土壤的容重降低程度分别高于小麦/玉米处理0.09g.-3,0.13 g.-3。 6)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小麦/玉米处理的碱解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8.14.-1,而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分别增加8.29.-1、0.78.-1;小麦/玉米处理的土壤全氮2008年比2007年减少0.005,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的土壤全氮分别增加0.016、0.006。三个处理的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008年各处理方差分析显示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花生处理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小麦/玉米处理和小麦/大豆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 三个处理的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2008年均较2007年降低。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